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市中区2020—2021学年度上期期中调研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3cm B.5.25cmC.3.25cm D.3.3cm2.如图所示,晓明和晓华骑双人自行车郊游,若说晓华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自行车B. 路旁驶过的汽车C. 地面D. 树木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 山B. 船C. 房屋D. 河岸4.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 羚羊、汽车、运动员C.汽车、羚羊、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5.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6.在暗室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眼睛从侧面看去( )A.镜子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7.关于图中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乙中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丙中弹吉它时,增大拨动弦的力度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D.丁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钟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8. 暗室中,将一束绿光照在绿叶陪衬的红色玫瑰花上,你看到的是()A.绿叶红花B. 绿叶黑花C. 绿叶绿花D. 黑叶红花9.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0. 百米赛跑时,计时员为了计时更准确,通常在下列哪一个时刻开始计时()A.听见发令枪声时B.看到发令枪冒烟时C. 看到运动员起跑时D.上述时刻都可以11.小明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到小孔会成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像,为验证此说法,他准备制作一个LED屏作为物体进行研究,下列LED屏制作形状的选择最适合的是()A .B .C .D .12. 2020年2月至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爆发,为了尽早发现感染者,快速有效的体温测量非常重要。

2020至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2020至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期中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14分)1.振动音色2.热胀冷缩乙-43.行船河岸同一物体4.汽化液化5.响度振幅6.倒立不变评分标准:参考以上标准,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同样给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7 C ; 8 C; 9 A; 10 A; 11 C; 12 B; 13 A D ; 14 B C。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5.(2分)略 16.(2分)略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8分,共18分)17. (1)(1分)漫反射(2)(1分)不能(3)(1分)光路是可逆的(4)(1分)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8.(1)(1分)1.54-1.56 均可(2)(1分)(3)(4分)①时间②大大③0.2519.(1)(2分)B 晶体(2)(2分)自下而上吸收(3)(2分)固液共存 50 (4)(2分)能够使物质受热均匀慢评分标准:参考以上标准,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同样给分。

五、综合应用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0.(1)(3分)6m/s (2)(3分)2m/s (3)(3分)24m21.(1)(3分)由v=可得在t=4s时间内,货车行驶的距离:s1=v1t=15m/s×4s=60m(2)(3分)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4s=1360m(3)(3分)设司机鸣笛时货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2s=s1+s2,s=(s1+s2)=(60m+1360m)=710m司机听到回声时货车距山崖:s′=s﹣s1=710m﹣60m=650m评分标准:参考以上标准,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同样给分,同时注意规范化的步骤。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A)(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 .某同学用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戢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的四个数据正确的是()A. 1.8 dmB. l&2cmC. 182.3mmD. 182.34mm2•—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3cm, 25.45cm,25.46cm, 25.83cm则此物体长度应是()A.25.44cmB. 25.45cmC. 25.447cmD. 25.54cm3.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岀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B.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C.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4.许多诗句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B.诗句“不敢髙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髙“是指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5.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甲乙) 丙A. 甲图汽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B. 乙图汽车的倒车需达在月球上依然可以发挥作用C. 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D. 丁图吉他的弦绷紧程度相同时,粗的琴弦是高音弦6•如图是小孔成像示意图。

右侧是实物■蜡烛,中间是可以左右移动开有小孔的挡板,左 侧是接收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板上的小孔一泄是圆形的B. 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虚像C. 蜡烛在光屏上的像是烛焰的影子D. 如果挡板往左移动,像会逐渐减小 7•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

2020-2021学年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附详解)

2020-2021学年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附详解)

2020-2021学年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55.0分)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40℃B. 一个中学生跑100m约需5sC. 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2.“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图所示动车。

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

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A. 路旁风景树B. 路旁的房子C. 小明乘坐的动车D. 铁轨3.小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如图为她在6月12曰的步行情况。

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可以估测出()A. 小李的质量大约为500kgB. 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m/sC. 当天小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3000mD. 步行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s4.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

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

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 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 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 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5.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v1小于v2B. 听到的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C. 钢轨的长度为v1v2tv2−v1D.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v1tv2−v1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B. 误差是可以避免的C. 任何测量都有误差D. 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乐山中心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 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C. 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 在太空中漫步的宇航员翟志刚可以在舱外和队友面对面交谈8.关于图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B. 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 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D. 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9.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四川省乐山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四川省乐山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四川省乐山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多选题 (共1题;共3分)1. (3分) (2019八上·诸城期中) 如图所示,在筷子一端绑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当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并上下推拉活塞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 . 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C . 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D . 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高二、单选题 (共9题;共21分)2. (2分) (2016八下·密云期末) 小刚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了数字17,忘写了单位,则这个数字的单位应该是()A . 米B . 厘米C . 千米D . 毫米3. (2分)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 . 迎面走来的行人B . 路旁的树木C . 小红骑的自行车D . 从身边超越的汽车4. (2分)(2017·青岛)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 .5. (2分)(2019·武汉)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B . 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C .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D . 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6. (2分)如图所示,人眼看不见哪一个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 . a物B . b物C . c物D . a、b、c三物7. (2分) (2019八上·龙湖期末) 如图所示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A . 树荫下圆形光斑B . 海市蜃楼C . 露珠下的叶脉D . 水中“倒影”8. (2分) (2020八上·讷河月考)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 太阳光照在人的身上,在地面上出现了人的影子B . 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月亮的倒影C . 将筷子插入水中出现弯折的现象D . 森林中地面上的圆光斑9. (2分)高度为 160厘米的人站在离平面镜 150厘米处,他要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站立时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长度至少应该是()A . 160厘米B . 150厘米C . 80厘米D . 任意长度10. (5分) (2019八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速度越大,路程一定越长B . 速度越大,时间一定越短C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随其路程、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 . 时间与路程之比,也能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三、填空题 (共10题;共11分)11. (2分) (2018八上·商南期末) 结合生活实际,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________;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4________;教室冬天的温度约为10________;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正常速度约100________。

四川省乐山市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四川省乐山市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四川省乐山市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两个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则甲物体通过的路程比乙物体通过的路程()A . 长一些B . 短一些C . 相等D . 无法比较2. (2分)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A . 增大说话频率B . 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C . 改变讲话的音色D . 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3. (2分)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哨声是由于塑料管振动而发出的声音B . 在月球上也能听到该哨声C . 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音调D . 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4. (2分) (2018八上·涡阳期末) 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A .B .C .D .5. (2分)(2018·扬州) 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A .B .C .D .二、新添加的题型 (共5题;共10分)6. (2分) (2017九上·罗田期中) 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A . 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 PM2.5中“2.5”的单位是μmC . PM2.5中“2.5”的单位是nmD . 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7. (2分) (2019八上·仁寿期中) 小华同学从家中到学校通常步行10min,则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最接近于()A . 6000mB . 600mC . 60mD . 6m8. (2分)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在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越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爬到了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 . 兔子始终比乌龟快B . 乌龟始终比兔子快C .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 .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9. (2分)一盏探照灯装在西面看台上,灯光朝东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底的中央,在将游泳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A . 向东移动B . 向西移动C . 先向东移动后向西移动D . 仍在原来位置10. (2分)墙上竖直悬挂着一面时钟,桌子上水平放置一块平面镜,时钟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如图所示,那么现在的实际时间是()A . 9点10分B . 3点40分C . 8点20分D . 2点50分三、填空题 (共9题;共26分)11. (8分) (2018八上·寮步月考)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_.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测量时间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_.测量结果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四川省乐山市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

四川省乐山市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

四川省乐山市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2020九下·重庆月考)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 .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B . 人体密度大约为8×10 3kg/m3C .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D . 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2 m/s2. (2分) (2015八上·连云月考) 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 . 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B .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 . 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D .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3. (2分)(2018·赤峰) 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A . 蜡玻璃沥青B . 蜡铝玻璃C . 冰铁铝D . 冰铁沥青4. (2分) (2018八上·北京月考) 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两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 甲车运动的速度为2.5m/sB . 通过30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C . 第4s时,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小D . 坐在甲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人是以甲车为参照物的5. (2分)(2018·资阳) 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解释错误的是()A . “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音调越高传播得越远C . “闻其声知其人”一一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D .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回声6. (2分)(2019·铜仁) 在下列现象中,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吻合的是()A . 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冰——凝华B . 清晨梵净山的雾——汽化C . 篮球场上的积水被晒干——蒸发D .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固7. (2分) (2018八上·港南期中)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B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8. (2分) (2017八上·临清期中)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 . 冰冻的衣服晾干B . 树枝上的霜C . 草叶上的露珠D . 湿手被干手器烘干二、多选题 (共3题;共8分)9. (2分) (2019八上·北京期中)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路程相同,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小,它的速度越大B . 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速度越大C .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小D .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速度跟路程成正比10. (3分) (2016八上·恩阳期中)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 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声波种类无关C . 超声波能粉碎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D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11. (3分)(2017·黄冈模拟) 图中描述的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A . 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B . 仲夏,在景区草坪上喷雾降温C . 厨房蒸笼旁的“白汽”D . 隆冬,泼向空中的热水瞬间成冰三、填空题 (共10题;共13分)12. (1分) (2015七上·江汉油田期中) 如图1所示,所测纽扣的长度是________ cm;如图2所示,汽车行驶速度为________ km/h;如图3所示,停表的示数为________ s.13. (1分) (2018八上·无锡期中) 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

乐山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

乐山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

乐山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30分)1. (3分) (2019八上·钦州月考)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山B . 船C . 流水D . 河岸2. (3分)夜晚抬头看见月亮在云层里以很快的速度向东运动,这时我们选取的参照物是()A . 地球B . 月亮C . 云层D . 以上都不对3. (3分) (2019八上·罗甸月考)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5秒内通过75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A . 9米/秒B . 12米/秒C . 15米/秒D . 无法确定4. (3分) (2019八上·三台期中) 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 . 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C .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D . 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5. (3分)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do)的波形图,三图的波形总体上疏密程度及振动幅度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

此时三乐器发出的声音()A . 音调不同、音色不同B . 音调不同、响度相同C . 响度不同、音色相同D . 音调相同、音色不同6. (3分) (2017八上·大丰期中)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 . 响度B . 音调C . 音色D . 频率7. (3分) (2019八上·新疆期中)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防虫用的樟脑丸日久变小,这是熔化现象B .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凝华现象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 .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汽化现象8. (3分)(2013·扬州) “花卉节”已经成为扬州的一张城市名片,走近花园就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A .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 .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 . 分子之间没有空隙D . 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9. (3分)(2018·孝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大D .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0. (3分) (2017八上·武威期中) 如图是小勇做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 实验中加热3min后停止了加热B . 沸腾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C . AB段水平线表明水沸腾过程吸热而不升温D . OA段斜线表明水的实际温度与加热时间成正比二、填空题 (共10题;共28分)11. (2分)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500 m的路程共用8 s,前200 m做匀速运动,历时4s,后200 m 也做匀速运动历时3 s,那么这个物体做________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第2 s的速度是________m /s;第6 s的速度是________m/s.12. (2分)如图中,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测得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cm.13. (2分)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____同学,时间是________ ,如果比赛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点的发令枪的声音才开始计时,则同学们的比赛成绩比实际情况要________(填“好”或“差”)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________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14.213.713.914. (2分) (2019八上·南关期末) 120(救护)出车后会持续拉响警笛,声音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行人或其他车辆会及时让道,它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信息”或“能量”)15. (2分)(2017·思茅模拟) 我们生活在声的世界里,而丰富多彩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体________而产生的.“听其声知其人”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进行判断的.16. (4分)(2017·阿克苏模拟) 声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3分) (2018八上·铜仁期中) 如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 .18. (2分) (2017八下·东台开学考) 如图所示,一位小朋友正在世博园内的风扇下“纳凉”.这种风扇能喷射大小为微米级(1微米=________米)的水雾,这些水雾在蒸发时________热量,使人达到“纳凉”的目的.19. (5分) (2017八上·睢宁月考) 如图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传递信息,声音还可以________(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增大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山市市中区城区片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期中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6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作答时,不能使用任何型号的计算器。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每小题2.5分,24题共60分)1.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40℃B.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C.普通人的身高约为2.0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D.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消除误差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A.该木块的长度为2.00cm 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C.该木块的长度为2.0cm D.视线与尺面的位置4. 2020年5月,一同学乘坐公交车去观看第26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暨2020全民抗疫主题灯会,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边树木B.远处高山C.公路路面D.乘坐的公交车5.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s﹣t图象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s甲、乙相遇。

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4m/s,v乙=3m/s,s=16m B.v甲=1m/s,v乙=2m/s,s=8mC.v甲=1m/s,v乙=3m/s,s=16m D.v甲=3m/s,v乙=2m/s,s=8m6.下列实验中,能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如图实验中,发声的音叉可以反复将乒乓球弹开B.如图实验中,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铃声逐渐变小C.如图实验中,耳朵贴到桌面上,听到的敲击声更大D.如图实验中,改变吸管的长度,可以吹出不同的哨音7.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青衣江水东流去B.晴空一鹤排云上C.蒙顶茶名扬四海D.雅雨绵绵润雄州8.一物体正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V越大,说明物体运动得越远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9.如下四个图象分别是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运动图象。

其中,运动形式相同的物体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10.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音调相同的只有图甲和图乙B.响度相同的有图甲、乙、丙C.图丙的响度比图丁大D.甲的音调比丙的音调高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B.弹钢琴时用的力越大,琴声的音调就越高C.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D.只要二胡的琴弦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12.如图,一些金属条被科技馆工作人员按特殊的方式摆放后,在灯光的照射下就出现了栩栩如生的“飞机”。

与“飞机”的形成原理不相同的是()A.手影游戏B.小孔成像C.日食D.水中倒影13.(如图所示)。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则图中“?”应为()A.5m B.2.7m C.2.5m D.2.3m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在太空中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婉转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医生用“B”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D.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阻断噪声传播15.在抗击新型冠状肺炎期间,医务人员进入病房前必须要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

护目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起雾的现象。

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附着在玻璃片外侧造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附着在玻璃片内侧造成的C.护目镜和面部之间的水蒸气液化附着在玻璃片内侧造成的D.护目镜和面部之间的水蒸气液化附着在玻璃片外侧造成的16.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17.下列物质均为晶体的是()A.石英、黄铁矿、松香、钻石B.食盐、金刚石、海波、铁C.玻璃、石英、金刚石、铜D.金、沥青、巴西石、蜂蜡1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B.用热风干手器吹湿手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D.喝开水为了不烫口,向水吹气19.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内侧会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C.夏天会看到打开包装纸的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雪糕中的冰先升华为水蒸气后再液化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20.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A、相等B、甲高于乙C、甲低于乙D、不能判定21.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sB.4.8m/sC.6.25m/sD.5m/s2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B.小孔成像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光垂直入射在反射面上时,入射角是0°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仍能在白纸板上看到光反射的径迹B.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板右侧前折或后折,将不能看到光反射的径迹C.如图丙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位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你的眼睛D.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个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了如图丁所示的反射24.实验室有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刻度线均匀),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20℃;在标准大气压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那么,当实际温度为60℃时,此温度计对应的读数是()A.36℃B.40℃C.50℃D.56℃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25.2020年1月20日起,我市城区内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禁令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

燃放爆竹时,爆竹周围的空气因而产生较大的声音,爆竹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此时爆竹的声音对于已经正常入睡的人来说是(选填“乐音”或“噪声”)。

26.某同学站在竖直的穿衣镜前4m处,若以0.5m/s的速度向镜移动2s,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为,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m/s,此时像的大小与原来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7.坐在电影院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银幕上发生的反射,汽车的后视镜是镜,对光线有作用,能拓宽司机视野。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28.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反射光线。

29. 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 ,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9图30图四、实验探究题(每题7分,共14分)3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3)如图E甲、乙中,图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

如图F,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图象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此时水的沸点是℃.31.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实验时要尽量使用较(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

(4)为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若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五、计算题(每题2分,共12分)32.某工程队在一次爆破中,使用炸药引线长1米,此引火线燃烧的速度为0.8cm/s,若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5m/s的速度向安全区跑去,问他能否在爆破前跑到离爆炸点495m远的安全区?33.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发现其将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距山崖1080m处鸣笛,6s后听到回声。

求:(1)客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2)听到回声时距离山崖多少m?乐山市市中区城区片2020-2021学年度(上)期中调研考试八年级物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24题,6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D A A D C A C A D A A D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B BCD B C B A B C D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25、振动噪声26、6m 1 不变27、漫凸面会聚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28、29、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4分)30、(1)温度计触到烧杯底部视线没有和液柱相平48(2)水量过多(水的初温低或没有用酒精灯外焰加热)(3)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0031、(1)薄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等效替代(3)不能虚(4)不变五、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32、解:由v=得,t=导火线燃烧的时间:t1=s1/v 2=100cm/0.8m/s=125s…………2分人奔跑所用的时间:t2=s2/v2=495m/5m/s=99s………………….2分因为t1>t2,所以人能在爆破前跑到安全区……………….2 分33、解:(1)声音传播的路程:s声=v声t=340m/sx6s=2040m…1分汽车行驶的路程:s车=1080mx2-2040m=120m……..1分客车速度:v车=s车/t=120m/6s=20m/s=72km/h………2分(2) 听到回声时与山崖胡距离:s距=1080m-120m=960m……2分答案如有错误,请自行更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