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推荐课
六下快乐读书吧《爱丽丝漫游奇境》分享课课件

爱丽丝(_____):我不闭!
王后(嗓子提到最高点,大声嚷道):砍掉她的脑袋!砍掉她的
脑袋!
爱丽丝(_____):谁把你们放在心上?你们什么也不是,不过
是一副扑克牌罢了!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分享交流会
合作学习: 1.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分角色演一演,互相评
一评,再演一演。 2.小组成员集体上台展示,其他同学欣赏以后
(8)三名花匠把红玫瑰种成了白玫瑰,王后非常生气,决定砍掉他们的脑袋。
后来还是__________救了他们。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分享交流会 2.填一填 (1)《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 英国(国籍)的 卡罗尔 文学名著,是被誉 为魔幻、荒诞小说的先驱。 (2)《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讲述了小女孩爱丽丝在兔子洞中梦游的奇遇。 (3)爱丽丝再次变小是因为她掉进了自己眼泪汇成的池塘。 (4)爱丽丝和制帽匠、三月兔、睡鼠进行了一场疯狂的茶会。 (5)“黛娜”是爱丽丝心爱的 猫。 (6)国王在法庭上传召的最后一个证人是爱丽丝。 (7)爱丽丝吃了蘑菇,脖子变得很长,被鸽子误认为是爬上树偷吃鸟蛋的蛇。 (8)三名花匠把红玫瑰种成了白玫瑰,王后非常生气,决定砍掉他们的脑袋。 后来还是爱丽丝救了他们。
(鳕鱼,原文是whiting,这个词又有粉刷或擦白某种物品的意思)
“鞋子是什么做的呢?”爱丽丝非常好奇地问。
“当然是鳎鱼和线虫啦。”
双关
(鳎鱼的英文是sole,也作“脚底、鞋底”解。) 双关
举例说吧,如果有条鱼来对我说它要外出旅行,我会问:
“有什么海豚?”
(“海豚”的原文porpoise和“目的”purpose读音相似。) 谐音
A.扑克牌
B.象棋
C.玩偶
D.国际象棋
(7)书中的爱丽丝是个( B )的小女孩。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赏析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赏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一部童话文学作品。
这部作品于1865年首次出版,以其离奇的情节、夸张的人物形象和富有幽默感的语言风格,为读者带来了一次奇妙的精神旅行。
作为一部经典的童话,本书以一个平凡女孩的冒险为主线,通过对奇幻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对人性的思考与探索。
本文将从情节、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三个方面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进行赏析。
首先,情节是本书的核心魅力之一。
整个故事以爱丽丝跌入兔子洞开始,打破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
她在漫游奇境的过程中,遇见了许多神奇而离奇的人物,如白兔、柴郡猫、疯帽子和红心皇后等。
这些奇特的人物既有着独特的个性特点,又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情节的发展充满了悬念与戏剧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追随爱丽丝的脚步,期待着她能找到回归现实的方式。
其次,人物塑造是本书的又一亮点。
作者通过刻画各种人物形象,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学才能。
爱丽丝是一个坚强、聪明而富有好奇心的女孩,她敢于面对未知的世界,并通过不断与奇幻人物的互动,逐渐成长为一个有决断力的人。
而柴郡猫则代表了无论现实还是幻想中的人格分裂与自我矛盾。
这些人物塑造既展现了作者的独特思维,又使读者对人性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最后,语言运用是本书的重要特点之一。
卡罗尔在小说中运用了丰富的幽默和夸张手法,以及对话、叙述和议论三种语言风格的灵活运用。
例如,疯帽子茶会上的荒诞对话和红心皇后的武断行为,都给人带来了欢乐与笑声。
此外,作者还通过对时间、空间和逻辑的扭曲,创造了一个颠倒的奇境世界,给读者带来了阅读上的新鲜感。
在总结一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以其离奇的情节、夸张的人物形象和幽默的语言风格,成为了童话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奇幻世界的描绘,本书不仅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也为读者提供了对人性和现实与幻想的思考。
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奇妙的精神旅行,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将阅读变为“悦”读

将阅读变为“悦”读作者:瞿静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20年第12期“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自古以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课外阅读则是学生成长的跳板。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迈入课外阅读的世界,让阅读变为“悦”读呢?笔者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简要谈谈整本书的阅读教学。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一本足够有趣的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恰好就是其中一本。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和姐姐在河边看书时睡着了,梦中她追逐一只穿着背心的兔子而掉进了兔子洞,从而来到一个奇妙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她时而变大时而变小。
她还遇到了爱说教的公爵夫人、神秘莫测的柴郡猫、神话中的格里芬和假海龟、总是叫喊着要砍别人头的扑克牌女王和一群扑克士兵。
她参加了一个疯狂茶会、一场古怪的槌球赛和一场审判。
直到最后与女王发生冲突时才醒来,发现自己依然躺在河边,姐姐正温柔地拂去落在她脸上的几片树叶——在梦里她把那几片树叶当成了扑克牌。
全书篇幅短小,图文并茂,故事情节扑朔迷离,很能够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1.课前导读。
先投影出示爱丽丝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初见小女孩时,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以此为契机,走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引导学生翻看目录部分,进一步了解在爱丽丝身上到底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选择最感兴趣的章节先读一读。
这样的设计可以极大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书本。
2.学生阅读。
教师设计“阅读引导单”:爱丽丝遇到了许多人和动物,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谈谈他们之间发生的趣事以及你的感受。
按照阅读单的要求,让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写写自己的收获。
与此同时建立微信群,呼吁父母陪伴孩子共同阅读,亲子打卡,拍摄相应的图片分享至班级群。
教师每天了解学生的阅读进程,与学生简单聊书5—10分钟,还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印象最深的片段,与同学们互品。
1.回忆内容。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学习单

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后,忽而变大,忽而变小,下面的哪些东西使她变大?哪些使她变小?你能把它们送到相应的地方吗?
写着“喝 有“吃掉我”白兔家
掉我”的瓶子几个字的蛋糕镜子旁的瓶子
扇子 小圆石变成的
小蛋糕
变小变大
镜中奇遇记
爱丽丝在镜中为了能当上王后,从第二格开始出发,一直走到了第八格,终于如愿以偿,爱丽丝在每一格遇到了什么?你能写下来吗?
词句万花筒
在这本书里,作者把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得可生动了,请你选几句摘录下来。
写着喝有吃掉我白兔家掉我的瓶子几个字的蛋糕镜子旁的瓶子扇子小圆石变成的小蛋糕变小变大镜中奇遇记爱丽丝在镜中为了能当上王后从第二格开始出发一直走到了第八格终于如愿以偿爱丽丝在每一格遇到了什么
好风光好风光恢复供货才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学习单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推荐课演示教学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推荐课《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推荐课标活动目标:1.认识国家的名称,了解不同国家的名胜古迹;2.根据幻灯片和字词卡理解记忆故事,能初步复述故事;3.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活动准备:故事幻灯片、国旗幻灯片、轻音乐一首、洋娃娃一个、玩具小锤子两个、字词卡片。
活动重难点:1.重点是识字“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的字词卡。
2.难点是根据幻灯片和字词卡复述故事。
活动过程:一、以国旗引入,激发孩子的兴趣。
(以幻灯片形式巩固认识国旗)师:我知道同学们认识了很多的国旗,现在让我们来比赛,看看谁认识的国旗最多。
二、引入故事1.出示洋娃娃,介绍主人公“爱丽丝”师: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洋娃娃)她的名字叫爱丽丝。
让我们给她打个招呼吧?师:爱丽丝是个爱旅行的女孩,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漫游世界,她的梦想能实现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好听的故事《爱丽丝漫游记》请同学们仔细的来听一听,爱丽丝的梦想实现了没有?是怎么实现的?她都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2. 边播放故事幻灯片,边讲故事。
3. 以提问的方式理解记忆故事。
A:爱丽丝的梦想实现了吗?她在花园里发现了什么?(一个神奇的水晶球)B:水晶球带爱丽丝去了很多地方,第一站去了哪里?(中国)(出示“中国”字卡,指读一遍)游览了那些地方?C:接着水晶球带爱丽丝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美国,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出示“美国”字卡,指读。
D:之后,她来到了哪里?(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出示“澳大利亚”字词卡,指读。
E:最后爱丽丝去了哪里?游览了什么?观赏了什么?出示“日本”字卡,指读。
F:旅行之后,爱丽丝去了哪里?怎样了?4. 提问:爱丽丝游览了这么多的国家和这么多美丽的景观,如果你是爱丽丝,你会去哪里旅行呢?为什么?三、理解记忆故事请同学们跟随教师根据字词卡和图片学习复述一遍故事。
四、玩字游戏1. 拍字游戏(2-3组)2. 找字游戏五、总结课外阅读教学案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2014-05-16 16:05:27)转载▼《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作品解读:在一个闷热而无聊的下午,你通常会做些什么呢?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爱丽丝正坐在河岸边,靠着姐姐打瞌睡,突然,她看到一只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兔子边跑边说:“哦,天哪,我要迟到了。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导读课教案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导读课教案阅读书目:《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课时:1课时一、本月导语(可提前以群发消息的形式发送在本班学生群内)爱丽丝为了追一只会说话的兔子,无意间坠入一个奇妙的地下世界。
在这里,喝一口水可以使人变成巨人,再喝一口水可以变得非常矮小,爱丽丝一会儿头顶到了天花板,一会儿又淹没在自己的泪水里。
她还遇到了一群稀奇古怪的人和动物:只在三月发疯的三月兔、随时出现随时消失的柴郡猫,还有神气活现的扑克牌老K与总喜欢砍人脑袋的红桃王后等。
在这个疯疯癫癫的世界里,爱丽丝是唯一保持理性头脑的人,她能否应对前方的艰险回到真实的世界,让我们走进如梦如幻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吧!二、教学目标1.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使学生了解作者及故事中人物的主要形象。
2.通过品读使学生了解故事主要内容,走近书中营造的梦境,感受故事的离奇曲折,了解故事的荒诞创作手法。
3.促进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思路【环节一】激趣导入1.走迷宫,游戏导入2.鸟抓鱼,游戏导入【环节二】新知探究1.作品介绍2.作者简介【环节三】情节渲染1.情节一:变大又变小2.情节二:王后的槌(chuí)球场1/ 7【环节四】片段体验1.癫狂茶会2.假海龟的故事【环节五】任务发布【环节六】板书呈现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五、教学过程(与PPT内容同步)【环节一】激趣导入(建议用时:5分)1.迷宫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迷宫游戏,迷宫里的小主人公叫做“爱丽丝”,请你在迷宫的走一走,和所有的朋友打个招呼,然后顺利走出迷宫,请你试着走一走吧。
( PPT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爱丽丝”,她也是跟着迷宫中的小兔子掉进了地下迷宫神奇世界的,她在地下究竟经历了哪些奇妙不可思议的事情呢?请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这本书吧。
2.鸟抓鱼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有会捕鱼的鸟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翠鸟,它来干什么呢?当然是和我们今天要读的这本书里的人物玩游戏了。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童话阅读鉴赏心得分享PPT模板课件

升自己
哈姆雷特是出身高贵的丹麦王子,从小 受人尊敬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无忧无 虑的生活使哈姆雷特成为一个单纯善良 的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者
03
哈姆雷持》毕竟是一部以复仇为 主题的悲剧,这段悲剧性的爱情 仅是故事中的一个辅助性的情节, 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应结合 整个剧本从整体上来把握它,不 能简单地夸大其作用。
重大的变故也使哈姆雷特看到了社会的 现实和黑暗,他开始对亲情和爱情产生 了疑问,变得彷徨和绝望,他开始变得
偏激,离众人越来越远
皇
暴统治之下。在作者卡罗尔自己的设想中,红王后象征着某种无法控制的热情,一种盲目而没有
后
目标的暴怒。 后世学者认为,她可能象征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皇,也有可能是玛格丽特皇后。
主要人物
白兔先生负责找到爱丽丝并将她带回地下 世界以完成她的使命,第一章出场时穿西 装戴礼帽,喊着“我迟了!我迟了!”,努 力诱惑爱丽丝进入兔子洞。他在爱丽丝的 花园聚会上出现,充当红王后的侍者。他 性格与爱丽丝完全相反,世故、胆小,面 对国王、王后是奴颜屈膝。
卡罗尔还善于把各种知识、逻辑等融进笑话、幽默的文字 游戏、双关语之中,使这部童话谐趣盎然,同时也闪烁着 智慧的光芒。
非常感谢 您的观看
国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品读后感
汇报人:
《哈姆雷特》
戏剧赏析课件
汇报人:
也是他四 大悲剧中 最早、最 繁复而且 篇幅最长 的一部
被誉为欧 洲四大名 著之一。 从问世至 今被多次 改编成舞 台剧、歌 剧、影视 等作品
03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丽丝漫游仙境》整本书推荐课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丽丝漫游仙境》整本书推荐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丽丝漫游奇境》整本书阅读推荐课一、教材分析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编排了“快乐读书吧”,而“快乐读书吧”以“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历险、奇遇的外国文学名著。
同时,第二单元编排了《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篇课外,而《爱丽丝漫游奇境》是对本册“外国文学名著”单元的拓展和延伸。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跟随主人公一起经历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和奇遇,一起成长,体验成长的快乐和艰辛,收获智慧和勇气。
二、教学设想本次“快乐读书吧”与六年级上册相同,都是整本书的阅读活动,因此在《爱丽丝漫游奇境》教学中进行阅读的推荐,引导学生了解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再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对干名著,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如:猜测、想象、做批注等,有目的性的阅读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的方法和要求。
三、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阅读故事,走进书中营造的梦境,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四、教学重点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故事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故事,感受故事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书学生随机回答。
2同学们读的书可真多呀,犹如滔滔江水停不下来想要和同学们分享3.有这样一本充满神奇和想象的童话书,它历史悠久,很多小朋友读过它,爸爸妈妈也读过它,爷爷奶奶读过它,它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影响力广泛,几乎全世界的人都读过它,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
它就是我们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阅读书目--《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设计意图】以对话形式引出课题,引起学生共鸣。
(二)导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读封面,得信息。
2.同学们,从书本的封面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封面,了解书名、作者、图片、出版社等信息)我们每看一本书,都要把封面看仔细,因为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推荐课标
活动目标:
1.认识国家的名称,了解不同国家的名胜古迹;
2.根据幻灯片和字词卡理解记忆故事,能初步复述故事;
3.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活动准备:故事幻灯片、国旗幻灯片、轻音乐一首、洋娃娃一个、
玩具小锤子两个、字词卡片。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是识字“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的字词卡。
2.难点是根据幻灯片和字词卡复述故事。
活动过程:
一、以国旗引入,激发孩子的兴趣。
(以幻灯片形式巩固认识国旗)
师:我知道同学们认识了很多的国旗,现在让我们来比赛,看看谁认识的国旗最多。
二、引入故事
1.出示洋娃娃,介绍主人公“爱丽丝”
师: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洋娃娃)
她的名字叫爱丽丝。
让我们给她打个招呼吧?
师:爱丽丝是个爱旅行的女孩,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漫游世界,她的梦想能实现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好听的故事《爱丽丝漫游记》
请同学们仔细的来听一听,爱丽丝的梦想实现了没有?是怎么实现的?她都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2. 边播放故事幻灯片,边讲故事。
3. 以提问的方式理解记忆故事。
A:爱丽丝的梦想实现了吗?她在花园里发现了什么?(一个神奇的水晶球)
B:水晶球带爱丽丝去了很多地方,第一站去了哪里?(中国)
(出示“中国”字卡,指读一遍)游览了那些地方?
C:接着水晶球带爱丽丝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美国,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出示“美国”字卡,指读。
D:之后,她来到了哪里?(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
出示“澳大利亚”字词卡,指读。
E:最后爱丽丝去了哪里?游览了什么?观赏了什么?
出示“日本”字卡,指读。
F:旅行之后,爱丽丝去了哪里?怎样了?
4. 提问:爱丽丝游览了这么多的国家和这么多美丽的景观,如果你是爱丽丝,你会去哪里旅行呢?为什么?
三、理解记忆故事
请同学们跟随教师根据字词卡和图片学习复述一遍故事。
四、玩字游戏
1. 拍字游戏(2-3组)
2. 找字游戏
五、总结
课外阅读教学案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2014-05-16 16:05:27)转载▼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品解读:
在一个闷热而无聊的下午,你通常会做些什么呢?
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爱丽丝正坐在河岸边,靠着姐姐打瞌睡,突然,她看到一只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兔子边跑边说:“哦,天哪,我要迟到了。
”这本来就够奇怪的了,但那只兔子竟然会从口袋里掏出怀表看了看,然后又匆匆忙忙跑了。
爱丽丝非常好奇,她紧紧地追了上去,穿过田野,刚好看见那只兔子跳进灌木丛下的洞里。
不管三七二十一,爱丽丝也紧跟着跳了进去。
——于是,奇妙的漫游开始了!
她掉进了一个很深很深的洞,掉啊,掉啊,仿佛一辈子也掉不到底,她有足够的时间东张西望,于是从井壁的碗橱里拿了个空罐头玩,她甚至睡了一觉,总算掉到洞底了,她居然一点儿也没摔疼。
然后她到了一个四周全是门的大厅,喝了“喝我”饮料后变成了只有十英寸的小人,吃了“吃我”蛋糕后又长成了九英尺的巨人,攥着兔子的扇子时又缩成了二英寸,还跌进了自己是巨人时哭出的“眼泪池”里。
爱丽丝继续在洞里历险,她的身体总是忽大忽小地变化着。
她和老鼠、渡渡鸟等动物们赛过跑,给兔子当过女仆,和蓝色毛毛虫说过话,差点儿变成只有“巨型蘑菇”,遇到过一只会笑、有能随意隐形的柴郡猫,还和疯疯癫癫的帽匠和三月兔讨论了时间问题……
后来,爱丽丝在玫瑰园遇到了骄横的红桃皇后,和她打了一场怪异的槌球赛;欣赏了素甲鱼和鹰头狮跳的龙虾四组舞;跟着公爵夫人参加了皇帝和王后的审判,因为据说红桃武士把皇后做的馅饼偷吃了,下一个证人就是爱丽丝,她变得高大起来,勇敢地反对红桃王后的裁决,却陷入了整副扑克牌中……
——啊!爱丽丝发出一声尖叫,却发现是做了一个长长的梦,姐姐正把她身上落的树叶掸掉呢。
如果你现在无所事事,那还等什么呢?赶快打开这本书,跟随爱丽丝做一次幻想之旅吧!几乎每个读过《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人都难以忘记爱丽丝吃下某种东西时忽大忽小的变来变去,更难以忘记没有规则的槌球游戏和荒诞可笑的法庭审判,孩子们读这本书时常常笑得东倒西歪,也常常紧张得透不过气。
童话要的就是这神奇瑰丽的幻想色彩,想象越奇异、越荒诞、越陌生,就越能激发小读者的阅读热情。
《爱丽丝漫游奇境》以梦幻的方式,让爱丽丝误喝了魔水,变成了几英寸的小人而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幻化世界,经历了一系列跌宕神奇的险境,靠着勇敢和机智,爱丽丝一次次地化险为夷,正当她再一次陷入绝境时,她突然惊醒了——原来这一切都是爱丽丝做的梦。
整篇童话幻境奇特,情节发展扑朔迷离,作者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将爱丽丝梦幻故事中的各个角色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读来妙趣横生,能极大地激发小读者的想象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作者并非职业作家,他只是为了讲故事而即兴编出了这个故事。
这部小说在出版后不久,便成为英国广受欢迎的畅销书。
卡洛尔被认为是幻想文学的始祖,他突破了西方儿童文学道德说教的刻板公式,开拓了另外一种魔幻、荒诞的写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作家之一。
从表面上看,《爱丽丝漫游仙境》只是写了爱丽丝的冒险经历,但实际上,它却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种种时弊作出了辛辣的讽刺。
这可以从书里出现的人物身上看得出来,时常看手表、飞快奔跑的兔子代表了胆小细心的小市民。
整天叫嚷着把他的头砍下来的王后是独裁者的代表,为躲避王后的惩罚而把白玫瑰涂成红玫瑰的园丁,则是闭着眼睛喋喋不休的公务员的化身,而那个经常说话不着边际的公爵夫人,就成了鲁莽无知的人的象征了。
这本书中隐藏着大量诡辩的问答、双关的谜语和矛盾的逻辑思考,孩子们读起来是荒唐有趣,成人读来则是意味悠长,这与作者刘易斯·卡洛尔的职业有很大联系。
比如帽匠和三月兔关
于时间的荒诞谈话里,蕴藏着时间不是绝对的辩论;红桃王后的槌球比赛里,槌球是活刺猬,槌球棒是活红鹤,士兵们手脚着地当球门,打球的人也不论次序,乱打,乱骂,则隐含着秩序的非必然性。
最有趣的要数素甲鱼所学的正课了:“我在海底学校的课很多,有‘毒术’(读书),‘蝎子’(写字),还有各种算术:‘夹法’(加法),‘剪法’(减法),‘沉法’(乘法),‘丑法’(除法)……”相信每个读懂此处的人都忍俊不禁。
正如本书中文译版首译者赵元任先生所强调的,这“不仅仅是一部童书,还是一本哲学和伦理学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刘易斯·卡洛尔(Lewis Carroll,1832-1898),原名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英国柴郡人,长期在享有盛誉的牛津大学基督教学院担任数学讲师,发表过多本数学学术著作。
他是一位生性腼腆、患有口吃病、不善交际的数学家,但却在小说、诗歌、逻辑学等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他还是一个优秀的儿童像摄影师。
130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在遥远的英国,风景优美的泰晤士河上,年轻的卡洛尔带着邻居利德尔教长的三个女儿在河里泛舟,三姐妹缠着要他讲故事。
于是,卡洛尔编一段,讲一段,女孩们听得津津有味,旅游结束时,故事正好讲完。
10岁的爱丽丝是三姐妹中的二妹,卡洛尔最喜爱她,所以就用她的名字作为故事的主人公。
旅游回来后,爱丽丝要求卡洛尔把他白天讲过的故事写下来。
卡洛尔满足了小女孩的要求,回到家里,就开始写这个故事。
在那一年的圣诞节前夕,他给爱丽丝寄去了手抄稿。
这个手抄稿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英国著名的小说家金斯莱发现了,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他积极地促成了这本书的出版——1865年7月4日,作为卡洛尔和爱丽丝三姐妹旅行三周年纪念日,《爱丽丝漫游奇境》正式出版,并迅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英国一下子就盛行起来了。
后来,卡洛尔又写了《爱丽丝境中奇遇记》。
1898年他去世的时候,这两本书已成了英国最畅销的儿童读物,印行了近30万册。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魔幻文学的代表作,是世界十大著名哲理童话之一。
作者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用纯正、简朴、清新、自然的语言,将爱丽丝梦幻故事中的各个角色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
一百多年来,该书传遍了世界各地,无数次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哑剧、动画片等艺术形式,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儿童小说之一。
共读建议:
1、你觉得这个故事里哪个地方最惊险有趣?
2、在这本书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段话或哪一张画?
3、在所有的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如果你是爱丽丝,你想改变故事的哪几个情节?
5、你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吗?你做过什么奇妙的梦?
延伸活动:
指导学生把自己做过的一个梦,加入适当的幻想,编成童话写下来,然后全班评选“爱丽丝”杯小小童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