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思考与练习(附答案)课件——修辞

现代汉语思考与练习(附答案)课件——修辞

四、从词语锤炼的角度谈谈下面这两段文字中一些词语的修辞效果。 从词语锤炼的角度谈谈下面这两段文字中一些词语的修辞效果。 ①金刚山的美景,被朝鲜人民引为自豪。 金刚山的美景,被朝鲜人民引为自豪。 她位于朝鲜中部东海岸大白山脉的北部地区, 绚丽多姿, 她位于朝鲜中部东海岸大白山脉的北部地区 , 绚丽多姿 , 四季有不同的雅名。 春天万紫千红, 叫金刚山; 夏天飞泉腾空, 四季有不同的雅名 。 春天万紫千红 , 叫金刚山 ; 夏天飞泉腾空 , 浓荫蔽日, 又名蓬莱山; 秋天漫山红叶, 层林尽染, 浓荫蔽日 , 又名蓬莱山 ; 秋天漫山红叶 , 层林尽染 , 外号枫岳 山;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人称皆骨山。 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人称皆骨山。 “绚丽多姿”一语十分准确地概括了对金刚山美好景色的总 印象。“绚丽”言其美,“多姿”言其变化,只此一语便包括了 下文的许多描写。“万紫千红,飞泉腾空,浓荫蔽月,漫山红叶, 层林尽染,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等四字格词语描绘了金刚山四 季景物的变化,音节整齐匀称,声调抑扬起伏,富于音乐美。又 “飞、腾、蔽、染、装、裹”等动词使静止的景物鲜明而牛动, 随季节的变化更替的山名,史使人感到金刚山的四时之美。
四、从词语锤炼的角度谈谈下面这两段文字中一些词语的修辞效果。 从词语锤炼的角度谈谈下面这两段文字中一些词语的修辞效果。 这里的水, 在园里信步, ②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 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 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 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 泉上有亭,亭上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 泉上有亭,亭上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 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 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 首句用了“多、清、静、柔”4个单音节形容词,简洁干脆, 描写贴切,有容量。作为总写部分,很有概括力和形象感。次句对 偶十分自然,“深潭”、“小渠”点出到处是深水浅流。第三句的 “有河”、“有井”、“有溪”除了同前一句尽写这里水多之外, 还暗含无水不成景之意。接下来的对偶句又含蓄地写出了这里的水 给人的感官之美:清亮、平静、柔和。水之源头就是难老泉。这段 文字用词准确形象,朴素自然,透出一股清新之气。单音节词用得 平实稳妥,全文有整句的效果。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作业3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作业3

•A、篇章分析•B、短语分析•C、词法分析•D、句法分析•A、介词•B、动词•C、名词•D、助词•A、笑着说•B、上街买菜•C、大声说•D、不买菜•A、人马、人手•B、白菜、白墙•C、灭火、发火•D、清清楚楚、说不清楚•A、轻微、显然•B、全部、统统•C、长久、久久•D、忽然、突然•A、修路•B、高两米•C、学习文件•D、学生宿舍•A、非普遍性•B、不理想•C、要不要•D、非常好•A、任性、任意•B、可能、可爱•C、帮助、援助•D、难看、观看•A、屋里有人说话•B、我有件事情跟你商量•C、我们希望小王当代表•D、你知道他会来•A、体词•B、谓词•C、加词•D、代词•A、马虎、坎坷•B、可以、香波•C、电脑、因为•D、蜈蚣、吩咐•A、刚才、将来•B、立刻、片刻•C、从前、从来•D、向来、过去•A、因为、音位•B、依、医•C、是、事儿•D、公式、攻势•A、请他来开会•B、我们边聊边学•C、借本书看看•D、我心里越急,手越是不听使唤•A、有一头熊在树林里奔跑•B、我家前面有两座大山•C、同学们热烈欢迎专家的到来•D、桌子上放着一盆鲜花•A、好笔多买几支•B、好书多读几遍•C、好花多看几眼•D、好房子多住几天•A、主谓谓语句的大主语•B、前置的宾语•C、外位语•D、独立语•A、体词性句法结构•B、谓词性句法结构•C、加词性句法结构•D、主谓短语•A、主谓短语•B、述宾短语•C、述补短语•D、偏正短语•A、外国语言、购买一箱•B、认真学习、学习语法•C、跑得不快、解释清楚•D、出去走走、进行讨论•A、移就•B、比喻•C、比拟•D、拈连•A、排比•B、比喻•C、比拟•D、层递•A、对比•B、排比•C、比拟•D、比喻•A、拈连•B、移就•C、排比•D、反复•A、对偶•B、排比•C、移就•D、比拟•A、连续(连用)•B、包孕(套用)•C、复合(兼用)•D、交叉•A、合作原则•B、礼貌原则•C、接话原则•D、合理原则•A、对偶•B、比喻•C、拈连•D、比拟•A、拟人•B、对偶•C、夸张•D、排比•A、对偶•B、警策•C、双关•D、移就31(4分)、4“看见他们那眼神,深邃像大海,炽热像烈火,灵动像流水,欢悦像阳春,我简直无法抑制我内心的激动了。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78---80题标准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78---80题标准答案

78、本题参考答案:
(1)规范修辞是力求表达准确、明白、通顺、无歧义的修辞。

(2)艺术修辞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运用各种技巧,极力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修辞。

(3)二者关系:规范修辞与艺术修辞既各自独立,又互相依存;规范修辞是艺术修辞的基础,而艺术修辞是规范修辞的艺术化。

79、本题参考答案:
(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并非完全对应。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80、本题参考答案:
(1)拈连是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

(2)移就是把描写甲事物性质状态的词,移来修饰和描写乙事物。

(3)移就所“移”的词语一般表示人的情状,往往是形容词,只出现“移用”,不出现所“移”词语的常规用法;
拈连所“拈”的大多不表示人的情状,往往是动词,其“拈用”与所“拈”词语的常规用法同时出现。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
修辞是一种修饰语言的艺术,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
更加生动、形象,表达更加丰富。

掌握修辞的技巧对于熟练运用现代
汉语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帮助读者巩固对
语法修辞的理解与运用。

试题一:请将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找出来并加以说明。

1. 窗外的雨滴敲打着窗子,辗转不眠的夜晚仿佛变成了悲伤的音乐。

2. 这个问题简单得只需要我稍微动一下脑筋就能答出来。

3. 这个菜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试题二:请根据下面的情景,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完成句子。

1. 某人获得了心仪已久的工作机会,可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欲望。

2. 一个人在大街上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试题三:请仿照下面的句子,使用具体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改写。

1. 这个小镇的晨光很美。

2. 他的笑容非常灿烂。

试题四:请根据下面的句子,分别从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两个角度
进行分析。

1. 等待,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2. 天空中的云朵,像一朵朵棉花糖,酥软而可爱。

试题五:请根据下面的情景,自行构思一个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1. 描写一个美丽的夏日午后。

2. 表达对好友的真诚祝福。

以上是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希望通过这些练习,读者能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修辞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并将其应用于日常交流和写作中。

希望读者能够坚持练习,提高自身的语言修辞能力。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答案(总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他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 )。

?.?副词性宾语.?受事宾语.?谓词性宾语??.?施事宾语2、a.村子里回来了一批转业军人。

b.村子里有一批转业军人回来了。

以上两个句子(?? )。

.?D. 都是兼语句.?是存现句和兼语句??.?都是存现句.?是兼语句和存现句3、“我去还是不去”是(? )。

.?C. 特指问句.?正反问句.?选择问句??.?是非问句4、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是(??? )。

.?句子.?语素.?短语.?词??5、“不”和“没”都属于(? )。

?.?程度副词.?否定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6、“彻底解决”是(? )。

.?偏正短语??.?中补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7、“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

?.?施事主语??.?受事主语.?谓词性主语.?中性主语8、“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

.?联合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同位短语??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运用了(?? )。

.?串对??.?正对.?反衬.?反对10、? 大理花多,多得园艺家定不出名字来称呼。

大理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

大理花矫,娇得文学家想不出词句来描绘。

大理花香,香得外来人一到这苍山下.洱海边,顿觉飘飘然不酒而醉。

以上句子对辞格的使用是( ? )。

.?兼用加套用??.?辞格套用.?辞格连用.?辞格兼用11、“今天冷极了。

”是(? )。

.?F. 动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12、下面短语中属于偏正关系的是(??? )。

?.?E. 抬进去.?悄悄进来??.?看小说.?门开了13、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B.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练习(有答案)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练习(有答案)

第六章修辞一、填空1、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四种,如“月亮像玉盘”,其中的“玉盘”是,“月亮”是。

1、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喻体本体2、比喻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如“党是阳光”是。

2、明喻暗喻借喻暗喻3、夸张分为、、三类,如“巴掌大一块地,他也种上了粮食”是夸张,“看到青青的秧苗,他就嗅到了面包的香味”是夸张。

3、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4、对偶从结构角度分为、两类,从语义角度分为、、三类,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

4、严对宽对正对反对串对严对反对严对串对5、修辞格的配合有、、三种方式,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那数不清的灯火就象千万颗星星飞上了天去”是。

5、连续(连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6、“。

6、暗喻7、“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7、以作者代作品二、单项选择1、“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回环C、比拟D、借代2、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5、“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这句话用了。

A、仿词B、夸张C、双关D、反语6、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D、修辞就是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现代汉语思考与练习题

现代汉语思考与练习题

课后习题《现代汉语》思考与练习题一、填空题:1.语音具有属性、属性、属性。

2.根据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韵母可分为、、、。

3.音位变体分为变体和变体。

4.普通话语音的规范工作,包括和两方面的内容。

5.文字是。

6.历史上,汉字出现过、、、、、、等字体。

7.汉字的笔画组合有、、。

8.古代的“六书”是、、、、、。

9.词义具有、、。

10.单纯词是,例如、、。

11.“粗暴”的反义词是,“粗鲁”的反义词是。

12.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是从的角度给短语进行分类,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是从的角度给短语进行的分类。

13.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是、、、、。

14.“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这是个否定句。

表达这句话的基本意思肯定句是。

15.“这就是冯经理?竖条的衬衫把他那本来就细高的身子越发地拉成细长条了。

这使我想起北方的抻面。

越抻越细,越抻越细,把冯经理抻得那么细!”这段话中用了这些修辞方式。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从自然属性看,语言这个系统包含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

在这些要素中,是和决定一种语言的基本面貌。

()A.语音词汇B.语音语法C.词汇语法D.语法结构基本词汇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A.所有B.北京C.北方D.东北3.语音的四要素是指()。

A.音节、音位、音素、音色B.音高、音强、音长、音色C.元音、辅音、重音、轻音D.音色、音强、音韵、音调4.“前、半低、不圆唇元音”是()。

A.[ɛ]B.[e]C.[a]D.[ə]5.合成词“推进”的构成方式是()。

A.连动式B.后补式C.联合式D.兼语隐含式6.“行李”原义指行人、旅客,现在指出门带的包裹、箱子等物。

这种现象叫做()。

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一词多义D.词义的转移7.“良性”和“急性”是()。

A.名词B.非谓形容词C.副词D.一般形容词8.“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中“怎么样”表示()。

A.疑问B.任指C.虚指D.不定指9.“这间房子盖了十一个月”中的“十一个月”是()A.状语B.宾语C.补语D.定语10.“现在的温度不是高了,而是低了。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作业答案_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作业答案_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作业答案一、分析题1.答:分别是:补充附加偏正陈述支配附加支配偏正叠音2.答:词:老鹰、木头、甘苦、白菜、雪白短语:老照片、撞头、雨雪、白布、雪堆区别:意义上-综合与加合;结构上-是否可拆3.答:分别是副词、数词、名词、代词、名词4.答:(1)形容词-名词;(2)形容词-副词。

可从它们出现在句子中的位置的不同来分析。

5.答:(1)兼类词;(2)同音词;(3)活用6.答:分别为:联合、述补、述补、述宾7.答:(1)对校长的讲话进行批评(2)发现敌人的哨兵叫王平| 偏正| | A | 主| 谓|| 介| 词结构|| 偏| 正| B | 连| 动|| 偏| 正|8.答:(1)述补与述宾;(2)主谓与偏正9.答:词性不同;关系;层次;语义指向10.答:分别是动词性非主谓句、动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11.答: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上的实际需要相联系,|| 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 如果并列并列不是为人民所掌握,| 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也是不起作用的。

假设(条件)让步12.(1)答:歧义。

(2)答:语序不当。

将“一次又一次”移到“派人”前。

(3)答:语序不当。

将后两个分句换序。

(4)答:述宾搭配不当。

“防备”后应为消极行为。

13.答:(1)是比喻;(2)是双关。

14.答:借喻与暗喻。

区别略。

15.答:前为双关,后为歧义。

两层意义的联系性质不同。

二、简答题1.答:现代汉语语法就是指现代汉语中组词成句的规则总合。

与古汉语语法相比,主要特点有:构词以合成词为主;语法手段更加完备;语法标记增多;语序微调。

2.答: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现代汉语语素的特点:多数以单音节形式体现;是构成合成词的基本要素;语素的功能类型多样。

3.答:语法意义是指借助于特定的语法形式实现的语法关系或功能。

就现代汉语来说,助词“了”可以附着于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的意义,如“吃了饭”。

4.答:能否做谓语、能否受副词修饰、否定形式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一、填空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性质表现为()、()和()。

2、实词和虚词的重要区别在于:()。

3、代词分为()、()、()。

4、一个语法单位的分类,可以按其外部的()分,也可以按其内部的()分。

5、兼语短语是由一个()短语和一个()短语套叠构成的。

6、主谓谓语句是指以()作谓语的句子。

7、一部分不能做谓语但具有分类作用和对立性质的词叫()。

8、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的(和词的()。

9、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根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把词分为()和()两大类10、虚词的特点是:(1)虚词总是()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2)虚词不能单独充当();(3)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

11、将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别填入下边句中的空格内。

(1)他说()我没听清楚。

(2)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

(3)我们按规定作()处理。

(4)高兴()眼泪围着眼圈儿转。

(5)你别说()太过分了。

12、根据句子的()分出的类别叫句类,它包括:()、()、()和()四种;根据句子的()分出的类别叫句型,它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3、“生命之树常青”这一句话中用了比喻,这种比喻属于()。

14、“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15、辨别句型:把句型的代号字母填在括号里。

A、连谓句B、兼语句C、双宾句D、主谓谓语句E、主谓短语作宾语(1)他让我骑自行车。

()(2)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

()(3)他知道我不喜欢挤公共汽车。

()(4)骑自行车我从没出过事。

()16、“向前看”、“向无此例”和“心里向着他”的这三个“向”的词性分别是()、()和()17、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词性。

(1)小王曾经跟老张到过俄罗斯。

()(2)小王跟老张都到过俄罗斯。

()(3)小王跟着老张到过俄罗斯。

()(4)他的思想跟不上形势。

()二、单项选择1、句子“这东西你吃过没有?”中“没有”的词性属于()A、动词B、形容词C、副词D、区别词2、下列句子属于连谓谓语句的是()A、他看见了就上前去搀扶她。

B、差人带着张好古来到考场。

C、中午,老杨同志到老刘家去吃饭。

D、母亲站起身,出去了。

3、下列句子属于兼语句的是()A、最有趣的事是捉了苍蝇喂蚂蚁。

B、雷锋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丢了车票。

C、闰土的父亲把闰土带走了。

D、这件事使大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4、“刚才指导员宣布一班的三个同学去训练,其余的同学去看彩色电视节目。

”这个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分别为()A、副词、副词、形容词B、名词、代词、区别词C、副词、代词、形容词D、名词、副词、区别词。

5、“一锅饭吃十个人。

”中的宾语属于()A、断事宾语B、施事宾语C、受事宾语D、工具宾语6、“盘子买来了”中的主语属于()A、施事主语B、受事主语C、断事主语D、用事主语7、“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回环C、比拟D、借代8、下列句子中“谁”表示任指的是()A、明天开会谁的主席?B、咱们几个谁也不能推卸责任。

C、谁说明天不上课?D、这句话我好像听谁说过。

9、中心语是体词性,修饰语是()A、定语B、状语C、同位语D、插入语10、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11、“墙上挂着横幅”变换成别的格式后意义有差别的是()A、横幅在墙上挂着。

B、横幅挂在墙上。

C、横幅被挂在墙上。

D、把横幅挂在墙上。

12、“书我看完了”中的“书”是()A、主语B、宾语C、状语D、插入语13、实词是()A、能单独充当主语、宾语的词B、能单独充当宾语、补语的词C、能单独充当定语、状语的词D、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14、“年年出口商品”中的“出口商品”是()A、偏正关系B、动宾关系C、主谓关系D、中补关系15、下面这个短语第一层的正确切分是()走进来一个男孩子A、B、C、D、16、状语是()A、动词的修饰语B、形容词的修饰语C、名词的修饰语D、谓词性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语17、下列句子中,“跟”属于连词的是()A、我昨天跟他去公园了。

B、我跟他昨天去公园了。

C、我昨天跟他一块去公园了。

D、我跟他没关系。

18、下面短语属于兼语短语的是()A、别让雨淋坏了B、让他再说一遍C、你就让着他点儿D、把这本书让给你19、“他清清楚楚地听见人在说话。

”这个句子是()A、连谓句B、兼语句C、一般主谓句D、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20、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21、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22、“怎么少了个人?”这个非主谓句的下位句型是()A、名词句B、动词句C、形容词句D、叹词句23、“你看、你听、严格说、毫无疑问”等用作插入语时,可以()A、表示呼应和感叹B、表示提醒和强调C、表示推测和估计D、表示依据和来源24、下面问句中是特指问的是()A、你说的像话吗?B、你这个人到底说不说实话?C、他讲过什么话呢?D、你是买东西,还是买态度?25、“土豆买回来了。

”中的主语属于()A、施事主语B、受事主语C、于事主语D、断事主语三、判断正误1、“跑了一匹马”和“杀了一匹马”的宾语“一匹马”都是受事。

()2、“很聪明”和“很了解”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因而可以归入形容词。

()3、“他总是说这孩子很聪明。

”“他总是夸奖这孩子聪明。

”前一句的“聪明”是形容词,后一句里的“聪明”是名词。

()4、“武侠小说我从来没看过。

”是个倒装句。

()5、夸张可以通过其他修辞格来实现。

()6、语法讲的是词、短语和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7、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主要是依靠语序这种语法手段。

()8、“他家有机会出国”和“他家有人出国”都属于连谓短语。

()9、“请他参加”和“希望他参加”都属于兼语短语。

()10、“一本新书”的第一层次划为“一”和“本新书”是违反了意义的原则。

()11、“不好的习惯”的第一层次应划分为“不”和“好的习惯”。

()12、“残害人民的刽子手”的第一层次划分为“残害”和“人民的刽子手”是违反了意义的原则。

()1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宾语“山”是受事宾语。

()14、“打扫卫生”的宾语“卫生”是目标宾语。

()15、“多威风啊,仪仗队!”是一个非主谓句。

()16、“篇章指的是由句子连接成篇的语言体。

”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是”。

()17、“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改变我们的计划。

”是一个单句。

()18、“你再说也没有用。

”是一个单句。

()19、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喻。

()20、“他一直是魂思梦想着打飞机,眼前飞过一只雁,一只麻雀,一只蝴蝶,一只蜻蜓,他都要拿枪瞄瞄。

”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兼反复的修辞手法。

()四、改错:1、以编辑的名义回的一封信是他们的习惯做法。

2、江西宾馆改革后,今年的营业收入超过承包方案都65%。

3、这个厂刚实行奖金时,由于社会上一度出现忽视政治工作的影响,职工中向“钱”看的倾向明显抬头。

4、大批农村儿童上学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坐上了木制课桌凳,广大农民十分满意。

5、李林感到了婆媳之间紧张的气氛,多次劝说妻子尊敬老人,可收效不大。

6、按科学方法养猪,育肥一头猪,时间缩短一半,饲料成本减少一倍。

7、经过周密调查,终于使我们弄明白了事实的真相。

8、不管当地气候条件极端不利,探险队员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

9、在渔民们起早睡晚,终日劳动下,生产计划终于超额完成。

10、不但我们要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语言现象分析(一)(一)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多层次短语1、1、昨天从家乡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2、2、希望参加去北京的旅行团3、3、派人去通知小王马上来报到4、4、痛得我差点掉眼泪5、5、他能不能马上来还是个问题6、6、把你妹妹小英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7、7、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8、8、世界珍贵稀有动物熊猫的故乡中国9、9、王才喝口水站起身走了出去10、告诉我他怎样来这儿(二)(二)分化下列歧义短语1、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2、看打乒乓球的中小学生看打乒乓球的中小学生3、我们五人一组我们五人一组4、关于植树造林的建议关于植树造林的建议5、骂他朋友的孩子骂他朋友的孩子6、安排好工作安排好工作7、非洲语言研究非洲语言研究8、他兄弟小刚和小明他兄弟小刚和小明9、撞倒他的自行车撞倒他的自行车10、摩托车和汽车的零件摩托车和汽车的零件(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并分析它们的层次成分1、这件事给了他很深刻的教训。

句型:2、我弟弟极力主张到杭州去旅游。

句型:3、据说,厂长已经找了你三回了。

句型:4、这个问题回答的人不多。

句型:5、这台计算机学校的。

句型:6、老王劝他马上骑车去请医生。

句型:7、我们对他的品德还是很清楚的。

句型:8、叔叔,你去动员他留下来看戏。

句型:9、中国女排飞到漳州开始训练。

句型:(四)分析下列多重复句1、1、车摇慢了,线抽快了,线就会断头;车摇快了,线抽慢了,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线就会打成结。

2、2、柜是一幅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记得。

3、3、里有许许多多的事他不明白,听朋友们在茶馆里议论更使他发胡涂,因为一人一个说法,而且都说得不到家。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

5、固然,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原因或普遍的根据,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

6、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如果内容没有分量,不管写多长,也没有分量,所以不能只看量,要讲求质。

7、北京是美丽的,我知道,因为我不但是北京人,而且到过欧美,看见过许多西方的名城。

8、只要我们在今后进一步改善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把国家的真实情况告诉他们,并且努力纠正我们工作中的错误,我们就一定能够帮助广大青年自觉地克服自己的弱点,勇敢地迎接自己的战斗任务。

9、现在一些中低焦油含量的香烟虽然减少了对肺部的损害,但是并不等于此类香烟无毒,因为只要香烟燃烧,就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物质,就会对机体继续造成损害。

10、他早想在路上拾得一注钱,但至今还没有见;他想在自己的破屋里寻到一注钱,慌张的回顾,但屋里是空虚而且了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