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日由来
宪法宣传ppt课件

经贸系系列宣传活动之------学宪法我宣誓
你知道国家宪法日吗?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知道它是从哪年开始的吗?
国家宪法日的来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法制宣传日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 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在这一天中,部分民众可进法院参观。 从1986年至2000年,全国实施了三个五年普法规划,“六五”普法 在全国普遍展开。将宪法实施日定为法制宣传日,无疑具有重要的 意义。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对公民个人的要求:学法、 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 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学习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宪法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
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要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所确立的国家根本制 度、根本任务、基本原则、活动准则,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教育引导各级组织和全体公民牢固树立宪 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履行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
01 什么是宪法
国家的根本大法 根本制度、根本任务 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 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统一的基础 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02 如何理解宪法
宪法是母法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宪法日文字内容

宪法日文字内容
1、国家宪法日的由来: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
具体时间是每年的12月4日。
自此12月4日开始被称为国家宪法日,也称12.4国家宪法日。
设定宪法日并非我国独创,世界上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意大利、波兰、俄罗斯等国都设有宪法日。
作为一种法定国家节日,宪法日的设定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2、为何要设立国家宪法日:通过国家设立节日的方式来纪念、庆祝、宣传宪法,有助于社会各界深化对宪法内容和含义的直观认识。
其目的是增强宪法观念,传播宪法精神,提高公民法律信仰和守法意识。
3、为何国家宪法日确定为每年的12月4日:我国之所以确定每年的12月4日作为国家宪法日,是因为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公布实施的。
4、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何时制定: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
6、宪法有哪些主要特征:宪法的内容不同于一般法律。
一般法律的内容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领域。
宪法的内容涉及国
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依据。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要以宪法为依据。
12.4国家宪法日的意义 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

12.4国家宪法日的意义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大家知道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吗?设立它的意义在哪里呢?宪法对于我们国家和人民的的意义重大,我们需要遵守宪法、学习宪法。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12.4国家宪法日的意义。
国家宪法日的意义《决定》指出,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
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
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
国家宪法日有哪些内容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宪法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国家标志等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例如,我国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同宪法相比较,普通法律只是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如果把宪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所有法律排成金字塔形状的话,宪法就处在金字塔塔尖的位置。
如果我们同学任意翻开一部普通法律,都会发现所有普通法律的第一句话都是“依据宪法,制定本法”,由此可见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和“子法”的关系,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是是子法。
国家宪法日的由来和意义有哪些

国家宪法日的由来和意义有哪些国家宪法日由来及其意义国家宪法日在我国是每年12月4日,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而且这个节日是法定的。
那么国家宪法日是怎么来的呢?它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国家宪法日的由来国家宪法日是1982年12月4日宪法正式公布的日子,从此之后每年的这一天便成为了国家宪法日。
1982年12月4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正是在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了重要的里程碑。
在宪法的发展进程中,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行至今,我国已先后有了4部宪法,而全国人民每到这一天便常常庆祝和回忆宪法的历程,重温我国宪法的先进性和重要性。
二、国家宪法日的意义1、倡导宪法意识国家宪法日是中国的重要法定节日之一,它不仅是我国宪法的全文公布日,更是用以纪念宪法生效的重要日子。
通过这样的节日,能够强化国民的宪法意识,把人们对宪法的尊重和使用扎实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在这一天,全国人民都会认真地学习和思考宪法,便于加深对我国宪法内容和精神的认识,切实营造宪法至上,法治为基础的社会氛围。
2、弘扬法治精神国家宪法日中秉承了法治精神。
宪法是集中体现了国家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文献,是全体公民的法律基础和领导层的公款。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要强调重温我国宪法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遵宪守法、文明守法、安全守法,共同构建和维护了法治兴国的新环境。
3、推进宪法建设国家宪法日的背后还蕴含了人民群众对宪法建设发展的巨大支持。
宪法的基本精神,是使人民们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实质性的保障和体现。
国家宪法日在这一天上在号召人民群众来共同参与宪法的建设和发展,尽可能让宪法在社会中展开最广泛的宣传,促进宪法的深入人心和广泛推广。
总的来说,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一个重要节日,意在展现我国宪法建设的成就和宪法规定的社会进步。
通过这一天,国人能够体验宪法的魅力,培养宪法文化和法治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和参与宪法建设的自豪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于国家宪法日的资料

关于国家宪法日的资料
国家宪法日是一个国家特定日期,用于纪念国家宪法的颁布、实施或修订。
不同国家可能拥有不同的国家宪法日。
以下是一些国家宪法日的例子:
1. 美国宪法日(美国)
美国宪法日于每年的9月17日庆祝,以纪念1787年9月17日美国宪法的签署和通过。
2. 德国宪法日(德国)
德国宪法日于每年的5月23日庆祝,以纪念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3. 日本宪法纪念日(日本)
日本宪法纪念日于每年的5月3日庆祝,以纪念1947年5月3日日本宪法的颁布。
4. 韩国宪法纪念日(韩国)
韩国宪法纪念日于每年的7月17日庆祝,以纪念1948年7月17日大韩民国宪法的颁布。
这些国家宪法日的庆祝方式各不相同,可能包括政府举办的庆祝活动、宪法讲座、憲法教育等等。
国家宪法日的重要性在于提醒人们国家宪法的重要性和尊重国家法律的原则。
我国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

我国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
每年的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实施日12月4日以立法形式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国家宪法日一年级主题班会

规范国家立法行为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立法程 序和原则,为国家立法行 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规范国家行政行为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行政机 关及其职责,为国家行政 行为提供了法律约束。
宪法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习宪法的重要性与意义
1 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权利和义务, 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律。
学习宪法是公民的义务
作为公民,学习宪法是履行公民义务的表现,也 是了解自己权利和义务的重要途径。
3
培养法治意识
学习宪法有助于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法治意识,让 他们从小树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宪法日的起源
宪法日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法 律的认识和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宪 法日成为了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 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我国宪法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1年 ,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 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的决定》。
宪法日的意义与价值
宪法日的意义
宪法日是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 神、增强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平台。
学习宪法的方法与途径
课堂学习
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宪法 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 基本精神。
阅读宪法文本
让一年级学生阅读《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文本, 了解宪法的具体内容和规 定。
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通过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 的宪法宣传活动,加深对 宪法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宪法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注意年龄特点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 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宪
国家宪法日的由来及意义

国家宪法日的由来及意义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教育日,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国家宪法日。
下面店铺整理了国家宪法日的由来及意义相关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宪法日的由来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决定指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决定将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的日期,即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决定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决定指出,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会十一次会议作出这一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2年对现行宪法作过四次修改。
上周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国家宪法日的意义首先,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落实依宪治国,发挥宪法作用,维护宪法权威。
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今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申了这一点,并强调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长宪法讲话内容
——摘自人民日报宪法报道
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10月27日至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会议审议了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反间谍法草案、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反恐怖主义法草案、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草案等法律草案,审议和听取了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规范司法行为工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规范司法行为工作情况的报告、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和任免案。
11月1日,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通过了反间谍法,通过了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及关于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
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其他事项。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大形势下,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听取的内容也成为公众格外关心的焦点。
·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不同于一般的法律,它所规定的都是一个国家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宪法是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那个阶级的意志
和利益的集中表现,各种社会力量的对比关系决定并影响着宪法的具体内容。
——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效力和修改程序不同于一般的法律。
·宪法的地位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宪法的作用
——对统治权的作用:巩固和维护国家权力,确认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合宪性,确立了巩固统治者地位的根本制度和政治秩序,调节了统
治者内部的矛盾和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规范着国家权力的有效运行,达到稳定和巩固国家政权的作用。
——对法治的作用:为法制的统一和完整奠定了基础,是国家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和监督守法制度等赖以建立的基础和依据。
——对政治制度的作用:确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为改革国家政治体制提供了依据和保证。
——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社会主义宪法从本质上说是立足于保障广大人民权利和利益的基础上的,这是社会主义宪法的突出特点。
——对社会经济的作用:确认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促进和推动着经济的健康发展。
·宪法的历史
——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却为宪法的订立奠定了基础。
——第一部宪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第二部宪法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宪法。
——第三部宪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部宪法。
——第四部宪法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宪法进行了修正。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参与政治的权利。
包括: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和批评、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
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
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
包括:劳动的权利,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特定人的权利。
包括:保障妇女的权利,保障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保护婚姻、家庭、妇女、儿童和老人,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成长,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
·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照法律纳税。
——其他方面的义务包括:公民有劳动的义务和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微读本
1问:为什么设立国家宪法日?
答: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宪法日集中反映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有利于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2问:为何选在12月4日?
答: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现行宪法。
现行宪法公布实施以来,每年12月4日全国各地开展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活动。
3问:国外怎么纪念宪法日?
答:俄罗斯——总统演讲群众游行
12月12日是俄罗斯的宪法日。
2005年起,宪法日同时成为休息日。
这一天,从总统演讲到群众游行,俄罗斯一般会组织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
2008年,为纪念俄罗斯联邦宪法通过15周年,俄罗斯举行“宪法小姐”选举活动。
2013年,总统普京选择宪法日这一天在联邦委员会发表年度国情咨文。
美国——总统讲话移民入籍
美国的宪法日是在每年的9月17日,这是美国宪法正式签署的纪念日。
每年9月17日,联邦机构有责任为雇员提供有关宪法的教育和训练材料。
接受联邦拨款的教育机构也必须举行有关美国宪法的教育项目。
在重要的周年纪念日,美国总统会发表讲话,新公民的入籍仪式也会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进行。
2012年9月17日,来自69个国家的225位美国新公民就在华盛顿美国国家档案馆举行的入籍仪式上宣誓入籍。
泰国——向圣像敬献花环开展纪念活动
12月10日是泰国宪法纪念日。
这一天,泰国多个政府部门公务官员及政治家与民众代表共同举行纪念活动,以纪念泰国第七世皇在1932年进行的泰国史上首次民主立宪活动。
这一天,泰国国会大厦广场的第七世皇圣像纪念碑前,会聚集来自政府工作部门的公务官员、政治家及众多百姓,向第七世皇圣像敬献花环,泰国的皇室成员也会前往国会大厦敬献花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