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Ⅰ卷(2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8小题,共24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朔气(sù)污秽(huì)慰藉(jiè)屏息敛声(liǎn)B.迸射(bèng)畸形(jī)炽痛(zhì)面面相觑(qù)C.锃亮(zhèng)镌刻(juān)阻遏(è)尽态极妍(yán)D.雏形(chú)陨落(yǔn)机杼(zhù)颔首低眉(hà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怪诞混淆黯然失色无遐及此B.沧桑膜拜锋芒必露芳草萋萋C.荣膺愧怍无可置疑油光可见D.诘责恣睢鸦雀无声断壁残垣3.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母亲和妹妹都会唱家乡的山歌。

母亲的山歌,妹妹的山歌;母亲的山歌是山洞里流出的一泓清泉,所以水一样的;妹妹的山歌是云端里飞来的一只云雀,所以云一样的。

母亲和妹妹的山歌,都来自生活、大地和心灵,所以格外生动和动听。

以至于,母亲和妹妹的山歌停了,那声音还萦绕在梁上,飘荡在天上,真正的天籁之音。

A.高亢清丽低回圆润飘逸干净温厚酽醇B.飘逸干净温厚酽醇低回圆润高亢清丽C.低回圆润高亢清丽温厚酽醇飘逸干净D.温厚酽醇飘逸干净高亢清丽低回圆润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泰州举办老街旅游文化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B.洪宗礼先生说,没有实践,教材编写便缺了源头活水。

C.诈骗分子推陈出新,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想出了新的诈骗手法。

D.《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如一股股清泉,沁人心脾。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运动员们在比赛中都全身心投入,他们无时无刻不忘自己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B.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一般情况下,蟋蟀进入秋季就会慢慢老死,只有白露前脱壳.的那些蟋蟀能安全过冬。

也许知道大限将至,时不我待,蟋蟀都在放声高歌。

这些或嘹亮、或低沉、或清脆、或沙哑、或悠长、或短促的蟋蟀声,只要换种心情静静地dì听,便能听出其中的千般滋味。

①壳_________ ②dì ________2.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着灿烂的中华文明,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人生梦想。

12③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即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A.承载 完成 因而B.继承 成就 因而C.承载 成就 从而 D 继承 完成 从而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校训的设定不应是校长的心血来潮....,不应是“拿来主义”,而应是基于学校历史传统,经过全校师生深入挖掘,通过集体智慧创生发展的思想成果。

B.胡杨在风沙中排开阵势,即使疲乏得直不起腰,即使中心已空筋疲力竭,即使已死气..沉沉..,可绝不退后一步,守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C.文学创作其灵魂是创新。

没有创新的作品,不是真正的作品,不可能被世人接受,更不可能流芳百世....。

D.“实锤”一词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网络恶意攻击、谣言泛滥等不良现象的抵制,同时也反映出网友们对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现象的更为理智的判断。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下语文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下语文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下语文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简陋(lòu)B. 埋怨(mán)C. 拘束(shù)D. 气魄(pò)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娇揉造作B. 和颜悦色C. 惹事生非D. 张慌失措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这种行为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B. 这部电影场面宏大,堪称一部杰作。

C. 老师在课堂上妙语连珠,引人入胜。

D. 这篇文章结构混乱,让人读起来一头雾水。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工作能力也很强。

B.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慎重考虑。

C. 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副近视眼镜。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读起来津津有味。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妈妈问。

B. 他喜欢读书,画画,听音乐。

C. 这个问题很难,我想请教一下老师。

D. “我明天要去北京出差。

”他说。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6.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7.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8.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9.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

()10.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景色在我国是首屈一指的。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

12. “______,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

13. “______,草色入帘青”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

14. “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句。

15. “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是《论语》中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6. 请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簇.新(cù)坎坷.(kě)追溯.(shuò)任劳任怨.(yuàn)B.游弋.(yì)囫.囵(hú)阔绰.(chuò)随声附和.(hé)C.惬.意(qiè)婆娑.(suō)嗔.怒(chēn)诲.人不倦(huǐ)D.模.拟(mó)洗涤.(dí)戳.穿(chuō)大发雷霆.(tí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愕然滞碍抑扬顿挫浑为一谈B.筹画怅惘巧妙绝伦物竟天择C.热忱隽刻销声匿迹根深谛固D.娇媚旁骛沥尽心血杂乱无章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感动书香,薄薄的书页间是千年文化的浓缩和________(沉淀积累积淀),浓浓的墨香中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古朴。

(2)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不断增长的大长隧道建设,呼唤着一场________(百废待兴如火1如荼风云突变)的技术革命。

4. 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 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____,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yún yún ______众生,究竟该如何生活?历来众说纷yún ______,莫哀一是。

我比较欣赏农夫“春耕夏yún ______,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的方式,与自然合一,张弛有度,yùn ______酿着生活与文化的甜蜜。

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分)“文人脚印”与“人生苦旅”仿佛镜头与滤光镜,一经重叠,登时聚现作家“文化人人生苦旅”这一“取景眶”。

背景(地域、景物)尽管移动变更——从文化胜地、名城到罕为人知的古人足迹,到原始洞穴、乡间小镇、海外乔居地;从牌坊、笔墨到夜雨、夜航船……前景中飘然来去的却是一类人(文化人及少数与文化史有密切关系的非文化人):诗人、画家、皇帝和官员、学者、乡村教师……还有一个不识字的王道士。

即使有些人的行迹已被知晓了,这次却是面对面的感受他们呻吟、挣札和深藏的哀伤和遗罕。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__________。

(《关雎》)②,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③,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_________》)⑤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满江红》)⑥几处早莺争暖树,。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一、积累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

它们虽然生长在贫jí 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冤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

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①贫2.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在工业发展上,我们要谨慎选择产业和产业结构,技术起点要高,坚决那种重眼前小利,轻长远利益的落后观念。

1②我们相信,在黄土深处根植了几百上千年的种种观念,一旦有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个时代的强烈,就会得到迅速的改变。

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女排凭借顽强拼搏精神,多次击败古巴等强手,五次在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

A.摒弃刺激折桂B.抛弃刺激折桂C.摒弃冲击问鼎D.抛弃冲击问鼎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从文学价值来看,我们一致认为《三国演义》虽然比不上《红楼梦》,但和《水浒传》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B.开发商越界从农民耕地上濫挖沟渠排放污水,本就理亏:农民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阻止他们继续破坏耕地本就无可厚非....。

C.“中秋佳节亲人团聚”成为炎黄子世代绵延耿耿于怀....的情节。

D.李商隐的许多诗歌代表作品都是“苦心孤诣....”之作,代表了晩唐很高的艺术成就。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2分)朦胧灰白的黄昏从这里蜕化出来了,蜕化出来了,却又扩散开去。

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短文,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1)人们通常喜欢把漫山遍野的嫩绿映入眼帘的时候叫做“春意盎然”,可是那对于梨花来说,似乎并不是特别适合。

(2)梨花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容易受伤的少女,她怎么会有“春意盎然”这样的心情呢?她把所有的美丽都融入到害羞中,没有任何花朵可以像梨花那样舒展自如,而又那样含蓄、淡雅。

(3)梨花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近似的名字,叫“梨童”因为她总是在绽放、开放的时候,她显得比较矮小,更像一个小孩子。

梨树上的花朵总是被摇曳的枝干高高挑出,有的人甚至用台“鸟笼花”来形容梨花,那像是一群花鸟在高歌奋斗。

要求:1.将短文补充完整,使上下文通顺连贯,并适当抒发自己的观点与感受。

2.不必逐句翻译,可适当发挥,字数不少于1500字。

梨花的婉约之美人们通常对于嫩绿的春景都充满喜悦和期待,然而对于梨花来说,这种描述似乎并不适合。

梨花更像是一位容易受伤的少女,她把所有的美丽都融入到害羞中,没有任何花朵可以像梨花那样如此舒展自如,同时又那样含蓄、淡雅。

梨花一直以来都有着一个近似的名字,叫做“梨童”。

这是因为在绽放和开放的时候,梨花显得比较矮小,更像一个小孩子。

梨树上的花朵总是被摇曳的枝干高高挑出,有的人甚至用“鸟笼花”来形容梨花,那像是一群花鸟在高歌奋斗。

梨花的美丽并非来自她的绚烂辉煌,而是源自她的婉约。

她宛如一位腼腆的女孩,总是低垂着头,不愿与人争辩。

梨花的每一朵花瓣都是那么的柔弱纤细,宛如婴儿的手掌。

当微风吹过,她们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述说她们的心事。

那种宛如化不开的爱意悄悄地流淌在大地之间。

梨花的婉约之美,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她给人以舒适和惬意的感觉,让人心生敬畏和迷醉。

每到春天,梨树挂满了婚礼般的花朵,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和生机。

梨花的纯洁和无邪更是让人心驰神往。

她们并不像玫瑰那样充满了骄傲和傲慢,也不像牡丹那样繁华浓艳,却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存在于花的世界中。

在我看来,梨花的婉约之美是大自然赋予她们的一种独特的气质。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冠.军/冠.名肥胖./心宽体胖.数见不鲜./鲜.为人知B.地窖./窑.洞识.别/博闻强识.韬光养晦./诲.人不倦C.轴.心/压轴.诘.问/佶.屈聱牙棱角分.明/恰如其分.D.骈.文/胼.胝契.约/锲.而不舍中流砥.柱/舐.犊情深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决窍汲取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B.融洽家俱订书机顶礼膜拜目不暇接C.讴歌坐落震摄力妇孺皆知开诚布公D.蛰伏恻隐发祥地仗义执言轻歌曼舞3.古诗文默写。

(8分)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自己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诗歌总是由景入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面对身世的坎坷,世事的艰难,刘禹锡积极奋进,触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乐观发展的处世态度;面对险滩恶水,文天祥意志坚定,触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以死明志的决心。

景在变,不变的是诗人乐观向上的情怀。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在《水浒》中,“三打祝家庄”的故事非常精彩。

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其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红岩》是一部以描写革命者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吹毛求疵(cī)练达统筹藻饰B.狡黠(xiá)涉猎聪颖要决劝诫C.诸如此类狂妄自大惆怅(chòuchàng)D.颦(pín)眉意蕴栩栩如生拘泥(nì)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传统的中国画和中国诗,形式虽不一样,美学却都体现出“诗情画意”。

(2)古往今来欲成大事者,无不甘于寂寞,在寂寞中磨练意志、寻求生命的。

(3)汉中古道以陆路将四川盆地与汉水流域打通,而数千里的长江,是四川千百年来连接外部世界的大通道。

A.内涵真理蔓延B.内含真谛蔓延C.内涵真谛漫延D.内含真理漫延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的普及,数字化阅读越来越受网民青睐,如今已经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

B.折枝、攀爬等不文明行为在春游赏花中屡禁不止,原因是一些游客自以为无伤大雅而忽视了对自我的约束。

C.北京园艺博览会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促进绿色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D.中国电影资料馆启动“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希望能保存、拯救、发现、收集中国胶片电影。

1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网红书店利用漂亮的室内设计引来读者拍照打卡,是实体书店转型的结果;书店应思考如何让单纯打卡拍照的人被阅读的乐趣吸引,主动买书读书。

这是书店传播知识应有的责任。

B.生命中那些不期而遇的美好,令人怦然心动。

遇见,是山岭两侧的溪流,走了太远终于在山脚汇合;遇见,是天两边的白云,漂泊了太久终于在天涯交汇。

C.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得名,是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王室贵族占卜、记事的文字实录。

目前海内外约有16万片甲骨文,共有单字4300多个。

D.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就看他得意时的姿态。

古今成功之士多有谦逊之心:不耻下问的孔子、三顾茅庐的刘备、韬光养晦的曾国藩。

谦逊,是一种美德和修养。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1)斯坦·李主导创造了八成以上的漫威知名角色,而金庸则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武侠小说作者。

如果说斯坦·李给了美国人一个关于英雄的宇宙,那么金庸给了中国人一个关于武侠的江湖。

(2)“侠以武犯禁”,漫威超级英雄们也是凭借超能力大打出手。

这两个世界中的英雄或者侠客们都有除暴安良、主持正义的传统,对毁灭世界或破坏江湖道义、秩序的反派都斗争到底。

(3)金庸的最初作品表现的是正邪分明的英雄主义。

但《天龙八部》慕容复这个一心想反攻复国的角色和时政是分不开的。

《笑傲江湖》也显现出对政治与现实的隐喻,透露出对上世纪50、60年代社会变化和复杂人性的思考。

斯坦·李的作品对应着美国历史每个时期显露出的问题:《美国队长》对抗的是纳粹式的观念,《钢铁侠》对抗的是贪婪的资本主义与无尽的战争……(4)金庸的武侠世界和斯坦·李的漫威宇宙,都有很大的受众群体,而且持续时间达半个世纪以上。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的文化现象。

东西方文化中共同的对英雄的需求,支撑了两个世界的稳定存在。

在东方,侠客传统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甚至更早,向下而至传奇小说《三侠五义》。

在西方,也起码可以从古希腊神话中追根溯源,后面也有侠盗罗宾汉。

(5)金庸的武侠世界与斯坦·李的漫威宇宙,无疑又有相当明显的差异。

(6)对金庸笔下的英雄侠客来说,内功修炼是最好的方法,要成为绝世高手须约束自我、修炼心性。

无论是扫地僧、张三丰还是王重阳、逍遥子都是如此。

漫威英雄是现代都市文化的产物。

他们多是具有各种缺陷的普通人,超能力的获得多与发达的现代科技有关,机缘巧2合和力量强行提升共同成就了超级英雄。

如绿巨人的力量来源于化学药剂,金刚狼的能力来源于艾德曼金属注射。

对年轻观众来说,这样的“人设”比较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

毕竟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学艺术创作深厚的土壤,而相对传统包袱不重的美国文化则喜欢立足现实、展望未来。

(7)漫威的英雄多从自身角度出发,通过拯救别人、拯救世界来拯救自己的灵魂。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作为个体的个人已经不重要,国家和人民成为终极目的。

最典型的是金庸笔下的郭靖和斯坦·李笔下的美国队长。

这两个人物没有最强的战斗力却最具声望和号召力,他们身上分别代表了东方兼济天下的理想和西方对自由的捍卫。

(8)漫威宇宙的超级英雄,通常都会面对能力与责任的矛盾,不把这样的问题想清楚,就不足以成为一个成熟的英雄形象。

而对金庸武侠里的主角来说,除了极少数如郭靖,出于一种模糊的自省,有了自己的“超能力”价值的终极追问,大部分情况下,对于“超能力”——或者高深武功的追求,是不言自明的。

(9)蝙蝠侠的父母死于恶人之手,他曾一度被仇恨蒙蔽双眼,游走在道德与秩序的边缘。

如果用个人主义价值观判断是非,肯定会令社会陷入混乱与无序。

最终他还是回归公共秩序,让法律来审判犯罪分子。

但在金庸的武侠世界,大部分武林人物不入世,经常不在意破坏既有法律。

这可能是因为现实中人们在观念上正义与法律是相分离的。

金庸先生曾说,东西方对侠的理解不同,同样是大孩子打小孩子,德国人看到不会管,而中国人会管。

(选自《光明时评》,有删改)5.关于东西方“武侠”和“英雄”世界的相似之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世界中的英雄都除暴安良维护正义反抗恶势力。

B.两个世界都体现出对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C.两个世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都有很大的受众群体。

D.英雄主义在历史上由来已久,东西方英雄有着相似的特质。

6.关于东西方“武侠”和“英雄”世界的差异,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漫威英雄的“人设”体现了美国人的创新精神,金庸侠客则依靠修炼内功而成长为英雄。

B.漫威英雄和金庸侠客“行侠仗义”的终极目的不同,前者意在拯救自我,后者则是救国救民。

C.漫威英雄通常能把能力与责任的矛盾想清楚,金庸的武侠主角大多不会追问“超能力”的价值。

3D.漫威英雄“行侠仗义”时会考虑国家法律,金庸的很多武林人物大多不在意是否破坏法律。

7.关于造成东西方“武侠”和“英雄”世界差异的原因,下列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东西方社会制度不同造成了两个世界的差异。

B.东西方侠客起源的不同造成了两个世界的差异。

C.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不同造成了两个世界的差异。

D.东西方人对“侠”的理解不同造成两个世界的差异。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韩垣之齐,以策干齐王。

王不用韩垣怒出诽言王闻而拘诸司寇将杀之。

田无吾见,王以语.之。

田无吾曰:“臣闻娵萌①学扰象而工.。

北之义渠,以扰象之术干义渠君,义渠君不答,退而诽诸馆。

馆人曰:‘非吾君之不听子也,顾.无所得象也。

’娵萌赧而归。

医胡之魏,见魏太子之神驰而气不属也,谓之曰:‘太子病矣,不疾治且不可救。

’太子怒,以为谤己也,使人刺医胡。

医胡死,魏太子亦病以死。

夫以策干人,不合而怨者非也。

人有言不察,恚而雠②之亦非也。

臣闻之: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蛙蚓斗其声,硁硁③之夫,何足杀哉?”王乃释.韩垣。

(《郁离子》/刘基)【注】①娵(jū)萌:相传驯象的能手。

②雠(chóu):同“仇”。

③硁硁(kēng kēng):浅陋固执。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以语.之语:告诉B.学扰象而工.工:工整C.顾.无所得象也顾:只是D.王乃释.韩垣释:释放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王不用韩垣怒出诽言王闻而拘诸司寇将杀之4A.王不用/韩垣怒出/诽言王闻而拘/诸司寇将杀之B.王不用/韩垣怒出诽言/王闻而拘诸司寇/将杀之C.王不用韩垣/怒出/诽言王/闻而拘/诸司寇将杀之D.王不用韩垣/怒出诽言王闻/而拘诸司寇/将杀之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垣求职失败的经历告诉我们因别人不合自己的心愿而对其心生怨恨是不对的。

B.娵萌求职失败是因为没有能让他发挥特长的工作,不是因为义渠君不信任他的本领。

C.魏太子经过考察,认为医生在诽谤自己,怒而派人杀死医生,因耽误治疗而病死。

D.田无吾把齐王和韩垣类比为江海与坎井、雷霆与蛙蚓,认为浅陋固执的韩垣不值得杀。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6分)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医胡之魏,见魏太子之神驰而气不属也,谓之曰:‘太子病矣,不疾治且不可救。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人面不知何处去(1)你能与一树桃花美美与共吗?(2)一千多年前,诗人崔护就曾说过与一树桃花的美好故事。

崔护笔下的那次邂逅,乃一个失意士子,与一位少女加一阵春风、一丛桃花、一道门的相遇。

历来都以为,此诗实为诗人以“桃花”之光鲜红艳烘托“人面”之美,其实,那样的美已不尽是人之本身,而是诗人所见到的人与桃花、与门、与春风共同构成的那个春的情境:花之艳、风之柔、门之韵、人之美,花影与青春交相叠映。

那人若是独行,无桃花掩映,无春风吹拂,无门的洞开与遮挡,亦难入画;有了桃花,有了那道似有若无的门,有了春风的拂动,人便格外地美了起来,显出无尽诗意。

于是,诗人这才吟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千百年后,当“美好”一语大行其道时,“美好”早被搓揉撕扯得遍体鳞伤。

人总以为Array“美好”强大无比,“虽千万人吾往矣”,却往往忘了,总须先有“美”,尔后才有“好”是真理,生生不息的一切尽皆真理。

5(4)崔护与那位少女的故事,真实性从未得到史料印证。

对于一首诗,那又有什么关系?诗就是诗。

诗中营造的,只是一种惆怅..之美。

陆游与唐婉间那样真切的“错,错,错”“莫,莫,莫”的生命感受,当然是诗意的。

尽管无据可查,崔护这或许并非事实的诗句,却仍让这首诗因其深邃,得以千百年流传。

(5)当诗人年后再去,面对“人面不知何处去”时那看似惆怅的惆怅,其实是在说人虽远去,风会再来,花会再开,重返它们经历过的时光,人却不能。

人去年在,今年或不在。

即便人今年还在,也已非昨日之人,不是去年那个与“桃花相映红”的人,而是另一个人,一个可能长了一岁、沧桑了一岁、油腻了一岁的人,能否像去年那样与桃花相映,尚存疑问。

于是那惆怅便不完全是惆怅,而是对永存的桃花、春风和门的赞赏。

(6)已然离去的那个人,怎么就轻易忘了那丛桃花、那扇门和那阵轻拂过她鬓发裙裾的春风,而没来与旧日旧景重聚呢?她没有再来,如果不是担心美好去岁的难以再现,即所谓“无常”,就是对美好去岁的全然无感,身在其中,却全无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