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书法名言警句大全

合集下载

学习书法的名言警句

学习书法的名言警句

学习书法的名言警句学习书法有助于培养人的道德修持和真善美的品格。

那么有哪些名言警句是关于书法学习的呢?下面店铺为你分享的是关于书法学习的名言警句,希望你喜欢!关于书法学习的名言警句(最新篇)1) 北魏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变态,唐人书无定势,而出之矜持,故形板刻。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2) 书法要旨,有正与奇。

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

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

明.项穆《书法雅言》3) 书亦须用圆转,顺其天理;若辄成棱角,是乃病也。

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4) 一画之间,变欺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

唐.孙过庭《书谱》5) 山谷云:凡作书之害,姿媚是其小弊,轻佻是其大病。

直须落笔,一一端正。

至于放笔,自成行草,最忌用意装缀,便不成书矣。

清.梁章钜《学字》6) 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俗书非务为妍美,则故诧丑拙。

美丑不同,其为为人之见一也。

清.刘熙载《艺概》7) 甜熟不是自然,佻巧不是工致,卤莽不是苍老,拙恶不是高古,丑怪不是神奇。

清.方薰《山静居论画》8) 规矩入巧,乃明神化,出没不穷。

本领精熟,则心意自能变化。

清.冯班《钝书吟要》9) 学书如穷径,先宜博涉,而后反约。

不博约于何反?清.梁献《学书论》10) 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

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

今观二家之书,皆萧洒纵横,何拘平正?南宋.姜夔《续书谱》11) 其正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廷诤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尚也。

行书黝纠蟠屈,如龙蛇振动,弋戟森列,自成一家。

宋.朱长文《续书断》12) 直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

清.冯武《书法正传》13) 苏文忠公曰: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事行草。

犹未能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清.梁章钜《学字》14) 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者,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

书法作品的名言警句

书法作品的名言警句

书法作品的名⾔警句 书法是⼀种艺术,是世界上独⼀⽆⼆的瑰宝,书法作品当中的名⾔警句具有深刻的哲理,值得⼈们赏析。

今天店铺为你分享的是书法作品的名⾔警句赏析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书法作品的名⾔警句 1) 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安;纤纤乎似初⽉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2) ⼈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形。

——项穆《书法雅⾔》 3)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韵⾃胜焉。

——张沅《⽯涛画语录》 4) 引笔奋⼒,若鸿鹄⾼飞,邈邈翩翩。

5) ⾏于简易闲澹之中,⽽有深远⽆穷之味。

——范温 6) 时时只见龙蛇⾛。

——唐代诗⼈李⽩ 7)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南朝梁皇帝萧衍 8)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南朝·宋⽂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 9) 疾风吹劲草,烈⽕炼真⾦;不经寒霜苦,安能⾹袭⼈。

锋⾃磨砺出,⽟乃雕琢成;⼈⽽不苦练,焉能艺精深。

——李铎 10) 字要⾻格,⾁须裹筋,筋须藏⾁,帖乃秀润⽣。

——北宋书法家,画家⽶芾《海岳名⾔》 11) 如清风出袖,明⽉⼊怀。

——李嗣真 12)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落落珠⽟,飘飘缨组。

——张怀声 13) ⽆声之⾳,⽆形之相。

——张怀谨 14)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章之急务也。

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长《续书断》 15) 翰墨之美,多以⾝后腾声。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16) 笔性墨情,皆以其⼈之性情为本。

是则理性情者,书之⾸务也。

——刘熙载《艺概》 17) 学书者有两观:⽈观物,⽈观我。

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刘熙载《艺概》 18) 多⼒丰筋者圣,⽆⼒⽆筋者病。

——晋代⼥书法家卫夫⼈《笔阵图》 19) 学书当⾃成⼀家之体。

——北宋⽂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成家说》 20)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

书法名言佳句

书法名言佳句

书法名言佳句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

那么在我国的书法中,有哪些名言佳句是常用的呢?下面店铺给你带来的是书法名言佳句的内容,希望你喜欢!书法名言佳句(经典版)1)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刘熙栽《艺概》2)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西汉学者扬雄3)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

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刘熙载《艺概》4)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唐代诗人韩偓《草书屏风》5)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孙过庭《书谱》6)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柳公权7)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袁昂8)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9)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10)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张彦远11) 心正则笔正。

——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12)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13)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仓颉之嗣。

小篆之祖。

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断》14) 笔下龙蛇似有神。

——张怀谨15)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

——张怀谨16)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韩渥17) 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

——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18)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张怀谨19) 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20) 挥毫落笔如云烟。

——杜甫书法名言佳句(最新版)1)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适合书法的名言警句精选60句大全

适合书法的名言警句精选60句大全

适合书法的名言警句精选60句大全古代史官修史,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各有原则、体例,谓之“书法”。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适合书法的名言警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适合书法的名言警句11、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2、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

——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3、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于谦《岳忠武王祠》4、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

——何承天《战城南》5、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赵鼎《寒食》6、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7、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屈原《国殇》8、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劝学诗》10、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11、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王建《寄旧山僧》12、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

——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13、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1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15、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16、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17、关山万里作雄行。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18、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1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20、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21、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刘长卿《别严士元》22、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岑参《送人赴安西》适合书法的名言警句2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适合写书法的名言警句

适合写书法的名言警句

适合写书法的名言警句书法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

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适合书法的名言警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适合书法的名言警句11、时时只见龙蛇走。

——李白2、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3、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苏轼《书论》4、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张怀谨5、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韩渥6、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涛画语录》7、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8、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9、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苏轼10、拳要打,字要练。

11、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虞世南《笔髓论》1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

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朱和羹《临池心解》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柳公权14、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孙过庭《书谱》15、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蔡邕《石室神授笔势》16、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

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书法三味》17、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

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项穆《书法雅言》18、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李嗣真19、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袁昂20、笔下龙蛇似有神。

——张怀谨21、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

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关于书法的名言警句

关于书法的名言警句

关于书法的名言警句从古至今,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自古就有很多名言警句是关于书法的,其中你看过哪些呢?下面店铺给你带来的是关于书法的名言警句的内容,希望你喜欢!关于书法的名言警句(经典版)1) 把笔深浅,在于去纸远近,远者浮泛虚薄,近则瘟锋体重。

唐.卢携《临池诀》2) 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依笔,则有力。

黄庭坚《论书》3) 所谓法则,恹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

五代.李煜《书述》4) 执笔欲紧,运笔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之,执笔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知执。

孙过庭有执.使.转.用之法:执谓长短深浅;使谓纵横牵挚;转谓钩环盘纡;用谓点画向背;岂偶然哉!宋.姜夔《续书普》5) 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辩按尤当于起笔处,辩提尤当于止笔处。

书家于提按两字,有相合而无相离。

故用笔重处正需飞提,用笔轻处正需实按,始免堕飘二病。

清.刘颐载《艺概》6) 用笔须手腕轻虚。

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

唐.虞世南《笔髓论》7) 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便,拙则浑古,合而参之,落笔自无轻佻浑浊之病矣。

清.秦祖永《绘事津梁》8) 书法在用笔,用笔在用锋。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9) 右军用笔内恹,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

明.丰坊《书诀》10) 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权全。

次实指,制实则筋力平均。

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宜。

唐.李世民《笔法诀》11) 思翁言:坡公所书《赤壁赋》全用正锋,欲透纸背,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殊非石刻所能传。

此皆用墨到极微妙地位,亦书家莫传之秘也。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12) 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于轻健: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

清.冯武《书法正传》13) 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褚,欲其手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

宋.姜夔《续书谱》14) 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

关于书法的名言名句_经典名言

关于书法的名言名句_经典名言

关于书法的名言名句我们现在都在讲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个大传统,书法传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其中有哪些是关于书法的呢?下面小编给你带来的是关于书法的名言名句的内容,希望你喜欢!关于书法的名言名句(经典版)1)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 时时只见龙蛇走。

——李白3) 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4) 故以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

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朱和羹《临池心解》5)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刘熙载《艺概》6) 字无百日功。

7)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王妤8) 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汇要·游艺》9) 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王羲之传论》10)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议》11)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蔡邕《石室神授笔势》12) 婉若银钩,漂若惊鸾。

——西晋书法家索靖13)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14)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松年《颐园画论》15)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16) 字怕练,马怕骑。

17)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8) 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19)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南朝梁皇帝萧衍20)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虞世南《笔髓论》关于书法的名言名句(最新版)1)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张怀谨2)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

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3)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关于书法的名言名句

关于书法的名言名句

关于书法的名言名句以下是关于书法的名言名句: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刘熙载《艺概》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刘熙载《艺概》写字无他道,须先有成人的样子,然后有成人的气质。

——孙过庭《书谱》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米芾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项穆《书法雅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书肇于自然。

——蔡邕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刘熙栽《艺概》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松年《颐园论画》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精神乃有。

——苏轼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

——米芾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松年《颐园论画》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

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

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公《游祥亭题请之上》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书有工拙,而军君子小之道,不可掩也。

——苏轼《题鲁公书草》书无工拙之别,但识浅学疏尔!——苏轼书当造乎自然。

——苏轼书必有神、气、骨、肉、血。

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苏轼短幅出于促迫或偶然与长幅佳作殊难并论。

——王原祁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

不工者,工之极也。

——赵孟頫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

始之生者,学力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

不落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笔底具化工也。

——赵孟頫书虽末技,然赵子昂却视书法为生命——真乃至理名言!——王铎夫书者有道惟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的书法名言警句大全
1、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2、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刘熙载《艺概》
3、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4、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5、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6、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7、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8、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巴尔
扎克
9、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
人。——松年《颐园画论》
13、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
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14、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15、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16、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17、字无百日功。
18、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9、书肇于自然。——蔡邕
20、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1、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22、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涛画语录》
23、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24、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
邕《石室神授笔势》
25、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
《非草书》
26、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27、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
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28、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草。
29、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30、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1、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32、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3、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34、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

35、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36、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37、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38、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39、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
而失掉。——池田大作
40、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
41、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42、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43、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44、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45、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
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46、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
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
穆《书法雅言》
47、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48、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49、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50、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
清洁的。——契诃夫
51、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刘熙载《艺概》
52、一样事,百样做。
53、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
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54、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55、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
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56、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
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57、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58、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59、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60、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61、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6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6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64、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
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6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66、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67、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
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68、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莎士比亚
69、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70、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71、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72、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73、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74、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75、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76、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77、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拉法特
78、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79、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
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
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80、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
81、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82、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83、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84、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85、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86、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87、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88、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89、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
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
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90、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巴尔扎克
91、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92、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93、一手难遮两耳风,一脚难登两船。
9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95、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96、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97、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华盛顿
9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99、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
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100、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