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子野心
七年级上册语文18课狼子野心原文译文及注释

七年级上册语文18课狼子野心原文译文及注释《狼子野心》是清代小说家纪昀创作的一篇寓言故事。
以下是《狼子野心》的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译文: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饲养,也和狗相安无事。
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
主人竟然就忘了它们是狼。
有一天,主人白天在客厅里睡觉,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
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刚才一样吼叫,于是他假装睡着来等待观察情况。
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没有防备的时候,去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
主人就杀了狼并剥了它们的皮。
这事是从侄虞敦说的。
狼子野心,这样的说法确实是可信的,而不是诬蔑。
表面上假装亲昵,而心里却心怀不轨,更不单单有这么点野心了。
野兽不足以论,这个人为什么要养它,给自己制造祸害呢?注释:1.杂畜:混在一起喂养。
2.稍:渐渐地。
3.驯:驯服。
4.为狼:是狼。
5.作:发出。
6.伺:等到。
7.未觉:没有醒。
8.啮:咬。
9.就枕:靠在枕头上。
10.寐:睡觉。
11.阳:表面上。
12.阴:暗地里。
13.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
14.遁逸:逃跑。
15.贻患:留下祸患。
狼子野心词语解释

“狼子野心”(láng zǐ yě xī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四年》。
它的含义如下:
- 原义:豺狼本有与生俱来的兽性,即使从小训练也无法驯服。
- 比喻义:用来形容凶狠残暴的人难以教化或改变他们的恶劣习性和邪恶本质。
- 用法: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 近义词: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狼心狗肺。
- 反义词:耿耿忠心、赤子之心。
这个成语源于一个典故,说的是楚国司马子良的儿子越椒天生面相凶恶,声音像豺狼一样,子文认为他长大后会对国家构成威胁,建议杀死他以防止将来带来灾难。
然而,他的父亲没有听从这个建议,结果后来越椒果然叛乱,导致家族灭亡。
这个故事中的“狼子野心”就是用来形容越椒无法改变的凶残天性。
狼子野心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狼子野心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狼子野心原文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选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干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狼子野心译文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狼崽,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早些时候,倒也和狗平安相处。
(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但还是比较驯服的,渐渐地(富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
有一天,富人在客厅里休息,睡着后忽然听到许多狗“汪汪”地发出咆哮的吼叫声,他惊醒一看,周围一个人也没有。
于是依旧准备睡觉,但是,狗又像刚才一样叫。
他想不对劲,便假装睡着来看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睡去没防备时去咬他喉咙,忠心的狗发现了狼的企图,便阻止狼,不让他靠近主人。
富人知道后立即把狼杀掉,并把他们的皮扒了。
狼本性凶恶,实际上没有诬蔑它们啊!但是凶恶本性只不过是隐藏起来罢了,表面对别人好,可心中,却怀着不利于别人的想法,这可不仅仅是野心了。
野兽这样凶残,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养它,给自己制造祸害呢?狼子野心典故春秋时,门子文和门了良两兄弟在楚国做官,子文是令尹,子良则是司马。
子文有一个儿子名叫子扬;子良也有一个儿子叫子越。
子越出生的时候,子文对子良说:“这孩子壮得跟山林里的老虎和熊一样,哭起来却像豺狼在哀嚎,现在他的年龄虽然还很小,可是狼的孩子虽然很小,但是凶猛的性格以及野心仍然很大,将来长大恐怕不会是个温和的人。
我看子越是匹狼,必须狠下心杀死,否则我担心我们家族的人会因为他而有伤亡。
”但是哪有父母忍心杀害自己的小孩?因此子良说什么都不肯杀死自己的孩子。
子文见子良不听自己的劝告,便对家里的人说:“将来子越如果当了大官,你们一定要尽早离开楚国,不然会有灾难。
狼子野心的文言文翻译和原文及注释

狼子野心的文言文翻译和原文及注释狼子野心意思是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接下来分享《狼子野心》原文翻译及注释。
《狼子野心》原文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惇言。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自贻患耶!《狼子野心》翻译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
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
(主人)最终忘了它们是狼。
一天,主人白天睡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
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观察情况。
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醒,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
富人就杀了它们(狼)取它们的皮。
这事是我的堂侄虞惇说的。
狼子野心,(是)真实(而)没有诬蔑(它们)啊!那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
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凶恶罢了。
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狼子野心》注释[1]偶:偶然。
[2]杂:掺杂。
[3]安:安逸。
[4]稍:渐渐地。
[5]颇:很。
[6]昼:白天。
[7]寝:睡觉。
[8]俟(sì):等候。
[9]未觉:没有醒。
觉:睡醒。
[10]革:皮。
[11]信:确实。
[12]逸:逃走。
[13]阳:表面上。
[14]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
[15]阴:暗地里。
狼子野心文言文逐句翻译

狼子野心,生于深山之巅,养于广袤之野。
其性狡黠,如狸如狐,伺机而动,伺隙而食。
故曰:“狼子野心,非一日之谋。
”山高水长,草木繁茂,狼子得其所哉。
其心胸广大,志在千里,欲吞天下,莫之能御。
是以其行无常,其欲无极,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狼子野心,非无端而起。
盖因其生而狡黠,长而凶猛,习于山林,惯于野性。
是以其志向高远,心怀不轨,欲逐鹿中原,称霸天下。
观狼子野心,其行莫测,其心难测。
或潜行草莽,或跃马扬鞭,或潜伏深山,或独行大漠。
然其野心勃勃,不惧风霜,不畏虎狼,终成一代枭雄。
狼子野心,虽有其勇,然亦有其智。
其智如蛇,其勇如虎。
蛇者,善变也;虎者,猛也。
狼子野心,能变能猛,故能成大事。
古之英雄,多有狼子野心。
如秦始皇,一统六国,威震天下;如汉高祖,起于布衣,成就帝业。
皆因狼子野心,使其终成一代帝王。
狼子野心,非但人类,亦见于禽兽。
如虎狼之猛,如狐狸之狡,皆有其野心。
然禽兽之野心,多受制于自然,难以成大事。
唯人类,能以智慧驾驭野心,成就伟业。
夫狼子野心,虽有其害,然亦有其利。
害者,如野心勃勃,欲壑难填,易生争斗;利者,如野心驱使,奋发向前,成就非凡。
故曰:“狼子野心,不可不察。
”察之,知其利弊,可避其害,取其利。
然察之非易,需明辨是非,识破虚伪,方能驾驭野心,成就一番事业。
总之,狼子野心,乃人性之一面。
既有其勇猛,又有其狡黠。
知其性,方能驾驭之,使其为人类造福。
若任其肆虐,则必生祸端。
是以,君子当以智慧,驾驭狼子野心,成就一番伟业。
逐句翻译如下:狼子野心,古语也,意指狼之本性狡猾,野心勃勃。
其文如下:狼子野心,生于深山之巅,养于广袤之野。
其性狡黠,如狸如狐,伺机而动,伺隙而食。
故曰:“狼子野心,非一日之谋。
”狼子野心,出自深山之巅,生于广袤之野。
其本性狡猾,如同狸猫和狐狸,等待机会而行动,寻找缝隙而捕食。
所以说:“狼子的野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山高水长,草木繁茂,狼子得其所哉。
其心胸广大,志在千里,欲吞天下,莫之能御。
狼子野心的意思_狼子野心的成语解释

狼子野心成语解释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
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
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
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
’谚曰:狼子野心。
是乃狼也,其可畜乎?”成语简拼LZYX成语注音ㄌㄤˊㄗˇ一ㄝˇㄒ一ㄣ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用法狼子野心复杂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复杂式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正音狼,不能读作“lànɡ”。
成语辨形狼,不能写作“狠”。
成语辨析狼子野心和“野心勃勃”;都有“狂妄的欲望”的意思。
但狼子野心偏重在本性的凶残;“用心狠毒”;“野心勃勃”仅仅指“欲望的强烈”。
近义词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狼心狗肺反义词赤子之心、耿耿忠心、心地善良成语例子哪晓得这班降兵,本来原是游勇出身,狼子野心,哪里肯安安顿顿的守著规矩过日子,便渐渐的放肆起来。
(清张春帆《宦海》第八回)英语翻译wild ambition日语翻译腹黒い,猛獣(もうじゅう)のようなむごい心俄语翻译волчьяáлчность其他翻译<德>wilde Ambitionen eines Bǒsewichts成语故事春秋时,门子文和门了良两兄弟在楚国做官,子文是令尹,子良则是司马。
子文有一个儿子名叫子扬;子良也有一个儿子叫子越。
子越出生的时候,子文对子良说:“这孩子壮得跟山林里的老虎和熊一样,哭起来却像豺狼在哀嚎,现在他的年龄虽然还很小,可是狼的孩子虽然很小,但是凶猛的性格以及野心仍然很大,将来长大恐怕不会是个温和的人。
我看子越是匹狼,必须狠下心杀死,否则我担心我们家族的人会因为他而有伤亡。
”但是哪有父母忍心杀害自己的小孩?,因此子良说什么都不肯杀死自己的孩子。
子文见子良不听自己的劝告,便对家里的人说:“将来子越如果当了大官,你们一定要尽早离开楚国,不然会有灾难。
狼子野心文言文原文翻译

狼子野心,其性不改。
自幼聪颖,不事生产,好游荡于山林之间,猎奇探秘。
年长,志气越发膨胀,欲吞并天下,称霸一方。
然其心术不正,狡诈多端,结党营私,鱼肉乡里。
所到之处,无不扰民害物,民怨沸腾,天怒人怨。
译文:狼子野心,本性难移。
自幼聪慧,不从事农事生产,喜欢在山林间游荡,寻求奇珍异宝。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野心愈发膨胀,渴望统一天下,称霸一方。
然而他的心术不正,狡猾多端,结交私党,欺压乡里。
他走到哪里,无不扰民伤物,百姓怨声载道,天怒人怨。
狼子野心之人,本性如狼,野心勃勃,难以改变。
他从小聪明伶俐,不从事农耕等生产劳动,而是喜欢在山林之间四处游荡,探寻稀奇古怪的事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志向愈发宏大,渴望统一天下,成为一方的霸主。
然而,他的心地邪恶,手段狡猾,结交私党,侵害乡里百姓。
他所到之处,无不给百姓带来困扰和伤害,民众怨声载道,天怒人怨。
此类人物,狼心狗肺,野心勃勃,其本性难以改变。
他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却不愿意投身于农业生产,而是沉迷于山林间的探险,追求那些罕见的奇珍异宝。
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雄心壮志愈发强烈,渴望统治整个世界,成为无人能敌的霸主。
然而,他的内心充满邪恶,行事狡猾,结交一帮私党,欺压无辜的百姓。
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给当地带来无尽的麻烦和伤害,使得百姓怨声载道,天怒人怨。
这样的人,犹如狼子野心,本性难移。
他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智,却不愿从事农耕等正当职业,而是热衷于在山林间游荡,寻找那些奇特的珍宝。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野心逐渐膨胀,渴望征服整个世界,成为一代霸主。
然而,他的心术不正,手段狡猾,结交私党,欺压百姓。
他所到之处,无不给民众带来痛苦和困扰,使得民怨沸腾,天怒人怨。
此类人物,狼子野心,本性难移。
他从小聪明伶俐,不从事农耕等生产劳动,而是喜欢在山林间游荡,探寻奇珍异宝。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志向愈发宏大,渴望统一天下,成为一方的霸主。
然而,他的心地邪恶,手段狡猾,结交私党,鱼肉乡里。
狼子野心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狼子野心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之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翻译: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豢养,(小狼)也和狗相安(无事)。
稍微大了点,(小狼)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
一天,主人白天在客厅里睡觉,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愤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
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刚才一样(叫)。
(主人)于是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察觉,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
(主人)于是杀了狼并剥了它们的皮。
狼崽子有野心,(这)确实不假啊!然而野心不过是隐藏起来罢了。
表面上装作很亲热,暗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只是有野心罢了。
野兽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只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接下来,咱们深入地探讨一下这篇文言文。
首先,故事开篇介绍了背景,富室得到两只小狼并与家犬一起饲养。
起初,小狼表现得温顺驯服,以至于主人逐渐放松了警惕,忘记了它们的狼性。
这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当主人在白天睡觉时,群犬的怒声引起了他的警觉。
第一次查看无所发现,第二次假睡等待,才发现狼的真实意图。
这里充分展现了狼的狡猾和阴险。
它们趁主人不备,企图咬其喉咙,若不是家犬的阻拦,后果不堪设想。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这句话是作者对狼本性的深刻总结和感慨。
狼即使暂时表现得温顺,但其野心始终存在,不会消失。
这也提醒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对于潜在的危险要有清醒的认识。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这几句进一步剖析了狼的行为。
它们的野心并非消失,而是隐藏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 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 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 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 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 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 何取而自贻③患耶? (纪昀《狼子野心》) 注:俟(sì):等待。 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 藏”之意。贻(yí):这里是“遗留”的意思。
答案: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 本性表示嘲讽。
翻译: 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狼崽,将它们和自 家的狗混养在一起,早些时候,倒也和狗 平安相处。(两只小狼)稍稍是狼。
有一天,富人在客厅里休息,睡着后忽然听到 许多狗“汪汪”地发出咆哮的吼叫声,他惊醒一 看,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于是依旧准备睡觉,但 是,狗又像刚才一样叫。他想不对劲,便 假装睡着来看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 等他睡去没防备时去咬他喉咙,忠心的狗发现了 狼的企图,便阻止狼,不让他靠近主人。
富人知道后立即把狼杀掉,并把他们的皮 扒了。狼本性凶恶,实际上没有诬蔑它们 啊!但是凶恶本性只不过是隐藏起来罢了, 表面对别人好,可心中,却怀着不利于别 人的想法,这可不仅仅是野心了。野兽这 样凶残,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养它,给自己 制造祸害呢?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 患耶?”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 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从 主人方面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