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13 张衡传-课内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13 张衡传-课内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13 张衡传-课内

第四单元古代传记13张衡传课内自我检测一、积累运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少善属.文属:连缀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素常C.遂通五经,贯.六艺贯:贯通D.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拟:打算解析:D项“拟”,模仿。

★★答案★★:D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覆盖周密..无际周密:四周严密C.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合契:符合、相合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解析:D项,“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答案★★:D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B.举孝廉不行..C.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D.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解析:A项,特征,古义:特地征召;B项,不行,古义:没有去;C项,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②精思傅会,十年乃.成B.⎩⎨⎧ ①以.精铜铸成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①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②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D.⎩⎨⎧①宦官惧其.毁己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解析:A 项“乃”,①于是,②才;B 项“以”均为介词“用”;C 项“而”,①表顺承,②表转折;D 项“其”,①代指张衡,②自己。

★★答案★★:B5.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B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 .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D .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解析:C 项“两都”与“二京”所指相同。

★★答案★★:C 二、阅读理解阅读课文节选,完成6~9题。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13课张衡传记一记一、字音属.( )文辟.( )公府逾侈.( ) 邓骘.( )算罔.( )论辄.( )候.( )风地动仪篆.( )文蟾蜍..( )( ) 合契.( )驿.( )至河间相.( )帷幄..( )( ) 乞骸.( )骨答案:zhǔbìchǐzhìwǎng zhéhòu zhuàn chán chúqìyìxiàng wéi wòhái二、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答案:圆圆形2.一时收禽.“禽”通,答案:擒捉住辨一辨三、一词多义1.征(1)公车特征.拜郎中(2)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答案:(1)征召(2)应验2.因(1)因.入京师(2)伺者因.此觉知(3)因.以讽谏答案:(1)于是(2)因为(3)用3.观(1)因入京师,观.太学(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4)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答案:(1)游(2)景象(3)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4)看4.属(1)衡少善属.文(2)属.予作文以记之(3)忠之属.也(4)司命之所属.答案:(1)连缀,写作(2)通“嘱”,嘱托(3)种类(4)隶属5.就(1)连辟公府不就.(2)金就.砺则利(3)荆轲遂就.车而去答案:(1)就任(2)靠近(3)登上6.于(1)游于.三辅(2)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3)故燕王欲结于.君答案:(1)在(2)对,对于(3)跟,同四、古今异义1.举孝廉不行..古义:今义:不可以答案:不去(应荐)2.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答案:特地征召3.覆盖周密..无际古义:今义:周到而细密答案:四周严密4.振声激扬..古义:今义:激浊扬清;激动昂扬;激励使振作起来答案:高亢清远5.寻其方面..古义: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叫一个方面答案:方向6.衡下车..,治威严古义:今义:从车上下来答案:官吏初到任7.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古义:今义:多指死人的骨头答案:身体五、词类活用意动用法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答案:认为……奇特六、特殊句式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句式:译文:答案:判断句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后作业:张衡传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后作业:张衡传

课后作业(十三)张衡传练习1基础巩固一、知识积累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衡少善属.文(连缀)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迁徙)B.连辟.公府不就(征召)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很,非常)C.中有都.柱(圆形的)覆盖周密无际.(边际)D.遂共谗.之(毁谤)阴.知奸党名姓(暗地里)[解析]A项,“徙”,提升。

B项,“雅”,素常。

C项,“都”,大的;“际”,缝隙。

[答案] D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B.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D.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解析]A项,“特征”意为“特地征召”;B项,“方面”意为“方向”;C项,“下车”意为“官吏初到任”。

[答案] D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宫观.参差半隐霞B.从此替爷征.孤蓬万里征.C.其牙机巧制.制.荷衣,纫兰佩D.一为迁.客去长沙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解析] B 项,均为动词,出征,远行。

A 项,动词,观看,看;名词,殿堂。

C 项,名词,构造;动词,裁制衣服。

D 项,动词,放逐,流放;动词,迁移。

[答案] B4.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 以.精铜铸成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 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D.⎩⎪⎨⎪⎧宦官惧其.毁己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解析] B 项皆为介词,用;A 项,分别为副词,“于是,就”“才”;C 项,分别为连词“表顺承”“表转折”;D 项,分别为代词“代张衡”“代地动仪”。

[答案] B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A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B .左右欲刃.相如 C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 D .欲因此时降.武 [解析] “刃”与例句中“目”皆为名词用作动词;A 项,“奇”为意动用法;C项,“廷”为名词作状语;D项,“降”为使动用法。

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西鄂.(è) 讽谏.(jiàn) 璇.机(xuán) 邓骘.(zhì) B .辟.公府(pì) 阉.竖(yān) 侍.中(shì) 无征.(zhēnɡ) C .逾.侈(yú) 属.文(shǔ) 累召.(zhào) 陇.西(lǒnɡ) D .骸.骨(hái) 诡.对(huǐ) 上疏.(shū) 篆.文(zhuàn) 【答案】 A(B.“辟”读bì;C.“属”读zhǔ;D.“诡”读guǐ)2.下列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②中有都柱,傍行八道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④合盖隆起,形似酒尊⑤又多豪右,共为不轨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⑦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⑧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④⑥D .②⑦⑧【答案】 C(①“员”通“圆”;②“傍”通“旁”;④“尊”通“樽”;⑥“禽”通“擒”)3.下列句中加点词全属于与官职任免变动有关的专用词语的一项是( ) A.⎩⎪⎨⎪⎧连辟公府不就.自去史职,五载复还.治.威严,整法度 B.⎩⎪⎨⎪⎧ 累召.不应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衡下车..,治威严C.⎩⎪⎨⎪⎧ 举.孝廉不行出.为河间相因入京师,观.太学D.⎩⎪⎨⎪⎧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再转.复为太史令不好交接..俗人【答案】 B(征召/调动/官吏初到任。

A.就职/复返/整治;C.被举荐/离京外放/游学;D.官员到职工作/调动/交往接触)4.下列加点的词,从活用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衡少善.属文 ②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妙尽.璇机之正 ④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⑤皆共目.之 ⑥妙尽璇玑之正. ⑦乃知震.之所在 ⑧京师学者成怪.其无征 A .①②③⑧/④/⑤⑥/⑦B .①②③/④/⑤/⑥⑧/⑦C .①②③/④⑧/⑤/⑥/⑦D .①②③⑧/④/⑤/⑥/⑦【答案】 C(①②③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④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⑤名词活用为动词;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⑦动词活用为名词。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3课张衡传同步练习A卷新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3课张衡传同步练习A卷新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3课张衡传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显宦(huàn)莅(lì)校屏(bǐng)息以待B . 步履(lǚ)沉着(zhuó)涕(tì)泗交流C . 潇(xiāo)洒蓟(sū)北大汗淋(lín)漓D . 精悍(hàn)激亢(kàng)手舞足蹈(dǎo)2. (2分) (2018高一下·东台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 使人遗赵王书(送给)B .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拜访)C .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唯独)D . 求人可使报秦者(报复)3.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亡走赵,赵不内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B .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然亡国破家相随属C .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D . 使于齐,顾反齐与楚从亲4. (2分)下列各项划线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 . 将何往而非病(生病,有疾病)B .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上,赔付)C .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劫难、劫数)D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权衡、比较)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 . 《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

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 . “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 .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被称为“四史”。

6. (2分) (2017高二上·佛山期中) 下列选项中划线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划线的“为”字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A . 如姬为公子泣B . 臣请为大王言乐C .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D . 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7. (2分) (2019高一上·深圳期末) 下列句子中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 . 秦将王翦破赵C .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D . 立诛杀曹无伤二、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63分)8.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13课张衡传+Word版含解析.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13课张衡传+Word版含解析.doc

第13课张衡传[ 基础操练 ]1.以下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空自苦亡人之地B.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C.臣愿奉璧往使D.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分析】A“亡”通“无”,C“奉”通“捧”, D “禽”通“擒”,捉拿。

【答案】 B2.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公车特色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B.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衡下车,治庄严,整法度。

..D.皆隐在尊中,覆盖周祥无际。

..【分析】A“特色”意为“专门征召”,B“方面”意为“方向”,C“下车”意为“官吏初就任”。

【答案】 D3.以下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顶是()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固然。

.B.自贵爵以下莫.不逾侈莫:没有。

C.公车特色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再:两次。

D.自此此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乃:才。

【分析】“莫”意为“没有谁”。

【答案】 B4.以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左右欲刃.相如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C.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D.欲所以时降.武【分析】“目”与例句中“刃”皆为名词用作动词; A 项中“奇”为意动用法; C 项中“廷”为名词作状语; D 项中“降”为使动用法。

【答案】 B5.以下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②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①以精铜铸成.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①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②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D.①宦官惧其.毁己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分析】 B 项中“以”皆为介词,用; A 项中“乃”分别为“于是,就”“才”; C项中“而”分别为“连词,表顺承”“表转折”;D项中“其”分别为“代词,代张衡”“代地动仪”。

【答案】 B6.以下句子句式特色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第13课 张衡传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第13课 张衡传

第13课张衡传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公车特征..,乃知震之所在..拜郎中 B.寻其方面C.衡下车..周密无际..,治威严 D.覆盖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高尚,不俗C.阴.知奸党名姓阴:暗中,暗地里D.视事..三年视事:官员到职工作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例句:左右欲刃.相如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C.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D.欲因此时降.武4.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十年乃.成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以.精铜铸成C.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而.蟾蜍衔之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宦官惧其.毁己5.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

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前四史”。

二、课内阅读(1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7.下面选项中,对文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B.乞骸骨,在封建社会,大臣请求辞职称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C.“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宦者、中官、内官、内侍等。

D.“征”“辟”都是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以地方推举和中央考察两种方式相结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3《张衡传》练习题(word版 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3《张衡传》练习题(word版 有答案)

2019级《张衡传》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C.都柱(dōu)合契(q ì)陇西(lǒng)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辟邪/开辟叨扰/絮叨奔赴/精思傅会B.篆文/编撰骸骨/惊骇连累/累召不应C.磅秤/磅礴积攒/攒动脉动/一脉相承D.蹊跷/蹊径绮丽/倚伏便利/大腹便便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4.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属文:写文章。

B.精思傅会傅会:文章的经营构思。

C.其牙机巧制牙机:枢纽和机件。

D.称为政理政理:政治管理。

5.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大王必欲急臣B.时天下承平日久杖汉节牧羊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妙尽璇机之正D.皆共目之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D.果地震陇西11.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古代传记
13张衡传
课内自我检测
一、积累运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属:连缀
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素常
C.遂通五经,贯.六艺贯:贯通
D.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拟:打算
解析:D项“拟”,模仿。

答案:D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好交接
..俗人交接:与……交往
B.覆盖周密
..无际周密:四周严密
C.验之以事,合契
..若神合契:符合、相合
D.视事
..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
解析:D项,“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答案:D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公车特征
..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B.举孝廉不行
..
C.衡下车
..,治威严,整法度
D.皆隐在尊中,覆盖
..周密无际
解析:A项,特征,古义:特地征召;B项,不行,古义:没有去;C项,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衡乃.
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②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 ①以.
精铜铸成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
①机发吐丸,而.
蟾蜍衔之②尝一龙机发而.
地不觉动
D.⎩⎨⎧
①宦官惧其.
毁己②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解析:A 项“乃”,①于是,②才;B 项“以”均为介词“用”;C 项“而”,①表顺承,②表转折;D 项“其”,①代指张衡,②自己。

答案:B
5.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B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 .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D .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解析:C 项“两都”与“二京”所指相同。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6~9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
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天下承.平日久承:连续
B.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辄:于是
C.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发:拨动
D.衡下车
..,治威严下车:到任
解析:B项“辄”,“往往”。

答案:B
7.下列语句属于表现张衡“科学才能”的一组是()
①遂通五经,贯六艺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③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⑤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⑥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A.①②⑤B.③④⑥
C.①②④D.③⑤⑥
解析:①②句说其文学才能,⑤句说其政治才能,含此三句的选项排除。

答案: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才高于世,善于属文,后因文学才能出众,被征召到朝廷做官。

B.张衡不慕权贵,总是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到了原籍。

C.候风地动仪全部用精铜制成,半径为八尺,盖子中部隆起,像个大酒樽。

D.在任河间相期间,张衡从严执法,政治清明,可三年后就请求辞职还乡。

解析:A项,是因他“善术学”,所以被征召到朝廷做官;B项,不是回到了原籍,而是又回到了太史令任上;C项,不是半径,而是直径。

答案:D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答案:(1)(张衡)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

(2)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华奇特,多次召他做官,他也不去应召。

(3)自从有书籍文献记载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形。

三、语言表达
10.为纪念张衡,中国邮政准备发行一枚邮票,请你为这枚邮票作设计。

(用文字表述你的设计方案)
我的设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的设计是:)画面中间是张衡画像和地动仪图案。

两者的位置关系可以是上下或左右,也可以将张衡画像镶嵌在地动仪图案中间。

图案下方是邮票的名字:纪念张衡。

11.将下面的一个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

候风地动仪是公元132年张衡利用惯性原理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以摆和杠杆机械为主要结构模式来测定地震的方向感知地震的仪器。

答案:(1)公元132年张衡发明制造了候风地动仪。

(2)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感知地震的仪器。

(3)它利用惯性原理,以摆和杠杆机械为主要结构模式,测定地震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