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论文:关于我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探讨

合集下载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论文7篇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论文7篇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论文7篇第一篇:财政税收体制改革1目前存有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中的主要问题1.1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作为一种与财政和经济有直接联系的工作,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利益诱惑,而要约束工作人员,使其能够恪尽职守,坚守岗位,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监督管理机制来支撑。

而目前我国财政税收的监督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很多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失去了其监督职能作用。

1.2民主管理机制不完善。

财政税收应当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财政收入,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有利于民众对财政税收工作进行全面监督,能够促进财政税收的顺利开展。

但是很多地方和基层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并为真正落实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众的监督地位被完全忽视。

1.3规范化转移支付问题较多。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政府部门的财政资金转移往往不够公开透明,其中存有的问题也相对较多,包括转移流程不规范、转移时间较长、转移模式落后、转移资金利用率较低以及贪污犯罪现象屡禁不止等问题。

财政税收在从社会基层收取上来之后,要通过一定的转移来实现税收的合理运用。

但尽管中央已经采取了分税制的改革措施,在财政税收转移支付中依然存有很多问题。

这就说明了当前我国财政税收转移支付流程仍然不够规范,监督管理机制仍然不够健全,转移支付中存有的多种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1.4财政税收名目较为混乱。

因为财政税收所涉及到的税收项目较多,因此其税收名目也相对较为繁杂琐碎,极易出现重复收费和乱收费的现象。

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取消部分税种,如农业税,个体户工商税等。

但是很多不知所以的税收名目依然在各地基层中存有。

这就严重破坏了国家好不容易获得的税制改革成果,为财政税收的顺利开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极大不利影响。

而目前我国对于财政税收乱收费的管理机制还未形成,很多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基层,这也是存有于当前财政税收体制中的主要问题。

2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措施与创新对策基于财政税收对国家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财政税收体制管理中存有的多种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刻的认识到当前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工作还负有艰巨的任务。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一)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一)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一)摘要:我国自实施财政税收改革体制以来,顺利完成了财政支出体制的优化,预算体制的优化,税制转型等任务,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那么在现如今的国内经济环境和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深化改革,同时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都是需要进行深度的讨论。

本文着重从以上几个方面讨论了财税体制改革的意义与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应从哪些方面深化改革的问题。

关键词:财政税收改革预算体制税制转型一、财税体制改革的意义与取得的成就“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财税体制改革能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平衡、加强宏观调控,维持经济秩序的稳定,能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同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重要保障。

至今,财税体制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一)财政支出体制的优化。

促进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管理制度、财政绩效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在陆续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以集中采购为特征的政府采购制度、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以及财政绩效评估等改革措施逐步提高了财政管理的效率。

优化调整支出结构,逐步完成将我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随着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了政府在公共基础建设、社会服务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其中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尤为重视,促进了我国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深化农村税制的改革,加大农村的财政投入,推进农村行政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等体制的综合改革,投资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完善了农村的公共服务事业。

(二)预算体制的优化。

改革预算管理体制,加强预算监督体制的有效性,通过部门预算制度、单一账户制度和收支两条线额度制度提高了预算体制的效率,加强其规范性。

关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关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关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财政税收体制却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革完善。

本文将从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效率和公平性。

一、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1.税收体制不合理。

我国税收体制中存在多种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繁多使纳税人难以理清税种差异,从而产生办税成本高、税收透明度低等问题。

2.土地和资源税制不完善。

由于土地和资源是有限资源,存在流转不畅等问题,导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浪费和滥用现象,还会引发不少争议和纠纷事件。

3.财政分权不均衡。

我国存在多级政府,但财政上分权不均,导致中央财政收入占比过高,地方发展空间较小,且地方政府对财政税收使用的约束力不够。

4.税收征收和使用不透明。

税收征收环节缺乏透明公开,并不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税收使用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缺乏透明度、效益不尽如人意等。

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解决方案1.优化税收结构。

建立起涉及纳税人、税种和税率等多个方面的税收服务体系,采用中央与地方政府协调的方式将税种数量减少,集中支持发展关键领域的税收支出。

2.完善土地和资源税制。

加速建立完善流转机制,引导土地和资源合理利用,同时对占用土地和资源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相应补偿,同时推动建立绿色发展的财政支持机制。

3.加强财政分权和约束机制。

加强地方政策协调,探索开展中央与地方财政的互动机制,推动省份和市级政府的财政自主权至少与中央的经济责任规划相匹配。

4.税收征收和使用监管。

强化税收征收的透明度,使分类收入分开,提升对税收征收过程的监管,在排除税收收入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提升税收征收质量和效率。

三、结语财政税收体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和完善。

改革应重点围绕税制、土地和资源税、财政分权和税收征收和使用透明度等方面展开,为建设一个公正、高效的财政税收体制提供坚实基础。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摘要】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通过优化税收结构、建立健全税收征管体系、加强税收政策协调等措施,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推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相互促进。

实施财税体制改革可以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现税收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目标。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实施,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优化税收结构,税收征管体系,税收政策协调,经济结构调整,财税体制改革,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创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1. 引言1.1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不仅关系着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和经济稳定增长,也关系着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可以有效调整税收结构,优化税收环境,降低企业和个人负担,刺激经济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的税收征管体系,加强税收政策协调,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可以有效遏制税收漏税现象,增加财政收入,保障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还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对于实现税收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1.2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意义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意义在于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可以优化税收结构,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负,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

建立健全税收征管体系可以加强税收征管效率,提高征收效果,遏制逃税和偷税行为,保障国家财政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关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关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关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直是国家经济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及现状。

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为了构建合理的财政收支制度和税收征收和管理体制,以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

在现代社会,税收是一个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税收的使用和支配不仅仅影响国家财政健康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

因此,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于维护国家财政稳定、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现状分析虽然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比如,税制复杂、税负高、税收征管不规范、税务机构和企业之间衔接不顺畅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的财政税收改革中加以解决。

三、推进方向在推进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着眼于以下几点:一是加强税制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税收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更好地调动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平稳发展;二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应当明确政府的职责边界,实现政府与市场的转换,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三是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税收征管的技术手段和监管工作,提高征收质量和效率;四是加强税收供给侧改革。

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加快推动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

总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财政税收改革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新的改革思路和途径,逐步完善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研究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研究

关键词:财政税收;主要任务;改革趋势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让国民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改善。

随着地方体制改革的深化,一些税收项目已经停止征收,保障各地经济水平攀升。

新形势下,部分地区财政管理服务职能及管理体制显露出问题,例如税收财政体制存在局限性、体制不健全、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财税制度存在局限性等,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建设工作及职能的发挥。

本文以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为主线展开相关讨论。

一、财政税收体制显露的问题(一)预算及核算真实性问题部分财务工作部门在制定单位年度预算以及全年经济核算层面存在虚假行为,数据失真导致核算结果失真。

例如部分单位存在漏税及偷税情况或虚开发票行为,一旦涉及金额较大则会直接造成税收流失,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的税款收支。

(二)税收体系问题我国财政税收体系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加以完善,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呈现明显差异,且工资水平、生活消费水平等同样存在差异。

例如小城市消费低、工资低,而大城市虽说工资收入高,但消费水平也高。

因此若实施统一个人所得税标准,可能会存在不平等性。

(三)财务监管功利性问题根据财政税收工作实际状况,功利性问题已经日益突出,且影响着财务监管的效果及质量。

财务监管制度上仍存在不完善性,实际工作人员在思想教育层面仍需加强指导,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不可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蚀财务监管的严肃岗位。

(四)纳税意识问题纳税意识淡薄现象现如今普遍存在,不少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需要承担的纳税义务。

针对这一现象,税收部门需加大宣传力度,让纳税人知晓依法纳税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增强纳税意识。

(五)权责分配问题权责分配问题主要表现为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权责划分问题,呈现不明晰状况。

使得一些地方存在不作为情况,在税务问题处理上易出现纰漏。

(六)财税制度问题当前我国财税改革工作正逐步推进,但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应积极预防新问题,让财政政策作用充分发挥。

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背景下,必须结合实际提出具有时效性的解决措施,考虑到社会环境处于持续变化状态及其特殊性,让财税制度不断完善。

关于我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探讨

关于我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探讨

关于我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探讨【摘要】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系统分析了我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现状分析、意义、主要任务、重点方向、政策措施、进程加快、必要性和前景展望。

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可以看出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财政结构、提高财政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推进改革进程,实施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改革举措,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促进财政收入增加,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前景展望是光明的,有望实现财政税收体制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强、推进、深化、完善、政策措施、进程、必要性、前景展望。

1. 引言1.1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结构调整,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已经滞后于实际需求,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改革完善财政税收体制,可以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也是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

通过改革完善税收体制,可以提高财政收入的效率,增强政府的财政管理能力,促进政府的改革和创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的税收管理。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下,我国财政税收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碎片化和部门性的问题。

对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对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382021.03NO.498聚焦镜 FOCUSING MIRROR2021.03NO.49839国家体制的改革内容与下级地方管理的实施内容不相适应,最终导致整个体制改革的落实过程出现问题,不利于国家长期的税收管理和税收监督。

与各地发展情况不相适应现阶段我国制定的财政税收体制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完善,以不断符合最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和政府的宏观调控需求进行不断改革。

然而,其体制内容中仍存在一些条文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而各级地方政府如果一味地遵循国家统一的财政税收体制,不根据自身实际发展建立健全当地的财政税收体系,会导致当地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而不同地区的影响作用不同,最终将导致国家发展出现不平衡的问题现象,阻碍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如何更好地深化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时代发展的今天,财政税收逐渐成为我国当前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而财政税收除了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撑外,国家还会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所得的财政税收用于社会各项内容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中,真正做到服务人民。

当然,在当前财政税收体制不断施行的前提下,我国更需要及时发现不足,在不足之处多做文章,真正实现财政税收体制的深化改革。

保证税收制度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想要实现国家财政税收体制彻底的深化改革,就需要以时代的发展为参考,适时调整,逐步深化。

对于国家政府而言,必须要明确,改革是建立在时代基础上的,不同时代有其财政税收体制的不同需求,因此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具体需求作出适时调整,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为改革。

当然,当前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也是如此,首先需要我国政府全面地分析目前宏观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对税收范畴和变化趋势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再通过政府的规范作用对分析结果加以调整,将纳税人的税外负担适度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税收压力,促进不同个体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积极贡献。

举例说明,国家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可以专门设置财政税收制度相关的研究部门,其部门的主要工作是针对近些年来的财政税收趋势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及时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制度内容相适应,得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结论后,为最终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性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论文:关于我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
探讨
摘要:财务税收制度是国民经济的根本,“十一五”纲要规划再次提出改革现有财税体制,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平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提供保障。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财务收入;地方政府财务管理
财务税收制度是国民经济的根本,1994年以来的财务税收体制改革突破原有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在税收体系和财政收入分配体制、财政支出管理及预算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十一五”规划纲要再次提出,要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平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提供保障。

一、现有财务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财税体制存在一定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资源和国有资产收入非税收入没有纳入到政府收入体系的管
理范围;税种不健全,部分能够调节社会分配能力的重要税种,如资源与环境税没有纳入到财税体系中,不能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分配一般呈向上集中倾向,在分税制体制安排中,导致财力分配不均,各级地方
政府收支划分不合理,不利于中央的宏观调控。

(二)各级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改革相对滞后。

由于各极政府的财权、财力与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滞后,使地方政府收支缺口较大,地区间财力不均衡状态较为明显,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困难问题较为突出。

(三)是预算体制覆盖范围狭窄。

相对于税收体制和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后,部分实质性问题未得到有效落实。

总之,作为以增值税为主的税收体系及分税制体制,现行的税收体制不能够有效适应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因此,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深入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深化财务税收体制改革的构想
(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财政体系。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现阶段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平衡、合理的地方财政分权关系。

首先,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支出责任,通过收入权力和收入能力,适当提高中央政府的收入比例,合理划分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收入比例,加大直接支出责任,从而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以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作为税务改革切入点,推动支出体制与收入联动改革,重点解决财政税收体制的突出问
题,推进税收体制的适应性调整。

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加大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力度,加大对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支出。

例如,加大推动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在农村生产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在水平为主的社会公益性服务的投入,加强公共服务工作,同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其次,进一步完善分税制,逐步从财力性财政中分一部分给予地方,如地方税种范围的税收立法权、减免权等,为地方政府带来一定的财政收入。

在赋予地方政府一定财政权力的同时,应注重对地方财政的监督管理工作,使其税务工作合理、有序推进。

(二)完善税向结构,实现税负水平适中。

首先,确定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减轻纳税人税外的负担。

在减轻纳税人负责的同时,规范政府性收入,取消体制外收入、减轻纳税人税外负担,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宏观税负水平。

加快个人所得税改革,实行综合申报与分类扣除相结合的所得税制度,调整低收入群体税收改革政策,减轻个体税收负担,加快推进税收体系改革。

三是围绕国家建设,推动税收优惠制度改革,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建立健全合理可靠的支付体系。

将一般性转移支付与有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比例相结合,适当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加强改革税收返还和增值税分享制度,稳定支
付资金来源。

在此,要综合考虑地方人口特征、人均收入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科学的测算方法,建立公开、合理、科学资金分配制度。

围绕社会主体功能区划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方面,深度推进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加大中央对地方及省、市、县、乡的转移支付能力;改进转移支付分配方面,稳步提高一般性支付比例;加强和改进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完善主体功能区转移支付体系的建立。

(四)深化改革预算体制。

建立专门的预算编制、改革预算执行系统、监督系统。

将国家中长期预算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相结合,建立二者相协调的新型复式国家预算体系和管理体系。

扩大包括经常性预算、资本性预算在内的国家复式预算范围,健全复式预算体系。

建立国家复式预算体系,社会保障预算以及国有资本经营等,将所有涉及财政性收入均纳入到预算框架之内。

通过各级人大成立专门委员会,各级政府成立预算顾问委员会及预算管理局等专门性预算审查
机构,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制改革作为预算体制改革的重点,完善社会监督作用,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对预算的管理与监督能力。

(五)建立依法行事、精简高效的财政管理体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加快建立依法行事、精简高效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实现税收征管一体化,改革乡镇财政管理
体制,建立新型省、市、县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地方管理,在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财务支配权力的同时,应对地方财务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尤其是地方债务管理,制度相应管理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最终形成较规范的地方公共机构融资制度。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财政税收体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作者单位:湖南省吉首市湘西经济贸易学校
参考文献:
[1]胡忠毅.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2]汤鹏主.财政税收、投资总额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4.
[3]李炜光,丁东.财政·税收·纳税人意识与政治体制改革[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