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佛山岩溶隧道施工方案探析

合集下载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1. 前言隧道岩溶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施工工程,需要进行专项的施工方案制定和实施。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本文将从岩溶特征分析、施工前期准备、隧道开挖、支护加固、围岩处理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详细阐述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2. 岩溶特征分析岩溶是指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天然溶洞、溶洞古地貌、地下河道、地下水系等地质现象。

在隧道建设中,岩溶的特征直接影响着隧道的安全性和质量。

因此,在施工前期必须进行充分的岩溶特征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1 岩石组成和环境岩石的成分和结构特征是岩溶形成和演化的首要条件。

在岩溶区域通常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如石灰岩、白垩纪、砂岩等。

这些岩石所形成的地层特征、稳定性、力学性质等存在差异,所以在施工前期应当详细了解隧道所通过的岩系、岩层的分布、厚度、物理力学性质等,以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地质问题制定相应方案。

2.2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流动是岩溶区域地质演化的重要因素。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会对隧道稳定性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施工前期应当详细了解地质调查数据,了解地下水位、水流速度、水压等水文地质信息,以制定相应地下水处理措施。

2.3 质量评估岩溶隧道施工的质量评估,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在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加固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评估标准,将岩溶地质特征与地质灾害和安全问题结合起来,以有效地评估施工质量。

3. 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前期准备是确保隧道岩溶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

在此阶段,需要进行开展现场调查、科学论证和综合评估,以各方面提出可行、安全、经济、优化的技术方案。

3.1 安全评估和管理进行隧道建设过程中,岩溶地质条件可能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测的情况。

因此,在进行隧道建设时,安全评估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定期安全评估,及时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3.2 设备选型在隧道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应根据建设区域的地质特征和环境调查所得信息,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

浅析隧道溶洞处理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

浅析隧道溶洞处理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

浅析隧道溶洞处理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发布时间:2023-03-02T00:52:24.076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20期作者:刘瑞[导读] 在我国交通建设领域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许多新型施工技术也均应运而生,刘瑞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摘要:在我国交通建设领域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许多新型施工技术也均应运而生,溶洞对于隧道施工和日后行车运营安全等方面所会产生的影响仍旧很大,在岩溶区之中,对于铁路隧道进行施工处理的过程之中,务必确保具备有效性以及合理性,这样才有利于保障隧道具备极高程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结合实例,深入分析了隧道溶洞处理技术与实施要点。

关键词:隧道溶洞;处理技术;实施要点1工程概况新建叙永至毕节线(川滇段)线路全长151.838km。

新建正线隧道54.5座,隧道总长120.868km,占正线线路总长的79.603%,最长隧道为斑竹林隧道,全长12758m,最短隧道为寨头隧道,全长185m。

隧趾区多次穿过断层破碎带、溶洞、不良地质和软岩。

不良地质主要有岩堆、危岩落石、岩溶、顺层、人为空洞、膨胀土、人工填土、石膏、岩溶角砾岩等。

施工风险高,为了应对溶洞、软弱围岩等不良地质,务必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和量测监控,有条不紊的组织机械化、信息化施工,贯彻动态设计方针,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是安全顺利施工的前提。

2 铁路隧道的超前预报及监控在设计勘察之前期阶段,所具备的地质资料通常难以综合性地体现出隧道施工所涉及到的各项地质条件,所以在实施隧道施工时,务必增强对于岩溶隧道施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充分贯彻相关的施工原则,紧抓方案制定以及地质预报这两项重点技术环节,在切实明晰溶洞分布类型、范围和地下水的状况后,再确定更具可行性的施工方式,实施有效性的施工。

再者,为确保超前预报具备较高程度的精准度,那么则需运用多个预报技术一同开展工作,一般来说,超前钻探为普遍运用的一种方式,而以辅助方式来说,则涵盖地质雷达、力学指标试验等。

岩溶地质隧道安全施工方案

岩溶地质隧道安全施工方案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及时清理掌子面和边 墙涌水,保持隧道内干燥。同时,根据设 计要求,施工纵向排水沟和横向排水管, 确保排水系统畅通。
防水材料选择与施工方法
防水材料选择
选用具有良好防水性能、耐候性、抗老化性 的防水材料,如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 等。
施工方法
在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对隧道壁进行防水 层施工。首先,对隧道壁进行清理和修补, 然后铺设防水材料,确保防水层与隧道壁紧 密贴合,无气泡、褶皱等现象。
02
岩溶地质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 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采取科学 、合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安 全、高效地进行。
隧道地质条件分析
01
地质构造
分析隧道穿越地区的地质构造, 了解地层岩性、断层、褶皱等地 质现象。
02
水文地质条件
03
不良地质现象
调查隧道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包括地下水位、水流方向、渗透 性等。
谢谢观看
施工方案优化
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高 施工效率和安全性。例如,针对岩溶地区的隧道施工,可采用超前地质预报、 注浆加固等措施来降低安全风险。
03
隧道开挖与支护技术
开挖方法选择与参数确定
开挖方法
根据岩溶地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如全断面法、台 阶法等。
岩溶地质隧道安全施工方案
汇报人:XX 2024-01-07
目录
• 隧道工程概述 • 施工前准备与安全评估 • 隧道开挖与支护技术 • 岩溶地区注浆加固技术 • 隧道内排水与防水措施 • 隧道施工安全监测与预警 • 总结与展望
01
隧道工程概述
工程背景与意义
01
隧道工程是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 设施,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加强地区间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工程岩溶施工处理方案分析

隧道工程岩溶施工处理方案分析

隧道工程岩溶施工处理方案分析摘要:改革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工业水平也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良好趋势。

在工程建设领域,岩溶地质地区隧道的处理和建设具有较高的难度,在以往的岩溶地质隧道施工中。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通常要投入极大的成本。

即便如此,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由于其地质条件的复杂和环境的多样性变化,都对岩溶地质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针对岩溶地质的概念首先进行表述,根据其理论性质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接下来从岩溶地质隧道处理的施工角度和技术方面进行隐伏岩溶地质隧道施工处理关键性技术的探究,深入剖析处理这种特殊地质环境中的隧道工程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和相关设备,并得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

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国岩溶地质地区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隧道;岩溶地质;施工技术;隐伏岩溶引言岩溶是地下水和地表水经过不断补给、径流、渗透对可溶性地层进行化学和机械混合作用的产物,由于岩石存在裂隙以及水对岩石的侵蚀性和流通性,故在岩溶地区施工就会有很大的困难。

岩溶对山岭隧道的施工危害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洞害、水害、洞穴充填物及坍塌、洞顶地表塌陷。

岩溶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岩溶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如果所修建的隧道穿越岩溶地区,就会给隧道工程加大施工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在岩溶地区施工时,应完善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有效的保障岩溶隧道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

本文通过对鸡公山隧道岩溶区段施工进行探讨,提出针对鸡公山隧道岩溶区段施工的具体策略,指导该岩溶隧道施工。

1岩溶地质环境概述岩溶地质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由可溶岩层经过地表水和地下水长时间的冲刷而形成的天然地质结构。

它是岩石在一系列的复杂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以地下溶蚀和各种其他形式表现出来的地质类型。

这种奇异的地表现象,可在熔岩表面和内部形成各种各样的复杂形态。

隧道下溶洞整改方案探索

隧道下溶洞整改方案探索

溶洞处理方法选择
处理方法分类
根据溶(暗)河、溶洞的规模、 位置、对隧道的影响程度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注浆
加固、回填混凝土、桩基等。
处理方法比较
对比不同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结 合隧道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选择
最合适的处理方法。
处理方案确定
根据勘察评估结果,综合分析各 种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溶(
处理效果评价
结合检测结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对溶(暗)河、溶洞处理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 ,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03
溶洞整改技术方案
溶洞填充技术
总结词
通过填充材料将溶洞内部填满,消除空洞,提高隧道基础稳 定性。
详细描述
根据溶洞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如混凝土、浆 液等,通过注浆管将材料注入溶洞内,直至填满整个溶洞。
培训内容
针对隧道下溶洞施工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 全教育培训计划,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应急救援等
方面的培训。
培训方式
采用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
演练要求
定期组织隧道下溶洞施工安全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 处置能力。
安全监控与应急救援
01
监控内容
对隧道下溶洞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安全防护措施制定
制定内容
针对隧道下溶洞施工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 施,包括施工设备安全、作业人员防护、紧急救援等方面。
制定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从源头上消除或降低安全风 险。
实施要求
确保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检查 。
安全教育培训与演练

卧佛山隧道岩溶施工及处理探讨

卧佛山隧道岩溶施工及处理探讨

卧佛山隧道岩溶施工及处理探讨摘要:结合卧佛山隧道施工中岩溶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针对具体的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对岩溶处理的目的和原则,岩溶处理技术措施和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卧佛山隧道岩溶处理施工一、工程概况卧佛山隧道起讫里程DK556+180~DK558+598,全长2418m,位于内蒙古卓资山县境内。

隧道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粘土、坡积粉土、碎石土、人工填筑碎石土、下伏白垩系下统砂岩夹泥岩、华里西期花岗岩、太古界大理岩。

岩体中发育一定岩溶现象,以溶孔、溶隙为主,偶见小规模溶洞。

二、地质预报针对该隧道所处地区复杂的地质条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地质预报,以便相互印证。

1.仪器预报利用地震波反射法(TSP202、TSP203)、水平声波剖面法(1ISP)、红外探水、地质雷达等方法,对施工掌子面前方10~40m范围内的山体进行探测,结合探测资料分析前方围岩、潜水、水源补给水质、涌水量大小、突水和突泥压力等情况。

采用TSP203地质预报系统探测前150~200m范围地质变化情况。

采用RPD-150C型快速地质钻机(24h钻探150m),结合TSP203地质预报资料,对掌子面前方围岩强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水量大小等情况进行长距离探测;若遇断层破碎带或溶洞、填充性溶槽,可以较准确地判定其位置里程,提早采取防范措施。

2.水文地质相似比拟法相似比拟法建立在岩层裂隙较均匀、比拟段的水文地质条件相似、涌水量与坑道体积成正比的基础上。

本工程通过导坑开挖时的实测涌水量来推算正洞涌水量,用正洞已开挖地段实测涌水量来推断未开挖地段的涌水量,取得了较好效果。

3.超前水平钻孔探水分析法利用钻孔台车钻孔,探水孔直径一般为50~120cm,钻孔外插角为10°,每次钻进10~20m,保留5m止浆盘岩,开始下一次探水。

暂时封闭水量较小的探孔,留一个喷距最大出水孔,量测其中水的喷出距离。

隧道岩溶施工处理技术探讨

隧道岩溶施工处理技术探讨

隧道岩溶施工处理技术探讨摘要:我国岩溶广泛分布,近期面临大量长大岩溶隧道修建问题的现状,对岩溶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方法的进一步探讨,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提高岩溶隧道施工技术水平。

提出了隧道不同位置出现溶洞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方法和初期支护构造措施,该项技术将为岩溶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产生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公路隧道;岩溶;施工技术;支护构造Abstract: China karst widely distributed, recently faced grew up a lo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karst tunnel construction problems, karst tunnel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echnology and further study method, with the maximum degree to avoid the happening of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improve the karst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level. Put forward the tunnel karst cave appea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primary support structural measures, the technology will for karst area highway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security and produce the hug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Keywords: highway tunnel; Kars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upporting structure岩溶亦称喀斯特(karst),是在以碳酸盐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区,由于水,特别是地下水,对岩石以溶蚀为主的作用所形成的诸现象的综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隧道岩溶工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难题和安全风险。

因此,为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二、地质勘察与风险评估在开展隧道岩溶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工作。

主要包括岩溶岩层性质、地下水情况、断层分布等方面的调查,以及岩溶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评估。

三、隧道岩溶支护设计根据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隧道岩溶工程支护设计方案。

包括采用的支护形式、支护结构、材料选用等内容,保证隧道在施工和后期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施工工艺与方法1.预处理工作:清理地表植被、拆除旧建筑物,清除岩屑等杂物,为后续施工创造条件。

2.切割爆破:根据岩层性质和地质条件,采用合适的爆破方法进行切割。

3.岩体处理:对岩溶洞室进行整体清理、处理,防止塌方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4.支护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钢构支护、喷锚混凝土支护等方式进行支护工程。

5.整体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隧道岩溶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五、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1.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隧道岩溶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现场安全监管。

2.应急预案:制定隧道岩溶施工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六、质量监督与验收标准1.质量监督:设置专门监理单位进行隧道岩溶施工质量监督,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2.验收标准: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隧道岩溶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七、总结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是保障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支护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因素,切实加强安全管理与质量监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工程质量可控。

以上为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的摘要内容,详细的实施方案将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进行进一步细化与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卧佛山岩溶隧道施工方案探析
发表时间:2016-07-29T17:18:23.8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0期作者:刘云鹤
[导读] 本文通过对卧佛山岩溶隧道地质水文条件的分析。

中铁十二局集团四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卧佛山岩溶隧道地质水文条件的分析,对施工中由于溶蚀而可能导致的坍塌、突水、突泥等难题进行研究,在保证隧道安全施工时,有效的主要施工工艺方面作出了探讨总结,对类似岩溶隧道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工程概况
京包铁路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卧佛山隧道,位于内蒙古卓资县境内,丹拉高速公路卧佛山隧道东北侧300米,平行于公路隧道穿越卧佛山中前部。

隧道最大埋深250m,全长2460m。

本隧道不良地质为岩溶:隧道通过地层主要是太古界大理岩,局部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经地表调查发现,岩体中发育一定岩溶现象,以溶孔、溶隙为主,偶见小规模溶洞。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坍塌,突水、突泥及基础下沉等地质灾害。

2、隧道施工方案
2.1总体施工方法
(1)施工前根据设计资料,对隧道沿线地表进行调查,对可能危害及结构安全的漏斗、落水洞,进行回填夯实,对一些洼地要尽量进行截堵,防止地下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隧道,危及施工。

(2)加强地质监控预报工作。

采用TSP-202地质超前预报系统进行地质预报,结合超前钻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施工方案及技术对策,做到心中有数,使施工处理有备、有力、有序。

(3)、对岩溶、破碎带、断层等不良地段的施工采用段台阶施工,用以人工辅以小型机具(风镐等)开挖,必须采用爆破开挖时,要采用微震控制爆破技术严格控制爆破规模,减少振扰。

严格按照软弱围岩“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

(4)、根据溶洞分布、类型、岩层的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流情况,分别采取引、堵、越、绕等措施进行处理。

(5)、严重软弱(如溶泥)、破碎地段,采用超前预注浆或长管棚注浆超前加固措施,富水地段采用双液注浆加固,同时封堵地下水。

(6)、施工前对地表进行详细勘察,注意研究岩溶状态,估计可能遇到溶洞的地段。

(7)、当施工达到溶洞边缘,各工序应紧密衔接,如加强施工支护与及时施做衬砌混凝土,同时设法探明溶洞的形状、范围、大小、充填物及地下水等情况,据以制定施工处理方案和安全措施。

(8)、施工中准备足够数量的抽排水设备。

(9)、施工中注意检查溶洞顶板,及时处理危石。

当溶洞较大较高时,应设置施工防护架或钢筋防护网。

(10)、溶洞未作出处理方案前,不要将弃渣随意倾填于溶洞中。

(11)、处理情况复杂的溶洞,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2.2主要施工技术
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

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随后进入暗洞施工。

暗洞开挖根据围岩情况,Ⅴ级围岩地段采用弧型导坑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必要时采用CRD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6m以内;Ⅳ级围岩地段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必要时预留核心土,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m以内;Ⅲ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开挖,必要时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5m以内;Ⅱ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3.0 m以内。

3溶洞处理关键的施工技术
3.1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在未探明前方的地质情况之前,为防止前方出现涌水突泥情况发生,首先保留并加固坍塌体,依靠坍塌体支撑掌子面,防止塌方进一步扩大,立即对掌子面进行封闭。

采用喷射C20钢纤维混凝土封闭坍塌体表面,厚度20cm,掌子面前方自溶腔内涌出块石、碎石夹黏土等充填物稳定掌子面的作用,坍塌体暂不挖除。

3.2施作套拱和大管棚。

为保证施工安全,拱部采用φ108大管棚超前支护并注浆加固溶洞填充物,形成稳定的固结体,使周围地层的力学性质得以改变,稳定性能加强;管棚尾部设钢格栅混凝土套拱,前端打入稳定岩层,形成有效的“棚护”作用。

首先施作导向墙,导向墙长度1.5m,厚度80cm,采用两榀格栅钢架定位,并起到增强刚度的作用,在钢格栅架上焊接37根1.5m长φ127的无缝钢管作为导向管,间距及外插角同大管棚,完成后浇筑C25模筑混凝土。

大管棚37根,每根20m,外插角5°,环向间距0.3m,注浆材料采用1:1的水泥浆,注浆压力0.8~1.0MPa。

管棚钢管采用φ108无缝钢管,节长3m或6m,第一根钢管加工成锥形,采用丝扣连接同一截面接头不超过50%,相邻钢管接头相错距离不小于1m,机械顶进。

钢管前部四周钻孔注浆,孔径15mm,间距15~30cm,呈梅花形布置,尾部1.5m止浆段不钻孔。

3.3洞身开挖及支护。

注浆完成后洞身采用微台阶法开挖,台阶长度3~5m,开挖后立即施作初期支护结构,并采用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3.3.1初期支护采用加强支护参数。

参数如下:全环设I20b工字钢加强支护,间距@=0.6m,拱部增设φ42小导管注浆加固溶洞填充物,每根长
4.0m,间距1.0m(纵向)×0.8m(环向),C25喷射混凝土厚度25cm,φ8钢筋网片间距20×20cm。

溶洞处理段围岩大部分为溶洞填充物,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对于石质围岩采用松动爆破开挖,以尽量减少对溶洞填充物的扰动,避免引发二次坍塌。

3.3.2边墙及基底加固处理。

对隧道顶部加固及进行注浆处理仅能保证隧道拱部开挖安全,边墙及基底围岩力学性能得不到改变,并且受到过扰动,极有可能发生坍塌事故;另外即使安全溶洞段,也会因为溶洞段与溶洞前后围岩性质不同,使后期隧道二次衬砌受力不同而造成不均匀沉降,造成衬砌开裂,甚至影响到行车安全。

因此必须对边墙及基底进行加固处理。

3.3.3边墙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溶洞填充物,小导管每根长
4.0m,间距@=0.4m(环向)×2.4m(纵向),外插角a=25°,浆液采用1:1的水泥单液浆,采用劈裂注浆方式,注浆压力2MPa。

3.3.4基底采用φ75钢管桩对隧底围岩注浆加固,加固范围为仰拱开挖线以下5m,钢管桩间距1.0m,梅花形布置。

钢管桩采用φ75mm,&=6mm的无缝钢管加工制作而成,每根长5.5米,尾部伸入仰拱的支护结构中,同时为增强钢管桩的纵向结构,在钢管的尾部采用I16工字钢焊接连接,以增强纵向受力性能,浆液采用1:1的水泥单液浆,采用劈裂注浆方式,注浆压力2.0MPa。

3.3.5拱部坍塌溶腔回填处理。

为确保隧道衬砌结构安全,保证运营安全,需对拱部坍塌体溶腔进行回填处理,在考录周边环境及溶洞状态,并结合隧道本身特点,采用C15泵送混凝土回填。

为减少流塑状态的混凝土对支护结构的侧压力和冲击力,回填应对称、分层、分次完成,隧道支护结构两侧混凝土面高差不得大于50cm,层厚不大于30cm,每次混凝土施工厚度不大于2.0m,且方量不大于50m3。

3.3.6监控量测。

在洞身开挖施工过程中,每5m设置一组监控测量点,主要监测项目为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密切观测隧道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并及时反馈,指导下一步施工。

4、结论 4.1在岩溶地区进行隧道施工必须采用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技术,并将其作为首道工序进行严格执行,坚持一探一挖制度,施工时应采用多种预测预报手段,综合对比、相互验证,以弥补各种手段现存技术上的不足,获取足够准确的地质信息。

4.2岩溶洞穴处理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技术可靠、经济可行。

对于高压富水充填型溶洞采用多种注浆方案、注浆材料、注浆工艺进行加固和堵水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注浆起到填充、挤密、劈裂和置换作用,注浆后地层结构发生了变化,围岩渗透系数有所降低,在长短管棚超前支护和注浆后围岩加固提的共同作用下亦能保证开挖和支护的安全。

本文从施工的主要工艺方面对岩溶隧道的施工给出了可行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