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区活动记录
《我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第一章:了解社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定义和功能。
培养学生对社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社区的定义:居住区域,包括房屋、街道、公共设施等。
社区的功能:居住、生活、交流、娱乐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社区环境,了解社区的构成。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社区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社区的构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基本构成部分。
培养学生对社区构成的认识和理解。
2.2 教学内容:社区的构成部分:居民、房屋、街道、公园、商店等。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社区的各个构成部分,了解它们的作用和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制作社区的模型或海报。
第三章:社区的功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功能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社区功能的认识和理解。
3.2 教学内容:社区的功能:居住、生活、交流、娱乐、学习等。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社区的各种功能,了解它们对居民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社区功能的看法和体验。
第四章:社区的居民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各种居民。
培养学生对社区居民的尊重和理解。
4.2 教学内容:社区的居民:住户、商家、工作者等。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社区的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制作居民访谈问卷或进行简单的访谈。
第五章:社区的服务设施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服务设施。
培养学生对社区服务设施的利用和认识。
5.2 教学内容:社区的服务设施:公园、商店、学校、医院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社区的服务设施,了解它们的作用和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社区服务设施的看法和体验。
第六章:探索社区资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中的资源及其作用。
培养学生对社区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识。
6.2 教学内容:社区资源:图书馆、体育设施、文化活动中心等。
幼儿园我们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教案

一、教案名称:我们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教案二、课时:1课时(2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社区的基本环境,了解社区的构成。
2. 培养幼儿热爱社区、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与社区中的不同人群友好相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社区的基本环境,了解社区的构成。
难点:培养幼儿热爱社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社区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学道具:社区环境模型、社区人物模型等。
3. 教学卡片:社区不同职业的人物卡片。
4. 画纸、画笔:供幼儿绘画使用。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居住的地方叫什么吗?社区里都有哪些人?他们都是做什么的?2. 基本概念讲解:教师利用课件、道具等展示社区的基本环境,讲解社区的概念,让幼儿认识到社区是由许多不同的人和环境组成的。
3. 社区环境认识:教师展示不同社区的图片,让幼儿找出自己居住的社区,并介绍自己社区的特征。
4. 社区人物认识:教师发放社区人物卡片,让幼儿认识社区中的不同职业的人,如医生、教师、警察等,并了解他们的工作职责。
5. 社区环境绘画:教师发放画纸、画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居住的社区环境。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社区的构成,并观察社区中不同职业的人,增强幼儿对社区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社区的认识程度。
2. 评估幼儿绘画作品,观察他们对于社区环境的了解和表达能力。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是否能够向家长介绍社区构成,观察幼儿对社区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社区实践活动,如社区清洁、拜访社区老人等,让幼儿亲身体验社区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2. 开展社区主题班会,邀请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来园进行讲解,让幼儿更加全面地了解社区工作。
幼儿园中班社会:我们居住的社区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我们居住的社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知道社区中有哪些人和设施。
2. 培养幼儿对社区环境的认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社区、关心他人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社区的定义:让幼儿了解社区的概念,知道社区是由人们和环境共同构成的居住地。
2. 社区设施:介绍社区中的常见设施,如商场、公园、医院等,并让幼儿观察这些设施的特点和作用。
3. 社区人物:让幼儿认识社区中不同职业的人,如医生、警察、环卫工人等,了解他们的工作职责。
4. 社区环境:教育幼儿关爱社区环境,学会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知识。
5. 社区活动:让幼儿了解社区中的活动,如广场舞、运动会等,鼓励他们参与其中,增强社交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关爱社区环境,具备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幼儿观察社区环境,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社区的美好。
2. 讲解法:通过讲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让幼儿了解社区的基本知识。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幼儿开展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社区的认识和看法。
4. 实践活动法:让幼儿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社区居民手册、社区设施图片、环保宣传资料等。
2. 教学场地:幼儿园教室、社区环境。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对社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讲解:详细介绍社区的组成,如住宅、商业、文化、教育等设施。
3. 观察:带领幼儿观察社区环境,让他们注意社区的整洁和美观。
4. 讨论:组织幼儿开展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社区的认识和看法。
5. 实践活动:安排幼儿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学会了关爱社区环境。
中班成长的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丰富。
为了培养中班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生活体验,我们幼儿园特开展“走进社区,体验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走出幼儿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与人交往,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社区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
2. 培养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交往。
4.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准备1. 活动前,教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教师提前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了解社区环境、活动安排等。
3. 准备好活动所需的物资,如:帽子、水壶、垃圾袋等。
4. 安排好幼儿的分组,明确各组的任务。
四、活动过程1. 活动开始教师带领幼儿来到社区广场,向幼儿介绍社区环境,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建筑物、花草树木等。
2. 社区游览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社区,让他们了解社区的设施和功能。
如:公园、图书馆、超市、邮局等。
3. 社区活动(1)参观公园:教师组织幼儿参观公园,让他们了解公园的功能和作用。
在参观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花草树木,了解它们的特点。
(2)图书馆阅读:教师带领幼儿到图书馆,让他们体验阅读的乐趣。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书籍,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3)超市购物:教师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让他们了解超市的购物流程。
在购物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会比较价格、挑选商品,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4. 社区互动(1)社区清洁: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社区清洁活动,让他们体验劳动的快乐。
在清洁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分工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2)拜访社区老人:教师组织幼儿拜访社区老人,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在拜访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与老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
5. 活动总结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总结,让他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探访社区教案中班

探访社区教案中班教案标题:探访社区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通过探访社区,培养中班学生对社区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
教学内容:1. 社区的定义和特点。
2. 社区中的不同场所和人员。
3. 社区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准备:1. 社区地图和相关图片。
2. 社区场所和人员的图片或模型。
3. 观察记录表格和笔。
教学活动:活动一:社区地图导览(认知)1. 教师向学生展示社区地图,并解释地图的标志和符号。
2. 学生观察地图,辨认出社区中的不同场所,如学校、医院、超市等。
3.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所进行介绍,并用图片或模型展示。
活动二:社区场所探访(实践)1. 学生分组到社区附近的场所进行实地探访,如公园、邮局等。
2. 学生观察场所的特点和功能,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格上。
3. 学生回到教室,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
活动三:社区人员角色扮演(表达)1. 教师向学生介绍社区中的不同人员,如医生、警察、消防员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并准备相关道具和服装。
3.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自己所扮演的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活动四:社区作用讨论(思考)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社区的重要性和作用,如提供服务、保护安全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社区作用的理解。
3. 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并进行互动交流。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格和讨论结果。
3. 对学生的角色扮演进行评估,包括表达能力和角色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同探访社区,进一步加深对社区的认知。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清理公园垃圾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案撰写时,请根据具体的教育阶段和学生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以上仅为一个示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幼儿走进社区活动记录6篇(学前教育)

××××幼儿园幼儿走进社区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18.5.6 活动内容参观理发店活动地点理发店班级中班活动目标目标:1、了解理发师的工作,认识理发店的理发用具。
2、培养对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活动设计过程:1、教师: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理发店,在去的路上要注意些什么?我们在理发店参观时要注意些什么?2、一到理发店,孩子们便很有礼貌的叫叔叔和阿姨,孩子们在理发店叔叔阿姨的介绍下,认识了理发店用具(吹风机,洗发油,染发膏……),在理发店叔叔阿姨的演示下,幼儿又清晰地了解了理发的一个全过程。
3、向理发师表示感谢并告别。
4、回园后活动。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师:今天参观了理发店,你们看到了什么?理发师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附照片:××××幼儿园幼儿走进社区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18.11.17 活动内容香香的水果活动地点村里的水果店班级中班活动目标参观水果店的活动,让孩子尝试自己去观察和发现,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活动设计天天气非常好,我们一早就带着孩子去参观水果店,刚进水果店,孩子们一看见色彩鲜艳,种类繁多的水果,都沸腾起来了。
“这是橘子,我吃过的。
”“这是苹果,我家里有的。
”“这是香蕉,我最喜欢吃了。
”……有的幼儿还情不自禁地俯下身子闻水果的香味。
老师还引导孩子观看水果的颜色、形状,重点介绍了一些不常见的水果如山楂、雪莲果、榴莲等,大大丰富了小朋友对水果的认识,也大大丰富了孩子们对秋天水果的认识。
回到幼儿园,我们还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开展了“画水果”、“尝水果”“榨水果汁”等系列活动。
经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水果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在午餐后吃水果时,孩子们都会说“苹果很有营养的,吃了身体好,”“吃了小番茄,皮肤嫩嫩的,会漂亮的……”“我爱吃梨”等等。
附照片:××××幼儿园幼儿走进社区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18.9.21 活动内容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锻炼孩子的协调活动地点前庄老人公寓班级活动目标纯公益性活动,主要为了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
我们的社区中班教案

我们的社区中班教案教案标题:我们的社区中班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社区是由不同的人、地方和活动组成的。
2. 学生将能够识别和描述社区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责。
3. 学生将能够表达对社区成员的感激之情,并理解自己在社区中的作用。
教学资源:1. 图书:《社区的人们》、《社区的建筑》等2. 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的社区角色和地点3. 社区地图:展示社区中的不同地点和活动4. 角色扮演服装:警察、医生、消防员等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 展示一张社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不同地点,并询问他们对这些地点的了解。
- 引导学生讨论社区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责,例如警察、医生、消防员等。
2. 概念讲解:- 通过阅读图书《社区的人们》和《社区的建筑》,向学生介绍社区中的不同人员和地点,并解释他们的职责和作用。
- 使用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的社区角色和地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每个角色的职责。
3. 角色扮演:- 提供不同的角色扮演服装,让学生扮演社区中的不同角色,例如警察、医生、消防员等。
- 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模拟不同的情境,让他们体验社区中不同角色的职责和作用。
4. 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合作创建一个小型社区模型。
-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社区角色,并设计一个与该角色相关的建筑或地点。
- 学生可以使用纸板、彩纸等材料进行模型的制作,并在模型上标注不同的地点和活动。
5. 总结活动:- 学生展示他们的小组社区模型,并解释他们选择的角色和地点。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关于社区的知识,并提醒他们自己在社区中的作用和责任。
- 引导学生表达对社区成员的感激之情,并鼓励他们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做出贡献。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对社区角色和地点的描述和解释。
3. 学生对社区的感激之情和对自己在社区中的作用的理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社区中的不同地点和机构,例如消防局、医院等,以加深他们对社区的认识。
《我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第一章:了解社区1.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社区的概念。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社区环境。
1.2 教学内容:讲解社区的基本概念。
观察和描述社区的设施和环境。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社区的不同设施和环境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描述。
实地考察:组织幼儿进行社区实地考察,观察和描述社区的环境和设施。
第二章:社区的设施2.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社区中的不同设施。
让幼儿了解社区设施的作用和服务对象。
2.2 教学内容:介绍社区中的不同设施,如超市、医院、学校等。
讲解社区设施的作用和服务对象。
2.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社区中不同设施的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描述。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区设施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责。
第三章:社区的环境3.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让幼儿学习如何保护社区环境。
3.2 教学内容:讲解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保护社区环境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通过讲解环保小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社区环境清洁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第四章:社区的居民4.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社区的居民。
让幼儿了解不同居民的角色和职责。
4.2 教学内容:介绍社区中的不同居民,如医生、老师、警察等。
讲解不同居民的角色和职责。
4.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社区中不同居民的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描述。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区居民的不同角色和职责。
第五章:社区生活5.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社区生活的多样性。
让幼儿学习如何在社区中与他人和谐相处。
5.2 教学内容:讲解社区生活的多样性。
学习如何在社区中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方法和技巧。
5.3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通过讲解社区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社区生活的多样性。
小组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自己在社区中的经历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全部班级
教师
全体教师
领域
幼儿园
时间
2017.5.14
地点
幼儿园
内容
母亲节活动
目标:
1.为了引导幼儿体验浓浓的亲情,激发幼儿爱的情感,从小培养他们懂得饮水思源,知道回报、关爱妈妈。
2.通过让幼儿感悟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所付出的艰辛和不易,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母亲的浓浓爱意,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过程:
1、老师致欢迎词
2、全体一起通过PPT观看每位妈妈为孩子辛苦付出的照片。
3、托班组感恩活动:剥香蕉献给妈妈
4、小班组感恩活动:喂妈妈吃馄饨
5、中大班感恩活动:叠被子展示,为妈妈洗脚
6、家长代表分享(1~2名)
7、全体幼儿走到妈妈身边,为妈妈捶背,捶腿。
评价:
通过让幼儿感悟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所付出的艰辛和不易,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母亲的浓浓爱意,增进与家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