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民法学原理(二)考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民法二及答案图文稿

民法二及答案图文稿

民法二及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民法学原理》(二)期末考试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物中,属于适用不动产法律调整的附着物是()。

A.用绳子拴在建筑物上的气球 B.端升楼大厅里的液晶显示屏C.草坪上的草 D.建筑物上挂着的彩灯2.家住深圳的小王暑假结束回校后,带了一个外观漂亮的MP4,同班同学小李借用以后,爱不释手,对小王说卖给我吧,你再叫家里寄一个来,小王同意了。

小李取得该MP4的交付方式是()。

A.现实交付 B.简易交付 C.占有改定 D.指示交付3.大旺的兄弟是城里人。

大旺已经在城里有一份工作,想在城里买套房子。

为了筹款准备把宅基地连同房子卖了,他兄弟、邻居都想买,某旅行社也找他想买下房子开展“农家乐”旅游。

按法律规定大旺只能把房子和宅基地卖给()。

A.他兄弟 B.他邻居 C.旅行社 D.只能卖给国家4.《物权法》规定的物权类型中,采取登记对抗主义的是()。

A.土地所有权 B.海域使用权 C.宅基地使用权 D.地役权5.保证人的代偿能力是指()。

A.保证合同的主要条款之一 B.保证合同的有效要件之一C.保证人的行为能力 D.保证人代为履行债务的能力6.在下列选项中,乙构成给付不能的是()。

A.乙欠甲10万元金钱,债务履行期届至乙未履行B.甲向乙电话定购20瓶酱油,乙在送货途中翻车致20瓶酱油全部毁损C.甲购买乙的二手车“桑塔纳2000”,在试车时翻进沟内致车毁损D.甲向乙订购玫瑰花,乙按约定时间送至甲宅,甲宅无人,乙将花带回7.下列选项中构成无因管理的是()。

A.甲在道旁挖沟,未设安全警示标志,乙代甲设置警示标志B.甲宅多年未修墙皮脱落,但怕涂料污染,不愿刷墙,邻人乙趁甲外出替其刷墙C.甲的猪跑入乙的猪圈,乙将该猪误以为自家猪而喂之D.乙将甲寄存在自己存单上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8.下列()情形出现,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湖南师范大学2006至2007学年第二学期民法期末考试试题A

湖南师范大学2006至2007学年第二学期民法期末考试试题A

5、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有( ①划拨 ②出让 ③继承 ④承包 ⑤留置
)(
)(
)(
)(
)。
得分
评卷人
1、等价有偿原则不适应人身关系。 ()
复查人
四、 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 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 1 分,共 10 分)。
2、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当然同时享有一切民事权利。()
得分
评卷 人 复查人
五、 问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什么是宣告死亡?宣告死亡的条件如何?
2、 什么是法人?法人有哪些法律特征? 3、简述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种类。 4、简述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5、什么是相邻关系?有哪些法律特征?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六、论述题( 10 分) 试述表见代理。
得分


2、某甲的女儿患病住院,急需用钱又求借无们,某乙趁机表示愿借给
还,否则以某甲房代偿,甲表示同意。此借贷行为属

)(

)(

①无效的民事行为
②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③显示公平的民事行为
④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⑤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10000 元,但半年后须加倍偿
)(

3、下列自然人中,(
)(
)(
)(
)(
① 18 周岁以上的人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至 2007 学年第二学期民法期末考试试题 A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06—2007学年第 二学期法学专业 2006年级 期末课程 民法(一)考核试题
课程代码: 03012005 考核方式 : 闭卷 考试时量:
120 分钟
试卷类型: A

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真题解析

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真题解析

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真题解析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

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一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

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答案】C 【考点】罪刑法定原则【详解】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应以制定法为依据,排斥习惯法。

A项错误。

根据《立法法》第8条,关于犯罪和刑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B项错误。

刑法只禁止犯罪化,强化惩罚或对行为人不利的法律追溯既往,对非犯罪化,弱化惩罚或有利于行为人的法律则允许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C项正确。

刑法分则中部分条文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的特征,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之所以采取这种简单罪状的方式,往往是因为这些犯罪的特征为众人所知,无须具体描述,所以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D项错误。

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

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

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

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隐匿罪迹,将乙扔人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

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心脏病发作,救治无效而死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

民法考试题及答案大二

民法考试题及答案大二

民法考试题及答案大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民法总则,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身份权C. 行政权D. 知识产权答案:C2. 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主要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 合同的订立B. 合同的履行C. 合同的解释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A. 主体资格B. 意思表示C. 行为能力D. 书面形式答案:D4. 根据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A. 停止侵害B. 排除妨碍C. 恢复原状D. 罚款答案:D5. 在民法中,关于代理的法律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代理人应当在代理权限内进行代理行为B. 代理人可以超越代理权限进行代理行为C. 代理人应当亲自完成代理事务D. 代理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答案:B6. 根据民法,以下哪项不是物权的种类?A. 所有权B. 抵押权C. 地役权D. 债权答案:D7. 民法中规定的“不可抗力”是指什么?A. 可以预见的自然灾害B. 不可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C. 人为事故D. 经济危机答案:B8. 在民法中,关于时效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实体权利B. 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起诉权C. 时效期间届满,义务人可以主动履行义务D. 时效期间届满,义务人不得主动履行义务答案:C9. 根据民法,以下哪项不是合同无效的情形?A.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B.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C. 当事人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合同D. 附条件未成就的合同答案:D10. 在民法中,关于继承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继承权是法定的权利B. 继承权可以放弃C. 继承权可以转让D. 继承权的行使不受限制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导致合同解除?A. 当事人协商一致B. 一方严重违约C. 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D. 一方当事人死亡答案:A, B, C12. 根据民法,以下哪些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形?A.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B. 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C. 违反公序良俗的合同D.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属于民法中的民事主体?A. 自然人B. 法人C. 非法人组织D. 国家答案:A, B, C14. 根据民法,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侵权行为?A. 侵犯他人名誉权B. 侵犯他人肖像权C.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D. 侵犯他人财产权答案:A, B, C, D15. 在民法中,以下哪些属于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A. 赔偿损失B. 恢复名誉C. 赔礼道歉D. 继续履行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民法中的“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时,应当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滥用权利。

民法学2考试题库及答案

民法学2考试题库及答案

民法学2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

A.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B. 财产关系和行政关系C. 人身关系和行政关系D. 财产关系和劳动关系答案:A2. 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平等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B. 平等原则、公平原则、合法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C. 平等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合法原则D. 平等原则、公平原则、合法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答案:A3. 根据民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D4.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包括()。

A.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 意思表示真实C. 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D. 以上都是答案:D5. 根据民法规定,下列哪项属于无效民事行为?()A. 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B. 行为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C. 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D.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民法中的物权包括()。

A. 所有权B. 用益物权C. 担保物权D. 知识产权答案:A, B, C7. 根据民法规定,下列哪些情形下,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被撤销?()A. 因重大误解而为的B. 因欺诈而为的C. 因胁迫而为的D. 因乘人之危而为的答案:A, B, C, D8. 根据民法规定,下列哪些情形下,民事法律行为无效?()A.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B. 违背公序良俗的C.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D.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民法中的“人”仅指自然人。

()答案:错误10. 民法中的“物”仅指有体物。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1. 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平等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法律地位上平等;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遵循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遵循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物权B. 债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A. 主体资格B. 意思表示C. 行为自由D. 行为合法答案:C3. 根据民法规定,下列哪项属于无效民事行为?A. 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行为B. 因欺诈而实施的行为C. 因胁迫而实施的行为D. 所有选项答案:D4. 根据民法规定,下列哪项属于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A. 赔偿损失B. 恢复原状C. 停止侵害D. 所有选项答案:D5. 根据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民事主体?A. 自然人B. 法人C. 非法人组织D. 国家机关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民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A. 买卖行为B. 赠与行为C. 遗嘱行为D. 继承行为答案:ABC2. 根据民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形下民事行为无效?A. 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B. 行为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C. 行为人意思表示不真实D. 行为人意思表示不自由答案:ACD3. 根据民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形下民事行为可撤销?A. 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行为B. 因欺诈而实施的行为C. 因胁迫而实施的行为D. 因乘人之危而实施的行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民法规定的民事权利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

()答案:正确2. 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资格、意思表示和行为自由。

()答案:错误3.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赔偿损失、恢复原状和停止侵害。

()答案:正确4. 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答案:正确5. 民事行为无效的情形包括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行为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民法中民事权利的定义及其种类。

答案: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可以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民法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民法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民法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民法通则,下列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政治权D. 知识产权答案:C2. 民法中的“物”是指:A. 有形的物体B. 无形的物体C. 有形或无形的物体D. 只有自然物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A. 法律性B. 社会性C. 随意性D. 目的性答案:C4. 根据民法规定,下列哪项是无效的民事行为?A. 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 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C. 行为人以欺诈手段实施D. 行为人以胁迫手段实施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A. 停止侵害B. 消除危险C. 恢复名誉D. 刑事处罚答案:D6. 根据民法,下列哪项不是合同无效的情形?A. 当事人一方无民事行为能力B. 合同内容违法C.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D. 合同违反公序良俗答案:C7. 根据民法规定,下列哪项属于侵权责任?A. 违约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因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赔偿责任答案:D8. 根据民法,下列哪项是物权变动的法定要件?A. 交付B. 占有C. 合同D. 登记答案:D9. 根据民法,下列哪项不是遗嘱的有效条件?A. 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 遗嘱人意思表示真实C. 遗嘱人以书面形式表达D. 遗嘱人未满18周岁答案:D10. 根据民法,下列哪项不是婚姻无效的情形?A. 重婚B. 未到法定婚龄C.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D. 双方自愿结婚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民法,下列哪些情形下,民事行为可以撤销?A. 行为人被胁迫B. 行为人被欺诈C. 行为人重大误解D. 行为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答案:ABC2. 根据民法,下列哪些属于物权的种类?A. 所有权B. 用益物权C. 担保物权D. 知识产权答案:ABC3. 根据民法,下列哪些属于合同的解除条件?A. 合同目的无法实现B. 合同一方严重违约C. 合同双方协商一致D. 合同一方死亡答案:ABC4. 根据民法,下列哪些属于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A. 不可抗力B. 正当防卫C. 紧急避险D. 受害人同意答案:ABCD5. 根据民法,下列哪些属于婚姻无效的情形?A. 重婚B. 未到法定婚龄C.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D. 双方自愿结婚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民法中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006级民法试题A卷

2006级民法试题A卷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2006级民法试题一、单选(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社会关系不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的有()。

A.自然人甲与自然人乙之间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关系B.中国公民丙与中国公民丁之间缔结的婚姻关系C.甲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乙之间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关系D.甲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乙之间税款征收关系2、依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

A.财产权与人身权 B.绝对权与相对权 C.主权利与从权利 D.请求权与形成权3、下列各项中,违反民法自愿原则的有()。

A.赵某在服装市场上询问一件衣服的价格之后,摊主强要其购买的行为B.钱某与孙某自愿达成的移转抵押物占有的抵押合同不能产生抵押权设定的法律效果C.李某申请安装电话被要求在一份已经拟好的格式合同上签字D.周某(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花10元钱从小贩吴某的手中购得红塔山香烟一条,经查,该烟为假烟4、甲村公民孙某,将其户口从甲村迁出,欲落到乙村,还未落到乙村,经朋友劝说,往深圳打工。

深圳打工10个月,因工地上出现事故受伤,被送往北京某大医院治疗已达1年零4个月。

依法孙某应以()为住所地。

A.甲村B.乙村 C.深圳D.北京5、小明是5周岁的未成年人,下列关于他的监护人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小明的父母离婚了,他们仍然是小明的法定监护人B.如果小明的父母离婚并且都不愿担任其监护人,人民法院应指定他们中的一个为小明的监护人C.如果小明没有父母,其祖父母担任其监护人是他们的法定义务D.如果小明只有叔叔和姑姑,他的叔叔和姑姑可以协议但任他的监护人6、甲于1995年2月1日失踪,其妻乙于1999年7月3日向法院申请宣告甲死亡,法院发出1年公告后,2000年7月3日公告期满,于2000年8月4日判决宣告甲死亡。

则依法甲的死亡日期为()。

A.1995年2月1日 B.1999年7月3日C.2000年7月3日 D.2000年8月4日7、法定代表人变更以后,原订立的合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民法学原理》(二)期末试题(A 卷)
说明: 1.本试卷共 5 种题型,满分 100 分。
2.答题书写应当工整清楚,否则酌情扣分。
3.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统一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4.请将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5.请监考老师将试题和试卷分别装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D、与订金没有区别,实质意义相同,仅是笔误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事人之间的一切给付都基于债法产生
B、可分之债因给付是可分的,故只适用按份之债,不能发生连带之债
C、按份之债以可分给付为标的,但给付可不同一
D、连带债务人中一人被免除债务,其他债务人对该部分债务也免于履行
15.缔约过失是(

A、违反了合同中约定义务的行为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用益物权类型的是 ( )。
A.地役权
B.国有土地使用权
C.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D.相邻权
2.下列物中可以适用先占取得的是( A.遗失之手表 C.房屋
)。 B.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 D.所有人抛弃的动产
3.下列情形中,构成留置权行使行为的是(
)。
A.甲将车送汽车修理厂修理,在甲拒付修理费的情况下,修理厂将修好的车暂时扣留
B、合同之债
2/7
C、债的发生原因之一
D、须承担违约责任的行为
16.人们说:“债法的规范功能,就是保障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商品交换得以实现,各种财产利
益通过债的信用得以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换,使‘过去可以为将来服务,将来可以为过去服务’,时间障碍
被打破,人类可以自由地征服时间和空间”。这种评价是在揭示(
18.甲从土地管理部门获得土地使用权,此后,其与乙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将该土地使用权作
转让给乙方。转让合同订立后过了三月,土地使用权仍然没有办理过户,乙方起诉甲方违约,甲方反诉提
出由于未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违反法律,所以,土地使用权转让无效。人民法院受理后,应当作出

)裁决。
A、确认转让合同有效
B、确认转让合同无效
C、确认转让合同待生效
D、撤销转让合同
19. 依 我 国 《 担 保 法 》 的 规 定 , 保 证 合 同 对 连 带 责 任 保 证 期 限 未 约 定 或 约 定 不 明 的 , 保 证 期 间 为

)。
A、主债务履行期开始之日起6个月 B、主债务开始之日起2年
C、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D、主债务履行届满2年
)。
A、不能以先契约和后契约义务表现
B、如果不履行,债务人可以诉讼的方式请求债务人履行
C、可以依诚实信用原则而发生
D、如果不履行,可以解除合同
13.定金(
)。
A、只能以金钱方式交付,不能交付其他替代物
B、交付的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视为变更定金合同
C、定金的数额由法律规定,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留下价值 500 元的手表后,将车开走。某乙对该手表享有的权利是 (
)。
A.留置权
B.典权
C.抵押权
D.质权
7.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性质属于( A.不动产所有权
)。 B.用益物权
1/7
C.担保物权
D.债权性使用权
8. 依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以下关于抵押权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是其所担保的债权的从权利
)。
A、债的目的 B、债的本质 C、债的请求力
D、债的发生
17.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的区别在于( )。 A、不当得利之债的产生基于法律行为,无因管理之债产生基于事实行为 B、不当得利之债产生于合同约定,无因管理之债产生于法律规定 C、不当得利之债使他人受损自己得益,无因管理之债是自己受损他人得益 D、不当得利之债产生行为无效的后果;无因管理之债产生行为被撤销的后果
10. 抵押物灭失后,抵押权继续在其替代物上存在,这反映了抵押权的(
)。
Hale Waihona Puke A.优先受偿性B.对抗性
C.不可分性
D.物上代位性
11.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可行使代位权的权利是(
)。
A、第三人对债务人所有物的占有权 B、债务人对第三人的抵押权
C、具有金钱给付为内容的债权
D、放弃继承的权利
12.附随义务(
B.甲欠乙一笔钱,乙为了迫使甲还钱,强行将甲的一辆汽车拉走,扣留不还
C.债权人为担保未届清偿期的一项债权在将来的实现,扣留债务人交其占有的物不还
D.甲为乙有偿保管某物,在乙未付保管费的情况下,甲应乙的要求返还了保管物。为实现保管费债
权,乙向法院提出主张,要求重新占有该保管物,并对其行使留置权
4. 以下物中具有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 A.电视机与遥控器 C.鞋与袜子
20.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 )。 A、可以采取私力救济 B、必须通过诉讼 C、可以对债务人专有的人寿保险金请求权实施代位 D、超出保全债权的范围时,可以不分割债务人的权利行使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为正确,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共 10 题,每 题 2 分,共 20 分)
)。 B.书与书柜 D.桌子与凳子
5. 以下属于法定担保物权的是( A. 质权 C.所有权保留
)。 B.留置权 D.抵押权
6. 某甲将其汽车送至某乙开设的汽车修理店维修,车修好后,某甲到某乙的店中取车。某甲须支付
修车费 500 元,但某甲随身只携带了现金 200 元。某甲急需用车,经某乙同意,在支付了 200 元现金、又
1. 甲将家中一件旧棉袄当作垃圾扔掉,没发现自己先前藏在口袋中的一只钻戒。拾荒人乙发现钻戒 后,将其据为己有。甲发现后,找乙索要钻戒,乙拒不归还。对此案的分析,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 )。
A.甲的抛弃行为使其对钻戒的所有权消灭 B.乙基于所有的意思占有钻戒,根据先占原则应取得该钻戒的所有权 C.此钻戒被抛弃后变成了无主物,应归国家所有 D.乙应将钻戒返还给甲,同时甲也应向乙支付一定的报酬
B.抵押权是不移转占有的担保物权
C.抵押权的标的物可以是动产或不动产,也可以是权利
D.抵押权必须经过登记才能生效
9. 以下关于地役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役权是存在于他人土地之上的物权
B.地役权的是为需役地的便利而设定的物权
C.相邻权属于地役权的一个类型
D.地役权既可依法律行为而取得,也可以基于法律行为以外的事实而取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