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份试卷合集】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学年物理初二上期末监测试题
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江西省九江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由纳米技术制成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纳米是单位,1nm等于m,纳米技术在工业、农业、能源、环保、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2.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3.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4.如图所示,雪糕是同学们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我们吃雪糕可以解暑降温,这是因为雪糕时会吸收人体的热.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这“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成小水珠形成的.5.2015年庐山再现各种美丽奇观,如图所示:甲图中秋天中的如琴湖面波光粼粼.一眼望去湖边的枫叶倒影在清澈的湖面,这倒影是光的现象.乙图是入冬后雾凇雨凇的景观,漫山遍野云雾缭绕,玉树琼花,晶莹剔透,宛如童话世界.这雾凇是物态变化中的现象.6.如图所示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我们看到的实际是一个(选填“实像”或“虚像”).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玻璃在界面的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将照片发至微信与朋友分享.“自拍”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成立缩小的实像.9.生活中有时会用如图甲所示的案秤,它与图片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刻度线处,某次测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kg.10.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 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 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 cm 3.(2015秋九江期末)以下选项中,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A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B .刻度尺热胀冷缩C .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D .刻度尺放得不正12.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A .竖直向上移动B .竖直向下移动C .水平向右移动D .水平向左移动13.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A .1:2B .2:1C .4:1D .8:114.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 ′B ′为物体AB 的像,则物体AB 在(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B.人们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回声原理”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慢16.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已调好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A.两瓶液体质量相等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C.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三、简答与计算题:第17小题4分,第18、19小题各5分,第20小题6分.共20分.17.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请你说说以下两个谚语中包含的物理知识.(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2)“大树底下好乘凉”.18.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19.完成图中的光路图.20.如图所示,有一捆质量7.9kg,横截面积为2×10﹣5m2粗细均匀的铁丝.小红想知道这捆金属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条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金属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金属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金属丝的长为1m,质量为0.158kg,求:(1)着捆金属丝的总长L;(2)这捆铁丝的密度.21.一个空心的铜球,其质量为178g、体积为30cm3.(1)求这个铜球的空气部分体积与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2)小华同学在此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后,总质量为多少kg.(2015秋九江期末)亲爱的同学,你一定会使用下面基本实验仪器:(1)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甲、乙所示,其中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2)如图2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就分度值而言,刻度尺更精确些.物体长度为cm;其中正确放置的是刻度尺.(3)为了测量物体的质量,小菲同学从实验室取来一架天平和一个标准砝码,如图3所示,实验前她突发奇想:天平准确吗?请你帮助她设计验证天平是否准确的实验方案:步骤一:将天平放在;步骤二:;步骤三:,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确认天平是否准确.23.小星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1)第一次的方法和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V;③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2)经改进后,小星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星把下表填写完整.五、探究题:共24分,每小题8分.24.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度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1)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2)实验时,表示水在沸腾时情景的是图丙中的(选填“左”或“右”)图,沸腾时水中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3)小明为了说明是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25.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张可以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折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将右半边硬纸板绕ON向后转动,反射光存在(选“不”或“仍”).(2)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不足之处是,弥补该不足需要点燃.“潜望镜”是平面镜的重要应用之一,小明认为潜望镜所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实验方案(选填序号).①绘制光路图来分析;②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是哪只手挥动.26.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配砝码),不同体积的木块若干.(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后如图所示,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3)分析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4)为了使该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还应该怎么做?.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由纳米技术制成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纳米是长度单位,1nm等于10﹣9m,纳米技术在工业、农业、能源、环保、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分析】“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 000 000 000纳米=1 米(m)即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解答】解:“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因为1 000 000 000纳米=1 米(m),所以1nm=10﹣9m.故答案为:长度,10﹣9.【点评】本题非常基础,考查了纳米的符号以及其与米的单位换算关系.2.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解答】解: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属声学学基础题.3.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音调;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响度.【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对不同气孔吹气,声音的音调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故答案为:音调;响度.【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4.如图所示,雪糕是同学们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我们吃雪糕可以解暑降温,这是因为雪糕熔化时会吸收人体的热.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这“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分析】物质由固态变化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白气”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解答】解:雪糕的主要成份是冰,在熔化时会吸收热量,从而达到解暑降温的目的;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液态小液滴,即白气;故答案为:熔化;液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们对熔化和液化现象的了解,会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中考的热点.5.2015年庐山再现各种美丽奇观,如图所示:甲图中秋天中的如琴湖面波光粼粼.一眼望去湖边的枫叶倒影在清澈的湖面,这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乙图是入冬后雾凇雨凇的景观,漫山遍野云雾缭绕,玉树琼花,晶莹剔透,宛如童话世界.这雾凇是物态变化中的凝华现象.【分析】平静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而平面镜所成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解答】解:平静湖面上呈现湖边枫叶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因是光的反射.雾凇是固态的冰晶.雾凇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为小冰晶附着在植被上;故答案为:反射;凝华.【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应用.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6.如图所示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我们看到的实际是一个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分析】(1)根据透镜中间和边缘的厚薄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2)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解答】解: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手表数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凸透镜;虚像.【点评】(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具体应用.(2)凸透镜的材料可以是玻璃,可以是水,可以是其他的透明材料,成像特点是相同的.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玻璃在界面的右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60°.【分析】①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②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解答】解:由图知:光线从左侧射向右侧,所以左侧光线是入射光线,右侧光线的折射光线;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反射角也是60°;过入射点做法线(如下图),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这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过程,即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故答案为:右;6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应用.在此题中,关键搞清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掌握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将照片发至微信与朋友分享.“自拍”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应用是放大镜.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③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④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解答】解:用手机进行“自拍”,此时相当于照相机,是利用了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故答案为:大于二倍焦距;倒.【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结合其应用做出判断.9.生活中有时会用如图甲所示的案秤,它与图片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零刻度线处,某次测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3.2kg.【分析】(1)台秤的秤盘相当于天平左盘,砝码盘相当于天平右盘,槽码相当于砝码,秤杆相当于标尺,调零螺丝相当于平衡螺母.(2)台秤虽然和天平结构不同,但是使用方法相同.【解答】解:(1)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处,秤杆右端上翘,说明左端下沉,则调零螺丝应向右移.(2)秤杆使用的是g,每一个大格代表100g,每一个小格代表10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200g=0.2kg.物体质量=槽码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kg+1kg+0.2kg=3.2kg.故答案为:零;3.2.【点评】能根据天平的结构使用,进行知识的迁移,能用台秤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掌握质量单位换算.10.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 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2.5 kg/m 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 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 50 cm 3.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减半,氧气还充满整个氧气瓶,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密度公式求得剩余氧气的密度.(1)已知水的体积,根据公式m=ρV 可求水的质量,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公式V=可求冰的体积.然后利用冰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即为450cm 3的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多少.【解答】解: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 3,给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体积保持不变,根据ρ=可得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ρ′=2.5kg/m 3;水的质量为m=450g=0.45kg ;由ρ=可得水的体积V 水===4.5×10﹣4m 3=450cm 3,水结冰后质量不变,由ρ=可得,冰的体积V 冰===0.5×10﹣3m 3=500cm 3.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V=V 冰﹣V 水=500cm 3﹣450cm 3=50cm 3.故答案为:2.5;50.【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本题关键,一是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状态,装入瓶子后,质量变化,体积保持不变;二是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二、选择题:第11-14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每小题有两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多选、不选的得0分.11.以下选项中,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A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B.刻度尺热胀冷缩C.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D.刻度尺放得不正【分析】①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错误不是误差.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方法.【解答】解: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放得不正;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这些都是错误.刻度尺热胀冷缩造成测量不准确,这才是误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2.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A、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不能中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B、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能中目标,故B符合题意;C、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C不符合题意;D、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13.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A .1:2B .2:1C .4:1D .8:1【分析】在图象上找出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的对应值,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乙物质的密度,然后求出两者的密度之比.【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m 甲=40g 时,V 甲=10cm 3;当m 乙=10g 时,V 乙=20cm 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4g/cm 3;ρ乙===0.5g/cm 3,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g/cm 3:0.5g/cm 3=8:1.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和密度比值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质量和体积的对应值.14.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 ′B ′为物体AB 的像,则物体AB 在(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分析】根据图中告诉的像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确定像与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解答】解: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体在图中Ⅲ区域,箭头向上.综上所述,故选C.【点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①物距与焦距的关系;②成像的性质;③像距与焦距来的关系;④应用.只要告诉其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确定其它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此题中,根据图示确定了像距(10厘米)与焦距的关系;然后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与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B.人们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回声原理”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慢【分析】(1)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2)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也不相同,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双耳就能根据这些不同来确定声音发出的方位;(3)减弱噪声的措施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解答】解:A、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故A错误;B、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和强弱以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我们用耳朵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故B错误;C、树木和花草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固体传播声音比气体快,故D错误.故选AB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和减弱噪声的方法的理解,都属于基础知识.16.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已调好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A.两瓶液体质量相等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C.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分析】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由图可知液体的体积不同,天平平衡,说明液体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说明液体的质量相等;故A正确,B错误;(2)由图可知,甲瓶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瓶液体的体积,由ρ=可知,甲瓶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瓶液体密度,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江西省九江市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江西省九江市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17分)1. (2分)(2016·重庆A) 中国已成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全球最大应用市场,在第二届中国(重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论坛暨博览会上,如图所示是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餐盘相对于机器人是运动的B . 餐盘中食品受到平衡力作用C . 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过程中机械能增大D . 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2. (2分)盲人善于分辨不同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A . 音色B . 音调C . 声速D . 响度3. (2分) (2016八上·恩阳期中)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4. (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B .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 . “响鼓要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D .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5. (2分) (2018八上·孝感月考) 池鹭号称捕鱼高手,池鹭在水面疾速掠过,冲向自己的“目标”,瞬间叼起水中“猎物”——小鱼.下列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 池鹭看到水中“目标”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C . 在阳光的照射下,池鹭在水面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引起的D . 池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引起的6. (2分) (2017八下·洪泽期中) 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150g的是()A . 一个苹果B . 一只公鸡C . 一本物理书D . 一张课桌7. (3分)针对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B . 光的直线传播C . 凸透镜起放大作用D .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观察和矫正自己的舞姿8. (2分) (2017九下·烟台期中)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长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B始终静止不动,若不计绳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木块B不受摩擦力B . 木块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 . 木块B受到的重力和对木板A的压力是平衡力D . 拿掉木块B后,木板A在拉力F的作用下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9. (3分)(2016·遵义模拟) 名城遵义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下列数据是游客获取的与遵义相关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 . 红军山纪念碑底座外围直径为20cmB . 夜晚沿着美丽的湘江河畔走3km需要40minC . 一瓶500mL五十三度茅台酒净含量大于0.5kgD . 游客沿红军山石梯拾级而上走了20级,游客克服自身重力做了2000J的功10.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B . 超声波能够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C . 次声波就是没有传播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D . 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11. (3分) (2019八上·伊春期末) 对于密度计算公式:理解正确的是()A . 不同物质,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跟密度成反比B . 不同物质,当体积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C . 同种物质密度一定,其质量跟体积成反比D . 物质的密度是由它的质量和体积决定的12. (2分) (2019八下·上海期末) 如图所示,物体 A、B 都处于静止状态,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是 6N 和14N,关于它们的受力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个数是()a.物体 A 受到的合力是 14Nb.物体 A 受到的合力是零c.物体 B 受到重力与拉力的合力是 8Nd.物体 B 受到拉力与地面支持力的合力是 14N.A . 0 个B . 1 个C . 2 个D . 3 个13. (2分) (2016八上·港南期中)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刻度尺________(选填“A”或“B”)的测量结果精确度更高,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cm.14. (2分)(2011·大连) 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行驶的一辆汽车,若以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车内乘客向前倾倒,这是由于乘客具有________.15. (2分)(2018·菏泽) 2018年5月14日早晨7时左右,川航A319飞机,在一万米高空飞经成都空管区域时 , 该飞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失压,副驾驶半个身体被“吸”出窗外,飞机紧急迫降 . 一万米高空的气压约为1标准大气压的0.3倍,机舱内气压约为1标准大气压(1.01×105Pa) . 那么,面积约为0.5m2的飞机风挡玻璃受到舱内外压力差是________N . 副驾驶半个身体被“吸”出窗外的原因是________ .16. (1分) (2019八上·涡阳月考)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筷子敲打瓶子,声音是由瓶子和水的振动发出的,如果能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调,则发出“mi(3)”的瓶子是________.17. (2分) (2018八上·娄星期末) 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甲、乙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
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2)器材处于如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地像,这与
(填“照相
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3)将蜡烛移动至 20cm 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
(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
再次在光屏得到清晰地像。
第7页(共9页)
A.50cm ﹣ 60cm
m,当她以 1m/s 的速度向平
面镜走进,这时平面镜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 分)每年的冬季会有大量的候鸟来到鄱阳湖越冬,如图所示为天鹅们在湖面上翩翩起
舞,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
现象。天鹅看见水中的鱼会比实际的要
。
6.(2 分)小华从眼睛上取下一块镜片,通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 a 所示).小华
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以选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收音机、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作为声源的是
;
(2)他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案,
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第6页(共9页)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面,这时反射角为 α,折射角为 β,若把容器的右端稍稍垫高,待水面重新平静后,反射 角为 α′,折射角为 β′,则( )
A.α′<αβ′<β
B.α′=αβ′=β
C.α′>αβ′>β
D.α′<αβ′>β
13.(3 分)当实验室内温度为 20℃时,天培同学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
泡上,然后他画出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2019-2020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小仁对以下身边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二模考场内的温度大约是48℃B. 一支普通铅笔的长度大约是20cmC. 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大约是15min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180cm2.如图所示,敲击右侧的音叉,与左侧音叉接触的泡沫小球被弹开,对该实验的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A. 这个实验说明声能传递能量B. 声音从右侧传到左侧,是以固体作为传声介质C. 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左侧小球弹得越远,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 这个实验说明气体(空气)能够传声3.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他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正确的顺序是()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④①③②D. ②①③④4.科学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置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模型法”等研究方法,下列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不一致的是()A. 甲: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用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变量法B. 乙:用电路图表示电路结构−等效替代法C. 丙:研究宇宙膨胀和星系运动的特点−模型法D. 丁:用红色水滴的移动证明动物呼吸需要氧气−转换法5.今冬南京气温最低达−7℃,正确的读法是----------------------------()A. 负摄氏7度B. 摄氏负7度C. 零下7度D. 零下7摄氏度6.一块橡皮用去一半,其质量和密度()。
A. 质量减半,密度不变B.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 质量减半,密度减半D. 质量不变,密度减半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7.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 雾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B. 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C. 霜说:我是水蒸汽凝华而来D.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8.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用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蜡烛a、b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及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卷前先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 共47分。
1~19题为单选,每小题2分;20~22为多选,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不得分。
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4℃ D.一个初中学生质量约为50kg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仿生人工木材,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
关于该木材的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热性差B.硬度大C.耐腐蚀性好D.密度大3.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B.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D.通过分析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4.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
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A.嫦娥四号 B.月球表面 C.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 D.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5.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6. 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铝、冰、海波都是晶体 B.真空不能传声是用推理法得出的C.增加液体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液体蒸发D.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8.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地上小水滴不见了是发生液化9. 下列图中测量仪器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10.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 B.汽车飞驰 C.花香四溢 D.秋叶下落11. 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光的漫反射 B.放大镜看字---光的折射C.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D.镜花水月---光的直线传播12. 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小猫叉不到鱼,因为看到的是鱼变深的虚像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 D.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13. 对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把酒精涂抹在手臂上,手臂会感到凉,这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B.用酒精灯将水加热至沸腾,用导气管将水蒸气导入另一个盛冷水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说明液化放热C.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说明蒸发吸热14. 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B.唱完一遍国歌用时约50sC.潜望镜利用的是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D.夏天用扇子扇一扇,感觉凉快是因为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了16. 小明对身边的物理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C.矿泉水瓶里的冰化成水质量不变 D.下雪后撒盐可以加快雪的熔化17. 小智在体会声现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产生的响度不同B.用棉球塞住耳朵也能听到音叉发声,是利用骨传导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A B C D18. 雨天,小宇看到雨滴从屋檐上往下滴,提出一个问题:雨滴下落的速度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接下来他应该完成的探究环节是( )A.设计实验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19. 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密度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3:2,则体积之比是()A.3:1 B.4:3 C.3:4 D.1:320.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烧杯下面垫有石棉网,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B.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没有达到100℃C.杯口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撤去酒精灯,水立刻停止沸腾21.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右图所示。
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2分)请你正确填写单位: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质量约为50。
2.(2分)如图所示是中国民族音乐改编的交响乐演奏,主奏正用二胡演奏音乐,二胡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二胡弦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主奏还是大提琴协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
3.(2分)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减弱噪声,城区主干街道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4.(2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青睐,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句中,霜的形成是现象,该过程中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5.(2分)干湿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时要吸热(填物态变化名称),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比另一个温度计的读数小;在相同室温下,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
6.(2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7.(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8.(2分)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检查时,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患处。
(选填“接近”或“远离”),这是通过改变物距的方法来(选填“增大”或“减小”)所成像的大小。
9.(2分)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碳海绵”﹣﹣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把一块“碳海绵”放在狗尾巴草上,狗尾巴草的茸毛几乎没变形。
江西省九江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模拟卷一)

江西省九江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模拟卷一)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4℃时,液体密度最小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2.由两种密度之比为ρA:ρB=3:2的材料制成的小球A和B.其质量之比m A:m B=4:3,其外观体积比为V A:V B=3:2:则下列有关小球的说法错误的是A.A.B两小球可能都是空心B.A,B两小球中,A球肯定是空心C.A.B两小球中,B球肯定是空心的D.A.B两小球中不可能都是实心的3.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A.放大镜成像B.小孔成像C.平面镜成像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A.B.C.D.5.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距离也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距离变小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 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7.对于以下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音色好B.图书馆中要求保持安静说明要求声音的响度小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水可以传声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辨别来人8.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折射性质B.人直立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C.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D.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可能改变9.如图表示了某物体从一种物态变成另一种物态的过程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物质是非晶体B.此过程是吸热过程C.t=0时刻物体没有内能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放热10.每年看春晚都会有一段痛苦难熬的时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让人听不见电视声。
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5八上·重庆期末) 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 一张考卷的厚度大约为1cmB . 一个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2m/sC . 一支普通2B铅笔的质量约为200gD . 圣诞节平安果(苹果)的密度约为10g/cm32. (2分)(2017·宝应模拟) 如图所示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A . 樟脑丸逐渐变小B . 露珠的形成C . 正在消融的冰凌D . 夏天湿衣服晒干3. (2分)传统名吃中的腊肉、香肠和火锅受到人们的青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在远处就能闻到火锅沸腾时的味道,说明分子只能在高温下运动B . 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C . 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D . 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4. (2分)登山运动员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上煮鸡蛋,水沸腾了很长时间鸡蛋还是不熟,其原因是()A . 高山上气温太低B . 高山上大气压小,水的沸点低C . 炉火的温度低D . 水沸腾的时间不够长5. (2分)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 小孔成像B . 水中筷子“变弯”C . 水中倒影D . 雨后彩虹6. (2分) (2019八上·郑州月考)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和乙的响度相同B . 甲、乙、丙三者音色相同C . 甲和丙振动频率相同D . 乙的音调比丙高7. (2分)位于成都市中心处的某大厦内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美丽景色。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B . 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C . 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D . 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8. (2分) (2015八上·南宁月考) 关于下面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误将物体放在右盘中,天平平衡时,左盘中有50克、20克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示数为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应是( )A .73.4克B .70.4克C .66.6克D .无法计算2.丽丽新买来一瓶矿泉水,把它放在冰箱冷冻室中很长一段时间后,则这瓶矿泉水 A .质量减少了,密度不变 B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 .质量、密度都减少了D .质量、密度都不变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 .当10u 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当22u 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到3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4.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靠近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A .一定小于LB .一定等于LC .一定大于LD .可能小于L ,也可能大于L5.﹣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
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光的传播路径的是( ) A .B .C .D .6.晴朗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小聪同学向一个清澈的池塘看去,却发现红色的鲤鱼在白云间穿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云是实像,鱼是虚像B .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 .云和鱼都是虚像D .云和鱼都是实像 7.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凝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9.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0.如图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甲音叉上,当用小锤敲打右侧的乙音叉,我们能听到乙音叉发出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甲音叉弹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球被弹开说明甲音叉也在发声B.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停止敲打,乙音叉会立即停止振动D.停止敲打,甲音叉会立即停止振动二、填空题11.若甲、乙两均匀固体的质量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3:4,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
若把甲物体截去1/2,乙物体截去3/4,则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_。
12.如图甲所示,反射角为________,如乙图为某光学仪器的原理图,物体经过它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则此光学仪器是________(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13.星期天,李华在公园游玩。
看到一只小鸟在湖深1.5m的水面上方2m高处飞行,则小鸟在湖中的像离小鸟的距离为______m;小鸟遇到游船迅速向高空飞去,则小鸟在水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这是_______现象;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打开空调,小水珠马上消失了,这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15.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减少________的干扰.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________(选填“高”或“大”)些.16.图甲是2011年4月1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的发射场景。
图乙为监控系统先后间隔2s拍摄到的火箭点火后竖直向上作直线运动时所在位置的照片,已知火箭的总长度为52m,在照片上已按一定比例标示出刻度,在这2s内火箭向上运动的路程为_____m,火箭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三、计算题17.“五·一”黄金周,宁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1)请你帮宁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18.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大炮距坦克多远?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四、实验题19.小明在海边捡到一个多孔石块,现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碼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他应将平衡螺母_____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块的质量为m=_____g;如图乙在量筒内装有一定得水,记录下刻度V1,再将石块放入量筒中,待液面不再变化后,记录下刻度V2,则石块的体积是V=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g/cm3。
(3)实验结束后,小明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将其放在餐巾纸上,发现餐巾纸湿了大片。
这启发了小明的思考:因为该石块多孔而存水,所以刚才测得的石块密度值跟真实值相比会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引起该误差的原因是_____(填写序号)。
A、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B、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小C、石块体积测量值偏大D、石块体积测量值偏小(拓展)小明为了排除因石块多孔存水而引起的误差,又称量出刚刚从水里取出的石块质量为42.6g,结合第(2)问中的实验数据,计算出了较为准确地石块密度为_____kg/m3.(ρ水=1.0×103kg/m3)20.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甲),其中在B上应放置:_____。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主轴上的a、b、c、d各点(如图乙),并别调整好光屏的位置;①把烛焰放在哪些点光屏上出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_____。
把烛焰放在哪个点光屏上出现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_____。
②把烛焰放在哪个点光屏上没有出现清晰实像?_____。
但通过凸透镜看物体,能够看到一个_____立_____的虚像。
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
2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量角器、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3)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所做的操作是:_____。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_____。
次数∠i ∠r1 70°70°2 45°45°3 30°30°(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图乙中温度计放置正确的是_____。
(2)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的体积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_____。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96 97 98 98 95 98 98 …A.加大酒精灯火焰 B.用初温较高的水C.增加烧杯中水量 D.给烧杯加纸盖(5)水沸腾后,停止对水加热,烧杯中的水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6)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丙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试管中的水_____(选填“也会”或“不会”)沸腾。
23.如图所示,将一只发声的小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小闹钟的声音逐渐____;(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小闹钟的声音逐渐____;(3)此实验说明了____;(4)小明发现自己家的玻璃就是将两层玻璃之间空气做了抽真空处理,请你从声学角度说说这样做的好处____。
24.小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量小车从木板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如图中位置)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小阳需要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选填:“AC”或“BC”)的长度;(3)若将垫在长木板下的木块向木板的左端稍移动一小段距离后,长木板的倾斜程度发生了变化,则小车沿长木板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的平均速度将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D C C C B C C A11.8:9 8:912.60°望远镜13.不变14.液化内表面汽化15.声音大16.104;52三、计算题17.(1)这种材料的密度是:3g/cm3(2)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53cm318.714m四、实验题19.右 38.4 15 2.56×103偏大 D 2×10320.凸透镜 b、c a d 正放大放大镜21.C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弯折右侧的光屏,观察反射光线是否还能呈现在光屏上光路是可逆的22.D 大 85 C 不能不会23.变小增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隔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