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报告单样例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报告单(样例)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报告单样本一、缺铁性贫血(IDA)骨髓片: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35.5%,红系占54.5%,粒红比值为1.54:1。
3、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增生为主,晚幼红增生尤其明显,细胞体积小,胞浆蓝染,胞浆量少,边缘不整齐,成熟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
4、粒系增生活跃,各阶段比值形态无异常改变。
5、淋巴系统正常,均为成熟淋巴。
6、单核细胞正常。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易见,血小板成群分布,形态正常。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正常。
2、白细胞分类正常,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易见,三五成群分布,形态正常。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铁染色:内铁(—),外铁(—)网织红计数:正常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提示为缺铁性贫血。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片: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粒系占26.8%,红系占10%,粒红比值为2.68:1。
3、红系增生减低,幼稚红细胞形态无异常改变,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4、粒系增生减低,各阶段幼稚粒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相对升高,均为成熟淋巴。
6、单核细胞正常。
7、其他非造血细胞可见。
8、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分布减少,体积小。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减少。
2、白细胞分类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3、血小板分布减少,呈散在单个分布。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铁染色:内铁升高,外铁正常网织红计数:减少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提示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型)骨髓片: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60.8%,红系占13.2%,粒红比值为4.61:1。
3、粒系极度增生,比值明显增大,以原粒增生为主,原粒38.9%,NFC86.8%,白细胞大小均匀,可见大原粒或小原粒,核有畸形,胞浆少,可出现空泡及奥氏小体,核仁显著,核分裂易见。
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范本

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姓名XXX 年龄XX 采取部位髂骨、胸骨性别X 科别血液科采取日期XXX-XX-XX 病案号591965 涂片号8665 临床诊断—---------检查报告诊断意见:检验医师签名:报告日期: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姓名XXX 年龄XX 性别X 科别血液科采取日期XXX-XX-XX 病案号591965 采取部位髂骨、胸骨涂片号8665检查报告临床诊断-- --------细胞名称血片髓片% 平均值土标准%原始血细胞0.08 0.01粒细胞系统原始粒细胞0.64 0.33早幼粒细胞 1.57 0.6中性粒细胞中幼 1 6.49 2.04 6. 5晚幼 5 7.90 1.97 3. 5杆状核10 23.72 3.5 13分叶核20 9.44 1.92 9嗜酸粒细胞中幼0.38 0.23晚幼0.49 0.32杆状核 1.25 0.61分叶核0.86 0.61嗜碱粒细胞中幼0.02 0.05晚幼0.06 0.07杆状核0.10 0.09分叶核0.03 0.05红细胞系统原始红细胞0.57 0.07早幼红细胞0.92 0.41中幼红细胞 3 7.41 1.91 5 晚幼红细胞 5 10.75 2.36 11 早巨红细胞中巨红细胞晚巨红细胞淋巴细胞系统原始淋巴细胞0.05 0.09幼稚淋巴细胞0.47 0.84淋巴细胞46 22.78 7.04 15单核细胞系统原始单核细胞0.01 0.04幼稚单核细胞0.14 0.19单核细胞 2 3 0.88 1浆细胞系统原始浆细胞0.004 0.02幼稚浆细胞0.104 0.16 1 浆细胞8 0.71 0.42 35其他细胞网状细胞0.16 0.21 内皮细胞0.05 0.09 巨核细胞0.03 0.06 吞噬细胞0.05 0.09 组织嗜碱细胞0.03 0.09 组织嗜酸细胞0.004 0.03 脂肪细胞0.003 0.02分类不明细胞0.005 0.04分裂细胞个退化细胞个粒细胞系统:有核红细胞 2.76 0.87 2 血片共数白细胞100 个骨髓片共数有核细胞200 个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立方毫米特征:(一)骨髓片1、取材满意、涂片、染色正常。
巨幼贫血骨髓报告

巨幼贫血骨髓报告
JXYPH骨髓报告
报告人:X医生
报告日期:20XX年X月X日
一、受检者信息
姓名:XX 性别:女年龄:X岁
住址: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
电话:XXX-XXXX-XXXX
二、检查结果
1.临床表现:
患者感觉乏力、头晕、心悸,体检时发现皮肤苍白、巨幼贫血症状明显。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Hb 46g/L,RBC 1.50×10^12/L,MCV 83.5 fl,MCH 27.1 pg,MCHC 32.4 g/dL,RDW-CV 21%。
(2)骨髓形态学:骨髓涂片显示幼红细胞占90%,骨髓造血系列
细胞减少。
(3)骨髓免疫表型:光镜下,骨髓成熟红细胞表面CD59、CD55、CD58缺失。
(4)遗传学检查:检测结果显示患者为PNH(缺乏表面CD59、CD55基因)。
三、诊断意见:
患者表现为巨幼贫血,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实验室检查显示缺
乏表面CD59、CD55基因,符合PNH的诊断标准。
四、治疗建议:
1.针对巨幼贫血的症状,建议输注红细胞悬液以提高血红蛋白
水平。
2.针对PNH基因缺陷,建议使用克唑替尼或依达拉奉(又称厄
洛替尼)等CD55、CD59的通道抑制剂,以减少溶血现象。
五、备注:
1.本报告仅供临床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
2.若患者出现严重溶血现象,应及时输注血浆或血小板,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鉴于患者病情严重,请根据医生建议尽快安排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IDA骨髓检查报告

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姓名 XXX 年龄 XX 性别 X 科别 血液科 采取日期 XXX-XX-XX 报告日期 2010-11-13 病案号591965 采取部位 髂骨、胸骨 涂片号8665 临床诊断 ——缺铁性贫血骨髓象————检查报告细 胞 名 称 血片 髓 片 % 平均值 ±标准差 %原始血细胞 0.08 0.01 0粒细胞系统 原始粒细胞 0.64 0.33早幼粒细胞 1.57 0.6 0中 性粒细胞 中幼 6.49 2.04 7晚幼 7.90 1.97 10杆状核 8 23.72 3.5 17分叶核 64 9.44 1.92 3 嗜 酸粒细胞 中幼 0.38 0.23 晚幼 0.49 0.32 杆状核 1.25 0.61 1分叶核 2 0.86 0.61嗜 碱 粒细胞 中幼 0.02 0.05晚幼 0.06 0.07杆状核 0.10 0.09分叶核 0.03 0.05红细胞系统原始红细胞 0.57 0.07 0早幼红细胞 0.92 0.41 0.5 中幼红细胞 7.41 1.91 9.5晚幼红细胞 10.75 2.36 33早巨红细胞 中巨红细胞晚巨红细胞淋巴细胞系统 原始淋巴细胞 0.05 0.09幼稚淋巴细胞0.47 0.84 淋巴细胞 24 22.78 7.04 15.5 单核细胞系统 原始单核细胞 0.01 0.04幼稚单核细胞0.14 0.19 单核细胞 2 3 0.88 3.5 浆细胞系统 原始浆细胞 0.004 0.02幼稚浆细胞0.104 0.16 浆细胞 0.71 0.42 其他细胞 网状细胞 0.16 0.21内皮细胞 0.05 0.09巨核细胞0.03 0.06 吞噬细胞 0.05 0.09 组织嗜碱细胞 0.03 0.09组织嗜酸细胞 0.004 0.03脂肪细胞 0.003 0.02分类不明细胞 0.005 0.04分裂细胞 个退化细胞 个粒细胞系统:有核红细胞 2.76 0.87血片共数白细胞 100 个骨髓片共数有核细胞 200 个骨髓有核细胞总数 /立方毫米 特征: (一)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G=37%,E=43%,G/E=0.86:1 3、粒细胞系统减低,以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为主,杆状核,分叶核比例偏低,其他各阶段细胞比例形态无明显异常,中毒颗粒常见 4、红细胞系统增高,以晚幼红细胞为主,晚幼红细胞比例偏高,胞质偏蓝,部分有裙边样改变。
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学生用骨髓报告单-172

细胞名称
血片
骨髓片
%
X
±SD
%
粒 细 胞 系 统
原始粒细胞
0.42
0.42
早幼粒细胞
1.27
0.81
中性
粒
细胞
中 幼
7.23
2.77
晚 幼
11.36
2.93
杆状核
20.01
4.47
分叶核
12.85
4.38
嗜酸粒细胞
中 幼
0.50Biblioteka 0.49晚 幼0.20
内皮细胞
0.01
0.04
组织嗜碱细胞
0.02
0.03
吞噬细胞
0.18
0.19
分类不明细胞
0.02
0.04
异形淋巴细胞
共数有核细胞数
1.骨髓片:
1)骨髓小粒,涂片制备,
涂片染色。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
粒红比值为。
检验日期检验者
0.80
0.64
杆状核
1.06
0.95
分叶核
1.90
1.48
嗜碱粒细胞
中 幼
0.01
0.03
晚 幼
0.02
0.03
杆状核
0.03
0.07
分叶核
0.16
0.24
红 细 胞 系 统
原幼红细胞
0.37
0.36
早幼红细胞
1.34
0.88
中幼红细胞
9.45
3.33
晚幼红细胞
9.64
3.50
原巨红细胞
早巨红细胞
骨髓报告单

原始淋巴细胞 幼稚淋巴细胞 成熟淋巴细胞 异性淋巴细胞 淋巴肉瘤细胞 原始单核细胞 单 核 幼稚单核细胞 成熟单核细胞 巨核细胞 浆 细 胞 其 他 原始浆细胞 幼稚浆细胞 成熟浆细胞 组织细胞 组织嗜碱细胞 分类不明细胞 有核细胞总数 ACP 化 学 染 色 NAP积分值 POX 铁粒幼细胞 NSE
系:红
系
3.000 0.050 0.470 22.780
±1.00 ±0.09 ±0.84 ±7.04
髓片 1、取材、染片、染色可。 2、增生度Ⅳ/Ⅶ,G=0.405, E=0.420,G:E=0.96:1 3、粒系增生偏低,原粒未见,中幼粒比 值偏高,杆状核比值减低,形态未见明 显异常。 4、红系增生活跃,原红未见,中、晚红 比值增高,形态大致正常 5、巨核全片见到23个,血小板分布不少。 6、浆细胞比值增高,占有核细胞的6%, 可见幼浆、双核及三核浆细胞 血片 有核细胞分布尚可,血小板分布不少。
聊城市光明医院骨髓分析报告单
姓 科 名: 别: 性 床 别: 号: 血片 细胞名称 (%) 原始血细胞 原始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 中 中 性 粒 细 胞 系 嗜 统 酸 晚 幼 幼 平均值 标准差 ±0.01 0.080 0.640 1.570 6.490 7.900 23.720 9.440 0.380 0.490 1.250 0.860 0.020 0.060 0.060 0.030 0.570 0.920 7.410 10.750 ±0.33 ±0.60 ±2.04 ±1.97 ±3.50 ±2.92 ±0.23 ±0.23 ±0.61 ±0.61 ±0.05 (%) 年 龄: 住 院 号: 报告日期: 取材部位: 髓片
实验11骨髓报告单书写ppt课件

检查步骤
首先用低倍镜(10x)观察全片,然后再 用油镜(100x) 分系统观察,才能获得全 面、正确的实验数据。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骨髓标本的保存和存档
骨髓标本和血涂片必须完整登记、并长期保存。 1)骨髓片编号、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及临 床诊断和形态学诊断 2)涂片后立刻固定染色 3)报告单、申请单的保存 4)标本外借应及时追回 5)涂片脱油保存
幼红细胞有无巨幼样变,胞核注意有无不规则、 固缩、碎裂,胞浆注意嗜碱点彩、豪焦小体等。 有无核浆发育失衡。并描述成熟红细胞大小、色 素充盈及有无异型红细胞等情况。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Hale Waihona Puke 增生重度减低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实验11 骨髓报告单书写

2、报告血涂片的检查结果
1)观察白细胞总数 2)做白细胞分类,描述各系细胞形态 3)注意观察红细胞形态及有无有核红细胞 4)血小板数量、形态 5)有无寄生虫
3、报告组织化学染色情况
Fe 、NAP、POX 、PAS 等
4、填写诊断意见
1)肯定性诊断 2)符合性诊断 3)疑似性诊断 4)阴性(或排除性)诊断 5)描述骨髓象特征
1二骨髓象报告单的填写二骨髓象报告单的填写1骨髓特征1对取材涂片染色的评价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和粒红比值3分别描述各系情况4巨核和血小板的描述5特殊的病理细胞和寄生虫22报告血涂片的检查结果报告血涂片的检查结果1观察白细胞总数2做白细胞分类描述各系细胞形态3注意观察红细胞形态及有无有核红细胞4血小板数量形态5有无寄生虫33报告组织化学染色情况报告组织化学染色情况fenappoxpas44填写诊断意见填写诊断意见1肯定性诊断2符合性诊断3疑似性诊断4阴性或排除性诊断5描述骨髓象特征55骨髓细胞图像骨髓细胞图像骨髓标本的保存和存档骨髓标本的保存和存档骨髓标本和血涂片必须完整登记并长期保存
常见病例
增生极度活跃 增生明显活跃 增生活跃 增生减低 增生极度减低
1 :1 10 :1 20 :1 50 :1 200 :1
> 100 50~ 100 20~ 50 5 ~ 10 <5
各种白血病 各种白血病、增生性贫血 正常骨髓象、某些贫血 造血功能低下 再生障碍性贫血
增生重度减低
增生减低
增生活跃
增生明显活跃
增生极度活跃
3、注意巨核细胞数量 参考值:7—35个/片
4、观察骨髓片边远和尾部 有无特殊细胞
油镜观察
在低倍镜观察的基础上,选择较满意的片膜 段,换用油镜观察。一般选择涂片中段 或者体尾 交界处。主要观察各细胞系增生情 况、各阶段细 胞的组成和形态结构,并作细 胞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增多。
2、白细胞分类原淋幼淋增多,中性分叶核减少,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POX阴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六、多发性骨髓瘤(MM) 骨髓片:
3、 粒系极度增生,比值明显增大,以原粒增生为主,原粒38.9%,NFC86.8%,白 细胞大小均匀,可见大原粒或小原粒,核有畸形,胞浆少,可出现空泡及奥氏小
体,核仁显著,核分裂易见。
4、红系增生受抑制,比值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相对减少。
6、单核细胞减少。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见RusslI小体,可见火焰细胞、葡萄细胞和Mott细胞。
&巨核细胞可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正常。
2、 白细胞分类正常, 亦可有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少量浆细胞和骨 髓瘤细胞,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显著,粒系占65.2%,红系占10.5%,粒红比值为6.21:1。
3、 粒系增生显著,以早幼粒增生为主,NFC50%异常早幼粒细胞大小和核大小不
一,胞浆内出现大量粗大、密集或融合的嗜天青颗粒,细胞和核可有畸形,可见
4、粒系增生活跃,各阶段比值形态无异常改变。
5、淋巴系统正常,均为成熟淋巴。
6、单核细胞正常。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易见,血小板成群分布,形态正常。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正常。
2、白细胞分类正常,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易见,三五成群分布,形态正常。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铁染色:内铁升高,外铁正常
网织红计数:减少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提示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型)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60.8%,红系占13.2%,粒红比值为4.61:1。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铁染色:内铁(一),外铁(一) 网织红计数:正常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提示为缺铁性贫血。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AA)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粒系占26.8%,红系占10%,粒红比值为2.68:1。
3、红系增生减低,幼稚红细胞形态无异常改变,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4、粒比值相对升高,均为成熟淋巴。
6、单核细胞正常。
7、其他非造血细胞可见。
8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分布减少,体积小。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减少。
2、白细胞分类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3、血小板分布减少,呈散在单个分布。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报告单样本
一、缺铁性贫血(IDA)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35.5%,红系占54.5%,粒红比值为1.54:1。
3、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增生为主,晚幼红增生尤其明显,细胞体积小, 胞浆蓝染,胞浆量少,边缘不整齐,成熟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可见嗜多色性 红细胞。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15.5%,红系占19%,粒红比值为1.23:1。
3、粒系增生受抑制,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
4、红系增生受抑制,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正常。
6、单核细胞正常。
7、浆细胞增生明显,形态异常,大小不一,核畸形,双核或多核,胞浆量多,内可
主,原粒+早幼粒可达13%,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粒细胞大小不
一,核浆发育不平衡,核分裂象易见。
4、 红系早期增生,晚期受抑制,幼红细胞比值相对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
态正常,可见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
5、淋巴系统比值减少。
&巨核细胞难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增多。
2、 白细胞分类幼稚粒增多,原粒比值升高,中性分叶核减少,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 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POX强阳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型)。
3、粒系增生受抑制,比值减少,幼稚粒细胞分布减少,形态正常。
4、红系增生受抑制,幼红细胞比值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极度增生,比值明显增高,以原淋、幼淋增生为主,原幼淋形态异常, 核仁少,胞浆少,呈高核浆比。
6、单核细胞减少。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难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奥氏小体。
4、红系增生受抑制,比值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相对减少。
6、单核细胞减少。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巨核细胞难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增多。
2、白细胞分类幼稚粒增多,以早幼粒为主,中性分叶核减低,成熟红细胞同骨髓 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POX强阳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
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40.1%,红系占12.8%,粒红比值为3.13:1。
组化染色:POX阴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
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62.8%,红系占20.5%,粒红比值为3.06:1。
3、 粒系极度增生,比值显著增高,以中性中幼粒、中性晚幼粒及杆状核细胞增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