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2.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身边特点的人,并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
3.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
教学内容课程背景《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是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上的一篇作文课文,本篇课文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身边有特点的人,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审视身边特点的人。
2.学会选小细节,可以活灵活现地表达一个人的形象特点。
3.学会运用语言清晰、连贯地表达。
教学难点1.如何捕捉一个人的特点,不好不坏,但有特色,值得写。
2.如何在语言表达方面突出个性。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课前准备,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身边观察一个有特点的人,并撰写一篇简短的文章进行描述。
第二步:让学生分享观察让学生有序地介绍自己观察的人物,并简述此人的特点和体现特点的地方。
在学生介绍的同时,教师可以记录一些学生的观察收获,让其他学生可以参考。
第三步:讲解文章的构成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重要的信息,从而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教师可以对文章的标题、开头、中间、结尾进行解释和讲解,让学生可以知道如何更好地呈现自己的观察。
第四步:撰写文章让学生根据课前观察撰写的文章,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文章更加完整、丰富、精彩。
第五步:互相交流学生将自己撰写的文稿互相交流,同时讨论如何更好地表达特点和语言运用。
第六步:总结在讨论中总结出撰写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包括选取主题、突出特点、描绘生动、语言有气魄、注意结构等。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撰写的文章。
2.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的内容和言语的流畅性。
3.学生最后提交的完整的文章。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加强对身边人物的观察能力,而且还能够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习作是统编版写人习作的第二篇。
本单元《剃头大师》、《我绝不能失信》都是展示“有特点的人”的很好范例。
教材的第一部分,呈现了一系列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还设计了两个泡泡,一个泡泡提示学生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第二个泡泡提示学生可以通过人物的一系列行为来体现人物持点,就是引导学生围绕“想到了谁”和“为什么会想到他”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教材的第二部分,要求学生选一个人来写。
习作完成后,教材要求用上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给习作取个合适的题目,并提供了具体的范例。
教材的第三部分,提出了评价的建议。
建议学生将写好的习作“给你写的那个人看看”,并听取他的评价,看是否准确地把握住了人物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让学生体会分享的快乐。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上习作《猜猜他是谁》中,已经学习了能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并且有一定的观察意识。
本次习作的难点是要求学生要用一件事或几个行为突出对象的一个特点。
【设计理念】中段习作要重在培养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兴趣,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所以,我们习作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习作过程指导,用一件事或几个行为把人物的一个特点“写清楚”,并在写作和评价的互动过程渗透交流意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提示的词语,发现身边人的特点。
通过学习范例,尝试用一件事或几个行为把人物的一个特点写清楚。
(重难点)2.通过交流习作,根据评价标准,给同学习作评星或提出修改意见。
3.通过制作班级作品集,体会与人分享习作的乐趣,激发习作表达的兴趣。
【过程预设】一、拓展词语,发现特点(一)创设情境,聊聊特点1.出示空白作品集《寻找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产生学习期待。
2.揭题: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_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

3.写完后,指导学生自改习作。
段文字,咱们一起来看看
范文:我高高的个儿,脸蛋儿鼓鼓的,就像鹅蛋一样。眼睛虽然 不大,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弯月牙儿,让人感觉很亲切。 我的鼻头圆圆的,下巴尖尖的。我还是一个爱笑的人,无论遇到什么 事情,嘴角总是上扬的。我特别喜欢读书,平时我抓住一点一滴的时 间都用来读书,课间读,下班回家后读,连上厕所都手不离书呢。
师:老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自己的? 生:个子,脸蛋,眼睛,鼻子,下巴。(外貌) 生:爱笑,嘴角上扬。(性格乐观) 生:喜欢读书。(兴趣爱好)2.小结:老师在描写自己的时候,抓住了自己的外貌,性格, 兴趣爱好等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你在写人物的时候只 要从这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特点,并写具体,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我很喜欢老宽小表弟。每逢周末回姥姥家,我第一个想见的就 是老宽。他稚气的话语、可人的笑容,就像春天里的细雨,一洗我周 身的疲倦,让我倍感清爽、快乐。
快快长大吧,聪明又可爱的老宽!
总评:全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描写细腻而有重点,人物形 象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第1自然段使用了外貌描写,让读者对描写对象形成了一个大 致的印象;第一句话制造了一个小小的悬念,再由第二句话点出描写 对象就是“我”的小表弟“老宽”,很好地吸引了读者。第2自然段 介绍了“老宽”这个名字的由来,使用语言描写表现了老宽的天真和 执着,十分有趣,让人不禁心生喜爱,想接着了解他。第3、4自然段 紧紧扣住题目,分别从“聪明”“可爱”两个方面介绍了老宽的特点, 其间综合使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以及侧面烘托等手法,将人 物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鲜明;第4自然段首句还恰当使用了过渡, 使上下文衔接自然。最后两段表达了“我”对老宽的喜爱之情和美好 祝愿,抒情自然,水到渠成,收束全文,简洁有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而真实的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范文。学生:观察自己身边有特点的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看谁能根据大屏幕上的词语猜出人物形象。看谁的反应最快,猜出来的同学请举手。(大屏幕出示)
五、妙笔生花
1.教师提示:想一想你身边有特点的人,选取其中一个进行描写。你可以抓住他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通过一件事情来具体描述。可以用上描写神态,心理,动作的词语。
2.加上合适的题目。找出你写的人物的特点,根据特点加题目。例如:《戏迷爷爷》、《我的同学“小问号” 》……
3.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这个小孩有什么特点?生:他爱跳街舞。
生:眯着眼睛,紧闭着嘴。师:这是神态。(板书:神态)
生:浑然不觉。师:忘记了这是在操场上了,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这是自己的舞台。这是心理描写。(板书:心理)
生:头发一甩,胳膊一抬,屁股一扭。一连串的动作。(板书:动作)
小结:抓住人物跳舞这个兴趣爱好,描述具体。同时,描写的时候加入了详细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把人物写活了。
范文:我高高的个儿,脸蛋儿鼓鼓的,就像鹅蛋一样。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弯月牙儿,让人感觉很亲切。我的鼻头圆圆的,下巴尖尖的。我还是一个爱笑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嘴角总是上扬的。我特别喜欢读书,平时我抓住一点一滴的时间都用来读书,课间读,下班回家后读,连上厕所都手不离书呢。
师:老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自己的?
师:那什么是特点呢?生:特殊的地方。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掌握有特点的人物类型。
2.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4.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二、教学内容《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有特点的人物类型,如:义勇军、工匠精神、文学家等。
2、运用适当的语言和词语描述特点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2、探究式学习法、启发式学习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听说读写综合教学法。
五、教学步骤Step1:导入活动学生阅读《科学家章叙》一文。
教师问学生,在这篇文章中,讲述的是哪种有特点的人?请描述一下科学家们的特点。
Step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先介绍一个身边有特点的人。
比如一名勇敢的消防员,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即有特点的人。
Step3:学习新知识1、引学生认识有特点的人物类型教师介绍有特点的人种类,如:义勇军、工匠精神、文学家等,并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
2、详细描述特点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让学生了解这些人物的背景、特点、成就等,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相互分享彼此的观点。
3.通过作文表达特点人物引领学生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或者写一篇小短文描写一个特点人物的形象。
Step 4: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本次课程的学习,总结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内容。
Step5:教学评价采用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2、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源。
3、其他辅助性材料。
七、学情分析此篇文章旨在让学生学习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领悟人生价值,适用于两种类型的学生:1.优秀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特点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2.一般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有特点人物成就的过程,起到启发作用。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下六单元作文《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单元核心素养目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通过本次习作,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发现身边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目标1.发现身边有特点的人,尝试用“单个事例"或“几个方面”把人物特点写清楚。
2.通过“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对写人习作的兴趣,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这种写法。
教学重难点1.写一个身边有特点,并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2.抓住人物特点介绍得生动有趣,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过程:A口语表达1、玩游戏:看到词语想到人。
指导学生:有结构的表达就是——文章的思路。
话术:一想到热心肠,我就想到小吴。
2、范例1:课件出示,指导表达。
一想到热心肠,我就想到小吴。
①因为有一次……(个例),②因为她总是……(常态),③因为我觉得……(评价),④因为大家都认为……(大众)。
范例①②③④:因为有一次语文书忘带了,她主动把他的语文书就借给我看。
还因为班级中有人需要帮忙,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
我觉得要说起热心肠啊非他莫属。
不仅如此,连我妈都认为我应该向他学习,因为他觉得我这个独生子太冷漠了,应该像小吴一样给别人送去温暖。
学理:让每个孩子都这么说一遍。
整个由说到写。
3、评价:选两个达标;选三个优秀;选四个超级。
学理:三年级需要示范,是个坎,这个坎过了就顺风顺水。
这是口语表达,是预热环节。
小学都需要表达的模板和框架。
思路落地下来就是文章的结构。
4、范例2。
昆虫迷:昆虫迷应该是什么样——表哥正是这个样。
——配对思维以上是口语表达。
B分类,指导写作以下是指导写作逻辑:匹配:一人,一事,碎片事例。
1、分类。
昆虫迷,故事大王,智多星(特长)乐天派,幽默王子,热心肠(性格)运动健将,小问号,小书虫(爱好)九个零散的分类之后就指明了——三个写作方向2、选一个人+确定特点+评价反思。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什么是人物特点;运用“用一件事或一系列行为表达人物的特点”的写法,体现人物外貌、性格、特长爱好、品质等方面的特点。
学习在标题中体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运用“用一件事或一系列行为表达人物的特点”的写法,体现人物外貌、性格、特长爱好、品质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过程:任务一:猜谜,揭示课题生根据句子猜人物。
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甲,头戴紫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孙悟空小结:为什么小朋友这么快就猜出了他是谁了呢,因为你都发现了人物身上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一些与别人不同的外貌或者性格,都可以称之为人物特点。
任务二:理解“人物特点”1.读句子,交流:猜不出来是谁的原因。
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黑色的眼睛,鼻子下面有一张小小的嘴。
2.再读句子,交流:抓住了哪些特点写出人物特点的。
文文的右脸上有一块红色的胎记,让人过目不忘。
小芳同学平时非常喜欢帮助别人,有什么困难,找她帮忙准没错。
3.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独特之处。
任务三:归类词语1.读课本上的9个词语,(P82)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2.词语归类。
3.交流讨论:如果气球里的那些词都不想用,可以吗?任务四:借助提示,明确思路1.读气泡图1 里的话。
想一想,根据提示想到了什么事?例:我想起了王晓芳。
有一次,她看到一位同学左手拿着笤帚,右手拿着垃圾筐和桶,就赶紧上去帮着他垃圾筐送到教室。
2.读气泡图2里的话,想一想,省略了什么?“昆虫迷”?这不是在说我表哥吗?他在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昆虫……3.交流:这位同学看到昆虫迷就想到了他的表哥,为什么?任务五:对比阅读,归纳写法1.回顾“小豆”形象的描写,出示例句,说一说围绕什么来写的。
例:我的小妹妹真可爱!她长着一双小小的耳朵,一双大大的眼睛会说话,总是很有神,说起话来奶声奶气的。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注意特点鲜明的人,学会通过观察交往等多种方法了解人物的特点,收集人物典型的事例和相关材料。
2.引导学生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学习课文中运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3.在习作训练中培养说真话表真情的表达习惯。
4.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恰当的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写人,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把握并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
看谁能根据大屏幕上的词语猜出人物形象。
看谁的反应最快,猜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大屏幕出示)【设计意图:游戏导入,用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揭题。
】1.火眼金睛尖嘴猴腮头戴紧箍咒——孙悟空同学们,眼睛,嘴巴,脸,这些都是孙悟空的外貌。
所以咱们可以通过外貌猜出人物。
(板书:外貌)好,同样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再猜(大屏幕出示)2.好吃懒做好色——猪八戒好吃懒做是猪八戒的?性格。
好色,就是喜欢女子。
也就是爱好、兴趣。
所以咱们还可以通过性格爱好来猜出人物。
(板书:性格爱好兴趣)小结:外貌,性格,爱好兴趣,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人物特点。
二、深入理解“人物特点”1.出示例文。
我们可以根据外貌猜出人物,大家看这段文字写的是谁?(出示例文)我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黑色的眼睛,鼻子下面有一张小小的嘴巴。
师:这是谁?生答不知。
因为他的外貌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没特点。
好多人都长的是这个样子,这是一张大众化的脸谱,放在人堆里看没什么特别的。
所以猜不出来。
师:那什么是特点呢?生:特殊的地方。
师:对特别之处。
生: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理解什么是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一、习作要求
1.选择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来写,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2.学习、运用并积累叙事写人的基本方法。
二、方法训练
1.课文回顾:《我不能失信》
(1)思考:你认为文中的庆龄是有特点的人吗?她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庆龄的特点是通过什么内容来表现的?课文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课文写下面的内容对表现“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有什么作用?
简要写下来。
材料1:伯伯家有鸽子,伯伯还说准备送庆龄一只。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爸爸、妈妈都劝庆龄去伯伯家。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3:没有等到小珍,一个人在家,很没劲,可是庆龄并不后悔。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这篇文章,你觉得叙事与表现人物特点之间有什么关系?判断正误。
A.在写人物的文章中,叙事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
B.在叙事过程中,应该把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内容写得具体详细。()
C.要重视叙事的完整性,不必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心理
等。()
2.比较阅读
(一)勤奋人生
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都几乎做着同一件事:天刚刚放
亮,他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写作。这个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著名的
恐怖小说大师。
斯蒂芬?金的经历十分坎坷,他曾经潦倒得连电话费都交不起,电话公司因
此而掐断了他的电话线。后来,他成了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整天稿约不断。常
常是一部小说还在他的大脑之中储存着,出版社高额的订金就支付给了他。如今,
他算是世界级的大富翁了。可是,他的每一天,仍然是在勤奋的创作之中度过的。
斯蒂芬?金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勤奋。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
的时间是例外的,不写作。也就是说,他只有三天的休息时间。这三天是:生日、
圣诞节、美国独立日。勤奋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学术大家季羡林
老先生曾经说过:“勤奋出灵感。”缪斯女神对那些勤奋的人总是格外青睐的,
她会源源不断地给这些人送去灵感。斯蒂芬?金和一般的作家有点不同。一般的
作家在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去干别的事情,从不逼自己硬写。但斯蒂芬?金在没
有什么可写的情况下,每天也要坚持写五千字。这是他在早期写作时,他的一个
老师传授给他的一条经验,他也是坚持这么做的,这使他终身受益。他说,我从
没有过没有灵感的恐慌。
做一个勤奋的人,阳光每一天的第一个亲吻,肯定是先落在勤奋者的脸颊上
的。
(二)阿婆是淘宝高手
说起“淘宝”,你会想到什么?网购?不!不!不!我要说的这位淘宝高手
是我的阿婆。阿婆个子不高,一双聚光的小眼睛,很善于淘到身边的“宝贝”;
一个灵敏的鼻子,总能嗅出不和谐的地方;一双灵巧的手,能将许多废物变废为
宝。
你看,保鲜膜的内芯,缝个花边,穿根绳子挂在墙上,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
卷纸架就大功告成了。
一次,有亲戚送来一篮子螃蟹。螃蟹吃完后,她看到竹篮编得不错,扔了可
惜,为了不浪费那些竹子,她开始寻思利用的办法……“有了!”阿婆看看空荡
荡的墙壁,激动地大叫起来。她要做什么呢?只见阿婆先将篮子冲洗干净,然后
拿起剪刀,把竹篮的身体剪开,再将篮底剪去,竹篮就成了一块长方形的竹排了。
接着,阿婆找出几块布料,剪成同样大小的五个长方形布块,再将剩下的布料系
成五个蝴蝶结,分别缝在五个布块上,最后将布块缝在竹排上,在最顶端系上绳
子,挂在墙上。“大功告成!”阿婆兴奋地说。我一看,原来是有着五个漂亮布
口袋的收纳袋!
最近,她又听说了一种叫“环保酵素”的东西,作为资深“淘宝”高手的阿
婆怎么能错过呢?平时吃水果削下来的水果皮,择菜剩下的蔬菜叶、菜头菜尾、
土豆片等,都利用起来,兑水和红糖,放进一个个空矿泉水瓶里密封。然后每天
将瓶口稍微打开,放出瓶里的气体,避免瓶子被撑破。几个月后,“环保酵素”
终于可以拿来使用了。它的用途可多了:可以用于园艺或农作物,还能改善土质;
可以当作家用清洁剂,绝对不含洗发精、洗碗液的化学成分;清洁地板;净化下
水道等等。最重要的是,制作环保酵素既能减少垃圾,又能减少化学污染,净化
脏水。阿婆家的那些小盆栽再也不需要买花肥啦!
低碳环保理念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淘宝”高手的阿婆劲头也越来越
足了。我在想,如果按淘宝网的评定等级,我的阿婆该有很多“皇冠”了吧!
(1)写出人物的特点。
斯蒂芬?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写阿婆的三个典型事例。
①用____________制作______________。
②用____________制作______________。
③用____________制作______________。
(3)分析:《勤奋人生》和《阿婆是淘宝高手》在叙事上有什么不同?
《勤奋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婆是淘宝高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的构思
1.如何找人物的特点?选择你认为可行的方式打“√”。
(1)从人物的性情、品格上找特点。()
(2)从人物的喜好上找特点。()
(3)从人物的独特本领中找特点。()
(4)从人物的谈吐、处事方式上找特点。()
2.为自己的习作构思框架。
(1)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典型事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写作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二、1.(1)庆龄是个很有特点的人。她的特点是守信用。
(2)庆龄没有去伯伯家,在家等小珍。虽然小珍没来,但她并不后悔。事情
发展的顺序
(3)伯伯家越有吸引力,就越能说明庆龄守信用的特点。
说明庆龄的态度很坚决,爸爸妈妈都劝不了。
通过写庆龄并不后悔,说明她守信用的品质很可贵。
(4)A.√B.√C.×
2.(1)勤奋低碳环保,变废为宝
(2)①保鲜膜的内芯卷纸架
②装螃蟹的竹篮收纳袋
③果蔬垃圾环保酵素
(3)写得简略,只是概述事情,能让我们体会到人物的勤奋。
写得具体,把事情的过程写出来了。
三、1.(1)√(2)√(3)√(4)√
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