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曹文轩阅读答案
中考名著阅读:《童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童年》语段阅读训练(一)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
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
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应该得到的嫁妆。
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被扣下了。
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吵翻了天。
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姥姥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
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
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传体小说《在人间》《我的大学》。
1.上面文段节选自著名作家高尔基的长篇小说《童年》。
请你写出作者其他两部自2.节选部分描绘了阿廖沙童年生活的环境,为什么阿廖沙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能成长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答:既有善良而坚强的母亲和外祖母的引导,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等人的影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3 .分析画线部分语言的表达效果。
(两个要点)答: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舅舅和外祖父吵架时的丑态,流露出“我”极端厌恶的情感。
(二)他开始讲他小时候的事,干瘦的身体轻轻地晃着,说得非常流利。
曹文轩童年阅读答案

曹文轩童年阅读答案
1.认真读读选文,说说作者叙述了哪些特别美好与温暖的记
忆?
2.作者为什么说父亲几乎是哲人?
答案:
1.童年里有慈祥的老祖母,有爱“我”的父母亲,有激励“我”成长的苦难,有滋润“我”养育“我”的故乡。
2.参考:如果确定了目标,就应该勇往直前,克服困难,执著地向着目标前进。
3.这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水乡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表达出水乡给予“我”的滋润。
三个拟声词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摇橹、跺板、水车等活动的场景。
4.语言优美,符合题意即可。
5.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同意。
苦难会让我们失落、伤感,当我们振起时,苦难就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给我们启发,给我们经验,让人生更完美。
《童年》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童年》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语文教研组编审共40题单选题,每题2.5分,共100分;测试时间45分钟。
1.高尔基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B)A.知识分子B.木工C.军人D.贵族2.外祖父谈论别的事情的时候,总是放低了声音,但一谈到他自己,就(A)A.热烈迅速,而且吹嘘。
B.无精打采,情绪低落。
C.慢慢吞吞,假话连篇。
D.一本正经,实事求是。
3.外祖父想把小茨冈送到警察局,是谁说留着自己养?(A)A.外祖母B.米哈伊尔C.雅科夫D.我的母亲4.小茨冈非常希望自己有(B)A.一个吉他B.一副好嗓子C.一双灵巧的手D.一副国际象棋5.谁劝我从柜子里拿过节用的白桌布,把它染成蓝的?(D)A.米哈伊尔B.雅科夫C.小茨冈D.雅科夫舅舅家的萨沙6.雅科夫舅舅擅长什么文艺活动?(D)A.说相声B.唱京剧C.演小品D.弹吉他7.《童年》中对小茨冈有多种称呼,下面哪一个是错的?(B)A.凡纽什卡B.萨沙C.瓦尼亚D.伊凡卡8.以下关于《童年》中的人物形象,说法有误的是(C)A.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
B.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C.两个舅舅:好学上进,敢闯敢拼。
D.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有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9.外祖母讲的关于上帝的故事中,天使指什么动物?(A)A.白鸽B.燕子C.蝙蝠D.蜻蜓10.下列对《童年》中的人物形象的评价,正确的是(D)A.米哈伊尔: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
B.外祖母: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C.小茨冈:粗野、自私、懒惰。
D.“好事情”: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11.外祖母讲的关于上帝的故事中,谁把我们人间的事儿全部报告给上帝?(C)A.大雁B.玉兔C.白鸽D.蜻蜓12.关于“好事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是阿廖沙童年时期认识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
B.是一位房客,性格沉默寡言,知识渊博,超脱世俗。
C.是一位染坊工人。
D.因为人们叫他吃饭、喝茶,他总喜欢说“好事情”,这成了他的口头禅,所以大家就叫他这个名字。
童年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

童年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童年》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A. 慈祥善良B. 严厉暴躁C. 胆小怕事D. 聪明机智答案:B2. 《童年》中,阿廖沙的母亲最终的命运是什么?A. 离家出走B. 病逝C. 改嫁D. 失踪答案:B二、填空题1. 《童年》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高尔基2. 阿廖沙在外祖父家度过了他的________。
答案:童年三、简答题1. 请简述《童年》中阿廖沙与外祖母的关系。
答案:阿廖沙与外祖母的关系非常亲密,外祖母是他童年生活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和精神支柱。
外祖母慈祥、善良、勤劳,她对阿廖沙的关爱和教育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童年》中,阿廖沙的外祖父为什么经常打他?答案:阿廖沙的外祖父是一个严厉暴躁的人,他对阿廖沙的打骂主要是因为他自己的不幸和对家庭的不满。
外祖父的暴躁和暴力行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和不公。
四、论述题1. 分析《童年》中阿廖沙的性格特点及其成长环境对其性格的影响。
答案:阿廖沙在《童年》中表现出了坚韧、勇敢和善良的性格特点。
他的成长环境充满了苦难和挑战,如家庭的贫困、外祖父的暴力以及社会的不公。
这些经历使他早熟,学会了在逆境中坚强生存。
同时,外祖母的善良和智慧也对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他保持了一颗善良的心。
2. 《童年》中,阿廖沙的哪些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答案:阿廖沙在《童年》中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成长经历,包括他目睹了家庭的贫困和社会的不公,经历了外祖父的暴力和外祖母的慈爱,以及他与各种人物的交往。
这些经历使他学会了同情弱者,理解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培养了他的独立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童年》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卷(及答案)1.《童年》的作者是________,2他是_______(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
3 1892年发表了哪部著作?4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三部曲描写了十九世纪________年代俄罗斯的生活图景。
6.《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______,善良乐观的_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_,贪婪恶毒的_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著的“好事情”。
7.《童年》讲述的是________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8《童年》中的外祖母对阿辽沙的成长有哪些良好的影响?9.《童年》里的阿辽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10高尔基把外祖母看作是"童年的朋友",你赞成这个标题吗?说说你的理由11《童年》里的外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12《童年》里的外祖母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13浪漫主义作品有?(举三个例子)14 高尔基的代表作是?15在19世纪和20 世纪之交完成了哪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的人生探索的主题?16高尔基的全名是?17在童年中,高尔基的乳名是?18“我”童年的好朋友是_________,外公叫他_________19.文中的小茨冈是怎么死的?20 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21. 在<<童年>>中,阿廖沙的表哥米哈伊尔的萨沙的性格是?22 高尔基几岁开始自食其力的?23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24是原因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25 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_家,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原名____1892年发表处女作?26在《童年》这部作品中,阿辽沙•彼什科夫的父亲是谁?外祖母是谁?外祖父是谁?27 《童年》属于什么小说?它讲述了阿辽沙个人成长和生活经历.也是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小说.28.《童年》主要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身处生活底层___,___, ___的精神历程,同时真实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揭露了__, ___,深刻揭示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境遇29.文学批评家丘科特斯基对《童年》的评价是?30《童年》中高尔基描绘了他周围许多的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谁的形象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31列宁称高尔基是什么最杰出的代表?32《童年》的主人公是?33高尔基在《童年》中描绘出一幅俄国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
《曹文轩,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曹文轩,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分)曹文轩,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我的儿子皮卡”系列等。
2016年4月,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
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曹文轩的人生奇迹,发生在他的20岁。
他的父亲是个小学教员,既无权也无势,而且贫寒,这样的家庭背景,若没有特殊的才能,好运通常到不了他那里的。
曹文轩总是在想,自己何时才能离开“牲口一般”的乡间劳作。
由于业余创作,曹文轩在盐城颇得名气,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省里下到当地的一个高校招生名额,居然被他得到了。
1974年某天,曹文轩接到北大老师王德义的电话,她要他进城来见个面,后来知道那是个面试。
王老师见到曹文轩,对他说:“你去北大吧。
”当时北大招生是具有优先权的,王老师最先把曹文轩的档案拿到手里,这决定了20岁的曹文轩的未来的命运。
作为第四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曹文轩有着“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作品超越儿童生活题材,进入人的本质生活领域,闪耀着生命人格的灼人光焰”。
他在《草房子·〈追随永恒〉代跋》中一再地追问“‘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能感动他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离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他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
”曹文轩在成长小说的创作中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写出了内在的人性、人情、尊严与理想。
他为主人公的成长设置了很多被围困的“异境”,却又生发出新的象征意味。
曹文轩写出了人生的困苦与悲怆之情,但绝不沉湎于悲切的情绪氛围里,他让读者看到即便在生命的低谷或是“绝境”当中,生命依然有它不屈与坚韧的一面,人性依然有它灿烂光辉的美质。
《童年》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童年》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课外阅读组编审单选题,每题2.5分,共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1.《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高尔基几岁期间的生活断面?(A)A.三岁到十岁B.四岁到十岁C.五岁到十一岁D.六岁到十岁2.跟着外祖父住在田野街的时候,楼下的酒馆流出疲倦的、嘶哑的歌声,这些歌声是谁发出的?(B)A.知识分子“好事情”B.独眼乞丐吉图什卡C.雅科夫D.米哈伊尔3.阿廖沙跟着外祖父在田野街大约住了多长时间?(A)A.一年B.三年C.五年D.十年4.关于外祖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思想保守、心地善良B.大方开朗,富有同情心C.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D.思想开明、富有爱心5.外祖父在田野街住的时间不长,但为什么他所住的房子却声名大噪了?(C)A.外祖父当过染坊行业协会的会长,在当地很有名。
B.这所房子很高大尙。
C.这所房子里老是发生争吵、打架,吸引人们的注意。
D.这所房子很古老,建筑设计非常特别。
6.谁指使萨沙在蜡烛上烧师傅的顶针,跟格里戈里开玩笑?(D)A.外祖母B.外祖父C.雅科夫D.米哈伊尔7.跟着外祖父住在田野街的时候,谁老是在晚上来捣乱、破坏?(D)A.周边住着的孩子B.格里戈里C.雅科夫D.米哈伊尔8.萨沙将滚烫滚烫的顶针放到格里戈里的手底下,烫到了谁?(A)A.外祖父B.外祖母C.母亲D.格里戈里9.失火的那天晚上,阿廖沙刚躺到床上,忽然听到一阵凄厉的嗥叫声,这个声音是(A)A.纳塔利娅舅母生孩子。
B.魔鬼发出的声音。
C.警察在拷打罪犯。
D.外祖父在打小孩子。
10.我的小伙伴中,谁因偷鸽子被送到少年罪犯教养院(在那里吊死了)?(C)A.哈比B.雅兹C.科斯特罗马D. 格里沙·丘尔卡11.外祖父讲的故事中,法国俘虏——勤务兵米朗是怎么死的?(D)A.病死了。
B.饿死了。
C.摔死了。
D.疯了后,被救火队员活活打死。
12.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A)A.外祖母B.外祖父C.雅科夫舅舅D.米哈伊尔舅舅13.在哪一天,外祖父都要把一星期来犯了过错的孩子都揍一遍。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童年》《爱的教育》《小英雄雨来》阅读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童年》《爱的教育》《小英雄雨来》阅读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童年》是由以下哪位作者所著?A. 高尔基B. 鲁迅C. 曹文轩D. 朱自清2. 在《爱的教育》中,主人公恩里科的家庭教育观念主要受到哪位老师的影响?A. 斯达尔B. 斯卡尔C. 达尔D. 萨姆3.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哪个时期的中国?A. 抗日战争时期B. 解放战争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D. 改革开放时期---二、简答题1. 请简述《童年》中主人公阿廖沙的成长经历。
2. 《爱的教育》中,恩里科是如何理解父亲所说的“真正的贫穷”的?3. 《小英雄雨来》中,雨来是如何帮助中国共产党传递情报的?---三、阅读理解题请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
“爸爸,什么是‘真正的贫穷’?”恩里科问他的父亲。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真正的贫穷’不仅仅是没有钱,而是没有爱,没有善良,没有同情心。
一个人如果心里没有这些,那么他就是‘真正的贫穷’。
”(出自《爱的教育》)1. 父亲认为“真正的贫穷”是指什么?2. 请分析父亲对“真正的贫穷”的理解对恩里科的成长有何影响?---四、作文题请以“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答案一、选择题A. 高尔基B. 鲁迅C. 曹文轩D. 朱自清二、简答题1. (待填写)2. (待填写)3. (待填写)三、阅读理解题1. 父亲认为“真正的贫穷”是指没有爱、没有善良、没有同情心。
2. 父亲的理解让恩里科明白了,真正的贫穷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心灵的空虚。
这对恩里科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他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懂得珍惜和付出爱。
四、作文题(待填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曹文轩阅读答案
读书时要深思多问。
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童年曹文轩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节选)
曹文轩
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
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
她称呼我为“大孙子”。
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
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
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而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
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
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
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紧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
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
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
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
”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
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
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劈劈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
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
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
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
这一切,使我的“舞文弄墨”成为可能。
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
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
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
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
祖母、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
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
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良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肆虐。
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
开门可见的水,湿润了我的笔,使我能永远亲昵一种清新的风格。
(选自《阳光新阅读》2009年11月)
心香一瓣
童年是美丽的,幸福的,快乐的。
当我们长大时,童年的往事犹如一朵朵馨香的花儿散开在记忆的深处,久久地挥之不去,让人沉醉,让人想念。
作家曹文轩的童年便是“特别美好而温暖的”,童年里有慈祥的老祖母,有爱“我”的父母亲,有激励“我”成长的苦难,有滋润“我”养育“我”的故乡。
美丽的童年,给了“我”性格、脾气还有人生观,在童年的影响下,“我”也成为了作家。
童年,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童年,成就未来的人生。
且读且思
1.作者给我们讲述了童年的哪些生活片段?请简要概括。
2.选文说:“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结合此句,说说父亲的话中包含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3.请从修辞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劈劈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
4.选文这样写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
”请发挥想象,运用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将这一句话扩充为100字,将老祖母的慈爱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5.选文结尾一段说“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童年里有慈祥的老祖母,有爱“我”的父母亲,有激励“我”成长的苦难,有滋润“我”养育“我”的故乡。
2.参考:如果确定了目标,就应该勇往直前,克服困难,执著地向着目
标前进。
3.这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水乡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表达出水乡给予“我”的滋润。
三个拟声词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摇橹、跺板、水车等活动的场景。
4.语言优美,符合题意即可。
5.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同意。
苦难会让我们失落、伤感,当我们振起时,苦难就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给我们启发,给我们经验,让人生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