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2014微观经济学基础阶梯作业二
《微观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1.(1)可变成本部分:Q3-10Q2+17Q,不变成本部分:66(2)TVC(Q)=Q3-10Q2+17Q,SAC(Q)=Q2-10Q+17+66/Q,AVC(Q)=Q2-10Q+17,AFC(Q)=66/Q,SMC(Q)=3Q2-20Q+17(3)由SAC(Q)=SMC(Q),即Q2-10Q+17+66/Q=3Q2-20Q+17得Q=5或由dSAC/dQ=2Q-10=0得Q=5时平均可变成本最小。
2.(1)证明:f(λL,λK)=(λL0.5)(λK0.5)=λL0.5K0.5=λQ即生产要素L和K同时增加到λL和λK,产量相应地也增加到λQ,产量增加的幅度与生产要素增加的幅度一样,因此,该生产过程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
(2)证明:对L和K求偏导得MP L=0.5L-0.5K0.5 ,MP K=0.5L0.5K-0.5再就L对MP L求导得-0.25L-1.5K0.5<0,就K对MP K求导得-0.25L0.5K-1.5<0因为MP L和MP K的一阶导数都小于0,所以,生产要素L和K都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
3.(1)当K=10时,Q=10L一0.5L2—32则AP L=10一0.5L—32/L,MP L=10一L(2)当MP L=10一L=0,即L=10时,最大的总产量为18。
当d AP L/d L=10一0.5L—32/L=0,可解出L=8时,最大的平均产量为2。
当L=0时,最大的边际产量为10。
(3)由d AP L/d L=d(TP L/L)/dL=(MP L一AP L)/L=0,得知,AP L达到极大值时,MP L=AP L 即L=8时,最大的平均产量AP L为2;此时,MP L=10一L=2;即AP L=MP L=2。
4.(1)由于Q=L2/3K1/3,对L和K分别求偏导得:MP L=2/3L-1/3K1/3,MP K=1/3L2/3K-2/3由MP L/MP K=w/r,即(2/3L-1/3K1/3)/(1/3L2/3K-2/3)=2/1,得L=K ①由C=wL+rK,得3000=2K+L ②解式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可得K=L=1000,Q=L2/3K1/3=1000(2)Q=800时,有方程:800=L2/3K1/3③解①③组成的方程组,可得K=L=800,C=2L+K=24005.(1)SMCi=0.2qi+1,A VCi=0.1qi+1,由SMCi=A VCi,得qi=0故企业的短期供给函数为:P=0.2qi+1或qi=5P-5(2)行业的短期供给函数为:Qs=500P-500(3)由Qd=-400P+4000和Qs=500P-500,解出:Qe=2000,Pe=5(4)征税后,行业供给函数为:Qs=500(P-0.9)-500,而需求函数仍然是:Qd=-400P+4000解出:Qe’=1800,Pe’=5.5征税后,均衡产量减少200,均衡价格上升0.5。
微观经济学基础第二次作业-北邮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完全是由劳动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A.正确B.错误2.3.收益就是利润,因此收益最大化就是利润最大化。
A.正确B.错误4.5.在一条等产量线的上部,其代表的产量大于该等产量线的下部所代表的产量。
A.正确B.错误6.7.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一定的条件下,预算约束线是一条确定的直线。
A.正确B.错误8.9.商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从其本身用途的多样性结果来解释。
A.正确B.错误10.11.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下降。
A.正确B.错误12.13.对于消费者均衡,如果从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则结果肯定不同。
A.正确B.错误14.15.某种产品的价格下限一定高于其均衡价格。
A.正确B.错误16.17.一般来讲,生活必需品的弹性是小于1的,这说明消费者在此类商品低价时的总支出将小于高价时的总支出。
A.正确B.错误18.19.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需求的弹性越小。
A.正确B.错误20.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1.搭便车问题是源于公共产品具有以下那一个特性?()A.外部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2.3.市场失灵是指()。
A.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均B.不能产生任何有成果的市场过程C.以市场为基础的对资源的低效率配置4.5.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A.等于零B.等于一C.大于零小于一6.7.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劳动,这一措施会导致:()。
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B.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8.9.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一定:()。
A.增加B.减少C.不变10.11.下列那种情况是边际效用:A.巧克力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增加到8个效用单位,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B.消费两个巧克力获得的满足程度为13效用单位C.消费两个巧克力,平均每个巧克力获得的满足程度为6.5个效用单位12.13.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二章供求理论

商品的供求和价格一、单项选择题1.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A.张某买了面包B.张某没有买面包,而买了煎饼C.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D.张某准备买10个,但钱没带够2.需求规律说明()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车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E.羽毛球的价格下降,球拍的销售量增加3.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量将()A.减少B.不变 C 增加D.视具体情况而定4.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A.需求下降 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 D.需求量增加5.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需求增加 B.需求量增加 C.需求减少 D.需求量减少6.以下几种情况中,()项是需求规律的例外A.某商品价格上升,另一商品需求量也上升B.某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C.消费者收入增加,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7.供求规律说明()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c.消费者更喜欢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8.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A.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 D.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9.如果政府利用商品配给的方法来控制价格,意味着()A.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已不能影响价格B.政府通过移动供给曲线来抑制价格C.政府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10.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要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下面的相应措施()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11.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A.黑市交易B.大量积压C.买者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12.政府把价格提高到均衡价格以上可能导致()A.黑市交易B.大量积压C.卖者卖出了希望出售的商品13.当需求的增加幅度远大于供给增加幅度的时候,()A.均衡价格将提高,均衡交易量减少B.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上升C.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将增加14.均衡价格是()A.供给和需求相等是的价格B.固定不变的价格C.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15. 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9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9P后,均衡价格将()A. 大于4B.小于4C.等于4D.小于或等于416. 当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后,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将()A. 上升B.下降C. 不变D.无法确定E.使得均衡数量不变17. 下列哪种情况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是需求的变化()A.消费者的收入变化B. 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变化C. 消费者预期该商品的价格将上涨D. 该商品的价格下降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项的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是需求规律的例外A.面包B.吉芬商品C.低档品D.小汽车E.炫耀性商品2、1966年以前,天主教徒在星期五不许吃肉,他们便吃鱼。
【高级微观经济学】14年习题二

GS/ECON5010section“B”’Answers to Assignment2F2014Q1.For what values ofα,βandγwould the following pair of functions represent the Mar-shallian demand functions of a consumer with income y,facing prices(p1,p2)?x M1(p1,p2,y)=y2p1+p2p1x M2(p1,p2,y)=αyp2+βp1p2−γA1.Marshallian demand functions must obey the adding–up constraint,thatp1x M1(p1,p2,y)+p2x M2(p1,p2,y)=y(1−1)for every price–income combination(p1,p2,y).Herep1x M1(p1,p2,y)+p2x M2(p1,p2,y)=12y+p2+αy+βp1−γp2(1−2)The only way that the right hand expression in(1−2)can equal y exactly,for any values of p1,p2and y,is ifα=12(1−3)β=0(1−4)γ=1(1−5)So the“candidate”functionsx M1(p1,p2,y)=y2p1+p2p1(1−6)x M2(p1,p2,y)=y2p2−1(1−7)represent Marshallian demand functions if the2–by–2Slutsky matrix,with typical elementS ij≡∂x M i∂p j+x M j(p1,p2,y)∂x M i∂y(1−8)is symmetric,and negative semi–definite.From equations(1−6)–(1−8),that matrix isS= −y(p1)2−p22(p1)212p1+y4p1p212p1+y4p1p2−y4(p2)2−12p2(1−9)So the matrix is symmetric.The elements on the diagonal are negative.And the determinant of the matrix in equation(1−9)is:y216(p1)2(p2)2+y16(p1)2p2+1(p1)2−y216(p1)2(p2)2−y16(p1)2p2−1(p1)2=0so that the matrix is negative semi–definite,since the elements on the diagonal are negative and the determinant is0.Q2.The following table lists the prices of3goods,and the quantities a consumer chose of the goods,in3different years.For what values of A do these data satisfy the strong axiom of revealed preference?t p t1p t2p t3x t1x t2x t31511252025251125404031152530AA2.The costs of the three chosen bundles,in each of the three periods,can be represented by the matrix below,where element ij is the price of bundle j in year i:170205155+A170205155+A17026555+5ASince the bundle x1is not directly revealed preferred to the bundle x2,SARP can only be violated if the bundle x3is directly preferred to either of the other bundles.So if A<23,the third row of the matrix shows that x3is not revealed preferred to either of the other bundles.In that case there can be no violation of SARP.If23≤A<42then x3is revealed directly to be preferred to x1,but not to x2.In that case, the cost of bundle x3in year1falls between178and197,which is greater than the cost of the bundle x1,which was actually chosen in the year.So again,no possible violations of SARP:x1is not revealed directly to be preferred to anything,and x3is not revealed preferred to x2.If A≥42,then bundle x3is revealed preferred to bundle x2.So there is a violation of W ARP if bundle x2is revealed directly to be preferred to bundle x3.This will be the case if and only if A≤50.So violations of SARP can occur only if and only if42≤A≤50.Q3.Write down a von Neumann–Morgenstern expected utility function for a person who would be willing to choose each of the following actions if her initial wealth were W=200:(i)Pay more than$100for insurance against a disaster which would lose her all her wealth with probability0.5.(ii)Pay more than$100for an investment which would double her wealth with probability 0.5,and leave her wealth unchanged with probability0.5.A3.If the price were exactly$100in each case,the transactions in(i)and(ii)would both be fair bets:they would leave the expected value of the person’s wealth unchanged.So a person who would want to undertake both actions must be risk averse at lower levels of wealth,and risk–loving at higher levels.A utility–of–wealth function U(W)for such a person must have U (W)<0for some levels of wealth below$100,and U (W)<0for some levels of wealth above$100.For example,suppose thatU(W)=20000log W+W2(3−1)ThenU (W)=−20000W2+2(3−2)so that U (W)<0if and only if W>100.This person would get an expected utility level of−∞if some disaster could reduce her wealth W to0with positive probability.So she would certainly buy insurance against such a disaster at any price less than her whole wealth W=200.If the insurnce were ctuarially fair,then buying full insurance would leave her with certain wealth of$100.Buying the insurance gives her an expected utility ofU I=20000log100+(100)2≈102103(3−3) and going without insurance would leave her with expected utilityU NI=(0.5)[20000log200+(200)2]+(0.5)[20000log0+(0)2]=−∞(3−4)so she would buy the insurance in case(i).In case(ii),her expected utility if she did not undertake the investment would beU NRI=20000log200+(200)2≈145966(3−5)If she undertook the investment,and had to pay a price of$100,then she would have100if the investment failed,and2(200)−100=300if the investment succeeded,so that her expected utility would beU RI=(0.5)[20000log100+(100)2]+(0.5)[20000log300+(300)2≈153089(3−6) so that U RI>U NRI.Q4.(This is an example of the“St.Petersburg paradox”.)If a person were a von Neumann–Morgenstern expected utility maximizer,with a constant coefficient of relative risk aversion of2, what would be the certainty equivalent to the following compound lottery?A coin is tossed once.If it lands“heads”,she gets$1000000.If it lands“tails”,the coin is tossed again.If it lands“heads”on the second toss(after“tails”on thefirst),she gets$2000000.It it lands“tails”on both of thefirst two tosses,the coin is tossed again,and,if it lands“heads”on the third toss(after landing“tails”twice)she gets$4000000.The coin–tossing continues until thefirst“heads”,and her payoffwill be2t million dollars,where t is the number of times that the coin landed“tails”consecutively before thefirst“heads”.A4.With a CRR expected utility,her utility from a wealth level of W can be written U(W)= U1−β1−β,whereβis the coefficient of relative risk aversion.Withβ=2,this means that the utility of a wealth level W is−1/W.So if we measure wealth in millions of dollars,her expected utility from the gamble would beEU=−(0.5)11−(0.25)12−(0.125)14−···(4−1)since the probability of a head on thefirst toss is0.5,the probability that thefirst head is on the second toss is0.25,and so on.Expression(4−1)can be writtenEU=−12−18−132−···(4−2)orEU=−12∞t=014t(4−3)Now a general rule about infinite sums is that∞t=0x t=11−x(4−4)when x<1.[Proof:(1−x)[ ∞t=0x t]=(1−x)[1+x+x2+···]=(1+x+x2+···)−(x+x2+x3+···)=1]So,using this general rule,EU=−1211−0.25=−23(4−5)The certainty equivalent to this gamble is a certain amount of wealth CE such that U(CE) equals the expected utility of the gamble,or U(CE)=−23.So−1CE=−23(4−6)meaning that the certainty equivalent CE to the gamble is$1.5million.Q5.If a person were a von Neumann–Morgenstern expected utility maximizer,with a constant coefficient of relative risk aversion ofβ,with wealth W0and she faced a50%chance of losing all her wealth in some accident,for what values ofβand W0would she be willing to buy an insurance policy which provided full insurance against the accident,at a cost of a fractionα>0.5of her wealth?A5.If she did not buy the insurance,then her expected utility would beEU0=11−β[(0.5)(W0)1−β+(0.5)(0)1−β](5−1)whereas if she paidαW0for the insurance,her utility would be a certainEU1=11−β[(1−α)W0]1−β(5−2)First,note that the expression01−βis infinite ifβ>1.If her coefficient of relative risk aversion is greater than1,then she would be willing to pay anything for insurance against the loss of all of her wealth(whatever the probability of loss).Second,notice that whenβ<1,expression(5−2)is bigger than expression(5−1)if and only if[(1−α)W0]1−β>(0.5)(W0)1−β(5−3)So ifβ<1,her choice of whether to buy the insurance does not depend on her initial wealth W0 ;she will purchase the insurance if and only if(1−α)1−β>0.5(5−4) Taking logarithms of both sides of(5−4),it will hold if and only if(1−β)log(1−α)>log(0.5)=−log2(5−5)orβ>1−log(0.5)log(1−α)(5−6)。
微观经济学综合题库1-20

微观经济学试卷(一)一、选择题:1. 如果MP L/MP K﹥w/r,那就应该(上财2003)()A.用更多的劳动替代资本B.用更多的资本替代劳动C.降低工资D.降低利率2. 在长期均衡状态及垄断竞争条件下,必定正确的说法是:()A.价格高于LACB.主观需求曲线的绝对弹性大于比例的需求曲线的绝对弹性C.必定存在对更多的厂商加入的某种障碍D.资源被浪费在广告上E.边际成本等于由比例的需求曲线得出的边际效益3.下列哪一项不是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A.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消费他们的消费者都是相同的B.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一定等于所有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C.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生产中运用这两种要素的所有商品来说都是相等的D.生产一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进行E.上述各项都是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4.蛛网定理说明的是()A.周期性商品的供应数量和价格的变化B.周期性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化C.周期性商品的供求数量和价格的变化D.周期性经济危机5.下列判断哪一句是错的(上财2001)()A.经济租金属于长期分析,而准租金属于短期分析B.经济租金是对某些特定要素而言,而经济利润则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C.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租金D.一种要素在短期内存在准租金,并不意味在长期中也存在经济利润6.边际成本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A.平均成本的变化B.总可变成本对产量的导数C.要素价格D.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化7.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A.总产值等于所有要素报酬之和B.要素报酬取决于要素所生产的边际产量C.如果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那么,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D.上述说法全都正确E.只有A和B正确8.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行业)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对该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较()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9.下列哪一项不是进入一个垄断行业的壁垒()A.垄断利润B.立法C.专利权D.资源控制10.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不同的特点之一是:()A.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B.各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C.企业进出这一市场是自由的D.当MC=MR时利润达到最大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美国银行有4000家,是其它国家的两倍多。
宏微观经济学第二次作业题及答案.doc

第2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20小题,每小题3分)1.IS-LM模型研究的是:()A.在利息率与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C.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的影响D.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2.当价格上升时,吉分品的需求是()A.减少B.上升C.不确定D.不变3.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反映了()A.资源在所有生产活动中都同样有效B.成本递减规律C.存在政府决定D.失业率高4.无谓损失就是()。
A.消费者剩余的减少B.生产者剩余的减少C.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不到的部分D.生产者剩余的增加5.如果在需求曲线上有一点,Ed=2, P=20元,则MR为()A.30 元B.10 元C.60 元D.—10 兀6.己知某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为5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为15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OA.20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7000亿美元和5500亿美元C.2000亿美元和1500亿美元D.7000亿美元和3500亿美元7.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折旧B.直接税C.间接税D.进出8.凯恩斯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不包括()。
A.否定供给创造需求B.否定充分就业C.否定货币数量说D.否定总供给等于总需求9.生产函数q=10K0. 7L0. 8表明()A.规模报酬递增B.规模报酬递减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报酬不能确定10.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 曲线上的一点()A.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B.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C.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D.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11.某企业有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1 000万,折旧率6%;银行长期贷款100 万,年利率5%;生产工人工资总额120万;管理人员工资10万;原料、材料、动力费用1 500万。
北邮经济学阶段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分)1.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数量(?? )。
A. 一家B. 几家C. 相当多D. 都可能2. 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
A. 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B. 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C. 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D. 两者无关3.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
A. 边际成本大小于边际收益B.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C. 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D. 与边际成本无关4. 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是:(?? )。
A.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交之点B.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C. 离原点最远的等产量线上的任何一点D. 离原点最近的等产量线上的任何一点5. (错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品时所增加的成本是(?? )。
A. 总成本B. 平均成本C. 边际成本D. 不变成本6. 收益是指(?? )。
A. 成本B. 利润C. 成本加利润D. 收入减成本7.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
A.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 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 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D.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均不断下降8.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
A. 由于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B. 由于鸡蛋的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增加C. 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D. 由于鸡蛋的成本提高引起的9. 同一条曲线,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这是(?? )。
A. 需求的变动B. 价格的变动C. 需求量的变动D. 需求和价格变动10. 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称为(? ?)。
A. 资源的稀缺性B. 机会成本C. 规范经济学D. 生产什么的问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分)1.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
A. 价格的波动B. 利率的波动C. 国民收入的波动D. 季节的波动2. 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 )。
微观经济学第二版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二版习题答案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个人、家庭、企业等)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
学习微观经济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机制和经济运行规律,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经济决策能力。
而《微观经济学第二版》是一本经典教材,它提供了丰富的习题,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下面,我们将针对该教材的习题进行解答。
第一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分配稀缺资源的学科。
它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影响资源的利用和分配。
2. 什么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我们做出某种选择时,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
它反映了资源的有限性和选择的必然性。
3. 什么是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某种行为或决策所带来的额外效果。
它帮助我们理解人们为什么会在某种行为或决策上做出调整。
第二章: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1. 什么是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描述某种商品或服务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关系的曲线。
它呈现了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反向关系。
2. 什么是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描述某种商品或服务在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关系的曲线。
它呈现了价格和数量之间的正向关系。
3. 什么是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数量达到平衡状态,即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此时,市场价格也达到了均衡价格。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1. 什么是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时,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满足度。
它帮助我们理解消费者为什么会在某种商品或服务上做出调整。
2. 什么是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其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发生变化的效应。
当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可能购买更多的商品或服务;当收入减少时,消费者可能购买更少的商品或服务。
3. 什么是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可能选择购买其他替代品的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答
案:
[B;]
得分:[5]
试题分
值:
5.1
提示: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
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横轴相交
纵轴相交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B;]
案:
得分:[5]
试题分
值:
5.4
提示:
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企业家的创新是超额利润的源泉之一。
正确
错误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A;]
案:
得分:[5]
试题分
值:
5.1
提示:
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
正确
错误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案:
[A;]
得分:[5]
试题分
值:
平均可变成本一定:()。
增加
减少
不变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案:
[A;]
得分:[5]
试题分
值:
5.4
提示:
下列那种情况是边际效用:
巧克力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增加到8个效用
单位,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
消费两个巧克力获得的满足程度为13效用单位
消费两个巧克力,平均每个巧克力获得的满足程度为6.5个效用单位
正确
错误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案:
[B;]
得分:[5]
试题分
值:
5.2
提示:
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正常利润即是企业家才能的价值。
正确
错误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A;]
案:
得分:[5]
试题分
值:
5.2
提示:
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一定的条件下,预算约束线是一条确定的直线。
正确
错误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增加
减少
不变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A;]
案:
得分:[5]
试题分
值:
5.5
提示: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资源配置
资源利用
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A;]
案:
得分:[5]
试题分
值:
5.5
提示: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A;]
案:
得分:[5]
试题分
值:
5.4
提示: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下述哪一种情况可使汽油的整条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汽车价格上升
铁路和空中运输费用提高
低成本电力车辆问世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B;]
案:
得分:[5]
试题分
值:
5.1
提示:
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需求量则会()。
学生答
案:
[B;]
得分:[5]
试题分
值:
5.3
提示:
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等于零
等于一
大于零小于一
知识点:微观经分:[5]
试题分
值:
5.3
提示:
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劳动,这一措施会导致:()。
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5.1
提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完全是由劳动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正确
错误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A;]
案:
得分:[5]
试题分
值:
5.1
提示:
收益就是利润,因此收益最大化就是利润最大化。
正确
错误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B;]
案:
得分:[5]
试题分
值:
5.1
提示:
在短期内,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可变成本。
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B;]
案:
得分:[5]
试题分
值:
5.5
提示:
试题分
值:
5.1
提示:
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的区别在于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位基础。
正确
错误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A;]
案:
得分:[5]
试题分
值:
5.3
提示: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搭便车问题是源于公共产品具有以下那一个特性?()
外部性
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A;]
案:
得分:[5]
试题分
值:
5.2
提示:
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下降。
正确
错误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案:
[B;]
得分:[5]
试题分
值:
5.2
提示:
预算约束线上的每一点代表了当收入一定时,消费者可能购买的不同数量的商品组合。
正确
错误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
[A;]
案:
得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