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计算题专题练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比热容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比热容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13.3 比热容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了相同温度,则()A.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大B.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小C.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大小无法确定D.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相同2.如图所示是用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绘制的图象,已知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由图象可知()A.c甲>c乙,其中甲是晶体B.c甲>c乙,其中乙是晶体C.c甲<c乙,其中甲是晶体D.c甲<c乙,其中乙是晶体3.对公式c=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B.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是吸热或放热有关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变化大小成反比4.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水 4.2×103铁0.46×103酒精 2.4×103铜0.39×103煤油 2.1×103干泥土0.54×103冰 2.1×103水银0.14×103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5.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

这是因为()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6.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C.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温D.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7.汽油机在工作时温度升高,为保护机器,往往用水来冷却,最主要的原因是()A.水的比热容大B.水放出的热量多C.水的温度低D.不容易取,不需花钱买8.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榜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A.密度B.内能C.热量D.比热容9.对以下各种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B.寒冬,草木上有白霜﹣﹣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C.深秋,清晨河面上冒“白气”﹣﹣是因为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D.往手臂皮肤上涂些花露水,会感觉凉爽﹣﹣是因为花露水蒸发时吸热10.2018年1月21日,第十一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在贵港市开幕,本届园博会呈现了“生态园博”、“技术园博”、“绿色园博”以及“百姓园博”四大特点,属富有南国特色的生态湿地型园博园。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精讲精练22-1 能源(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精讲精练22-1 能源(含答案解析)

专题22.1 能源课前预习1.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称为能源。

2.按能源的来源分,可分为两类:(1)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2)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叫二次能源。

如电能等。

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知识点一:能源的概念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叫做能源【例题1】(2019湖北宜昌)前段时间,“加水就能跑的神车”事件一度成为舆论热点,该汽车实际是利用车内水解制氢技术获得氢气,通过氢燃料电池给车提供动力(该技术成本很高,目前仍处在试验阶段),但被曲解为“加水就能跑”。

下列对该事件的看法错误的是()A.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水解技术制取氢气的过程一定要消耗其它能量C.对于热点事件要遵从科学原理,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D.该车行驶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水,水是一种能源【答案】D【解析】(1)燃料中的化学能可通过技术手段最终再转化为电能;(2)根据能量守恒可做出判断;(3)从科学角度来认识生活中的热点事件,据此判断;(4)水也是一种能源。

但在这里的能源并不能说是水提供的。

A.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再用来驱动汽车的,故A正确;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水解技术制取氢气的过程一定要消耗其它能量,故B正确;C.由科学常识可知,对于热点事件要遵从科学原理,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故C正确;D.该车行驶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用水制出的氢气,但不能直接说水是这里的能源,故D错误。

知识点二:能源的类型1.一次能源: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

2.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

如电能等。

【例题2】(2019四川巴中)下列关于能源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是清洁能源B.核能是可再生能源C.煤是新型能源D.电能是一次能源【答案】A【解析】A.太阳能安全、清洁,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叫做清洁能源。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17.3电阻的测量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17.3电阻的测量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17.3电阻的测量1.(2019湘潭,29)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

(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器材连接成完整电路。

(2)按图1所示电路连接器材时,开关要处于(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滑到最(选填“左端”或“右端”)。

(3)闭合开关,将滑片P缓慢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将(选填“增大”或“减小”)。

(4)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为A,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这个电阻R的阻值为欧姆。

(5)以上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

(6)为减小实验误差,我们应该多次进行正确测量,然后取电阻R的值。

2.(2019贵港,27)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的阻值。

(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

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请勿更改原有导线,导线不能交叉)。

(2)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___。

电路接通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移至图中_____处(选填“A”或“B”)。

(3)小林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但电压表有示数,此时电路中的一处故障是待测电阻R x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4)小林排除故障后,用滑动变阻器调节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对应每次变化各测一次电流值和相应的电压值并记录到表格中。

有一次测量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A;另一次测量电压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____V。

小林根据几组实验数据计算出R x的值,为了进一步减小误差,绘制了R x的U-I图像。

(5)另一组的小宇用相同的器材进行实验,并根据自己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U-I图像。

小林发现小宇绘制的U-I图像和自己绘制的U-I图像不同,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小林根据小宇的图像也可计算出待测电阻R x=_____Ω。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及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1.关于同一种固态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2.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热量越多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热量也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3.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C.用冰袋降温D.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4.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5.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进程中,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结构的”,这是源于发现了()A.电子B.中子C.质子D.夸克6.物体间的热传递总是从()A.体积大的物体向体积小的物体传递B.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C.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7.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

这主要是因为水的()A.质量较小B.凝固点较低C.沸点较高D.比热容较大8.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A.热量B.温度C.比热D.质量9.小红发现自己关于热传递、热量、温度的笔记有些错乱,请你帮助她把正确的挑选出来() 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少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温度C.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D.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含有热量少的物体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它是机械能B.物体运动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内能也越大C.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0 ℃的冰块不具有内能和机械能D.任何物体都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二、填空题(共5小题)1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_能.12.当神舟号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它表面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将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13.下列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15 ℃的水变成45 ℃的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用天平正确测量盛水烧杯质量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干燥的空烧杯质量为33.4 g,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 g,大约含有________个水分子(不考虑水分子间空隙,水分子的体积约为10-29m3),这说明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15.如图所示,B是一个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气缸A内密封有压缩的空气,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K拔出后,将观察到活塞向________运动,温度计的读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三、实验题(共1小题)16.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时选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2)实验中记录下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并描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可知b物质是________,分析图象还判断出________(水/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3)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17.质量是0.5 kg的铝壶内装2.5 kg的水,其温度为20 ℃,如果共吸收5.47×105J的热量,则水温将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铝=0.88×103J/(kg·℃))18.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kg,初温为80 ℃的水吸收1.26×105J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多少?若这些热量被5 kg的-50 ℃冰块吸收,则冰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c水=4.2×103J/(kg·℃),c冰=2.1×103J/(kg·℃))19.小丽需用温度为40 ℃的水泡脚,便把90 ℃的热水与10kg20 ℃的冷水混合,设混合过程没有热量损失,问:需要90 ℃的热水多少千克?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它不会随物质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A,B,C错误,D正确.2.【答案】D【解析】A项,温度越高的物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多,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多少,不是含有热量多,故A错误;B项,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B错误;C 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C错误;D项,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因此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故D正确.3.【答案】C【解析】A项,用锯片锯木头,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锯条发热,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合题意;B项,铁丝反复弯折,是对铁丝做功,使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合题意;C项,用冰袋降温,是水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D项,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人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D不合题意.4.【答案】B【解析】A项,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但不是最小的;故A错误;B项,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故B正确;C项,一般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但水变成冰体积变大;故C错误;D项,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故D错误.5.【答案】A【解析】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过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6.【答案】C【解析】当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接触后,就会发生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热传递结束.7.【答案】D【解析】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生物体即使吸收较多的热量,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体温不会升的过高;同理在在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即使放出较多的热量,体温也不会过低,所以生物体内的水分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8.【答案】B【解析】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与物体的质量、热量、比热以及内能的大小无关.两个物体没有发生热传递说明物体间没有温度差.9.【答案】C【解析】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发生热传递时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A项,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发生热传递时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项,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故B错误;C.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故C正确;D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D错误.10.【答案】D【解析】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两者没有关系.11.【答案】分子势能内【解析】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12.【答案】做功机械能【解析】神舟号飞船穿越大气层时,飞船与空气摩擦做功生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3.【答案】B水凝结成冰,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比热容也因此改变【解析】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温度、形状无关,故A、C、D情况下比热容不会发生变化;水凝固成冰,状态发生改变,比热容也会发生改变,所以选项B正确.14.【答案】202×1024大量分子【解析】(1)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总=50 g+3.4 g=53.4 g,水的质量为:m=m总-m0=53.4 g-33.4 g=20 g.(2)∵ρ=,∴v===20 cm3=2×10-5m3,水的分子个数:n==2×1024.所以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15.【答案】右变小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解析】当拔去销钉后,气缸内的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向右运动,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导致了温度计的示数下降.16.【答案】(1)质量吸收相同的热量(2)煤油水(3)控制变量【解析】(1)实验课题是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所以要保持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2)水和煤油相比,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受热的情况下,温度变化较慢,由乙图知,a为水,b为煤油;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热量更多,水的吸热能力更强.(3)用能直接观察的温度计示数显示不能直接观察的热量变化,采用的是“转换法”;实验中要控制加热情况相同,水和煤油的质量等相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17.【答案】解:m铝=0.5 kg,m水=2.5 kg,∵Q=cmΔt,吸∴Q=Q铝吸+Q水吸=c铝m铝Δt+c水m水Δt,吸∴Δt===50 ℃.∴t=t0+Δt=20 ℃+50 ℃=70 ℃.答:水温将升高到70 ℃.【解析】知道铝壶和水吸收的热量、铝壶和水的质量、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的变形公式求铝和水温度的升高值.18.【答案】解:(1)由Q吸=cmΔt得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30 ℃,水的初温为80 ℃,升高30 ℃后,水的温度为110 ℃,因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并且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所以水吸热后,温度不会升高到110 ℃,水的末温为100 ℃;(2)由Q吸=cmΔt得冰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12 ℃;答:水的温度升高到100 ℃;冰块升高的温度为12 ℃【解析】(1)已知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水升高的温度,然后求出水的末温(注意水的末温为100 ℃,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2)已知冰的质量、比热容、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可以求出冰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19.【答案】设需要90 ℃的热水质量为m,20 ℃水质量为m,由题意得:Q吸=Q放,有cmΔt1=cmΔt2;所以,m1===4 kg.答:需要90 ℃的热水4 kg.【解析】由题意可知,若不计热量损失,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计算.。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章测试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章测试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30分)1.端午情浓,粽叶飘香。

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

这一现象表明()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方便地贴在课本上,其利用的物理知识是()A. 分子间有引力B. 分子间有斥力C. 分子间有空隙D. 分子是运动的3.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4.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A.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B.冬季用热水袋取暖C.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6.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则A.它的热量增加了B.它的内能增加了C.它一定吸收了热量D.一定是别的物体对它做了功7.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8.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是利用水具有()A. 较低的凝固点B. 较大的比热容C. 较小的密度D. 较好的导电性9.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比较两液体的比热容是A. a液体比热容大B. b液体比热容大C.两种液体比热容一样大D.无法判断10.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 铁<c 铝)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时间,则它们吸收的热量()A.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B.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C.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8分)11.山西老陈醋已有 3000 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12.“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叁;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15.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时,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三、实验探究题(15分)16.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题——杠杆中的最小力问题

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题——杠杆中的最小力问题

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题——杠杆中的最小力问题1 / 24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题——杠杆中的最小力问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 如图所示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用铡刀切甘蔗时,手沿 方向用力比沿 方向更省力B. 图中的自制水气压计由山脚拿到山顶,细管中的液面会下降C.图中的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D. 图中若火线、零线直接相碰,会使电流过大,烧坏灯泡2. 如图所示,下列情况受力分析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 甲图为排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B. 乙图为一相对于电梯静止的物块随自动电梯匀速下行C. 丙图为杠杆OAB 在如图位置静止时,在B 点施加最小拉力F 的方向为竖直向上D. 丁图为细绳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物体A 相连;物块B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A 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 3. 如图所示,在扶正被风吹倒的树木时,下列措施最合适的是( )A. 绳直接系在A 点B. 绳直接系在B 点C. 在A 点垫上橡皮,再系上绳D. 在B 垫上橡皮,再系上绳4.电工在安装家庭电路时,需用螺丝钉将灯座固定在天花板上,下列组合最省力的是()A.细柄螺丝刀,密纹螺丝钉B. u粗柄螺丝刀,密纹螺丝钉C. 粗柄螺丝刀,疏纹螺丝钉D. 细柄螺丝刀,疏纹螺丝钉5.如图所示,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静止不动,而使绳绕A点从如图所示的位置沿图中的虚线CD转动,则()A. 逆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B. 顺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C. 顺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D. 逆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6.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O为支点,用力F提起重为30N的物体,恰在水平位置平衡。

已知OA=80cm,AB=50cm,杠杆与转轴间摩擦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该机械提起重物时不能省功B.拉力F的力臂为40cmC. 拉力F的大小为D. 拉力F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7.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其中用力最大的是()A. B. C. D.8.如下图所示,为了使杠杆平衡,可以在它的A端加不同方向的三个力,其中最小的力是()A. B. C. D. 一样大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题——杠杆中的最小力问题3 / 249. 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A 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A. FB. FB. C. FD. F10. 汶川大地震中,巨大的石头挡住了救援车辆的通路,救援人员用撬棍将石头撬开。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考题精炼——专题二:热平衡计算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考题精炼——专题二:热平衡计算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物理考题精炼——专题二:热平衡计算1.某同学用图示装置测量酒精热值,他在烧杯中加入300g水,调好装置后,加热使水温升高50℃,他测得此过程中消耗了6g酒精,求:①水需要吸收的热量;②酒精的热值。

2.质量为50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5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4.2×107J/kg。

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②这些热量如果完全由煤气燃烧来提供,至少需多少kg的煤气。

3.“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在相同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达到天然气的数十倍。

如果“可燃冰”热值是天然气的10倍,设天燃气热值为4.2×107J/kg,c水=4.2×103J/(kg•℃)求:①完全燃烧0.5kg“可燃冰”放出的热量;②若在不考虑热量损失的情况下,这些热量能使800kg、45℃的水刚好达到沸点,则此时水的沸点多少℃?4.用天然气灶给水加热,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体积为10L,温度为15℃的水加热到沸腾,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q天燃气=4.2×107J/m3,求:(1)水吸收了多少热量?(2)若不计热量损失,需要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5.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的厨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煤球炉、沼气灶和液化气灶等灶具已走进家庭。

若要将2.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80℃,至少需要燃烧m3的液化气。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液化气的热值是5.0×107J/m3]。

6.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之能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收4.2×106J的太阳能,在5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温度升高到40℃.求:(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水的比热容c=4.2×103J/(kg•℃)](2)热水器5小时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3)热水器的效率η;(4)若改用煤来加热这些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煤的热值q=2.9×107J/kg,假设煤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7.在能源家族中,风能、太阳能、水能都同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为实现减排目标,国家大力推广风力、水力发电.我国西部某处风力发电场的装机总功率为 4.2×106kW 的风电场项目全面建成后,所有机组发电1h,可提供多少kW•h电能?若这些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那么可以把多少质量的水从28℃加热至沸腾(在标准大气压下)?8.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部分农村地区改用液化气烧菜做饭。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题——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提升)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题——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提升)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题——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提升)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图中,能正确描述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变化关系的图象是()A. B.C. D.2.在科学实验课上,小冬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关于该电路图的连接及功能,以下分析正确的是(电路原件都正常)()A. 此电路连接错误,改正后能够探究流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B. 能够探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导体电流的关系C. 若将R换成小灯泡,能够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D. 若将R换成小灯泡,能够测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平均电功率3.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电阻大小取决于通过它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小的导体电阻越大B. 导体电阻大小取决于加在它两端电压的大小,电压越大的导体电阻越大C. 在相同温度下,长度相同的两段镍铬合金丝,粗的比细的电阻小D. 同一段钨丝,当其温度升高时,电阻将变小4.两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现在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的电阻是乙的电阻的两倍B. 甲的电压是乙的电压的两倍C. 流过甲的电流是流过乙的两倍D. 流过乙的电流是流过甲的两倍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当加在某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随着改变B. 用不同的电阻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得到的结论都一样C. 同一电阻,它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也越大D. 相同的电压加在阻值不同的导体两端,电流一定不同6.一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不变,下表是实验数据,若第四次实验时将定值电阻的阻值由30Ω调为40Ω后就直接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这个示数应该是()A. B. C. D.7.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B.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C. 在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电压跟导体电阻成正比D.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8.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时,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为()A.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B. 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C. 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D.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9.将两个定值电阻R1、R2分别接在不同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I2,已知I1>I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R可能等于RB. R一定大于RC. R一定小于RD. R一定等于R10.滑动变阻器在电学实验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中它所起的作用与其它三个明显不同的是()A.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B.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C.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D. 探究小灯泡亮度与电功率的关系11.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1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计算题专题练习新人教版计算题说明:1、必须写清楚解题过程;
2、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
3、数据后面一定要带上相应的单位。

(一)电学部分计算专题
涉及公式:
物理量单位计算公式
电流(I) A I=U/R(欧姆定律)
电压(U)V U=IR
电阻(R)欧R=U/I
电能(W)/电功J W=UIt; W=Pt;W=I2Rt;W=U2t/R 电热(Q)J Q=I2Rt(焦耳定律)
电功率(P)W P=UI ; P=I2R ; P=U2/R; P=W/t
涉及电学原理:
电路电流电压电阻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填空型计算题:
1、一个“22V100W”的照明电灯,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是,流过灯丝的电流是;当流过灯的电流是0.5A时,灯的实际功率是,当灯两端的电压是198V时,灯的实际功率是。

2、甲乙两个灯泡,甲灯标有“6V3W”乙灯标有“4V1W”的字样,当把它们串联后接入4V 的电源上时,甲灯的实际功率是;当把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恰好有一个灯正
常发光,则此时的电源电压是。

3、一个小灯泡上标有”6V3W”的字样,当把它接入8V的电源上,为使它仍能正常发光,则
应该和它联一个欧的电阻,此时电阻消耗的功率是。

4、如图:为一个用电器的铭牌:
额定电压220V
加热功率1210W
保温功率44W
保护类型漏电保护
(1)正常加热10min消耗的电能是 KWh,合 J;
(2)保温时的电阻是;
(3)使用改用电器时要用孔插座。

5、厕所中的灯没人时,白白浪费电能,也容易烧,有人把两个相同的“220V40W”的照明灯串联后接入电路中使用,这样做的优点是,此时两灯消耗的功率比单独使用一个消耗的功率少 W。

6、测电笔是用来区分火线与零线的,使用时手指应接触(“笔尖”、“笔尾”)的金属体.,但是这不会造成人体触电,因为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限流电阻,假如限流电阻的大小
是70千欧,人体电阻是2千欧,当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 mA。

7、夏天是雷雨多发季节,假如某一次强雷电发生时,瞬间电压为8x106V,电流为4x106A放电时间为2x10-4s,则该次强雷电释放的电能是 J,写出生活中的一条防雷安全措施。

8、人体的心脏是一个“泵”,不停的为全身输送血液,心脏工作时的平均功率为2W,则一天心脏消耗的能量是 J,这些能量是由转变而来的。

9、节约用电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目前我国有3亿只白炽灯,平均功率为30W,假如都换为10W的节能灯,一天平均工作5h,则换为节能灯后,平均一天能够节约用电 KWh,请你说出一条节约用电的措施。

10、某同学在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关系时,把定值电阻由10欧换为20欧后,闭合开关,接下来的操作是,这是因为。

电路型计算题
1、如图:电源电压为6V,R1=10欧,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求:
(1)R2的值;
(2)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
(3)电路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
2、如图:灯标有“6V3W”的字样,S闭合后,当P在最左端时,灯恰好正常发光,当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
(3)当P在最右端时,灯消耗的实际功率.
3、如图:灯标有4V2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50欧,额定电流为1A,电源电压为12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求:
(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2)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4、如图:为生活中测量体重秤的简化示意图,电源电压为3V,R=10欧,R’=50欧,(金属片、弹簧、金属板的电阻忽略不计)。

(1)图中压力表是由改装而成的。

并简述该体重秤的工作原理。

(2)压力表改装时接入的量程是0---3V,改装后指针满偏时对应的示数为2400N,求该体重秤的指针偏转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