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6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题库

合集下载

双重预防体系试卷及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试卷及答案

1、双重预防体系指的是和两个体系。

2、是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

3、是本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4、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与工作机构应以发布。

5、是本工程项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6、是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基础。

7、风险点主要分为和。

8、JHA 指的是SCL 指的是LEC 指的是 LS 指的是9、D = L × E × C 其中 E 的意思是10、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 4 个等级。

11、建筑施工施工隐患分为两大类,即:和。

1、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有()个等级。

A、 2 个B、 3 个C、4 个D、 5 个2、对较大、重大风险的评估()应进行一次。

A、 1 年B、 2 年C、 3 年D、4 年3、按照豫建建【2019】21 号文要求,到 ( ) 年,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有较大幅度下降。

A、 2020 年C、 2022 年B、 2021 年D、 2023 年4、隐患排查治理顺序是 ( ) 实施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隐患治理验收制定隐患排查计划。

A、C、B、D、5、电工对施工现场施工用电()进行一次巡查。

A、每半天B、每天C、每两天D、每周6、工程项目因存在安全隐患下达停工令后,或因其他原因暂停施工时间超过()天以上,在准备复工前,项目部应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A、 7 天B、 14 天C、 30 天D、 21 天7、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要定期带班检查,每月检查时间不少于其工作日的()。

A、 20%B、 25%C、 50%D、 80%8、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应由 ( ) 组织人员按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进行实施。

A、政府C、第三方B、企业D、政府和企业9、企业主要负责人 ( ) 应组织开展一次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综合检查活动。

A、每月B、每季度C、每半年D、每年10、项目部()应开展一次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检查。

A、每周C、每季度B、每月D、每半年1、风险等级用哪()几种颜色标示。

双重预防体系题库大全含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题库大全含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题库⼤全含答案“双重预防体系”学习题库⼀、单项选择题1、风险是指⽣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的( A )的组合。

A.可能性和严重性B.频率和后果C.可能性和后果D.概率和和后果的严重性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围,分为( B )事故隐患。

A.⼀般、较⼤、重⼤B.⼀般、重⼤C.红、橙、黄、蓝D.简单、复杂3、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针已被企业降⾄( C )的风险。

A.较⼩B.蓝⾊C.可容许程度D.可接受程度4、企业应建⽴由( C )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的管理制度。

A.法⼈代表B.安全总监C.主要负责⼈D.实际控制⼈5、按照省⽣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 B )。

A.⽣产类和管理类B.⽣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C.设备类和⼯艺类D.⼈的不安全⾏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6、企业选择适⽤的评价⽅法进⾏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风险、较⼤风险、⼀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次⽤( A )四种颜⾊标⽰,实施分级管控。

A.红橙黄蓝B.红黄蓝绿C.红橙黄绿D.红黄橙蓝7、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全⾯负责的是单位的( A )。

A.主要负责⼈B.安全管理负责⼈C.技术管理负责⼈D.设备管理负责⼈8、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 B ),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容。

A.中⼼B.核⼼C.要素D.因素9、在分析⽣产过程中对⼈造成伤亡、影响⼈的⾝体健康甚⾄导致疾病的因素时,( A )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0、( C )是⽣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1、( A )可能导致⼈⾝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为,或它们的组合。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的核心内容?A. 隐患排查B. 隐患治理C. 预防措施D. 安全生产责任制答案:D2.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实现以下哪项?A. 零事故B. 零隐患C. 零风险D. 零伤亡答案:C3.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中,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是?A. 企业B. 政府部门C. 社会中介机构D. 从业人员答案:A4. 以下哪项不属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的工作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企业为主体、政府监管C. 综合治理、突出重点D. 群防群治、共同参与答案:B5.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中,以下哪个环节是关键环节?A. 隐患排查B. 隐患治理C. 预防措施D. 隐患整改答案:A6.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中,以下哪个环节是基础环节?A. 隐患排查B. 隐患治理C. 预防措施D. 安全生产责任制答案:D7.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中,以下哪个环节是保障环节?A. 隐患排查B. 隐患治理C. 预防措施D. 安全生产责任制答案:C8.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中,以下哪个环节是闭环环节?A. 隐患排查B. 隐患治理C. 预防措施D. 安全生产责任制答案:B9.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中,以下哪个环节是关键环节?A. 隐患排查B. 隐患治理C. 预防措施D. 安全生产责任制答案:A10.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中,以下哪个环节是关键环节?A. 隐患排查B. 隐患治理C. 预防措施D. 安全生产责任制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答案:√12.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适用于各类企业和单位,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测试卷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测试卷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测试卷(管理人员)姓名:职务:分数:一、填空:(每空4分)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指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2.企业应建立由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3.企业从到,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4.根据隐患排查、治理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

5.企业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辨识,形成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6.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7.企业风险点划分应遵循、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8.“三管三必须”的内容包括;、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9.风险的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等有效性判定的全过程。

10.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11.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四种颜色标示。

12.风险清单应至少包括风险位置、风险描述、可能导致后果、风险等级及其标示颜色、风险管控措施、风险管控层级、风险管控责任单位及等内容,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二、简答题:1.什么是风险?(10分)2.通常开展隐患排查采取哪些形式?(10分)答案一、填空题: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2、主要负责人3、基层操作人员最高管理者4、重大事故隐患5、事故类型风险6、必须负责管控7、大小适中8、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10、定期排查专业排查11、红、橙、黄、蓝12、责任人二、问答题1.答: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知识考试题库资料大全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知识考试题库资料大全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知识考试题库资料大全1.安全生产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3.工程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的一种,包括消除或减弱危害。

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5.一级风险通常用红色标识。

6.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人的因素占有主要地位。

7.人员不安全因素包括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8.危险度是由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决定的。

9.风险矩阵法不是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

10.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

11.风险分析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12.企业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13.1级风险(红色风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14.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统一。

3.隐患治理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过程。

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应按照等级登记,建立信息档案和治理台账,并根据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4.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组合。

5.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特性的过程。

6.健康损害是指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不良状态。

7.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事故预防和持续改进,以避免重大危险的发生。

8.第二类危险源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因素和管理缺陷。

9.危险源的三种时态是指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10.危险源的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

1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12.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1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的E指的是暴露于危险环境的人体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危险程度。

14.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题及答案(3套)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题及答案(3套)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题及答案(3套)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试题(一)姓名分数一、填空题(70分)1、风险分级管控是_____________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_________的重要内容。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相关要求的深化。

2、风险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风险=________×________。

3、危险源是可能导致_________和(或)________和(或)________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4、风险点是风险伴随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_______,或以上两者的______。

5、风险评价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6、风险评价是对______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________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______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7、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_____或______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8、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层级9、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对于复杂的工艺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10、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用“________”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安全双体系基础知识通用题库---选择题

安全双体系基础知识通用题库---选择题

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通用基础知识题库(单项选择题)1.培育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杆企业的目的是结合其积累形成的安全生产经验,总结形成一套(C)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经验做法。

A.可模仿B.可复制C.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2.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时应全面分析、排查、研判各类安全风险点并实施有效管控,切实解决(B)的问题。

A.可靠性、规范性、系统性B.想不到、管不到、治理不到C.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3.大力推进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将保险费率与企业(A)、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挂钩。

A.安全风险管控状况B.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C.安全评价4.利用( A ),支撑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A.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B.网络C.媒体5.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A)。

A.管控层级B.管控措施C.风险等级6.(A)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A.风险控制措施B.风险评价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实现风险的( A )。

A.时时管理B.常态管理C.动态管理8.生产经营单位对一般事故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对重大事故隐患,应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制定和落实治理方案及时予以消除,并将治理方案和治理结果向(B )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A.山东省B.县(区、市)C.设区的市9.风险程度分析法(MES)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程度R,R=M×E×S,其中M是( A )。

A.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B.可能性C.控制措施的状态10.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先将整个作业活动(任务)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的( B )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

双重预防体系测试题姓名部门得分一、填空题:(70分)1、“双重预防体系”是指体系和体系。

2、隐患分为事故隐患、事故隐患。

3、风险控制措施分为:措施、管理措施、措施、个体防护措施、措施。

4、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对应的风险识别色分别是色、色、色、色。

5、风险点一般从、两方面进行识别。

6、在进行设备设施风险评价时,一般主要采用法。

7、在危险源辨识时应注意、、三种状态。

8、在危险源辨识时应注意、、三种时态。

9、风险点公告信息应至少包括:、主要危险性、、管控措施、、其它信息。

10、风险程度1级、2级、3级、4级对应的风险等级分别是风险、风险、风险、风险。

11、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

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级、级、级、级。

12、一般而言,隐患排查分为隐患排查、隐患排查、隐患排查、隐患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等。

二、判断题:(20分)1、在进行作业活动风险评价时,一般主要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2、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4、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5、危险源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指事故(事件)发生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6、隐患治理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包括对排除出的隐患按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7、隐患信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安全生产工作要坚持( B ) 的方针。

A 安全第一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防结合2、( C )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A 班组B岗位工人 C 企业 D.安监局3、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B )A.班前会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D.责任制制定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A. )A.物理实体B.车间C.班组D.组织机构5、风险点可分为4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对于一级风险一般用(A )标识。

A.红色B.橙色C.黄色D.蓝色6、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B. )占有主要地位。

A.物的因素B. 人的因素C.不可测知的因素D.环境的因素7、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 B. )。

A、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C、锅炉安全阀缺失D、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8、危险度是由( B. )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D.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9、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 B. )。

A.工作任务分析法B. 风险矩阵法C.安全检查表法D. 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10、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 A ) 的原则。

A.低成本高效益B.只考虑成本C.只考虑效益D.高成本低效收益11、()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A)风险分析(B)风险评价(C)排查风险点(D)风险分级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种。

(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12、()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A)企业(B)中介机构(C)安监部门(D)主要负责人13、1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

(A)无需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B)必须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C)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

(D)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14、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

(A)统一(B)同行业应统一(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15、山东省风险分级暂定为“()”四级。

A、红、橙、黄、蓝B、红、橙、黄、绿C、红、黄、蓝、绿D、红、黄、蓝、绿16、()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A)事故控制(B)风险管理(C)隐患排查(D)安全培训17、工作危害分析法能够全面地分析出()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A)作业活动(B)设备设施(C)安全设施(D)工艺操作18、当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得出企业风险的危险性分值大于()时,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A)70 (B)160 (C)320(D)5019、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属于()机制。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B)双重预防(C)标准化运行(D)安全管理二、不定项选择题20、风险典型管控措施包括ABCD 。

A、工程控制B、管理(行政)控制C、应急控制D、个体防护控制21、当发生下列情形ABCDEF 时,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及时进行风险点识别和风险评价分级,必要时,修改管控措施:A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B“四新”变化,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C有新、改、扩建项目完成后D结合事故案例(通报)E日常隐患排查情况F本企业发生事故、事件后,必要时,应重新进行风险点识别、评价、风险管控措施的策划22、风险矩阵法在确定了S和L值后,根据R=L×S计算出风险度R的值,依据表3的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价分级。

根据R的值的大小将风险级别分为以下五级:R=L×S=12~16:重要风险(B ),需要消减的风险;R=L×S=4~8:低度风险(D ),需要关注的风险;A、Ⅴ级B、Ⅳ级C、Ⅲ级D、Ⅱ级E、Ⅰ级23、隐患的分级是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的,可以分为AB 。

A、一般事故隐患B、轻微事故隐患C、重大事故隐患D、特别重大隐患三、填空1.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2. 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环境有害因素。

3. 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治理台账,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4.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其组合。

5.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的特性的过程。

6.健康损害是指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7.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将重大危险可能引发的,实现事故预防和持续改进。

8.第二类危险源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因素和管理缺陷。

9.危险源的三种时态是指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10.11.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1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D=LEC中的E是指暴露于危险环境的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危险程度。

1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15.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过程。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16.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隐患、事故隐患或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的、、。

17.风险分级管控的建立和实施活动通常包括:作业活动的划分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价分级、风险控制措施策划四个方面。

18.危险源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方面因素。

19. 危险源的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

20.《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二十九条规定,生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2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财产损失人身损害、和(或)健康损害、的组合。

22.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写出任意两个即可)2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

24、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25、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和。

26、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2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是为了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的目的。

28.《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风险公告警示、排查消除隐患、加强应急管理、防控职业危害。

四、判断题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是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础。

2.风险管控措施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3.风险判定是结合企业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4.危险源辨识是对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或任务中部分可能产生或诱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的识别。

5.风险评价是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6.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

7.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8.风险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9.事故的发生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偶然事件。

错10.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只是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要求。

错1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小,而后果严重,则风险很小。

()。

12、危险源一定会演变成事故隐患。

()13、企业应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14、属地监管部门要将企业备案的“一企一册”中的1、2级风险点作为重大风险点进行管控()15、3级风险(黄色风险):中度(显著)危险,无需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

()五、简答题1、依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311号令)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职责有哪些?(10分)(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并督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三)确定符合条件的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四)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落实本单位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并配备安全技术人员;(五)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向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股东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接受工会、从业人员、股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六)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依法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七)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八)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九)依法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和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十)组织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十一)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十二)及时、如实报告事故,组织事故抢救;(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2、简述风险点和危险源二者的关系?(10分)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

危险源是风险点的主要构成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