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读书心得体会800字

合集下载

读活着心得体会800字(通用8篇)

读活着心得体会800字(通用8篇)

读活着心得体会800字(通用8篇)读活着心得体会800字篇1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

——题记读完余华的《活着》,我得到了一个人生感悟——为活着而活着。

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一个地主家的富少爷徐福贵,年轻时由于嗜赌放荡,输尽家财。

父亲被气死后,徐福贵一家沦为佃农,并很快因为国军抓壮丁卷入国共内战。

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等社会变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断遭受磨难,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或许读完这篇小说你会感慨主人公徐福贵的悲惨人生,但是于此使我们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徐福贵在奢靡生活后的转变,在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后,依旧坚强乐观地活着。

作者余华自序中说自己创作《活着》的原因是听到了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的那个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但他依旧有好的对待这个世界。

他深受打动,决定写下一篇改样小说。

而他在写作中得到了这样的启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事情而活着。

我个人认为余华的《活着》在当今社会中仍具有独特的意义。

现如今生活中的诱惑太多,人们被蒙蔽了双眼,在利益的驱使下忙碌着。

或是为了金钱,为了地位,或是为了别的什么东西。

但是,人不应该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吗?我们的一生中定会经历很多磨难,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

对于那些磨难,在你第一次面对它的时候或许它很困难,但当你咬紧牙关挺过去,人到暮年,再回首时,这些磨难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从某个角度看,主人公徐福贵未必不能称作英雄,他看透了世间冷暖,仍乐观地生活。

我想当我们都能做到这些时,我们亦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这世间磨难虽多,你我未必不可一笑而过。

所以,为活着而活着!读活着心得体会800字篇2合上书本的那一刹那,似乎福贵就在我眼前,他坐在田埂上,佝偻着背,瘦骨嶙峋的身子比田边的残叶还要更单薄一些,满是泥土的裤脚被卷了起来,一长一短,两只脚踩在地上。

小说《活着》读后感800字精选10篇

小说《活着》读后感800字精选10篇

小说《活着》读后感800字精选10篇小说《活着》读后感800字1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他们不仅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而且身边少了一个一同承担的人。

福贵正是这样一个可悲的生者,他的一生其实是几万万人的缩影,中国近百年来经历的所有苦难都在他身上清晰地投射出来,他有着传奇般的人生,但你绝对不会希望拥有那样的传奇。

福贵当年是个二世祖,每日挥霍家里的积蓄,不知哪修来的福气讨了个贤惠的好老婆,是米行的千金,可福贵依旧吃喝嫖赌,不仅输光了家产,还气死了爹,老婆连同肚子里的孩子也被娘家接走了,只剩下他和年老的娘、年幼的女儿凤霞相依,这时的福贵才第一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万幸的是,家珍在产下福贵的第二子之后带着儿子有庆回到了他身边。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福贵在为病重的母亲抓药的途中被抓了当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聋哑,儿子虽机灵活泼,后来也因为县长夫人输血而意外死去。

之后福贵经历、大跃进、自然灾害,凤霞和其丈夫先后死去,凤霞产下的一子苦根也没有逃过命运的魔爪,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个人,和一头与他同名的牛作伴,其中寓意深远,颇有些孑然一身的萧瑟。

夕阳的余晖里,已然垂暮的老人驾着牛渐远,沙哑的歌声在土地的尽头缓缓升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合上这本沉重的蓝皮书,泪已湿眼眶,让我感慨万千的不止是主人公经历的种.种悲惨,更因为他经历了这么多,却依然卑微地活下来,他所承担的已远远超出普通人能够想象的范围。

小说《活着》读后感800字2这几天没事的时候看了一部余华写的作品《活着》。

作者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里面的主人公福贵一生中曲曲折折经历了很多事情,从一个地主的大少爷到一个贫穷的农民,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要什么有什么,但由于好赌全输给了龙二,导致家里破产。

后面他的所有亲人都先于他过逝。

活着读书心得800字(精选5篇)

活着读书心得800字(精选5篇)

活着读书心得800字(精选5篇)活着读书心得800字【篇1】前几天看了余华的《活着》,感觉写的不错。

故事写富贵一个地主儿子一生的经历和感受,很不幸的一个人。

作者用冷酷的手法描写着他一个个人生的悲剧,没有评论,没有褒贬,没有同情与怜悯。

我想这是作者近乎自然的写法。

自然界对芸芸众生平等,对人的各种经历都冷静而理性的旁观。

故事中的战争场面描写的很残酷、无情,同时也非常的真实。

战争就是死亡,任何一次胜利都是用无数人的血换来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发生在60年代,有庆一个13岁的学生,和学校的学生去医院鲜血。

县长夫人产后大出血,同学们被组织献血。

先看献血的人都是未成年的孩子。

开始没让有庆献血他还很着急,非常希望能做点好事。

结果经检查,只有他一个人与县长夫人血型匹配,不幸也就降临了,医生不顾孩子的死活,过量的抽取他的血,结果导致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从此消失。

读到这对我的震撼非常大,我也在深深的思索作者这样构思的原因。

弱者和强者之间,强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道义,没有人性,和禽兽一样牺牲弱者的利益,甚至生命。

我以往的观念在这里颠覆。

凤霞和二的之间的相亲,我很感动,两个人都有常人不能接受的缺陷,但他们彼此都不嫌弃对方,都很知足。

没有挑剔,只有满足。

幸福在于知足与感恩。

家珍有病,医生诊断无法医治,但是她还是依靠自己顽强的对生命的不放弃的精神,坚强的多活很长时间,直到女儿的离去彻底击垮了她的精神。

多么坚强的女性,多么伟大的生命力。

富贵一生经历种种坎坷,有些是别人强加的,有些是历史造成的,有些是自己胡来造成的,有些是贫穷造成的。

无论那种,他都默默的承受,这也体现最底层人民的弱小与无奈,他的坚韧与坚强,悲伤中练就的乐观。

一部好的作品之所以好,是很符合历史的,符合历史条件下真实的生活。

富贵一生坎坷,作者把那个时代人民的经历命运加到他一个人身上。

他坚强的走过来,而且仍然不失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活着就是要好好的生活,快乐的生活,向往人类的美好。

余华《活着》读后感800字【10篇】

余华《活着》读后感800字【10篇】

余华《活着》读后感800字【10篇】余华《活着》读后感800字精选篇1我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

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活着》活着为了什么?当然,有很多人毫不犹豫的会说活着为了享受眼前美好的生活读完《活着》,我的心情十分沉重,阖上书感到隐隐不快。

小说讲的是大少爷徐福贵嗜赌成性,妻子家珍屡劝无效,带着女儿凤霞回娘家。

当夜福贵输光全部家产,父亲给他气死。

一年后,家珍带着女儿及手抱的有庆回家,福贵痛改前非,走埠演皮影戏维生。

适逢国共内战,福贵先被拉俘当兵,后被俘掳。

好不容易获释回乡,庆幸一家团圆。

后来,福贵因家产输光未被划入地主成分,但生活让他失去了儿女等亲人,最后剩下的惟有活着……读完后我深深感受到了活着的艰辛,活着的痛苦。

“我该为谁而活,我为什么要活着。

”那几天我想的只有这样的一个问题,那鲜红的封面深深地刺激着我,开始重新去体味活着的含义。

我总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过于地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那一刻,可当我再读《活着》,我才明白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一个个亲人慢慢死去,你却毫无办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福贵只剩孤零零的一个人,但他坚持活着。

我慢慢地读懂了,他在经过了人生百态后,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忍受,为了活着而活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成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

上天给予我们生命,同时给予我们苦难与幸福。

但,不管怎样,生命仅仅只是存在的形式,苦难与幸福只是其中的小插曲,为了自己而活着,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活着读后感800字【5篇】

活着读后感800字【5篇】

活着读后感800字【5篇】《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活着读后感8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活着读后感800字1《活着》这本书是我从初中开始就很喜欢的一本书,那时的我曾经梦想过做一名作家。

作者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

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散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我自己创作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受,写作时常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

这本书刚刚开始看的时候非常吸引我,我发现它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辞藻不华丽,语言很接地气,比喻也恰到好处,行文舒服,不得不让人赞叹。

再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最后落得只有富贵活着,缓缓透出人生道理。

《活着》里的福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活着”两个字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成年后步入社会,我们需要逐步锻炼自己的耐受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一点一滴化解压力,因为所有吃过的苦,终会化成生活馈赠的惊喜,让你在来日岁月里,成为底气十足的自己。

这本书教给我很多,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在于它能用最朴实的语言讲出人生的真谛。

活着读后感800字2寒假期间,花了两个星期读完了余华的《活着》。

《活着》其实很简单,它只是讲述了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做的事——活着,或者说更好的活着。

《活着》却又很复杂,它将人们放置在了一个充满苦难的时代里,将“活着”最宝贵的信念,完全地剖析在人们面前:以回忆的姿态,去深刻地体会“活着”,艰辛,本然,宁静。

《活着》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活着》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活着》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余华不遗余力地展示误导的命运如何摧残人的生活,《活着》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是一个荒诞却又真实的故事。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活着》读后感8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活着》读后感800字精选篇1《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徐福贵的老人的故事,他是一个出身良好的富家子弟,但却因为赌博、上j院,而输光了祖上留下的一百多亩地,把祖祖辈辈住的大房子也抵了出去。

他的父亲因为儿子的不争气,气得病重,最后因为从村口的粪缸上掉下来而摔死。

自此,他从一个富贵人家的少爷变成了一个要从别人手中租田的佃户;他开始有悔改之意,便想踏踏实实地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一家人。

他的母亲也老了,最后病重。

他的妻子拿了几块银圆让他去城里请郎中。

可郎中没请成,却被一个国民党的小小的连长逼去拉了大炮,成了一个没天都不知自己能否见到明天太阳的炮兵。

炮兵的生活是艰苦的,他们的粮食都要争抢着吃。

好在认识了两个朋友,生活也就不会太过乏味。

(虽然其中一个叫老全的人还未摆脱那样黑暗的生活就先在战场上死了)他们这一连的炮兵从不打仗,却也每天有成批成批的人死去。

好不容易他和他的另一个朋友春生捱到了全国解放,他领了共产党团长给的盘缠,踏上了归家的旅途。

他回家了。

在这两年玩命似的时间里,他无时无刻不想着这个小茅房。

他看见了他的女儿、他的儿子,还有他日思夜想的妻子。

当天晚上他夜不成眠,搂着妻子在门口看着星星想了一整夜:我回来了。

悲惨的生活从此开始。

他的母亲在他离开的两个多月以后就死了,现在他要和妻子一起养活两个孩子。

可是他的儿子徐有庆毕竟要读书,家里的口粮就成了问题。

他的女儿徐凤霞因为小时发高烧,留了后遗症,从此变成了聋哑,不然到了出嫁的年龄不会没人来提亲。

因此,他和妻子商量把女儿送人。

他的妻子虽然不舍,却也被生活逼迫,把女儿送给一个老夫妇那里干活。

他的女儿偷偷跑回来了,可他送女儿回城里,就快到时,他却忽然心疼他的女儿了:他的女儿很懂事,他不舍得送人。

《活着》读后感800字(优秀8篇)

《活着》读后感800字(优秀8篇)

《活着》读后感800字(优秀8篇)活着读后感篇一看到活着这一作文题。

大家肯定都会想到余华先生那部经典的著作《活着》。

他向我们阐述了一个出生贵门,却因嗜赌成性,输得一无所有。

最后,带着一家的孤儿老小,过上了艰辛的生活。

但是,这却仅仅是一个微乎其微的转折,更大的厄运,已经慢慢的靠近富贵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他这一生做过最多的事,目睹着亲人们一个个的离去,富贵无能为力,他什么都没有,曾经的资本都被他挥霍一空。

现在的他只有一具没有灵魂的肉体。

我们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将富贵的命运写的如此的凄惨,已经超过了我们不能承受的范围。

我想,正是因为对富贵这一生的命运多舛,让我们每个读者都产生对于活着的思考。

活着,仅仅是活着吗。

活着,让富贵从一个富家子弟变成一个一贫如洗的空空老人。

让一个有着幸福生活的一大家子,变成只有一头老牛陪伴富贵终生到老。

难道活着的意义就是不断地接受着生活给我们的不断施压,打击,折磨,而我们却毫无反抗之能,只能任凭它将我们粉碎。

没错,这正是活着,活着就是希望,因为活着,富贵看到了自己子孙满堂,享受到了温馨与愉快。

活着就有希望,至少带着一份记忆,那份记忆仍然在,就像记忆中的人仍然活着一样。

就像我们经历幸福喜悦,或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

甚至好多年之后,想想自己怎么可能承受得住那些。

现实是我们也依然活着。

不要去在在意结局的好坏,重要的是我们依然活着,依然可以享受活着带给我们的希望。

要说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无数人问过这个问题。

有无数中解释,但是我想在不同的时间对于活着的要求和解释也是不同的。

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人的存在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这是本质。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伟大和无私。

活着,就是活着而已。

《活着》读后感篇二用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活着》,感觉真的是本不错的书,却很难从里面准确的汲取出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

看的过程一直很平静,听福贵讲着他一生的经历。

《活着》余华读书心得800字范文7篇

《活着》余华读书心得800字范文7篇

《活着》余华读书心得800字范文7篇看过《活着》,就等于经历了好几场人生的急剧悲痛。

每一场,都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亲身跨越痛苦,无疑是艰难的。

但是,跨越了,也就解脱了。

而最虐人的,其实是那一直驻足在旁的作为旁观者的痛苦。

《活着》余华读书心得800字篇1常言道:富贵有命,生死在天。

中国人自古相信这句话。

然而,仅仅是相信而已,他们是不肯服从于天命的,他们尽着自己的力量与"天意"做着斗争。

他们多在取名上寄托着对生活的希望与讨好。

或许,这就是"福贵"这一名字的由来:福贵,一生大富大贵。

地主老徐可能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终是应了这个名字:福分太贵,享之不起,只得在漫漫岁月里孤独的守望,无声的长叹!人生短短数十载,红颜弹指老,仅刹那芳华。

若说人活着只是为了最后的死亡,那活着,又他们的接连离去使得福贵即使欲望再多,却也连哭泣都显得可怜无力。

上天从来都吝啬赐予,对于福贵,或许人生的歌词还未填好,却已弥漫悲伤;或许,他想象过美好,心中也曾怀过期冀,只是愿望与现实背道而驰的痛苦还未消散,风就从旁边叹息着走过。

读完《活着》,"我不知道我心里有什么在动荡——我不懂它的意义。

"我的心,在文字中摸索着,那是震撼,是困惑。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对于福贵,又有什么支撑着他活着?对于三毛,荷西的意外去世让她痛不欲生;而福贵呢,亲人,朋友无情的离去,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绝望?对于三毛,迷茫的温馨使她想望得心痛,但,因为有爱,因为伤口结了痂,她振作起自己的精神。

因为心中有对荷西的爱与念,她放弃悲伤,写下《万水千山走遍》。

或许,正是因为福贵心中有爱,他选择了活着,选择了用生命的活力与力量点亮爱的灯火;选择用自己心中最后的光来守望那心底最后一丝的美好。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这是文章末尾福贵的台词。

那时的他,或许穿着破敝的衣服,在贫贱的人群里歇足,那流离失所的心也无安放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体会800字最近再一次看完了余华的《活着》,还记得第一次看这本书时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以至于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当时的感受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是依稀记得一点点感受: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历程,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位老人牵着他的老水牛走在夕阳下的情景,我不为他感到悲伤,我自己很平静。

这个暑假我突然又很想看看这本书,这次是断断续续看完的,看完后仍然是一种静谧,一种对大自然对生命的静谧感,时光就那样就躺着,人的生命也一点点消耗着,谁也逃不了最终的结局,都会这样静静地离开……
书中的故事的确让人有一种悲痛,甚至说是一种苦难,但作者所采用的叙述方式确让我们感到平静,几乎没有大喜大悲,就是一位老人在话家常,讲述家人的故事,他们曾经生活过,然后他们死了。

余华在麦田新版序里这道这样一句话:“《活着》的福贵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的确,在我们看来福贵这一生的确过于悲惨,但在福贵自身看来,他和他们有许多的经历,或快乐,或悲伤,或恐惧,他们经历过了,然后各自走向各自的归程,有的人可能走得快点儿,有的人可能稍微慢一点,但最终都殊途同归。

曾经的我一直害怕讨论死亡的话题,我没有经历过,我害怕,我不知道在面对至亲在面对自己死亡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但
是如今我却有点看明白了,就像福贵说的“人是早晚会熟的”,也就不再如此害怕,反而开始想想自己的这一历程该如何去度过。

前几天刚看到一票文章叫做“闲暇的重要性”,文中指出工作不应该变成我们生活中唯一重要的部分,我们应该学会虚度光阴,近年来有很多人士开始认识到虚度光阴所带来的幸福感,但社会上更多的还是拼命工作和鼓吹拼命工作的人,这些人们为了工作放弃了一切,包括父母,爱人,子女,无法陪伴他们,无法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曾经有一篇伤情的文章叫做工作了就没法陪伴孩子,看着让很多人唏嘘不已,人类的无奈也正在这里,每个人都在生活里挣扎。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生活永远是自己的感受,别人看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所以不强求别人,也别委屈自己,做好自己就好,短暂飘渺的一生有很多问题想不明白都是正常的,自从有了人类开始,大家就在探讨生死的问题。

就在探讨如何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一致的方向是向着真善美出发,但个种情景只能由自己去体会,去成长,去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