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达默尔的解释学和对传统的理解
对诠释学经验理论基本特征的理解

对诠释学经验理论基本特征的理解诠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在哲学诠释学史上承前启后,意义非凡。
本文通过对其的读后感传达了对诠释学的理解。
首先通过对前见、循环的理解揭示了理解得以进行的条件;其次通过对诠释学的运用阐述了诠释学的现实意义所在;最后通过对效果历史原则的说明表明获得本来意义的理解是一种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互动。
[ 关键词] 诠释学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一、前言诠释学作为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最初的来源是人们想正确地理解《圣经》中上帝的语言。
它旨在指出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具有的特性和试图找出“正确”地理解和解释事物的途径。
诠释学作为一门哲学,对于经济史的研究,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所以,本文基于此,简要地介绍了笔者的对于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特征的理解。
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问世于1960年,是西方哲学史上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尤其对于哲学诠释学来说,更是不可或缺。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认为诠释学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人的世界经验组成的部分,它试图把传统的诠释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性质研究上转向本体论的研究,试图探讨人们的理解活动为什么是存在的,怎样才能够发展。
本文主要参考了《真理与方法》的第二部分中关于精神科学的理解问题的论述,试图按照作者的思路,结合经济史的研究问题,阐述出自己对于诠释学的经验问题的简要理解。
本文欲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加以说明,首先,探讨理解的历史性和诠释学原则的基本关系,其中涉及对于前见和效果历史原则的理解,其次,阐述笔者对于诠释学运用问题的简要理解,包括亚里士多德诠释学的实际意义,最后,阐述对于效果历史的理解,包括对于经验、反思和问题在于诠释学中的意义问题。
二、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特征1.理解的历史性和诠释学的原则:首先,在这里,伽达默尔指出了传统的诠释学只是一种技艺学。
并阐明了《真理与方法》一书中的目的:“我们所探讨的问题乃是,诠释学一旦从科学的客观性概念的本体论障碍中解脱出来,它怎样能正确对待理解的历史性”。
伽达默尔——诠释学

伽达默尔——诠释学
伽达默尔(Gadamer)是德国哲学家,他的诠释学是一种哲学
方法论,主要关注人类理解活动和语言交流。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不仅仅是获取事实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参与的活动。
理解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和交流来实现的,通过对话,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验和知识中获得新的见解和理解。
在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中,语言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他认为语言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工具,通过语言交流,我们可以共同创造和共享意义。
然而,语言也会限制我们的理解,因为语言是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会给世界带来不同的意义。
伽达默尔还强调理解的历史性。
他认为我们的理解受到我们所处的历史时刻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因此,理解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和改变。
此外,伽达默尔还提出了有效性问题,即如何判断一种理解是否是有效的。
他认为有效的理解应该是能够解释和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的理解。
有效的理解不是基于客观真理,而是基于能够解决问题的功能。
总的来说,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强调了理解的主动性、历史性和语言的重要性。
他的理论对于理解和交流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是一种对于人类存在与意义的探索和解释。
伽达默尔认为,人类的存在是基于自我感知和思维的能力,而这种自我感知和思维能力使得人类具有了超越其他物种的独特性。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中,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是通过思考和意识来实现的。
只有当我们思考、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时,我们才能真正地存在于世界之中。
换句话说,意识是我们存在的基础,也是我们与世界互动的媒介。
伽达默尔进一步指出,意识不仅仅是我们思考和思维的工具,它还是我们与世界进行沟通和理解的媒介。
通过意识,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世界的各种现象和事物。
意识使得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与世界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中,他还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是自由的,我们的本质是通过我们的存在来定义的。
也就是说,我们不是被预定或限制在某种本质中,而是通过我们的存在来决定我们自己的本质。
我们的行为和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本质,而不是反过来。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强调了人类的自由和责任。
他认为,我们的存在是自由的,我们有责任为自己的存在负责。
我们的行为和选择不仅影响着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也影响着他人和整个世界。
因此,我们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存在,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是一种对人类存在与意义的深入思考和解释。
他通过强调意识和自由的重要性,提出了人类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中,我们不仅是被动地存在于世界之中,而是通过我们的思考和选择,积极地创造和定义我们自己的存在。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
阐释学是一种关于理解、解释和应用的方法论学说,是从解释宗教经典的神学阐释学发展起来的。
海德格尔把阐释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上的研究上升到了本体论的研究上来,从而使阐释学转变成一种哲学。
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把阐释学进一步发展成现代哲学阐释学。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中,文本被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意义的生成过程是无限的,只要解释不中止,文本的意义就不会中止。
他进一步指出,无论是理解者还是理解的对象——文本,都是历史的存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伽达默尔的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解释学————伽达默尔

解释学————伽达默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一、生平与著作海德格尔为解释学朝存在本体论转向提供了一般的理论原则,他的学生伽达默尔则系统地建立了作为存在本体论的哲学解释学,在当代哲学界甚至哲学之外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伽达默尔也由此成为当代解释学大师和德高望重的哲学家。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生于1900年,自幼对文学、历史、艺术感兴趣,他的父亲是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在本专业很出色,也试图引导伽达默尔走上研究自然科学之路,因此在伽达默尔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用各种办法来吸引伽达默尔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但最后的结果令他父亲大失所望,伽达默尔仍然依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了理论学术研究这条道路,其父终其一生对他的选择都不满意。
投身于学术研究就是走上一条漫长的历险之路,年轻的伽达默尔首先面临的思想上的痛苦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给德国整个社会生活带来的迷茫,伽达默尔在《自述》中写道:“在此迷惑中要想深信不疑地与现存的传统保持一致,已实属不可能。
正是这种不知所措的处境成了促使我进行哲学研究的动力。
”“新康德主义在当时虽然仍具有一种真正的、虽说并非毫无意义的世界意义,但它如同自由主义时代自负的文化意识及其以科学为依据的进步信念一样在世界大战的枪炮声中被砸得粉碎。
我们这些当时的年轻人都试图在一个失去了方向的世界中找到一个新的定向……痛苦和新尝试,贫穷无望和青年人的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彼此进行着斗争。
”关于伽达默尔在思想上的求索和摸索的详细过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真理与方法》下卷中伽达默尔就自己的学术道路所作的《自述》。
下面我们主要看看伽达默尔是如何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面对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危机而生发出自己的解释学理论的。
1922年伽达默尔在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那托普指导下,以其对柏拉图思想研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于1923年去弗莱堡大学参加海德格尔所主持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讨论班,从此成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同时也是同事。
伽达默尔艺术观

伽达默尔的艺术观
答:伽达默尔的艺术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艺术经验作为通向事物本身意义和事实性真理的一种特殊经验方式,是伽达默尔创建哲学解释学的思想切入点,并由此引向精神科学真理问题。
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哲学真理观,使长期被哲学所贬低和歧视的艺术真正走进了哲学,而哲学也以改变自身的方式重新焕发出生命力,返回到了人的存在的具体的生命经验之中。
2. 伽达默尔认为,虽然艺术经验本质上是解释学问题,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反映和体现出它的特殊性。
他赞赏康德将美学与共通感、判断力与趣味联系起来所具有的人文性意义,这使得艺术与哲学相结合,也构成了艺术走进哲学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3.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经验的亲近性、直接性和不受时间限制的当下性,保证了人与存在、真理之间不再具有遥不可及的距离,真理就在人们的艺术经验、历史经验中向人们发生和显露,世界本身就是在相互交往中被经验并且作为一种无限开放的任务不断地交付给我们。
4.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不再是哲学骄傲自负的敌手,哲学—艺术一体化,既改变了艺术,也改变了哲学,并构成人类未来哲学重要思想方向和呈现方式。
总的来说,伽达默尔的艺术观强调了艺术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以及艺术与哲学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
解释学————伽达默尔

解释学————伽达默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一、生平与著作海德格尔为解释学朝存在本体论转向提供了一般的理论原则,他的学生伽达默尔则系统地建立了作为存在本体论的哲学解释学,在当代哲学界甚至哲学之外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伽达默尔也由此成为当代解释学大师和德高望重的哲学家。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生于1900年,自幼对文学、历史、艺术感兴趣,他的父亲是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在本专业很出色,也试图引导伽达默尔走上研究自然科学之路,因此在伽达默尔很小的时候,就开场用各种方法来吸引伽达默尔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但最后的结果令他父亲大失所望,伽达默尔仍然依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了理论学术研究这条道路,其父终其一生对他的选择都不满意。
投身于学术研究就是走上一条漫长的历险之路,年轻的伽达默尔首先面临的思想上的痛苦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给德国整个社会生活带来的迷茫,伽达默尔在“自述“中写道:“在此迷惑中要想深信不疑地与现存的传统保持一致,已实属不可能。
正是这种不知所措的处境成了促使我进展哲学研究的动力。
〞“新康德主义在当时虽然仍具有一种真正的、虽说并非毫无意义的世界意义,但它如同自由主义时代自负的文化意识及其以科学为依据的进步信念一样在世界大战的枪炮声中被砸得粉碎。
我们这些当时的年轻人都试图在一个失去了方向的世界中找到一个新的定向……痛苦和新尝试,贫穷无望和青年人的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彼此进展着斗争。
〞关于伽达默尔在思想上的求索和摸索的详细过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真理与方法“下卷中伽达默尔就自己的学术道路所作的“自述“。
下面我们主要看看伽达默尔是如何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面对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危机而生发出自己的解释学理论的。
1922年伽达默尔在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那托普指导下,以其对柏拉图思想研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于1923年去弗莱堡大学参加海德格尔所主持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讨论班,从此成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同时也是同事。
概述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文论

概述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文论(1)以哲学解释学为基础。
①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解释学在伽达默尔那里形成了系统的现代哲学解释学,但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理解与阐说实际上是以其早期的思想为基础的,而不是后期对诗语的思考。
②伽达默尔把人类的理解活动归入与生存存在以及真理等重大哲学问题相关的活动,由此建立了与19世纪的方法论解释学相区别的哲学本体论解释学。
③伽达默尔认为,最直接而了然的解释学真理是发生在艺术理解活动中的真理,因此艺术经验在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中的地位是决定性的。
艺术是最为基本而了然的交往理解活动,因此对艺术的思考就成了哲学解释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这一点直接导致了艺术理论的研究视域从科学认识论向哲学解释学的现代转向。
④他认为传统美学因为受到认识论真理观的支配而偏离了艺术思考的正道,艺术因为不能提供命题真理而被宣布为与真理无关。
美学一方面附和这种判决,一方面又试图证明艺术陈述的准陈述性质而攀附于科学真理,造成了艺术相对于科学处于较低级地位的状态。
⑤他认为,只有彻底放弃艺术和科学真理的关联,将艺术和存在的真理即意义显现的真理或解释学真理联系在一起加以思考,才能走进艺术的实际本身。
(2)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①伽达默尔接受了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观,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看作是真理发生的方式或者意义的显现与持存的方式,他巧妙的抓住作品存在方式与游戏的内在一致性来说明这一问题。
②伽达默尔认为游戏具有无目的性、自动性、自律性和同一性等诸多特征,游戏的真正主体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是游戏本身在游戏。
与之相应,作品的真正主体不是作者而是作品本身,是作品本身借作者的写作来表现自己。
③艺术作品和游戏的自我表现都需要观众,只有在观看之中这种自我表现才能实现并持存下去。
就此而言,艺术作品的接受理解对艺术作品的意义显现与持存的作用也是决定性的。
④伽达默尔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类比于游戏旨在说明三点:一是艺术作品存在于意义的显现和理解活动之中,而不是被科学认知的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