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易错题系列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备战高考)2024届高考化学易错题真题分层训练——与官能团相关的几种常考问题

(备战高考)2024届高考化学易错题真题分层训练——与官能团相关的几种常考问题易错点1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和化学键类型的判断【分析】与碳原子相连的原子数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杂化方式碳原子的成键方式4sp3σ键3sp2σ键、π键2—C ≡spσ键、π键易错点2 有机物原子共面情况的判断【分析】1.常见典型烃分子的空间结构典型分子空间构型共面共线情况甲烷正四面体形立体结构乙烯平面形①所有原子共平面②与双键中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与双键共平面(包括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乙炔直线形①所有原子共线②与碳碳三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共线苯平面形①所有原子共平面②与苯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与苯环共面③处于对角线位置的碳原子及其直接相连的原子共线2.结构不同的基团连接后原子共面、共线分析(1)直线与平面连接,则直线在这个平面上。
如苯乙炔:,所有原子共平面。
(2)平面与平面、直线、立体结构连接①审准题目要求题目要求中常用“可能”“一定”“最多”“最少”“所有原子”“碳原子”等限制条件。
②碳碳单键的旋转碳碳单键两端碳原子所连接的基团能以“C —C ”为轴旋转。
③恰当拆分复杂分子观察复杂分子的结构,先找出类似于甲烷、乙烯、乙炔和苯分子的结构,再将对应的空间结构及键的旋转等知识进行迁移即可解决有关原子共面、共线的问题。
易错点3 有机物发生反应类型的判断【分析】1.从反应部位、反应试剂或条件认识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反应类型反应部位、反应试剂或条件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π键与X 2(混合即可反应);碳碳双键与H 2、HBr 、H 2O 以及与H 2均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类型反应部位、反应试剂或条件加聚反应单体中有或—C ≡C —等不饱和键与X 2发生取代反应需光照与卤素单质的取代苯环上氢原子可与X 2(FeX 3)或HNO 3(浓硫酸)发生取代酯的水解酯基水解成羧基(盐)和羟基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σ键酯化反应按照“酸脱羟基、醇脱氢”原则,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反应类型反应部位、反应试剂或条件与O 2(催化剂)—OH(—CH 2OH 氧化成醛基、氧化成酮羰基)酸性KMnO 4溶液、苯环上的烃基、—OH 、—CHO 都可被氧化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CHO 被氧化成—COOH氧化反应燃烧反应多数有机物能燃烧,完全燃烧主要生成CO 2和H 2O反应类型反应部位、反应试剂或条件还原加氢型烯烃、炔烃、醛、酮、苯及其同系物或部分芳香族化合物和H 2的加成反应反应去氧型R —NO 2R —NH 2(有机物引入氨基的常用方法)酯化反应型分子中至少含有1个—COOH 和—OH缩聚反应成肽反应型分子中至少含有1个—COOH 和—NH 22.根据结构简式判断反应类型(选择题)选择题部分对有机物的考查,主要是根据已知的陌生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判断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消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等。
易错点13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易错点13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易错题【01】原子轨道与能级①第一能层(K)只有s能级,有1个原子轨道;第二能层(L)有s、p两种能级,有4个原子轨道;第三能层(M)有s、p、d三种能级,有9个原子轨道。
②同一能级的不同原子轨道具有相同的能量(如2p x、2p y、2p z的能量相同)。
③不同能层的同种原子轨道具有的能量随能层序数(n)增大而升高,如能量:1s<2s<3s 等。
易错题【02】核外电子排布式①能量最低原理:在构建基态原子时,电子将尽可能地占据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指的是电子填入后使整个原子能量达到最低的轨道。
②洪特规则特例: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简并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或全空(p0、d0、f0)状态时,体系较稳定,体系的能量最低。
例如,24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易错题【0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常见错误(1)在写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时,常出现以下错误:①(违反能量最低原理)②(违反泡利原理)③(违反洪特规则)④(违反洪特规则)(2)当出现d轨道时,虽然电子按n s、(n-1)d、n p的顺序填充,但在书写电子排布式时,仍把(n-1)d放在n s前,如Fe:1s22s22p63s23p63d64s2,而失电子时,却先失4s轨道上的电子,如Fe3+:1s22s22p63s23p63d5。
(3)注意比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简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的区别与联系。
如Cu 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简化电子排布式:[Ar]3d104s1;价电子排布式:3d104s1。
易错题【04】核外空间运动状态(1)判断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①判断依据: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种类数=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数。
②方法:先写出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结合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确定价电子轨道表示式,再确定电子占据轨道数,即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种类。
【走向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_5-1_原子结构与化学键课件_新人教版

解析:对各选项分析如下:
答案:B
2.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8O 与 19F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16O 与 17O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15N 与 14N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12C 与 13C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答案:D
3.15331I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5331I 的 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15331I 的 叙述中错误的是( )
答案:B
7.近年来,研制的 NF3 气体可用作氟化氢-氟化氚高能化学激 光器的氟源,也可作为火箭推进剂,NF3 可用 NH3 与氟气制取,化 学方程式为 4NH3+3F2===NF3+3NH4F,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NF3 的氧化性大于 F2 的 C.NF3 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D.NH4F 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
综合考查重要的化学反应,微粒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等的计算,离子半径的比较等。在综合推断题中考查核外电 子排布、化学键等。
自主复习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1)18O 中的质子数为 8 ,中子数为 10 。 (2)15331I 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25 。 (3)D3O+中的质子数为 11 ,电子数为 10 ,中子数为 11 。 (4)CO32-中的质子数为 30 ,电子数为 32 。
(1)X、Z 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X________、Z________。 (2)由以上元素中两两形成的化合物中,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 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它的共价键属于________(填“极性” 或“非极性”)键;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为________;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________。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6 原子结构 化学键练习

第一部分 专题六 原子结构 化学键一、选择题1.(2015·江苏单科)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17ClB .氯离子(Cl -)的结构示意图C .氯分子的电子式:∶Cl ····∶Cl ····∶ D .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 3C —CH 2Cl解析:A 项,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应为质量数,该氯原子应表示为3717Cl ;B 项,Cl -的结构示意图为;D 项,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 2===CHCl 。
答案:C2.(2015·山西师大附中月考)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b a X 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a X n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a +b B .b a X n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a -n C .X 原子的质子数为a +b +aD .1个X 原子的质量约为bN Ag解析:b a X n -的质子数为a ,电子数为a +n ,中子数为b -a ,A 、B 、C 错误。
答案:D3.(2015·广东实验中学月考)假设R 元素无同位素,元素R 原子的质量数为A ,R m -的核外电子数为x ,则W g R m -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A .(A -x +m ) molB .(A -x -m ) molC .W A (A -x +m ) molD .W A(A -x -m ) mol解析:根据n (R m -)=质量摩尔质量≈W Amol ,又R m -的质子数为x -m ,则中子数为A -(x -m ),所以W g R m -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WA(A -x +m ) mol 。
答案:C4.(2015·淄博期末)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一定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 A .H 2、F 2B .NO 、O 2C .稀硫酸与NaCl 溶液D .BaCl 2溶液与纯碱溶液解析:H 2、F 2混合后反应生成共价化合物HF ,NO 、O 2混合后反应生成共价化合物NO 2,C 项物质不反应,D 项生成了离子化合物BaCO 3和NaCl 。
专题六原子结构与化学键__必修)

高三化学专题训练(13)(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必修)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___ 评分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1.2002年由德、法、美及波兰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合成了非常罕见的4526Fe 原子,有关4526Fe 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一种新元素B .4526Fe 与5626Fe 互为同素异形体C .它是一种新原子D .这种铁原子发生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后变成4326Fe2.核磁共振(NMR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论断等高科技领域。
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才有NMR 现象。
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产生NMR 现象 A .18O 、31P 、119Sn B .27Al 、19F 、12CC .元素周期表中V A 族所有元素的原子D .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所有元素的原子 3.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 .S 2-的结构示意图为: B .CO 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 .Na 2S 的电子式:D .N 2的结构式: :N≡N:4.下列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A .NO 2B .SF 6C .BeCl 2D .NCl 3 5.A 、B 、C 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按A 、B 、C 依次增大,A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 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电子数的2倍,C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都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 .由B 元素的单质分子形成的晶体熔沸点较高。
C .C 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D .A 、B 、C 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水形成酸 6.在水溶液中,,YO 3n-和S 2-发生如下反应:YO 3n – +3S 2– +6H + = Y – +3S ↓+ 3H 2O ,则YO 3n-中Y 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A .+4、6 B .+7、7 C .+5、5 D .+5、7 7.铜有两种天然同位素6329Cu 和6529Cu ,已知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63.5,估算6329Cu 的 原子百分含量为: A .20% B .25% C .50% D .75% 8.对于化学键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 .化学键是分子(或晶体)内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作用力B .化学键存在于任何分子内C .化学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D .氢键和范德华力也是一种化学键9.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 .H 2O 2 B .Na 2O 2 C .C 2H 2 D .C 2H 5OH10.最近有人用一种称为“超酸”的化合物H(CB 11H 6Cl 6) 和C 60反应,使C 60获得一个质子,得到一种新型离子化合物[HC 60]+[CB 11H 6Cl 6]-。
高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 化学键

高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化学键一、化学键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和化合物类型均相同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CaCl2和 Na2S ②Na2O 和 Na2O2③CO2和CaO ④HCl 和 NaOH(2)下列过程不一定释放能量的是________。
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形成化学键;④燃料燃烧;⑤酸碱中和;⑥炸药爆炸(3)Ba(OH)2• 8H2O和NH4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图像符合_____________(填“图1”或“图2”)。
图1 图2(4)已知1 mol石墨转化为1 mol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则石墨比金刚石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5)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并放出热量。
若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1,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2,那么Q1______Q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已知:4HCl+O2=2Cl2+2H2O。
该反应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且断开O=O键和Cl-Cl键所需的能量如下图所示。
则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 kJ。
【答案】①①②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图2 稳定小于 31.9 【解析】【分析】(1)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第IA、第IIA族和第VIA、第VIIA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2)根据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类别判断;(3)Ba(OH)2∙8H2O和NH4Cl反应生成氯化钡,氨气和水,属于吸热反应,判断合适的能量图;(4)根据自身能量越低越稳定判断;(5)根据气态水变成液态水放热判断;(6)根据焓变等于断裂旧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计算。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规范练14原子结构化学键(含解析)新人教版

原子结构 化学键(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4C 中含有14个中子 B.1H 、2H 、3H 是同一种核素2O 与D 2O(重水)互称同位素60、C 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14C 中含有的中子数=146=8,A 错误;1H 、2H 、3H 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氢元素的不同种核素,B 错误;H 2O 与D 2O 是化合物,不是原子,不能互称同位素,C 错误;C 60、C 7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D 正确。
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C 、13C 、14C 是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2S 的电子式可表示为H+[··S ······]2H +C.HCl 、HBr 、HI 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而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4在熔融状态下不仅破坏了离子键,还破坏了共价键12C 、13C 、14C 是碳的三种核素,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A 错误。
H 2S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H ··S ······H,B 错误。
氯、溴、碘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HCl 、HBr 、HI 的稳定性逐渐减弱;HCl 、HBr 、HI 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所以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C 正确。
NaHSO 4在熔融状态下只破坏了离子键,D 错误。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氯水试剂瓶的标签上应标注:4的电子式:C l ··C··Cl ··Cl··ClC.质子数为116,中子数为177的钅立(Lv)原子:116293LvD.10B 3+的结构示意图:项氯水不是剧毒物,故A 项错误;B 项CCl 4电子式中Cl 原子周围应为8个电子,故B 项错误;D 项是硼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D 项错误。
专题22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教师版)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22原子结构与化学键1.【2022年山东卷】138O 、158O 的半衰期很短,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
人工合成反应如下:16313a 828b O+He O+X →;16315m 828n O+He O+Y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的中子数为2B .X 、Y 互为同位素C .138O 、158O 可用作示踪原子研究化学反应历程D .自然界不存在1382O 、1582O 分子是因其化学键不稳定【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可知,X 微粒为62He ,Y 微粒为42He ,据此分析解题。
A .由分析可知,X 微粒为62He ,根据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可知,该微粒的中子数为4,A 错误;B .由分析可知,X 微粒为62He ,Y 微粒为42He ,二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不同的中子数的原子,故互为同位素,B 正确;C .由题干信息可知,138O 与158O 的半衰期很短,故不适宜用作示踪原子研究化学反应历程,C 错误;D .自然界中不存在1382O 与1582O 并不是其化学键不稳定,而是由于138O 与158O 的半衰期很短,很容易发生核变化,转化为气体其他原子,O=O 的键能与形成该键的核素无关,D 错误;故答案为:B 。
2.(2021·广东真题)“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采回月壤。
腾飞中国离不开化学,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和煤油等化学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煤油是可再生能源B .2H 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C .火星陨石中的20Ne 质量数为20D .月壤中的3He 与地球上的3H 互为同位素【答案】C【解析】A .煤油来源于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 错误;B .氢气的燃烧过程放出热量,将化学能变为热能,故B 错误;C .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字为质量数,所以火星陨石中的20Ne质量数为20,故C正确;D.同位素须为同种元素,3He和3H的质子数不同,不可能为同位素关系,故D错误;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易错题系列原子结构与化学键1.(2017·江苏高考)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Y)<r(Z)<r(W)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D.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物如NH4NO3,D项正确。
学.0.科0. 0网2.(2017·全国卷Ⅰ)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解析:选C 由题知,W为氮,X为氧,Y为钠,Z为硫。
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H2O的热稳定性比NH3的强,A项正确;氧离子 (O2-)和钠离子(Na+)核外都有10个电子,B项正确;钠和硫形成的化合物为硫化钠,它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项错误;氧、硫位于同主族,钠与硫位于第三周期,D项正确。
3.(2017·全国卷Ⅱ)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c>b>a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解析:选B 由题意可推出a为O,b为Na或Mg,c为Al,d为S。
原子半径:Na(或Mg)>Al>S>O,A项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即金属性:Na(或Mg)>Al,B项正确;Al2O3对应的水化物为Al(OH)3,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C项错误;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即氧化性:O2>S,D项错误。
4.(2017·全国卷Ⅲ)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W XY ZA.氢化物沸点:W<Z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C.化合物熔点:Y2X3<YZ3D.简单离子的半径:Y<X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一般高于分子晶体的熔点,C项错误;Al3+和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Al3+<O2-,D项正确。
5.(2016·全国卷Ⅱ)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和b同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解析:选A 由题中所给的信息可知,a为H,b为O,c 为Na,d为S。
A项中,H与Na可以形成化合物NaH,H的化合价为-1;B项中,O与其他三种元素可以形成H2O、H2O2、Na2O、Na2O2、SO2、SO3等二元化合物;C项中,四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a>S>O>H;D项中,H与S 形成化合物H2S,其水溶液呈弱酸性。
6.(2016·全国卷Ⅲ)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X<Z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和NH3的混合溶液),呈碱性。
C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故热稳定性:W>Y。
D项,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HClO4是最强的无机酸。
7.(2016·江苏高考)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Ⅰ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D.原子半径:r(X)<r(Y)<r(Z)<r(W)解析:选B 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Y是F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原子序数比F小,则X是O元素,Z位于ⅠA族,原子序数比F大,则Z为Na元素,W与O 属于同一主族且原子序数比O 大,则W 是S 元素。
A 项中,O 2-的结构示意图为,S 2-的结构示意图为,错误;B 项中,Y 与Z 形成的化合物NaF 是离子化合物,正确;C项中,HF 的热稳定性比H 2S 强,错误;D 项中,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 (Na)>r (S)>r (O)>r (F),错误。
8.(2016·海南卷)短周期元素X 、Y 、Z 、M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 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 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 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 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M 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Z 元素是________,其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二元化合物是________。
(3)X 与M 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产物分子为直线形,其化学键属________共价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4)四种元素中的________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其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是Si 元素,其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二元化合物是SiO 2;(3)X 与M 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产生CS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S=====高温CS 2,产物分子为直线形,结构与CO 2类似, 由于是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所以其化学键属极性共价键;(4)四种元素中只有Mg 是金属元素,密度比较小,制成的合金硬度大,所以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该金属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其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 +2HCl===MgCl 2+H 2↑。
答案:(1)三 ⅥA (2)Si SiO 2 (3)C +2S=====高温CS 2 极性 (4)Mg Mg +2HCl===MgCl 2+H 2↑9.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用途,请根据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b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c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d .单质的熔点降低(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________。
(3)已知: 化合物 MgO Al 2O 3 MgCl 2 AlCl 3 类型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熔点/℃2 8002 050714191工业制镁时,电解MgCl 2而不电解MgO 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铝时,电解Al 2O 3而不是电解AlCl 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晶体硅(熔点1 410 ℃)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由粗硅制纯硅过程如下: Si(粗)Cl 2460℃SiCl 4 (纯)H 21 100℃Si(纯)SiCl 4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第三周期中原子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是氩,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Na +。
(3)工业上制镁时,电解MgCl 2而不电解MgO 的原因是MgO 的熔点高,熔融时耗费更多能源,增加生产成本。
制铝时,电解Al 2O 3而不电解AlCl 3的原因是AlCl 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
(4)SiCl 4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答案:(1)b (2)氩 Na +(或钠离子)(3)MgO熔点高,熔融时耗费更多资源,增加生产成本AlCl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4)10. 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2,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W和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
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元素Z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单质铜和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W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族,其非金属性比R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作该氧化物的吸收剂,写出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Y和Z组成的化合物ZY,被大量用于制造电子元件。
工业上用Z的氧化物、X单质和Y单质在高温下制备ZY,其中Z的氧化物和X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