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知识结构]化定义学书写化式意义学式化数值和合表示方法化价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合规律价应用化学化学式量(相对分子质量)式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知识梳理]一、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方法1、沉降:原理:重力作用,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促进方法:明矾(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2、过滤原理: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除去水中颗粒较小不溶性杂质;仪器:漏斗、玻璃棒(作用引流)、烧杯、带铁圈铁架台;步骤: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否则过滤很慢;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滤液边缘要低于滤纸边,防止液体从缝隙流下,过滤失败;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轻靠3层滤纸;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分析①过滤仍浑浊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净。
②过滤速度慢原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吸附:原理: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表面积大;除去水中的颜色或气味的物质。
4、蒸馏原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5、消毒杀菌:用液氯,此过程是个化学变化。
(二)、自来水和软硬水。
1、自来水生产过程:天然水沉降过滤灭菌输送加明矾用液氯(是化学变化)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2、硬水和软水(1)定义: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2)区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加热煮沸(日常生活)、蒸馏(实验室、工业)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
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
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九年级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九年级自然界的水知识点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涉及到自然界的许多知识点。
在九年级的自然科学中,我们需要了解水的特性、水的循环和水的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自然界的水的重要知识点。
一、水的特性水具有以下特性:透明、无味、无色;密度大于空气,可以漂浮;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具有很高的比热容和比水蒸气压;可以溶解许多物质。
二、水的循环水的循环是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之间不断转化和迁移的过程。
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等过程。
太阳能是推动水的循环的主要能量源。
1. 蒸发:太阳能使水面上的水变为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
2. 凝结:水蒸气在高空冷却后变为水滴或冰晶,形成云层。
3.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聚集成雨、雪或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
4. 地下水:一部分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并通过地下水循环与地表水相互补充。
三、水的污染水的污染指的是水体中存在有害物质,使水的质量下降,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水的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有机污染物:如工业废水、农业农药、化学工业废水等,含有有机物质,对水质产生有害影响。
2. 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酸性雨水等,影响水体的化学平衡,并对水生物产生毒性。
3. 生物污染:如藻类过度繁殖、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4. 放射性污染:核能工业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导致的水体放射性污染,对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四、保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
以下是一些保护水资源的方法:1. 减少用水:节约用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 避免污染:正确处理和处置废水和废弃物,避免倾倒到河流和湖泊中。
3. 重视水环境:保护湖泊、河流等水域环境,防止水污染。
4. 科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
结论自然界的水是地球上必不可少的资源,我们需要了解水的特性、水的循环和水的污染等知识点。
通过了解和实践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保护水资源,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自然环境。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自然界的水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的存在对地球上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自然界的水》这个知识点的总结。
一、水的分子结构及性质:1.水分子的结构: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分子式为H2O。
氧原子为中心,两个氢原子与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2.水分子的极性: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高,氧原子与氢原子的电子密度不均,使得水分子呈现极性分子的特点。
3.水的表面张力: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水的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使水分子在液体表面上呈现收缩状态,水滴能形成球状。
4.水的比热容和比热:水的比热容较大,比热也较大。
这使得水具有较大的热稳定性,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具有缓冲作用。
5.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
同时,水的密度变化也与温度密切相关,水在4℃以下增温时,密度逐渐增大,4℃以上则变小。
6.溶解性: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在自然界中能溶解许多物质,形成溶液。
二、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运动:1.地球上水的分布:地球表面上约70%的面积被水覆盖,其中97%为海水,3%为淡水。
2.水的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从大气中蒸发,形成云,然后降下来形成降水的过程。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分布和运动的基本模式。
3.水资源的分布:尽管地球上水的总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
4.河流和湖泊: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主要的淡水资源。
河流是地表水的重要运输方式,湖泊则储存了大量的淡水。
三、水的重要性和用途:1.生命的基础:水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2.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水是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和资源。
3.饮用水和卫生用水:水是人类日常饮用和保持卫生的重要资源。
4.水污染和水净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水净化技术的研发对保护水资源至关重要。
5.水的环境保护: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课题1:爱护水资源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水体污染的影响,使得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爱护水资源。
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在工业上,可以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在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对于生活污水,要进行集中处理和排放。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水资源,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
新千年节水标志及其含义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
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这个标志的推广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爱护水资源。
课题2:水的净化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因此,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包括静置、絮凝沉淀(使用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使用化学过程)。
天然水也可以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进行净化处理。
在这些净化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
原理是可溶性物质能透过滤纸,而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
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变得澄清,但仍然不是纯水,还溶有可溶性杂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更加注意净化水的质量,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和制备方法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轻于空气的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知识点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一、水资源的保护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地球表面71% 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二、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
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2、水污染(1)、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2)、防治水体污染: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物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课题二、水的净化一、水、纯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二、净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沉淀(吸附沉淀):试剂:明矾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2)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烧杯口紧靠玻璃棒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A仪器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三、硬水与软水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爱护水资源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2、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5、“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国家节水标志汇成江河。
1、200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水一一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下列措施:①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③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④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污染物。
其中能改善水质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为建一大型化工企业基地而收集了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A.应建在干旱山区可以帮助脱贫致富B.应建在水源充足和交通便利的地区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基地地址D.应建在居民区附近以便于产品销售3、水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B、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D、硬水与肥皂作用易起泡沫4、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A.用口杯接水刷牙8.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D.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5、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都在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水的净化1、纯水与天然水纯水是无色、无味、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属于纯净物。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第四章 自然界的水

第四章自然界的水考点一:过滤1、定义: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2、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3、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烧杯杯口紧靠玻璃棒4、玻璃棒的作用:引流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烧杯不干净、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
例题1海水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包括水、溶解于水中的多种化学元素和气体。
在海水中迄今已发现的化学元素达80多种。
含量较高的元素除组成水的氢、氧元素外,还有氯、钠、镁、硫、钙、钾、溴、碳、锶、硼、氟等(1)在氯化钠、氢气、镁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H2由离子构成的是NaCl 。
(均填化学式)(2)自然界中的溴元素绝大多数存在于海洋中,其元素符号为Br,根据中文名称猜测溴应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海水也是未来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小明同学从水产市场带回一瓶浑浊的海水,准备与同学们一起对其进行净化。
请你加入他们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他们向水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后进行过滤。
对所取水样进行过滤、除了滤纸和如图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滤纸破损。
②下列对过滤过程及结果描述正确的是ABC (填编号)A.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过滤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将混合物分离C.过滤之后得到的”“水”仍是咸的D.过滤之后得到的“水”可以饮用③在水的净化过程中,活性炭起到吸附作用。
例题2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玻璃仪器名称①烧杯;②漏斗;(2)该实验进行的是过滤操作;(3)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滤纸边缘要高于液面;(4)该操作用于水的净化,可除去不溶性杂质,实验室中如要进一步除去水中的色素或异味,则可继续进行吸附(填“吸附”或“蒸馏”);(5)若此操作得到的液体仍然浑浊则原因可能(写一条)滤纸破损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自然界的水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自然界的水很多同学都觉得化学难学,其实只要掌握好书本上的知识点,化学还是很好学的。
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自然界的水,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实验现象表达式电解水验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氢气(分解反应) 2H2O 通电 2H2+ O2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
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
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4、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氢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
(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三、分子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
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硬水与软水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
混合物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4、氢能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广
三、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纯净物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
氧化物H2ocuoco2
酸HclH2So4HNo3
碱NaoHca2oH
盐NaclcuSo4Na2co3
初三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汇总
一、水
水的组成:
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2H2o===2H2↑+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2:1
质量比1: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水的净化
水的化学性质
通电分解2H2o===2H2↑+o2↑
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例如:H2o+cao==ca2
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co2==H2co3
水的污染:
水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H2o
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
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氢气 H2
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H2+o2====2H2o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还原性
H2+cuo===cu+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