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肺癌疗效对比分析
中晚期肺癌经皮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疗效分析

A r lc ei e 02 V11 o2 e o  ̄e dc 0, o.3N cx M ' 2 m
窄, 病史已达 5年 , 因惧怕 手术各 种保守 治疗均 无 明显效
果。 通 过对本组病例分析 , 骶管注射法治疗腰椎 问盘 突出
症有肯定疗效 , 但对有腰椎管骨性 狭窄 , 侧隐窝狭窄 的患者 无效。因为骶管注射疗效好 坏陈掌握好适应症外 , 主要与 注射技术 有关。采用三次注射法取得 良好效果。第 一次注 药起到麻醇神经 , 解除疼痛 的作用 ; 二次注药以快速方法 第 推人 , 陈药液本身作用外 , 还有水压 的物 理作用 , 到推移 起 神经根 , 剥离粘连 的作用 ; 三次根据硬脊膜外腔容量及患 第 者 自觉症状 , 如推药时无 明显阻力 , 患者叉 无特殊不适 , 再 推人 1m ~ 0 l 理盐水 以保证 药液 向神经根渗 透。本 0 l 4m 生 组病例束发生药物过敏 , 伤口感染 等副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胡有各 周秉文 . 乐兴祥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 ]北京 : M 人民 卫 生 出版 社 . 8 ,1 23 1 223— 2 . 9 2 黄克勤 . 尚天裕 颐云五等. 骨科新拉术荟革 [ . M1 北京: 华夏
出版社 .90 46—48 19 、0 3
3 赵定麟 . 张文明 屠开元等 . 督柱外科临床研究 [ ]上海 : M 上 海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9 . 0 7 . 18 1 —1 3 6 3
中晚期肺癌 经支气管 动脉灌 注化疗疗 效分析
王 泉来
【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支气管动脉 灌 注
谢 灵争
化 疗
邵振*
姚 志敏
中图分类号 : 705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05 34 20)2 9 —0 R 3 3 A t0 —93 (020 —04 2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 A ) 中晚期肺癌 的综 B I在 合治疗上起着积极有效的作 用。临床实践表现 B I A 对控制 肿瘤 的发展 、 延长生命 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获得肯 定的疗 效¨ 。自 19 4月 ~20 l 95年 01年 2月期间, 4 例 中晚 期 对 9 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就其结果和疗效进行分析。 1 瓷料与方法 11 临床 资料 4 . 9例 中, 性 3 男 8例 ( 弼%) 性 1 女 l例 (2 年龄 3 —7 岁 , 2%) 4 0 平均 4 , , 73岁 右侧中心型肺癌 2 例 l (28 , 4 .%) 左侧周 围型肺癌 3侧 ( %) 左侧 中心型肺癌 2 6 , 3 例(69 , 4 ,%) 右侧周围型肺癌 2 (%) 例 4 。全组病铡 均经组 织学或 细胞 学确 诊 , 中小细胞肺癌 2 例 (4 , 其 2 4 %)非小 细 胞肺 癌 2 7例 (6 。C N 分期 : 5 %) T M Ⅱ期 l (04 , 0例 2 .%) Ⅲ 期 3 例(a3 , l 6 ,%)Ⅳ期 8 (63 。 例 1 ,%) 12 方法 采用 Sli e法插 管, . e nr dg 经皮穿刺股 动脉 , 5 用 F 导管在电视透视下将导管 头送至 T —6胸椎体 水平 , 动 4 移 导管找到支气管动脉开 口, 导管送人靶血管后经血 管造 影 证实为肿瘤支气管动脉后 . 分别将阿霉索( D 5 8 m  ̄ . M)O~ 0 或顺铂 ( D ), 0 eC , 裂霉 索 (  ̄) U PC 0~8m, / 丝 m C 8~1m 6 5 u 0 0 / 2 为 了减轻药 物对局部 的刺激作 用 , 用 F l G mg m 加 地塞米松 ln , o g上述药 物需在 3 mn 0 t左右缓慢注入。 肺 癌并发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时应用抗生 索如青霉素 枷 万单位 、 洁霉素 18 、 g先锋 1 等以控制感染。为减轻消 g 化系统的反应 , 决呕吐的痛苦 , 在导管插人主动弥时缓 解 应 慢注入盐水 稀释的枢复 宁 8 g m 。术 后肌注这 尿 2 m 0 g及静 脉肌注 5 %葡萄糖盐水 10 m 水化 , 防肾功能损害 。 50 l 02年第 1 卷第 2期 3 用, 营养作用及反射性止痛作用 , 能阻断传人的感觉神经及 传出的运动神经, 从而缓解疼痛 , 解除局部 的肌肉痉挛。同 时, 能产 生 良性 作用 , 能消除神经根水肿和神经根缺氧 , 从 而达到治疗神经根炎的 目的。太剂 量的维生素具有神经代 谢的赋活作用和促进神经细胞 的再生作 用 , 以维持神经 系 统的正常功能 , 从而使感 觉异常硬 轻 , 有一定的 止痛作 井 用 。此外 , 向硬脊膜外 腔注入药 液 , 由于水压 的物理作 用, 推移神经根而使神经根伸展 , 到剥离粘连的作用。 起 从骶管 注药 时 , 为使 药 液 达 到上 部腰 椎 , 少 需 要 至 2r 一 0 l O l 3m 的容量 以保证药液 向神经根渗透。术者经验 是 a 在确认腰穿针已进 入骶管后 先推人 1 %利多卡因 1n 0g后观 察 1 3 i, ~ mu 如患者 无任何不适后 , 1 将 %利多卡固 1 , 0 氢 ml 化 可的橙 10 l 0m , 维生索 B200 及生理盐水 2 I 1 口 1 0 混台 后 m 快速推人 , 观察 l 3 i后 , 一 rn 根据情况再推人生理盐水 1 a 0— 4m 。再注入药渡后如患者有下肢 胀、 热感说明药液 扩 0l 灼 散克分 , 旨疗效好 。本组病例中 倒优 良患者在注药后 术 均有患肢发胀、 热感。1 灼 例无效 者为腰 2 至骶 1 各间隙椎 问盘膨 出, 中腰 4 5椎闫盘突 出, 其 ~ 硬膜囊狭窄 、 隐窝狭 删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10例

海绵栓 塞后 再次 造影 了解栓 塞后 肿瘤血 供情 况 。术 后1 、 月 2月复 查胸 部 C T等 。
D I 0 3 7 / m ..sn 1 7 -9 2 2 1 . 3 0 0 O :1 . 8 7 c a j i . 6 4 6 0 . 0 2 0 . 2 s
作 者单位 :60 1 四川成都 , 15 3 成都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
者注册 表 中 , 6 有 8例患 者采用 支气 管动 脉灌 注化 疗
栓塞 术治 疗 ( 为患 者 家 属 签 字 行 此 治 疗 ) 均 。我 们
回访 了其 中 1 年龄 在 3 7 0名 9~ 5岁 的肺 癌或转 移 性
WHO制 定 的 实 体 肿 瘤 近 期 客 观 疗 效 评 价 标 准 为 : ① 完全缓 解 ( o lermsi ,C : 瘤 完 全 消 cmp t e i o e s n R) 肿 失, 影像 学上 不能显 示肿 瘤或 仅有条 索状 影 ; 部分 ② 缓 解 (atle i i , R)肿 瘤 缩 小 , 积 比治疗 pra rms o P : i sn 乘
及 近期 临床疗 效方 面均有 较好 效果 。但 由于此 次 随 访 各病理 类 型 的病 例数 较少 , 尚有 待进 一步 的研究 。
参 考 文 献
肺癌血 管 内介入 治疗 包括 经支 气管 动 脉灌 注化 疗术 (rnha aeyifs n B I、 boci r ui , A )经支气 管动脉灌 l r n o
临床资 料
一 一
三 、 效评 价 疗
1 0例支气 管 动 脉 灌 注 化 疗 栓 塞 术 治 疗 肺 癌 患
、
般 资料
者 的效果 评 价 主要 依 靠 胸 部 C T复 查 , 患 者 术 前 对
支气管动脉灌注术治疗晚期肺癌46例疗效分析

【临床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术治疗晚期肺癌46例疗效分析段贺今(吉林省第一荣复军人医院放射线科,吉林公主岭136100)【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术的疗效。
方法:46例患者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20mg、阿霉素40mg、顺铂40mg。
结果:共插管98次,均获得成功,经过3个月至3年的随访症状好转,肿瘤体积缩小,总有效率达86.9%。
结论: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术对晚期肺癌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是一种姑息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晚期肺癌;介入放射学;化疗灌注术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1.24.017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369(2011)24-3032-02经皮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BAI)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对不适宜手术及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是一种较为满意的姑息治疗手段。
为进一步明确BAI临床效果,回顾性总结分析近几年来BAI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46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6例,年龄48 73岁,中位年龄60.5岁;左侧肺癌18例,右侧肺癌2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42例,胸水查找癌细胞6例,痰脱落细胞11例。
其中,鳞癌27例,腺癌8例,未分化癌5例。
46例患者中伴胸腔积液7例,阻塞性肺不张13例,阻塞性炎症8例。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用4.1F 5F cobra 导管,在电视监视下将导管插管至左右支气管分叉处,寻找支气管动脉开口,行支气管动脉造影,观察癌灶的血管分布,然后依据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灶大小等确定具体用药。
先注入2 3种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20mg、顺铂40mg、阿霉素40mg,再缓慢注入超液态碘化油和吡柔比星各10ml的混悬液,确定混悬液完全进入肿瘤区并无反流。
术后予以常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治疗3 5d。
28 35d后根据临床症状、复查胸片/CT,判断BAI的治疗效果,必要时重复1次介入治疗。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

( 足叶乙甙 , P一1 ) 0 , 滴 , 3~ V 6 10mg 静 第 5天 ; 铂 ( D ) 顺 D P 2 O一3 g 静滴 , 0m , 8—1 ( 2 d 配合 水 化 ) 多 柔 比星 ( 霉素 , ; 阿 A M)0mg静滴 , 1天。3—4周重 复一 次 , 3个周 期 D 4 , 第 2~
r t so r r e in i e t n o p a d c n r l go p we e7 ae fp i y ls o n Tr ame tg u o to r u r 5% a d 4 ma r n n 0% ,t e s r ia ae a 1 n 4 h u vv r t t6, 2 a d 2 mo t l n hs
嗽 、 中带血丝 、 痰 咯血 、 闷 、 痛 、 胸 胸 气短 。全 部病 例均行 影像 学检查 , 经病理证 实为中晚期肺 癌。无 明显 肝 肾功能 障碍和 心电图异常 , 预期 生存 期 >3个 月 , 周 围神经 系统疾 病 , 无 具
作者单位 :1 30湖南省浏 阳市 中医院 40 0 通讯作者 : 许顺驰
对照 , 观察 临床疗 效 和毒 副反应 方 面 的差异 , 将结 果 报道 现
如下。 1 资 料 Fra bibliotek 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本研 究 4 0例 患者 临床 症 状表 现 主要 是 咳
素 1 , 0mg 阿霉 素 4 。以上药物需溶于 生理盐水 中快 速注 0mg
入 。每 3周 1 , 用 3次 后 观 察 疗 效 。 次 连 122 对 照 组 .. 小 细 胞 肺 癌 一 般 采 用 V P方 案 , 托 泊 苷 A 依
许顺驰 周 东培 钟建华 王庆 祥
【 摘要 】 目的
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贺正欣;周永明;倪亚康;姜虹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年(卷),期】2011(016)007
【摘要】目的研究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对本院近几年20例确诊的肺癌,并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然后注入化疗药物,部分患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观察改善情况,后1~3个月后复查CT观察肿瘤变化.结果肿瘤减小,咳嗽、胸痛、咯血、胸水等症状缓解.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肺癌具有创伤小,效果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总页数】2页(P1073-1074)
【作者】贺正欣;周永明;倪亚康;姜虹
【作者单位】200081,上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放射科;200081,上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放射科;200081,上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放射科;200081,上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与静脉化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分析 [J], 潘洋
2.中晚期肺癌37例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李志强;谢春明;冯对平;杨敏玲;庞宁东;陈毅
3.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J], 贺智勇;荣阳;荣根满
4.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与静脉化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安峰;
5.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J], 赵泽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与双介入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

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与双介入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目的评价肺癌支气管化疗栓塞(Brinchial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BACE)与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确诊的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 组对照组40例单纯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BACE),共97次;B组治疗组40例先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共103次,再行经皮穿刺肿瘤注射无水乙醇固化消融术(Percutaneous ethand injection,PEI)共172次。
结果随访6~24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中位生存期延长3个月。
结论单纯BACE与BACE联合PEI治疗均达到较好效果,但BACE联合PEI治疗肺癌的疗效优于单纯BACE。
标签:肺癌;化疗栓塞术;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等,但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多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临床采用静脉化疗,毒副作用较重,患者常难以接受。
近年来采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Brinchial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BACE)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但有的患者仅行BACE治疗已不能达到满意疗效,特别是肿瘤体积较大或靠近胸壁时,瘤体缩小不明显。
本文采用肺癌双介入治疗即PEI联合BACE治疗与单纯BACE的疗效进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2008年初次来我科就诊的肺癌患者80例,均经过CT和(或)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肺癌,所有患者术前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血常规均无明显异常。
将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平均(57±14)岁;B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平均为(61±13)岁。
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支气管动脉灌注结合全身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

n
丽_ 箍 磙 丽硒
l2 治 疗 方 法 : 1 对 照 组 I用 A M ( 0n )+ MMC . () D 4r g (0 l) 一F 10 mg 方 案 , 2Ⅱg +5 U( O 0 ) 行支 气管 动脉灌 注化 疗 ; () 2 对照 组 I用 D P(5 g/ ) P一1 ( 0 m / ) I D 2 m m2 +V 6 10 g m 方 案, 静脉 滴注 , 连续三天 ;3综 合组为对照 组 I方案 十对照 () 组 Ⅱ方案 。详见表 2 。 表 2 三组化疗方 案与实检方 法比较
表 3 三组病例疗效 比较表
1 1 病例选择 : . 中心型肺 癌 8 J例 , 鹋 例 , 1 男 女 3倒。年 龄 4 -7 8 3岁 , 平均 5 9岁。全 部病 例均 行常 规 胸 片和 ( 检查 , 并做纤 维支 气管 镜检 查 , 理学 证 实 , 中鳞癌 6 病 其 3 例, 腙癌 9例 , 小细胞癌 8例 , 未分类 癌 l例。上述 4例曾 行开胸探查 , 肿瘤 不 能切除 ; 例切 除后肺 门处 复发 ; 余 1 其 均为失去手术机会 的中 、 晚期肺癌 。上 述病例 随机分组 情
况见表 1 。 表 l 三组病例性别 、 年龄及病 理诊断
对 照纽 I 5 2 8 0 2 4 6 40 2 0 1 5 2 . 1 8 0 2 . 5 0. 4 6 0 对 照 组 “ 2 0 0 1 6. 3 . 3 2. 4 5 . 5 4 5 O 8 20 1 0 1 6 0 综 台纰 3 5 6 1 2 0 9 9 8 1 3. 2 8 . 1 1 . 2 7 3 . 2 7 70
维普资讯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超选择栓塞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对比

s p r e e t e c e o mb l a i n u e s l c i h m e o i t JN P n , L S n - u , S G n ,t a . De a t n o v z o l eg 1 He g h i UN a g e 1 p rme t f Ra i lg ,h n r l Ho p tl o i a Mi tr go ,Jn n 2 0 3 , h n do o y te Ge e a s i f Jn n a l a y Re in ia 5 0 1 C i a i
维普资讯
・
l 6・ 4
实 用 医 药 杂志 2 0 0 8年 O 2月第 2 5卷 第 O 期 Pa d& P anV l 520 — 2N .2 2 tcJMe hn .0 .0 8 0 00 2
临床研 究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与超选择栓塞化疗 治疗肺 癌 的临床对 比
p t n s wi l n c n e ah lgc l r v d wee su id B o c il a tr if so s e o me i ai t e t u g a c r p t oo ia l p o e r td e . r n h a r y n u in wa p r r d n h y e f 1 4 a in s Ani a c r r g w r if s d h o g t e a h tr h c w s l c d n h b o c il p t t 2 e . t n e d u s e e n u e t r u h h c t ee w ih a pa e i t e r n h a c a e tu k fe a g o r p y u e s lc ie r n h a a tr e e e o i t n a p r r d n 5 ty r r r n at r n ig a h ,S p re e t b o c il r y v e h mo mb l a i w s e o me i 7 z o f p t ns ai t e .Cah tr o mi rc te e w s u e s lc ie y n e td no h d s l f tmo — e d n rey t ee r co ah tr a s p re e t l i s r i t t e it o u r f e i g a tr v e a a tr e e t e n i g a h , A tr n ia c r r g we e n u e , e o i t n f s lc i a g o r p y e v f a t n e d u s e c r i f s d mb l a i wi t e mu so o z o t h e lin f h a t a c r r g a d i id l ni n e d u s n l o o wa p r r d t mo - e d n b a c w s lo mb l e w t g l a c p s e f me , u r f e i g r n h a as e o i d i o z h e f m o p r ce t l s.Re u t 2 c s s i l 4 c s s e fr d i smp y r n h a if s n o o lt a il s a a t t sl s a e n a e p r me w t i l l 2 o h b o c il n u i g t c mp e e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肺癌疗效对比
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肺癌的疗效。
方法将2011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18例),与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观察组,18例)的疗效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别接受了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后,对比其1~3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肺癌时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组间对比结果无典型性差异,并且采用双动脉介入治疗房室还会导致用药量的增多,致使患者将面临更高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难度更大,建议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方法。
标签:肺癌;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灌注化疗;介入治疗;疗效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的肺癌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发展趋势,现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类型。
目前关于肺癌的临床发病因素尚不明确,且男性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女性,这提示肺癌的病发可能与男性群体吸烟率较高有关,且环境污染、电力辐射等因素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诱发因素[1]。
当前在治疗肺癌时多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但化疗方式会对患者身体产生较为严重的毒副影响。
为探究针对肺癌的有效介入化学疗法,选取我院于所收治的肺癌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现将本次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
其中觀察组男12例,女6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59.4±3.6)岁;分期:Ⅱ6例,Ⅲa期6例,Ⅲb期3例,Ⅳ期3例。
对照组男11例,女7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9.8±3.7)岁;分期:Ⅱ5例,Ⅲa期6例,Ⅲb期4例,Ⅳ期3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期等一般统计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单介入治疗。
由支气管动脉血管位置做切口,经皮穿刺插入导管进行动脉造影,向血管内注入化疗药物,保持速度适当。
观察组:采取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
由侧股静脉行穿刺,引入肺动脉球囊导管,于下腔静脉诸如造影剂,
由右房室进入肺动脉,取1/2造影剂实施灌注治疗。
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计算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对比其疗效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
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因受到气候环境影响与人們自身不良嗜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肺癌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发展趋势,且死亡率也有所上升。
临床治疗肺癌时,给药途径是否正当将会对疗效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并同时也会直接决定着患者的生存质量[3]。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在1年、2年、3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一致,对比差异不显著。
而观察组所用治疗方法不但疗效未有明显增强反而还会导致临床治疗难度的加大,致使患者所面临的并发症概率显著升高。
对此,在临床上还应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以期能够促进疗效的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治疗肺癌时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组间对比结果无典型性差异,并且采用双动脉介入治疗房室还会导致用药量的增多,致使患者将面临更高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难度更大,因此建议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真真,王忠敏,茅爱武,等.非小细胞肺癌的介入治疗现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3):272-276.
[2] 杨荣刚,许同宪,孙云安,等.改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9(21):3236-3238.
[3] 刘燕,王磊.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2017,37(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