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见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老年病人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老年病人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老年病人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在老年人群体中,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常有慢性疾病或多重病患的存在,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护理工作。

本文针对老年病人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做一个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坠床风险老年人多有运动能力下降、平衡能力减弱等问题,因此爬起床来容易坠床摔伤。

为降低坠床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安装床保护栏,可防止老人因失衡意外坠床;(2) 室内照明要充足,保证晚上老人起床时有足够的光线;(3) 睡前提醒老人关紧门窗等,防止意外落下;(4) 帮助老人按时进行运动练习,增加身体活动度;2.自锁门卫生间风险卫生间是老年人容易发生意外的场所之一,尤其是自锁门卫生间更是一个安全隐患,如何进行有效的防范呢?(1) 建议把卫生间的门改为无锁门;(2) 给老人设置呼叫器,需要时及时呼叫家人或者护理人员;(3) 建议增设一个便民跨板,减少长时间站立的风险;(4) 卫生间地面要充分防滑,以防止老人在湿滑的地面上滑倒;3.误服风险老年人大多有多种长期药物治疗,在日常护理中不可避免需要进行药物管理。

关于药物管理,我们需要注意:(1) 对于药品的存放,要放在指定位置,标明姓名、用药时间和剂量等,避免出现误服;(2) 家人或护理人员需要对老人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清楚每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使用方法;(3) 协助老人按时服药,不要随意改变药物用量或者时间;4.烫伤烫灼风险老年人皮肤容易变薄、干燥,又容易产生一些感觉恶劣的疾病,如烧伤、烫伤和烫灼等。

为保证老年人的皮肤安全,我们需要:(1) 在家中检查所有电器及气管用具的安全性,确保老人使用时无隐患;(2) 在老人用热水洗澡时,尤其是洗头时要非常小心,用足够的水量及方法,避免烫伤;(3) 热水温度调节到适宜的范围,最好手试或使用温度显示器控制;老年病人护理需要家人及医护人员共同完成,预防风险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增加和完善,但最终目的均是保证老年人安全。

养老院老人安全问题分析及防范措施

养老院老人安全问题分析及防范措施

养老院老人安全问题分析及防范措施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养老院作为提供老年人照料和居住的机构,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养老院老人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养老院老人面临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老人的安全和福祉。

2. 安全问题分析养老院老人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身体安全问题老人的身体较为脆弱,容易发生跌倒、滑倒等意外事故,导致骨折等伤害。

此外,老年人还容易出现突发疾病和意外状况,如心脏病发作、中风等。

2.2 精神安全问题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他们更容易受到诈骗、欺骗等精神上的侵害。

同时,养老院中可能存在虐待、欺负等行为,对老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

2.3 社交安全问题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社交圈子相对狭窄,缺乏与外界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无助和沮丧,甚至可能受到欺凌和排斥。

3. 防范措施为了保障养老院老人的安全和福祉,以下是一些可行的防范措施:3.1 提供安全设施和环境养老院应确保楼道、走廊等公共区域的地板不滑,安装扶手和防滑垫,以减少老人跌倒的风险。

此外,养老院应配备急救设备和医疗器械,以便在老人发生突发疾病时能够及时救治。

3.2 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养老院应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老人身体和心理特点的理解,以便及时发现老人的身体和精神异常,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此外,养老院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员工的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

3.3 促进社交互动和心理关怀养老院应提供各种社交活动和娱乐设施,鼓励老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同时,养老院也应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3.4 加强安全监控和保护养老院应安装安全监控摄像头,加强对公共区域的监控,以防止虐待和欺负等行为的发生。

此外,养老院还应建立老人权益保护机制,鼓励老人及其家属举报和投诉不当行为。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1 日常防护(1)行走时应专注,注意其他行人和车辆的动态,未熟悉的地形和路况谨慎行走。

(2)应穿舒适的鞋,鞋底柔软,穿小,向后弯曲,注意防止跌倒摔伤。

(3)学习基本安全知识,做到火灾,停电,中毒等急诊应对能力。

(4)熟练掌握报警方式,学会用于救助遇险的方法。

(5)清楚认识不安全行为,尤其是老年人擅入窗台,跳楼,上梯等行为都有可能出现突发伤害的情况。

(6)知晓身边的安全设施和报警用的设备,外出时尽量在家庭成员陪同下行动。

2 健康锻炼(1)老年人可以定期参加低强度的詳細锻炼,如慢跑,步行,太极拳,分阶段逐渐加大强度。

(2)可以进行一些针对老年人的元肌肉和柔韧度合理的运动,如乒乓球,桌球,跳舞等。

(3)学习一些技能,如瑜伽,深度呼吸,哲学思考等,可以同时帮助改善精神形态和调节身体健康状况。

3 工作和生活习惯(1)合理安排食物,注意均衡营养,增加低热量高营养食物的摄入。

(2)多喝水,保持身体各部位的健康状况,多摄取水果和蔬菜,(3)日常注意保暖,以防侵入体内传染病;预防伤害,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

(4)遵守协同睡眠习惯,不宜太早太晚;尊重老年人行为计划,增强適應变化能力。

(5)多阅读适当的书籍,丰富日常生活,保持心智协调。

4 遵从安全提示(1)关注天气提示,若有可能出现中暑,降雨,火山爆发,洪水灾害等情况,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老年人穿着时应注意防止被蚊,蝇,肉食動物叮咬伤; 应避免去有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活动,以免受伤。

(3)外出时最好穿上合适的服装,以防止受到热,寒,被湿气侵扰等健康问题;明智选择行走路线,以减少老年人出现意外伤害。

(4)对于老人家必要的用品,如椅子,跷脚,拐杖等,要安全可靠,不可未经检查就在家中使用。

(5)日夜安全防范,贴心设置外出时的报警器件,以及在入口处安装安全门的锁,把门窗关上,避免发生火灾或其他突发情况。

老年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老年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老年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趋势。

而作为医院,老年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已成为突出问题。

老年患者动作迟滞,反应缓慢,经常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这应当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老年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是护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常见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如下。

1 走失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引起患者意识、精神、视觉和认知功能障碍,加之住院期间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住院患者发生走失的概率相对较高。

防范措施:①入院时由医生下医嘱并向家属及陪护详细交代其危险,并按要求要24小时留陪护。

②禁止住院患者单独活动或外出,禁止在危险场所逗留,若外出必须有人陪伴,严格执行陪伴制度。

③患者入院时即戴上标明医院、科室、床号、住院号的腕带,并在腕带上注明科室联系电话。

2 跌倒老年病人由于年老体弱,机体各器官功能衰弱,感觉迟钝,视力及肌力减退、关节僵硬。

某些突然行动障碍不能立即作出反应,可能造成跌倒、滑倒、坠床等。

防范措施:①为了预防跌倒,要求护士在入院宣教的时候,就做好防跌倒宣传。

而且必须反复强化宣传教育。

年纪太大(70岁以上的),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老年病人,要求家属必须陪护。

②穿大小合适的防滑鞋,不穿过大,过长的裤子、鞋带不能过长,更换鞋袜要取坐姿。

③认真落实各项核心制度,要求护士每15~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做到手勤、眼勤、嘴勤,尤其要加强夜间的病房巡视。

④活动区域及时排除障碍物,地面不易有积水、果皮、核等杂物。

⑤病房两侧设防护架,卫生间设防滑地面,浴盆不易太高,活动区域光线明亮,夜间地灯常明。

3 窒息老年病人,由于神经反射活动减退,吞咽肌群互不协调,易出现呛咳甚至窒息而死亡。

防范措施:①嘱咐病人进食时注意力要集中,进食时不要说话、不看书报以免进食鱼刺、骨块、果核等;食物要量少质精易消化,进食时要有汤水随需而饮。

②进食时体位要合适,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

居家养老安全常见风险及预防措施

居家养老安全常见风险及预防措施

居家养老安全常见风险及预防措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家中养老。

然而,居家养老也存在一些安全风险,需要我们采取预防措施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居家养老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跌倒风险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平衡能力减弱,跌倒成为居家养老中最常见的安全风险之一。

跌倒可能导致骨折、头部受伤等严重后果。

为了预防跌倒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室内环境改造:确保家中的地面平整,没有杂物堆放;安装防滑地垫或地板;安装扶手和扶手护栏,方便老年人行走。

2. 室内照明:保持室内光线明亮,避免黑暗角落;安装夜灯,方便夜间起床。

3. 使用辅助工具:老年人可以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提供额外的支撑。

4. 定期锻炼:老年人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

二、火灾风险火灾是居家养老中的另一个常见风险,老年人的反应能力较差,火灾发生时可能无法及时逃生。

为了预防火灾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安装烟雾报警器:在关键位置安装烟雾报警器,及时发现火灾。

2.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设备,确保电线没有老化、插头没有松动等问题。

3. 防止烟雾积聚:禁止在室内吸烟,避免烟雾积聚引发火灾。

4. 安全用火:老年人在使用明火时要格外小心,避免火源离开时未熄灭。

三、意外伤害风险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如刀伤、烫伤等。

为了预防意外伤害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安全厨具:老年人在烹饪时应使用安全锅具,避免烫伤和烧伤。

2. 防止滑倒:在浴室和厨房等易滑倒的地方铺设防滑垫,避免滑倒导致意外伤害。

3. 定期检查家具:定期检查家具的稳定性,避免家具倒塌导致伤害。

4. 安全用药:老年人在用药时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避免误服或过量服药。

四、社交安全风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往往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存在社交安全风险。

为了预防社交安全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警惕:老年人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和要求。

独居老人生活安全

独居老人生活安全

独居老人生活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独居老人的数量逐渐增多。

独居老人由于没有家人的照顾和陪伴,生活上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保障独居老人的生活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独居老人生活安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居家安全1. 安全设施独居老人的居所应安装门禁系统、烟雾报警器、紧急呼叫器等安全设施,以及定期检查电路、燃气管道等设施的安全性,确保居家安全。

2. 室内整洁保持居所的整洁和干净,避免堆放杂物,防止摔倒和滑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3. 防盗防抢加装防盗门、窗户锁等安全设施,提高居家安全系数,防止不法分子的入侵。

二、饮食安全1. 合理膳食独居老人应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避免偏食导致营养不良。

2. 食品安全注意食品的新鲜度和保存方式,避免食用过期食品或不洁食品,防止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

3. 饮食卫生独居老人在进食前应洗净双手,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保持饮食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三、医疗保健1. 定期体检独居老人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2. 药物管理老人在服用药物时应按照医嘱进行,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品,以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3. 紧急救助老人应随身携带紧急联系电话和医疗急救卡,以备发生意外时及时求助医疗机构。

四、心理健康1. 社交活动老人应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义工活动等,保持社交联系,避免孤独和抑郁情绪的产生。

2. 心理疏导独居老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及时与亲友或心理咨询师沟通,寻求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健康。

3. 养成良好习惯老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适量运动等,保持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独居老人的生活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只有通过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合理饮食、医疗保健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才能有效提升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安享晚年。

老年人的家居安全和防范措施

老年人的家居安全和防范措施

老年人的家居安全和防范措施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人的家居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家庭成员及社区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的家居安全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措施来提高他们的家庭安全。

一、老年人的家居安全问题老年人因为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更容易发生事故和意外。

以下是老年人家居安全的常见问题:1. 摔倒和滑倒: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平衡能力较弱,容易因地面湿滑或者家具布置不合理而摔倒。

2. 火灾: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炉、煤气炉等易引发火灾的电器设备。

火灾时疏散能力有限,更容易受到伤害。

3. 中毒:老年人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治疗疾病,一些家庭药物管理不当可能导致误服或者超量服用药物。

4. 安全隐患:老年人居住的环境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不合格的电线,易发生漏电和火灾;老旧的电器或者设备易发生故障等。

二、提出的防范措施针对老年人的家居安全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家庭的安全性:1. 清理家居环境:及时清理家中的杂物,确保走道和楼梯的畅通,避免老年人因为碰撞或者绊倒而摔倒。

2. 防滑措施:在家中的卫生间和浴室地面铺设防滑垫来防止老年人因湿滑而摔倒。

3. 安全设施:在地面和楼梯上安装防滑、防滚防跌落的扶手,以提供老年人在爬升和下降时的支持。

4. 火灾预防:在老年人的居住区域内安装烟雾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和更换电线、插座和电器设备,以预防电器引发火灾。

5. 药物管理:家庭成员应对老年人的药物进行管理,包括正确储存、标记药品、遵医嘱服用等,以降低误服或过量服用药物的风险。

6. 定期检查:家庭成员或者社区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老年人的家居环境,包括通风、卫生间、厨房等,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7. 安全教育:家庭成员应向老年人提供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措施,如如何正确使用电器、防止中毒等,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8. 社区支持:社区应建立完善的老年人关爱体系,包括组织安全讲座、提供家庭安全设备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支持。

老人常见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老人常见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老人常见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有:跌倒、坠床、走失、噎食、烫伤和火灾,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资料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跌倒1次的占30%,跌倒2次占15%。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跌倒是老年人慢性致残的三大原因。

(1)常见原因1)大脑反应迟缓。

老年人视力下降、识别高低的能力差、大脑中枢对信息感受的过程减慢,对险情不能及时发现,发现后在回转动作的复杂过程中失去平衡,容易跌倒.2)姿势控制力降低.衰老使脑细胞减少,神经系统功能降低,造成生理性的姿势控制能力降低,同时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引起病理性姿势控制能力减弱,使姿势倾斜度增加,容易跌倒。

3)肢体协调减弱。

老年人关节活动不灵,肌肉力量减弱,行走时骨盆必须侧向支持体重的那条腿,才能腾出另一条腿向前行走,当腿移动太慢,腿不能抬高,则易发生跌倒.4)心脑血管病变。

老年人因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或帕金斯氏病导致肢体活动不灵活,共济失调,稍有不慎易发生跌倒.老年人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功能没有年轻人灵敏,突然站立时,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引起头晕,也是容易跌倒的因素.5)药物因素。

老年人因为睡眠不良或心理障碍,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药,这些药有损害精神运动性功能的副作用,使老年人站立或行走不稳,容易跌倒.6)环境因素。

居室、浴室、卫生间的布局和配置不合理,或老年人对环境不适应,也是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2)跌倒的预防1)衣服合适。

老年人穿的衣服、裤子、鞋子不宜过于长大。

老年人的腿裤不能太长,太长会影响行走;老年人尽量不穿拖鞋,应穿合脚的布鞋或鞋底带有花纹的防滑鞋;老年人穿脱裤子、袜子和鞋子应坐着进行.2)环境适宜。

老年人的住所应尽量减少台阶、门槛;家具陈设实用简单,尽量靠墙放,不轻易改变位置;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地方,保持明亮,不堆放杂物;老年人的日常用品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用淋浴洗澡,让老年人坐在防滑椅子上进行;用澡盆洗澡,澡盆不易过高,盆口离地不应超过50厘米,盆底要放置胶垫.3)行走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常见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有:跌倒、坠床、走失、噎食、烫伤和火灾,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资料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跌倒1次的占30%,跌倒2次占15%。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跌倒是老年人慢性致残的三大原因。

(1)常见原因
1)大脑反应迟缓。

老年人视力下降、识别高低的能力差、大脑中枢对信息感受的过程减慢,对险情不能及时发现,发现后在回转动作的复杂过程中失去平衡,容易跌倒。

2)姿势控制力降低。

衰老使脑细胞减少,神经系统功能降低,造成生理性的姿势控制能力降低,同时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引起病理性姿势控制能力减弱,使姿势倾斜度增加,容易跌倒。

3)肢体协调减弱。

老年人关节活动不灵,肌肉力量减弱,行走时骨盆必须侧向支持体重的那条腿,才能腾出另一条腿向前行走,当腿移动太慢,腿不能抬高,则易发生跌倒。

4)心脑血管病变。

老年人因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或帕金斯氏病导致肢体活动不灵活,共济失调,稍有不慎易发生跌倒。

老年人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功能没有年轻人灵敏,突然站立时,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引起头晕,也是容易跌倒的因素。

5)药物因素。

老年人因为睡眠不良或心理障碍,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药,这些药有损害精神运动性功能的副作用,使老年人站立或行走不稳,容易跌倒。

6)环境因素。

居室、浴室、卫生间的布局和配置不合理,或老年人对环境不适应,也是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2)跌倒的预防
1)衣服合适。

老年人穿的衣服、裤子、鞋子不宜过于长大。

老年人的腿裤不能太长,太长会影响行走;老年人尽量不穿拖鞋,应穿合脚的布鞋或鞋底带有花纹的防滑鞋;老年人穿脱裤子、袜子和鞋子应坐着进行。

2)环境适宜。

老年人的住所应尽量减少台阶、门槛;家具陈设实用简单,尽量靠墙放,不轻易改变位置;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地方,保持明亮,不堆放杂物;老年人的日常用品
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用淋浴洗澡,让老年人坐在防滑椅子上进行;用澡盆洗澡,澡盆不易过高,盆口离地不应超过50厘米,盆底要放置胶垫。

3)行走训练。

训练老人在行动前先坐稳,在站稳,然后在起步行走。

4)陪伴活动。

对关节不灵,反应迟钝,有自立性低血压,或服用安眠、镇静类药物,进行降压治疗的老年人,夜间尽量不去厕所。

如夜尿较频,护理员提前将排便所需物品放在老年人床边,以方便老年人就近使用。

小碎步态老年人行走时,必须有人搀扶或提供助行器。

预防坠床的相关知识
(1)常见原因
1)意识障碍老年人,因为躁动不安,在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动中坠床。

2)在护理过程中,因翻身不当造成老年人坠床。

(2)坠床的预防
1)加强防范。

对意识障碍老年人加床档,对翻身幅度较大的老年人,必要时在两侧床档上栓全保险带预防坠床。

2)加强巡视。

老年人睡眠时,要经常巡视,发现睡眠中的老年人睡在靠近床缘时,要及时挡护,必要时为老年人向床内侧身翻身。

3)加强协作。

对体重较大,身材较高的老年人进行翻身或者转移护理时,最好两人协作完成。

预防走失的相关知识
(1)常见原因
1)能活动的老年痴呆患者因为智力和判断力减退而走失
2)老年人与家庭成员或护理员发生矛盾,故意赌气离家或离院出走
(2)走失的预防
1)护理员平时多向老人虚寒问暖,多交流谈心
2)为老人制作一张身份卡,上写老人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缝在老人的外套上。

预防噎食的相关知识
(1)常见原因
1)老化引起神经反射活动衰退,咀嚼功能不良,消化功能降低,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吞咽障碍而噎食。

2)进食大块食物,尤其是肉类或汤圆,末嚼碎就吞咽而噎食。

3)进餐过快引起噎食
(2)噎食的预防
1)体位合适。

老人进餐时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胃部不受压迫,使食物由食管较快地进入胃内
2)食物软烂。

老人食物宜少而精,软而烂,
3)老人吃饭要细嚼慢咽。

肉类、汤圆等食品要分割成小块慢慢进食,进食时每口食物不宜过多。

预防烫伤的相关知识
(1)常见原因
1)使用热水袋时,装水应不多于3/4的分量,要塞好活塞,检查热水袋无漏水及破裂,加上袋套,方可使用。

2)需要泡脚的老人,泡脚水维持在45℃左右。

3)沐浴时要先放冷水,再加热水调节水温,测试水温在45℃左右后再冲洗。

安全防火的相关知识
1)养老机构发生火灾的常见原因
主要有:卧床吸烟、乱扔烟头、蚊香、蜡烛引燃、电器使用不当、乱拉电线、插板等引起火灾。

灭火注意事项
1)发生火灾迅速拔打火警电话“119”
2)报警时要讲清楚起火的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并将报警人姓名、所用
电话号码告诉消防队以便联系。

报警后派人到通往火场的路口接应消防车。

3)发生火灾时禁止乘搭电梯,发生火灾要冷静,不要惊慌,按顺序逐个往下跑,不要拥挤,以免发生踩沓。

4)衣帽着火,立即设法脱掉或撕碎扔掉,可浇水或用浸湿的被褥包裹身体。

5)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不开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6)身上着火禁止奔跑,避免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火点。

火场逃生注意事项
1)预防烟雾中毒,被烟火围困时,不要轻易打开房门,以防烟雾侵入,用浸湿的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

2)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保护生命,不要为了财物和钱财而耽误逃生的机会。

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1)灭火剂的选择:固体物质可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2)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可选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

3)气体火灾可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

1)使用前,先把灭火器摇动数次,使瓶内干粉松散
2)拔下保险销,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喷射
3)在灭火过程中,灭火器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
4)灭火后,注意检查,防止复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