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污水处理方案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渔业经济活动,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养殖污水。
这些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物质,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水产养殖污水的处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的方法。
一、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是利用物理过程对水产养殖污水进行处理,主要包括筛分、沉淀、絮凝和过滤等步骤。
1.筛分:通过筛孔大小的设置,将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悬浮物、沉降物等进行分离。
常用的筛分设备有静态格栅、机械格栅等。
2.沉淀:利用重力原理,使颗粒物质在水中沉淀。
常用的设备有沉淀池、沉砂池等。
通过调整沉淀时间和设备的大小,可以达到沉淀效果。
3.絮凝:通过添加絮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等聚集成大颗粒物质,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常用的絮凝剂有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等。
4.过滤:利用过滤材料对水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
常用的过滤材料有石英砂、活性炭等。
过滤器的设计和维护对于过滤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物理处理方法适用于初步处理水产养殖污水,能够较好地去除大颗粒物质和部分悬浮物质。
但是,对于有机物质等难以去除的物质,需要采用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
二、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对水产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常见的方法有氧化法和还原法。
1.氧化法:通过添加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对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
氧化反应能够使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2.还原法:通过添加还原剂,如二氧化硫、亚硫酸钠等,对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还原。
还原反应能够使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减少其对水环境的污染。
化学处理方法能够对水产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有害物质起到很好的去除效果。
但是,化学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化学药剂的投加量和反应时间,以避免对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三、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代谢能力对水产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常见的方法有好氧法和厌氧法。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1、背景介绍水产养殖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然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开展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污水成分分析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污水中主要含有养殖废水、饲料残渣、生物代谢产物等有机物质。
此外,污水中还可能含有化学药剂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了解污水成分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3、传统污水处理方法3·1 沉淀沉淀是最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聚集,形成沉淀物沉淀到底部,从而实现净化效果。
3·2 曝气法曝气法利用氧气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通过生物降解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3·3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附,达到去除污染物的效果。
4、新型污水处理技术4·1 植物养殖法植物养殖法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水进行净化,植物的根系吸收有机物质和营养盐,同时植物释放氧气,提供氧气供给给水体中的细菌降解污染物。
4·2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利用固定在滤材表面的微生物对污水进行降解和净化,通过生物降解过程去除有机物质,减少氨氮的浓度。
4·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利用过滤膜对污水进行分离,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实现高效净化效果。
5、法律名词及注释●水污染防治法:我国法律体系中对污染防治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价的一项制度性工程。
●污水排放标准:国家或地方制定的对污水排放质量进行限制或规范的标准。
附件:●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流程图●污水处理设备选型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水污染防治法:对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水污染防治法包括了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以及污水排放标准等方面的规定。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一、背景介绍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产业,但随之而来的水产养殖污水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水产养殖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和磷等污染物质,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将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应用适当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常见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1. 生物法生物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之一。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法和生物膜法等。
- 活性污泥法:该方法通过将水产养殖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降解,从而净化水体。
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 人工湿地法:人工湿地法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水产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质去除。
人工湿地法具有构造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
-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水产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附、降解和转化,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的特点。
2. 物理法物理法是通过物理手段将水产养殖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与水体分离,从而实现净化水体的目的。
常见的物理法包括沉淀法、过滤法和吸附法等。
- 沉淀法:沉淀法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质沉淀到底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沉淀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 过滤法:过滤法利用过滤介质将水产养殖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质截留下来,从而净化水体。
过滤法具有操作方便、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 吸附法:吸附法通过将水产养殖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吸附到吸附剂上,从而实现净化水体的目的。
吸附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
3. 化学法化学法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水产养殖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性质,从而实现净化水体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法包括氧化法和沉淀法等。
- 氧化法: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将水产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为无机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水产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有效降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水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一、物理处理方法1. 沉淀法:通过将污水静置,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淀到底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用的设备有沉淀池、沉淀池和沉淀池等。
2. 过滤法:利用过滤介质(如砂子、炭、滤纸等)对污水进行过滤,以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常见的过滤设备有滤网、滤袋和滤器等。
3. 离心分离法:通过离心机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适合于处理含有较高浓度悬浮物的污水。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如漂白粉、过氧化氢等)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降低污水的有机负荷。
这种方法适合于处理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污水。
2. 沉淀法:通过加入化学沉淀剂(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会萃成团,从而方便沉淀和去除。
3. 中和法:针对酸性或者碱性污水,可以通过加入酸或者碱来中和污水的pH 值,使其达到中性,从而减少对水体的影响。
三、生物处理方法1. 活性污泥法:将含有大量有机物的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厌氧消化法:将污水置于无氧环境中,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甲烷等可再利用的气体,同时减少有机物的负荷。
3. 植物净化法:利用植物的吸收和降解能力,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并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四、综合处理方法综合处理方法是将多种处理方法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常见的综合处理方法包括物化综合法、生物物化综合法等。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考虑处理设备的选型、运行维护等因素,以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的稳定和可靠。
同时,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也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措施。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一、引言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但其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污水排放问题。
水产养殖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将对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研究和应用适当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二、常见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之一。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处理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人工湿地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2. 物理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对水产养殖污水进行处理。
常见的方法包括沉淀法、过滤法、吸附法、氧化法等。
沉淀法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过滤法利用滤材对污水中的固体颗粒进行拦截和吸附。
吸附法则通过吸附剂吸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
氧化法则通过氧化剂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高级氧化剂产生的强氧化性,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常见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氧化、高级氧化过程等。
这些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能够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等优点。
三、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在选择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污水的性质:不同水产养殖污水的性质有所不同,例如有机物含量、COD (化学需氧量)浓度、氨氮浓度等。
根据污水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运行成本。
2. 处理效果: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水产养殖污水的处理效果有所差异。
需要根据处理效果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排放标准。
3. 运行成本: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运行成本的要求也不同。
生物处理法相对较低,而高级氧化技术相对较高。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一、引言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然而,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也越来越严重。
水产养殖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硫化物等污染物质,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将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开发和应用适合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处理方法1. 沉淀法沉淀法是最常见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之一。
通过调节污水的pH值和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沉淀到底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然而,该方法存在处理周期长、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2. 曝气法曝气法利用曝气设备将空气注入水体中,通过氧气的供给促进污水中的有机物的降解。
曝气法处理效果较好,但能耗较高,且对氧气的需求量大。
三、新型处理方法1. 植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通过种植适应水产养殖环境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利用植物的吸收和分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质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2. 微生物处理法微生物处理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通过培养和添加适应水产养殖环境的微生物菌种,如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使其在污水中进行降解作用。
微生物处理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简单等特点,但对于菌种的选择和培养有一定的要求。
3. 光催化法光催化法是一种利用光催化剂催化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的方法。
通过添加光催化剂,如二氧化钛等,利用光的照射激发催化剂产生活性氧,从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光催化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对催化剂的选择和光照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四、综合应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以上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例如,可以采用植物修复法和微生物处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植物吸收和分解有机物,同时添加适应水产养殖环境的微生物菌种进行降解,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水产养殖行业中必不可少的环境保护措施之一。
有效处理水产养殖污水可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方法:1. 沉淀池:将水产养殖污水引入沉淀池,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淀到底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沉淀池通常采用圆形或者矩形结构,底部设有污泥清除装置,以便定期清理沉淀的污泥。
2. 过滤器:通过过滤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常见的过滤器包括砂滤器、滤网等。
砂滤器利用砂粒的孔隙来过滤污水,滤网则通过网孔的大小来过滤污水。
化学处理方法:1. 氧化法:将化学氧化剂如氯化铁、高锰酸钾等加入水产养殖污水中,通过氧化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氧化法适合于有机物质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
2. 中和法:将酸性或者碱性的水产养殖污水与相应的中和剂进行中和反应,使其pH值接近中性。
中和反应可以使污水中的酸碱度得到调节,从而减少对水体的腐蚀和污染。
生物处理方法:1. 活性污泥法:将水产养殖污水引入活性污泥池,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活性污泥法需要维持一定的温度、溶解氧和搅拌等条件,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降解效果。
2. 植物净化法:利用植物的吸收、降解和稳定有机物质的能力来净化水产养殖污水。
常见的植物净化法包括人工湿地和水生植物池等。
人工湿地通过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水生植物池则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来净化污水。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或者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的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同时,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的效果和运行的稳定性,还需要注意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操作管理。
惟独科学合理地进行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才干有效保护水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水产养殖业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有效地减少养殖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的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面。
一、物理处理方法1. 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加入沉淀剂将悬浮物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剂有石灰、聚合氯化铝等。
将污水经过预处理后,加入适量的沉淀剂,经过混合和静置,使悬浮物沉淀到污水底部,然后将上清液排放出去,最后对沉淀物进行处理或者回收利用。
2. 过滤法过滤法是利用过滤介质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砂子、活性炭等。
将污水通过过滤器,过滤介质上的悬浮物和颗粒物会被截留下来,而清洁的水则通过过滤器流出。
过滤后的水可以直接回用或者进一步进行处理。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氧化法氧化法是通过加入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将污水与氧化剂进行反应,有机物会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
氧化法适合于处理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水产养殖污水。
2. 中和法中和法是通过加入酸碱中和剂将酸性或者碱性废水中的酸碱度调整到中性,从而达到去除酸碱性物质的目的。
常用的中和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将酸性或者碱性废水与中和剂进行反应,酸碱度会逐渐趋于中性,从而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三、生物处理方法1. 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一种处理方法。
通过增加氧气供给,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使有机物得到降解。
好氧生物处理设备普通采用曝气池、活性污泥法等。
2. 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沉淀物的一种处理方法。
厌氧生物处理适合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处理,如畜禽养殖废水。
厌氧生物处理设备普通采用厌氧池、厌氧发酵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制品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500m3/d )环保科技有限公司Yangjiang Haotian E 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2010年05月8日产制品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方案1 工程概况水产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产公司)是一家从事海产食品的收购、冷冻、加工生产和销售的大型民营企业,生产过程主要是加工海鱼类等海产食品,废水来源于原料清洗、设备清洗、地面洗涤及卫生消毒废水,属于食品废水类。
该类废水的特点是动物油脂、有机物质、悬浮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好。
如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将会对该区域的水体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为保护该地区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公司特委托我公司为其设计废水处理方案,以使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排放标准。
本公司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有关环保政策及工程设计规范,本着服务企业、保护环境的原则,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综合比较同类污水的各种处理工艺,并就处理效果、运行管理、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编制完成了本设计方案,以供各方决策参考。
结合同类厂家的污水成分及成功案例,本设计方案采用“自动格栅--调节池—气浮—折流式厌氧池—接触氧化—沉淀”的处理工艺。
该工艺具有有机物去除效果良好,运行稳定可靠,臭味影响小,运行管理简单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以此达到去除各种污染物,使出水稳定达标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2 工程设计依据及原则2.1设计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⑵《环境工程手册》⑶《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⑷《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⑸《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⑺《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⑻《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⑼《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⑽《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⑾《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⑿《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3⒀《工业与民用通用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55-83⒁《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⒂《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⒃《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及验收》GBJ93—86⒄《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JB/T 2932—1999⒅建设方提供的水质、水量等基础资料2.2设计原则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符合国家、地方有关法规、规范、标准。
⑵根据污水水质和处理要求,合理选择工艺路线,要求处理技术先进,处理出水水质达标排放,运行稳定、可靠。
在满足处理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地和节省投资。
⑶设备选型要综合考虑性能、价格因素,设备要求高效节能,噪音低,运行可靠,维护、操作、管理简便,污水处理站整体运行费用低。
⑷废水处理站平面和高程布置要求紧凑、合理、美观,实现功能分区,方便运行管理。
3 工程范围3.1本方案设计范围从污水调节池进水到消毒池达标排放出水之间的工艺、建筑结构、设备、电控等专业所含内容,但不包括从建设方配电室至本工程电控系统的设计及从建设方的自来水管接至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分界点为构筑物外1m。
3.2本项目提供处理系统成套装置的安装、调试及操作人员培训等服务。
3.3本方案最终出水要求仅对建设方提供要求处理的水质负责。
3.4在外观方面,本方案不包括对修饰物、绿化的设计,但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
4 设计进出水水质及设计要求4.1进水水质根据*****提供现有生产情况排出污水水质情况为(表中各指标单位除pH值外,均为mg/L):4.2排放标准根据工程所在地环境规划,本工程所在的工业园统一建污水处理厂,本工程设计出水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表中各指标单位除pH值外,均为mg/L):4.3设计水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污水处理站设计日处理污水量500m3,污水排水时间为8~10小时,为考虑节省工程投资,本污水处理系统每天运行按24小时计,设计处理规模为21m3/h。
5 处理方案及流程选择5.1处理方案选择污水处理工艺的采用取决于所处理的废水水质特征及排放标准的要求。
根据废水的水质情况以及出水要求,可知原水中CODcr 、BOD5、SS等超标。
本废水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悬浮物多;二是有机物浓度高;三是水质容易发酵而导致发臭。
故此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是处理技术是否成熟的关键所在。
根据本工程的水质情况,确定采用“物理法+生化法”的处理工艺方案。
5.2工艺选择5.2.1废水的预处理⑴根据污水的原水水质,污水中所含的悬浮物等污染物成分较高,为保证处理效果,需对该污水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安装有自动格栅机,除去夹杂在污水中较大颗粒的悬浮污染物,如鱼鳞、鱼内脏、标签、手套等。
⑵根据污水的原水水质,污水中所含的动物脂肪油脂的量较高的情况下,单单靠隔油池是无法解决油脂问题的。
油脂不解决,后续的处理将会被破坏,为保证处理效果,需对该污水进行除油处理,采用气浮法去除水中动物油脂及悬浮性SS,由提升泵提升至气浮机中,利用气浮法进行分离,可去除绝大部分的动物油脂。
从而可减轻后续的气浮法的负荷,同时可减少投药量,节省业主的运营成本。
旧厂区原有的隔油池进行保留,新厂区隔油池、自动格栅机增加由厂方负责。
1、气浮池2、刮沫机3、回流溶气泵4、溶气罐5、空气压缩机6、污水调节池7、投药设备8、污水提升泵注:虚线框内(件号1-5)为气浮水处理机成套供货范围。
图1 气浮工艺流程图5.2.2生化法本工程污水进水水质BOD:COD≥0.5,属易于生化处理水质。
生物处理种类很多,从早期的活性污泥法、滴滤法、生物转盘法、接触氧化法到近来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各种处理方式各有其利弊及适用法。
由于该厂废水CODcr 、BOD5较高,直接采用好氧法难以达到处理效果,为了保证处理效果达到最佳,确保出水的达标稳定性,本处理方案采用两段式生物处理方式:折流式厌氧反应池(ABR)+接触氧化法。
污水的厌氧处理法,依靠厌氧菌的代谢功能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
厌氧生物处理法与好氧生物处理法相较具有下列优点:●有机负荷高,容积负荷:10~60kgCOD/(m3·d)或7~45kgBOD/(m3·d),污泥负荷:0.5~1.5kgCOD/(kgVSS·d)或0.3~1.2kgBOD/(kgVSS·d)。
●污泥产量低,污泥产率:0.04~0.15kgVSS/kgCOD或0.07~0.25kgVSS/kgBOD。
●能耗低;●营养物需要量少;●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应用范围广,好氧法适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对高浓度有机废水需用大量水稀释后才能进行处理,而厌氧法可用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也可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
本工程厌氧处理段采用折流式厌氧反应池(ABR)。
折流式厌氧反应池(ABR):废水经调节池均质均量和气浮机后进入ABR池。
ABR 反应器与UASB反应器有很大区别,它构造简单、施工简便、不需要三相分离器、造价低。
ABR反应器构造如图2所示。
图2 折板式厌氧反应器(ABR)反应器内设置竖向导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室,每个反应室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系统。
几个反应室串联使用,更接近于推流式。
在反应室内驯化培养出与该处的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微生物群落。
在I区驯化产生的是产酸菌,在Ⅱ区驯化产生的是产甲烷菌。
这样将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分开,各自集中驯化培养后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完全混合式的UASB反应器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
厌氧处理法也存在缺点:⑴厌氧处理设备启动时间长,因为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启动时经接种、培养、驯化一般需8~12周。
⑵厌氧处理后出水不能达到排放标准,需进一步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一般在厌氧处理后串接好氧处理。
污水好氧处理法,是在溶解氧充足条件下,水中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摄取、代谢与利用,使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获得能量合成新的细胞得到增长。
本工程好氧生物处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好氧生物膜法处理技术,池内设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
通过曝气,水中溶解氧充足、营养物质(有机污染物)充分的条件下,微生物以最高速度摄取营养物质,也以最大速度增殖,进入对数增殖期,废水中的有机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营养,代谢转化为生物细胞并氧化成为最终产物(主要是CO),废水得到净化。
该工艺兼2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二者的特点,其优点有:⑴处理能力大(与活性污泥法比较),因而可以节省用地;⑵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用性;⑶污泥量少,不产生污泥膨胀的危害,能够保证出水水质;⑷不需污泥回流,易于维护管理,不产生滤池灰蝇;⑸该工艺成熟稳定,占地面积省,设备国产化,在运行管理上更具优势,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⑹填料比表面积大,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实现完全混合,因此可提高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的适应能力;⑺采用多级多段式布置,避免了单级单段式的短流现象,保证了水与填料的充分混合;⑻每级渐次有一个COD浓度梯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有机物向微生物细胞的传递,从动力学角度保证了去除效果;5.2.3沉淀池污水经接触氧化池处理后进入二次沉淀池,在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在这里形成污泥排出系统。
二沉池能有效地去除生物代谢胶体,有机颗粒和无机SS。
沉淀污泥通过污泥泵抽至污泥储存池,经污泥脱水外运。
本工程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池,其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管理简单、排泥简单方便等优点。
5.2.4废水的臭味处理根据废水的容易发酵而引起的臭味以及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泡沫的特点,本方案对厌氧处理设施采用密封式的方式来处理,上面覆顶并种植花草减轻臭味,把气味污染减到最微。
5.4流程说明废水先经过自动格栅,将大块的杂物除去后进入调节池,做水质水量的均衡调节,栅渣人工清理。
废水由提升泵送入气浮机,在溶气水释放的微细气泡作用下,水中悬浮物比重下降,迅速浮升至水面而被去除。
浮渣排入污泥池中,污泥经脱水后外运处理。
废水流入ABR折流式厌氧池。
为提高气浮效果,可适当投加助凝剂氢氧化钠及混凝剂碱式氯化铝,使药剂与水充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絮凝体。
这些絮凝体可吸附了水中大量的污染物。
厌氧池中,池内具有较高的污泥浓度,在厌氧菌作用下消化和降解有机污染物,将水中的大分子、难生化处理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易生化处理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