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 ] E P 高职 高专英语 教 育 中的作 用 1 S在 付 大安 、王旭 中 国成人教育2 0 年5 07 月 辽 宁 省 教 育 科 学 “ 一 五 ”规 划 立 项 十 课 题 高职 专业英 语教 学模 式改革 与创新研
究》J0D27 G 9 B 9
我 们 为 此 自编 了 5 校 本 教 材 分 别 应 本 用 于 机 械 系 、 电 器 系 、 计 算 机 系 、 工 商 管 理 系 、 商 贸 旅 游 系 。 而 所 谓 现 场 教 学 就 是 让 学 生 走 出 教 室 , 在 实 训 室 进 行 教 学 , 各 系 实 训 要 求 各 有 不 同 , 以 便 学 生 能 够 提 高 英 语 运 用
的偷 值 ,
旦 匿圆 鱼鱼 匿
高职 院校 专业英语教 学模 式的创 新
杨 可心 (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沈 辽宁沈阳 )
关 键 词 : 英语 教 育教 学模 式 ;现 场教 学;教 学 内容;教 学方法 高职专业英语教学 的现状 随 着各普 通高校 的大 量扩 招,英 语较 好
一 .
的 学 生 进 入 了 重 点 院 校 , 而 英 语 一 般 的 学 生 进 入 了 一 般 院 校 , 而 那 些 英 语 不 好 的 则 流 入 了高职院校 。大部 分学 生英语 基础较 薄弱 , 而 且 水 平 亦 参 差 不 齐 , 学 习 的 目的 较 盲 目 , 对 学 生 不 感 兴 趣 , 学 习 没 有 动 力 。 因 此 在 英 语 教 学 中 多 数 教 师 觉 得 不 是 很 得 心 应 手 , 教 学 效 果 不 能 令 人 十 分 满 意 , 学 生 所 掌 握 的 英
语 知识 、技 能也 是不如 人意 。专业 英语 的教 学 不 应 当再 采 用 “ 言 分 析 + 英 汉 翻 译 ” 的 语 教 学 方 法 , 因 为 它 与 专 业 英 语 的教 学 要 求 不 相适 应 。这 就要求 英语 教育 教学模 式就 要求 同 生 产 紧 密 结 合 。 高 职 英 语 教 学 模 式 必 须 在 教 育思想 、教学 内容 、课程 设置 、教学 方法 n 叫 ” 诸方面探索新的思路和理论 。
高职英语专业语言基础课程“主题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英语 专业 人才 培养 目标 ,打破传 统 的学 科 教 育思 想 束缚 ,以“ 需” “ 必 、够用 ” 为原 则 , 提高 语 言应 用 能 以
力 为 目标 建立 新 的教学模 式 。
多所 高职 院校 中 , 大多 数开设 有 英语 相关 专业 , 绝 教 学水 平 的高 低 关 系 到 数 以万 计 高 职 学 生 的 切 身 利
p o c ) 即“ ra h , 整体语 言 教学 ” 一 体 化 ” 学 倡导 者 。“ 教 认 为语 言不 能肢 解 成 孤 立 的 成分 , 为 语 言 木桶 的 因 总 容量并 非 简单 的 因素相 加 , 而是 理解 能力 、 析能 分
为 满 足 教 学改 革 需要 , 题 组 一 年 多 的时 间 里 课
益, 其语言 技能 的高 低直 接影 响今 后 的生存 和发 展 。
2 英 语 “ 题 教 学 模 式 ” 理 论 基 础 及 研 究 主 的
现 状
主 题 教 学 法 (h me b sd a po c ) 指 以 te — ae p ra h 是
1 高 职 英 语 专 业 基 础 课 教 学 的现 状 和 弊端
因此 , 何孤 立 的教学 模式 都 是事 倍功 半 的 。而 且 , 任
五种 技 能的 交叉使 用 使 英 语 变得 更 适 合 交 流 , 利 有 于创 设 真实情 境 , 有 利 于 训 练 学 生 的综 合 语 言 能 并 力 。近 年来 , 国一些 英语 教 学专 家 、 我 学者 就主题 教 学模 式 和整体 语言 教 学在英 语 教 学 中的应 用开展 了
讨论 : 惠兰 ( 9 8 、 建 东 ( 0 7 、 慧 ( 0 8 等 应 19)宝 20)王 20 )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英语人才,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估体系等方面探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课程内容改革随着市场对英语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内容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传统的英语课程主要注重对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讲解,但缺乏实际运用的机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力不足。
可以通过增加口语、写作、听力和阅读等实用技能课程,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英语,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应该加强行业对接,突出专业性。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需要不同程度的英语能力。
英语课程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设立专业英语课程,强化相关行业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不断加深,学生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英语课程可以增加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内容改革相配套的是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主要以师生面对面讲解为主,缺乏互动和实际操作。
现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线上教学平台,开设在线课程、英语角、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和交流,扩大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
可以引入项目式教学模式。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实践和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立项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解决,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英语课程中,可以引入项目式教学模式,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或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还可以推行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通过互助和讨论,促进共同学习。
在英语课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作业等形式,让学生进行互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高职英语专业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语 口语 教 学模 式 。
1 .单 词 快反 ( 头脑 风暴 ) — 突破词 汇 —
、
高职 英语 口语教 学 现状 分析
高职 院校英 语 专业学 生 由于入 学基 础差 , 汇 量小 , 词 往往 口 语发 音不 准 、说话 不流利 ,且听 力很 差 ,无 法用 英语 进行 交 流 。
・
中外教 育研 完 ・
20 09年 9月 N 9 O.
高职英语专业英语 口语课堂学院
【 要】 摘 面对当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英语 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融合 自身实践经验构建 了基于行为主义和交互学习理论的高
职 英语专 业英 语 口语教 学模 式。 【 关键词 】高职英语 口语教学模 式 行为主义
tela nngt e r fBe viu im ndI e a to s swe l shi wn a hnge p re c . h ri oyo e h ha o rs a r cinim a l so nt a t c i x e n e e i
【 y od 】 rfsi a clg n lh noaE gi as o t cig dl eai r m n rco i Ke r s Poes nlol e g s A l n lhc s om ah e w o e E i r s l r e n mo B hvo i It at n m us e i s
单词 可谓 是英语 语 言 中的一 个相 对小 的元 素 , 是语 言 的建 筑 材料 , 学英 语 首先 要将 单词— — 这个 根基 打好 。笔 者认 为首先 要 熟练 常用 词 ,做到 看见 实物 就能 将相 对应 的英语 单 词脱 口而 出 , 大脑基 本 不假 思索 , 成一 种 固定 的英语 思维 模式 。在 这里需 要 形 指 出的是 ,中国学 生一 般 只是机 械地 去记 单词 的汉 语意 思 ,这一 学 习弊端 造成 所有 单词 都按 照 中文意 思记 入大 脑 的记忆 单元 , 而 “ 取 ”的时候 必将按 中文 意思来 “ 提 搜寻 ”英文单 词 , 样学 生 这 就不 可避 免地 按 照中文 思维 来表 达 自己 的思想 , 际上 这是单 词 实 不熟 练没 有形 成英语 思 维 的缘故 。因此笔 者不 仅建议 学 生每天 睡 前把 学过 的基 础词 汇 ,按音 标读 一遍 ,每次不 少于 1 5分钟 ,达 到看 到汉 语能 够立 刻说 出英 语单 词为 止 , 课堂 上更 是要 求学生 进 行5 分钟基 础 单词 头脑 风暴 。 信肯定 会有 人对 此 方法产 生质 疑 , 相 认 为 基础 词汇 , 大学 生未 免太 过浅 显 , 对 实际上 越 是浅显 的东 西 , 在心 理上 就越 容易 忽 略 , 基础单 词所 涉 及到 的基 本上都 是平 时 而 生活 中经 常用 到 的词 , 况且 中国学生 普遍 喜欢 用大 词 ,事实 上真 正地 道 的英语 口语 是短 小 、活泼 、生动 的短 语 ,而 这些 短语 大部 分 由小 词 和基本 词构 成 。同时 ,要知 道高 职生 大多对 基础 英语 单 词还 有很 多 “ 账 ” 欠 。所 以对 于想 真 正学 好 口语 的高 职生 来说 ,
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

合高职生特点、 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多媒体课件 。
三是课 堂教 学改 革 。使课 堂教 学 活起 来 的教学 过程 , 实际是知识能力 的传授 、 转化过程, 是教师 的 传 授 和学 生 的学 习 的统 一活 动 , 由教师 、 生 、 是 学 教 材 等多种 因素 组 成 的复 杂 过程 。在 教 学 过程 中 , 各
础英语教学的课堂活动 、 内容侧重基本一致 , 未能体
现出专业英语的教学特色; 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受 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 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讲的 还是“ 聋子英语 “ 、 哑巴英语” 现行 的教学 中确实 ; 有些不协调的现象。好些教师就根据教材 的内容 ,
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 , 再加上许多教材的形式 、 内容
21 年 9月 01
包头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J U N LO A T U O A I N L& T C N C LC L E E O R A F B O O V C TO A E H IA O L G
S pe e. 0 e tmb r 2 1 1 Vo . 2 No 3 1 1 . .
一
,
容教学相结合的“ 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 将学生欲 , 从事的专业与语言学习相结合 , 过使用英语来掌 r 通 握本学科的基本技能 , 是交际功能语法教学的延申。
是高职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强弱反映其综合
能力和素质 , 决定了他是否能运用英语知识和 阅读 技能来理解英语书面材料 , 是否能高效快速准确地
析, 目 根据 前的专业英语棼学状况, 提出了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芋方向, 意在加强对 专业英语教学的认识 , 提高其教学质量 蛾期能和广大的教学同仁们共 同探索| 条有效扎实专 业 出
“双创”导向下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及模式辨析

“双创”导向下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及模式辨析1. 引言1.1 双创导向下高职英语教学的背景意义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和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双创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意味着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更贴合,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也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将“双创”理念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
通过“双创”导向下的英语教学,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传统英语学习的基础知识,更能够结合实际的职业需求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双创导向下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在当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已成为一种热门趋势,对高职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们需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探索适合“双创”教育的英语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逐渐无法满足高职英语教学的需求。
传统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法、词汇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双创”教育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改进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职英语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移动学习等新技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高职英语教学方法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针对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现状,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应用科技手段,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2.2 传统教学方法与双创导向下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对比传统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初探——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融合

I e od ] n e aE gs eci ;resnl nlhTah gTah gM t d;r e i aTah cm i tn K y r U i r l nlhTah gPo soa Egs eci ;eci e osPo so l ece;0 b a0 w s vs i n f i i n n h fsn ni
微 因此, 大学英语教 学一直被诟病是大学课程里最费时. 费力的一 门课程 针对这一现 象, 本文研 究的主要 内容就是如何将专业英语 教学与基 础英语教学进行整合 . 在高职高专院校 建立一种新型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加 强学生专业水准 . . 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 才
【 关键词 】 基础英语教学 ; 专业英语教 学; 学方 法; 教 专业教师 ; 融合
[ bt c]n e a egslg, hes dn eeti efm i T m r, oee A sa t i r l nlh a ent ci ral gt ei vctnl oee w i t et bnf ll i . / fe clg r U v s i a n o o i n i l l u s i t ' t m o t o l
O 引言 . 随着社会的 日益开放和国际间的广泛交 流. 我国对 于外语 人才的 需求大大增加 . 是我国加入 WT 尤其 O以后 . 对外交流已扩大 到社会的 各个领域 . 各行各业对复合 型人才 . 即既精通专业 , 又有较强外语 能力 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 教育部提 出职业教育“ 以服务 为宗 旨. 以就业为 导 向. 以能力为本 位” 的办学 方向。高等教育 的 目的就是培养 与企 业 “ 无缝衔接” 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作 为高职 院校 . 如何 区别 于普通高 校. 将基础英语教学 与专业英语教学 相结合 . 培养 出适应于社会所需 要的实用型人才是一项值得思考 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 如 何将专业英语教学与基础英语教学进行整合 . 高职高专 院校 建立一 在 种新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作者通过一系列 文献检索 . 发现高职高专 院校 的大学英语 教学 还 是停 留在基础英语教 学阶段 . 主要是 训练学生听说读 写能力 . 而没 有 针对学生 的专业 特色把基础英语 教学和专业英语教 学整合起来 。这 样. 导致学生经过 两年的大学英语 学习 . 英语水平还 是停 留在 高中阶 段. 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下 滑现象 学生在就业 时普遍反 映英语 没有发 挥任何作用 , 与他们所找 的工作毫不相关 . 两年 的英语学 习等于 白学。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如此多的弊端 . 是到 了考虑大学英语何去何从 的时 候了 许多学者针对 这个 问题提 出了各 自的观点 . 的学者认 为应 该 有 把大学英语改为专业英语 . 比如旅游英语 , 经济英语 , 场营销 英语 等 市 等: 也有的学者提 出学术英语 , 行业英语等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 。 大 学英语 教学已经被推 到了风 口浪尖上 . 本文作者认为可 以把基础英语 教学和专业英 语教学 融合起来 . 建立一种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 式 体环境的言语 手段进行选择 对言语环境作限制是专门语言教 学所提 出的特定要求 如果一 门语言课 的内容最接近于学生 的功能需要 . 语 言教学就可能取得最好 的效果 13 .基础英语教学 向专业英语教学的过渡 基础英语教学 .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 理解的普通英语 教学 . 教学 目 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共核部分 , 即听 、 、 写 、 说 渎、 译五大英语 基本技能 各高职高专 院校开设 的大学英语课程无不围绕这个 主体任 务. 表现出对英语语言共核教学的重视 然而我 国英语语法学家章振 邦教授 (0 3 明确提 出“ 20 ) 需要对我 国外 语教育作战 略性 的调整 , 要点 是把普通英语 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 中学阶段去完成 . 以便学生进入高 校时便可关注于专业英语 的学 习 ” 这就从战略 的高度给大学英语教 学改革 指明了新 的方 向。 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 英语教 师应该 那 如何才能做到从基础英语教学 向专业英语教学过渡 呢7
高职高专学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设想及实施方案

高职高专学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设想及实施方案1. 引言高职高专学校作为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设立的教育机构,应当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建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 设想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领域中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我们应当设想一个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课程设置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开设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如商务英语、医学英语、工程英语等。
课程内容应当围绕实际职场应用展开,包括专业术语、写作技巧、口语表达等方面的培养。
b) 教学方法采用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职场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扮演职场上的不同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
c) 教材选择选择与专业领域相关的真实材料作为教材,如商务合同范本、医学研究论文、工程项目报告等。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专业用语和写作格式。
d) 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强调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写作任务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 实施方案为了有效地实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我们建议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方案:a) 教师培训针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
教师需要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特点和要求,熟悉相关领域的英语表达方式。
b) 资源支持学校应当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相关的教材、多媒体设备以及语言实践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提高专门用途英语的应用能力。
c) 实践机会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提供学生实践机会。
通过实习、实训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运用英语,提高专门用途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d) 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估体系,对学生的专门用途英语能力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及案例分析“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
model还译为“模型”、“范式”、“典型”等。
何谓“教学模式”?美国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是这样界定的:“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
”也就是说,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即为教学模式。
其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中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的程序策略体系。
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没有现成的模式,也不允许恪守固定的模式,但这并不是说不需要模式、排弃模式。
因此教师对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是有一定的要求,教学模式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契合,并考虑实际的教学条件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模式。
一、高职专业英语适用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一向是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
近几十年来,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将其归纳成传递接受式、自学辅导式、探究式、概念获得式、巴特勒学习式、抛锚式、范例式、现象分析式、加涅式、奥苏贝尔式、合作学习式、发现式等12大类。
这12大类模式都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根据教学的规律原则而归纳提炼出的包括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内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易学性的教学样式。
它们各有特点,在教学中是选择某个单一模式、还是几个模式相互融合在一起,教师需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而定。
笔者在常年的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曾尝试各种不同的模式,几经磨砺后,遵循教学模式的建构理论,尝试总结出下述两个模式,并在职业学院专业英语教学中运用,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其一,传递接受模式与探究模式相结合的模式传递接受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在用这种方法教学。
其理论基础是行为心理学中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
基本教学程序是: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该模式的优点是: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不足是: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不利于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生的前认知,并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本教学程序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足是:只适宜知识面宽的学生。
所谓传递接受模式与探究模式相结合的模式,就是在了解学生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将两种模式结合取舍,然后运用,可以最大化地提升两种模式的优点,弥补其不足。
基本教学程序是:问题——假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推理——验证——检查评价这是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现状,即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不牢靠,知识面窄,自主能力差,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更是只局限于课本中的概念而制定的一套程序模式。
首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做假设性的解释,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进行教学的核心内容新课的教授。
新课讲授完后,再让学生根据刚掌握的新课内容和知识进行推理验证前面的问题和假设。
而最后的检查评价则是通过学生的课内外作业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二,概念获得模式和抛锚模式相结合的模式概念获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思维研究理论。
布鲁纳认为所谓的概念是根据观察进行分类而形成的思想或抽象化,在界定概念的时候需要五个要素:名称、定义、属性、例子以及与其他概念的相互关系。
基本教学程序是:选择和界定一个概念——确定概念的属性——选择肯定和否定的例子——将学生导入概念化过程——呈现例子——学生概括并定义——提供更多的例子——进一步研讨并形成正确概念——概念的运用与拓展。
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首先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发现概念一些共同属性,掌握这个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本质特征。
学生在获得某个概念后还需要对这个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即引导学生从这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属、种、差别等方面去理解。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可以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
该模式的优点是: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不足是:如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程很难顺畅进行下去。
抛锚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基本教学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该模式的优点是:由于这种模式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行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地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为该理论主要强调的就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学习。
其局限性是:费时费力,适应面窄,不能每节课都使用。
所谓概念获得模式和抛锚模式相结合的模式,亦是将两种模式结合取舍,然后运用。
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将授课内容中的一些重点或概念提取出来,并在实际情境中作为主题创设出来。
基本程序是:选择和界定一个概念——确定概念的属性——创设情境——自主或协作学习——进一步研讨并形成正确概念——效果评价这是针对当前高职课程内容,即基于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而制定的一套程序模式。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如学生就学时只获取了某种职业的基本知识,却没有丝毫掌握从事该职业的一些最简单的技能,当他今后从事该职业时,必须从零开始学习本应该在学校期间就应掌握的初级职业技能,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但实际上这也是职业教育的失败。
如学生就学时获取的某种职业知识有很多是与职业环境接近的情境地得到的,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中还掌握了一些职业技能,当今后从事该职业时,其职业技能的起步点就会高出了许多。
二、传递接受模式与探究模式相结合的模式案例分析选用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胡庭山主编《新职业英语》第一课阅读a great excellence---blue-sky mold (蓝天模具——创造辉煌)从教材的编排来看,这部分打破先教课文后进行语言训练的传统模式,把阅读作为外语教学训练的归结,并通过阅读开拓眼界,进一步提高语感和交际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充分的条件。
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互联网资源,教学过程:从学习观念入手,突破课本及课堂限制,让学生看到和触摸到一个比课堂更大更真切的世界,体现语言与生活的必然联系。
情境设置:假定学生是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销售员,计划参加科技产品国际展览会推销产品,现正在整理向客户介绍的资料。
教师设问:1. how do you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an enterprise and leave a deep impression on customers or help customers believe it? 如何简介企业并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产生信任?2. how do you market products and draw customers’ attention? 如何推销产品、吸引顾客?3. how can an enterprise keep strong competence in marketing? 企业如何保持有大的市场竞争力?学生响应:公司的声誉fame、规模branches、销售市场marketing、export、产品销量amount of sales、售后服务service、客户需求customers’ demands….。
阅读课文,并填写信息fill in information(参看附表1)。
练习巩固(参看附表2):学习实用词组、学习句型sentences patterns learning、以对话形式核对答案check out the answers via dialogue,验证教学效果。
此法适合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或根据个人的知识和生活经历以及受教育的经历,自然地找寻问题答案,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自我学习能力,这是传统的讲授法所不及的。
附表1:附表2:三、概念获得模式和抛锚模式相结合的模式案例分析选用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胡庭山主编《新职业英语》第三课阅读b gear reducer—a great design (齿轮减速器——伟大的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展示各自的手机,说明选购的原则,探讨iphone4s、blue-strawberry、nokia、htc的主要差异,从而概括出手机的设计步骤——1. 技术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产品的结构、性能、外观,设计草图;2. 与客户商讨并做修改;3. 双方达成共识,定稿。
然后引出本课主题:“gear reducer---great design齿轮减速器——伟大的设计”,大家一起讨论设计此物的目的。
学习情境:group a act as designers 分配a组学生为设计师, group b act as clients ,b组学生为客户,并提出设计要求。
学习任务:学生课前要通过上网或阅读专业参考书,了解齿轮减速器的作用function、结构structure、排列方式arrangement及客户要求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通过同义词导入新词汇(参见附表3),再通过阅读课文验证收集的资料是否正确(参见附表4),并学习复杂句型(参见附表5)。
考评方法:通过过程评价(附表3-5,共占80%)和对话(占20%)检验教学效果。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查资料、读信息、记录、陈述、聆听、修正,多次接触英文术语、句型,并在实践中学习操练运用英语语言,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克服了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和单一培养阅读能力的缺点。
附表3:附表4:附表5:四、结语《外国语》主编、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长束定芳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庄智象针对我国外语界对外语教学法优劣的争论,曾客观、辩证地提出:“教学方法本身并无优劣,关键是何时、对谁、为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