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

合集下载

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ITRS)2011版综述(2)

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ITRS)2011版综述(2)
技 术 壁垒 , 材料 系统 和新 器 件结构 的引入 , 新 以及 连 续 工 艺控 制 的改 善显 得很 有必 要 。
晰 的定 义 。 “ 在 工艺 集成 、 件 和结 构 ” 章 中 , 器 一 我们 可 以看 到 有很 多 种改 进 MO F T性 能 的方 法 , 们 SE 我 称 之 为 平 面 M S E 、 栅 F T( Fn E 和 绝 O FT多 E 如 iF T)
非平面器件结构 ) 结漏 电 、 , 工艺控制 , 以及可制造 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特别是对高性能和低功耗应 更 或硅 一 性 等 。这些 技术 挑 战还 包括 C S器件 和新 型存 储 用 来说 , 是 如此 。界 面层 的按 比例缩 小 和 / MO
器 的 SC和 SP集成 。为 了 实现 半导 体 工业 的持 续 o i
域, 以及新的存储器类型和存储概念 , 例如 M A R M、
相 变 存储 器 和 FR M 的按 比例缩 小 。MR M 单 元 eA A 尺 寸 的可按 比例缩 小性 和写 入功耗 的降低需 要 继续 等 待未 来 的技术 突破 。 e AM 的关键 问题 与单 元 的 FR 耐 久 性 、电源 和单元 尺 寸 的可 按 比例 缩 小 性 有关 。
器件 和 结构 , 前端 工 艺 , 模和 模拟 及计 量] 建 平 面 C S工 艺 的按 比例 缩 小 将 面 临 巨 大 挑 MO 战 。 比例缩 小 的常 规方 法是 减 薄栅介 质 的厚度 , 按 缩 短栅 长 , 增 加 沟道 掺杂浓 度 。 并 这种 方法 可 能不再 满 足性 能和 功耗 的要 求 。为 了突 破按 比例 缩小 的这 一
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 l RS) 0 lT = I 2 1版综述 l 1 【 = 2)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什么是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是指应用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形式描述技术变化的步骤或技术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它能够帮助使用者明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理清产品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最终的结果和制定的过程。

技术路线图具有高度概括、高度综合和前瞻性的基本特征。

技术路线图是一种结构化的规划方法,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归纳:它作为一个过程,可以综合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并将其统一到预期目标上来。

同时,作为一种产品,纵向上它有力地将目标、资源及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属性,横向上它可以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统一起来,既描述现状,又预测未来;作为一种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技术规划管理、行业未来预测、国家宏观管理等方面。

技术路线图的缘起技术路线图最早出现在美国汽车行业,汽车企业为降低成本要求供应商提供他们产品的技术路线图。

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先后采用了绘制技术路线图的管理方法对产品开发任务进行规划。

摩托罗拉主要用于技术进化和技术定位,康宁公司主要用于公司的和商业单位战略。

继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之后,许多国际大公司,如微软、三星、朗讯公司,洛克-马丁公司和飞利普公司等都广泛应用这项管理技术。

2000年英国对制造业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10%的公司承认使用了技术路线图方法,而且其中80%以上用了不止一次(C.J.Farrukh, R.Phaal, 2001)[1]。

不仅如此,许多国家政府、产业团体和科研单位也开始利用这种方法来对其所属部门的技术进行规划和管理。

技术路线图真正的奠基人是摩托罗拉公司当时的CEO—Robert Galvin。

当时,Robert Galvin在全公司范围内发动了一场绘制技术路线图的行动,主要目的是鼓励业务经理适当地关注技术未来并为他们提供一个预测未来过程的工具。

这个工具为设计和研发工程师与做市场调研和营销的同事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渠道,建立了各部门之间识别重要技术、传达重要技术的机制,使得技术为未来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服务。

光伏国际技术路线图(中文翻译版)

光伏国际技术路线图(中文翻译版)

光伏国际技术路线图1.摘要光伏企业需要制造发电产品用来抗衡传统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资源,一种国际技术路线图(ITRPV)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并明确一些改进的趋势和要求。

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会(SEMI)光伏国际路线图的一个目标就是提供给供应商和客户有关晶硅光伏行业的预期技术走势,并鼓励人们对规格和改进方面的讨论。

该路线图的目的并不是向人们介绍需要改进领域的详细技术改进方案,而是强调需要改进的光伏技术点并推动综合解决方案的发展。

目前,ITRPV的第六版联合26家包括多晶硅制造商、硅片供应商、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组件制造商、光伏设备供应商、生产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光伏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做好了准备。

目前的出版物涵盖了整个的晶硅光伏价值链,包括晶化、硅片、电池制造、组件制造以及光伏系统。

早期出版物公布的一些重要参数与新的参数在一起作了修正,同时也公布了光伏行业一些新兴趋势的讨论。

2014年估算的全球光伏组件装机量已经达到了45~55GWp,晶硅市场大约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薄膜技术占据了不到10%的市场份额(基本没有改变)。

路线图描述了晶硅组件生产的技术革新和趋势。

经过2013年一个短暂的平稳期后,组件价格在2014年连续下降。

先进电池技术的实施以及改良材料的使用提升了组件的平均功率,2014年一些厂家盈利的部分原因归结于对光伏价值链每个步骤降本的不断努力。

价格曲线继续维持着20%的降速,与历史经验曲线速率相吻合。

通过引入双面电池及单面接触电池的概念,配合改善硅片、电池正面和背面以及组件技术,在以后的几年内,这种速率还会继续维持。

ITRPV这一期的修订版中将继续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这些领域改善的最终结果是,到2025年,标准多晶硅组件的平均输出功率将超过310Wp(60个电池片)。

电池和组件的性能提升以及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将会降低光伏系统的成本,确保光伏发电的长期竞争力。

路线图活动与SEMI将会继续合作,最新信息将会每年出版一次,以确保整个产业链生产商和供应商的良好沟通,更多信息请登录网址。

IPC国际技术路线图介绍

IPC国际技术路线图介绍
• 路线图编辑 / 包括数据模型
• 增加了 HDI 仿真器模型
– 四个仿真器平台 » Interposer » 模组 » 便携/消费类 » 工业/军事/非消费类
IPC 2008 / 2009 路线图的新内容
• 提出了元器件对PCB的影响 – 如触点凸起的倒装片基板(微柱)
• 增加了光电子基板 • 增加了嵌入技术 • IPC 标准章节更新
Chemical Industry of the Future
Hel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National Workshop on Process Waste ReductiTonechnology
vi a Separati on Technologies and Separati on
Lithography 光刻
Interconnect 互联
Front – End Processes 前-后端工艺 Factory Integration 工厂集成
TIME
国际化程度
ITRS – 在所有路线图中,ITRS 路线图的国际化程度最高。 在欧洲,韩国,北美和日本都有工作组,各自举行工作组 会议。
TIME
半导体工业协会 (SIA) 从1992年起发布路线图。 工作组活跃在世界各地,国际化程度最高。纵观 过去15年的历史,预测半导体工业的发展趋势。 来自于欧洲,日本,韩国,香港台湾,以及美 国的专家参与,保证了 ITRS 路线图对半导体 行业的指导作用的客观性。
ITRS, Process Layout Roadmap
“企业路线图” 则大多会指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技术路线图的种类
• 产品技术路线图 - 最常见
由产品、工艺需求驱动,受 “技术发展的推动” 或 “市场需求的拉动”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什么是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是指应用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形式描述技术变化的步骤或技术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它能够帮助使用者明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理清产品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最终的结果和制定的过程.技术路线图具有高度概括、高度综合和前瞻性的基本特征。

技术路线图是一种结构化的规划方法,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归纳:它作为一个过程,可以综合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并将其统一到预期目标上来.同时,作为一种产品,纵向上它有力地将目标、资源及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属性,横向上它可以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统一起来,既描述现状,又预测未来;作为一种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技术规划管理、行业未来预测、国家宏观管理等方面.技术路线图的缘起技术路线图最早出现在美国汽车行业,汽车企业为降低成本要求供应商提供他们产品的技术路线图。

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先后采用了绘制技术路线图的管理方法对产品开发任务进行规划。

摩托罗拉主要用于技术进化和技术定位,康宁公司主要用于公司的和商业单位战略.继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之后,许多国际大公司,如微软、三星、朗讯公司,洛克-马丁公司和飞利普公司等都广泛应用这项管理技术。

2000年英国对制造业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10%的公司承认使用了技术路线图方法,而且其中80%以上用了不止一次(C.J。

Farrukh, R。

Phaal, 2001)[1]。

不仅如此,许多国家政府、产业团体和科研单位也开始利用这种方法来对其所属部门的技术进行规划和管理。

技术路线图真正的奠基人是摩托罗拉公司当时的CEO-Robert Galvin。

当时,Robert Galvin在全公司范围内发动了一场绘制技术路线图的行动,主要目的是鼓励业务经理适当地关注技术未来并为他们提供一个预测未来过程的工具.这个工具为设计和研发工程师与做市场调研和营销的同事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渠道,建立了各部门之间识别重要技术、传达重要技术的机制,使得技术为未来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服务。

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对半导体工厂集成标准化的启示

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对半导体工厂集成标准化的启示

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对半导体工厂集成标准化的启示发布时间:2023-02-02T09:16:14.889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18期作者:何旻哲[导读] 2022版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中的工厂集成白皮书对半导体行业未来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标准应用建议以及标准化趋势预测何旻哲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摘要:2022版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中的工厂集成白皮书对半导体行业未来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标准应用建议以及标准化趋势预测,对于我国的半导体标准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半导体工厂集成路线图标准化1 概述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International Roadmap for Devices and Systems,IRDS),前身为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联合日本、欧洲、韩国、台湾的半导体工业协会制作的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ITRS),后于2017年由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接手并改名。

路线图分为摘要版、详细版以及总体路线图技术特征总表,供高层决策者、企业和科研人员参考,同时在每个版本中不断引入新的章节,以更好反映技术发展新态势和行业发展新动向[1]。

路线图旨在从宏观上总结行业发展态势,并对产业链具体环节展开分析,评估和预测全球半导体工业未来15年的技术走向,为企业和学术团队的研发工作提供从战略到技术上的指导。

本文根据2022版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的“工厂集成(Factory Integrate,FI)”章节白皮书,摘录了FI焦点工作组对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标准应用建议,以及对关联领域标准化趋势的预测。

2 困难与挑战根据国际器件和系统路线图,目前到2025年为止半导体行业需要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工厂和设备在可靠性、产能、产率和生产成本方面的要求。

其中仍需解决的问题包括:通过对法律和商业指南的标准化实现价值共享,通过各方合作(例如背景数据共享和行业专家合作)提出提高产能、产率和可靠性的实际方案,并以衍生知识产权的形式使各方受益;制定关于关键零部件供应链可追溯性的标准,从而更好地认识零件的使用寿命、适用性或稳健性;提供标准的最佳实施方案,以便于供应商根据零部件的退化特性,进一步开展故障的跟踪和预测。

2019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后摩尔时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方向及启示-80分

2019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后摩尔时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方向及启示-80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特征尺寸达到______纳米时,量子效应开始显现,“摩尔定律即将失效”的论断出现。

A.0.25μm
B.0.13μm
C.90nm
D.65nm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2.基于硅穿孔的2.5维和三维封装的区别在于前者使用了______。

A.焊点(C4 Bumps)
B.微焊点(Micro Bumps)
C.硅中间层(Silicon Interposer)
D.焊球(SolderBalls)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______和______目前发展最迅速的两种碳基电子器件材料。

A.石墨烯
B.碳纳米管
C.富勒烯
D.石墨
用户答案:[AB] 得分:20.00
2.摩尔定律终结的原因______。

A.热死亡
B.市场碎片化
C.量子效应不可忽视
D.生产成本加速上涨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2道题】
1.中央处理器(CPU)从2004年起转向多核方向发展,原因是无法解决散热问题。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20.00
2.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ITRS)仍决定以摩尔定律作为路线图的制定依据。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0.00。

Intel2025年制程路线图:4nm、3nm、20A和18A?!

Intel2025年制程路线图:4nm、3nm、20A和18A?!

Intel2025年制程路线图:4nm、3nm、20A和18A?!在英特尔Accelerated 活动中,英特尔表⽰正在考虑到 2025 年的⽬标。

⾸席执⾏官 Pat Gelsinger在今年早些时候表⽰,英特尔将在 2025 年重返产品领导地位,但⼀直没有解释如何实现。

直到今天,英特尔披露了其到 2025 年的未来五代⼯艺节点技术的路线图。

英特尔相信它可以采取积极的战略来匹配并超越其代⼯竞争对⼿,同时开发新的封装服务为外部客户开展代⼯业务。

最重要的是,英特尔重命名了其⼯艺节点。

以下是英特尔今天的披露的路线图。

技术⽤于⽣产和进⼊零售之间是有区别的;英特尔将某些技术称为“准备就绪”,⽽其他技术则称为“加速”,因此这个时间表只是提到的那些⽇期。

正如您想象的那样,每个⼯艺节点都可能存在数年,此图只是展⽰了英特尔在给定时间的领先技术。

英特尔定义了⼀个强⼤的未来:台积电是否⾯临风险?今年早些时候,⾸席执⾏官 Pat Gelsinger 宣布了英特尔的新 IDM 2.0 战略,包括三个要素:1.建⽴ (7nm)2.扩张(台积电)3. 产业化(英特尔代⼯服务)这⾥的⽬标是继续致⼒于英特尔的⼯艺节点技术开发,超越⽬前⽣产中的当前 10nm 设计,但同时使⽤合作伙伴(或竞争对⼿)的其他代⼯服务来重新获得/保持英特尔在其处理器中的地位的公司收⼊。

第三个要素是 IFS,即英特尔的代⼯服务,英特尔正在⼤⼒承诺向外部半导体业务开放其制造设施。

⽀撑建⽴和产业化⽬标的是英特尔如何执⾏⾃⼰的⼯艺节点开发。

虽然在英特尔最近的 2021 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席执⾏官 Gelsinger 证实,英特尔现在每天⽣产的 10nm 晶圆⽐ 14nm 晶圆多,这标志着两种设计之间的信⼼发⽣转变,但英特尔难以从 14nm ⼯艺过渡到其 10nm ⼯艺已不是什么秘密。

今年 6 ⽉ 29 ⽇,英特尔还表⽰,其下⼀代 10nm 产品需要额外的验证时间,以简化 2022 年在企业系统上的部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为了回答如何保持半导体产业按照摩尔定律继续发展的问题,国际上主要的半导体协会共同组织制定了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ITRS《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它为半导体产业界提供了被工业界广泛认同的;对未来十年内研发需求的最佳预测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它对整个半导体茶叶需要开发什么样的技术起到了一个导向作用。

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一、半导体产业生态环境半导体产业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一是为计算机行业提供更符合成本效益的存储器;二是为满足企业开发具备特定功能的新产品而快速生产的专用集成电路。

到了80年代,系统规范牢牢地掌握在系统集成商手中。

存储器件每3年更新一次半导体技术,并随即被逻辑器件制造商采用。

在90年代,逻辑器件集成电路制造商加速引进新技术,以每2年一代的速度更新,紧跟在内存厂商之后。

技术进步和产品性能增强之间不寻常的强相关性,使得相当一部分系统性能和利润的控制权转至集成电路(IC)制造商中。

他们利用这种力量的新平衡,使整个半导体行业收入在此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7%。

21世纪的前十年,半导体行业全新的生态环境已经形成:一是每2年更新一代的半导体技术,导致集成电路和数以百万计的晶体管得以高效率、低成本地生产,从而在一个芯片上或同一封装中,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整合极为复杂的系统。

此外,封装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可以在同一封装中放置多个芯片。

这类器件被定义为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和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 SIP)。

二是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商能够重新以非常有吸引力的成本提供“新一代专用集成电路”,这催生出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行业——集成电路设计。

三是集成电路高端设备的进步带动了相邻技术领域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平板显示器、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无线电设备和无源器件等设备的成本。

在此条件下,系统集成商再次控制了系统设计和产品集成。

四是互联网应用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崛起,带动了光纤电缆的广泛部署和多种无线技术的发展,实现前所未有的全球移动互联。

这个生态系统创造了“物联网”这一新兴的市场,而创新的产品制造商、电信公司、数据和信息分销商以及内容提供商正在争夺该市场的主导权。

半导体是上述所有应用的基石,所有的创新离不开半导体产业的支持。

半导体行业观察微信icbank二、全球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上世纪60年代后期,硅栅自对准工艺的发明奠定了半导体规格的根基。

摩尔1965年提出的晶体管每两年一次的更新换代的“摩尔定律”,以及丹纳德1975年提出的“丹纳德定律”,促进了半导体产业的成长,一直到21世纪初,这是传统几何尺寸的按比例缩小(Classical Geometrically Driven Scaling)时代。

进入等效按比例缩小(Equivalent Scaling)时代的基础是应变硅、高介电金属闸极、多栅晶体管、化合物半导体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实现支持了过去十年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并将持续支持未来产业的发展。

(一)器件信息处理技术正在推动半导体产业进入更宽广的应用领域,器件成本和性能将继续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 CM OS)的维度和功能扩展密切相关。

应变硅、高介电金属闸极、多栅晶体管现已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的制造,进一步提升器件性能的重点将在III-V族元素材料和锗。

与硅器件相比,这些材料将使器件具有更高的迁移率。

为了利用完善的硅平台的优势,预计新的高迁移率材料将在硅基质上外延附生。

2D Scaling最终将在2013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ITRS)期间达到其基本限制,无论是逻辑器件还是存储器件正在探索如何使用垂直维度(3D)。

3D设备架构和低功率器件的结合将开启“3D 能耗规模化(Power Scaling)”时代,单位面积上晶体管数量的增加将最终通过多层堆叠晶体管来实现。

遗憾的是,互连方面没有新的突破,因为尚无可行的材料具有比铜更低的电阻率。

然而,处理碳纳米管、石墨烯组合物等无边包裹材料(edgeless wrapped materials)方面的进展为“弹道导体”(ballistic conductor)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这可能将在未来十年内出现。

多芯片的三维封装对于减少互联电阻提供了可能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增加导线截面(垂直)和减少每个互连路径的长度。

然而,CMOS或目前正在研究的等效装置(equivalent device)的横向维度扩展最终将达到极限。

未来半导体产品新机会在于:一是通过新技术的异构集成,扩展CMOS平台的功能;二是开发支持新一代信息处理范式的设备。

(二)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已从以数据运算、个人电脑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高度多样化的移动通信模式。

集成电路设计正从以性能驱动为目标向以低耗驱动为目标转变,使得多种技术在有限空间内(如GPS、电话、平板电脑、手机等)可以异构集成,从而彻底改变了半导体产业。

简言之,过去,性能是独一无二的目标;而今,最小化功耗的目标引领集成电路设计。

系统级芯片和系统级封装的产品已成为半导体产业的主要驱动力。

过去的几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产量已经超过微处理器的产量。

异构集成的基础依赖于“延伸摩尔”(More Moore, MM)设备与“超越摩尔”(More than Moore, MtM)元素的集成。

举例来说,目前,微机电系统(MEMS)设备被集成到汽车、视频投影仪、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游戏平台等各种类型系统中。

一般情况下,MEMS设备为系统添加了有用的功能,增强系统的核心功能。

例如,智能手机上的MEMS加速度计可检测手机的垂直方向,并旋转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通过MEMS引入的附加功能改善了用户界面,但手机没有它仍然可以运行。

相比之下,如果没有MEMS设备,基于数字光投影技术(digital light projector, DLP)的录像机和喷墨打印机将无法正常工作。

多模传感技术也已成为移动设备的组成部分,成为物联网的关键推动力量。

数字型数据(digital data)和连接技术的迅速进步为医疗服务带来变革。

硅、微机电系统和光学传感技术正在使这一革命成为可能。

移动手机已经可以提供大量的健康信息。

加速度计可以跟踪运动和睡眠,当用户触摸手机时,内置光传感器可以感知心脏速率。

在手机的摄像头可以被用于不同的目的,比如检查食品的卡路里含量,或基于人脸表情识别自己的情绪。

广泛的手机应用已经发展到能够分析这些数据,并用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方式反馈给消费者。

综观未来7-15年(到2020年以后)设备和系统的发展,基于全新原理的设备将支持全新的架构。

例如,自旋波设备(spin wave device, SWD)是一种磁逻辑器件,利用集体旋转振荡(自旋波)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

自旋波设备将输入电压信号转换成的自旋波,计算自旋波,将自旋波输出转换成电压信号。

在一个单核心结构中,对多重频率的大规模并行数据处理能通过开辟每个频率为不同的信息通道,以非常低的功率来进行。

此外,一些新设备推动新架构的创造。

例如,存储级存储器(storage-class memory,SCM)是一种结合固态存储器(高性能和鲁棒性)、归档功能和常规硬盘磁存储的低成本优点的设备。

这样一个设备需要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技术,能以一个非常低的成本制造每比特储存空间。

半导体行业观察微信icbank(三)制造受维度扩展的驱动,集成电路制造的精度将在未来15年内达到几纳米级别。

运用任何技术测量晶片上的物理特性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通过关联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将基本实现这个任务。

通过控制设备稳定性和工艺重现性,对特征尺寸等过程参数的精确控制已经能够完成。

晶圆厂正在持续地受数据驱动,数据量、通信速度、数据质量、可用性等方面的要求被理解和量化。

晶圆片由300毫米向450毫米转型面临挑战。

应着眼于对300毫米和450毫米共性技术的开发,450毫米技术的晶圆厂将因适用300毫米晶圆片的改进技术而受益。

系统级芯片和系统级封装集成将持续升温。

集成度的提高推动测试解决方案的重新整合,以保持测试成本和产品质量规格。

优化的测试解决方案可能需要访问和测试嵌入式模块和内核。

提供用于多芯片封装的高品质晶粒的已知好芯片(KGD)技术也变得非常重要,并成为测试技术和成本折中的重要部分。

三、重大挑战(一)短期挑战(现在到2020年):性能提升1、逻辑器件平面型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的传统扩展路径将面临性能和功耗方面的严峻挑战。

尽管有高介电金属闸极(high-k/metalgate,HKMG)的引入,等效栅氧化层厚度(equivalent gate oxide thickness,EOT)的减少在短期内仍具有挑战性。

高介电材料集成,同时限制由于带隙变窄导致的栅极隧穿电流增加,也将面临挑战。

完整的栅极堆叠材料系统需要优化,以获取最佳的器件特性(功率和性能)和降低成本。

新器件结构,如多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s)和超薄全耗尽型绝缘层上硅(FD-SOI)将出现,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是这些超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s)的厚度控制。

解决这些问题应与电路设计和系统架构的改进并行进行。

一些高迁移率材料,如锗和III-V族元素已被认为是对CMOS逻辑应用中硅通道的升级或替换。

具有低体陷阱和低电能漏损,非钉扎费米能级(unpinned Fermi level)、低欧姆接触电阻的高介电金属栅极介质是面临的主要挑战。

2、存储器件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挑战在于,在特征尺寸减少、高介电介质应用、低漏电存取器件设计,以及用于位线和字线的低电阻率材料条件下,具有合适的存储电容。

为了增加位元密度和降低生产成本,4F 型单元的驱动器需要高纵横比和非平面晶体管结构。

闪存已成为关键尺寸缩放、材料和加工(光刻、腐蚀等)技术等前端工艺(Front End Of Line, FEOL)技术的新驱动力。

短期内,闪存密度的持续发展依赖于隧道氧化层(Tunnel Oxide)的厚度变薄以及电介质集成度。

为了保证电荷维持和耐久的要求,引进高介电材料将是必要的。

超过256 GB的3-D NAND闪存维持性价比的同时保证多层单元(Multi Level Cell, MLC)和一定的可靠性能,仍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新的挑战还包括新内存类型制造的演进,以及新的存储器概念,比如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相变存储器(PCM)、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eRAM)和铁电式随机存取存储器(FeRA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