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3位身残志坚的事迹
付出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事迹

付出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事迹他们虽然身体上有缺陷,但他们精神上却分外强大。
希望更多朋友能以他们为榜样,战胜困难,做一个散发着璀璨光芒的生命。
以下是店铺分享的付出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事迹,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付出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事迹(一)郑龙华,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
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
郑龙华于2006年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
经两年多的时间,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
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
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
86万字。
2007年5月,郑龙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由他拍摄的100位成功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位残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岁的郑龙华说:“我选择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体的残缺。
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希望和鼓舞。
”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间。
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成功的残障人士:虽失去右手但创立了“谭木匠”木梳传奇的谭传华、虽由于幼时疾病腿部行动不便但创立“江民软件”的反病毒软件专家王江民、虽由于先天佝偻身高不足1米却坐着轮椅宣传环保的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店子村袁建明……郑龙华要展示残疾人的“健全”生活。
“我希望这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大家照到自己: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做事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更应该用心做事。
”如郑龙华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
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非常迷茫。
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感动。
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
”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故事来进行励志教育,勇敢地面对生活。
身残志坚的中国名人的故事

身残志坚的中国名人的故事1、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
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
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
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
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生命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刻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
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领悟,用一年半时刻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
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
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着《堆垒素数论》。
古今中外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古今中外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当今社会,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人物数不胜数,像张海迪、吴运铎、邰丽华……在中国古代,同样不乏励志楷模,有的人在某一领域的贡献甚至影响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古今中外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古今中外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1:孙膑在古代残疾人群中,肢体残疾比双目失明的要多,其中以下肢残疾所占比例最大,古汉语中的“跛”、“瘸”、“躄”、“痿”、“蹶”等字,皆指下肢有残疾。
在古代,腿脚不便的名人不少。
如献出著名宝玉“和氏璧”的卞和,就是一位双脚皆失的残疾人。
卞和致残为后天原因。
据《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在荆山上伐薪时,偶尔得一璞玉,先后献于楚厉王、楚武王,但此二王不识货,卞和因此被先后砍去左脚和右脚,此即“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一说。
幸好楚文王识宝,琢成举世闻名的“和氏璧”。
卞和被砍去双脚,这叫受“刖刑”。
刖刑是古代的酷刑之一,入“五刑”之列,另外四种刑法是“墨”、“劓”、“宫”、“大辟”。
刖刑又称剕刑,轻者砍单脚,重者去双脚。
在古代下肢残疾名人中,又以先秦时期最多,这是因为当时流行刖刑。
此刑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滥用到了顶点,以齐景公主政时的齐国来说,当时市场上最贵的是假肢,最便宜的是鞋子,这就是“踊贵屦贱”典故的由来,也是齐景公当年滥用刖刑所造成社会悲剧的直接反映。
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膑,生前便曾被魏国人“刖”过。
但他没有屈服于命运,后得到齐国田忌的信任,多次设奇谋指挥军队,打败了当年另一对手、军事家庞涓率领的魏军,逼杀庞涓。
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人,为杰出军事家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成绩非常优秀。
之后,庞涓被魏惠王任命为将军,他自思本事不及孙膑,设下毒计,把孙膑骗请到魏国,谗言害之。
昏庸的魏惠王把孙膑办了罪,在他脸上刺字,还剜去了他的两块膝盖骨,此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上“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的记载。
身残志坚的故事5篇

第一篇身残志坚的故事: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海伦·凯勒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真实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气读完了它,从中受到许多教益.这篇课文记叙了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生.海伦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她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说话,用手指“讲话”,并掌握了五种语言,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此后,她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及高等学院的赞扬和嘉奖.一个不幸的聋盲人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和荣誉,是多么地令人折服啊,如果她向命运低了头,那她可能是一个让人可怜的寄生虫.然而她没有屈服于命运,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走完了人生道路,并为人类做出了贡献,成为一个知识广博令人尊敬的人.海伦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给予我们及大的鼓舞,一个又盲又聋的残疾人都能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成为一位那么令人尊敬的.而我们有些健全人呢,却总以条件差呀困难多啊作为没有取得成就的理由.但是和海伦相比,这些困难是多么微不足道啊!一个人只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我们少年儿童都要学习海伦·凯勒那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努力克服一切困难.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成功彼岸,真正成为21世纪的接班人!.第二篇身残志坚的故事:坚持作文700字生命因坚持而精彩——读《张海迪的故事》有感坚持作文700字生命因坚持而精彩读《张海迪的故事》有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中学课程。
15岁时,跟随父亲,下放聊城农村,给孩子们当起教书匠。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始终对人生充满信心。
她就是张海迪。
暑假里,我读了一篇张海迪的文章《口哨》。
身残志坚的著名人物8个

身残志坚的著名人物8个一、华罗庚华罗庚,1928年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
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
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二、孙膑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三、罗斯福1921年8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
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富兰克林·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
他用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在康复期间,富兰克林·罗斯福大量阅读书籍,其中有不少传记和历史著作。
1928年,在罗斯福夫人的理解与支持下,罗斯福重返政界,参加州长竞选而险胜,于1929年出任纽约州州长。
四、贝德里赫·斯美塔那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写了大量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
斯美塔那从50岁起饱受耳聋折磨,并因此引发了精神疾病。
1884年5月12日于布拉格附近的精神病院逝世,终年六十岁。
五、徐白仑徐白仑先生原是北京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1971年失明后,在学习盲文的过程中,与盲校的教师和盲孩子结下深厚友情。
在康克清女士支持下创办了《中国盲童文学》,为盲孩子提供精神食粮。
六、张海迪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
张海迪小时候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没有沮丧,没有沉沦,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做斗争,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张海迪篇3篇

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张海迪篇第一篇:张海迪的坚定追梦路张海迪,是中国著名的残疾人运动员、残奥会金牌得主。
他在生命中遭受到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坚定地追寻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了一个无比成功的人。
张海迪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自幼便过着艰难的生活。
4岁时,他在家门前的水泥地上玩耍时,不慎失足跌进了锅炉里,造成了身体的严重烧伤。
他的父母十分绝望,甚至没有给他治疗的希望,但是,张海迪没有放弃,他坚强地挺过了一切,治愈了伤口,虽然他的左脚因为烧伤留下了后遗症,但是他并不因此沮丧。
13岁时,张海迪加入了残疾人田径队,并开始了自己的残疾人运动员生涯。
他用自己的坚强和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终于在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上夺得了一枚金牌。
这一成就不仅让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残奥会金牌的运动员,也让他成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
张海迪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曾经经历过许多挫折和困难,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信念,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一定可以走向成功的道路。
第二篇:张海迪的事业成就张海迪并不只是一个获奖的运动员,他的事业成就同样引人注目。
他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创始人和执行主席,为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基金会成立十多年来,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宣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帮助残疾人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改善他们的生活。
张海迪为此付出了很多,他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到了残疾人面临的种种问题,时刻关注着这一群体的需求和生活状况。
此外,张海迪还积极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他参加了世界各地的残疾人研讨会、讲座和论坛,与国际残疾人组织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
通过这些努力,张海迪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只有个人的荣耀和成就,更需要在事业上做出一定的贡献。
第三篇:张海迪的人生态度张海迪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是他从不气馁,总是积极、乐观地对待自己的生活。
张海迪的事迹优秀5篇

张海迪的事迹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张海迪的事迹优秀5篇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
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事例

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事例人有千差万别,有高矮肥瘦美丑之分,没有谁一定比谁高贵,水比谁低下。
只要能够在自己生活的领域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无用的“废人”,每个人都可拥有完美的人生。
那么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事例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事例一斯蒂芬.霍金(1942-)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3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
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着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着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
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
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
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
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40种语言。
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
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
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着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3位身残志坚的事
迹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位身残志坚的事迹
1、司马迁
忍辱负重写《史记》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青年时期曾经游历全国各地,接触社会、体验民情、考察史迹.后来他继承父职做了太史令,阅读了国家国家珍藏的许多古代文献.在此基础上,他开始秉承父亲的遗志撰写《史记》.正当司马迁专心著书的时候,发生了李陵事件,司马迁秉公直言,
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阉割).宫刑是腐刑,污及先人,见笑亲友.让一个男人不是男人.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创作,强忍屈辱,在痛苦中发愤著书,用毕生精力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鲁迅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曹雪芹
身世坎坷著《红楼梦》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少年时代过着锦衣纨裤的富贵生活.到雍
正初年,因受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父亲被免职,家产被抄,举家迁居北京.从此家道衰落,生活日趋艰困.家庭的盛衰变迁,世态的炎凉,使他深深地感受到封建贵族阶级的腐朽残酷和内部的倾轧离析.曹雪芹遂以毕生精力创作《石头记》即《红楼梦》.其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红楼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
3、蒲松龄
科举失意著《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年青时醉
心于科举考试,屡次参考都以失败告终.生活也是贫困潦倒,直到老年还是穷秀才一个,靠教书勉强维持生活.正是科举考场的失意,促使他觉醒,认识到封建科举考试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蒲松龄转而著书立说,针砭时弊.据说他在乡里的时候,经常在大路旁铺上苇席,准备着烟和茶,让过路的人给他讲故事,别人讲累了,口渴了,他奉上烟和茶,一定要别人讲完才肯罢休.回家立刻记录.如此数十年,终于写成了《聊斋志异》,矛盾赞誉到”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赞曰”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