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
专题07 角度转换法-2023中考语文作文素材速用技法

专题07: 角度转换法【速用技法】俗话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不同的角度,对事物的看法是有差异的,甚至大相径庭。
同一素材,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运用,才能写出新意。
运用素材时,一方面,对同一观点,可以从不同侧面选取素材;另一方面,同一素材,在论证不同观点、为不同立意服务时,可对其进行不同侧面的阐释。
对同一个素材,我们要学会转换角度,用不同的视角审视素材。
角度不同,思路不同,立意也不同。
尽管中考作文的主题是唯一的,不能反其意而为之,但是只要巧妙转换立意角度来表现,会令人眼前一亮。
如变一般性的歌颂为思考,寄以远虑;或从人文角度来批判,表达忧思;或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纵论价值;或从生物科学的角度表述,推因析果。
总之,转换立意角度、进行立体思维的方法很多,只要将其中一两种运用熟练,便能在考场上出奇制胜。
常用立意法有以下三种:一、顺向立意法,即根据作文题目中的材料所体现的主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和原材料中心在方向上一致的,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
例如,作文题目“珍惜”,这个题目顺着题目的意思就是让我们珍惜一些生活中值得珍视的事物、情感等,针对这个题目,同学们可以写“珍惜生活”“珍惜友谊”“珍惜幸福”等,这些都是顺向利益。
顺向立意适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需要标明作者观点的作文题目都可以运用此法。
因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一些事物、人物逐渐积淀成比较一致的情感倾向,某些观点的看法也逐渐为大家所认同而广泛流传,诸如“开卷有益;名师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忠言逆耳利于行,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等,这些观点大多数人都会接受,同学们都可以保持与之相类的情感倾向,提出与前任看法一致的文章主旨。
二、逆向立意法,即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
写文章尤其是议论文,借助于逆向立意,能开拓写作的多样化局面,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使人时时“听曲新翻杨柳枝”,经常看到“标新立异二月花”,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新鲜之感。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中考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中考作文是考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考生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内容丰富的作文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中,视角的转换是写作中一个常用的技巧,通过改变视角,可以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观点更加全面。
本文将为中考考生介绍几种视角转换的巧妙方法,帮助考生提升作文质量,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人物视角转换法在写作中,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叙事的视角,从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出发,来展示故事的细节和情感。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这样可以直接表达人物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尝试使用第三人称视角,以客观的角度来描写某个事件或人物,从而增加作文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同时,也可以尝试通过改变人物的角色,比如将一个小说中的主角变成次要角色,或者将一个普通人变为英雄人物,从而给作文增加新的感受和情节。
二、时间视角转换法视角的转换也可以通过改变时间的维度来实现。
我们可以从过去回到现在,重新回忆起一段美好的经历,或者展望未来,设想一种美好的情景。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丰富作文的内涵,增加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时间的对比,来突显作文的主题和观点,给作文以更强烈的感染力。
三、空间视角转换法利用空间视角转换,可以展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我们可以从一个狭小的空间转移到一个广阔的空间,或者反过来,通过不同的空间来展示不同的内容和情感。
比如,我们可以从一个家庭的小屋跳跃到广阔的大山大海,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展示作文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改变视角的高低,来展示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四、智慧视角转换法智慧视角转换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视角转换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可以通过思考和观察,来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我们可以将我们的视角从人类角度转变为动物角度,或者从成年人的角度转变为儿童的角度,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不同的认知和价值观。
同时,也可以通过将一个问题或事件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分析,从而给作文增加更多的亮点和独特性。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作文是中考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它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在中考作文中,视角的转换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技巧,如果能够掌握好这一点,就能够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让文章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些作文视角转换的巧妙方法。
我们来谈谈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
在写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从多种角度去观察一个问题,这样才能够全面地展现出这个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
如果要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我们可以从社会角度去观察,探讨环境保护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也可以从个人角度去观察,写出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和行动;还可以从生态角度去观察,探讨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影响。
只有不断地转换视角,丰富写作的内容,才能够写出更加有深度和广度的作文。
我们来说说如何通过人物的视角转换来写作。
在一篇好的作文中,人物的形象往往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可以让作文更加立体丰富。
如果我们要写一篇关于友情的文章,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朋友的不同视角来描绘他们之间的友情,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友情的真谛。
再如果要写一篇关于家庭的作文,我们可以通过父母和孩子的不同视角,来展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让作文更加感人动人。
只有通过人物的视角转换,才能够让作文更加生动鲜活。
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通过时间的视角转换来写作。
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通过时间的变化,可以使作文更加丰富多彩。
如果要写一篇回忆往事的文章,可以通过时间的变化,让回忆更加深刻;如果要写一篇关于梦想的作文,可以通过时间的推移,让梦想的实现更加真实可信。
只有通过时间的视角转换,才能够使作文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以上几点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作文视角转换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技巧,它可以丰富作文的内容,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在中考作文中,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视角转换,就能够写出更加出色的作文,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写作中,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视角转换能力,让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出色精彩。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在中考作文中,作文视角的转换是关键,可以让文章更加立体、生动,同时也能提高文章的得分。
以下是几种视角转换的巧妙方法。
一、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交替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文章更丰富,也更能吸引读者。
可以先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描述事物或人物,接着再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展现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例如:(第三人称)小明一只手拎着书包,一只手拿着雨伞,独自走在笔直的小路上。
突然,他看到前方有个深坑,里面积着水,他心里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掉进去。
(第一人称)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走路时看手机玩耍,结果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水坑里。
当时的我感到非常尴尬,也很难过,因为衣服和鞋子都湿透了。
二、设问引出写作主题这种方法可以引出作文的主题,也可以让文章看起来更互动、更生动。
可以先引出一个问题,并在文章中逐步回答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例如:(设问)在你心目中,出色的人有哪些共同点呢?(回答)出色的人都有着不妥协的追求和不轻言放弃的信念。
他们宁愿一败涂地,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原则。
他们深知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地努力着。
出色的人还善于总结经验,不断积累知识,用最优秀的自己去迎接未来。
三、对话式写作这种方法可以让文章更加活泼生动,也可以让读者了解到不同人物的想法和态度。
可以采用对话式的语言,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示故事。
例如:(小玲)“我最喜欢夏天了,因为可以穿漂亮的衣服。
”(小刚)“我喜欢春天,因为那个时候花会开得很美。
”四、现场采访式写作这种方法可以将文章置身于现场,最真实地展现事物或人物的形象。
可以采用现场采访的形式,通过人物的口述来描述事情的发展。
例如:(采访者)“请问您对这次地震有什么感想吗?”(受访者)“我对这次地震非常感到惋惜,毕竟我们失去了很多亲人和朋友。
但是,我们必须振作起来,顽强地生存下去,因为这是我们的家园。
”以上四种视角转换的方法只是个人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够对中考作文的备考有所帮助。
初二学生写作中的视角转换技巧

初二学生写作中的视角转换技巧在一个阳光明媚的课堂里,初二的学生们正沉浸在写作的世界中。
随着老师的一声提问,教室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每个学生都在思考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视角转换技巧便是他们打开创作大门的钥匙。
视角转换,就像一位善于变换角色的演员。
在写作中,学生们可以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甚至可以在不同角色之间自由切换。
这种变化,让文字如同舞蹈般灵动,赋予作品更多的生命与深度。
当小明决定使用第一人称时,他让读者走进了他内心的世界。
他用“我”来描述自己在春游时的兴奋与期待,仿佛读者也跟随他的脚步,感受那份喜悦。
然而,若他使用第三人称,这种亲密感就会有所减弱。
此时,他可能会变成一个旁观者,用“他”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分析。
两种视角的运用,像是在交替的镜头中,展现出同一个事件的不同面貌。
视角的转换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复杂性。
小红在写关于班级趣事时,选择了第二人称,以“你”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这样的方式,使得读者仿佛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能够体验到情节的发展。
小红通过这种直接的对话,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读者,使得文章更具感染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遇到情感表达的瓶颈。
此时,视角转换便如同一面镜子,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情感。
比如,小李写了一篇关于家庭聚会的文章,起初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感受,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她意识到换个视角可能会让文章更加丰富。
于是,她尝试用第三人称来描绘家人们的反应,细致入微地呈现每个人的情绪变化。
这种转换不仅让她的文章层次分明,还让读者感受到更丰富的情感共鸣。
此外,视角转换也有助于学生锻炼批判性思维。
通过不同视角的比较,学生能够深入分析角色之间的冲突和关系。
例如,在写关于校园生活的文章时,小伟先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讲述了自己在课外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接着,他又从老师的视角分析了教师在管理活动时的考虑和压力。
通过这种方式,文章不仅更加全面,也让读者能够体会到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发更多的思考。
视角转换:尝试不同视角丰富叙事角度

视角转换:尝试不同视角丰富叙事角度
视角转换是一种常用的叙事技巧,可以丰富故事的角度和视野。
通过切换不同的视角,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进而推动情节发展和角色关系的展示。
以下是一些尝试不同视角丰富叙事角度的方法:
1. 第一人称视角:通过使用第一人称视角让读者深入了解主角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这种视角可以增加故事的情感共鸣和亲密感,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主角的动机和决策。
2. 多重视角:将故事中的事件和情节从多个人物的角度进行叙述,可以突显不同人物的不同观点和立场。
这样可以展示角色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矛盾冲突,增加故事的张力和深度。
3. 旁观者视角:通过一个旁观者或旁观者群体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可以给读者一个客观而中立的观察者身份。
这样可以促进读者的思考和反思,提供一种审视事件和人物的距离感。
4. 颠覆性视角:尝试使用一种与传统不同的视角,打破读者对于故事和人物的固有认知。
例如,让一个反派角色成为故事的叙述者,或者将一个普通人的视角与超自然事件结合在一起。
这样可以带给读者新鲜感和意外的惊喜。
5. 时间视角: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叙述,展示事件和人物的变化和发展。
通过切换过去和现在的视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起因和结果,以及人物的成长和转变。
通过尝试不同的视角,叙事角度可以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这将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故事,并深入体验其中的情感和张力。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在中考作文中,视角转换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视角转换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探讨主题,并且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那么,在视角转换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我们要把握好原视角,确保主题的铺陈和论述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一般选择一个视角去论述一个问题,这是很自然且合理的。
但是,当我们触及问题的多个方面时,单一的视角可能会显得不够充分。
例如,当我们探讨健康与长寿的关系时,我们可以从个人角度、社会角度、科学角度等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而且这些视角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因此,当我们写作的时候,应该把握好原视角,确保主题的铺陈和论述有足够深度和广度。
其次,我们要学会视角转换。
视角转换可以让文章更为生动有趣。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同一个问题,这样会让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具说服力。
例如,在写《我与祖国共成长》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从个人角度、故乡角度、祖国角度等不同角度去写,这样会让文章饱含深情,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文章的主旨。
最后,我们要正确运用视角转换的方法。
视角转换需要我们正确的把握好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否则就会显得很牵强。
例如,在写《保护环境》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从个人角度、学校角度、社会角度等多个视角去写,但是我们需要注意这些视角的衔接和逻辑关系。
我们需要合理的将这些视角串联起来,让读者在阅读时会感到合理且自然。
总之,视角转换是中考作文中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
视角转换可以让我们论述更加深入,结构更加丰富,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运用。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视角转换的关键,是要充分把握“对方”的特征。
小编收集了中考: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欢迎阅读。
面对同一个话题,很多同学的选材立意往往会雷同,其实我们可以运用视角转换的方法,让文章的构思出新、出彩。
视角转换,就是不“直面”话题,而是从另外的角度切入来写。
比如“物”的角度。
今天刊发的《旧网》这篇文章,就是从“旧网”的角度来写的。
写“网”曾经温暖惬意、愉悦充实的青春,后来不再年轻了,它与船和渔具一起,被弃置在渔棚之中。
过了些时日,“网”感觉心也随着远去的渔人走了,终年沤烂在黑暗潮湿的.棚里。
后来渔棚塌了,网渴盼着有人想起它,渴盼着有人想起那雾霭茫茫的淳朴回忆。
它只想,何时会有人再把它带到那片浮花泊草的春江水中去。
这种视角转换,一下子就改变了沉闷的叙述方式,言对方之行为,吐自己之心声。
构思新颖,真诚自然,深切感人。
比如“第三者”的角度。
也就是从“第三者”的主体视角切入来写。
比如大家熟悉的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就是从一个小伙计的视角切入,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因为从小伙计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内容上则更贴近读者,形式上更能吸引人,表达上也就更形象,更感人。
比如“心灵独白”的角度。
如曾有位考生写“生活告诉我”的作文时,采用给父母写信的形式,告诉自己被分数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种种感受,读后令人赞叹不已。
这种转换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
如《温暖的网》,写妈妈进来的时候,“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传来,却停在了门口。
可她并没有进来,只是伫立在那,静静地看了一会。
”这样写,就比直接写我与妈妈的对话或者动作更有表现力,所以后边一句“我不用回头,也能感受到她眼底溢出的温柔”,就显得特别有感染力。
视角转换的关键,是要充分把握“对方”的特征。
《蜘蛛与蚂蚁》一文中,小作者就抓住了蜘蛛和蚂蚁这两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蜘蛛执着地织网,这是它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视角转换的关键,是要充分把握对方的特征。
收集了中考作文: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欢迎阅读。
面对同一个话题,很多同学的选材立意往往会雷同,其实我们可以运用视角转换的方法,让文章的构思出新、出彩。
视角转换,就是不直面话题,而是从另外的角度切入来写。
比如物的角度。
今天刊发的《旧网》这篇文章,就是从旧网的角度来写的。
写网曾经温暖惬意、愉悦充实的青春,后来不再年轻了,它与船和渔具一起,被弃置在渔棚之中。
过了些时日,网感觉心也随着远去的渔人走了,终年沤烂在黑暗潮湿的棚里。
后来渔棚塌了,网渴盼着有人想起它,渴盼着有人想起那雾霭茫茫的淳朴回忆。
它只想,何时会有人再把它带到那片浮花泊草的春江水中去。
这种视角转换,一下子就改变了沉闷的叙述方式,言对方之行为,吐自己之心声。
构思新颖,真诚自然,深切感人。
比如第三者的角度。
也就是从第三者的主体视角切入来写。
比如大家熟悉的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就是从一个小伙计的视角切入,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因为从小伙计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内容上则更贴近读者,形式上更能吸引人,表达上也就更形象,更感人。
比如心灵独白的角度。
如曾有位考生写生活告诉我的作文时,采用给父母写信的形式,告诉自己被分数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种种感受,读后令人赞叹不已。
这种转换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
如《温暖的网》,写妈妈进来的时候,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传来,却停在了门口。
可她并没有进来,只是伫立在那,静静地看了一会。
这样写,就比直接写我与妈妈的对话或者动作更有表现力,所以后边一句我不用回头,也能感受到她眼底溢出的温柔,就显得特别有感染力。
视角转换的关键,是要充分把握对方的特征。
《蜘蛛与蚂蚁》一文中,小作者就抓住了蜘蛛和蚂蚁这两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蜘蛛执着地织网,这是它的特征。
蚂蚁呢,它是这样劝说蜘蛛的:这两棵树之间正是山风吹过的地方,怎么能织网呢!这样吧!你比我个头大,帮我搬运一些地上的小果子还比较合适!搬运是蚂蚁的特性,小作者在这些细微处都体现出来了,这种换位才是彻底的。
有的同学,前半部分写的是某种动物或植物。
后半部分又写自己的感悟,就显得不伦不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