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操作系统

合集下载

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

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

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嵌入式操作系统,又称为嵌入式操作平台,是针对特定应用领域和硬件平台所设计和优化的操作系统。

它主要用于控制、管理和运行嵌入式设备,如智能手机、家用电器、汽车控制系统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一、嵌入式Linux嵌入式Linux是指将Linux操作系统适配嵌入式设备的一种形式,它保留了Linux操作系统的优点,如开源、稳定、成熟的生态系统等。

嵌入式Linux具有丰富的设备驱动、多任务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在各种硬件平台上运行。

在嵌入式Linux中,通常使用的是裁剪版的Linux内核,该内核只保留了必要的功能和驱动程序,以节省存储空间和资源,并提高嵌入式设备的运行效率。

嵌入式Linux还提供了适用于嵌入式设备的工具链和库文件,方便开发人员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调试。

二、嵌入式Windows嵌入式Windows是指将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适配嵌入式设备的一种形式。

与桌面版的Windows相比,嵌入式Windows通常经过了裁剪和优化,以适应嵌入式设备的资源限制和实时性要求。

嵌入式Windows具有直观易用的界面和丰富的应用生态系统,开发人员可以使用熟悉的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

嵌入式Windows还提供了强大的多媒体处理能力和网络连接功能,适用于需要图形界面和复杂功能的嵌入式设备。

三、嵌入式Android嵌入式Android是指将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适配嵌入式设备的一种形式。

嵌入式Android基于Linux内核,具有开源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同时融合了丰富的应用生态系统和用户界面设计。

嵌入式Android支持多任务管理、开放式应用程序架构和丰富的应用程序开发接口,方便开发人员进行自定义应用的开发。

嵌入式Android还支持网络连接和云服务,适用于需要与互联网进行交互的嵌入式设备。

四、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RTOS)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实时应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针对嵌入式设备设计和优化的Linux操作系统。

它在嵌入式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嵌入式设备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灵活性。

以下是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方面的概述: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原理:内核: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是Linux内核,它提供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处理器管理、内存管理、设备驱动程序、文件系统和网络协议栈等。

裁剪:为了适应嵌入式设备的资源限制,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通常经过裁剪和优化,只选择必要的功能和驱动程序,以减小内存占用和存储空间,并提高性能和响应速度。

交叉编译:由于嵌入式设备通常具有不同的硬件架构和处理器,所以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需要通过交叉编译来生成适用于目标设备的可执行文件和库。

设备驱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需要适配各种硬件设备,因此需要编写和集成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以使操作系统能够正确地与硬件进行通信和交互。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应用:嵌入式设备: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系统、车载设备等。

物联网(IoT):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连接的嵌入式设备,用于数据采集、通信、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嵌入式开发板: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在开发板上提供了丰富的开发环境和工具链,用于嵌入式软件开发和调试。

自定义嵌入式系统:开发者可以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构建自定义的嵌入式系统,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和开发,实现各种功能和应用。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应用非常广泛,它为嵌入式设备提供了灵活性、可定制性和强大的功能支持,使得开发者能够构建高度定制化和功能丰富的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第一点: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定义与特点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Embedded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简称ERTOS)是一种专门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操作系统,它具有实时性、可靠性和高效性等特点。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控制和管理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资源和软件任务,以实现对系统的实时控制和高效运行。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特定领域,以完成特定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它通常包括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硬件部分,以及运行在处理器上的软件部分。

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性能高等特点。

2.实时性:实时性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最核心的特点之一。

它要求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对任务的响应时间有严格的要求。

实时性可以分为硬实时和软实时。

硬实时要求任务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不允许有任何的延迟;软实时则允许任务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但延迟尽量最小。

3.可靠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需要具备很高的可靠性,因为它们通常应用于对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

可靠性主要包括系统的正确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

4.高效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需要高效地利用硬件资源,以实现对系统的实时控制。

高效性主要包括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任务的调度算法、内存管理等方面。

第二点: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工业控制: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机器人控制器、工业现场仪表等。

实时操作系统可以实现对工业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汽车电子:汽车电子领域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现代汽车中的电子控制系统,如发动机控制、底盘控制、车身控制等,都需要实时操作系统来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简介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简介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简介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简介一:引言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是一类特殊的操作系统,用于控制和管理嵌入式系统中的实时任务。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定义1. 实时操作系统的概念实时操作系统是一种能够处理实时任务的操作系统。

实时任务是指必须在严格的时间约束内完成的任务,例如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和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相比于通用操作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实时性:能够满足严格的时间要求,保证实时任务的及时响应。

- 可靠性:具备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 精简性:占用资源少,适应嵌入式系统的有限硬件资源。

- 可定制性:能够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定制和优化。

三: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1. 内核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任务和资源管理、中断处理和调度算法等。

- 任务管理:包括任务的创建、删除、挂起和恢复等。

- 资源管理:包括内存、文件系统、网络资源等的管理。

- 中断处理:负责中断的响应和处理。

- 调度算法: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调度策略进行任务的调度。

2. 设备管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需要与各种外设进行通信和交互,设备管理模块负责管理设备驱动、中断处理和设备的抽象接口等。

3. 系统服务提供一系列系统服务,例如时钟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以支持应用程序的运行。

四: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工业自动化:用于控制和监控工业设备和生产过程。

2. 航空航天:用于飞行控制、导航和通信系统。

3. 交通运输:用于车辆控制和交通管理。

4. 医疗设备:用于医疗仪器和设备控制和数据处理。

附件:本文档附带示例代码和案例分析供参考。

注释:1. 实时任务:Real-Time Task,简称RTT。

2. 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简称ES。

单片机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指南 适合你的系统

单片机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指南 适合你的系统

单片机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指南适合你的系统在嵌入式系统领域,单片机是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对于单片机的功能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单片机嵌入式操作系统,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选择适合你的系统。

一、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嵌入式系统通常用于控制和管理各种设备,如智能家居、医疗设备、交通工具等。

选择合适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二、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1. 实时操作系统(RTOS)实时操作系统(RTOS)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处理实时任务的操作系统。

它具有以下特点:高度可靠、响应时间短、实时性强。

常见的RTOS有嵌入式Linux、FreeRTOS、uC/OS等。

2. 裸机编程裸机编程是指直接在单片机上编写程序,不依赖于操作系统。

这种方式效率高,资源占用少,但对开发者的要求较高。

3. 嵌入式Linux嵌入式Linux是一种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支持多线程、网络连接、文件系统等特性,适用于对功能要求较高的嵌入式系统。

4. uC/OSuC/OS是一种采用优先级调度算法的实时操作系统,具有较小的内存占用和快速的响应时间。

它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如工业自动化和航空航天。

5. FreeRTOSFreeRTOS是一种开源的实时操作系统,具有小巧、高效、可靠的特点。

它适用于资源受限、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如传感器节点和嵌入式设备。

三、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在选择嵌入式操作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功能需求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任务调度、网络连接、文件系统等。

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

2. 系统的资源限制考虑系统的处理能力、内存大小等资源限制。

对于资源受限的系统,选择轻量级的操作系统或裸机编程可能更为合适。

3. 开发人员的经验和技术开发人员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对选择操作系统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嵌入式操作系统是指运行在嵌入式系统中的操作系统。

它是一种特殊的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应用于嵌入式系统领域。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的概念、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计原则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等方面。

首先,操作系统是指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运行、为用户提供接口的系统软件。

在嵌入式系统中,操作系统需要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各种硬件平台和应用环境。

其次,嵌入式系统的特点主要包括资源受限、功耗低、体积小、价格低等方面。

这些特点对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分为裸机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两种。

裸机操作系统是指没有任何操作系统支持的程序设计,程序本身必须包括对外设的访问和处理,开发难度较大;实时操作系统是指具有高度实时性的操作系统,其特点是实时性好、可靠性高、效率高,常用于控制系统等领域。

常见的实时操作系统包括VxWorks、RTLinux等。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简洁、高效、可靠、可移植等方面。

简洁是指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尽量简单,代码量要小;高效是指嵌入式操作系统要具有快速响应、占用空间小等特点;可靠是指嵌入式操作系统要具有稳定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等特点;可移植是指嵌入式操作系统应该能够适应各种硬件平台和应用环境。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广泛,包括通信设备、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领域。

例如,手机中的操作系统就是嵌入式操作系统之一。

总之,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领域的特殊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需要遵循简洁、高效、可靠、可移植等设计原则。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在各种电子产品中都有应用。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种类与特点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种类与特点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种类与特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种类与特点嵌入式操作系统是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特定目的操作系统,它通常具有较小的内存占用和资源消耗。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种类繁多,每种都有其特定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特点。

⒈实时操作系统(RTOS)实时操作系统是一种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的操作系统。

它能够以快速和准确的方式对任务请求作出响应,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实时操作系统分为硬实时操作系统和软实时操作系统。

硬实时操作系统要求任务在严格的时间限制内完成,而软实时操作系统可以容忍适度的延迟。

⒉嵌入式 Linux嵌入式 Linux 是基于 Linux 内核开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它具有开源的特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和修改。

嵌入式 Linux 适用于需要较强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的应用场景。

它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工具和库,使开发人员能够更方便地进行开发和调试。

⒊Windows 嵌入式Windows 嵌入式是微软提供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它是 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的一个延伸。

Windows 嵌入式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易用性,适用于需要图形化界面和大量第三方应用支持的嵌入式设备。

它提供了丰富的开发工具和技术支持,使开发人员能够更便捷地进行开发和调试。

⒋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RTOS)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专门设计用于实时应用的操作系统。

它具有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实时响应外部事件,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实时应用,如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领域。

⒌轻量级操作系统轻量级操作系统是一种占用系统资源较少的操作系统。

它具有较小的内存占用和启动时间,并提供了必要的功能和服务。

轻量级操作系统适用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如传感器节点、嵌入式网关等。

附件:本文档无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实时性要求:指一个系统对任务请求能够在特定时间内作出响应,并完成任务的能力。

4-1-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4-1-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嵌入式Linux概览 使用嵌入式Linux的开发过程 嵌入式Linux与Windows CE


各种设备中:
NASA 个人助理
从系统设计
Linux 操 作系统选 择 操作系统的移植 与改进
Rehat,bluecat,RT Linux,Monta Vista Linux,RTAI,… http://www.gn … Tekram,HP,Intel, …

缺少某些OS特性 保证时限要求是设计者自己的任务(系统的灵活性带 来的弊端) 不支持很多应用和APIs(只支持部分POSIX标准的函 数集) 尽管采用了平板式内存管理,但是由于内存的动态 分配,仍然存在内存段,这样仍然存在时间上的不 可预测性



应用领域主要局限在对实时性要求较严格的硬实时 系统中 带给用户最大的控制权的同时,用户对系统的实时 性调度责任也更大
EOS的发展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4. 以基于Internet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 这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大多数嵌入式系统还孤立于Internet 之外,但随着Internet的发展及Internet 技术与信息家电、工控技术等结合日益密 切,嵌入式设备与Internet的结合将代表 着嵌入式技术的真正未来。


OS是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集合, 提供人机接口,其结构直接影响系统性能。 OS的结构通常分为4种:
1. 2. 3. 4. 单体结构、 分层结构、 虚拟机系统、 客户/服务器(C/S)系统



实际上是一个无结构的系统,OS是一组过 程的集合,每一个过程都可以任意调用其 它过程。 系统中的每一个过程实现的功能不同,需 要不同的I/O参数,有定义好的接口。 应用:早期,用户自行设计的监控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入式操作系统问答题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嵌入式系统是指操作系统和功能软件集成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中。

简单的说就是系统的应用软件与系统的硬件一体化,类似与BIOS的工作方式。

具有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特别适合于要求实时的和多任务的体系。

根据IEEE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

简单地讲就是嵌入到对象体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一般有3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硬件、实时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

硬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其他部分辅助系统等。

实时操作系统:用于管理应用软件,并提供一种机制,使得处理器分时地执行各个任务并完成一定的时限要求.应用软件:实现具体业务逻辑功能。

2.嵌入式系统的三要素是什么?嵌入式系统的三要素是嵌入、专用、计算机;其中嵌入性指的是嵌入到对象体系中,有对象环境要求;专用性是指软、硬件按对象要求裁减;计算机指实现对象的智能化功能。

广义地说一个嵌入式系统就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或用途的计算机软硬件集合体。

即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3.列举五种以上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是指操作系统本身要能在一个固定时限内对程序调用(或外部事件)做出正确的反应,亦即对时序与稳定性的要求十分严格。

目前国际较为知名的有:VxWorks、NeutrinoRTOS、Nucleus Plus、OS/9、VRTX、LynuxOS,RTLinux、BlueCat RT等。

4.嵌入式系统一般由几层组成?简单介绍其作用?嵌入式系统一般由硬件层、中间层、软件层和功能层组成。

其作用分别如下:(1)硬件层: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电路和外设组成。

外围电路有:电源电路、复位电路、调试接口和存储器电路,就构成一个嵌入式核心控制模块。

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都可以固化在ROM或者Flash 中。

为方便使用,有的模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LCD、键盘、USB接口,以及其他一些功能的扩展电路。

(2)中间层:硬件层与软件层之间为中间层,也称为BSP(Board Support Package,板级支持包)。

作用:将系统软件与底层硬件部分隔离,使得系统的底层设备驱动程序与硬件无关;功能:一般应具有相关硬件的初始化、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和硬件设备的配置等功能。

BSP 是主板硬件环境和操作系统的中间接口,是软件平台中具有硬件依赖性的那一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操作系统,使之能够更好地运行于硬件主板上。

(3)软件层:主要是操作系统,有的还包括文件系统、图形用户接口和网络系统等。

操作系统是一个标准的内核,将中断、I/O、定时器等资源都封装起来,以方便用户使用。

(4)功能层:由基于操作系统开发的应用程序组成,用来完成对被控对象的控制功能。

功能层是面向被控对象和用户的,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往往需要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

5.简述嵌入式系统中非占先式与占先式调度算法的区别?非占先式调度法也称作合作型多任务,各个任务彼此合作共享一个CPU。

中断服务可以使一个高优先级的任务由挂起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但中断服务以后控制权还是回到原来被中断了的那个任务,直到该任务主动放弃CPU 的使用权时,那个高优先级的任务才能获得CPU 的使用权。

当系统响应时间很重要时,要使用占先式内核。

最高优先级的任务一旦就绪,总能得到CPU的控制权。

当一个运行着的任务使一个比它优先级高的任务进入了就绪态,当前任务的CPU使用权就被剥夺了,或者说被挂起了,那个高优先级的任务立刻得到了CPU的控制权。

6.硬实时操作系统,软实时操作系统以及两者的区别?在实时系统中,如果系统在指定的时间内未能实现某个确定的任务,会导致系统的全面失败,这样的系统被称为强实时系统或硬实时系统。

强实时系统响应时间一般在毫秒或微秒级。

在弱实时系统中,虽然响应时间同样重要,但是超时却不会发生致命的错误。

其系统响应时间在毫秒至秒的数量级上,其实时性的要求比强实时系统要差一些。

7.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步骤有哪些?各部分主要工作是什么?(1)需求分析阶段,罗列出用户的需求;(2)体系结构设计阶段,描述系统的功能如何实现;(3)详细设计阶段,进行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分类划分,以决定哪些功能用硬件实现,哪些用软件实现;(4)系统集成,把系统的软件、硬件和执行装置集成在一起,进行调试,发现并改进在设计过程中的错误;(5)系统测试,对设计好的系统进行测试,看其是否满足给定的要求。

8. 1)cd~user:改变目录位置至用户的工作目录2)cd:/user:改变目录位置至相对路径user 的目录下3)ls/root/-l: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4)cat/root/.bash_profile:查看文件.ba sh_profile 的内容5more/etc/innittab:分页查看inittab文件内容6)cp/tmp/file1 file2:将目录/tmp 下的文件file1 复制到当前目录下,文件名为f i l e 2 7)mv file1 dir1:将文件file1移到目录dir1 下,文件名仍为file1 8)mkdir dir1:建立一新目录d i r 1 9)rmdir dir1:删除目录dir1,但dir1 下必须没有文件存在,否则无法删除10)rm file:删除文件名中有五个字符且前四个字符为file 的所有文件11)$ cat config:文件config的内容依次显示到屏幕上12)more file1:以分页方式查看文件名file1 的内容13)cat file1| more:以分页方式查看文件名file1 的内容14)du -s dir1:显示目录dir1 的总容量15)chmod 755 dir1:对于目录d i r 1,设定成任何使用者皆有读取及执行的权利,但只有所有者可做修改16)chmod 700 file1:对于文件f i l e 1,设定只有所有者可以读、写和执行的权利17)ln -s file3 file4:将文件file4 链接至文件f i l e 3 18)grep abc file1:寻找文件f i l e 1中包含字符串abc 所在行的文本内容。

19)find/-name file1 -print:自根目录下寻找文件file1 的路径。

20)diff -r dir1 dir2:比较目录dir1 与dir2 内各文件的不同之处。

9.利用GDB进行调试时,可通过step或next 命令进行单步执行10.VI三种模式:命令模式末行模式输入模式11.使用GCC编译C程序生成可执行文件有时似乎是一步完成的,但实际要经历四步:预处理、编译、汇编和连接12.Linux 内核的编译菜单有好几个版本,运行:1)make config:进入命令行,可以一行一行的配置,但使用不十分方便。

2)make menuconfig:大多数开发人员使用的Linux 内核编译菜单,使用方便。

3)make xconfig:在 2.4.X 以及以前版本中xconfig 菜单是基于TCL/TK 的图形库的。

13.在完成内核的裁减之后,内核的编译就只要执行以下几条命令:make clean 编译内核之前先把环境给清理干净。

有时你也可以用makerealclean 或make mrproper来彻底清除相关依赖,保证没有不正确的.o 文件存在。

make dep 编译相关依赖文件make zImage 创建内核镜像文件make modules 创建内核模块,若不创建内核模块,这步可以不要。

make install 把相关文件拷贝到默认的目录。

在给嵌入式设备编译时这步可以不要。

因为具体的内核安装还需要你手工进行。

14.何为虚拟内存?虚拟内存的管理有何作用?使用虚拟地址寻址整个系统的主存和辅存的方式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被称为虚拟内存。

MMU 便是实现虚拟内存的必要条件。

嵌入式处理器如果存在MMU ,由于在MMU具备内存地址映射和寻址功能,操作系统会使用它完成从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所有的应用程序只需要使用虚拟地址寻址数据。

虚拟内存的管理方法使系统既可以运行体积比物理内存还要大的应用程序,也可以实现“按需调页”策略,既满足了程序的运行速度,又节约了物理内存空间。

15.进程内存区域涉及哪几种数据段?进程内存区域涉及到5种数据段,即:①代码段:代码段是用来存放可执行文件的操作指令,也就是说是它是可执行程序在内存中的镜像②数据段:数据段用来存放可执行文件中已初始化全局变量,换句话说就是存放程序静态分配的变量和全局变量③BSS段:BSS段包含了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在内存中 BSS段全部置零④堆:堆是用于存放进程运行中被动态分配的内存段,它的大小并不固定,可动态扩张或缩减。

当进程调用malloc等函数分配内存时,新分配的内存就被动态添加到堆上;当利用free等函数释放内存时,被释放的内存从堆中被剔除⑤栈:栈是用户存放程序临时创建的局部变量,也就是说函数括弧“{}”中定义的变量。

除此以外,在函数被调用时,其参数也会被压入发起调用的进程栈中,并且待到调用结束后,函数的返回值也会被存放回栈中。

16.简述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区别。

在Linux系统中,内核在最高级执行,也称为“系统态”,在这一级任何操作都可以执行。

而应用程序则执行在最低级,即所谓的“用户态”。

在这一级处理器禁止对硬件的直接访问和对内存的未授权访问。

模块是在所谓的“内核空间”中运行的,而应用程序则是在“用户空间”中运行的。

它们分别引用不同的内存映射,也就是程序代码使用不同的“地址空间”。

17.简述共享内存的作用。

共享内存区域是被多个进程共享的一部分物理内存。

如果多个进程都把该内存区域映射到自己的虚拟地址空间,则这些进程就都可以直接访问该共享内存区域,从而可以通过该区域进行通信。

共享内存是进程间共享数据的一种最快的方法,一个进程向共享内存区域写入了数据,共享这个内存区域的所有进程就可以立刻看到其中的内容。

这块共享虚拟内存的页面,出现在每一个共享该页面的进程的页表中。

但是它不需要在所有进程的虚拟内存中都有相同的虚拟地址。

18.简述内存管理与虚拟文件系统之间的关系。

内存管理利用虚拟文件系统支持交换,交换进程(swapd)定期由调度程序调度,这也是内存管理依赖于进程调度的唯一原因。

当一个进程存取的内存映射被换出时,内存管理向文件系统发出请求,同时,挂起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

19.线程的同步方式有互斥量,信号灯和条件变量等,分析以上几种同步方式可在什么场合下使用。

Mutex互斥量,用于操作某个临界资源时对该资源上锁,以实现互斥地对独占资源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