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2D. -1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其本身,这个数可能是:A. 0B. 1C. 2D. 3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到原点的距离,那么|-5|的值是:A. 5B. -5C. 0D. 104. 以下哪个表达式的结果不是整数?A. 4 ÷ 2B. 6 ÷ 3C. 5 ÷ 2D. 7 ÷ 2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斜边的长度是:A. 5B. 6C. 7D. 8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这个数是______。
7.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这个数是______。
8.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这个数是______。
9. 一个数的倒数是2,这个数是______。
10.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30分)1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 + 2) × (5 - 3)12.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4) × (-3) - 1213.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16 + √914.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2)^3 + 4 × 3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周长。
16. 一个圆形的半径是7厘米,求它的面积。
17.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60%,求班级中男生的人数。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C5. A二、填空题6. 47. 278. 59. 0.510. ±5三、计算题11. 512. 013. 514. -14四、解答题15. 周长= 2 × (长 + 宽) = 2 × (10 + 5) = 30厘米16. 面积= π × 半径² = π × 7² ≈ 153.94平方厘米17. 男生人数 = 总人数× 男生比例= 40 × 60% = 24人结束语:本测试题涵盖了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数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和几何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
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第三单元的课文内容,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A. 词汇的积累B. 语法结构的掌握C.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D. 写作技巧的培养2. 在第三单元的课文中,以下哪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A.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并且借了一本书。
B. 她喜欢唱歌,跳舞也喜欢。
C. 我们不仅完成了作业,而且帮助了同学。
D. 那个问题太难了,我不能解决。
3. 根据第三单元的课文,以下哪个词汇的用法是不正确的?A. 他非常努力,因此取得了好成绩。
B. 她很聪明,所以她很快就学会了。
C. 这本书很有趣,我推荐给你。
D. 他很懒惰,因此经常迟到。
4. 根据第三单元的课文,以下哪个句子的翻译是错误的?A. 他喜欢打篮球。
- 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B. 她正在学习英语。
- She is learning English.C. 他们计划去旅行。
- They plan to travel.D. 我昨天去了超市。
-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5. 在第三单元的课文中,以下哪个句子的时态是错误的?A.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
B. 她正在学习英语。
C. 他们计划去旅行。
D. 我正在写信。
6. 根据第三单元的课文,以下哪个短语的用法是正确的?A. 他很擅长数学。
- He is good at math.B. 她喜欢听音乐。
- She likes to listen music.C. 我们经常去公园。
- We often go to the park.D. 我正在学习英语。
- I am learning English.7. 在第三单元的课文中,以下哪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是错误的?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很乐于助人。
B. 她喜欢画画,并且参加了绘画俱乐部。
C. 他们计划去旅行,但是还没有决定去哪里。
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迸溅(bèng)B. 应接不暇(yīng)蹒跚(pán)C. 箴言(zhēn)锲而不舍(qiè)D. 恣意(zì)缄默(jiān)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这个问题的难点。
C. 他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
B. 他的脸色苍白,像一张白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零了,冬天的雪花飘落了。
B.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棒。
D.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努力,领导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满堂彩。
B. 他跑得飞快,仿佛一阵风。
C. 他的成绩好得惊人,几乎无人能及。
D. 这个计划的实施,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7. “________”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表达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
8. “________”是《论语》中的一句名言,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9. “________”是《孟子》中的一句名言,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0. “________”是《诗经》中的一句诗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87a4c2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f.png)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1.2.5时=()分1260m=()km2.3.6÷0.25=36÷()13.7÷0.58=()÷583.两个因数的积是7,其中一个因数是2.8,另一个因数是()。
4.3.25÷0.7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5.在0.23、0.3、0.2和0.231231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有限小数有(),无限小数有()。
6.一辆汽车0.5小时行驶40km,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km,每行驶1km需要()小时。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近似数5.2与5.2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相同。
()2.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3.7.232323是一个循环小数。
()4.一个小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34545……不是()。
A.有限小数B.循环小数C.无限无数D.小数2.9.8除以2.9的商是3,余数是()。
A.11B.0.11C.1.1D.13.一辆汽车1.5小时行驶90km,照这样计算,行驶652km要多少小时?下面正确的算式是()。
A.652÷90÷1.5B.652÷(90÷1.5)C.652÷(90×1.5)D.90÷1.5×6524.按规律填数:18,9,4.5,2.25,1.125,(),0.28125。
A.0.5625B.0.125C.0.65D.5635四、在○里填上“>”“<”或“=”。
3.5÷0.9○3.5 5.3÷5.3○14.6÷0.02○4.6÷0.2 3.6÷1.2○3.63.2÷0.1○3.2×10 6.56÷4.2○1五、计算题。
小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太阳从西方升起B.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C. 一年有13个月D. 地球是方的2. 哪个季节是收获的季节?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3. 以下哪个国家是亚洲国家?A. 美国B. 法国C. 中国D. 英国4. 下列哪个动物是哺乳动物?A. 鳄鱼B. 蛇C. 马D. 鱼5. 以下哪个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A. 乘法B. 加法C. 减法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一年有______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
7.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______。
8. 我们通常用______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9. 一个完整的圆周是360______。
10. 我们通常用“______”来表示一周的第一天。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地球绕着太阳转。
()1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13. 所有的昆虫都有六条腿。
()14. 人类的血液是蓝色的。
()15.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云的形状来预测天气。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四季的特点。
17. 请列举三种哺乳动物,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8. 如果小明有10个苹果,他给了小华3个,那么小明还剩下多少个苹果?19. 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需要2本练习册,那么这个班级一共需要多少本练习册?六、作文题(15分)20. 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短文。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C4. C5. D二、填空题6. 四7. 亚洲8. 米或厘米9. 度10. 星期一三、判断题11. √12. √13. ×14. ×15. √四、简答题16. 春季温暖,万物复苏;夏季炎热,植物茂盛;秋季凉爽,果实成熟;冬季寒冷,万物休眠。
17. 马:四肢发达,善于奔跑;熊猫:以竹子为食,体态圆润;海豚:生活在海洋,善于跳跃。
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词注音全对的是()(3分)A.时辰.(chénɡ)狡.猾(jiǎo)搓捻..(cuō niǎn)感慨.万分(kài)B.惭.愧(chán)安妮.(ní)争.执(zēn)混.为一谈(hǔn)C.尴.尬(ɡān)绰.号(chuò)威慑.(shè)美不胜.收(shènɡ)D.呆.板(dāi)喉咙.(lónɡ)倾.向(qǐnɡ)须臾.(yú)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纠纷叛逆哄堂大笑独具会眼B. 呆板遗憾得意洋洋不求胜解C. 承蒙处境轮翻上阵持之以衡D. 察觉唯恐博学笃志恍然大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进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B.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C.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破案线索。
D.她演讲的时候,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她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5、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年的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但是她却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并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
B.丘吉尔是英国政治家、演说家、作家,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并因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表现而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44分)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5分)méng lóng ( )的月光下,萤火虫和着风的ji é p āi ( )绕着n èn l ǜ ( )的柳条舞蹈,màn tiān ( )的f án x īng ( )一闪一闪的。
2. 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6分)漫:①水过满,漾出来;②满,遍;③没有限制,没有约束;④莫,不要。
(1)浪潮的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 )(2)河水已经漫.过了堤坝,可是雨越下越大。
( )(3)他上课的时候总是漫.不经心,考试时便手忙脚乱。
( )3.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叉.(chà)B. 仲.夏(zhòng) B. 杜甫.(pǔ) 涉.江(shè) D. 晕.皱(yūn) (2)下列各项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稻穗 藤萝 B . 漆盖 交叉 C . 余晖(3)林林想写一首小诗感谢母亲,填在横线上最合适的是( 母亲啊!你是是 ,照亮前行的路途。
灯 天,包容小河的任性;你是 ,鼓舞雏鹰的高飞;你 潇洒 D . 拥挤 尘垢 火 C .水 灯 D .海 A. 海 B . 山 )。
树 灯 天 天 曝.(bào)晒 胆怯.(qiè) 韩愈.(yù)(4)下列诗句或名句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 日还。
(李白)B.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杜甫)D.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4. 按要求完成练习。
(12分)(1)用近义词或反义词补写诗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1 - 5题)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俨然(yǎn)间隔(jiàn)阡陌(qiān mò)黄发垂髫(tiáo)B. 诣太守(yì)垂髫(tiáo)平旷(kuàng)便要还家(yāo)C. 屋舍(shè)怡然(yí)语云(yù)及郡下(jùn)D. 刘子骥(jì)篁竹(huáng)清冽(liè)为坻(chí)【答案】A。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缘溪行(沿着,顺着)B. 渔人甚异之(惊异,诧异)C. 便扶向路(沿着、顺着)D. 欣然规往(打算,计划)【答案】B。
【解析】“渔人甚异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是意动用法,而不是“惊异,诧异”的意思,所以B项错误。
3.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忘路之远近。
B. 渔人甚异之。
C. 具答之。
D. 闻之,欣然规往。
【答案】A。
【解析】A项“忘路之远近”中的“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B项“渔人甚异之”中的“之”是代词,指代桃花林的美景;C项“具答之”中的“之”是代词,指代桃花源中的人;D项“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是代词,指代渔人发现桃花源这件事。
所以A项与其他三项不同。
4.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答案】D。
【解析】D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叔远甫”是对人的字和尊称,不应该断开。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答案】D。
二、文言文阅读(6 - 15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
1、本试卷分卷一和卷二,卷一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1--20),卷二为非选择题(21---28)共8个小题共60分:
2、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P---31 S---32
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A.用口杯接水刷牙 B.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
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 D.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体 B.食盐水 C.海水 D.汽水
3、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5、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6、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
A.小烧杯 B.玻璃棒 C.药匙 D.长颈漏斗
7、在荷塘边经过,能闻到阵阵清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有质量 C.同种物质分子性质相同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有()
A.酒精灯忘记盖帽,长时间酒精变少 B.将蔗糖溶入水中形成有甜味的糖水
C.煮饭时,火过猛饭被烧焦 D.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小于200mL
9、有下列操作,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①静置 ②过滤 ③煮沸 ④蒸馏
A .只有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0、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都在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
①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1、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 ● ”和“O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
表示纯净物的是
( )
12、“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是杭州市的旅游宣传语,清澈的瘦西湖水属于( )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13、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中是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
的方法是( ) A .吸附 B .沉降 C .过滤 D .蒸
馏
1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
停地运动
C .10mL 酒精和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结冰
B .水汽化
C .水电解
D . 水沸腾
1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 .过氧化氢(H 2O 2)
B .二氧化锰(MnO 2)
C .二氧化碳(CO 2)
D .空气
17、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 .水与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
B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 .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D .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
18、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过活性炭净水器过滤的天然水,不能达到( )
A .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质
B .除去原有的臭味
C .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
D .除去所有杂质得到纯净水
19、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
A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 .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
C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
D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20、下表是今年3月某市环保局在自来水取水口检测的部分结果,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
A .溶解氧的“氧”指氧气
B .氨氮含量高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C .取水口附近不能设立排污企业
D .生活污水在取水口可以任意排放
第二
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2分,共28分)
21、右图是水分解的示意图。
请回答:
(1)写出表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2)写出你从该示意图中所获得的信息(写两条):
①
;
②。
22、现有①水②铁③高锰酸钾④医用75%的酒精⑤湖水⑥过氧化氢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有,属于化合物的有,属于单质的有。
23、下列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人均水量/m 3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福建海南
我国部分地区年人均水量
根据图表分析和你对水资源的认识,请你说说:
(1)图中水资源极度缺水的地区
是 。
(2)以“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为辩论题,如果你作为
正方辩论员,你的辩论要点是(要求从三方面考虑):
①
;
②
;
③。
24、某市的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
随着经济发展,该地居民发现水质开始变差,原来澄清透明的河水开始变得浑浊,并发出难闻的气味。
假设你是该市市长,你会采用怎样的措施改善本地区的水质污染。
你的措施是:
(1);
(2);
(3)。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4分)
25、(1)右图为过滤装置,写出下列仪器、用品的名称:
A B
C D
(2)某同学用如右图的装置进行过滤操作,实验后发现滤液仍浑浊,请你写出可能的两点原因:
①
②
26、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食盐水、蔗糖水、自来水、井水(硬水),它们都是无色透明的,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设计实验将它们一一鉴别开。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27、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由实验I得出的结论有___
__________。
(2)实验II(如右图中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
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 。
四、计算题(本题共8分,(1)和(3)各2分,(2)4分)
28、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的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请结合下列信息回答:
(1)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300m-3.a-1,居世界第30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2)实验表明,一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电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t水无法饮用。
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2kg ,则60t水能供一个人饮用约年(一年按365天计,结果保留整数)。
(3)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说说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或防止水污染
的具体做
法:。
答案
一选择题
通电
21、(1)
水 氢气 +氧气
(2)①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22、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④⑤ ,属于纯净物的有 ①②③⑥ ,属于化合物的有 ①③⑥ ,属于单质的有 ② 。
23、(1)上海、北京
(2)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资源受到了污染,使有限的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可利用的水资源很少
24、加强水质监测;使工业区和畜牧区分开并远离居民区(生活区居于河流的上游);生活污水不能随意排放,提倡一水多用。
三、验与探究
25、(1)A 玻璃棒 B 滤纸 C 漏斗 D 烧杯
( 2)①滤纸破损
②倒入的液体高于滤纸边缘。
(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26、实验步骤: 分别取样,尝味道,鉴别出食盐水和蔗糖水;余下两种水,再分别取样,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
现象: 一种水是甜的,一种水是咸的,另外两种无味。
余下两种水加入等量肥皂水后,振荡,一种产生较多泡沫,另外一种产生较少泡沫。
结论: 甜的是蔗糖水,咸的是食盐水,能和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自来水,较少泡沫的是井水。
27、(1)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
红色
(2)烧杯B中的液体变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达烧杯B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四计算题
28、(1)轻度缺水
(2)82
(3)回收废旧电池(或生活用水多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