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题库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卷XX:部门:成绩:一、填空〔每空1 分〕1、两体系是指〔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平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风险是指〔生产平安事故〕或〔XX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4、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XX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
5、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6、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 管理因素 ) 。
7、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8、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平安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展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级别〕进展登记,建立事故隐患〔治理清单〕的工作过程。
9、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展〔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10、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展〔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承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1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12、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13、根据事故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X围,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双重预防体系宣贯试题库完整

双重预防体系”学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A )的组合。
A.可能性和严重性B.频率和后果C.可能性和后果D.概率和和后果的严重性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 B )事故隐患。
A.一般、较大、重大B.一般、重大C.红、橙、黄、蓝D.简单、复杂3、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 C )的风险。
A.较小B.蓝色C.可容许程度D.可接受程度4、企业应建立由( C )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A.法人代表B.安全总监C.主要负责人D.实际控制人5、按照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 B )。
A.生产类和管理类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C.设备类和工艺类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6、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次用( A )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红橙黄蓝B.红黄蓝绿C.红橙黄绿D.红黄橙蓝7、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 A )。
A.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负责人C.技术管理负责人D.设备管理负责人8、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 B ),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A.中心B.核心C.要素D.因素9、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 A )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0、( C )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1、( A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附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A )oA.管控层级B.管控措施C.风险等级2.( A )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A.风险控制措施B.风险评价C.风险分级3.风险程度分析法(MES)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程度R, R=MXEXS,其中M是(C )。
A.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B.可能性C.控制措施的状态4.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C )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
A.风险评价B.风险等级划分C.采取不同控制措施5.企业应在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B),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A.风险点清单B.风险分级管控清单C.隐患排查清单6.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B )予以确定的过程。
A.危险源是否接受B.风险是否可接受C.风险控制措施7.( B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A,危险源评估 B.风险评价C,风险管控8.企业应建立由(B )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A.法定代表人B.主要负责人C.安全管理人员9.以下方法中不是危险源辨识的方法的是(C )0A.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B.作业危害评估法(川A)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10.以下情形不是重大事故隐患的是(B )oA.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B.涉及重大危险源的C.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11.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C )。
A.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C.从业人员操作行为12.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C )。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试题一、单选题1.()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单选题]A.事故控制B.风险管控IC.隐患排查D.安全培训2 .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级。
[单选题]A.3B.4C.5D.63 .风险级别中()级别最高?[单选题]A.红色(B.橙色C.黄色D.蓝色4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将()确定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管控主体。
[单选题]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公司、部门、车间、班组C.公司、专业、车间、岗位5.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单选题]A.个体行为B.人为因素C.环境因素D.光线因素6∙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的组合。
[单选题1A严重性(」■B.适应性C必要性D有限性7 .()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单选题1A.企业(正确答B∙中介机构C.安监部门D.主要负责人8 .企业应建立以()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单选题]A.主要负责人.8 .分管安全负责人C.安全机构负责人9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
[单选题]A.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B.风险越小,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C.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低;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D.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下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上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0.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应明确岗位员工熟知()的学习义务。
[单选题]A.本岗位风险点及危险源B.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措施I—)C.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级别IL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组织一次;基层单位(车间)结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组织一次。
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

1、下列(C)不是识别并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现有效性的方面。
A.工程技术措施B.应急处置C.企业文化D.培训教育 2.化工企业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分为 5 级: 1、2、3、4、5 或者 A、B、C、D、E,其中,()级或者 A 级为最高风险,()级或者 E 级为最低风险。
(A)A.1 5B.5 1C.2 5D.1 43.按照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管理体系通则的要求,隐患分为(C)。
A、生产类和管理类 C.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B、设备类和工艺类 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4、(C)不是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的。
A.可行性B.安全性C.经验性D.人的因素5.设备设施危(wei)险源应选用(C)方法来辨识。
A.作业危害分析法B.危(wei)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分析法D.事故树分析法6.作业活动危(wei)险源应采用(A)方法来辨识。
A.作业危害分析法B.危(wei)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分析法D.事故树分析法 7.高危工艺、单体构成重大危(wei)险源的装置建议采用 ( B )进行工艺安全分析。
A.作业危害分析法B.危(wei)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分析法D.事故树分析法8.风险控制措施实现本质安全措施是(A )。
A. 工程技术措施B. 管理措施C. 教育措施9. 风险控制措施规范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B )。
A. 工程技术措施B. 管理措施C. 教育措施10. 风险控制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是( C )。
A. 工程技术措施B. 管理措施C. 教育措施 11.风险控制措施减少职业伤害是( C )。
A. 工程技术措施B. 管理措施C. 个体防护措施 12.化工企业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普通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D)四种颜色标识,实施分级管控。
A.红橙黄绿B.红黄蓝绿C.黄蓝绿紫D.红橙黄蓝13.风险矩阵法(简称 LS), R=L*S,其中 R 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wei)险性越(),风险性(B)。
双预防测试题库(7套,附答案)

双预防测试题库(7套,附答案)目录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2、XXX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车间级3、《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班组长4、《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行政人员5、《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员工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A卷)7、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B卷)《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姓名日期成绩一、填空题:(共20分,每题4分)1、两个体系建设包括()和()两部分。
2、事故隐患分为()和()两类隐患。
3、企业应建立由()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4、企业从()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5、企业未建立“两个体系”组织机构,未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相关职责的,为()项,评定验收不通过。
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4分)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3、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
(多选)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C、涉及重大危险源的D、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E、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4、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将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多选)A、重大风险B、较大风险C、中等风险D、一般风险E、低风险5、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
双重预防体系题库

一、填空题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精准监管、()、科学预防。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的组合。
4、()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6、“()”和“()”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
7、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级最危险。
8、2017年1月18日公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
9、风险伴随的()、()、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10、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1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以及在特定部位、()、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部位等总称。
12.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或()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13.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和()。
14、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级最危险。
15、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严重性的组合。
16、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完整版)双重预防体系题库大全含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学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A)的组合。
A.可能性和严重性B.频率和后果C.可能性和后果D.概率和和后果的严重性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B)事故隐患。
A.一般、较大、重大B.一般、重大C.红、橙、黄、蓝D.简单、复杂3、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C)的风险。
A.较小B.蓝色C.可容许程度D.可接受程度4、企业应建立由(C)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A.法人代表B.安全总监C.主要负责人D.实际控制人5、按照河南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B)。
A.生产类和管理类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C.设备类和工艺类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6、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次用( A )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红橙黄蓝B.红黄蓝绿C.红橙黄绿D.红黄橙蓝7、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A)。
A.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负责人C.技术管理负责人D.设备管理负责人8、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B),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A.中心B.核心C.要素D.因素9、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A)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0、(C)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1、(A)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精准监管、()、科学预防。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的组合。
4、()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6、“( )”和“( )”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
7、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级最危险。
8、2017年1月18日公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
9、风险伴随的()、( )、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 ),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10、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1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以及在特定部位、()、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部位等总称。
12.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或()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13.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和()。
14、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级最危险。
15、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严重性的组合。
16、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17、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18、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和(或)()和(或)()的组合。
19、风险辨识是识别()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0、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
21、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划分等级。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
22、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23、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⑶()。
24、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和()。
25、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 )、治理和( )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26、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治理目标、()、()、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27、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28、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等总称。
29、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或()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30、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和()。
3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3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应当全部或局部(),并经过一定时间()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的隐患。
二、选择题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的核心。
A.检查B.领导C.风险分级管控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A.物理实体B.车间C.班组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A.危险源B.作业行为C.隐患6、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二部分。
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评价法。
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8、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A.红色B.黑色C.白色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A.班前会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1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B.班前会C.班后会11.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 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12.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A.安全措施B.消防措施C.卫生防护措施D. 应急处置措施13.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A.基层单位、责任人B.所在单位、责任人C. 责任单位、责任人D.各级单位、责任人14.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A. 效果验证B. 效果验证与更新C. 效果评价D. 效果验证与评价15.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可以不考虑的因素为:()A.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B. 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C.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D.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16、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17、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的核心。
A.检查B.领导C.风险分级管控18、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二部分。
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19、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评价法。
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2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B.班前会C.班后会21、()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A)风险分析(B)风险评价(C)排查风险点(D)风险分级2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23、()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A)企业(B)中介机构(C)安监部门(D)主要负责人24、1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
()(A)无需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B)必须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C)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
(D)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25、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
()(A)统一(B)同行业应统一(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26、山东省省风险分级暂定为“()”四级A、红、橙、黄、蓝B、红、橙、黄、绿C、红、黄、蓝、绿D、红、黄、蓝、绿27、()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A)事故控制(B)风险管理(C)隐患排查(D)安全培训28、工作危害分析法能够全面地分析出()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A)作业活动(B)设备设施(C)安全设施(D)工艺操作29、当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得出企业风险的危险性分值大于()时,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A)70 (B)160(C)320 (D)5030、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属于()机制。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B)双重预防(C)标准化运行(D)安全管理31、公司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32、公司针对各科风险点制定()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制度33、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两部分。
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34、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评价法。
A、班前会B、班后会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或风险矩阵法35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可以不考虑的因素为()。
A、法律、法规、标准、规范B、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C、本单位安全管理标准36、公司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
A、安全措施B、消防措施C、卫生防护措施D、应急处置措施37、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
A、物理实体B、车间C、班组三、判断题1、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3、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5、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级,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I、II、III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