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1)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平行移取试液25.00cm3三份于250cm3 锥形瓶中,加酚酞或混合指示剂2~3滴, 用盐酸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恰好褪至无 色,记下所消耗HCl标液的体积V1,再加 入甲基橙指示剂1~2滴,继续用盐酸溶 液滴定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橙色,消耗HCl 的体积记为V2。然后按原理部分所述公 式计算混合碱中各组份的浓度 (mol· dm-3)和含量。
实验化学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马荔
实验目的
了解双指示剂法测定碱液中NaOH和 Na2CO3含量的原理 了解双指示剂的优点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Na2CO3与NaOH或NaHCO3与Na2CO3的 混合物。欲测定同一份试样中各组份的含量,可用 HCl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的情 况,选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分别指示第一、第二化 学计量点的到达,即常称为“双指示剂法”。 在混合碱试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此时呈现红色。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时,滴定溶液由红色恰变为无 色,则试液中所含NaOH完全被中和,所含 Na2CO3则被中和一半,反应式如下:
4.测定混合碱时,到达第一化学计量点 前,由于滴定速度太快,摇动锥形瓶不 均匀,致使滴入的HCl局部过浓,使 NaHCO3迅速转变为H2CO3而分解为CO2 而损失,此时采用酚酞为指示剂,记录 V1,问对测定有何影响? 5.混合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是什么?有何 优点?
实验指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a2CO3基准物用称量瓶称样时一定带盖, 以免吸湿。
思考题
1.欲测定混合碱中总碱度,应选用何种 指示剂? 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在同一 份溶液中测定,试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 混合碱中存在的成分是什么? (1)V1=0 (2)V1=0 (3)V1>V2 (4)Vl<V2 (5)Vl=V2 3.无水Na2CO3保存不当,吸水1%,用 此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溶液浓度时,其结 果有何影响?用此浓度测定试样,其影 响如何?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3学时)一、目的要求1.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NaOH 和Na 2CO 3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混合指示剂使用及其优点二、实验原理工业混合碱通常是Na 2CO 3与NaOH 或Na 2CO 3与NaHCO 3混合物。
欲测定同一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可用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分析。
根据滴定过程中pH 值变化的情况,选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分别指示终点,这种方法称为双指示剂法。
此法简便、快速,在实际生产中普遍应用,但准确度不高。
首先在混合碱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变色的pH 值范围8.0~10.0),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混合碱中的NaOH 与HCl 完全反应(产物NaCl+H 2O )而Na 2CO 3与HCl 反应一半生成NaHCO 3,反应产物的pH 值约为8.3。
设此时消耗HCl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1mL 。
然后,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变色的pH 值范围3.1~4.4),继续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颜色由黄色转变为橙色时,溶液中NaHCO 3与HCl 完全反应(产物NaCl+H 2CO 3),化学计量点时pH 值为3.8~3.9。
设此时消耗HCl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2mL 。
当V 1>V 2时,试样为Na 2CO 3与NaOH 的混合物。
滴定Na 2CO 3所需的HCl 是由两次滴定加入的,并且两次的用量应该相等。
因此滴定NaOH 消耗HCl 的体积为(V 1-V 2)mL 。
则试样中Na 2CO 3和NaOH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0()(10)()(13232132×⋅⋅×⋅⋅=−−−gm mol g CO Na M L V L mol HCl c CO Na 样品质量)ω100()(10)()()(13211×⋅⋅×−⋅⋅=−−−gm mol g NaOH M L V V L mol HCl c NaOH 样品质量)ω当V 1<V 2时,试样为Na 2CO 3与NaHCO 3的混合物,此时V 1为将Na 2CO 3滴定NaHCO 3所消耗的HCl 溶液的体积,故Na 2CO 3所消耗HCl 溶液的体积为2V 1,滴定NaHCO 3所消耗的HCl 溶液的体积为(V 2-V 1)mL 。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实验报告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
二、实验原理此外,混合碱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碱组成的化合物。
在实验中,本实验中将混合碱溶解于水中,使得它溶解。
在滴定过程中,首先用酸滴定,使其中一种碱中和,然后再用碱滴定,使另一种碱中和,通过计算两种滴定的体积和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到混合碱中两种碱的组成与含量。
具体实验操作如下:1.使用天平称取约5g的混合碱固体,记录质量。
2.将固体溶解于纯水中,加热搅拌使其全部溶解。
3.取适量溶液移入烧杯中。
4.添加几滴溴酚蓝指示剂到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后,记录滴定。
5. 以0.1 mol/L的盐酸作为滴定溶液,滴定至颜色由蓝色转变成黄色。
6.记录盐酸滴定溶液的滴定体积V17.添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到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后,记录滴定。
8. 以0.1 mol/L的氢氧化钠作为滴定溶液,滴定至颜色由红色转变成黄色。
9.记录氢氧化钠滴定溶液的体积V210.通过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混合碱中两种碱的摩尔比例。
三、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如下:混合碱质量:5g盐酸滴定体积V1:25mL氢氧化钠滴定体积V2:15m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mol NaOH = 1mol HCl2mol KOH = 1mol HCl由滴定数据可计算混合碱中两种碱的摩尔比例:(V1/2)/V2=n(NaOH)/n(KOH)=1(25/2)/15=1(12.5)/15=1通过计算得出混合碱中两种碱的摩尔比例为1:1四、实验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混合碱中两种碱的摩尔比例为1:1,说明混合碱是由等量的NaOH和KOH组成的。
同时,通过测量的滴定体积,可以计算出混合碱中两种碱的含量。
在实验中,由于滴定条件和反应方程式的关系已知,因此可以通过滴定体积的计算来得出溶液中NaOH和KOH的浓度。
实验一混合碱的分析

工业分析专业实验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名:***专业班级:应化0704班学号: ********日期: 2010年3月19日指导教师:**实验一混合碱的分析一、摘要通过配制适当浓度的HCl,然后用分析纯无水Na2CO3进行标定,精确称量4 g 左右的混合碱试样,溶解后用已标定的HCl标准溶液,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滴定,根据前后两次消耗HCl的体积判断试样的成分。
结果表明,该试样为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
二、实验目的1.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以及移液管的使用。
2.掌握用双指示剂法判断混合碱的组成及测定各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3.进一步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三、实验原理混合碱是NaOH;和Na2CO3或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
欲测定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可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的情况,选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分别指示第一、第二终点的到达,即“双指示剂法”。
此方法简便、快速,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广泛。
在滴定时,先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浅粉色,这是第一个滴定终点,此时消耗HCl V1(mL),溶液中的滴定反应为:Na2CO3+HCl=NaHCO3+NaCl , NaOH+HCl=H2 O+NaCl ,再加入甲基橙试剂,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此时反应为:NaHCO3 + HCl=NaCl+H2 O+CO2↑,消耗HCl的体积为V2(mL)。
若V1>V2时,试液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NaOH和Na2CO3的含量(百分含量),若V1<V2时,试液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
同时计算将Na2CO3与NaHCO3转化为Na2O的形式,计算出试样总碱度。
四、主要仪器和试剂酸式滴定管 25.00ml、分析天平、容量瓶 250mL、移液管 25.00mL、量筒10ml、盐酸 0.2mol·L-1、酚酞 2g·L-1乙醇溶液、甲基橙(0.2%)、混合碱试样。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实验报告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
实验原理:双指示剂法是一种通过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来测定酸碱滴定终点的方法。
本实验利用了指示剂溴酚蓝和溴甲蓝。
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滴定管、容量瓶、酸碱溶液烧杯、磁力搅拌器。
2.试剂:已知浓度的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
实验过程:1.实验前准备:将滴定管清洗干净,用盐酸或硫酸溶液洗涤,并用水洗净。
2.称取适量待测混合碱放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摇匀溶解。
3.取少量溶液放入酸碱溶液烧杯中,加入少量溴酚蓝和溴甲蓝溶液。
4.将磁力搅拌器放入酸碱溶液烧杯中,并打开搅拌器。
5.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液体,滴定至溶液颜色从蓝色变为绿色,并持续搅拌直至颜色稳定。
6.记录滴定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滴定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及已知盐酸浓度,计算出待测混合碱中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摩尔量。
进一步计算出两者的摩尔分数。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处理的结果,可以得到待测混合碱中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摩尔量和摩尔分数。
实验讨论:1.实验中使用了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如何?2.实验中是否存在误差?如果存在误差,可能的原因是什么?3.实验中是否存在改进的空间?如果有,应该如何改进?实验结论:通过双指示剂法,我们成功测定了混合碱中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摩尔量和摩尔分数,并得出了最终的结果。
实验结果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1.《化学实验原理与技术》,杨强,高等教育出版社。
2.《物理化学实验教程》,李三才,化学工业出版社。
混合碱的测定-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NaOH与Na2CO3含 量的原理
2.了解双指示剂的优点及使用。 3.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4.掌握定量转移操作的基本要点。
二、实验原理
双指示剂法 方法:取一份试样
试样
H+ 酚酞
V1
H+
V2
甲基橙
NaOH 过程:Na2CO3
NaHCO3
①V1=V2
②V1≠0, V2=0 ③V1=0, V2≠0
⒉用移液管吸取碱溶液要准,放入锥形瓶后所加水
是否也要准,为什么?
H+ 酚酞
H2O HCO3HCO3-
H+ 甲基橙
H2CO3
红色 V1 微红色或无色 黄色 V2 橙红色
NaOH Na2CO3 NaHCO3
PP H2O
MO
V1=V2 V1≠0, V2=0 V1=0, V2≠0 V1>V2 V1<V2
V1
NaHCO3 NaHCO3(pH=8.3)
H2CO3
V2 H2CO3(pH=3.9)
2、测定:盐酸标准溶液浓度:
试样溶液的体积(ml) HCl溶液开始读数(ml) HCl溶液最后读数(ml)
HCl溶液的体积V1 HCl溶液开始读数(ml) HCl溶液最后读数(ml)
HCl溶液的体积V2 HCl溶液的总体积(V1+V2)
V1与V2关系 组成及质量分数表达式
20.00ml
20.00ml
Na2CO3 ; NaOH
NaHCO3 ;
NaOH+Na2CO3 ;
Na2CO3+NaHCO3 ;
V1>V2 NaOH+Na2CO3 ;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剂法)1 实验⽬的 (1) 了解酸碱滴定法的应⽤。
(2) 掌握双指⽰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和组成成份的判别及计算⽅法。
2 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Na2CO3与 NaOH 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
欲测定同⼀份试样中各组份的含量,可⽤HCl标准溶液滴定,选⽤两种不同指⽰剂分别指⽰第⼀、第⼆化学计量点的到达。
根据到达两个化学计量点时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便可判别试样的组成及计算各组份含量。
在混合碱试样中加⼊酚酞指⽰剂,此时溶液呈红⾊,⽤HCl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由红⾊恰好变为⽆⾊时,则试液中所含NaOH完全被中和,Na2CO3则被中和到NaHCO3,若溶液中含NaHCO3,则未被滴定,反应如下:NaOH + HCl = NaCl + H2O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 设滴定⽤去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V1(mL) ,再加⼊甲基橙指⽰剂,继续⽤HCl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由黄⾊变为橙⾊。
此时试液中的 NaHCO3 (或是Na2CO3第⼀步被中和⽣成的,或是试样中含有的)被中和成CO2和H2O。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 H2O 此时,⼜消耗的HCl标准溶液(即第⼀计量点到第⼆计量点消耗的)的体积为V2(mL)。
当 V1 > V2时,试样为Na2CO3与NaOH的混合物,中和Na2CO3所需HCl是分两批加⼊的,两次⽤量应该相等。
即滴定Na2CO3所消耗的HCl的体积为2V2,⽽中和 NaOH 所消耗的 HCl的体积为(V1 –V2) ,故计算NaOH和Na2CO3的含量公式应为: 当V1 < V2时,试样为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此时V1为中和Na2CO3时所消耗的HCl 的体积,故Na2CO3所消耗的HCl的体积为2V1,中和NaHCO3消耗的HCl的体积为(V2–V1),计算NaHCO3和Na2CO3含量的公式为: 式中,m s为混合碱试样质量 (g) 。
混合碱的测定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NaOH和Na2CO3含量的原理。
2.了解混合指示剂的使用及其优点。
3.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4. 掌握定量转移操作的基本要点;二、实验原理混合碱是不纯的碳酸钠,它的主要成份为Na2CO3,此外,还含NaOH或NaHCO3,以及Na2O、Na2SO4等杂质,当用酸滴定时,除Na2CO3被滴定外,其中杂质如NaOH或NaHCO3也可与酸反应。
因此,总碱度常以Na2O的百分含量来表示。
如果需要测定混合碱中Na2CO3或NaHCO的含量,则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分析,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即在混合碱的试液中先加入酚酞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
此时试液中所含NaOH完全被中和,Na2CO3也被滴定成NaHCO3,反应如下:NaOH + HCl = NaCl + H2ONa2CO3+ HCl = NaCl + NaHCO3设用去HCl标准溶液为V1mL。
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此时NaHCO3被中和成H2CO3,反应为: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设此时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2mL。
根据V1和V2可以判断出混合碱的组成。
设试液的体积为VmL。
当V1>V2时,则说明碱样系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其中,Na2CO3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V2mL,NaOH则为(V1- V2)mL;反之,若V1﹤V2时,则说明碱样系Na2CO3和NaH CO3的混合物,它们消耗HCl标准溶液分别为2V1和(V2- V1)mL。
若酸的准确浓度已知,即可分别算出各成份得百分含量。
三、步骤:1.称样、溶解准确称取混合碱试样0.5~0.6克(称准至第四位小数,为什么?)于小烧杯中,加水约20 mL,用玻璃棒搅动促使其溶解,将溶液沿玻璃棒转入100 mL容量瓶中,(应注意什么?)再用少量水洗烧杯和玻璃棒3~4次,所洗溶液均转入容量瓶内,,继续加水,最后小心稀释至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2901 25.00 0.1003mol / L 105.99 24.26 10 3 250.0 2 1.2901 25.00 0.1080mol / L 105.99 22.54 10 3 250.0 2 1.2901 25.00 0.1087mol / L 105.99 22.39 10 3 250.0 2 1.2901 25.00 0.1083mol / L 105.99 22.48 10 3 250.0
NaOH
RSD%
S 100% x
0.17 2 0.07 2 0.232
54.93
3 1
100% 0.379% 0.38%
还可以进一步对于偏差较大的可疑数据,按 Q 检验法进行检验,决定其取舍;计算出数 据的平均值(X)、标准偏差(SX)等;按要求的置信度求出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2.关于碳酸钠的计算
VHCl (mL)
实验名称: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含量 时间:2014-5-27 地点;第三综合楼 614 指导教师:张玉 操作人:王宁
取 25.00mL 混合碱样品于 250mL 容量瓶定容。 再取稀释后的混合碱溶液 25.00mL 加两滴 酚酞,用标准盐酸溶液滴至溶液由红色变至略带粉红色,记下消耗盐酸体积 V HCl 1 ;再加一 滴甲基橙,继续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记下第二次滴定消耗盐酸体积 VHCl 2 。 混合碱样品 标准溶液 c HCl (mol/L) 1
1 混合碱稀释十倍体积(mL) 25.00 20.87 4.18 55.10
2 25.00 20.78 4.12 55.00 54.93
3 25.00 20.71 4.14 54.70
V1 V2
HCl
(mL) (mL)
HCl
NaOH (%)
Na OH (%)
相对平均偏差 d RSD%
x
(%)
H
Ka1 c a 4.3 10 7 0.04 1.3 10 4 mol L1
PH 3.89
甲基橙作指示剂,用 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显橙色即为第二终点。 三、 操作步骤 取 25.00mL 混合碱样品于 250mL 容量瓶定容。 再取稀释后的混合碱溶液 25.00mL 加两滴 酚酞,用标准盐酸溶液滴至溶液由红色变至略带粉红色,记下消耗盐酸体积 V1;再加一滴甲 基橙,继续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记下第二次滴定消耗盐酸体积 V2。 四、数据处理 混合碱样品 标准溶液 c HCl (mol/L) 1.3171g/25.00 mL 0.1083
0.29 0.38
Na CO (%)
2 3
36.56
36.04 36.29 0.47 0.70
36.28
Na CO (%)
2 3
相对平均偏差 d RSD% 1.关于氢氧化钠的计算
x
(%)
NaOH
cHCl V1 V 2 103 M NaOH m试样 25.00 / 250.0
3 指示剂的选择 第一计量点时,生成的 NaHCO 3 是两性物质
H
Ka1 Ka 2 4.3 10 7 5.6 10 11 4.9 10 9 mol L1
PH 8.31
酚酞作指示剂,用 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好褪色(或略带粉红色)即为第一终点。 第二计量点时,生成 H 2 CO3 ,而 H 2 CO3 溶液的饱和溶度为 0.04mol L1
八、原始数据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模板) (一)原始数据的记录 实验名称:盐酸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时间:2014-5-27 地点;第三综合楼 614 指导教师:张玉 操作人:王宁
1.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取浓盐酸 2.5mL,稀释至 250mL。 2.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 减重称量约 1.2g 无水碳酸钠一份, 定容至 250ml,用移液管移取无水碳酸钠溶液 25ml 标定盐酸,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即是终点。
1.3171g 25.00ml
0.1083 2 3
混合碱稀释十倍体积(mL) 酚酞变色 HCl 读数(mL) 甲基橙变色 HCl 读数 (mL)
25.00 20.89 24.95 0.02 20.87 4.18
25.00 20.78 24.90 0.00 20.78 4.12
25.00 20.75 24.93 0.04 20.71 4.14
Na CO
2 3
c HCl (2V2) 10 3 M Na2CO3 2 m试样 25.00 / 250.0
MNa2CO3=105.99
Na CO 1
2 3
0.1087 (4.18 4.18) 10 3 105.99 36.56% 2 1.3171 25.00 / 250.0 0.1087 (4.12 4.12) 10 3 105.99 36.04% 2 1.3171 25.00 / 250.0 0.1087 (4.14 4.14) 10 3 105.99 36.28% 2 1.3171 25.00 / 250.0
V Na 2CO3 (mL)
VHCl (mL)
c HCl (mol/L)
c HCl
(mol/L)
相对平均偏差 d
x
RSD%
1.计算溶液浓度
c HCl
2 m Na2CO3 25.00 M Na2CO3 V HCl 10 3 250.0
M Na2CO3 =105.99
c HCl 1
基准物 m Na2CO3 (g) 平行实验 1
1.2032 2 25.00 22.56 0.02 22.54 3 25.00 22.43 0.04 22.39 4 25.00 22.48 0.00 22.48
V Na 2CO3 (mL)
HCl 终读数(mL) HCl 初读数(mL)
25.00 24.34 0.08 24.26
HCl 初读数(mL)
V HCl 1 (mL)
VHCl 2 (mL)
(二)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盐酸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一、 目的要求 1 掌握用无水碳酸钠作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标准溶液的原理与方法。 2 熟悉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 3 熟悉酸式滴定管的操作。 二、 方法原理 1 配制和标定的依据。 盐酸标准溶液不能直接配制,只能采用标定法配制。 基准物 Na 2 CO3 (G.R ) K b1 1.79 10 4 且 K b1C b 10 8 可标定盐酸 。 2 滴定的计算。 滴定反应方程式: Na 2 CO3 2 HCl 2 NaCl H 2 O CO2
4. .相对平均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d
x
100%
RSD % 100 % x
5.实验分析
S
0.0003 2 0.0004 2 0.0000 2
0..1083
3 1
100 % 0.326 % 0.33%
数据 0.1003 mol/L 舍弃是由于第一次滴定终点控制不好,滴定管有点漏液,因此是过失 误差引起的。 五、思考题 1 实验中的锥形瓶是否需要烘干?加入蒸馏水是否需要准确量取? 不需要 2 三份平行实验所耗盐酸体积是否完全一样?为什么?允差范围是多少? 基准物质质量不同,所耗盐酸体积也不一样。允差范围为 20ml~~25ml. 3 如称量时 Na 2 CO3 (G.R ) 吸水,对标定出的盐酸浓度有何影响? 称量时 Na 2 CO3 (G.R ) 吸水,即 m Na2CO3 比实际的偏大,按上式计算,标定出的盐酸浓度 偏大。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一、 目的要求 1 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各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用参比溶液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3 了解混合指示剂的使用及其优点。 二、 方法原理
1 准确滴定依据。 本次混合碱是 NaOH 与 Na 2 CO3 的混合物。 因为 cKb1 > 10-8 2 滴定的计算。 第一计量点时 cKb2 10-8 Kb1 / Kb2 > 104
Na 2 CO3 能分部滴定。
NaOH HCl NaCl H 2 O
Na 2 CO3 HCl NaHCO3 NaCl
c HCl
3 指示剂的选择
2 m Na2CO3 25.00 M Na2CO3 V HCl 10 3 250.0
M Na2CO3 =105.99
化学计量点 PH 值的估算:
H
Ka1 c a 4.3 10 7 0.040 1.3 10 4 mol L1
当 n=4 时 Q90% 表 0.76 ,由于 Q计算 Q0.90% 表 所以数据 0.1003 mol/L 应舍弃。 3.盐酸标准溶液浓度
c HCl
0.1080 0.1087 0.1083 0.1083mol / L 3 0.0003 0.0004 0.0000 100% 0.1275% 0.13% 3 0.1083
PH 3.89 可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由黄色到橙色 30S 不褪色即是终点
三、 操作步骤 1.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小量筒取浓盐酸 2.5mL,加水稀释至 250mL 混匀即得。配好的溶液转入试剂瓶中。
2.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 精密称取在 270~300℃干燥至恒重的无水碳酸钠约 1.2g 一份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后 定量转入 25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标线。用移液管取三份无水碳酸钠溶液(每份 25.00mL) 分别于三个锥形瓶(250mL)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两滴。用待标定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 由黄色变为橙色即是终点,记录所消耗盐酸的体积。 四、数据处理 基准物 m Na2CO3 (g) 平行实验 1 25.00 24.26 0.1003 舍弃 (%) 1.2091 2 25.00 22.54 0.1080 3 25.00 22.39 0.1087 0.1083 0.13 0.33 4 25.00 22.48 0.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