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2

合集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一)[1]-2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一)[1]-2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
相思,竟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
思的见证。
.
20
三、鉴赏诗歌的意境
例1、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 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 装。②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 ③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
参考答案: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 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阶低吟。清冷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 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蛾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 影。结尾“月如霜”三字,以满目如霜的月色来烘托四周的沉寂,透露出少 女韵吟味罢。之后心境的清冷和吟声给听者带. 来的莫名的惆怅,从而留下了无23穷的
参考答案: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
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春暖
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
.
18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2、阅读曾巩《西楼》一诗,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马蹄轻”写出奋力追击的情形,“忽过、还归”描写出策马疾驰的英姿,
“回看”描写出踌躇满志的神情。这些词句不仅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也真
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表达诗中人充满生气的意态与豪情。
.
14
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例2、阅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试分 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诗歌鉴赏(二)(陕西).

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诗歌鉴赏(二)(陕西).

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诗歌鉴赏(二)(陕西)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画鹰①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

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大致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

②愁胡:一种说法指胡人(西域人)碧眼,其深而大,似一副发愁的模样。

③绦(tāo):丝绳,指系鹰的绳子。

镟(xuàn):金属转轴,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

④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8.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画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妙处。

(5分)答: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8.(5分)答:诗人这是运用了虚实(实写与想象)结合的手法。

实写如“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的描写展现了画中鹰威猛敏捷、气概不凡的特点;(2分)虚写(想象)如“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通过想象雄鹰与凡鸟搏击的猛烈景象,展现了鹰傲视群鸟、英勇不屈的特点。

(2分)如此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1分)9.(6分)(1)通过画鹰神采飞动、气概专门、呼之欲出的描画(分析1分),表现了诗人对画家精湛技法的颂扬之情。

(情感1分);(2)通过画鹰欲取猎物的描画,展翅搏击的想象(分析1分),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情感1分);(3)“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通过画鹰搏击凡鸟,其毛血洒落原野的想象描写(分析1分),表现出诗人鄙视无能或愤世嫉俗的情感(情感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迟日江山丽”的“丽”字写出了春天如何样的景色?9.诗的三、四两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如何样的感情?8.(2分)用“丽”字,表现了春天阳光普照,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诗歌鉴赏1——鉴赏的步骤和方法

诗歌鉴赏1——鉴赏的步骤和方法

诗歌鉴赏鉴赏的步骤和方法(5看):诗歌题目往往能够揭示诗歌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情感等。

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王昌龄《从军行》、王维《山居秋暝》、李白《行路难》、王勃《送元二使安西》等◆作者所处的时代:比如唐朝盛世,诗歌多情感豪迈,格调高亢,气势喷张;宋代国力衰微,所以诗歌豪迈之气减弱,多见悲凉。

◆作者的主体风格: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描写生活,真实反映人民生活与追求。

如杜甫、陆游、陶渊明、白居易等浪漫主义:善于运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大胆抒发个人的理想和追求。

如屈原、李白、苏轼等◆作者的个人风格:●曹操:豪放磅礴,气势如虹《观沧海》●陶渊明:淡薄闲静,安贫乐道《归园田居》●王昌龄:悲壮豪迈《从军行》●王维:恬淡优美,别有禅意《山居秋暝》●李白:豪放飘逸,浪漫不羁《行路难》●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登高》●白居易:平易浅近《琵琶行》《钱塘湖春行》●李商隐:迷离凄美,意境朦胧《锦瑟》●苏轼:旷达雄健《赤壁怀古》《密州出猎》●辛弃疾:豪迈奔放,英雄意气《破阵子》●李清照:婉约清新《如梦令》●李煜:哀婉忧伤,意味深长《问君能有几多愁》●注意:作者的个人风格并非一成不变,它往往跟随个人的生平遭遇、时代变迁等的变化发生变化。

●比如:李清照前有《如梦令》后有《声声慢》;杜甫前有《望岳》后有《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名句、诗眼揣摩诗歌的主旨,揣摩诗人的情感态度。

例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本首词的名句落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上,虽然前文出现“寂寞、愁、苦”等字眼,这是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梅花高格劲节美好品质。

例2.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眼为“心远”。

因为“心远”所以,“无车马喧”、“地自偏”、不必辨言。

【珍藏级课件展映】诗歌鉴赏·第二节·题材2:干谒诗

【珍藏级课件展映】诗歌鉴赏·第二节·题材2:干谒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上李邕 作者:李白 (唐)
•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5.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来展现他的 干谒之意的。
5.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作者是如何一步一 步来展现他的干谒之意的。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高考真题枚举
高考真题枚举
再来说说某一联或某一句在结构方面的作用。这与该联或该句所使用的 结构技法密切相关,1、如果是首联,其作用可能是:⑴开篇点题,揭 示主旨;⑵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如果是中间句,其作用可能是:⑶承上启下,过渡自然;⑷铺垫伏 笔,突出强调;⑸照应前文,结构严谨;⑹舒缓节奏,委婉从容(写景 句)。 3、如果是结尾句,其作用可能是:⑺卒章显志,直抒胸臆;⑻以景结 情,意犹未尽(写景句)。 就全诗而言,结构上的作用还包括:⑼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⑽抑扬结 合,行文跌宕;⑾前后对比,突出强调;……
解析:情感表达方面,可以抓住“渔乡思”“雁夜魂” 理解知识分子清高孤傲、遗世独立的形象特点。结构上 的作用:承上启下,舒缓诗歌节奏。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高考真题枚举
诗歌某一联或某一句在情感表达和结构上的作用这种题型,其实在高考 中已有多次呈现。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题库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二) 含答案(1)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题库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二) 含答案(1)

古代诗歌鉴赏(二)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观雨陈与义①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②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

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时。

②海:暴雨。

(1) 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进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

屋前的江流和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

暴雨打得竹枝低伏了又顽强地挺起来,大风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

(2)(示例)①双关。

“晦”“明”“阴晴”等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

“雨”既指自然之雨,又指有助于抗金的政策、措施等。

②用典。

尾联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中“净洗甲兵不常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

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一身”与“万死”对比,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实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

诗歌鉴赏(一)读懂古诗词(1)

诗歌鉴赏(一)读懂古诗词(1)

例三(09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 题。(6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 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 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 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 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 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 失望与埋怨。
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 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总结方法
• (一)看标题,抓题眼 •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 作用。 •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 容。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
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他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
Hale Waihona Puke 的韵味。——谢冕读诗任务 含义——韵味
10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2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2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2复习教案第二节鉴赏用词之妙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

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

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

(静夜思是个例外吧!)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要详加分辨。

例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破山寺后禅院》)、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就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

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诗歌鉴赏1--分类

诗歌鉴赏1--分类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 溢着喜悦之情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山水诗
常见风格:清新优美 常用意象:山水景物、自然景象、花鸟虫鱼 常见感情:热爱山水、倾心自然、惜春悲秋、 寂寞伤怀 常见表现手法:情景、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比喻拟人、渲染烘托
诗词鉴赏
——诗歌分类
田园诗
边塞诗
悼亡诗
山水诗
羁旅诗
讽喻诗
咏物诗 咏史怀古诗
送别诗
闺怨诗
Hale Waihona Puke 怀人诗哲理诗田园诗
• 常见风格:冲淡宁静、平实质朴 • 常用意象:田园、山水、林木、庄稼、 家禽、家畜 • 常见思想感情:不满现实、追求淡泊、 安贫乐道 • 常见表现手法:情景结合、白描、衬 托、虚实结合
清平乐·村居
•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 寒雨连江夜入吴, • 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
怀人诗
常见风格:申请眷恋、情浓味长、蕴藉隽永、 语质意深 常用意象:寒雁、鹧鸪、夜雨、孤灯、落月、 停云、黄叶、霜天、廊亭、阳关、楼山 常见思想感情:歌颂友情、追怀往昔、拳拳 眷恋、殷殷劝勉 常用表现手法:情景、渲染衬托、虚实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 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元稹《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张继的《枫桥夜泊》,回答问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一诗句的意境与“月落乌啼”相似,这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 。

2、第一句的“霜满天”应如何理解?
3、“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对”怎么解释?“愁眠”指的是什么人?
4、诗人在《枫桥夜泊》中得到的最鲜明、最深刻、最具有诗意美的印象就
5、这幅画,情景交融,在写景中融进了 _______________ 。

枫、火本为无情之
物,着一 : _____________ ”字皆成有情之景,意境优美。

【试题解析】I、明月别枝惊鹊2、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气中弥漫着满天霜华。

3、“对”当作“伴”理解。

“愁眠”者,是怀着羁愁躺在船上的旅人。

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气中弥漫着满天霜华。

3、“对”当作“伴”理解。

“愁眠”者,是怀着羁愁躺在船上的旅人。

4、寒山寺夜半钟声;5、诗人的思乡之情;愁。

二、阅读刘禹锡《石头城》,完成各题。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石头城位于南京市西,孙权修筑,贮藏军器财宝,置兵戍守。

六朝均建都于南京,石头城常用来象征这一历史时期统治者权势的盛衰。

1、有人说第一句的“在”字,容量极大,用得极好,请加以分析。

答:
3、这首诗通过描写石头城这一古迹,感叹 ________________ ,寄托了诗人对现实
的讽喻之情。

【试题解析】1、“在”说明只有周围的城墙仍在,旧时的繁华景象已化为乌有。

2、言外之意是石头城已变成一座空城,只有月光仍照着它,以自然景物的不变来衬托人事的无常。

3、历史兴亡、时代变迁、故国萧条、人生凄凉。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解答1一3题
摸鱼儿(并序)辛弃疾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 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

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

② 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1、词的上阙,作者在借景抒情的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2、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武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的
“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
【试题解析】I、比喻、拟人;2、主和派(奸臣贼子)绝没有好下场。

3、愁指的是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闲愁最苦”指的是这种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空闲之愁最苦.
四、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小重山(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自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蛩:蟋蟀
l、词中的心事”指:_______________
2 、诗人在最后两句抓住月亮仍照着女墙这个典型情节,所表达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
3、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个“愁”字上。

“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答: 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籍(含蓄而不露),诸君细读《小重
山》。

”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谈谈你的理解。

答:
【试题解析】I、希望抗金报国2、知音少,弦断有谁听?3、此词表现了立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含蓄地表达了希望抗金报国的心愿,实质上与作者通常所表现出来的豪迈雄健、慷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

五、阅读赵师秀的《约客),回答问题。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本诗第三句点题,以: ________________ ”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候,但 __________ ___ 只听到_____________
2、闲敲棋子”是一个典型细节,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情?答:
【试题解析】1、过夜半客人未至阵阵雨声、蛙声;2、表现了久久等候,约客未至而逐渐烦躁的心情。

六、读宋人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完成下面各题。

一片春愁诗酒烧。

江上舟摇,_______________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
飘,雨又萧萧。

_____________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
樱桃,绿了芭蕉。

1、从下面选择恰当的句子补在原词空缺处
① 烟未敛,楚山杳;② 五湖秋晓;③ 何日归家洗客袍;④ 旧院隔霜帘不卷;⑤楼上帘招;⑥金粉屏边醉倒2、作者让游子面对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时,表达了什么心情?
3、为什么是“流光”把人抛?这句与下文“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有什么关系?
【试题解析】1、楼上帘招何日归家洗客袍2、对风雨飘摇的描写加入两个“又”字,表达了心中的恼恨倦游思归,情急心躁,偏天公不作美,风吹雨注,加重了游子的愁思。

3、“流光”是时光,这句以久客不归的焦躁引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后面樱桃、笆蕉颜色的变化也就具体形象的展示了时光的脚步,暗含对人生易老的感喟。

七、阅读清代诗人黄逢旭《台湾竹枝词》(其一),回答问题。

海天鳌柱峙中流,千里台疆水上浮。

雪浪银涛环四面,我来疑即是瀛州。

1、这首诗将_____________ 与写景巧妙地结合起来,描绘了台湾的整体风
貌、地理特征。

2、第一句用_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
3、第二句的“浮”字用得十分巧妙,试加以分析。

4、诗人来到台湾岛,疑似 _____________ ,借联想抒发了_____________ 。

【试题解析】I、神话传说2、比喻台湾岛的雄姿3、浮”以动态写静态,写出台湾岛飘然犹如神仙境界的壮观景象4、身临仙境对祖国领土的热爱之情。

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春日——秦观
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风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干红总是春。

1、两首诗同题为春日”都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是,秦诗的风格
显得更 ____________ 些,朱诗显得更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都着力描写了春光之美,但落笔的角度不同,请加以分析。

3、秦诗中无力蔷薇卧晓枝”形象地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 的情形,而_______
_____ 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使诗句富有情趣。

这一诗句与杜甫《春夜喜雨》诗中的r ”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试题解析】I、春的美好细腻奔放2、秦诗聚焦于庭院一角,行同特写镜头;朱诗则从大处着眼,色彩绚烂。

3、花朵被雨露沾湿拟人花重锦官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