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建筑风格
外国近现代建筑名词解释(3)

外国近现代建筑名词解释(3)外国近现代建筑名词解释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在现代建筑中设计中,将实用作为美学主要内容、将功能作为建筑追求目标的一种创作思潮。
芝加哥建筑师沙里文是功能主义的奠基者。
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
早期功能主义的重点是解决人的生理需要,其设计方法为“由内向外”逐步完成。
在功能主义发展的晚期。
人的心理需要被引进建筑设计之中,建筑形式成为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芝加哥学派(chicagoschool)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
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工程师詹尼(williamle baron jenney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
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lnsvrancr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
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包豪斯学派(bauhausschool)20世纪20年代德国以包豪斯为基地形成与发展的建筑学派。
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的核心人物,他与包豪斯其他成员共同创造了一套新的、以功能、技术和经济为主的建筑观、创作方法和教学观。
他们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和建造方式联系起来;提倡以新的技术来经济地解决好新的功能问题。
包豪斯的教学特点是:反对模仿因袭,将产品设计同机器生产、社会发展及各门艺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
现代建筑风格的发展与演变

现代建筑风格的发展与演变近百年来,现代建筑风格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演进。
从传统建筑风格的延续到现代主义的兴起,再到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思潮。
本文将探讨现代建筑风格的发展与演变,以及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现代主义建筑的崛起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建筑崭露头角,成为一种具有激进观念的建筑风格。
以功能性、简约性和形式的纯粹性为核心理念,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实用主义和技术先进。
世界各地纷纷兴建起摩天大楼、公共设施和住宅,标志着现代建筑风格的兴起与流行。
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如勒·柯布西耶、米斯·凡·德罗等推动了这一风格的发展。
现代主义建筑以直线、平面和空间的组合为特点,将建筑从传统的装饰性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20世纪后半叶,后现代主义建筑悄然兴起。
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和简洁的理念不同,后现代主义建筑追求独特性、丰富性和多样性。
建筑师们开始尝试在设计中注入更多的表达和情感,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融合。
建筑形式变得更加复杂、各异,结构与外观上更加重视非几何形状。
同时,建筑质地和色彩的运用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卢浮宫金字塔和美国的弗兰克·盖里建筑作品。
三、现代建筑风格的多元化近年来,现代建筑风格进一步多元化,吸收了不同风格的元素和创新思想。
新的建筑材料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
现代建筑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提倡绿色建筑和能源节约。
同时,各国文化的融合也为现代建筑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发展方向。
四、现代建筑风格的原因与影响现代建筑风格的发展与演变离不开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推动。
首先,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为现代建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建筑的创新提供了条件,新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建筑的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另外,现代建筑的发展与演变也受到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1、巴洛克风格这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
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2、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
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
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3、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
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现在建筑的形式与风格特点

现在建筑的形式与风格序:现代建筑中的风格流派,好像在我们的理解之中,它们之间似清晰,但好似更加模糊,我所理解它们的关系又好像不只是简单的概念与风格上的迥异,而它们在形成、发展以及在整个世界建筑历史上所起到的、发挥到的作用与影响。
先了解一下“现代建筑”中的“种种”风格的名称:“现代主义”(Modernisrn),“后现代主义”(Post-moderw)更有诸如:“新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上下主义”、“文脉主义”、“装饰主义”、“新乡土风格”、“极简主义”、“绝对主义”、“至上主义”、“新造型主义”、“语镜主义”、“简约主义”、“新古典主义”、“后工业主义”……(一)建筑的萌芽,在新时器时代末期公元前3000年时,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了在欧洲:建筑。
多尔曼--首座筑起的整体是在水平方向上摆放两块巨石,在它们上面横放着第三块扁平的石板。
这些粗糙的石块被称之为“巨石建筑”,它已经通过自己的组合方式预示了过梁的体系。
在并排堆起多尔曼时,人便创造了被遮盖的小径,它们形成了厅室。
人们有时也在地上立起狭长的巨石,它们被称为曼赫尔。
应当指出,在公元前2000年时,西欧尚处于巨石建筑时代,而在中东的其它一些文明却已经达到了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
(二)最早的现代建筑要说到最早的现代建筑产生于德国,但是最早形成建筑风格与流派的“建筑”却不在德国,但说到现代建筑的风格与“什么什么”主义首先要了解该风格流派形成的原因,当然诸多要素组合在一起才是“构成”建筑形式的条件。
(三)形成建筑风格的条件伴随着当时世界的经济水平、社会环境、宗教信仰与政治体制一同产生于世1、好像基督教堂就要色彩绚丽而佛教中菩萨的庙宇就要空灵、静谥这也许就是宗教信仰在建筑艺术或建筑风格的产生上所起到的影响与作用。
2、从哥特、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洛可可,再从美国殖民地时期风格到欧洲的新古典或从中国建筑中的苏州园林到波西米亚式的二层小阁楼,每栋建筑或者说每种建筑的风格与主义的产生,无不在上述的原因之外,更加融入与渗透出民族特性。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图10-18 罗马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宫
重形式美。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艺术
3 罗马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宫
图10-19 巴黎埃菲尔铁塔
巴黎埃菲尔铁塔是世 界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伟大建筑。它是1884 年法国政府为庆祝1789年 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举办 世界工业博览会而兴建的 一座永久性纪念建筑。
2 造型灵活多样
悉尼歌剧院是由世界著名的 丹麦建筑师伍重设计的,它位于 悉尼大桥附近的一个三面环水的 奔尼浪半岛上。悉尼歌剧院造型 奇特、外观不凡,既似群帆泊港, 又如白鹤惊飞,极富诗意,极易 激发人的想象力,已成为当今世 界造型最优美的著名建筑之一。
图10-23 悉尼歌剧院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二、20世纪的现代建筑艺术
1. 对建筑空间的重视 2. 造型灵活多样 3. 建筑装饰简化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二、20世纪的现代建筑艺术
1 对建筑建筑的“主角”。长 期以来,西方古典建筑往往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建筑外 观的艺术处理上,而现代建筑师则认为,墙、柱、屋顶等 只不过是建筑的外壳,人们建造房屋的根本目的不在于 取得这个外壳,而是在于取得这个外壳所包容的那个 “空着的部分”——建筑空间。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二、20世纪的现代建筑艺术
2 造型灵活多样
图10-22 纽约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
纽约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 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伊·沙里宁 设计的,它位于纽约肯尼迪机 场。它最成功的地方,是根据 使用的要求和候机楼的性质创 造了新颖动人而又实用的造型。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二、20世纪的现代建筑艺术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艺术
世界十大建筑风格

在中国发展进行的北美风格,更多体现在别墅这种业态上,北 美别墅发展为既简约大气,有集各种建筑精华于一身的独特风格, 充分体现了简洁大方、轻松的特点,居住非常具有人性化,在别 墅市场非常受欢迎。
罗马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罗马式建筑特点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 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 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 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 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罗马建筑的著名实例有: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德国沃尔姆斯 主教堂等。
现代主义建筑,以简洁的造型和线条塑造鲜明的社区表情。通 过高耸的建筑外立面和带有强烈金属质感的建筑材料堆积出居住者 的炫富感,以国际流行的色调和非对称性的手法,彰显都市感和现 代感。竖线条的色彩分割和纯粹抽象的集合风格,凝练硬朗,营造 挺拔的社区形象。波浪形态的建筑布局高低跌宕,简单轻松,舒适 自然。强调时代感是它最大的特点。
9.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以简洁的造型和线条塑造鲜明的建筑表情,具 有鲜明的理性注意和激进主义色彩。
现代主义建筑主张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 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 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形;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 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 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 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 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ArtDeco——现代都市高层建筑的经典风格

ArtDeco建筑是后现代主义建筑
ArtDeco建筑在整体布局上讲究古典秩序感,如强调对称、追求宏 大的气魄,横三段纵三段的立面构图等。古典秩序感使ArtDeco风 格持续了新古典主义中宏伟与庄严的特点。
ArtDeco建筑也有来自古典主义的造型元素。如其在拱券、柱式、 雕塑等在立面设计上的运用,源自古典主义的装饰题材和图案。但 是ArtDeco的雕塑和浅浮雕比起新古典主义更加样式化,趋于几何 和简化,更具现代感,并且往往被赋予全新的题材。
ArtDeco建筑通过新颖的造型、艳丽夺目的色彩 以及豪华材料的运用,成为一种摩登艺术的符号。 ArtDeco建筑风格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 重要的风格流派。
ArtDeco建筑风格起源于1925年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 工业博览会,当时的语义是“最豪华”。法国博览会临时展示馆的看 似传统又具创新的建筑风格,结合了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 发展,让象征着资本主义摩天大楼成为现实。法国博览会向人们展示 的ArtDeco建筑风格,在思想与形式上反对“新艺术”运动的矫饰, 鲜明地反对古典主义与自然主义及单纯手工艺形态,主张机械之美的 现代设计,以新的装饰替代旧的装饰,在造型与色彩上表现现代内容, 显现时代特征。
对称、几何型的经典建筑
对称美,是最朴素的传统美,也可称为经典美。
ArtDeco风格作为新艺术运动的延伸和发展,完成了从曲线向直线、 趋于几何的转变。ArtDeco造型上的全新现代内容,体现出强烈的时 代感。
现代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品美国纽约帝国大厦

现代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品美国纽约帝国大厦现代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品:美国纽约帝国大厦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美国纽约帝国大厦是现代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耸立于曼哈顿岛的中心,不仅是纽约市的地标,也是全球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介绍帝国大厦的设计理念、建筑特色以及其对现代建筑风格的影响。
一、设计理念帝国大厦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罗马建筑,并融入了现代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
设计师们希望通过创造一座具有时代感的摩天大楼,彰显人类技术和建筑能力的壮丽成就。
二、建筑特色1.外观设计帝国大厦采用了装饰艺术时期的风格,以石材和砖块的组合为主要外墙材料,整体呈现出优雅而庄重的形象。
塔楼顶部饰有独特的尖塔,以及金属制成的天线桅杆,使其在城市天际线中独树一帜。
2.结构体系帝国大厦采用了钢结构,这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之一。
在建造初期,钢铁是被视为未来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帝国大厦成为世界上首座采用钢结构的摩天大楼之一。
3.内部设计帝国大厦拥有商业、办公和旅游等多功能的使用空间。
内部设计充分考虑了功能性和美感的结合,采用开放式布局和宽敞的空间,为使用者提供了极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此外,大厦内还设置了观景台,供游客欣赏美丽的纽约城市景观。
三、对现代建筑风格的影响帝国大厦的建造标志着现代建筑风格的诞生,对后来的摩天大楼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钢结构建筑的发展,使得建筑师们在设计上获得更大的创作空间和灵活性。
帝国大厦还奠定了高楼大厦的设计原则,包括外形的独特性、完善的结构体系和多功能的使用空间。
此外,帝国大厦也在环保和可持续建筑方面做出了贡献。
相对于传统建筑材料如砖石,钢结构使用更少的天然资源,并且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
这一特点引领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强调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
结论美国纽约帝国大厦作为现代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品,以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先进的结构体系和多功能的使用空间,成为了现代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来顿的皇家别墅
英国国会大厦与大本钟 国会大厦的大厅
浪漫主义建筑
3.折衷主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一种创作思 潮。为了弥补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局限性, 主张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自由组合各种 样式,并没有固定的风格,讲究权衡的推敲,沉 醉于“纯形式”的美。也称为集仿主义。 如:巴黎歌剧院、圣心教堂、美国1893年芝加哥 的哥伦比亚博览会。
法国巴黎万神庙
法国巴黎凯旋门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
德国勃兰登堡门
柏林宫廷剧院
美国国会大厦
2.浪漫主义始源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表现 分为两个阶段:
①先浪漫主义,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追求异国情 调。 如:封蒂尔修道院府邸,布来顿的皇家别墅。 ②后浪漫主义,常以哥特风格出现,又叫哥特复兴。 如:英国国会大厦。
巴黎歌剧院 立面是晚期巴洛克风格,加上洛可可的装饰。
巴黎圣心教堂
曼彻斯特市政厅
圣吉尔斯教堂
(二)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工程师成为新建筑 思潮的促进者。出现初期功能主义。
初期功能主义代表作品: 巴黎国立图书馆、水晶宫、埃菲尔铁塔、机械馆
三种新结构方法,材料成为推动现代建筑的动力。
水晶宫
水晶宫
1936年11月30日晚毁于火灾
水晶宫特点:
①新材料的大胆应用、②造价和时间的节省、③新奇简洁的造型,这些特点 后来都变成了现代建筑的核心。
2.埃菲尔铁塔——现代建筑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的一个宣言。
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艾菲尔铁塔,创 造了当时世界最高(328m)的新纪录。由工程 师埃菲尔设计建造,采用高架铁结构,突破了古 代建筑高度;使用了新的设备水力升降机。新结 构和新设备体现了工业化初期大工业生产的强大 威力。
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西方建筑
即:前现代主义时期建筑 (19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
这个时期是对新建筑的探索时期,也是向现代建 筑过渡的时期。各种各样的全新风格建筑涌现, 流派纷纭。
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筑变迁时代背景 西方文化出现了一场深刻、剧烈、广泛的突
变,以反传统为特征的运动。在世纪转折时期, 西方社会,首先是西欧各国出现了文化方面的大 震荡、大转变,形成反传统、破旧立新的一代奇 观。这次文化变迁的浪潮席卷了文化的方方面面。 其中哲学、美术、雕塑和机器美学等方面的变迁 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这次文化变革, 西方国家进入了现代文明或现代文化的新阶段。 世界跨进了既有工业化又有现代文化的新的历史 时期。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剧烈的社会变迁。建 筑全面创新的外部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创建 “田园城市”理论,为后人形 成“城乡统筹规划”理论奠定 了基础。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 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城市四周被农业用地所围绕, 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 产品的供应。城市的规模必须 加以限制,每户居民都能极为 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上 世纪40年代以后,霍华德的思 想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 和城市规划法规中得到了反映。
1.花园城市(田园城市)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 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 为“田园城市”。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田 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英国人霍华德创建 “田园城市”构想 图
主义与学派
世界近现代建筑
一、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建
筑
(一)欧洲各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影 响下,建筑创作中复古思潮流行的社会背 景主要是新兴资产阶级政治上的需要。
1.古典复兴既有政治原因也受到考古发掘进展 的影响。(也可以归为新古典主义)
法国以罗马样式为主,如巴黎的万神庙、雄师凯 旋门。 英国以希腊样式为主,如不列颠馆、爱丁堡中 学。 德国以希腊样式为主,如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 剧院。 美国以罗马样式为主,如美国国会大厦、弗吉尼 亚洲议会大厦。
2.带形城市
19世纪末西班牙工程师苏里亚•伊•马泰提出的一种主张城 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带形城市”的 规划原则是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的 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大部分 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 间。城市继续发展,可以沿着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出去。 带形城市由于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居民同乡村自然界非 常接近。纵向延绵地发展,有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带形 城市较易于防止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 环境恶化。
①铁结构 ②铁和玻璃的结合 ③钢筋混凝土
1.水晶宫——完全钢铁玻璃的巨物先河,公认为 “第一个现代建筑”。
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水晶宫”展 览馆,由建筑师帕克斯顿设计建造。它使用了新 材料组合:铁、玻璃和木材;新的建造方式:模 数制与整体装配;它的缺点是将铁作成拱,没有 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它的意义是低成本,高效 率,八个月完成7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展览建 筑。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3.新协和村
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所设想的一种组织。在这个组织中,实行
财产共有和民主管理以及生产和分配社会化的制度。欧文曾在美国购买土地
进行实验,但全新的 材料、全新的社会关系、全新的哲学、全 新的建筑。工业化前的建筑学是“考古建 筑学”,工业化后的建筑学是“技术建筑 学”,是由围绕着技术的进步展开的。
艾菲尔铁塔
3.机械馆
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工业革命对建 筑的影响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机械馆是本次博 览会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运用当时最先进的 结构和施工技术,四壁为大片玻璃,结构上首次 使用了钢制三铰拱的原理,跨度达到115米的新 纪录。
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
(三)工业革命后的人口剧增,城市环境和面貌遭到了破坏,为了解决城市 矛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 巴黎改建(欧斯曼),新协和村(欧文),花园城市(霍华德),工业城市 (嘎涅),带形城市(马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