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梳理
2020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备考:平均增长率的计算.doc

2020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备考:平均增长率的计算2020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备考:平均增长率的计算备战国考,一定要拿下资料分析题目,因为这部分题目并不难,只要勤加练习,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拿到接近满分。
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在资料分析模块考高分,就一定要知道这部分都常考哪些内容,主要考哪些内容。
国考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这些内容: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与倍数等。
这其中每一大项下又细分有一些小项。
华图教育集团阿信老师将分十次给同学们介绍资料分析技巧高频考点,本期我们来学习平均数增长率的计算。
概念解释:平均数增长率一定要和年均增长率区别开,平均数增长率顾名思义就是平均数的增长率,比如某市平均每家影院年营业额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多少,就是要求平均增长率。
平均数增长率公式:其中A为总数,B为总份数,a为总数的增长率,b为总份数的增长率。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巩固练习。
2015年1-5月,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完成收入4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比1-4月增幅收窄0.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人数1.3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2.4%。
1-5月,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利润总额-0.4亿元,亏损额比1-4月略有扩张,亏损额同比略有收窄。
其中,新闻出版亏损额进一步扩大,实现利润总额-0.3亿元,比上年同期亏损额増加0.2亿元;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受个别企业业务整合的影响,降幅较大,实现利润0.2亿元,同比下降81.3%;其他辅助服务亏损额大幅收窄,实现利润-0.1亿元,亏损额同比減少1.1亿元。
(材料节选)【例1】2015年1-5月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完成收入约比上年同期增长:A.2.5%B.8.4%C.10.8%D.13.4%【解析】先阅读题目,题目中时间2015年1-5月与材料时间一致,通过人均、比上年同期增长可以判断本题求平均数的增长率。
我们分别来找现期平均数和基期平均数。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揭去面纱,彻底认清它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揭去面纱,彻底认清它一、知己知彼,多角度认知资料分析。
1.考察形式:基本上以统计资料+问题+选项的形式来呈现,需要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这三部分的阅读、分析;2.材料:主要包括文字、表格、图形这三类,基本均出自政府相关统计文件中,而近几年的考察更是以多种不同材料类型的组合交叉居多;3.问题:资料分析问题的考察形式主要以求值类为主,比较、计数类为辅,简单些的只需要简单查找即可。
近几年的考察中也持续出现组合类的复杂题干,例如确定前提型问题、多公式结合问题;4.选项:选项之间差距的分析和我们相对应求值或比较方法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5.考点:近几年联考资料分析的考察,仍然主要以增长、比重、平均量这三大概念为主要考点,年均增长、隔年增长也时有出现,另外在陕西省考的考察中还曾出现过贡献率、拉动增长等简单知识点;6.解题方法:一方面是计算方法,首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和错位加减法的应用比较广泛,运算拆分也很好用,但是仍然需要学会根据选项数据差距来灵活选用适当的方法。
另一方面是比较方法,需要我们熟练掌握观察比较法和同位比较法,大多数比较类题目需要我们先观察排除掉部分选项,然后通过同位比较法来最终确定答案。
通过了解以上这些内容,我们基本能够对资料分析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但是想要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解题能力,还需要深入刻苦的学习和持之以恒练习。
二、常见问题及解决建议资料分析的复习备考中最长见的问题就是耗时太长,四篇材料可能需要近40分钟,导致得分效率偏低,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在多个方面加以改善才能解决。
1.读不懂:不论材料还是题干,常常遇到找不到相关统计指标、时间、数据的窘境,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还要通过平时的练习多注意熟悉材料的行文表达,积累总结题干的常见问法;2.列不出:遇到复杂题干,虽然能找到相关统计指标以及数据,但是却难以顺利列出计算式,或是列式过于复杂。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技巧高频考点.doc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技巧高频考点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技巧高频考点资料分析是行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知识点虽然多,但多数都不难,容易理解,题目难度也不大,短时间内容易提高。
有些同学有这样的共性问题,在计算增长量时列式计算太复杂,浪费时间且容易出错,使用速算方法时面对一个不熟悉的增长率百分数,很难转化成分子为1的分数,深受困扰。
华图教育集团阿信老师将用五次专题文章给同学们介绍资料分析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本期我们就来解决快速求得增长量的问题。
同学们可以截屏设为手机壁纸,通过碎片时间观看加深记忆。
下面我们通过真题加深理解。
2017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12620亿元,比上年增长6.4%,增速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其中,2017年全年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完成3549亿元,比上年增长8.4%,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28.1%,2017年,在固定通信业务中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9.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4个百分点,对全行业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达21.9%。
2017年全年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9071亿元,比上年增长5.7%,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71.9%。
2017年,在移动通信业务中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5489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对收入增长贡献率达152.1%。
(材料节选)【例】2017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大约( )亿元。
A. 681B. 759C. 808D. 818【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计算。
第二步,根据题意找到2017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为12620亿元,比上年增长6.4%。
因为1/16=6.3% 我们可以把6.4%近似也看成1/16,增长量=现期量/(n+1)=12620/(16+1)=742,与B选项最接近,所以答案选B。
以上就是解决资料分析中快速求得增长量的对策,你学会了吗。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汇总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汇总很多同学第一次备战公考不知该从何下手,不妨从行测中容易提分的资料分析学起。
资料分析一共考察大家三大能力:阅读能力、列式能力、估算能力,而要想学好资料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记住公式。
一听记公式大家就头大,大家不用怕,其实我们要记的公式并不多,经过我们研究你只需要记住19个公式就可以。
那么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来学习一下资料分析公式。
一、单一数据(4个)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1+增长率)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同学们,这就是我们资料分析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的总结,虽然看着不多,但还是要学会在题目中灵活运用。
希望大家能下来结合题目熟练掌握,祝大家考取得一个好成绩!二、基层工作经历概念界定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
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曾在市(地)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部分单位需要有相关的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来证明基层工作经历。
例如,商务部工作人员介绍,商务部2012年将招考85人,其中外语类职位不受基层工作经验限制。
商务部工作人员:凡是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考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同时在资格复审时,要提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交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定您有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
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三、2019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2020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常见易混易错点辨析

2020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常见易混易错点辨析又快了国考考试时间了,许多考生都在积极的备考,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归类重点,理解题型,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常见易混易错点辨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常见易混易错点辨析资料分析在行测考试当中地位举足轻重,是广大考生必须花时间学习练习的,考试当中也需要花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去完成的题目类型。
而由于本身概念上容易引起的想当然,以及命题人有意的混淆,常常导致在面对一些题目的时候容易出错。
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在资料分析做题过程中,我们需要去注意哪些容易搞混的问题。
一、时间概念易错点在时间上,我们经常容易出现两种错误:其一是在类似于求基期比重,平均数,倍数的题目中,没有注意问题开头的时间,而误求为是现期,且因为这类题目哪怕求成是现期,也需要经过一定计算,降低了戒心,导致最终错得不知不觉;其二就是在时间段上,有些时候考官会特意进行迷惑,例如某个图形材料给出的是1-11月的数据,而在问法当中出现月均的时候,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是除以12,而导致出错。
二、相对量与绝对量易混点在行测资料分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知道绝对量可以简单概括为“有单位”,相对量也可以简单概括为“百分数”,即率。
例如:材料所给数据为,非洲各地区的饥饿人口占比,而最后的问法类似于:北非的饥饿人口多于南非。
不难发现,我们如果要知道具体的饥饿人口有多少,除了占比之外,还需要知道北非,南非的总人数才能求出。
而在考试的高压环境下,或者是考生本身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不足,导致直接认为材料信息能直接得出题干结论。
而另一种常见的形式,则是在比较增长率或增长量的题目当中,这些题目往往不会直接告诉大家比较的到底是增长量还是增长率,需要我们在题干中捕捉,比如问到的是“以下4个选项增长最快/慢的是”,通过快/慢这样的词汇,我们能知道这是在表述速度/速率,因此可以断定此题要比较的是增长率。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把握重点,列式无烦恼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把握重点,列式无烦恼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相对重要的部分。
资料分析题量较多,但是题目相对简单容易得分。
所以要想行测得高分,资料分析不能少。
而我们在解决资料分析问题的第一个难点就是列式,当我们拿到一遍资料分析题目,在简单浏览下材料后就开始做题,读取题干信息开始列式。
当我们面对简单的提问方式,我们是能够快速反应相关公式进行列式。
但是在有些问题中,要想看出来考的是那个知识点却并不容易。
当我们面对这些较难的提问时,有些同学就容易犯迷糊,中公教育专家在这里给教大家如何看出题目考察的是哪个方面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过了解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情况,发现有三类问题对大家来说最困难,分别是平均数的变化量、比重变化量和平均数的增长率,下面重点讲解这三个部分。
比重等于部分除以整体,所以比重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数据称为率。
而平均数是等于总量除以份数,所以平均数是一个有单位的数据称为量。
而量是可以加减也可以乘除的(注:率不可以乘除),因此,平均数的变化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平均数的变化量,另一个为平均数的变化率。
平均数的变化量的公式和我们学习的比重的变化量公式是非常相似的,都为,但是它们有本质的区别,前面讲到平均数是量,所以平均数的变化量也是量,因此它的提问形式一定是有单位。
比如下面这道题:【例】2015年人均水资源用水量比上年减少了()立方米”,偶尔这个单位可能放在选项中比如下面这种“2015年人均水资源用水量比上年减少了( )。
比重的变化量和平均数的变化量是有所区别,比重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数据称为率。
而率进行加减的的结果,我们把它称为百分点。
因此,比重的变化量的最终结果为“**百分点”的形式。
所以它的提问往往是下面这种形式:【例】2014年安徽省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比上年( )。
有别于前面两者,平均数的增长率的结果应当为百分数,因为它是由两个量相除得到的。
平均数增长率公式为。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资料分析知识点一、知识点1.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百分比):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例如:比过去增加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140比过去降低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60降低到原来的40%,若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100×40%=40注意:占、超、为、增的区别。
“占计划的百分之几”用完成数除以计划数乘100%,比如计划为100,完成60,占计划就是60%;“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比如计划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用(120-100)÷100×100%=20%计算;“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比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用256÷100×100%=256%计算;“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比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繁荣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20%,去年增长速度为15%,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涨了5%,去年物价上涨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涨幅度下降了5个百分点。
2.倍数与翻番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了15平方米,为1978年5平方米的3倍(15÷5=3)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4倍。
翻N番应为原来数。
3.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速度的相对的指标,它是表明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即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快慢,一般用百分数(以基数水平为100)表示。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考考点总结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考考点总结在近年来的公考中,行测是必考科目,在行测考试判断推理、言语理解和资料分析等部分是抓分的题目,所以很多学员会把自己复习的重点放这几个部分。
相比之下,资料分析比较简单,是考生必拿分数的部分,同时也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分数的部门。
想要学好资料分析掌握常考题型是关键。
在资料分析中有四大常考知识点,即增长、比重、平均是和倍数。
每一个知识点都含有多个常考题型,云南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总结,具体如下:
一、增长
在增长中主要考察的是增长量、增长率、现期值及基期值的计算和比较。
二、比重
比重主要考察比重的基本公式、基期比重及比重变化的判断和比重变化量的计算。
1、比重的基本公式
三、平均数
平均数主要考察平均数的基本公式、基期平均数及平均数变化的判断、变化量、增长率的计算。
1、平均数的基本公式
四、倍数
倍数主要考察倍数的基本知识、基期倍数及翻番。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
云南中公教育希望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能够取得一份令
自己满意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梳理2020国考硝烟再起。
要打赢这场你争我抢的“公务员上岸”之战争,必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前早早进入备考状态了解国考行测的相关考情。
知己知彼,方能一战而胜,一考而过。
一、资料分析基本考情
1、题目数量:从近四年(2016-2019)试题来看,无论是副省级还是市地级岗位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均考察4篇材料,每篇材料附带5个问题,总共考察20道题目。
考察题目数量考情稳定,因此2020年基本可以确定考察4篇材料共计20道题目。
2、材料形式:从近四年(2016-2019)试题来看,材料基本形式有以下3种:①纯文字材料;②表格材料;③图形材料。
但基本只有纯文字材料会单独出现,表格材料和图形材料往往跟文字材料结合出现,且这类综合型材料考察较多。
3、基本考点:从近四年(2016-2019)试题来看,增长是考察最为多的知识点,占比超过一半,比重、平均数等考点也考察较多,出现比较频繁,倍数、贡献率等知识点等也有涉及。
4、选项类型:①计算类;②比较类;③综合判断类。
二、资料分析基本考点梳理
在国考考试当中,比较简单的就是直接进行某一个统计指标的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的相互转化计算,也就是统计基础知识相关基本点,不同的计算内容涉及不同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除了上述直接性的考察对某个具体统计指标的计算之外,还会涉及到需要某两个统计指标做比得到相应结果,具体就包括比重、平均数和倍数相关知识点:
4、比重: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基本公式:比重=部分值/整体值。
基本考点公式如下:
6、倍数:反应两数据对当关系的数,基本公式:A是B的倍数为A/B,倍数这个地方
主要就是分清楚多几倍与多几倍之间的关系,多几倍为是几倍减一。
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两个比较小的知识点拉动增长以及贡献率,只需要记住相关公式即可:
7、拉动增长:某部分拉动整体增长的百分点,基本公式:部分增长量/整体基期值。
8、贡献率:某部分增长对整体增长贡献的百分比,基本公式:部分增长量/整体增长量。
以上就是国考里比较常考的公式总结,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构建公式框架,公式在脑,资料不愁,后续只需要再进行计算方法的锻炼即可。
三、2019年国考资料分析考情分析
2019国考资料分析考察数量与2016-2019年一致,考察考点均为近四年的高频考点,未发生大的变化,以此为依据2020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从题型题量、考点分布上应该基本与近四年保持一致。
希望各位考生能够提前了解相关考点,打好基础,让资料分析成为2020国考抢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