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石大内科学课件06血液系统疾病-1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石大内科学课件06血液系统疾病-1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CFU-GM)、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混合集 落形成单位(CFU-Mix或CFU-GEMM)。
对较早期的祖细胞体外培养观察
原始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Blast cell) 高度增殖能力的集落形成细胞(high
proliferative potetial-CFC,HppCFC) 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ong term culture-
造血干细胞疾病:如再障,PNH,MDS,急非淋白血病 及骨髓增生性疾病等。
脾功能亢进
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如血管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凝血功能障碍,DIC,血栓性疾病等。
血细胞的生成
造血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 称全能(多能)造血干细胞。特点: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增殖。 多→红系定向干C →原红→早幼红 →中幼红→晚幼红→成熟红C 能→粒系定向干C →原粒→早幼粒 →中幼粒→晚功粒→成熟粒 干→单核系定向干C→原单→幼单细胞→成熟单 细→淋巴定向干C →原淋→幼淋细胞→成熟淋 胞→巨核定向干C →原巨→幼巨 →产板巨→血小板,裸核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去除病因 保持正常血液成分及其功能 去除异常血液成分和抑制异常功能 造血干细胞移植
保持正常血液成分及其功能
补充造血所需营养 叶酸维生素B12、铁剂、 维生素K
刺激造血 雄激素 细胞因子 EPO、G-CSF、GM-CSF 切脾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过继免疫 干扰素、移植后输供者淋巴细胞 成分输血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
有共同结构,吞噬功能,体外粘附玻璃能 力及细胞膜上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受体 参与免疫及铁、脂肪、蛋白质代谢,可清 除被激活的凝血因子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诊断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课件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课件

临床表现
• 1 缺铁原发病表现 • 2 贫血表现 • 3 组织缺铁表现
实验室检查
• 一 血象 • 二 骨髓象 • 三 铁代谢 • 四 红细胞内卟啉代谢
诊断
一 ID ①血清铁蛋白<12ug/L;⑵ 骨髓铁 染色体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 少于15﹪;⑶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指标尚正常。
二 IDE ①ID的①﹢②;② 转铁蛋白饱和度 <15﹪;③ FEP/Hb﹥4.5ug∕gHb; ④ 血 红蛋白尚正常。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三 •1
•2 •3 •4 •5 •6
•四
去除异常血液成分和抑制异常功能
化疗 放疗 诱导分化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 免疫抑制 抗凝及溶栓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学的进展和重要性
• 32P用于骨髓增值性疾病 • 化疗治疗血液肿瘤 • 生物靶向治疗 • 全反式维甲酸及亚砷酸治疗M3
贫血概述
鉴别诊断
• 一 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 • 二 有红细胞自身抗体的疾病 • 三 合并高粘滞血症的贫血
治疗
• 一 原发病的治疗
• 二 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 • 1 叶酸缺乏 • 2 维生素B12缺乏
预防及预后
• 纠正饮食习惯 • 及时添加辅食 • 补充治疗 • 预后良好
• 贫血的诊断标准: • 国内标准 • 国外标准
分类
• 贫血的速度: • 红细胞形态: • 血红蛋白浓度: • 骨髓红系增生情况: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 红细胞的生成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 • 造血细胞 • 造血调节 • 造血原料。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 一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 1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 2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

内科PPT课件第一章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文档)

内科PPT课件第一章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文档)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详细的病史询问: 常见症状与体征:贫血 发热 黄疸 骨痛
肝脾大 淋巴结肿大 皮肤粘膜出血 深部血肿
实验室检查:
基本方法:血常规,血涂片细胞形态学,骨髓穿刺。 特殊方法:化学染色,流式免疫分型,染色体,基因检 测,CT,PETCT。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去除病因 维持正常造血 去除异常血液成分抑制异常功能 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物治疗,靶向治疗

SCF IL GM-CSF G-CSF EPO
TNF IFN
IL
红细胞生成减少
造血干细胞异常 再障 纯红再障 先天性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红细胞生成减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造血调节异常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造血微环境异常 骨髓坏死、骨纤、骨髓转移癌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 T细胞亢进--再障 B细胞亢进--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 肾功能不全、甲功低下、慢性病性贫血 造血细胞凋亡亢进 PNH、AA
红细胞丢失过多
急性失血性贫血 慢性失血性贫血
贫血的临床表现
病因 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 血容量下降的程度 贫血的速度 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对贫血的代偿
和耐受能力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非眩晕)、乏 力、萎靡、晕厥,失眠、 多梦、耳鸣,眼花、记忆 力减退,注意为不集中, 乃贫血最常见的症状。
血液稀释妊娠中后期、肾炎等水潴留状态; 血液浓缩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
贫血分类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类 按血红蛋白浓度分类 按红细胞形态分类 按骨髓红系增生程度分类 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类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出血部位 皮肤,关节,颅内 出血程度
轻<500ml 中500-1000ml 重>1000ml
伴随症状
口腔血泡 黑便呕血 颈强直 昏迷
2019/11/19
17
关节腔出血
2019/11/19
18
颅内出血
2019/11/19
19
皮肤粘膜出血
2019/11/19
20
感染
骨髓病变导致白细胞成熟障碍,贫血化 疗导致免疫抑制
粒/红比值:(3~5):1
正常、升高、减低
原始细胞数量: 血细胞化学染色:定位、定性、半定量
骨髓组织检查:骨髓造血细胞密度、造血间质的改变、
骨组织结构变化等
2019/11/19
33
2019/11/19测 血块回缩试验 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试验
2019/11/19
26
皮肤、巩膜黄染
2019/11/19
27
巨脾
2019/11/19
28
淋巴结肿大
2019/11/19
29
皮肤侵润
2019/11/19
30
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
一般血液检查
红细胞总数
RBC
血红蛋白含量
Hb
红细胞比积
Hct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
造血负调控因子(Negative regulating
factor)
2019/11/19
8
血细胞生成及发育
造血微环境(Hematopoietic Microenvironment,HM): 基质细胞(网状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脂肪细胞) 造血调节因子(G-CSF、GM-CSF、EPO)

血液病学总论PPT课件

血液病学总论PPT课件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NH)
红细胞膜的获得性缺陷引起的对激活补体异常 敏感的一种慢性血管内溶血。
特点:1.睡眠有关、间歇发作的血红蛋白尿。 2.可伴有全血细胞减少 3.血栓形成
特异检查:Ham试验、蔗糖溶血试验、热溶血 试验、蛇毒溶血试验、流式细胞仪检测
PNH
治疗 输血:洗涤红细胞 控制溶血:低右、糖皮质激素、碱化 促进红细胞生成:雄激素、铁剂 血栓的预防:华法林 HSCT
血液病的诊断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检查 同位素
MICM
血液病的治疗
去除病因 保持正常血液成分及其功能
1.补充造血所需营养 2.刺激造血 3.细胞因子 4.切脾 5.过继免疫 6.成分输血及抗生素的使用
血液病的治疗
去除异常血液成分和抑制异常功能 1.化疗 2.放疗 3.诱导分化 4.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 5.免疫抑制 6.抗凝及溶栓治疗
病因
铁需要量增加或摄入不足; 吸收障碍; 慢性失血。
临床表现
原发病表现 贫血表现 组织缺铁表现:粘膜组织改变;
皮肤及其附属结构的改变; 神经系统的改变:精神、行为等
实验室检查
血象:MCV <80fl, MCH <27pg, MCHC <0.32; 骨髓象:中晚幼红细胞、核老浆幼 缺铁的指标:血清铁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环形铁粒幼细胞 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电泳、遗传史 慢性疾病性贫血:铁蛋白 转铁蛋白缺乏症:总铁结合力
治疗
病因治疗 铁剂治疗:
1. 进食谷类、乳类、茶叶会抑制吸收 2.维生素C、鱼、肉增加吸收 3. 5-10天Ret先升高,2周后Hb升高,2月恢复正常 4. Hb正常后4-6月或铁蛋白正常 5.消化道不良反应 6. ( Hb浓度-患者Hb浓度)x0.33x体重

内科学教学课件: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内科学教学课件: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心悸 贫血性杂音(hemic murmur):心尖或肺动脉瓣
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 期杂音。 贫血性心脏病(心脏扩大)
35
五、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 胆石症 吞咽异物感、异嗜症 舌炎 肝脾肿大
25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再障\纯红再障:原发性或继发性造血干祖细胞缺 陷 先天性:Diamond-Blackfan综合征
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MDS、造血系统恶性 疾病
26
造血微环境异常
1.骨髓基质细胞受损 基质细胞损伤和造血微环境破坏:骨髓坏死、骨髓纤 维化、骨髓硬化症、大理石病、肿瘤骨转移以及各种 感染性或非感染性骨髓炎
失血性:急性和慢性失血后贫血
24
红细胞生成的三大环节
1. 造血细胞:Stem、Progenitor、Immature 2. 造血微环境
细胞调节:Stromal、Lymphocyte、apoptosis 因子调节:正调控(SCF、 IL、 CSF)和负调控(TNF、IFN) 3. 造血原料 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叶酸、B12、B6);微量元素
2.造血因子水平异常 促红细胞生成素:肾功能不全、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 肝病 造血负调控因子(TNF、IFN、炎症因子):肿瘤、某些 病毒、慢性疾病
27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
VitB12 ——核蛋白合成的辅酶 叶酸——细胞核的DNA酶的辅酶 铁——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
缺铁 铁利用障碍
2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贫血的病理生理
1g血红蛋白携氧1.34ml 病理生理基础
血液携氧能力减低,组织缺氧 机体对缺氧进行代偿和适应
29
贫血的病理生理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ppt课件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ppt课件

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抗原
抗原 CD34 CD33 CD38 HLA-DR Lin
干细胞 髓系祖细胞 淋巴祖细胞
+
+
+
-
+
-
-
-
+
-
-
+
-
造血干细胞荧光标记
髓系祖细胞(流式细胞术)
骨髓造血的解剖
• 骨髓是出生后主要的造血器官
– 扁平骨、不规则骨、长骨的干骺端——向心性退化
• 造血微环境:
– 基质细胞
Red Pulp
White Pulp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网状内皮系统)
• 血液系统的延伸,也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 •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游走、固定)、肺泡巨噬细胞、
Kupffer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 • 来源:骨髓 • 共同的结构——Ig和C受体 • 功能:
–吞噬和粘附 –铁、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 骨髓中的原幼单核细 胞能分化成熟为血液 中的单核细胞。
• 单核细胞游走至组织 成为巨噬细胞,又称 组织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血液系统疾病
红细胞疾病
• 贫血 anemia
• 红细胞增多症 erythrocytosis
粒细胞疾病
• 粒细胞缺乏症 • 中性粒细胞分叶功能不
• 祖细胞Progenitor cells
干细胞的广泛用途
造血干细胞 (Hemapoietic stem cell)
• 自我复制(self-renewal)
• 多向分化增殖(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造血干细胞的动态平衡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PPT课件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PPT课件
14 April 2019
慢粒白血病骨髓象
14 April 2019
慢粒白血病血象
14 April 2019
采用PCR技术检测:发现9 号染色体长臂上C-ab1原癌基因易位至22号长臂的断 裂点集中区形成 bcr/abl融合基因,其编码的蛋白为 P210具有增强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导致粒细胞的转化和 增殖。
14 April 2019
2、骨髓象:
多数病例呈增生极度活跃,少数增 生低下,细胞分类以原始幼稚细胞为主, 可高达90%以上。 红细胞系统显著减少, 常<10%,细胞形态可有异常,也可呈巨 幼样改变,巨核细胞绝大多数是减少和 缺,如急单白血病浆细胞常易见,急淋 白血病破碎细胞多见。
14 April 2019
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 血) (异常血红蛋白病)
14 April 2019
病因治疗 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 (寿命缩短),超过骨髓的 糖皮质激素 代偿能力,如:葡萄糖-6-磷 脾切除 酸脱氢酶缺乏(如蚕豆病)、 珠蛋白异常
白血病 (leukemia)
定义: 是累及造血干细胞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因造血干细胞恶变,白血病细胞失去 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停滞在细胞发育的 某一阶段,而且凋亡受抑,在骨髓和其他造 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克隆,异常地增生。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极度增高(高危白血病), 低增生性白血病,幼稚细胞,正常白细胞, 分类异常(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异常)。
⑦淋巴结肿大
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应注意与急 慢性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淋巴结 结核、淋巴结转移癌等相鉴别。
⑧皮肤表现
注意皮肤的 颜色、皮下 结节等。
14 April 2019
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情况]:普遍
[铁的代谢]
一、铁的分布: • 2/3在血红蛋白内 • 15%在肌红蛋白中 • 3-4mg在血浆中 • 10mg在细胞各种酶中 • 男性1000mg贮存铁 • 女性300~400mg贮存铁
体内铁大致分为两大部份: • 功能状态铁 • 贮存铁
二、铁的来源和吸收
1、铁的来源: (1)内源铁 (2)外源铁 (3)输血、铁剂治疗(病理情况下) 2、铁的吸收: (1)肉类食品:20% (2)植物食品:1%~7%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
•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 •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所致贫血 •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 • 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1)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 致贫血
(2)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
1、红细胞内在缺陷 •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
一、按贫 血 的 程 度分:
• 轻度贫血:Hb:>90g/L~正常下限 • 中度贫血:Hb:60g/L~90g/L • 重度贫血:Hb:30g/L~59g/L • 极重度贫血:Hb<30g/L
二、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类型
MCV(fl) MCHC(%) 常见疾病
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100 32~35 80~100 32~35
• 机械性溶血性贫血(人工心脏瓣膜、微血管病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 其他(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脾功能亢进等)
(三)、失血
• 急性失血后贫血
• 慢性失血性贫血
[临床表现]
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
• 贫血的病因 • 贫血的程度 • 贫血的速度 • 贫血时血容量下降的程度 • 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
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 尿) • 红细胞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丙 酮酸激酶缺乏) • 血红蛋白异常(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贫血) • 卟啉代谢异常(遗传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2、红细胞外因素
•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新生儿免疫性、血型不合输血、药物 性)
症状和体征
• 一般表现:疲乏、困倦、低热、基础代谢率↑。 • 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目眩、耳鸣、注
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嗜睡、晕厥等,维 生素B12缺乏可有肢麻木,感觉障碍 • 皮肤黏膜:皮肤粘膜苍白、粗糙、缺少光泽、 溃疡。 • 呼吸系统:呼吸急促 • 循环系统:心悸、气短、心绞痛、心力衰竭、 心脏扩大、收缩期杂音。
•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舌乳头萎缩、黄疸及脾大。 • 泌尿生殖系统:轻度蛋白尿,尿浓缩功能减退,性欲改变,月经失调。
• 内分泌系统:长期贫血会影响甲状腺、性腺、肾上腺、胰腺的功能,会改 变红细胞生成素和胃肠激素的分泌.
• 生殖系统:影响睾酮分泌,减弱男性特征,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等.
• 免疫系统:红细胞减少会降低红细胞在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的调 理素作用,影响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相当于以往所称的网状内皮系统。单核—吞噬细胞 来源于骨髓粒、单系祖细胞,在血中为单核细胞,游走至组织即成为巨噬 细胞,又称组织细胞。
贫血概述
[定义]:贫血是指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量低 于正常值的下限。一般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都 伴有红细胞数量或压积的减少。 • 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贫血标准: 成年男性:Hb<120g/L 成年女性:Hb<110g/ L
• [造血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各种 淋巴细胞、浆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及各种粒细胞等。
骨髓是出生后的主要造血器官,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中。
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结、脾、胸腺、扁桃体等淋巴器官及肠、支气管等所 含淋巴组织。中枢淋巴器官包括胸腺、胚胎肝及出生后的骨髓。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32
巨幼细胞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贫血
缺铁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 性贫血
三、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
1、造血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
[贫血的分类]
•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性贫血、慢性贫血。
• 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 性贫血。
• 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
• 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
• 按发病机制和/或病因分: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失血性贫 血。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 血液系统由血液与造血器官组成。血液由血浆及悬浮其中的血细胞 (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组成。出生后,主要造血器官是骨髓、 胸腺、脾和淋巴结。
• 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如白血病)或主要累及(如缺铁性贫血)血液 和造血器官的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类
• 红细胞疾病 • 粒细胞疾病 •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 •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 • 造血干细胞疾病 • 脾功能亢进 • 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
[治疗]
一、对症治疗:输血、吸氧等 二、对因治疗:
药物治疗: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 维生素B6、糖皮质激素,雄激素, 红细胞生成素。 其他:脾切除、骨髓移植
缺铁性贫血
[概述] •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
导致体内贮存铁(包括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 内)耗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 发生的贫血。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在出现贫血之前的阶段称为缺铁。
• 血液系统:血细胞量,形态和生化成分上的改变,有时还可合并血浆或 血清成分的异常.
• 其他:皮肤干燥,毛发枯干,创口愈合较慢等。
• 各种类型贫血和特殊表现。
[诊断]
包括贫血的程度、类型、贫血的原因。
贫血的诊断步骤:
一、病史询问 二、体格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血涂片、网织红细胞 • 骨髓检查 • 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