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民族
中国邮票目录大全(2012版)

孙中山诞生九十周年 全国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 我国自制汽车出厂纪念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 世界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 武汉长江大桥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 胜利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马克思诞生一四O周年纪念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 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第四届代表大会 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 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小全张) 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十周年 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邮电部长会议 载军和国际合作大会 国际学联第五次代表大会 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 北京电报大楼落成纪念 中国人了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 一九五八年钢铁生产大跃进 三八国际妇女节 一九五八年农业大丰收 国际劳动节 1889-1959 “五四”运动四十周年 世界和平运动 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十周年 中捷邮电技术合作 第25届世界乒乓锦标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一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二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三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四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五组) 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全国工业交能展览会 遵义会议二十五周年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十周年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十周年 弗伊列宁诞生诞生九十周年 庆祝匈牙利解放十五周年 庆祝捷克斯洛伐克解放十五周年 恩格斯诞生一四O周年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
四、中国邮票---“纪”字纪念邮票
纪1 纪1 纪1 纪1 纪2 纪2 纪2 纪2 纪3 纪3 纪3 纪3 纪4 纪4 纪4 纪4 纪5 纪5 纪5 纪5 纪6 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再版 东北贴用 东北贴用再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 再版 东北贴用 东北贴用再版 世界工联亚洲澳洲工会会议纪念 再版 东北贴用 东北贴用再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 再版 东北贴用 东北贴用再版 保卫世界和平 再版 东北贴用 东北贴用再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一周年纪念
地图邮票见证前南地区的国家变迁(下)

台旁都有一根气 初 的东欧剧变 中, 动管道用于把大 克 罗地亚举行全 民 量的钞票及时送 往账房 ,在一些 医院里也用气动 管道传送药品或 文件。
・
公决 ,占克境 内领
土四分之 一的塞族
区因反对克 独立而 成立 自己的非 法政
权 ,由此 引起的流 司1
2 ・ 6
赖着与西方主要 大国的 快摆脱了南斯 拉夫危机 的影响 ,是东欧经济转 图1 8 轨国家中形势最好的国家之一,20年斯洛文尼亚还成 03
导致两族问发生流血
冲突 ,引 发议 会 内激
烈斗争。图2和图2是马其顿邮票中的部分地图票。 1 2 也许是民族性格 ,也许是规律必然。历史似乎总 是在重演着 相似的一幕 :公元前4 世纪世界征服者 、 马其顿人亚利 山大国王,铁骑曾纵横于欧亚欧非大陆
50多公里 ,可亚利山大死后,其庞大的帝国便被手下 00
为前南地 区第一个加入欧盟的国家。图2是斯洛文尼 O 亚 为纪念独立1 5 周年发行的地图票。
马其顿是前南各 国中唯一未经武装冲突而实现和
平独立的新 国家 ,可独立后的 1子却过得异常艰难 。 3 原来历史上马其顿的概念要 比目前的地域大许多 ,包
但使用气动 管道 传送轻小物 品的
技术在很多地方 还有使用。如在
图5 V 图6
持起一个相对稳定的局势。可这种靠一纸协议维系的
国家能在多久时间内维持和平呢?图l平 图l分别是波 6I 7 1 黑发行的部分地图票。 2 世纪9 年代 O O
海 外一些大型超
市里 ,每 个 收银
( 0 6 笨1坶2 世纪9 年代初脱 离南斯拉夫独 立的 国 0 0 家也并非一路坦途 ,由于 内部的、历史的、民族的矛
邮票上的中国──历史与文化

邮票上的中国──历史与文化
陈宇
【期刊名称】《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
【年(卷),期】2000(000)005
【摘要】弹指间八年过去了,我国多媒体出版业在这段时间里从无到有,渐成规模。
金盘公司所创制的《邮票上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多媒体光盘(以下简称《邮票》),以中国大陆第一张多媒体光盘的身份,永久地载人了这个产业的光荣史册。
1991年,清华大学参与投资的高电公司与香港喜多来投资集团达成了
合资创立大陆地区的第一家多媒体公司──北京金盘电子有限公司的意向协议书。
陆达博士在受命筹建公司的同时开始组织选题,《邮票》光盘便在此时应运而生了。
《邮票》光盘当时准备收录大陆自1868年清朝海关大龙邮票至1991年间除日伪政权之外各政权组织所发行的全部邮票。
为此,金盘公司委托周先等人负责文稿的整理,双方协商确定了邮票资料
【总页数】1页(P58-58)
【作者】陈宇
【作者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略谈邮票上的中国宗教文化
2.外国邮票上的中国算盘文化
3.新中国邮票上的中国古代商业文化
4.新中国邮票上的中国古代商业文化
5.牛题材邮票的文化内涵与生肖牛票上的中国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居普通邮票欣赏

民居普通邮票欣赏民居普通邮票欣赏2011-07-10 13:59为了反映我国各地的不同民居建筑,邮电部从1986年4月~1991年6月陆续发行了四组共21枚民居系列普通邮票。
这套邮票由21种传统民用住宅形式组成。
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民居邮票是原邮电部于1986年4月1日开始发行的,至1991年6月11日止,历时15年,共计发行4套21枚。
它们分别是编号普23,14枚,普25,2枚,普26,3枚,普27,2枚。
从面值设置上分别是1分(内蒙古)、1.5分(西藏)、2分(东北)、3分(湖南)、4分(江苏)、5分(山东)、8分(北京)、10分(云南)、15分(广西)、20分(上海)、25分(宁夏)、30分(安徽)、40分(陕北)、50分(四川)、80分(山西)、90分(台湾)、1元(福建)、1.1元(浙江)、1.3元(青海)、1.6元(贵州)、2元(江西)等21种,面值共计人民币10.845元。
票面上的民族建筑,造型生动,图案漂亮,是一套民族气息较浓厚的好票。
21枚《民居》邮票展示了21个省市的民间建筑,风格各异的民居是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瑰宝,是勤劳的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秦砖汉瓦江南水乡式的江苏民居,四合院式的北京民居,石库门式的上海民居,竹楼式的云南民居,窑洞式的陕北民居,庭院深深的江西民居,东西折厢式的湖南民居,360度圆盘式的福建民居,层峦叠嶂山城式的四川民居…画面把各地民居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令人如身临其境浮想联翩。
面值排序邮票名称面值发行日期(21-1):内蒙民居,面值1分,1986年5月15日发行。
【写物】龙形邮票_400字

【写物】龙形邮票_400字
龙形邮票是我国邮政系统发行的一种特殊邮票。
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华文化中最具
象征意义的神兽——龙。
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威严的形象。
龙形邮票的发行,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
龙形邮票的设计非常精美,它以龙为主题,通过独特的图案和色彩,展现了龙的神秘
和威严。
邮票的边缘采用了较为暗淡的颜色,使得龙的形象更加突出。
邮票的中间以清晰
的龙形图案为主,龙的身姿矫健有力,头部龙角狰狞,龙爪锋利有力,整体呈现出一种强
大的气势。
邮票的背景上,还可以看到云雾缭绕,彩云飞舞的景象,给人以一种神秘瑰丽
的感觉。
邮票上还有一些文字和标志性的图案,如国徽、邮局标志等,使得整个邮票更加
完整和富有纪念意义。
龙形邮票是一种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邮票,它的发行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
扬和传承,也是对我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和邮政业的发展的推动。
龙形邮票的设计精美,寓
意深远,不仅成为邮票收藏家们追逐的目标,也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精神的象征。
我
们应该从龙形邮票中体会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卓越成就的民族,在新时代
中继续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为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家福中的各民族

全家福中的各民族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集邮》
【年(卷),期】2001(000)011
【摘要】JI6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小型张是第一次在一枚邮票上画
出我国56个民族的“全家福”,图稿作者就是后来设计J999-JJ《民族大团结》
邮票的周秀青同她的丈夫金捷中。
【总页数】2页(P16-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94.1
【相关文献】
1.中国边境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农村社会结构实证研究--对小马店村各民族关系的个案调查 [J], 李权
2.预科至正科的演进——从福中矿务学校到福中矿务专门学校 [J], 薛毅
3.全域生活方式,从幸福中来到幸福中去 [J],
4.在关键符号中探寻中国各民族间的“重叠共识”——“中国各民族关键符号研究”首期工作坊综述 [J], 李生柱;杨定玉;;
5.卓郎赐来福山东客户日暨技术交流会成功召开赐来福中国工厂第50万BD转杯纺纱锭落户三和纺织赐来福中国工厂第100万新型青泽环锭纺纱锭落户华兴纺织[J], 宋富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辰年邮票文案

甲辰年邮票文案1、一枚甲辰年的特别邮票,传承着国家的历史与文化。
2、这是一枚珍贵的甲辰年邮票,寓意着时代的变迁与传承。
3、邮票上的图案,展现了古老文明和现代社会的交融。
4、甲辰年邮票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的和谐统一。
5、这枚邮票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代表了国家的精神风貌。
6、邮票上的图案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蓬勃发展。
7、甲辰年邮票彰显了国家的悠久历史和繁荣发展。
8、这枚邮票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9、邮票上的印制图案,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10、甲辰年邮票为人们带来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
11、这枚邮票携带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精神。
12、邮票的发行意味着国家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高度重视。
13、甲辰年邮票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
14、邮票上的图案,勾勒出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15、这枚邮票见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文化的传承发展。
16、甲辰年邮票所传达的信息是国家前行的动力和文化繁荣的保障。
17、邮票上的图案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
18、这枚邮票承载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光辉历程和文化成就。
19、甲辰年邮票的发行意味着国家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20、邮票上的图案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21、这枚邮票是对中国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22、邮票背后蕴含了国家对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的深刻理解。
23、甲辰年邮票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动写照和历史长河的镜鉴。
24、邮票的发行体现了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支持。
25、这枚邮票渗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和传统智慧。
26、邮票上的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启迪和影响。
27、甲辰年邮票彰显了国家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28、邮票所代表的意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推广。
29、这枚邮票为人们呈现了古老的历史与现代的生活,反映了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邮票上的古代科学家

邮票上的古代科学家邮票,既是国家发行的邮资凭证,又因其浓缩了历史进程,凝聚了各国文化,反映了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而被称为“国家名片”。
以“国家名片”的,记录人类宝贵的文化和遗产。
在众多的人物系列邮票中,中国古代科学家是一个重要的选题。
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很多领域,都曾居于世界地位。
用英国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的话来概括,就是“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为了展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仲仪拓普中国邮政已经发行了四套《古代科学家》纪念邮票,16位有着突出科技成就的古代科学家荣登方寸。
他们是:张衡、祖冲之、僧一行、李时珍、蔡伦、孙思邈、沈括、郭守敬、李冰、贾思勰、徐光启、黄道婆、扁鹊、刘徽、苏颂、宋应星。
1.纪33《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第一组) 1955.8.25中国邮电部分别于1955年8月25日、1956年1月1日发行纪33《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邮票和小型张,每套各4枚。
该邮品由孙传哲设计,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印制。
为了展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树立古代科学家的丰碑,国家邮电部于1955年起有计划地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系列邮票,本套邮票为第一组,全套4枚,并于次年发行同图小型张4枚,主图均依据我国画家蒋兆和创作的科学家张衡、祖冲之、僧一行、李时珍的画像实行设计。
“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的第一组图案均采用了我国人物画画家蒋兆和创作的原画。
蒋兆和的人物画采用传统中国人物画的表现方法,以线为主要手段,同时巧妙地把中国山水画的手法引入人物画中,在此基础上又吸取了西画素描的技法以及对体面、空间、光线的处理,进而丰富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力,使笔下的人物形象,尤其是神情的表现,更为生动准确,表现出画家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及小型张在30年邮票评选中评为邮票。
李时珍是中国明代的医学与药物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少数民族邮票大全1、蒙古族介绍现有人口4806849 人。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被誉为“草原骄子”。
2、回族介绍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3、藏族介绍有人口4593330 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4、维吾尔族介绍""维吾尔""是民族自称。
史籍记载: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牧民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5、苗族介绍主要分布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
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6、彝族介绍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人口有6572173 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7、壮族介绍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有人口15489630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地。
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8、布依族介绍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9、朝鲜族介绍有1920597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其余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些城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
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10、满族介绍现有人口9821180 人。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11、侗族介绍现有人口2514014 ,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的黔东、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县。
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12、瑶族介绍现有2134013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等省区。
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呼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13、白族介绍有人口1594827 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14、土家族介绍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15、哈尼族介绍现有人口1253952 人。
绝大部分集中聚居于滇南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16、哈萨克族介绍有人口1111718 人。
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甘肃、青海等部分地区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17、傣族介绍人口1025128。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靠边境的弧形地带,西双版纳傣族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元江、新平等自治县。
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18、黎族介绍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东方、白沙、陵水、昌江黎族自治县和乐东、琼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19、傈傈族介绍人口有574856人云南北部努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四县,是傈僳族的主要聚居区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20、佤族介绍现有人口351974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等县。
佤族自称“阿佤”,是周秦时期“百濮”的一支。
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21、畲族介绍现有6 3 0 3 7 8 人,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其余分布在江西、广东和安徽省境内。
其聚居点多为数十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寨,因而形成典型的散居与杂居特点。
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22、高山族介绍现有人口40万,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其余3000多人,散居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23、拉祜族介绍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24、水族介绍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25、东乡族族介绍现有人口373872。
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26、纳西族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27、景颇族介绍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梁河五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28、柯尔克孜族介绍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斯、昭苏、额敏等县。
柯尔克孜族世代过着以游牧为主,兼事农耕的生活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29、土族介绍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乡”,土族191624口人大都居住在这儿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30、达斡尔族介绍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31、仫佬族介绍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9 0 %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32、羌族介绍主要聚居区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县。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
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33、布朗族介绍现有人口82280,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和西定、巴达、打洛山区,其余的散居在临沧、思茅等地。
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34、撒拉族介绍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州县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35、毛南族介绍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县,毛南族以农业为主,以饲养业和副业为辅,主要种植杂粮、少数地区种植水稻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36、仡佬族介绍现有437997人。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37、锡伯族介绍现有人口83629人。
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38、阿昌族介绍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和梁河县。
screen.width-400)this.width=screen.width-400" border=0>39、普米族介绍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北高原的兰坪老君山和宁蒗的牦牛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