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兰亭集序 习题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全) 茂林修.竹(修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C.感慨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2.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或取诸.怀抱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B.投诸.渤海之尾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告诸.往而知来者3.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引以.为流觞曲水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4.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C .①反问句 ②判断句③陈述句 ④宾语前置句D .①感叹句 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 ④省略句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束地生活。
B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所得到的欢欣,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二、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练习题

(时间:40分钟分值:62分)一、基础巩固(25分,1~5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少长咸.集(都)畅叙幽.情(幽深内藏)感慨系.之(附着)不能喻.之于怀(比喻)B.群贤毕.至(全)崇.山峻岭(高)终期.于尽(至、及)列.坐其次(排列)C.茂林修.竹(修整)人之相与.(交好)修短随化.(变化)其致.一也(情趣)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暂.得于己(一时)向.之所欣(一向,向来)列.叙时人(一个个地)解析:A项,“喻”,明白;C项,“修”,高;“化”,指自然;D 项,“向”,过去,以前。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或取诸怀抱..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A项,“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C项,“俯仰”,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D项,“其次”,古义,其,代词一,指曲水;攻,旁边。
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
答案:B3.对下面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ZXXK]①虽.世殊事异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③所以..游目骋怀④所.以.兴怀,其致一也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解析:①②中的“虽”,都是连词,虽然;③“所以”,用来;④“所以”,……的原因。
答案:A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不能喻之.于怀B.当其欣于所.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这种情感。
B项,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C项,都是动词,是。
学业水平测试必修2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B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C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D .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2.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A .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 .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②悟言一室之内C .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吾其还也B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4、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 .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 .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 .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献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5.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B.夫人之本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人和人相处在世上,低头举首间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倾吐胸中抱负,与友人室内畅谈;有的人借助外物寄托情感,无拘无束地生活。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2:《兰亭集序》练习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兰亭集序》练习
一本题意在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路。
分三小题,每段一题。
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迅速成诵。
答案要点如下:
1.第一问:可先划层次,再说各层记叙要点。
详见“课文说明”。
第二问:可利用课文原句“一觞一咏”和“游目骋怀”作答。
2.第一问:“死生亦大矣”。
第二问:前一段叙事说的是“人之相与”之“乐”,本段即由此生发议论,从“欣于所遇”说到“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再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归结为“死生亦大矣”。
3.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二本题意在使学生了解书序体裁的某些特点,在水平较好的教学班还可以借机谈谈作者借题发挥的写法。
参考答案见“课文说明”。
三本题意在使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不同用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练习+【KS5U+高考】.doc

《兰亭集序》习题(一)阅读《兰亭集序》,然后回答问题。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0分)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咸: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修:3.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极: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与:5.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6.曾不知老之将至曾:7.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化:8.不能喻之于怀喻: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10.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15分)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译文: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文: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译文: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5.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文:三、阅读全文,完成下列1~4题。
(12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毕:全,都B.所以游目骋怀骋:舒展C.暂得于己暂:暂时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修:(寿命)长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其欣于所遇B.引以为流觞曲水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仰观宇宙之大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揭示作者心情悲痛的原因的一组是①仰观宇宙之大②趣舍万殊,静躁不同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④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⑤死生亦大矣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是一篇诗序。
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事由,着重表现宴会的豪华和与会人的快乐。
C.二、三段由快乐转悲伤,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发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
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自然,简洁雅致。
四、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人教版必修2第8课《兰亭集序》精选同步习题(含答案)

…………○…………装…………○…………订………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装…………○…………订………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必修2第8课《兰亭集序》精选同步习题(含答案)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8兰亭集序含答案

第三单元DISANDANYUAN8兰亭集序课后篇稳固提高随堂操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第 1~4 题。
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认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以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以外。
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一样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事过境迁 ,感触.系之矣。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遗迹 ,犹不可以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先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古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何尝不临文嗟悼,不可以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 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文雅。
1.对以下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岁 :时间。
.B.足以极视听之娱极 :穷尽。
.C.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D.每览古人兴感之由.分析 D 项 ,“由”,原由。
答案 D 暂 :一时。
由 :经过。
2.以下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 “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次序为第 50 个。
前一位是壬子 ,后一位是甲寅。
B. “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 ,即农历三月 ,也是先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
C. “修禊”,古代农历三月下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 ,以祈福消灾。
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D. “彭殇”,“彭”即彭祖 ,活了八百岁 ,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而逝世的人。
兰亭集序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兰亭集序》练习题一、1.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诞(dàn) 癸(kuí) 殊(shú) 峻(jùn)B.殇(shāng) 稽(jī) 骸(hái) 晤(wù)C,悼(dǎo) 禊(xì) 骋(chěng) 契(qì)D.嗟(jiē) 觞(shāng) 湍(tuān) 曲(qǔ)水2.下列词语中黑体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急湍(急流的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 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C.感既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此小大之辩也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揭示作者心情悲痛的原因的一组是①仰观宇宙之大②趣舍万殊,静躁不同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④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⑤死生亦大矣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5.“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一句中对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6“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句中对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 .美好7“曾不知老之将至”一句中对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竟B.曾经 C.重叠 D.连……都8“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一句中对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假如9.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10.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学校1月月考卷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列坐其次.(旁边)B.不能喻.之于怀(比喻)C.而卒.莫消长也(到底)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课文知识的积累及具体语境分析。
B项喻:明白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信.可乐也(实在)B.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C.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互相观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课文知识的积累及具体语境分析。
C项相:帮助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2分)A.高余冠之岌岌兮 B.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C.客有吹洞箫者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文言句式类型,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
D 介词结构后置;ABC都是定语后置句。
所以选D。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映带.左右A.顺流而东.也 B.鼓.瑟吹笙C.入之甚寒,问其深.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
可根据对课内词语活用的积累,根据常见的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类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C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其他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例句,带:围绕;A东:东进,东下;B鼓:弹奏;D渔樵:打鱼,砍柴。
故选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完全一致的一项是()(2分)例句:足以荣.汝身A.所以游.目骋.怀正.襟危坐B.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C.便利.此月内一觞.一咏D.群贤.毕至伏清白以死.直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
可根据对课内词语活用的积累,根据常见的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类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A与例句一致,使动用法,荣:使……荣耀;游:使……纵展,骋:使……奔驰;正:使……正。
B煎:使……像受煎熬一样;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C利:意动用法,以……为吉利;觞:名词作动词,喝酒。
D贤:形容词作名词,贤才;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所以选A。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中,A.中“趣”通“取”;C.中“悟”通“晤”;D.中“景”通“影”。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答案】B【解析】《兰亭集序》是诗集的序言,不是赠序。
8.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答案】D【解析】“由”通“犹”。
9.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吾其还也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答案】A【解析】语气副词,表婉商,其它三项作代词。
10.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A.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②悟言一室之内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答案】A【解析】B.C两项中①的“一”是相同.同等的意思,D项中的①“一”是副词,相当于“很”。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答案】D【解析】思想情趣。
12.句子翻译:(9分)(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答案】(1)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
( 3分)(2)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 3分)(3)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
(3分)【解析】试题分析:注意“修”、“固”、“齐”“非常”“险远”等关键词。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点评:文言翻译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落实重点的实词、虚词还有一些词的特殊用法,如“非常”的古今异义。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10分)(甲)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乙)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①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性好鹅。
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羲之书为世所重,每自称:“我书比钟繇②,当抗.行;比张芝③草,犹当雁行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④,止一吊,遂不重诣。
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注】①从子:侄子。
②钟繇: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是楷书的创始人。
③张芝:东汉书法家,擅长草书。
④代述:代行王述职权。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咸:都。
B.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列叙:分别记载。
C.我书比钟矫,当抗.行抗:抵挡。
D.而羲之甚轻.之轻:轻视。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游目骋怀所以B.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辄洒扫而待之.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为.古今之冠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而.羲之甚轻之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兰亭集序》由“乐”起笔,由“乐”生“痛”,以“悲”作结,对当时颇为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表达了王羲之对人生忧患的啃叹。
B.《兰亭集序》不仅是书序,更是一篇立意深远的散文,语言清新疏朗,代表了东晋散文清淡的风貌。
C.王羲之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
他性格刚直,而因为他酷爱鹅,性格又有幽雅高洁的一面。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再去拜访,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1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每小题2分)(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答案】13.C14.C15.D16.(1)过去感到欢欣的事,顷刻间变为往事,对此不能不深有感触。
(2分,大意对即可)(2)王羲之前去观赏,非常高兴,坚决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
(2分,大意对即可)【解析】13.试题分析:“抗”应为“相当、匹敌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试题分析:A项,所用来,所用做/用来B项,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他C项,动词,是D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试题分析:因果关系不当,原文最后“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关键字(1)“所欣”是“所”字结构,“兴怀”深有感触(2)“求”恳求,“市”译为买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