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一、引言B超(超声波)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
为了确保B超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B 超操作流程,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的B超科室及相关操作人员。
三、设备准备1. 确保B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电源、探头、显示屏等;2. 准备消毒液、消毒棉球、手套等操作所需的消毒材料;3. 确保操作区域整洁、无杂物。
四、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a. 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认患者身份;b. 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同意;c. 协助患者脱去上衣,保护患者的隐私。
2. 操作准备a. 操作人员佩戴手套,保持手部清洁;b. 将消毒液倒入容器中,浸泡消毒棉球;c. 拿取消毒棉球,擦拭B超探头表面,确保其清洁;d. 将B超探头连接到设备,并调整合适的频率和增益。
3. 操作步骤a. 选择合适的扫描模式和探头,根据患者需要进行调整;b. 将适量的凝胶涂抹在患者皮肤上,以提高超声波传导效果;c. 将B超探头轻轻贴近患者皮肤,保持稳定;d. 按照医嘱或操作要求,进行相应的扫描和观察;e. 在操作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B超设备的参数,以获得清晰的图像;f. 操作完毕后,将B超探头从患者皮肤上移开,清除多余的凝胶。
4. 操作注意事项a. 操作人员需熟悉B超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求;b. 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互动;c.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和隐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尴尬;d. 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e.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洁和消毒B超探头,保持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五、操作风险及应对措施1. 患者过敏反应a. 在操作前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特别是对凝胶等物质的过敏;b. 如有过敏史,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
2. 设备故障a.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B超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b. 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维修人员,并暂停使用。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一、引言B超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医务人员在进行B超检查时能够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进行,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B 超检查的医务人员。
二、术语定义1. B超:超声波检查技术,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的图像。
2. 医务人员:指在医疗机构从事B超检查工作的医生、技师等相关人员。
3. 患者:接受B超检查的个体。
三、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1.1. 医务人员应向患者介绍B超检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1.2. 医务人员应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记录在病历中。
1.3. 患者需要脱掉相关部位的衣物,如腹部检查需解开腰带等。
1.4. 患者需要空腹,通常要求至少8小时内不进食。
2. 仪器准备2.1. 医务人员应检查B超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电源、探头等。
2.2. 医务人员应根据检查需要选择合适的探头和参数设置。
2.3. 仪器需要进行校准,确保图像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3. 操作步骤3.1. 患者应采取适当的体位,如仰卧位、俯卧位等。
3.2. 医务人员应在患者皮肤上涂抹适量的超声波传导剂,以提高图像质量。
3.3. 医务人员应将探头轻轻放置在患者皮肤上,并保持适当的角度和压力。
3.4. 医务人员应调整仪器参数,如增益、深度等,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3.5. 医务人员应逐步扫描检查区域,并记录需要的图像和测量数据。
3.6. 医务人员应根据需要进行重复扫描,以确保获取到足够的信息。
3.7. 检查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将探头和仪器清洁消毒,保持设备的卫生。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2. 医务人员应确保仪器的安全使用,避免损坏或意外伤害。
3. 医务人员应遵循辐射防护原则,尽量减少辐射对患者和自身的影响。
4. 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5. 医务人员应保护患者的隐私,确保检查过程的机密性。
五、质量控制1. 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B超操作技术和知识水平。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一、引言B超(B-mode ultrasound)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通过利用超声波的特性,可以对人体内部的器官、组织和血流进行无创检查和诊断。
为确保B超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B超检查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从事B超检查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技师等。
三、设备准备1. 确保B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电源、探头、图像显示器等。
2. 检查前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质量控制,确保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
3. 准备必要的消毒液、消毒器械,保持检查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四、患者准备1. 接待患者时,应与其进行沟通,了解其病史、症状和检查目的。
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要求,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排空膀胱、禁食等。
3. 在检查前,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征得其同意并解答其疑问。
五、操作流程1.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查要求,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 根据检查要求,选择适当的探头和扫描模式,调整设备参数,如增益、深度、频率等。
3. 根据患者的体位和检查部位,指导患者正确摆放身体,保持舒适和稳定。
4. 在进行探头接触前,应将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5. 将适量的凝胶涂抹在探头表面,以提高超声波的传导效果。
6. 将探头轻轻贴近患者的皮肤,并保持适当的角度和方向,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7. 在扫描过程中,应适时调整设备参数,如增益、深度、频率等,以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8. 在进行图像采集时,应选取代表性的切面,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9. 在检查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其感受和需求,尽量减少不适感和疼痛。
10. 检查结束后,将设备参数恢复到默认设置,清洁和消毒探头,将设备归位。
六、结果记录和报告1. 在检查结束后,及时将获得的图像进行保存和整理,确保图像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一、引言B超(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诊断技术,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和传播特性,实现对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成像。
为了保证B超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B超检查的流程和操作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的B超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腹部B超、妇科B超、乳腺B超等。
三、术前准备1. 设备准备:a. 确保B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有连接线缆完好。
b. 校准B超设备,确保成像质量符合要求。
c. 准备好必要的消毒液、手套、探头套等消耗品。
2. 环境准备:a. 确保检查室内空气流通良好,温度适宜。
b. 检查床面干净整洁,准备好床单、枕巾等。
c. 确保检查室内的光线充足,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成像。
3. 病人准备:a.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告知其需要做B超检查的部位和注意事项。
b. 确保病人解除腹部、盆腔等相关部位的衣物,以便操作人员能够进行检查。
c. 协助病人排尿,以避免膀胱充盈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四、操作流程1. 操作人员准备:a. 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口罩和帽子,戴好手套。
b. 洗手并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2. 操作步骤:a. 将B超设备移至检查室,确保设备与电源连接稳定。
b.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探头,并在探头上套上消毒套。
c. 将B超凝胶涂抹于探头与病人皮肤接触的部位,以减少空气的存在,提高成像质量。
d. 根据医嘱或病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扫描模式和参数设置。
e. 将探头轻轻贴近病人的皮肤,保持适当的角度和压力,开始进行扫描。
3. 扫描操作:a. 操作人员应熟悉B超设备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确保能够准确地进行扫描。
b. 在扫描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屏幕上的成像情况,及时调整探头的位置和角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c. 在扫描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与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告知其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协助病人配合完成检查。
4. 操作注意事项:a. 操作人员应遵循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引言概述:B超操作规程是指在进行B超检查时,医务人员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规范。
准确的操作规程能够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B超操作规程的五个部份。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信息:在进行B超检查之前,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以确保将检查结果与正确的患者关联起来。
1.2 准备设备和材料:医务人员需要确保B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准备好所需的探头、消毒液、消毒纸等材料,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1.3 环境准备:B超检查需要在肃静、整洁、璀璨的环境下进行,医务人员应确保检查室的环境符合要求,并提供舒适的检查床和枕头。
二、患者准备2.1 问询患者病史:在进行B超检查之前,医务人员需要问询患者的病史,包括过敏史、手术史、药物使用情况等,以便评估患者的安全性。
2.2 患者体位调整: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医务人员需要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等,以便更好地获取图象。
2.3 皮肤准备:医务人员需要在检查部位涂抹适量的凝胶,以提高超声波的传导效果,并减少与皮肤的空气隔离。
三、操作步骤3.1 设备设置:医务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查需求,选择合适的探头,并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增益,以获得清晰的图象。
3.2 探头放置:医务人员需要将探头轻轻放置在患者的皮肤上,并适当施加压力,以确保探头与皮肤之间的良好接触,避免空气干扰。
3.3 扫描操作:医务人员需要根据需要进行扫描,可以通过调整探头的角度和位置来获取不同的切面图象,同时要注意扫描速度和深度的选择,以获得清晰的图象。
四、注意事项4.1 安全措施:医务人员在进行B超检查时,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如正确使用超声凝胶、避免超声波直接照射眼睛等,以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4.2 患者合作:B超检查需要患者的合作,医务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一、引言B超(超声波)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
为了确保B超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B超操作流程。
二、术前准备1. 设备检查:a. 检查B超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电源、传感器、探头等。
b. 检查设备的消毒状态,确保无污染。
2. 病人准备:a. 了解病人的病史和症状,以便选择合适的B超检查方案。
b. 与病人沟通,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并获得病人的允许。
c. 确保病人的隐私和尊重,提供舒适的环境。
三、操作流程1. 洗手和穿戴:a. 操作人员应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b. 穿戴无菌操作衣和帽子,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
2. 病人准备:a. 让病人脱去衣物,保留必要部位的遮盖物。
b. 根据需要,让病人排尿或者排便,以减少膀胱或者肠道对检查结果的干扰。
3. 仪器准备:a. 根据检查部位选择合适的探头,并确保探头的消毒状态。
b. 调整B超设备的参数,如增益、频率、深度等,以获得清晰的图象。
4. 操作步骤:a. 将适量的无菌凝胶涂抹在病人的检查部位上,以提高超声波的传导效果。
b. 将探头轻轻贴近病人的皮肤,并以适当压力进行扫描,避免过度压迫。
c. 根据需要,调整探头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不同的切面图象。
d. 在扫描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观察屏幕上的图象,确保图象清晰、无干扰。
e. 根据需要,记录图象或者测量特定参数,如器官大小、血流速度等。
5. 操作注意事项:a. 避免在有伤口或者炎症的部位进行B超检查。
b. 避免在妊娠早期或者高风险孕妇进行B超检查,除非医生判断必要。
c. 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浮现不适或者疼痛,应即将住手检查并向医生报告。
四、术后处理1. 清洁和消毒:a. 将使用过的探头和其他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b. 清洁操作区域,包括床单、枕套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2. 记录和报告:a. 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病人的医疗档案中,包括图象、测量数据和医生的诊断意见。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一、引言B超(超声波诊断)是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技术,通过使用超声波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
为了确保B超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了本操作规程,以指导医务人员在进行B超检查时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于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技师等,从事B超检查工作。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1 确保B超设备正常运行,检查设备的电源、探头、线缆等是否完好无损。
1.2 检查B超设备的消毒情况,确保符合卫生要求。
1.3 准备必要的消毒剂、凝胶、纸巾等辅助物品。
1.4 检查患者的病历和医嘱,了解检查目的和要求。
2. 患者准备2.1 向患者解释B超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其允许。
2.2 让患者脱去腹部衣物,保持腹部暴露。
2.3 让患者排空膀胱,以便更好地观察盆腔器官。
2.4 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等。
3. 操作步骤3.1 根据医嘱选择相应的B超检查方式,如腹部B超、盆腔B超等。
3.2 让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保持舒适的姿式。
3.3 涂抹适量的B超凝胶于探头上,以减少与皮肤之间的空气隔离,提高超声波传导效果。
3.4 将探头轻轻放置在患者的腹部或者其他检查部位,保持适当的角度和压力,以获得清晰的图象。
3.5 在监视器上观察图象,调整超声波的频率、增益等参数,以获得更好的图象质量。
3.6 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测量和记录,如测量器官的大小、血流速度等。
3.7 检查结束后,将探头和周围区域清洁消毒,确保下一次使用前的卫生安全。
4. 操作注意事项4.1 操作人员应熟悉B超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4.2 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解剖学和医学知识,以便正确识别和定位器官和病变部位。
4.3 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其疑问和耽忧。
4.4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的卫生规范和消毒操作流程,确保设备和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一、引言B超(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来生成人体内部结构的图象。
为了确保B超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了本操作规程,以指导医务人员在进行B超检查时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于所有从事B超检查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技师和护士等。
三、设备准备1. 确保B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前进行必要的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
2. 检查前检查B超探头的完好性和清洁度,确保无损坏和污染。
3. 准备必要的消毒液和消毒器械,以保证探头和相关设备的消毒。
四、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a. 接待患者时,应向其解释B超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其允许。
b.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需求,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如仰卧、侧卧或者坐位。
c. 根据需要,要求患者饮水或者憋尿,以便更好地显示相关器官。
2. 仪器设置a. 打开B超设备,确保图象显示屏幕正常工作。
b. 根据检查部位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探头,并连接到设备上。
c. 调整B超设备的参数,如增益、深度和频率等,以获得清晰的图象。
3. 操作步骤a. 在患者皮肤上涂抹适量的超声导电剂,以减少超声波与皮肤之间的空气障碍。
b. 将探头轻轻放置在涂有超声导电剂的皮肤表面,并保持适当的角度和压力。
c. 通过挪移探头,扫描整个检查区域,并调整探头的位置和角度,以获得所需的图象。
d. 在扫描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实时记录或者静态图象的捕捉。
e. 操作结束后,将探头从患者皮肤上移开,并清洁探头表面。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B超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方法,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设备和探头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 操作人员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避免过度施压或者过度挪移探头,以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或者伤害。
4. 针对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应特殊注意其生理和心理需求,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5. 在使用B超设备时,应注意辐射防护,避免长期接触超声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檔
B超操作規程
一、開機檢查
(1)打開電源,檢查設備的啟動、操作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報錯信息。
(2)記錄設備的名稱、型號、硬件和軟件版本,以及探頭的配置情況。
(3)詢問用戶設備的使用情況。
(4)關機。
二、卸下設備的外圍部件,斷開與設備連接所有電纜
(1)將B超的電源線從插頭拔出,切斷設備的電力供應。
(2)將探頭從連接器上小心卸下,并放置到適當的地方保存。
防止跌落、碰撞、拉扯電纜等意外事件的發生。
(3)如果B超配備了打印機、錄像機等外部設備,應將這些設備從拆卸,與主機分離。
(4)將與B超連接的信號線、控制線等斷開。
注意電纜的接口位置,以便將來復原。
三、拆却設備
精品文檔
(1)為達到有效的除塵效果,必須對設備進行拆卸。
(2)電纜連接器的位置非常重要,雖然大部分設備有防止插錯的裝置,但仍然要注意記住連接器的正確連接。
如果沒有編號的插座和插頭,應拍照或人工標記。
(3)用適當工具和正確的方式,將設備的外殻、部件等分離。
在正確的操作程序下,這些工作不需要很大的力氣。
不正當的拆卸方式和使用暴力拆却,將導致設備损壞。
(4)拆卸下的螺釘等部件必須小心存放,不可丢失。
四、除塵
(1)使用高壓風機進行除塵。
(2)除塵的重點部分包括:
a.電源機箱
b.電路板機箱
c・過濾網
d.風扇單元
e・鍵盤、TGC控制器和軌跡球
六、清潔
(1)使用優質的毛巾和溫和的清潔劑對設備表面和探頭進
GAGGAGAGGAFFFFAFAF
精品文檔
行清潔。
(2)清潔探頭時,注意不能用力拉扯電纜。
(3)不能用水洗滌過濾網。
如必須洗滌,一定要等過濾網充分晾干之后才能安裝到機器上。
(4)使用濕毛巾時,應注意檸干,防止水滴進入機器內部。
七、重新裝配和開機
(1)將拆却的部件重新裝配回機器。
(2)認真檢查電纜的連接情況,確保是正確的、牢固的。
(3)檢查所有的拆下的部件和螺釘已經安裝到設備上。
(4)將外圍設備和電纜重新裝配到原來的狀態。
(5)開機,注意設備的啟動過程,然后檢查系統的功能。
八、結束
(1)由客戶代表對機器功能測試,確認設備的工作狀態正常。
(2)將現場恢復到原先的狀態,并清潔。
注意事項(1)以上工作過程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邀
請醫院的工程師跟蹤觀察。
!2lbl«54T2 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