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342农业管理农业综合知识四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湖南农业大学341农综三(3)农业机械与装备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附件3: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机械与装备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 农业机械与装备考试是为我校工程类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农业机械与装备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农业工程技术理论,并有利于我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农业机械与装备考试涵农业机械学与汽车拖拉机学等内容。
要求考生:1.准确地掌握农业机械与装备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能力等知识。
2.具备运用本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农业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汽车拖拉机学20% 农业机械学8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15分(5小题,每小题3分) 简答题25分(5小题,每小题5分)论述题10分(1小题,每小题10分)Ⅳ.考查内容一、汽车拖拉机学 (一)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1.内燃机工作原理 上下止点,活塞行程,燃烧室容积,气缸工作容积,气缸总容积,压缩比,活塞总排量。
(二)内燃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有效性能指标 有效功率,平均有效压力,有效转矩,有效效率,有效耗油率,升功率,比质量。
二、农业机械学 (一)土壤耕作机械 1.耕层土壤的物理学性质 耕作机械技术要求,土壤强度,土壤坚实度,土壤抗剪强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凝聚力,土壤附着力。
1.铧式犁与旋耕机 铧式犁结构与工作原理,旋耕机结构与工作原理,铧式犁与旋耕机作业特点分析与比较。
(二)播种施肥机械 1.播种机类型与一般构造 播种机类型与一般构造,播种机播种质量性能评价指标。
(三)育苗移栽机械 1.水稻育秧过程及其设备 水稻育秧农艺要求,水稻工厂化育秧工艺流程。
湖南农业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业政策学)农村发展领域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农业政策学(一)农业政策学导论1、政策与政策科学农业政策的定义内涵。
政策科学的内涵。
2、农业政策的本质与内涵农业的概念、地位及作用。
农业政策及其重要性。
3、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政府政策干预的目标及缺陷。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政策。
(二)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1、农业政策分析中的经济福利制定农业政策相关的经济理论简介。
农业政策与经济福利的关系。
经济福利的概念及其内涵。
帕累托最优及其实现条件。
福利变化的测度。
2、农业政策分析模型理性决策模型。
渐进决策模型。
系统模型。
过程模型。
精英模型。
3、农业政策分析的方法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内容。
农业政策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
农业政策分析的具体方法。
(三)农业政策的制定1、农业政策问题的确定农业政策问题的内涵。
农业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
农业政策问题的认定与论证。
构建农业政策问题的方法。
2、农业政策目标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含义。
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原则。
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思路与要求。
不同经济制度下的农业政策目标。
3、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与方案设计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
农业政策方案的设计。
4、农业政策方案的论证与决策农业政策方案的比较论证。
农业政策方案的决策。
农业政策方案的修正与完善。
农业政策方案的采纳与合法化。
(四)农业政策的执行过程1、农业政策执行的内涵、特点和作用农业政策执行的内涵。
农业政策执行的特点。
农业政策执行的作用。
2、农业政策执行模型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浴盆模型。
互动模型。
循环模型。
3、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农业政策方案的优劣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农业政策资源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农业政策执行环境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农业政策执行机构与人员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农业政策对象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4、农业政策的具体执行农业政策执行的主要原则。
农业政策执行的方法和要求。
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
(五)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1、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标准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第一篇: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 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考试大纲《农业知识综合四》是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根据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的培养目标,和测试考生对于“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等农业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制定。
一、管理学(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三)管理变革理论(四)组织文化与管理环境(五)企业战略管理(六)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七)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二、农村社会学(一)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概述(二)农民、农业与农村问题(三)中国农村土地关系的变革(四)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与发展(五)村民自治与农村发展(六)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七)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八)农村社会保障与城乡一体化三、农村政策学(一)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基本内容(二)农业土地政策与农地流转制度的创新(三)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政策(四)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政策(五)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保护政策(六)农业的综合支持政策第二篇:农业知识综合A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专业名称:农业推广硕士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四(共150分)科目代码:342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经济发展;2、城镇化;3、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4、市场失灵二、简答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90分)1.农村金融政策的政策手段有哪些?2.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哪些政策措施?5.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6.简述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三、论述题(本题共1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简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四、材料分析题(本题共1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25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在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表示,国家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但是不提倡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直接租种农户土地,以避免土地出现过多的非粮化和非农化。
华中农业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文法)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农业推广硕士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农村政策学第一章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系统1.公共政策的概念2.公共政策系统的主体(政策主体)3.公共政策系统的客体(政策客体)4.公共政策环境5.公共政策系统的划分第二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2.1公共政策分析的不同模式、理论和方法2.2公共政策分析的构成要素2.3公共政策分析的程序第三章公共政策问题界定3.1政策问题的性质3.2问题界定的过程3.3问题界定的方法3.4农村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特殊性第四章公共政策目标、指标和标准4.1公共政策目标4.2公共政策指标4.3公共政策评估标准4.4农村公共政策目标、指标和标准的特殊性第五章农村公共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发展变化5.1农村公共政策的概念5.2农村公共政策的主要内容5.3农村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第六章农村公共政策过程6.1政策过程6.2农村公共政策的制定6.3农村公共政策的执行6.4农村公共政策的监控6.5农村公共政策的结果评估6.6农村公共政策的调整、终结与变化参考书:《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陈振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管理学主要内容:管理的理论概述、管理组织、管理过程、管理方式、管理绩效等五大部分。
一、管理概述(一)重要概念管理定义,管理创新,管理人,管理主体和客体,管理角色,(二)基本考点1.管理的的内涵和基本特征;2.管理的目标和手段;3.管理中的人性假定;4.现代管理理论特征;5.管理主体能力结构;二、管理组织(一)重要概念组织概念,组织的类型,管理幅度,组织权变,组织整合,科层制,现代公司制度(二)基本考点1.管理组织的类型、功能;2.组织目标制定与管理;3.组织设计理论与原则;4.组织结构特性与基本类型;5.组织制度体系、特点;6.组织变革动因、阻力与发展方向;7.组织的运行机制。
三、管理过程(一)重要概念决策的本质,计划、领导者、激励、控制(二)基本考点1.决策内涵与决策方法2.计划的特点、内容、和类型;3.领导的类型、权利与领导风格;4.激励本质与激励理论;5.控制的模式、方式与要点;四、管理方式(一)重要概念共同愿景,目标管理,人际沟通,管理流程,管理效率,管理成本(二)基本考点1.建立共同愿景的方式与步骤;2.目标管理的方式;3.人际沟通的模式与改进;4.再造工作流程的基本路径;5.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北京农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村发展)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第四章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一、学习要点: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升农 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二、关键点:美丽宜居乡村、农村社会保障、精准扶贫
第五章 深化农村改革
一、学习要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 机制,健全农村创业创新体制,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深化农村精神文明 建设。
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6 年 12 月 31 日)》、《全国农 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 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5 年 12 月 31 日)》)
二、考试要求
1.了解党和国家关于农村的基本政策,掌握重要政策的内涵、目标和实施
二、关键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第二章 优化农产品供给
一、学习要点: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提升农产品质 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二、关键点: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标准化
第三章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
一、学习要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开发农村人 力资源。
路径。
2.通过对农村政策的了解,能够对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
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解答思路,以此为依据考察考生是否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 力和是否具备进一步培养的知识储备和科研能力。
三、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要点:我国农村发展的基础和当前面临的形势,农村发展的基本 原则和目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
二、关键点: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第二章 农村社会学的简要历史 一、学习要点:中国乡村建设运动。 二、关键点:乡村建设运动代表人物及观点。 第三章 农民 一、学习要点:了解农民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掌握农民的社会化。 二、关键点:农民的内涵;农民社会化的特点。 第四章 农村人地关系 一、学习要点:人地关系相关理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人地关 系。 二、关键点:人地关系理论。 第五章 农村社会关系 一、学习要点:农村社会关系的含义及类型;农村社会网络的历史演变; 农村社会资本的特征与现状。 二、关键点:农村社会网络的含义;农村社会资本的特征。 第六章 农村的婚姻家庭与家族 一、学习要点:农村婚姻制度演变;农村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二、关键点:农村家庭功能的变迁。
2020年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342《农业知识综合四》(文法)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一、考查目标1、掌握社会学、公共管理、发展规划、发展理论四个农村发展领域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
2、理解农村发展领域要求掌握的上述学科知识的核心要义。
3、能够运用农村发展领域要求掌握的上述学科知识的基本理论解释具体的农村发展现象和问题。
二、适用范围适应于农村发展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试卷内容涵盖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三门相关科目课程。
各科目内容为50分。
(四)参考教材1.《发展经济学》,郭熙宝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2017年重印)。
2.《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编写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3.《农业农村政策学》,陈文宽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年。
4.改革以来历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五)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发展经济学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分类与基本特征第二节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三节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度量第一节发展的含义第二节发展的度量第三节千年发展目标第二篇增长与分配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第二节经济增长的历史分析第三节后发优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第四章收入分配与分配第一节收入分配类型与测度第二节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及其检验第三节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第三篇发展要素第五章资本形成第一节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投资要求与投资效率第三节资本形成的过程与来源第六章人口与发展第一节世界人口增长及其趋势第二节人口转变与死亡率的下降第三节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的行为分析第四节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人口政策第五节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绩效与问题第七章人力资源第一节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第三节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与结构第四节发展中国家失业的特征及类型第五节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第八章技术进步第一节技术进步的含义及类型第二节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三节技术引进第四节创新及国家创新体系第九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二节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节资源过度使用与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第四节资源与环境的主要政策第四篇结构转变第十章农业的发展第一节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传统农业及其转变第三节农业的技术变革第四节土地制度与政府政策第五节农村金融制度及其改革第十一章工业化与信息化第一节工业化的含义与作用第二节工业化与工业发展阶段第三节工业化发展战略第四节工业化中的微观企业能力第五节信念化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第十二章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第一节刘易斯模型和拉尼斯-费模型第二节托达罗模型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第四节中国的乡-城人口流动第五篇对外经济第十三章国际贸易第一节贸易理论第二节贸易战略与政策第三节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与政策第十四章外资利用第一节外资概念与两缺口模型第二节国外借款与债务危机第三节外国直接投资第四节中国的外资引进第六篇制度与政府第十五章制度与发展第一节制度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的制度问题第三节制度后发优势第十六章市场与政府第一节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市场失灵第二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职能第三节政府失灵与政府效率的提升第四节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五节经济转轨的理论与实践第二部分农村社会学绪论第一节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边界第二节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村社会调查研究第三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第二章农民第一节农民的内涵第二节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第三节乡土文化与农民的社会认同第三章农村家庭与家族第一节农村家庭第二节农村家族第四章农村社区第一节农村社区的内涵及其特征第二节农村社区的权力结构第三节农村社区建设第五章农村社会组织第一节农村社会组织概述第二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第三节村民自治组织第六章农村社会分层与流动第一节阶级阶层及其分析方法第二节农村社会分层第三节农村社会流动第七章农村社会治理第一节农村社会治理概述第二节农村社会治理的基础条件与内在机制第三节农村社会治理的结构与类型第八章农村公共物品需求与供给第一节农村公共物品概述第二节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第三节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均衡第九章农村社会变迁与发展第一节农村社会变迁第二节城镇化与农村社会现代化第三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四节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第三部分农村政策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习近平的“三农”思想第二节农业农村政策概述第三节农业农村政策的历史演变第四节农业农村政策研究内容第二章农业农村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及调整第一节农业农村政策的制定第二节农业农村政策的执行第三节农业农村政策的评估及调整第三章农村经营制度第一节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第二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第三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第四章农村产业发展政策第一节农村产业结构政策第二节农村产业现代化政策第三节农村产业整合政策第五章农产品与农村市场政策第一节农产品加工贸易政策第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第三节粮食政策第六章农村土地政策第一节农村土地政策概述第二节农村土地物权政策第三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第四节农村土地保护政策第七章农村人力资源政策第一节农村人力资源政策概述第二节农村就业政策第三节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政策第四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第八章农村资源与环境政策第一节政策背景第二节农村水利政策第三节农村能源政策第四节农村人居环境第五节农村生态环境政策第九章农村社会发展政策第一节政策背景第二节农村教育政策第三节农村扶贫政策第四节农村文化政策第五节农村公共事业政策第六节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湖南农业大学341农综三(1)工程力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附件3: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综工程力学部分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 工程力学考试是为我校工程类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基础理论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工程力学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基础力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力学基础理论,并有利于我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工程力学考试涵盖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材料力学部分内容。
要求考生:1.准确地掌握基础力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2.具备运用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求解由工程实际问题抽象出的理论模型的能力。
3.熟练地使用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专业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部分满分为50分。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静力学约30% 材料力学7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12分(4小题,每小题3分) 填空题8分(2小题,每小题4分)计算题30分(3小题,每小题10分)Ⅳ.考查内容一、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 (一)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1.静力学公理 二力平衡原理、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力的可传性、三力平衡汇交原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刚化原理。
2.受力分析 约束及约束力,光滑接触面约束,柔索约束,径向轴承约束,固定铰链支座约束,可动铰支座约束,光滑铰链(销钉)约束,球铰链约束,推力轴承约束,二力构件,物体与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图。
(2)力系的简化1.力在平面坐标轴上的投影力的正交分解与力的投影。
2.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 直接投影法、二次投影法;力的空间正交分解,力的大小与方向余弦。
3.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力对一点的矩的概念及性质,力系的主矢及向一点简化的主矩,力系的合力及合力矩定理,力偶的概念、性质及平面力偶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结果,平面平行力系的简化结果,平面固定端约束。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

《农业知识综合四(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农业知识综合四》是农业硕士(农业管理和农村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主要测试考生对于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等农业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大纲根据农业管理和农村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而制定。
二、考试内容及范围(一)管理学1.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2.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发展;3.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4.决策与计划;5.组织设计、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6.沟通与激励;7.控制过程与控制方法;8.管理的创新职能与企业组织创新;(二)农村社会学1.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2.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基本概念;3.中国农村人地关系问题及其对策;4.中国农村经济及其制度变革;5.农村政治及其权力结构变迁;6.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7.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8.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9.农村贫困与农村扶贫;10.乡村振兴与城乡统筹发展;(三)农业政策学1.农业政策的本质与内涵;2.农业政策的制定及执行过程;3.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4.农业结构政策与农业结构调整;5.农业土地政策与农地流转制度创新;6.农村人力资源政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7.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政策;8.农产品流通与农业财政金融政策;9.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与农业的综合支持政策;10.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农业政策。
三、考试要求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答题,字迹工整。
四、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50分,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考试方式:笔试,闭卷;考试时间:180分钟参考书目: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2.《农村社会学》(第三版),刘豪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3.《农业政策学》,孔祥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知识综合四
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农业知识综合四是为招收农业硕士研究生(农业管理)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管理学原理》、《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农业管理理论知识并有利于招生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拨。
Ⅱ.考查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涵盖管理学原理、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等课程。
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管理学原理、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等各占三分之一。
四、试卷题型结构
简述题 90分(6小题,每小题15分)
论述题 60分(3小题,每小题2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管理学原理
(一)管理学基本范畴
1、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2、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湖南农业大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精都考研()——全国100000考研学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