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井下作业油层的污染与保护

合集下载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油田井下作业是指在油田地下进行的一系列探测、提取和处理油气的操作,它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油田井下作业也存在一系列环境保护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油水混合物排放:油田井下作业中会产生大量的油水混合物,其中含有一定含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如果这些油水混合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地表或水体中,将对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水资源使用:油田井下作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冲洗、冷却等操作,这将对当地水资源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紧缺地区来说,更是一大挑战。

3. 油气泄漏: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等原因,可能造成油气泄漏。

油气泄漏会导致空气污染,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4. 地质破坏:油田井下作业通常需要进行钻井、注水等操作,这些操作可能引起地质破坏,包括地层下沉、地震等,从而对地下水和地表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针对这些环保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技术来进行治理和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油水分离技术: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处理,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处理,以实现油水的有效分离和油的回收利用。

2. 水资源管理:在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采取节水措施,例如闭环冷却系统、水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减少对当地水资源的消耗。

3. 泄漏预防和应急处理:通过加强设备管理、加强操作培训和技术监测等措施,减少油气泄漏的发生,并建立健全的泄漏应急处置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地质监测和预警:通过加强对油田地质条件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地质异常,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地下水和地表环境的安全。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通过采取适当的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1. 引言1.1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油田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油田井下作业也存在着环境保护问题。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井下作业可能会导致地表和地下水污染,土壤侵蚀,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如何有效分析和解决油田井下作业的环保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针对油田井下作业的环保问题,我们需要对其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

井下作业可能导致地下水受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水源安全。

井下作业产生的废水和废气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井下作业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地震和滑坡等,对当地地质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为了解决油田井下作业的环保问题,我们需要借助一些环保技术。

在井下注水过程中,可以采用环保型注水液体,减少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可以采用环保型井口设备,减少废气的排放量,降低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制定严格的环保措施和监督机制,确保油田井下作业的环保效果。

通过有效的环保技术应用和严格的环保成本控制,我们可以有效解决油田井下作业的环保问题,保护当地环境和生态系统。

及时评估环保效果,不断完善环保措施,提高油田井下作业的环保水平。

油田井下作业的环保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实现油田井下作业环保的长远目标。

2. 正文2.1 油田井下作业的影响油田井下作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

油田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表塌陷,给周边土地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井下作业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加剧大气污染。

井下作业所需的大量水资源的使用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紧张程度,影响该地区的生态平衡。

废水排放、噪音污染、化学品泄漏等问题也是油田井下作业常见的环境影响。

这些影响不仅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也可能对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影响。

为了减少油田井下作业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环保措施。

浅谈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

浅谈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

浅谈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油田开采是伴随着井下作业的进行的,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充满了危险性,如爆炸、泄漏等事故难以避免。

同时,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井下作业也会带来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油等工业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井下作业环保问题格外重要。

本文将从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的分析、成因及防治技术三方面进行探讨。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废水污染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废水,如地下水、排泄污水、清洗水等,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化学品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如果随意排放,不仅严重污染周边水体环境,还会带来不可预测的环境风险。

油田井下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包括甲烷、硫化氢、苯、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质,而这些物质的排放、泄漏,不仅对人员健康造成威胁,也会直接影响周围环境的质量。

油田井下作业中,废油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但其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也较多,如果不做好处理和回收工作,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引起爆炸、火灾等严重事件。

二、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的成因1.技术和管理不足油田井下作业属于高危行业,无论是订单还是作业,都需要有高超的专业技术和稳定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

但有些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投入不足,盲目地追求高产、高效,忽视环保问题,从而使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油等污染物,造成环境危害。

2.资金和资源短缺油田开采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如维护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但有些企业因为资金和资源的短缺,无法实现全面、有效的环保措施,从而使废水、废气等有毒污染物无法处理和清除,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形成重大风险。

3.规章制度不健全国家、行业对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缺少明确的规章制度,缺乏强制性规定和制约权,导致有关企业对于环保问题不够重视,对环境损害的后果缺乏真正的认识,进而产生疏忽、快捷的作业惯性,使废水、废气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油田产业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油田井下开采的不断增加, 这个产业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井下作业对地下水、土壤和空气产生了严重的污染,损害了环境质量。

本文将从污染来源及作业环保措施两个方面探讨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

污染来源1.深井泥浆污染井下钻探是石油勘探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深井钻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泥浆,这些泥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化学药品,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而这些泥浆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2.化学品污染油田开采中,化学品的使用量巨大,涉及化学工业中的多种有机物、无机物和大量的金属元素。

这些化学品不仅会对作业人员造成危害,更会对地下水、空气、土壤等造成污染。

3.排污口污染油田开采中,存在很多排放口,垃圾和污水经常被排放到地面上,或者放在沟渠中,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作业环保措施1.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油田井下作业环境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于新油井、新化学品、新采油技术和新设备都必须实施环境影响评价,这样可以在井下作业之前全面评估污染潜力,并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

2. 垃圾分类和回收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包括纸盒、塑料袋等,都可以分类回收利用,化工药品容器也需做好回收和颠覆,以减少造成污染的情况。

3. 深井泥浆处理油田钻探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必须接受深度的处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中包括细菌化处理、反渗透处理、流化床处理等,可以有效减少泥浆中的有机物和化学药品,使其达到国家相关的标准。

4. 地下水保护地下水是井下作业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油田企业应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化学品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当地下水被污染时,必须进行全面清理、抽水和无害化处理。

结论随着企业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油田井下作业的环保管理也更加完善,可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也一直在不断更新和完善,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实施科学的治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井下作业对周围地区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我们在开发这些资源的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论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

论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

现如今环保问题是人们日趋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众多的化工企业中都存在大大小小的环境污染问题。

油田井下作业的操作不当,会产生很多化学污染物,容易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

那么,如何解决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迫在眉睫。

一、井下作业污染特点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田井下作业污染经常发生,和普通的污染不同,其污染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污染的范围广,面积大。

石油化工产业生产规模大,分布范围广,排污处理不当就会引起大规模的污染,后续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还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

2.污染物分散范围广。

废水、原有泄漏、废泥浆、酸液和压裂液等污染源,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探查,容易发生污染物泄漏,一旦排入环境中,其中包含的有分散物和毒物质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使污染面积扩大,引起环境严重污染。

3.污染物成分复杂。

在石油开采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元凶就是油田井下作业时产生的废水、原油、泥浆等含有化学成分的液体。

这些液体成分复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短时间内不可修复。

二、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油田井下作业的每一环节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污染物,具体分为以下几种:1.废水污染。

石油开采油田井下作业会有大量废水的产生,首先,在试油与修井时会产生压井水和循环水;其次,在洗井时会产生洗井水;压井水、循环水、洗井水都会造成严重的土壤环境污染和水源污染,因为这些污水里含有具有腐蚀性的细小颗粒,如果不能科学处理,都会成为土壤污染的污染源。

2.原油污染。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原油泄漏现象时有发生。

主要是因为油田井下作业操作不当,或试抽和试采时部分原油进到油井中。

石油原油一旦泄露就会渗入到油井附近的土壤中,甚至水源中。

由于原油成分复杂,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开会造成井下作业效率的降低。

3.酸液与压裂液污染。

酸液会腐蚀性极强,与硫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硫化氢,硫化氢使大气污染。

压裂液含有有毒物质,会从井口排出,如果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会使周边的土壤和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导致土壤酸化,植被死亡。

浅谈井下作业油层的污染与保护

浅谈井下作业油层的污染与保护

浅谈井下作业油层的污染与保护浅谈井下作业油层的污染与保护摘要:从油层的污染机理入手,分析探讨了酸化、压裂及常规井下作业对地层造成的污染,相应地提出了保护措施和解除污染的办法,总结了井下作业过程中对油层保护的几项原则,对现场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主题词:井下作业酸化压裂油层保护油层污染油井从钻开油层到采油全部完成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地层污染,导致生产井的产量、产能和最终采收率的下降;另外,由于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各工序都与油流通道相接触,这就必然要对油井产生污染。

对油井污染的原因及在井下作业过程中油层的污染作一些简单探讨,对其保护措施提几点建议.一、油层污染机理油层受到污染最直观的现象就是油井有效渗透率的降低,而引起油层有效渗透率下降的原因不外乎是固体微粒运移造成堵塞、化学反应生成沉淀、或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结垢或沉淀等。

所以从这点看,任何只要改变地层原始状态的条件都可以导致油层的污染。

对污染地层的修复一般施工复杂、费用高,而且很难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

所以,最基本的方法还是以预防为主。

(一)、固相对油层的污染固相对油层的污染一般认为是粘土矿物和固相颗粒的污染。

1、粘土矿物的污染粘土对地层的污染主要是粘土矿物的膨胀和分散。

粘土膨胀引起孔道和孔喉的缩小,增加油流的阻力或阻止油相流通;粘土分散形成粘土的微粒运移,从而堵塞孔道。

2、固体颗粒对油层的污染固体颗粒污染地层主要是微粒运移到孔道处造成堵塞。

固体颗粒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层本身的性质决定,二是工作液带入的外来固相颗粒。

地层自身的微粒包括粘土颗粒和碎屑颗粒。

粘土在地层中可能以胶结物的形式在成岩过程中共同形成、共同变化,这类粘土一旦被破坏就可能形成自由的粘土微粒或释放出细砂粒使之形成自由微粒;粘土也可能是后生的或是由基岩脱落下来的,往往沉积在孔隙中,大多数以颗粒状形式存在。

地层本身所含的固体颗粒一般污染深度较大,只要滤失的工作液或注入水等流体经过之处都可能造成污染,并且这种污染大多不可能恢复。

油田生产中井下作业污染及防控措施

油田生产中井下作业污染及防控措施

油田生产中井下作业污染及防控措施石油资源在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井下作业,而井下作业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污染现象,对油井的环保生产、安全生产非常不利。

本文对油田生产过程中,进行井下作业产生的污染現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

标签:油田生产;井下作业;污染及防控前言:在不同的油井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现象也不一样,在当前阶段的防治过程中,都是利用清洁能源的作用,在一定工艺的结合中,有效开展污染的防治工作。

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增强,要更加注意对井下作业的污染防治水平提升,来保障整个生产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一、油田生产中井下作业的污染问题分析(一)污染的种类1.地面污染这种污染现象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由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从而造成原油的开采过程中,落到地面上,造成地面污染现象的发生。

比如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在防喷头的长时间使用中,会出现一定的磨损现象,而一旦磨损达到一定程度,会在原油的防止喷发作用发挥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而造成污染现象的发生。

其次,在进行井下作业设备维护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技术不能有效开展,造成维护过程中出现地面污染的现象发生。

2.废水污染废水污染现象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井下作业洗井或者冲砂的过程中。

比如在进行洗井的过程中,由于油井在经过使用之后,会自然的残存有部分的原油油污,利用水和清洗剂的作用进行洗井工作的开展,而由于对洗井废水的回收措施使用不当,造成废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从而出现污染现象。

又比如,在高压油水井的井下作业的过程中,由于井下的压力发生不同的变化,造成油井中油水等液体物质流出,这些物质也是形成废水污染的一个来源,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

3.固体颗粒污染这种污染现象的发生,多与井下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具体操作过程有关。

比如在进行井下作业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施工内容,需要使用一定的固体颗粒物质,而这些物质在进行具体使用的过程中,与井下的油水液体发生一定的反应,从而造成污染现象的发生。

浅谈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

浅谈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

浅谈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油田井下作业已成为石油开采的重要环节之一。

油田井下作业不仅产生了丰富的石油资源,也带来了诸多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如何有效地进行油田井下作业环境保护,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油田井下作业环境污染问题分析1. 废水排放问题在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包括含有油污的污水、含有化学药剂的废水、以及含有沉积物的废水等。

这些废水的排放会对周围的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油田井下作业中,需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和化学药剂,从而产生大量的废气排放。

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会对空气质量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3. 土壤污染问题油田井下作业中,可能会发生石油泄漏、化学药剂泄漏等事故,导致周围土壤受到污染。

受污染的土壤不仅会影响植被生长,也对土地的再利用产生了严重影响。

油田井下作业中,机械设备的运转、爆破作业等都会产生大量的噪音。

这些噪音会对周围的居民和野生动物造成严重的困扰和伤害。

二、油田井下作业环保技术防治1. 废水处理技术针对油田井下作业产生的废水,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多种技术进行处理。

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比较环保和经济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生物菌群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实现对废水的净化和循环利用。

针对油田井下作业产生的废气,可以采用吸附、催化氧化、卤化物吸附等多种技术进行治理。

通过对废气的分离、净化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降低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3. 土壤修复技术在油田井下作业中,一旦发生土壤污染,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土壤修复技术进行治理。

可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多种技术方式,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和恢复,实现土壤的再生利用。

4. 噪音控制技术针对油田井下作业产生的噪音污染,可以采用隔声墙、隔音设备、减振减噪技术等多种方法进行噪音控制。

通过对噪音源的隔离和减振, 对声波的吸收和反射,达到减少噪音的目的,从根本上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井下作业油层的污染与保护摘要:从油层的污染机理入手,分析探讨了酸化、压裂及常规井下作业对地层造成的污染,相应地提出了保护措施和解除污染的办法,总结了井下作业过程中对油层保护的几项原则,对现场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主题词:井下作业酸化压裂油层保护油层污染
油井从钻开油层到采油全部完成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地层污染,导致生产井的产量、产能和最终采收率的下降;另外,由于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各工序都与油流通道相接触,这就必然要对油井产生污染。

对油井污染的原因及在井下作业过程中油层的污染作一些简单探讨,对其保护措施提几点建议.
一、油层污染机理
油层受到污染最直观的现象就是油井有效渗透率的降低,而引起油层有效渗透率下降的原因不外乎是固体微粒运移造成堵塞、化学反应生成沉淀、或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结垢或沉淀等。

所以从这点看,任何只要改变地层原始状态的条件都可以导致油层的污染。

对污染地层的修复一般施工复杂、费用高,而且很难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

所以,最基本的方法还是以预防为主。

(一)、固相对油层的污染
固相对油层的污染一般认为是粘土矿物和固相颗粒的污染。

1、粘土矿物的污染
粘土对地层的污染主要是粘土矿物的膨胀和分散。

粘土膨胀引起
孔道和孔喉的缩小,增加油流的阻力或阻止油相流通;粘土分散形成粘土的微粒运移,从而堵塞孔道。

2、固体颗粒对油层的污染
固体颗粒污染地层主要是微粒运移到孔道处造成堵塞。

固体颗粒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层本身的性质决定,二是工作液带入的外来固相颗粒。

地层自身的微粒包括粘土颗粒和碎屑颗粒。

粘土在地层中可能以胶结物的形式在成岩过程中共同形成、共同变化,这类粘土一旦被破坏就可能形成自由的粘土微粒或释放出细砂粒使之形成自由微粒;粘土也可能是后生的或是由基岩脱落下来的,往往沉积在孔隙中,大多数以颗粒状形式存在。

地层本身所含的固体颗粒一般污染深度较大,只要滤失的工作液或注入水等流体经过之处都可能造成污染,并且这种污染大多不可能恢复。

(二)、外来液体对油层的污染
外来液体对油层的污染主要是外来液体与地层流体在油层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引起沉淀。

在油水共存的油层中,油水相对饱和度的变化必然引起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变化。

外来液体对油层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在油层中引起沉淀,包括化学沉淀以及处理剂引起的沉淀等。

化学沉淀主要是外来液体与地层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

总之,任何改变地层原始状态的行为或物质都将对地层造成污染。

二、井下作业中油层的污染与保护
井下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中,工作液都是直接与油流通道相接
触,尤其对低压低渗透油层,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一旦造成污染几乎不可能恢复。

如长庆油田三叠系油井通过普通洗井后含水都会大幅上升,所以今后的井下作业中实施油层保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一般作业对油层的污染与保护
一般来讲,修井作业对油层地污染主要是固相颗粒进入地层和工作液滤液进人地层对地层所造成的污染。

另外,原油沥青、氧化物、树脂、含蜡原油、管子涂料、铁锈以及工作液中的添加剂等都要影响油层的渗透率。

为防止井下作业中油层的污染,应使用与地层流体相配伍的液体工作液;对进入井筒的工作液要过滤,保持清洁;保持井眼液柱压力在较低的水平;使用无污染添加剂;大力发展能够减少油层污染的新技术等。

(二)、酸化作业中的油层污染与保护
酸化作业的目的是解除油层的污染,保证油流通道的畅通。

但施工不当同样也可以对油层造成污染。

一般在酸化施工中有大量的外来工作液在高压下进入油层,所造成的污染主要是酸敏和水敏。

对于酸敏地层可能造成各种不溶沉积物的堵塞,如地层含有铁离子时,一方面酸耗量大,另一方面pH值升高后,铁的反应物可能沉积于地层孔隙中,pH= 5时高铁沉淀,pH=3时,低铁沉淀。

当酸液进入地层后,与地层中的沥青、树脂、蜡、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原油等发生反应,极易形成胶状体,造成对油层孔隙的堵塞。

水敏可能引起其它各种堵塞。

由于在酸化时工作压差很大,所以对地层的污染半径也很大,还可能造成永久性的污染。

所以在酸化作业时,改善工作液的性能,使
之与地层流体相配伍,则可以有效地减小污染。

(三)、压裂施工中的油层污染与保护
压裂施工是我们最常用的增产措施,它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污染,也可以增加油流通道,从而达到增产地目的。

但这项施工同时也包含了改善油层和污染油层两方面的因素。

因为压裂中有大量的外来流体和固相进入地层,可能堵塞或污染部分油流通道,如果新通道多于被污染的通道,油层就被改善是油井增产,反之就有可能减产。

另外,一般压裂都是针对低渗油层,而低渗油层的敏感性也比较强,所以造成污染的机会也会增加。

1、对油层润湿性的影响
压裂液中含有大量活性剂,在压裂中进入地层,这可使大面积的油层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使油相的相对渗透率下降。

如果使用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地保持地层的润湿性不变,减少对油层的污染。

2、压裂流体破胶后对地层的影响
一方面压裂流体破胶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不溶残渣堵塞孔道;另一方面破胶后的流体表面张力过大将会造成水锁而污染地层。

加大破胶剂用量,延长破胶时间可减少渗透率的降低,添加低分子量醇及表面活性剂可有效地降低表面张力,减少水锁的污染。

3、压裂后的冷却效应的影响
冷的压裂液进入地层后,导致油层温度下降,使原油中的蜡及沥青质析出,造成对油层的污染。

这种污染与原油性质有关,如果原油
中的蜡质和沥青含量较高,那么污染会随着降温幅度的增加而增大。

4、压裂液的滤失和粘度影响
对于压裂来说,滤失的污染往往是最严重的。

因为压裂液是最先接触油层新裂缝,而这些裂缝往往都较长,所以污染深度也会随之加深。

另外,由于压裂液粘度都比较高,对油流也会产生较大的流动阻力,加入降滤失剂可以降低压裂液的滤失,采用粘土防膨剂可以保证液体进入油层后对粘土不产生影响,从而减少油层的污染。

5、原油乳化造成的污染
压裂液进入油层后与原油反应生成乳化液,大大增加了液体的粘度,同时会造成水锁,增加油流阻力。

为防止乳化液的形成,一般可采用非离子型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三、井下作业中保护油层的原则
井下作业的任务就是解除事故,提高最终采收率。

所以井下作业只能改善油层,而不应对油层造成污染。

井下作业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不适合进入油层的工作液和固相颗粒,禁止或减少其进入油层。

2、必须进入地层的工作液一定要与地层流体相配伍。

3、已进入地层的固相必须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解堵,保持油层孔隙的畅通。

4、必须遵守各项井下作业的操作规程,防止人为因素对地层造成污染。

保护油层的工作是一项全员、全过程的工作,只要任何一道工序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有可能对地层造成无法解除的污染,使以前所做的工作前功尽弃。

保护油层必须针对各种不同的地层,对各种可能导致地层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制定出合理的现场施工方案,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由于作业过程中各项工序复杂及井况等原因,导致井下作业中对地层的污染也千变万化,要想有效地解决问题,需要工程、地质等与油井有关的全部人员共同努力,在每一次施工每一道工序中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把油层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