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区危险因素告知卡(行业参考)

合集下载

化学品储罐区风险告知卡

化学品储罐区风险告知卡
化学品储罐区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
化学品储罐区
主要风险描述
由于人员误操作、设备缺陷、外力因素、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导致储罐区化学品火灾爆炸,消防设施不合理导致火灾爆炸时危害加剧。
风险点编号
风控制措施
1、地上固定式顶储罐、内浮顶储罐和地上卧式储罐应设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2、地上储罐区必须设置防火堤和水封井;
3、储罐区电气设备均应按防爆要求配置和安装;
4、储罐区如设置有门窗应向外开放,且通风良好;
5、储罐区不得有电气线路跨越罐区;
6、制定并严格落实执行操作规程。
责任单位
XX公司
主要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物体打击、泄露污染等
责任人
联系电话
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疏散事故现场及周边人群,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和警戒;
2、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并拨打120、110电话求救;
3、现场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根据企业制订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的流程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报告。

储油罐风险告知牌

储油罐风险告知牌
检查人员
粘贴设备照片
管控措施
1.储油罐外表面采用了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更好的防止储油罐外部因腐蚀导致的泄漏。
2.在储油罐人孔处设置了操作井。
3.设置了阻火器,定期对其有效性进行检查。
4.卸油接口按固定设置了静电接地,良好有效。
5.定人、定期对油罐区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其外部结构是否变形、是否存在腐蚀;顶部阀门是否存在泄漏状况;人孔密封是否严密;管线阀门连接处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等。
应急处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在油罐区设置了监控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
2.在油罐区不远处设置了应急消防柜、消防砂池、灭火器、消防铲、灭火毯等消防设施,一旦发生泄漏、火灾事故时可第一时间进行火灾扑救。
职业危害
汽油、柴油
导致后果
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火灾、爆炸
埋地储油罐风险点告知卡
竖80x60
风险点名称
埋地储油罐
危险因素
1.储油罐外表面未采用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
2.储油罐的人孔处未设置操作井。
3.未设置阻火器,或阻火器失效。
4.卸油接口未设置静电接地,或接地导电性能不良。
5.管线、阀门连接不良,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6.人孔密封不严,油气外溢。
7.储油罐未定人、定期检查。
风险点等级
Ⅲ级
责任人

现场危险源风险点安全告知牌(储气罐)

现场危险源风险点安全告知牌(储气罐)

导致Leabharlann 警后果 (风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示 标
险)

危险源 名称
编号
储气罐
危 险 1、储气罐未在检验期内使用; 因 2、安全阀失效或未定期校验; 素 3、储气罐内积水未定期排放.
1、储气罐、导管接头内外部检查每年一次,全部定期检 验和水压强度试验每三年一次,并要做好详细记录,在储 应 气罐上注明工作压力,下次检验日期并经专业检验单位发 对 放“定检合格证”,未经定检合格的储气罐不得使用; 措 2、安全阀必须按使用工作压力定压,每班拉动、检查一 施 次;每周做一次自动启动试验和每六个月与标准压力表校 证一次,并加铅封; 3、每班下班后要按时对储气罐进行积水排放。

储罐区域危害告知牌

储罐区域危害告知牌
二氧化碳
2.2类
不燃气体
16
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休克,甚至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0℃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的严重冻伤。
液态氩
2.2类
不燃气体
21
常压下无毒。氩浓度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抽搐,以至死亡。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液态氮
2.2类
不于18%则威胁生命,缺氧症状为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无知觉直至死亡。液氮对眼、皮肤,呼吸道会造成冻伤。
储罐区域危害告知牌
物料名称
危险性类别
最大储存量(t)
危险性标志
危害告知
液态氧
2.2类
不燃气体
氧化剂
17
三角感叹号
禁火、防冻伤、防窒息、爆炸、
长时间吸入纯氧易造成中毒。常压下,氧浓度超过40%时,就有发生氧中毒的可能性,吸入氧浓度80%以上可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危险因素告知卡-储气罐

危险因素告知卡-储气罐
危险源名 称
储气罐
编号
危险因素告知卡

险 因
1.储气罐未在安全期内使用 2.安全阀失效或未定期检定 3.储气罐内积水未定期排放

1.储气罐、导管接头内外部检查每年一次,全部定期检验和水压
应 强度试验每三年一次,做好详细记录,在储罐上注明工作压力、
对 下次检验日期并经专业检验单位发放检验合格证,未经检定合格

的储罐不得投入使用 2.安全阀必须按使用工作压力定压,每年进行定期校验,并加铅
施 封。
积水排放
3.每班下班后对储气罐进行


致 可能发生爆炸事 示




志急救电话 120来自

储罐区危险因素告知卡

储罐区危险因素告知卡

储罐区危险因素告知卡【储罐区危险因素告知卡】储罐区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储各种液体、气体、固体物质的重要区域。

由于储罐区存储的物质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因此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

为了保障储罐区工作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必须对储罐区危险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和彻底控制。

下面就是储罐区危险因素告知卡。

1、物料性质:储罐区存放的物料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有些物料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和可燃性,如硝酸、盐酸、乙醇等,在搬运、存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爆炸、火灾等危险。

这些物料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专门的管理和操作,必须严格掌握物料的性质特点,避免操作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

2、压力容器:储罐区存在大量的压力容器,包括压力储罐、气瓶、管道等。

这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爆炸等危险,影响到储罐区工作人员、周围环境和设备安全。

为了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压力容器管理,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容器处于良好状态。

3、设备故障:储罐区内的设备设施频繁运转,存在故障和损坏的风险。

例如,储罐底部的排液阀、进料阀门等容易损坏或出现泄漏问题。

设备设施如果发生故障,有可能导致泄漏、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引起严重的安全后果。

因此,储罐区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设备的巡视和维护,及时排查故障并进行修复。

4、操作失误:由于储罐区内涉及到的工作人员种类繁多,技能水平不一,存在一些操作不规范或失误的情况。

这些不良操作可能导致物料泄漏、容器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为了规范操作、降低安全风险,必须对储罐区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环境熟悉的培训,同时建立操作规程,加强监管和考核。

5、外部因素:储罐区的安全不仅取决于本身的安全控制,同样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例如,自然灾害、工程施工等不可控因素,都可能对储罐区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储罐区应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监测系统,及时预警和处理相关的风险事件。

以上就是储罐区危险因素告知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储罐区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LNG储罐风险告知卡

LNG储罐风险告知卡
4、警示牌缺失或不清晰。
管控措施
1、储罐及安全附件定期检验。
2、定期检查液化天然气罐体及管路是否完好,外围防护栏杆是否完好、有效。
3、定期检查设备外壳和配电箱外壳接地保护情况。
4、定期检查现场警示牌。
应急措施
触电:
1、发生触电事故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切断电源;
2、使用干木棍或其他绝缘物分离伤员与带电物;
3、根据伤员实际情况,针对性进行心肺复苏;
4、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火灾、爆炸
1、切断车间总电源,疏散周围人员,对现场进行隔离警戒,拨打“119”火警及“120”急救电话;
2、将烫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轻微烫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保护好创伤面,避免感染;
3、大面积烧伤,使用纱布简单处理后等待医疗救护。
设备
设施
LNG储罐(液化石油气)
风险等级/标识
责任部门
/责任人
现场图片
较大风险
(橙色)
可能导致事故类型
后果
触电、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冻伤、容器爆炸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风险辨识
警示标识
1、储罐及安全附件未定期检验。
2、液化天然气罐体及管路缺陷导致泄漏,外围防护栏杆损坏。
3、设备和配电箱外壳未采取接地保护。
中毒和窒息
1、救护人员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系好安全带,方可进入;
2、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施救人员与外面监护人保持联络;
3、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救治。
冻伤:
立即组织事故区域临时警戒隔离和人员疏散,将冻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救治。

(完整版)储罐区危险因素告知卡

(完整版)储罐区危险因素告知卡
管控责任人:
联系电话:
警示
标志
储罐危险因素告知卡
场所/环节
/部位名称
编号
危险因素名称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风险
等级
装卸物料前准备
Z-28
1.未停放在指定位置;
2.停车未拉手刹、未熄火、车轮未增加轮挡;导致车辆失控;
3.油管连接不牢固、油管破损,未连接除静电夹导致物料泄漏遇明火引发火灾
4.油罐车未熄火、未安装阻火器
车辆伤害
火灾
黄色
三级
主要防范措施
3.液位计、物料泵故障,物料泄漏,及时处理
火灾
黄色
三级
主要防范措施
1.未通知中控严禁开启物料阀门
2.装卸过程中人员必须现场监护
3.中控员打油过程全程监控装卸液位等参数,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制定泄露应急预案
应急处置措施
1.发现有人受伤立即根据公司修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公司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报告。
2.立即疏散厂区及周边人员,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或警戒。
3.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并拨打120,110电话求救。
管控责任人:
联系电话:
警示
标志
场所/环节
/部位名称
编号
危险因素名称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风险
等级
巡检、维护
Z-30
1.相关人员未定时巡检,物料泄漏不能及时处理
2.未定期更换过滤袋、未定期维护保养物料泵及设备附件
3.肢体骨折的,将骨折处固定好,避免过多的移动,将伤者送往医院。
4.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并拨打120,110电话求救。
管控责任人:
联系电话:
警示
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罐危险因素告知卡
场所/环节/部位名称编号危险因素名称
易发生的
事故类型
风险
等级
装卸物料前
准备Z-28
1.未停放在指定位置;
2.停车未拉手刹、未熄火、车轮未增
加轮挡;导致车辆失控;
3.油管连接不牢固、油管破损,未连
接除静电夹导致物料泄漏遇明火引发
火灾
4.油罐车未熄火、未安装阻火器
车辆伤害
火灾
黄色
三级
主要防
范措施
1.划定停车区域,严格在停车区域停车
2.停车熄火、拉手刹、车轮加装轮挡;
3.每次装卸物料对油管进行检查;
4.装卸料前加装处静电夹;
5.停车熄火、安装阻火器;
应急处
置措施
1.发现有人受伤立即根据公司修订的《生产安全事
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公司相关管理人员
进行事故报告。

2.立即疏散厂区及周边人员,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
或警戒。

3.肢体骨折的,将骨折处固定好,避免过多的移动,
将伤者送往医院。

4.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并拨打120,110电话求救。

管控责任人:
联系电话:警示标志
储罐危险因素告知卡
场所/环节/部位名称编号危险因素名称
易发生的事
故类型
风险
等级
储罐装卸物Z-29 1.未通知中控开启物料阀门
2.现场装卸物料无人员监护物料
泄漏未及时处理
3.液位计、物料泵故障,物料泄漏,
及时处理
火灾
黄色
三级
主要防
范措施
1.未通知中控严禁开启物料阀门
2.装卸过程中人员必须现场监护
3.中控员打油过程全程监控装卸液位等参数,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制定泄露应急预案
应急处
置措施
1.发现有人受伤立即根据公司修订的《生产安
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公司相关
管理人员进行事故报告。

2.立即疏散厂区及周边人员,对事故现场实施
隔离或警戒。

3.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并拨打120,110电话
求救。

管控责任人:
联系电话:警示标志
场所/环节/部位名称编号危险因素名称
易发生的
事故类型
风险
等级
巡检、维护Z-30 1.相关人员未定时巡
检,物料泄漏不能及
时处理
2.未定期更换过滤
袋、未定期维护保养
物料泵及设备附件
火灾
黄色
三级
主要防
范措施
1.人员定对罐区进行巡检;
2.制定泄露应急预案;
3.定期更换过滤袋、定期对物料泵
及设备附件进行维护保养
应急处
置措施
1.发现有人受伤立即根据公司修订
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规定的流程向公司相关管理人员进
行事故报告。

2.立即疏散厂区及周边人员,对事
故现场实施隔离或警戒。

3.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并拨打
120,110电话求救。

管控责任人:
联系电话:警示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