2016年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海洋航行器设计大赛作品明细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012年 7月2日
作品名称
水下“007”无人侦察器 “海星”子母分裂式蓄能水下航行器 矢量喷水推进水下航行器模型 “潜龙”号远程自主式航行器 新型水下机器人监控装置 自组合式观探一体化水下航行器 “海洋之星”子母潜艇 kraken潜艇 “潜伏者”-多功能浅海航行器 多功能仿生水母航行器 光合太阳能新型能源水面舰艇 Jellyfish 回收鱼雷式多功能水下航行器 “水下摩托”—新型个人辅助水下推进器 濒海战斗舰 “近卫号” 自供电式海洋环境探测器的设计 能源自给式仿生鲸鱼 “深海幽灵”—海洋全方位探测UUV 喷水式腕足蝠鲼航行器 “spy”水下探测跟踪器 泊爱蓝岛-SC 可吸附式海底管道检修器 小型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船 “潜伏者”号探测航行器 蓝色星球多功能航行器 “逍遥游”多功能水下航行器 “海蛇”多功能水下探测器 概念远程隐形自主水下航行器设计 水下智能侦测仿生鱼
30 31 32 33 34 35 小计
微小型水下航行器 基于矢量推进的无人水下航行器 智能机器鱼 无人水面航行器作业平台 小型缆控式通用水下机器人(ROV) 舰船模型智能航行
共有作品35份,其中一类29份、二
学校名称:浙江海洋学院
序号 1 小计
2012年 7月2日
作品名称
“巨鱿”仿生水下智能机器人
团队成员 陈慕豪 龚昱 史慧婷 董崇东 潘慕晗 李聪敏 马向峰 陈灿 董彬 吕东东 李旭 尹春雷 阿拉法特·买尔旦 龚志雄 钱坤 李志杰 刘宇实 朱柏海 余芊子 张燕秋 马韵强 王露 赵晋 尹晟 刘思琪 王凯 张耀 吴哲 于曹阳 郭文峰 祝自豪 张能 余海廷 袁彬 李勇 孙政 殷学吉 焦俊凯 池成 邓棋 周裔龙 熊超林 贺志超 孙瑞 林泫钦 陈驰 周宏康 梁家健 共有作品10份,其中一类8份、二类2份。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学习型寝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学习型寝室”评比表彰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营造“文明宿舍、文明课堂、文明生活”的寝室氛围,引导广大学生为构建和谐文明学习型寝室做出积极贡献,发挥宿舍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广大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学习风貌。
学校决定开展十佳百优“学习型寝室”创建评比活动,通过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优秀寝室,达到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使我校每一个宿舍都真正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后盾和加油站,激发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形成“齐学习,共奋进”和“比、学、赶、帮、超”的优良学风,特制定本评比表彰办法。
一、学习型宿舍评定类型和数量我校学习型寝室具体分为“十佳学习型寝室”10个、“百优学习型寝室”100个。
二、参评范围我校二、三、四年级学生居住的寝室三、参评条件(一)寝室学风好成员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良,寝室成员均通过英语四级考试;遵守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无作弊等违纪现象。
(二)寝室纪律好寝室成员人人自觉遵章守纪,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无任何违反住宿制度及其它校纪校规行为,无一人受过处分。
(三)寝室室风好寝室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寝室成员主动向党团组织靠拢,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和集体活动,关心时事政治,要求上进的气氛较浓;主动参与学校的管理,积极完成学校、院系交给的任务,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获奖学生等起到带头作用;寝室成员讲文明,懂礼貌,团结友爱,互帮互学,和睦相处,集体荣誉感强,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寝室环境好卫生值日制度执行好,室内外一贯整洁卫生,室内布置文明、美观,在当年的(截止到当年通知发放之日)卫生评比无不合格现象,寝室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格调健康、文明、和谐。
四、评比细则(一)评比根据寝室情况基础分(60%)、网络投票得分(20%)、专家评委投票得分(20%)三部分成绩组成。
(二)寝室情况基础分(满分60分)1、学习成绩(40分)寝室成员连续两学期的平均学分绩在班级排名的比例对应相应的分值,取寝室成员分值的平均值。
第二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11 名)
创意设计 类
二等奖 (21 名)
特等奖 (4名)
一等奖 (8名) 设计与制
一等奖 (8名) 设计与制 作类 西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威海职业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威海职业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烟台职业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 浙江海洋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浙江海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烟台职业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大连海洋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威海职业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威海职业学院 XBGYDX_B_07 HEBGCDX_B_01 XBGYDX_B_05 HEBGYDXWH_B_03 HEBGCDX_B_04 HEBGYDXWH_B_02 XBGYDX_B_03 XBGYDX_B_02 HZKJDX_B_13 XBGYDX_B_01 HZKJDX_B_14 JSKJDX_B_01 HEBGCDX_B_03 WHZYXY-C-01 XBGYDX_C_04 DLHYDX_C_02 HEBGCDX_C_11 HEBGCDX_C_04 HEBGCDX_C_03 HEBGCDX_C_12 WHZYXY-D-01 XBGYDX_D_01 DLHYDX_D_01 YTZYXY_D_02 DLHYDX_D_02 ZJHYXY-D-01 SDJTXY-D-1 ZJHYXY-D-02 HEBGYDXWH_D_01 YTZYXY_D_01 HEBGYDXWH_D_02 DLHYDX_E_02 DLHYDX_E_01 DLHYDX_E_04 DLHYDX_E_03 WHZYXY-E-01 HEBGCDX_E_04 SHJTDX_E_02 HEBGCDX_E_02
冯亮SRDP项目申请书

项目分类:自然科学类课题来源:设计项目名称:14米级高速救助艇设计项目所属院系:工程学院项目开始时间:2016-6项目结束时间:2017-教师工号:2012040申请理由:经过在大学多个学期的学习,各位组员已经学习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系统的理论知识,拥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在小学期期间,各个同学也都进行了金工实习,对于工程机械的工具等也有了简单的应用基础,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理论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
而且小队成员都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并且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自学了一些关于船舶方面的专业软件(如tribon、fluent等)和船体制图,对于船舶的整体把握上要比其他专业更有见解,指导老师冯亮也是在船舶方面的优秀人才。
同时,队伍中还有一名参加过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D类名船名舰仿真的队员,在实物模型建造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每一位组员都很渴望在大学期间通过srdp项目进行自我展示,显示自己的能力,在各位组员的不懈努力下,方案逐渐浮出水面,在此期间,我们团结协作不断讨论研究完善方案,显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认真工作的良好素质。
当然,参加本次srdp项目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充实在大学期间的生活,促进自己大学的学习生活,增进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进军海洋必然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之一,伴随着海洋工程建设,沿海渔业及旅游,娱乐设施的发展,必然要求我国海上救助事业与之适应。
当代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海上救助都非常强调时间和效果,希望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快速到达海事现场,并能有效开展救助工作。
人命救助的关键是时间,而我国目前救助站点建设和船舶配置远远不能适应救助任务的需要,因此在我国发展高速救助艇是非常必要的。
高速救助艇对快速性、稳性及操纵性要求极高,此外船上的医疗救助配套设施也占有重要地位。
而且我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为了完成我国领海水域的遇险人员人命救生任务以及对沿海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海上作业人员的生命保护,需要大、中、小型各类救助船进行分工协作,对于如此广泛海域、广泛救助对象、协同作业的需要,高性能救助艇是一种很合适的船型,相对而言,它造价低廉,对航道和水域的限制条件小,在沿海水域各种海难事故中将会大有作为。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AB

2016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请先阅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A题系泊系统的设计近浅海观测网的传输节点由浮标系统、系泊系统和水声通讯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某型传输节点的浮标系统可简化为底面直径2m、高2m的圆柱体,浮标的质量为1000kg。
系泊系统由钢管、钢桶、重物球、电焊锚链和特制的抗拖移锚组成。
锚的质量为600kg,锚链选用无档普通链环,近浅海观测网的常用型号及其参数在附表中列出。
钢管共4节,每节长度1m,直径为50mm,每节钢管的质量为10kg。
要求锚链末端与锚的链接处的切线方向与海床的夹角不超过16度,否则锚会被拖行,致使节点移位丢失。
水声通讯系统安装在一个长1m、外径30cm的密封圆柱形钢桶内,设备和钢桶总质量为100kg。
钢桶上接第4节钢管,下接电焊锚链。
钢桶竖直时,水声通讯设备的工作效果最佳。
若钢桶倾斜,则影响设备的工作效果。
钢桶的倾斜角度(钢桶与竖直线的夹角)超过5度时,设备的工作效果较差。
为了控制钢桶的倾斜角度,钢桶与电焊锚链链接处可悬挂重物球。
图1 传输节点示意图(仅为结构模块示意图,未考虑尺寸比例)系泊系统的设计问题就是确定锚链的型号、长度和重物球的质量,使得浮标的吃水深度和游动区域及钢桶的倾斜角度尽可能小。
问题1某型传输节点选用II型电焊锚链22.05m,选用的重物球的质量为1200kg。
现将该型传输节点布放在水深18m、海床平坦、海水密度为1.025×103kg/m3的海域。
若海水静止,分别计算海面风速为12m/s和24m/s时钢桶和各节钢管的倾斜角度、锚链形状、浮标的吃水深度和游动区域。
问题2在问题1的假设下,计算海面风速为36m/s时钢桶和各节钢管的倾斜角度、锚链形状和浮标的游动区域。
请调节重物球的质量,使得钢桶的倾斜角度不超过5度,锚链在锚点与海床的夹角不超过16度。
问题3 由于潮汐等因素的影响,布放海域的实测水深介于16m~20m之间。
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区域赛参赛指南

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区域赛参赛指南一、了解比赛赛制和要求1.了解比赛赛制:区域赛是由各赛区组织的初步选拔赛,参赛学校需在指定时间内提交设计方案和制作的模型。
2.了解比赛要求:参赛队伍需按照比赛规定完成航行器的设计和制作,并提交相关的设计报告和实物。
二、组建参赛队伍1.确定队伍人数:根据比赛要求确定参赛队伍的人数,一般为5至8人。
2.确定队长和分工:队长负责组织队伍和协调工作,其他队员根据自身兴趣和专长分工合作。
三、研究赛题1.仔细阅读赛题要求,了解比赛的主题和目标。
2.查找相关资料,研究近年来的优秀作品和创新设计。
3.与导师或老师进行交流,寻求指导和建议。
四、制定航行器设计方案1.确定设计理念和目标:根据赛题要求确定设计方案的理念和目标,明确设计思路。
2.进行初步构思和方案设计:结合赛题要求和个人创意,进行初步的构思和方案设计。
3.进行系统的设计:从结构、材料、动力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确保航行器的性能和可行性。
五、制作航行器模型1.选择材料和工具:根据设计方案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航行器模型的制作。
2.按照设计图纸和方案进行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和方案进行航行器模型的制作,注意细节和工艺。
六、撰写设计报告1.整理设计过程和思路:将设计过程和思路进行整理,明确每个环节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2.总结设计成果和亮点:总结设计成果和创新亮点,突出航行器的设计特色和优势。
3.编写设计报告:按照比赛要求和格式编写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背景、设计目标、设计思路、设计过程、设计成果等内容。
七、测试和调整1.进行初步测试:在制作完成后进行初步测试,检测航行器的性能和效果。
2.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确保航行器的正常运行和良好性能。
八、提交作品和报告1.准备比赛材料:按照比赛要求准备好航行器模型和设计报告等相关材料。
2.按时提交作品和报告:按照规定时间提交航行器模型和设计报告。
2016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天津赛区竞赛获奖

天津工业大学
硬币分离清点机
张留伟,付康龙,王敖东,尤馨莹,冯建晴
刘国华
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硬币整理装置
殷礼祥,夏斯文,刘浩阳,李京懋
郝振洁,王文照
18
天津工业大学
金石为开
杨刘权,许子豪,梁瑜然,郭志文
王晓亮,刘健
19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硬币分拣机
陈民昌,翁祖隆,钟海涛,庞博,赵忠快
王仲民,何永利
16
天津大学
硬币分拣机
岳巍,任旭阳,彭文佳,秦黎明,杨玉宽
孙涛,沈兆光
三等奖
1
天津大学
快递胶带封装机
尚腾飞,张晋新,刘飞,程世佳,郝悦彤
任成祖,靳新民
2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运载小车
何锐,徐唐进,杜超平,李伟,陈奥林
何振鹏,钱俊泽
3
天津工业大学
网店用果蔬保鲜膜包装机
李飞,洪健,何翔,秦国选,刘铭辉
附件1
2016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天津赛区竞赛获奖名单
一、学生获奖名单
序号
学校
赛队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一等奖
1
天津工业大学
钱币梳理机
姚博钧,周春水,冯伯维,蔡耀辉,刘垚圻
唐彦卿,张彦春
2
天津大学
脚踏储能助力爬楼载货车
姜小易,刘卓,刘鑫生,杨捷,李思琪
喻宏波,王喆
3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多功能硬币分拣机
梁景明,袁忠涛,许洋,刘叙含,董炳颖
朱娜,赵海龙
5
天津工业大学
快递车
杨彬彬,徐振乐,廖世海,张森
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

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选拔赛的通知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海洋航行器设计邀请赛”是面向全国各类在校大学生而举办的一项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竞赛宗旨和目的是“崇尚科学、实践求知、锐意创新、面向海洋、服务国防”,通过竞赛活动增强大学生认识海洋、热爱海洋、走向海洋、献身海洋的意识,引导高校学生树立开拓创新、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比赛将于2013年7月下旬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我校将组织参加比赛,组织工作由交通学院负责。
现将选拔组队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竞赛主题、内容主题:海洋航行器设计与(模型)制作。
内容:大赛设新概念创意设计类、海洋航行器设计、舰船模型智能航行、名船名舰外观模型仿真制作和船模竞速赛等五类。
二、参赛人员凡在2013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中国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参赛。
三、作品申报要求参赛作品必须是比赛7月前完成的作品。
申报参赛的作品可以个人作品、集体作品和单位作品。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为学生,且不得超过二人;凡作品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
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者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四﹑报名、选拔校内报名及提交作品:2013年5月10日之前评审及校内作品答辩与推荐:2013年5月15日之前;优秀作品完善:2013年5月-7月;全国比赛:2013年7月下旬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参赛联系人:魏明华,邮箱:304079768@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2013-4-16附件1:大赛报名表2:第二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评分细则(初稿) 3: 舰船模型智能航行竞赛技术要求说明附件1:附件2:第二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评分细则(初稿)一、新概念创意设计类(一)比赛形式新概念海洋航行器创意设计、新概念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的方案介绍和演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比赛项目评分细则一、创意设计类(A类)1、比赛形式新概念海洋航行器创意设计、新概念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的方案介绍和演示。
2、比赛场地江苏科技大学综合楼B、C3、比赛规则3.1 设计要求3.1.1功能原理创新;3.1.2总体布局创新。
3.2比赛方式3.2.1设计方案介绍3.2.2可展示功能的演示4、评分规则根据设计方案介绍和演示,按下列因素和计算公式评分:总分=A+B+C其中:A为创新性得分,B为可用性得分;C为展示性得分。
每队介绍和答辩质询时间共10分钟,其中功能演示总时长不得超过5分钟。
4.1设计说明应包括:4.1.1设计方案及三视图;4.1.2创新点;4.1.3性能预估及技术发展途径;4.1.4现实及潜在应用。
设计说明文本尽量控制在30页以内(不包括附录)。
须提交电子版设计说明,可提交5分钟及以内的视频(可为3维演示动画或录像)。
4.2创新性评分(A:60分)在参赛设计方案主要创新点一致的前提下,根据以下要素评分:4.2.1原理独特性;(包含但不限于航行、推进、控制等原理)4.2.2布局创新性;(包含但不限于流体、结构、功能等布局)4.2.3方式新颖性;(包含但不限于航行、下水、应用等方式)4.2.4要素集成性。
(包含但不限于文化、环保、成本等要素)4.3可行性论证评分(B:25分)根据参赛作品可能形成的任务能力与特点(如大载重、高机动、长航时等)及应用前景、可实现性进行综合评分。
4.4展示性评分(C:15分)实物(指完成部分功能、具备演示能力的参赛作品)或相关视频;每个奖项名次按最终得分多少排序。
二、设计与制作类(B类分为:B1水面组;B2水下组)1、比赛形式参赛者设计和制造小型常规海洋航行器(或模型),要求按作品申报功能进行不超过5分钟的功能展示,以现场演示为主,尽量避免采用视频演示的方式。
2、比赛场地江苏科技大学港工水池、江苏科技大学游泳馆、江苏科技大学西校区水库。
3、技术要求动力装置:不得采用火箭式发动机,鼓励采用螺旋桨之外的推进器;姿态控制:不做限制,鼓励采用除鳍舵之外的姿态控制方式;操作控制:不做限制,鼓励采用人工遥控之外的控制方式;数据传输:安装数据链路,在地面实时显示航行轨迹;制作方式:不做限制,鼓励参赛学生自主选材手工制作。
4、系统使用频率要求系统使用频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频率分配规定,参赛者应在规定时间上报系统使用频率,一经上报不能改变。
现场不能随意开机,届时赛场将备扫频仪和GPS信号监视设备,违例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5、比赛方式比赛前一天,提供各参赛队两个小时用于试航熟悉场地。
比赛时各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4人。
参赛者进场后在10分钟内完成试航准备。
6、B1组评分要点(100分)根据航行器航行姿态、穿越限宽门(或避障碍)、动力方式、控制方式、控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抗过载结构设计等内容评分,设加分项。
分值包含航行评分、功能评分,系统设计报告作为评分参考。
每个评分项由评委打分取平均值计入总分。
各奖项按分数高低取名次。
满分为100分。
6.1系统设计报告要求(15分)参赛者应提供设计报告电子版及5分钟的视频,视频不作为现场演示部分(含试制过程、实验试航等),设计报告文本尽量控制在30页以内(不包括附录)。
PPT10分,表述5分。
设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6.1.1设计方案和创新点;6.1.2三视图;6.1.3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6.2航行及作业评分(45分)6.2.1航行分(水面B1组20分)航行器必须完成规定的航路航行且持续航行时间达到1分钟;(完成规定即可获得基础分)6.2.2作业动作分(水面航行器B1组20分)除完成规定的航行动作外,还必须完成至少一项作业动作(自主申报),每项动作分值不超过10分,总分20分(如无作业动作申报,此项不得分)。
6.2.3正常回收分(5分)表演结束能正常返回回收区。
6.3功能评分(40分)表1 B1组功能评分分项注:航海文化创意指航行器、参赛队伍所体现的航海文化内涵,包括但不限于:航行器的独特布局、涂装、符号,参赛队的服装、表演等。
7、B2组评分要点(100分)根据航行器航行姿态、穿越限宽门(或避障碍)、动力方式、控制方式、控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抗过载结构设计等内容评分,设加分项。
分值包含航行评分、功能评分,系统设计报告作为评分参考。
每个评分项由评委打分取平均值计入总分。
各奖项按分数高低取名次。
满分为100分。
7.1系统设计报告要求(15分)参赛者应提供设计报告电子版及5分钟的视频,视频不作为现场演示部分(含试制过程、实验试航等),设计报告文本尽量控制在30页以内(不包括附录)。
PPT 10分,表述5分。
设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7.1.1设计方案和创新点;7.1.2三视图;7.1.3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7.2航行评分(45分)7.2.1基础分(水下B2组30分)航行器必须完成规定的航路航行且持续航行时间达到1分钟;(完成规定即可获得基础分)7.2.2航行动作分(水下航行器B2组10分)可按原路线返回或可申报其他水下动作,原路线返回或完成所申报动作即可获本项得分,总分10分(未完成或未申报,此项不得分)。
7.2.3正常回收分(5分)。
表演结束能正常返回回收区。
7.3功能评分(40分)表2 B2组功能评分分项注:航海文化创意指航行器、参赛队伍所体现的航海文化内涵,包括但不限于:航行器的独特布局、涂装、符号,参赛队的服装、表演等。
三、舰船模型智能航行(C类)1、比赛形式参赛者自行制作、购买半成品组装或商品模型均可,根据航行路线设定模型自动航行竞赛。
2、比赛场地江苏科技大学游泳池3、比赛规则同一学校每件参赛作品必须保证船型及推进方式明显不同。
模型必须按导引信号要求依次穿过航行路线上每一个光电门,未能穿过的需重新再来,否则,不能开启下一个门的引导信号。
计时从模型离开出发点开始,至通过最后一个门时结束。
比赛设定为两个轮次,参赛者在每一轮次中的比赛时间为10分钟。
凡在10分钟内按规定航线完成航行的即为成绩有效,否则无成绩。
两轮次比赛同一参赛者必须使用同一船型船模参赛,取最好成绩作为比赛成绩。
每轮比赛前,参赛者的模型交裁判委员会进行检查并记录模型的长度、重量及所用电池等指标。
模型检查后将封存至比赛开始,开赛前由工作人员按竞赛顺序将模型交给参赛者,比赛结束后,模型再交回工作人员。
动力源采用6节5号标准电池,由组委会在比赛期间统一提供,两次航行比赛须使用同一组电池,船模在两次比赛间隔中调试时可使用自备电池,期间竞赛用电池须由裁判负责保管。
舰船模型智能航行竞赛技术要求附后。
4、比赛规程4.1抽签决定比赛顺序;4.2顺序到比赛选手参赛时,选手应先检查好模型并将电源接通,进入比赛场地,然后将模型放在放航台,等待比赛开始;比赛结束后,选手在成绩单上签字并取回模型。
5、比赛准备比赛前一天,各参赛队总共有两个小时用于试航熟悉场地。
比赛时各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4人。
参赛者进场后在10分钟内完成试航准备。
6、评分要点航行成绩以模型航行记录的有效时间记成绩,用时最短者为第一名,其余类推。
综合成绩由模型航行记录的有效时间和模型重量两部分构成,按以下规定扣减分。
以航行记录有效成绩中用时最短的模型100分为基数,用时最大的为0分,其它模型用时按两者间百分比记;以航行记录有效成绩中重量最重的模型100分为基数,最轻的重量记为0分,介于两者间的重量按百分比折算为得分;以上两项成绩相加后为参赛者最终成绩(其中航行时间占70%,模型重量占30%),得分最高者为第一名,依此排列。
航行成绩以所有模型航行记录的有效时间记成绩,用时最短者(T min )为第一名记为100分,最后一名(T max )为0分,中间名次按比例计算得分;()()()min max min _100*100/i Score time T T T T =---模型重量成绩以航行记录有效成绩中重量最重的模型(W max )为100分,最轻的(W min )记为0分,介于两者间的重量按百分比折算为得分;()()()max i max min _100*100/Score weight W W W W =---将航行成绩的70%,模型重量成绩的30%相加后为参赛者最终成绩,依得分高低排列名次。
0.7*_0.3*_Score Score time Score weight =+模型总重量要求小于4000g 。
7、舰船模型智能航行竞赛技术要求说明7.1系统跟踪原理通过船舶模型对红外光源(和超声波源)的跟踪完成自动导航。
红外信号波长940nm ,超声波源频率为40Khz ,采用与海尔牌电视遥控器相同的编码,发射圆锥角为90度,发射轴线与水面平行,两种信号源间距为400mm ,发射轴线相互平行。
红外线光源(和超声波源)发送系统由组织方提供,红外线(和超声波)接收端及对模型自动控制系统由参赛者自行设计制作。
7.2船模技术指标7.2.1动力源采用6节5号标准电池,接口为USB2.0标准; 7.2.2船模应能通过宽1000mm 、高400mm 的光电门; 7.3场地技术要求7.3.1顺序通过的两个光电门最大距离为20m ,最大转弯角为90度,最大连续行驶距离大于150米;7.3.2水深不小于0.5m ;流速0;风速不大于3米/秒。
四、名船名舰外观模型仿真制作(D类)1、比赛形式参赛者自行制作的模型以船型“镇江舰”和“远望4号”为制作蓝本,要求模型外观精美、比例准确、细节丰富、部件完整,模型总长(LOA)为100cm,误差控制在±5cm范围内,长度超过误差每1cm 扣一分。
要求船模主体采用环保材料制作并必须在模型上留有可供裁判检查船模主体材料的检查口。
没有检查口不许参赛。
2、比赛场地:江苏科技大学体育馆3、评审流程3.1评审老师审阅模型制作说明书(各参赛团队提前1天提交至组委会);3.2评审老师于参赛现场听取参赛同学关于作品的介绍;(1分钟)3.3评审老师现场提问;(3分钟)3.4评审老师对每组作品实行分项打分,综合评定;(1分钟)3.5评审组提交各队成绩名单至大赛组委会;(赛后)3.6大赛组委会复评核对并公布最终名次。
4、比赛形式:本项比赛以静态展示为主;同一院校最多提交5个作品参加该项比赛。
比赛设特等奖(占参赛比例10%)、一等奖(占参赛比例20%)、二等奖(占参赛比例30%)及优胜奖(占参赛比例30%)。
5、评分细则:总分100分,分为总体设计、现场表达、工艺及外观、材料及创意四类评分细则,另设赛事道德诚信标准评定等。
本次大赛计分方式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折算平均分。
如有作品获相同分数,根据需要再行组织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