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预防结核病教案集合6篇

预防结核病教案集合6篇

预防结核病教案集合6篇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同学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预防结核病教案集合6篇,欢迎品鉴!预防结核病教案1教学目标:1、教育同学熟悉什么是肺结核。

2、了解肺结核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熟悉肺结核的危害及传染途径。

教学难点:始终不渝地预防肺结核。

教具:(课前预备)有关肺结核的挂图。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揭示课题:预防肺结核。

二、新授1、沟通课前收集的有关肺结核的资料,让同学初步了解肺结核的危害。

2、谈谈肺结核是怎样传播的。

3、老师总结:一种是空气中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入人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人就会被传染肺结核。

另一种是血液传播。

4、说说患肺结核的病人,有哪些症状?5、大家一起朗读"预防的措施有'下面一段。

板书:1、预防肺结核?2、什么是肺结核。

3、结核病的传播途径?4、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5、肺结核病的预防措施?预防结核病教案2活动目的:1、让同学熟悉到肺结核是由于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2、使同学了解肺结核病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活动重点难点:使同学了解肺结核病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头今日,我们要进行与大家身体健康有亲密关系的一个班会,预防肺结核。

二、调查问答1、调查展现:查一查在自己家里或四周邻居中有没有人患过肺结核病,都有什么症状?(成天咳嗽,还不停咯血。

易传染,非常苦痛。

)主持人:是啊!得了结核病的人不仅非常苦痛,同时也会严峻地影响工作和学习。

为了给病人加强养分,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2、有哪位同学知道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吗?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

结核病防治知识及教案

结核病防治知识及教案

结核病防治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结核病的概念、症状和传播途径。

2. 使学生掌握预防结核病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关注身心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结核病的概念:介绍结核病的定义,病因及影响。

2. 结核病的症状:描述结核病的常见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等。

3.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讲解结核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

4. 预防结核病的方法: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5. 国家相关政策及免费治疗政策:介绍我国对结核病的防治政策和免费治疗政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结核病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2. 教学难点: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和国家相关政策。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结核病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结核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结核病。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多媒体设备。

2. 结核病相关资料、案例。

3. 课堂讨论所需资料。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染病,进而引入结核病的话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结核病的概念、症状和传播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结核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结核病。

4. 预防方法讲解:强调个人卫生习惯,讲解预防结核病的方法。

5. 国家相关政策介绍:介绍我国对结核病的防治政策和免费治疗政策。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填写结核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相关知识。

2. 选择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结核病可以通过食物传播”、“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需要接受检查”等。

幼儿安全教育肺结核教案(3篇)

幼儿安全教育肺结核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知道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关爱他人,关心集体。

教学重点:1. 肺结核的基本知识。

2.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1. 幼儿对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正确认识。

2.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肺结核的预防与认识》2. 实物教具:口罩、消毒液等3. 教学活动场地:宽敞明亮,安静舒适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肺结核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种传染病,叫做肺结核。

”二、讲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1. 教师讲解肺结核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三、讲解肺结核的传播途径1. 教师展示课件,讲解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预防肺结核的传播?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预防肺结核的传播,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四、讲解肺结核的预防方法1. 教师展示课件,讲解肺结核的预防方法。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做好自我保护?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做好自我保护,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五、实践操作1. 教师分发口罩、消毒液等实物教具,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

2.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佩戴口罩、使用消毒液等。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肺结核的预防与重要性。

幼儿结核病安全教育教案

幼儿结核病安全教育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材:《幼儿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结核病的危害,提高幼儿对结核病的认识。

2.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正确应对结核病。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结核病的危害。

2.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1. 让幼儿掌握预防结核病的方法。

2.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结核病的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有什么危害?”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种病叫做结核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如何预防结核病。

”二、基本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等基本知识。

2. 引导幼儿了解结核病的危害,如:影响身体健康、传染给他人等。

三、预防措施1. 教师讲解预防结核病的措施,如:(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等;(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3)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4)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

2.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预防结核病的经验。

四、情景模拟1. 教师设计一个情景,如:“小明的同桌生病了,疑似患有结核病,我们应该怎么做?”2. 幼儿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进行情景模拟表演。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性。

2. 幼儿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并提出对结核病预防的建议。

六、课后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预防结核病的方法。

2. 请幼儿记录自己在生活中预防结核病的点滴行动。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结核病的认识程度。

2. 课后检查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幼儿对预防结核病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结核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幼儿园大班健康课肺结核病防治教案

幼儿园大班健康课肺结核病防治教案

幼儿园大班健康课肺结核病防治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肺结核的基本知识,提高对肺结核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肺结核的预防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肺结核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教学重点:肺结核的定义、主要症状、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肺结核知识挂图、PPT、实物模型。

2. 学具:画笔、纸张、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肺结核知识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它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肺结核的定义、传播途径、主要症状等。

(2)介绍肺结核的预防措施: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等。

(3)讲解治疗方法: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画出肺结核病毒,加深对病原体的认识。

(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肺结核病防治知识2. 内容:(1)定义:肺结核是什么?(2)传播途径:如何传播?(3)主要症状:有哪些表现?(4)预防措施:如何预防?(5)治疗方法:如何治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肺结核的定义、传播途径、主要症状。

(2)列举至少3个预防肺结核的方法。

2. 答案:(1)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

(2)预防肺结核的方法有:保持室内通风、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作业设计的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肺结核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详细说明:在讲解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时,要强调飞沫传播是主要途径,同时也要提及经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的可能性。

二年级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二年级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二年级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结核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结核病的概念。

2. 让学生了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3. 让学生了解我国结核病防治政策。

教学内容:1. 结核病的定义: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2.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将含有结核菌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3. 结核病的症状:长期咳嗽、咳痰、低热、乏力、盗汗等。

4. 我国结核病防治政策:实行免费检查、免费治疗、免费服药政策,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

教学活动:1. 讲解结核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症状。

2. 介绍我国结核病防治政策。

3. 观看结核病防治宣传片。

第二章:预防结核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预防结核病的方法。

教学内容:2. 预防结核病的措施:接种疫苗,定期体检,发现病情及时就诊等。

教学活动:1. 讲解预防结核病的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竞赛。

第三章:诊断和治疗结核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结核病的诊断方法。

2. 让学生了解结核病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1. 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 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量。

教学活动:1. 讲解结核病的诊断方法。

2. 介绍结核病的治疗原则。

3. 观看结核病治疗宣传片。

第四章:关爱结核病患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关爱结核病患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教学内容:1. 关爱结核病患者的方法:尊重、理解、关心、支持。

2. 结核病患者的心理需求:鼓励、关心、陪伴。

教学活动:1. 讲解关爱结核病患者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3. 组织学生进行关爱结核病患者的手抄报比赛。

第五章:结核病防治知识问答教学目标:1. 让学生巩固所学结核病防治知识。

2. 提高学生的提问和解答能力。

教学内容:1. 针对所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

结核防控健康教育课教案

结核防控健康教育课教案

结核防控健康教育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结核病的病原体、感染途径和传播途径。

2.掌握结核病的早期症状和危害。

3.学习结核病的预防措施和健康保护方法。

教学重点:1.结核病的病原体、感染途径和传播途径。

2.结核病的早期症状和危害。

3.结核病的预防措施和健康保护方法。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资料介绍结核病病原体和感染途径。

2.真实案例和数据展示结核病的危害。

3.与学生共同制定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简单介绍结核病的相关信息,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

Step 2:了解结核病的病原体和感染途径(10分钟)教师介绍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特征。

然后,教师讲解感染途径,如空气飞沫传播等,并重点强调结核病主要通过与患者长时间密切接触传播。

Step 3:掌握结核病的早期症状和危害(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结核病的早期症状和危害,如咳嗽、盗汗、乏力等。

然后,通过真实案例和数据展示结核病的危害,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结核病对健康的威胁。

Step 4:学习结核病的预防措施和健康保护方法(2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结核病的预防措施和健康保护方法,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可能的内容包括:- 坚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在公共场所吃东西。

- 避免长时间密切接触患者,特别是对于有结核病症状的人。

- 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体质。

- 如果出现结核病的症状,及时就医。

Step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并强调结核病的预防重要性。

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施预防措施,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Step 6:课后作业(2分钟)要求学生思考并撰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总结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以及每个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结核病的侵害。

二年级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二年级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二年级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结核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结核病的概念。

2. 让学生了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3. 让学生了解结核病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结核病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2.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引导学生了解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将结核杆菌传播给其他人。

3. 结核病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结核病对人类的健康影响,如咳嗽、咳痰、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结核病的概念。

2. 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和影响。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结核病的了解。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结核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影响。

第二章:预防结核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预防结核病的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预防结核病的方法。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预防结核病的方法。

第三章:认识结核病的治疗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结核病的治疗方法。

2. 让学生了解结核病治疗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2. 结核病治疗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结核病治疗的重要性,如不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传染给他人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结核病的治疗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结核病治疗的重要性。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结核病治疗的看法。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结核病的治疗方法和重要性。

第四章:关爱结核病患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如何关爱结核病患者。

2. 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结核病患者。

教学内容:1. 关爱结核病患者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关爱结核病患者的方法,如给予精神支持、帮助治疗等。

2. 尊重和理解结核病患者:引导学生了解尊重和理解结核病患者的重要性,避免歧视和排斥。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关爱结核病患者的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尊重和理解结核病患者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结核病。

2、肺结核病有那些症状。

3、如何防范结核病。

二、教育过程
(一)、什么是结核病,它有何危害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传染病。

结核菌多侵犯肺组织,但也可以侵犯全身许多组织和器官,因而除引起常见的肺结核病外,还可引起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和皮肤结核病等,传染性强的主要是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最终可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难治性肺结核,并成为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甚至可能最终会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二)、肺结核病的传染与发病
痰内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肺结核病的传染主要是呼吸道传染,当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带有结核菌的飞沫,被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

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病人一年中平均可传染10-15人。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仅有5-10%的人发病。

幼儿、青春期、老年人和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免疫抑制性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发病率较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极易并发结核病。

(三)、肺结核病有那些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数度量不等的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有咯血等可疑症状者应及时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或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进行检查和诊断。

全身症状:疲乏、消瘦、食欲减退、低热、盗汗、妇女月经不调等,少数急性发展的结核病可出现高热等症状。

(四)、防范措施
为控制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行动起来,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1.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一切场所均应采取湿性打扫,即扫地先洒水,避免尘土飞扬;对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机会;使用湿布擦家具,禁止随地吐痰,咳嗽时用手帕或擦巾纸掩住口鼻,防止排菌肺结核病人痰中的大量结核菌随尘土飞扬而造成传播。

2.开展体育锻炼,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

发现有低热、盗汗、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或疾控中心检查。

确诊结核病后,要及时治疗。

(五)、总结
同志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们的日常行为做起,对结核病说“NO”。


小学标准班额
中小学标准班额,小学是45人,初中是50人。

但是现在有一些地方班额比较大,资源不足,所以班额大。

我们把56人以上的班叫做大班额,66人以上叫超大班额。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等文件的规定:农村完全小学最大规模是24班、1080人,城市完全小学最大规模是30班、1350人;农村初级中学最大规模是24班、1200人,城市初级中学最大规模是30班、1500人;九年制一贯学校最大规模是45班、2250人;完全中学和高级中学最大规模是36班、180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