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5《认识隶书(二)》 湖南美术出版社
五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15课认识隶书》湘美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4.创新与实践:鼓励学生在掌握隶书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形成个人书法风格,提升书法艺术的实践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隶书的起源、特点、基本笔画,以及它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隶书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运用隶书。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隶书的名家名作:欣赏著名的隶书作品,如《乙瑛碑》、《史晨碑》等,了解隶书的艺术风格。
5.课堂实践:指导学生临摹隶书作品,掌握隶书的书写技巧,培养书法审美能力。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隶书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隶书的起源、特点、基本笔画,使学生掌握隶书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书法技巧,培养书法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隶书的起源与发展:了解隶书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掌握隶书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隶书的特点:认识隶书的笔画、结构、章法等特点,如横画的波磔、竖画的粗细变化等。
-隶书的基本笔画:学会隶书的横、竖、撇、捺、折等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名家名作欣赏:分析《乙瑛碑》、《史晨碑》等隶书名作的艺术风格和技法特点。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对隶书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不多。因此,我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入更多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明白隶书不仅仅是一种书法艺术,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湘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15课 认识隶书(二)》教学设计

《第15课认识隶书(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隶书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隶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特点,提高学生的书法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培养学生勤奋、专注、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隶书的起源与发展2. 隶书的特点3. 隶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4. 隶书的书写要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隶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特点,隶书的书写要领。
2. 教学难点:隶书笔画的书写顺序和用笔方法,隶书结构的合理安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代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隶书的美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隶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隶书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在我国书法艺术中的地位,让学生了解隶书的历史价值。
3. 分析隶书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隶书作品,总结隶书的特点,如:笔画圆润、结构扁平、章法规整等。
4. 学习隶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1)讲解隶书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折等。
(2)示范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让学生跟随练习。
(3)分析隶书的结构特点,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
(4)示范结构的合理安排,让学生跟随练习。
5. 练习书写隶书(1)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用隶书书写。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3)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隶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特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书法水平。
(3)布置课后作业:用隶书书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隶书的起源、发展、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隶书基本笔画和结构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书写隶书的作品质量。
4. 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课堂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15课 认识隶书(二)》湘美版

教案:《第15课认识隶书(二)》年级:五年级科目:书法版本: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隶书的起源和发展,认识隶书的字体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教学重点:1. 隶书的字体特点。
2.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1. 隶书的字体特点。
2.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隶书字帖、毛笔、墨水、纸张等书法用品。
2. 学生准备毛笔、墨水、纸张等书法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隶书字帖,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字体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隶书。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隶书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隶书的历史背景。
2. 教师讲解隶书的字体特点,让学生了解隶书的美学价值。
3. 教师示范隶书的书写方法,让学生学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三、实践操作1.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隶书的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2. 学生自主练习隶书的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1. 学生将自己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
2. 教师对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隶书的字体特点和正确的书写姿势。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练习隶书的书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对隶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隶书的字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书写中感受隶书的魅力。
在评价学生的书法作品时,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隶书的字体特点及书写方法隶书的字体特点及书写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掌握隶书书写技巧的关键。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一、隶书的字体特点1. 结构特点:隶书的结构特点是左右对称,上下平衡。
五年级下册书法说课稿-15《认识隶书(二)》 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书法说课稿-15《认识隶书(二)》湘美版一、课程背景《认识隶书(二)》是湘美版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材的一部分,是继续学习隶书的重要内容。
本课通过学习隶书历史和基础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隶书的特点和魅力,为后续的书法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隶书的基础知识,如笔画结构、构字规律等;2.能够逐渐掌握隶书的基本笔法和书写技巧,如用笔轻重、颠倒缩写等;3.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隶书的感觉和理解,以此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了解隶书的基础知识,包括笔画构造、构字规律等;2.掌握隶书的基本笔法和书写技巧,如用笔轻重、颠倒缩写等;3.运用所学知识,书写简单的隶书字词。
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1.理解隶书的构字规律,如何通过对构字规律的认识来提高书写水平;2.掌握隶书的笔画结构和用笔技巧,如何运用适当的用笔轻重、颠倒缩写等方法来书写清晰、流畅的隶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隶书的字,让学生一一认识,并询问学生,隶书的起源,以及和其他字体的区别在哪里?2. 学习隶书(30分钟)1.首先为学生介绍隶书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笔画构造、构字规律等。
2.然后让学生学习隶书的基本笔法和书写技巧,如用笔轻重、颠倒缩写等。
3.最后,教师通过示范指导学生书写隶书,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书写简单的隶书字词。
3. 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书写隶书的字词,让学生逐一模仿,并进行集体练习。
4.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学生的学习收获,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课后作业1.用隶书写出自己的名字;2.课外观摩隶书作品,挑选一幅写得比较好的进行模仿;3.认真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隶书的基础知识、基本笔法和书写技巧,让学生逐渐掌握隶书的特点和魅力,并提高了学生对隶书的感觉和理解。
五年级下册书法课件-15《认识隶书(二)》 湘美版(共46张PPT)

《礼器碑》 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身高1.5米, 宽0.73米,四面皆刻有文字。碑阳16行,满行36字, 碑阴 3列,列17行;左侧3列,列4行,右侧4列,列 4行。
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金石家评价 甚高。碑文字迹清劲秀雅,有一种肃穆而超然的神 采。
清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汉为奇, 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 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又说, “唯《韩勑》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 遒劲却又肃括。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 者。”
当仓颉把造的字写给人们看时,大家高兴极了,七嘴 八舌地议论着眼,说这个字躯干弯曲,末梢放纵;那个字 两边修长,躯干矮短;这个字外部轻灵,内部紧凑;那个 字 隼我 的不 雄能话方立用讲不…自一圆…己讲,还若有行的若人飞评;论这说个,字远如看龙这蛇些盘字绕,,如那鸿个鹄字群似游鹰, 迂这回个绵传延说;。近看这些字,好像布阵排兵,井然有序。
“甲骨文字举例”和“甲骨文与现汉字对照”
车
“甲骨文字举例”和“甲骨文与现汉字对照”
监←鉴
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 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 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已知最 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 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 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 (185)。碑 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 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碑阳20行,满行45 字;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数均不等。明万历初 年,该碑在陕西郃阳县旧城出土。在明代末年,相 传碑石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 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博物馆碑林保存。曹全碑是 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 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第15课认识隶书(二》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书法湘美版五年级下册

《认识隶书(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为通过本次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认识隶书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了解隶书的发展历史及在书法中的地位。
3. 掌握隶书基本笔法和结构规律。
4. 培养学生初步的隶书书写技能及兴趣。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主要作业内容围绕隶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展开:1. 理论学习:学生需仔细阅读关于隶书发展历史、基本特点和风格等相关资料,并做笔记记录重点内容。
2. 笔法练习:指导学生进行隶书基本笔画的训练,如横、竖、撇、捺等,强调笔画起收、转折的技巧。
3. 字形结构:通过临摹典型隶书字例,让学生感受隶书的结构规律和字形特点。
4. 创作实践: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隶书作品,如写一句话或简单词语,以检验所学知识。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资料,并整理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形成简要的笔记。
2. 笔法练习要求:学生需多加练习,注意笔画顺序和力度的掌握,保持练习的持续性和规范性。
3. 字形结构要求:在临摹过程中,需细心观察,掌握隶书的字形结构特点,注重字的整体平衡与比例。
4. 创作实践要求:作品需体现出学生对隶书基本特性的理解,字迹工整、线条流畅,并尝试创新。
四、作业评价教师根据以下标准进行作业评价:1. 理论学习评价:学生笔记的完整性和理解深度。
2. 笔法练习评价:笔画的规范性及力度的掌握情况。
3. 字形结构评价:字的整体结构是否合理、平衡。
4. 创作实践评价:作品的创新性、线条流畅性及字迹的工整度。
教师根据以上评价标准,给出相应的分数和评语,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反馈。
1. 对于优秀作品,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以资鼓励,并引导其他学生学习。
2.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品,教师需指出具体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3. 收集学生的疑问和反馈,以便于后续教学调整和优化。
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认识隶书,掌握其基本书写技能,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审美能力。
《第15课认识隶书(二》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书法湘美版五年级下册

《认识隶书(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能够:1. 认识隶书的字形特点及基本笔画。
2. 掌握隶书书写的基本规律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隶书的认识与初步书写展开。
1. 隶书基本知识介绍: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隶书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 隶书基本笔画练习:设计一系列隶书基本笔画的练习,如横、竖、撇、捺等,让学生掌握笔画的书写方法。
3. 隶书字形分析:选取典型的隶书字形,分析其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隶书字形的构造规律。
4. 隶书作品临摹:提供一幅优秀的隶书作品,指导学生进行临摹,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技巧和审美能力。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听讲,掌握隶书的基本知识和书写技巧。
2. 完成基本笔画的练习,并记录自己的练习心得。
3. 对所选隶书字形进行仔细分析,理解其结构特点。
4. 在临摹作品时,要细心观察原作,尽量模仿其笔画和字形,注重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5. 作业需整洁、规范,不得草率从事。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对其隶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2. 对学生的笔画练习进行评价,看其是否掌握了基本的书写技巧。
3. 对学生的字形分析进行评价,看其是否能够准确分析隶书字形的结构特点。
4. 对学生的临摹作品进行评价,看其是否能够模仿原作的笔画和字形,以及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5. 综合考虑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态度和作业质量,给予合理的评分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本课时的作业设计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隶书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具体包括:1.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进行详细的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指导其改正。
2. 表扬在作业中表现出色的学生,鼓励其继续保持和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3. 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收获进行积极的反馈,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努力,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15课认识隶书(二》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书法湘美版五年级下册

《认识隶书(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隶书的基本特点和书写技巧,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隶书结构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和书写水平。
二、作业内容1. 隶书基本笔画练习学生需选择若干个隶书常用笔画,如横、竖、撇、捺等,进行反复练习,要求笔画流畅,粗细得当,体现出隶书的独特韵味。
2. 隶书单字临摹选取几个典型的隶书单字,如“山”、“水”、“云”等,进行单字临摹。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原帖,把握字的结构比例和笔画特点,力求形似。
3. 隶书篇章练习选择一段简短的隶书篇章,如古诗《静夜思》等,进行全文练习。
要求学生注意篇章的布局和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保持整体协调。
4. 创作一幅隶书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以自然景物或简单意境为主题的隶书作品。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三、作业要求1. 笔画练习要求认真细致,注重运笔的力度和速度,做到心中有数。
2. 单字临摹要注重观察,把握字的形态和结构,力求形似神似。
3. 篇章练习要关注整体布局和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保持篇章的和谐统一。
4. 创作作品要主题明确,构图合理,体现出个人风格和特点。
5. 作业需用书法专用纸完成,保持纸面整洁,字迹清晰。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笔画的流畅性、单字的形似程度、篇章的布局和协调性、创作作品的主题和个性特点以及纸面整洁度。
评价将以鼓励为主,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
2. 课堂讲解时,展示优秀作业,并分析其优点,供其他学生参考。
3. 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教师将详细讲解,并提供改进方法。
4.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 作业反馈将作为学生后续学习的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隶书书写技巧。
通过上述的作业设计方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隶书基本功,还能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的书法品质和艺术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隶书(二)》教案
教材分析
隶书的产生发展:重点介绍隶书的结构特点,隶书从篆书中蜕变形成发展
的脉络规律。
汉代隶书的成就:介绍隶书书体在汉代获得的充分发展,主要是形体结构
的成熟固定和书写技法的完善规范。
其中所举例分析的汉代隶书碑刻《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等,都是经过前人实践总结出来的经典作品。
代表了汉
隶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后人学习隶书的理想范本。
书法与时代的结合应用:图片展示书法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经过上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书法的懵懂时期(甲骨文、大篆、小篆)已
经有梗概的了解。
本章要认识的隶书在汉代之前与篆书的发展就有交融的状态,它们之间有种继承创新的关系。
需要注意古隶、新隶的差异,因此我们要引导
学生按历史发展的脉络理解本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图片文字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书法(隶书)美,
讲解隶书的发展与结体特征。
技能目标:大体掌握隶书结字与点画特点。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学习感知“隶书”此种书体的审美性,了解历
史发展脉络及其代表作品,培养高雅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
篆书演变到隶书的历史原因及其过程,小篆、古隶、汉隶、之间的内在关联。
汉代隶书的艺术成就,分析石刻碑帖作品,比如有代表性的《曹全碑》的
秀美飘逸与《张迁碑》的雄强古朴为例。
现代书法的时代意义,以丰富的图片
展示,让学生对隶书书体的认识升华为对中国传统艺术书法的热爱。
教学难点:
隶书的发展脉络隶书的字体特征。
教学用具:毛笔、墨、毛边纸、多媒体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曹操墓地发现引争议的新闻视频”引入本课
设疑:曹操墓地发现的“威武王常所用慰项石”属于什么书体?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二、欣赏图片证明曹墓属于隶书
A.篆书到隶书的发展演变。
B.展示甲骨文、小篆、古隶、汉隶的区别图片。
C.学生总结隶书书体的基本特征。
三、重要碑帖欣赏
《曹全碑》与《张迁碑》,进行对比欣赏,挖掘各自艺术特征。
《曹》重书写感;《张》重刀刻石的原始、古朴感。
《石门颂》、《史晨前后碑》等节选图片欣赏。
四、讨论练习
说说你喜欢哪种风格的隶书并说明理由?(讨论)
练习把自己的名字用隶书的结体用笔特点尝试书写出来。
(练习实践)
识记隶书特征口诀。
五、基本能力题型练习
•08北京奥运标志的中国印“京”字使用书体的是()。
A.隶书
B.楷书
C.草书 D篆书
•蚕头燕尾是描述的下列那种书体()。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隶书在下列四大名著影视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六、知识拓展
书法在古代及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1、书法在时下的应用艺术瓷器工艺;
2、奥运会比赛项目图标;
3、现代时尚--今天的书法。
七、布置作业
同学们根据对隶书的字体的了解,试着书写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