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对照
新生儿脐炎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脐炎的护理措施新生儿脐炎可因出生时断脐处理不当,受细菌污染后所引起,严重时可引起脐血管炎及腹膜炎或全身性败血症,可危及婴儿生命。
那具体新生儿脐炎要如何护理呢?一、脐部护理断脐后要注意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
清洗脐部可用3%过氧化氢、2%碘酊或75%酒精消毒处理,每日2-3次,清除脐部脓性分泌物,提起脐带残端硬痂擦及每一条皱襞,有创面时应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二、生活护理1、避免大小便污染,最好使用吸水、透气性能好的消毒尿布,孩子哭闹时要检查尿布有无湿,及时更换,不要等到大小便之后很久才换。
而且要注意尿布更换的方法,别让尿布遮挡住脐部,否则排泄物很容易会污染脐部的皮肤。
2、洗澡时,注意不要洗湿脐部,洗澡完毕,用消毒干棉枝吸干脐窝水,并用75%酒精消毒,保持局部干燥。
三、外用药物护理根椐医嘱在清洁脐部后,局部使用40%氧化锌油或氯霉素氧化锌油、脐带粉(含有依沙吖淀又名雷夫奴尔、氧化锌)、百多邦软膏、红霉素眼膏等中的一种。
每曰1次。
注意尽量不用紫药水、红药水,以免因染色影响病灶的观查。
一般也不用碘酒,以免烧伤脐周围的皮肤。
四、注意观察病情1、观察脐带有无潮湿、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如有应及时治疗,采用3%双氧水彻底清洗脐部,消毒干棉枝吸干后再用95%酒精脱水,干燥后敷上碘仿粉(以抑制创面分泌物及化脓,并有止痛作用);炎症明显者可敷上百多邦软膏或按医嘱选用抗生素治疗。
2、脐带残端脱落后,注意观察脐窝内有无樱红色的肉芽肿增生,应及早处理,防止肉芽过长而延误治疗,可采用10%硝酸银溶液烧灼治疗。
3、注意脐茸、脐瘘、脐渗血或脐部蜂窝组织炎等,应及时处理。
4、遇到脐带残端长时间不脱落,应观察是否断脐时结扎不牢,有少量血循环,此时应考虑重新结扎。
二次断脐法加用百炎净粉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对照组7 2 3 例新生儿助产 观 察 组 7 5 7 2( 7 1 8 6 9 . )
2 2 两组新 生儿脐 部渗血 、 炎发 生率比较 , . 脐 见 观 察组剪 脐后脐 部渗血 1 例 , 1 5 无 例发 生脐 炎, 对
15 m . c 处剪 断脐带并挤 出残血 ,在每晨淋浴后 2  ̄7 表 2 。 4 2
出生的新生儿 1 1 例 , 57 采用 随机数字表法 ,随机分为 脐 法加用 百炎净粉 外敷 ,对照 组行二 次断脐法 。 12 2 两组处理方法 .. 在新生儿出生后用气 门芯结扎脐带, 在距保留带残端约 小时左右 由新生儿室护士进行第二次剪脐 , 剪脐 的方法
两组, 观察 组 7 5 , 8 例 对照组 72 3 例。 察组行二次剪 组别 观
是用碘 伏消毒脐根及 周围皮肤,先用有齿镊夹起脐上 照组剪脐 后 出脐部渗血 6 例 ,发生脐炎 1 ,两组 比 O 例 端, 向上轻提 , 再用消毒手术剪剪去残 留脐带 , 再用7 % 较 有统计学意义 ( 5 尸< 0 0 ) . 1。
酒精消毒创面 , 以脐卷包扎 , 直到愈合为止 。 观察组7 5 8 例行二次剪脐法2 h 4 后常规清洗消毒后加用百炎净粉薄 薄一层 均匀覆盖于脐窝 ,每 日 1 次换药 2 次 ,至脐 ~3
维普资讯
国 医 卫 导 0 第 4 1 ( 刊 际 药 生 报 28 1 第5 半 ) 0 卷 期 月
l 薹
二次断脐法加用百炎净粉 预防新生儿脐炎 的临床效果观察
麦新 琴 连平县第二探 讨二 次 断 脐 加 用 百 炎净 粉 预 防新 生 儿 脐 炎 的 效 果 。 方 法 采 用 随机 数 字表 ,将 临床 1 1 例新 生儿随机分 为二次 断脐 组和加用 百炎净组 ,观察 两组新生 儿脐 炎、脐 部 出血 、脐带干燥 时 间、脐 57 创 面愈合 时间等指 标 , 并对 结果 进行 统计 学处理 。 结果 加 用 百 炎净组 在 降低 新 生儿脐 炎、脐 部 出血 率 和缩短脐 带干 燥时 间与对 照组 比较 ,有显 著性 差异 ( 尸< 0 0 。结论 二 次剪脐 法加用 百炎净预 防新生 . 1)
观察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项目(EENC)中脐带护理方法的效果

V ol.26 No.S2 November .2020内科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其中晚期会出现诸多并发症,后期并发的消化道大出血发病急,一旦出血量大,得不到及时的控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5],常规护理疗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次数。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出血次数,本文提出内科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从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肠道护理、日常护理、出血护理等5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并选择我院40例肝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应用效果研究。
文中数据可见,应用内科护理干预方式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次数、护理满意度数据结果均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可见内科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优化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恢复有着较高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1] 李娜, 李珊珊. 内科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分析[J]. 心理月刊, 2020, 15(15):95.[2] 苏红艳. 浅析临床护理路径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干预价值[J]. 人人健康, 2020(14):462.[3] 范佳媚. 优质护理服务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护理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20):268-269.[4] 孟庆芳. 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内科护理[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20):10-11.[5] 黄琴, 严润华. 重症肝病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A].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1996:1.[收稿日期:2020-11-03]观察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项目(EENC)中脐带护理方法的效果王艳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 北京 102600[摘要]目的 观察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项目(EENC)中脐带护理方法的效果。
两种消毒方式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比较

两种消毒方式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比较摘要】目的观察两种消毒方式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比较,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1年12月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75%乙醇消毒液消毒脐窝及脐周皮肤,1次/d。
观察组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消毒脐窝及脐周皮肤,1次/d。
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脐带残端分泌物情况。
结果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分泌物情况比较,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4d内脐带残端分泌物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新生儿脐部残端消毒,可以促进脐带脱落,减少脐部残端分泌物渗出,防止脐部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 3%过氧化氢溶液脐带感染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新生儿出生断脐后,脐带残端却成为病原微生物侵袭新生命的危险通道。
残端脱落愈合越早,新生儿脐部感染机会就越小,故新生儿脐部消毒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选择消毒作用确切刺激性小的消毒剂是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关键[2]。
我院对比两种消毒方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1年12月剖宫产出生符合条件的新生儿100例。
选取条件:①剖宫产出生,产妇无严重内、外科疾病及妊娠并发症,平均住院7±2天。
②宫内妊娠37-41周。
③胎儿无宫内感染。
④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Apgar评分≥8分,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公布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脐部护理方法: 剖宫产出生新生儿出生后1min内实施断脐,断脐前依次使用2.5%碘酒,75%乙醇消毒液消毒脐根及周围皮肤,再套已消毒的气门芯在离脐根部距离0.3-0.4cm处,然后在气门芯上0.3-0.4cm处剪断,脐带处理完毕后4h起由我院泳浴室固定专业人员进行沐浴,沐浴前检查脐部有无发红、渗血、渗液及炎性分泌物和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做好记录,对照组新生儿沐浴后采用75%乙醇消毒液进行脐部护理消毒,然后帖上脐贴,1次/d,直至脐部残端脱落。
不同脐部护理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价值比较

带平均脱落时间短 , 脐部出血和脐炎 的发生情况少 ,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00 ) 这说 明二次断脐护理可 以有效 地减少新 P< .5 ,
生儿脐部感染 的发生率。见表 1 。
表 1 两组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 比较
的 20例 新生儿 的临床资料 , 5 将其 随机分为两组 , 分别 给予不 同的脐部护理方法 , 通过 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 , 探讨
不 同脐部护理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价值。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 本组 20例新 生儿 , 5 均经 阴道 或剖 官产正常 分娩 , 无宫 内感染 , 中男 19例 , 1 1 , 其 1 女 3 例 足月儿 2 6例 , 3 早
产儿 1 ,p a 评分均 ≥8分 , 4例 A gr 体重均 I250 g > 0 。随机将其 分为 I 和 Ⅱ组 , 15例 , 组 各 2 给予不 同的脐部 护理 法 , 两组新 生儿在性别 、 胎龄 、 p a 评分及体重方 面比较 , A gr 差异均无统计
毒, 勤换尿布 , 沐浴时注意, 嘱咐家属若 发现脐部出现红肿 , 脓
性分泌物 、 渗血等情况 , 1 或 5d后脐 带仍 未 自然脱 落 , 应及 时
脐带残端 , 消毒脐部皮肤后 , 贴上脐贴 ,4h后暴露脐部 。 2 12 2 评价方法 : . . 本组采用护理人员评价和家属评价的综合 评价法 , 新生儿住院期 内由护理人员根据其脐带 、 脐窝及脐周
就 医, 避免并发脐部感染 , 甚至更为严重 的疾病。 本组研究发现 , I组新 生儿并 发脐 部出血 和脐炎情 况较 多, 因为该组 用 5 %碘伏为新 生儿消毒 , 碘虽有较 强的杀 菌作 用, 可有 效 抑 制 细 菌 的 繁殖 , 其 同 时 具 有 较 强 的 保 湿作 但 用 , 利于脐部干 燥 , 不 易致 脐部渗 血 , 发脐部感染 。 Ⅱ组 诱 仅有 1例新生儿因家属护理 不当引发轻 度脐炎 , 该组 用 7 % 5 乙醇 为新 生儿 消毒脐部 , 乙醇 易挥 发 , 保证脐部 干燥 , 结 可 而
新生儿脐部护理改良法的效果评价与分析

与对照组进行不 同脐部护 理方法 的实验 , 发现 改 良组在缩 短脐 带脱落 时间 、 降低感染率方面效果显著 , 现报 告如下 。
1 对 象 和 方 法
11 研究对象 .
选择 21 0 1年 6月 1日 一 0 1年 l 21 2月 3 1日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 院 妇 产 科 出生 且 符 合 标 准 的新 生 儿 12例 。纳 入 标 准 : 月 0 足 剖 宫 产 儿 、 生 时 A gr 分 在 8分 以 上 、 宫 内 感 染 征 象 、 出 Pa 评 无 母 亲 无 妊 娠 合 并 症 、 院 时 间 5— 住 7d以 上 。 随 机 分 为 改 良组 与 对
关 键 词 : 生儿 ; 部 ; 理 新 脐 护
中 圈分 类 号 :4 3 7 R 7 .2
文章 编 号 : 0 1 6—6 1 (0 2 0 0 6 0 0 4 1 2 1 )8— 06— 2
围 生 儿 脐 部 是 病 原 微 生 物 入 侵 的特 殊 门户 , 易 发 生 局 部 极 感 染 , 其 是 厌 氧 菌感 染 , 及 出 血 和 新 生 儿 黄 疸 , 重 的 可引 尤 以 严 起 败 血 症 。新 生 儿 败 血 症 中存 在 脐 部 感 染 者 6 % ~ 7 5 … , 6 8 .% 因此 如 何 做 好 脐 部 护 理 一 直 是 广 大 儿 科 、 保 科 医 护 人 员 关 注 儿 的重 点 。本 院妇 产 科 14例符 合 标 准 的 新生 儿 随机 分 为改 良组 0
工 作 单 位 :1 10 长 沙 湖 南省 长 沙 市 中 医 医院 儿 童 保 健 科 4 0 0 收 稿 日期 :0 2— 7—1 21 0 7
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中的作用对比

1 资 料 与 方 法
的要求用左手 上提 牵引线 , 并 与腹 壁呈 3 O 。 角用 无菌 剪刀 剪 除脐带残端 , 并在消毒皮肤 后贴 上脐贴 , 并于 2 4 h之后完 全 暴露脐部 , 之后应用安而 碘脐部护理 2次/ d 。
或伴 全身症状 。
1 . 1 一般资料
阴道 分娩 或剖宫 产分 娩且 无宫 内感 染 的新生 儿 8 0例 , 其 中 男4 6例 , 女3 4例 , 胎龄 3 6~ 4 0周 , 平均胎 龄 3 8 . 5周 , 体质量 2 5 0 0— 4 5 0 0 g ; 平均体质量 3 4 1 0 g 。将所 有新 生儿 随机 分 为
2 结果
胎龄 以及体 质量 等一 般 情况 方 面 差 异无 统 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对两组新 生儿 脐带脱 落 时 间以及 脐部 出血 和脐 炎发 生 率的 比较 , 观察组脐 带平 均脱离 时 间 、 脐部 出血 和脐 炎 的发
生率均 明 显 小 于 对 照 组 , 且 差异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详 见表 1 。
高治疗效 果 , 缩短治疗 时间 , 有利 于患儿的快速康复 。
参 考 文 献
[ 1 ] 纪媛嫒. 氧驱动雾化治疗小儿 支气 管哮 喘的护理 . 临床护 理杂
[ 3] 杨彩 虹. 雾化吸入疗法治疗d , J L 支气管 哮喘的 护理体会 . 临床 合理用药 , 2 0 1 3, 6 ( 2 ) : 1 5 7 . [ 4] 唐爱华. 氧驱动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支气管哮 喘5 8例护理干预 . 齐鲁护理杂志 , 2 0 1 3, 1 9 ( 1 5 ) : 1 0 1 — 1 0 2 .
观察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

观察不 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 防新 生儿脐炎 方 面 的效果
周树 勤① 徐 小英②
【 摘要 】 目的 :观察 采用不 同的脐部护 理方法对 于预 防新 生儿脐 炎的临床效 果 。方 法:选 取本 院 2 0 1 0 年1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i t v e :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o f u s i n g d i f e r e n t u m b i l i c a l r e g i o n n u r s i n g m e t h o d t o p r e v e n t
h
P < O . 0 5 ,
P < 0 . 0 1 ,与 对 照 组 比较
2 0 0 8 .1 4( 1 8) : 9 0 — 9 1
质量 和 护理效 果 ,从 而提 高手术 成功 率 ,缩 短 了患者 的住
院时 间 1 。实施 系统 的心 理干 预对 腹腔镜 宫 颈癌根 治术 患
参 考 文 献
Ⅲ 1徐念奴 . 手术前后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的效果分 析 【 J J
中国医学创新 ,2 0 1 3 ,1 0( 3) : 7 5 — 7 6 .
[ 5 ] 周海燕 . 护理 干预对普外科 手术患 者术 后疼痛 的影响 [ J 】 . 中国医
学创新 ,2 0 1 3,1 O( 3) : 8 1 — 8 2 .
[ 3 】 肖春芳 . 刘秀玲 . 心理干 预对子宫肌瘤 介入治疗前焦 虑心理 的影 响『 J ] . 齐鲁护理 杂志 ,2 0 0 8 ,9( 1 8) : 8 7 — 8 8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对照
发表时间:2015-11-11T10:49:20.3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作者:潘建春
[导读] 湖南省永州市第三医院在常规脐部护理的基础上,对新生儿实施断脐护理,可有效促进脐带脱落,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
潘建春
湖南省永州市第三医院 4251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共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8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使用75%的酒精进行脐部消毒护理,观察组则使用10%的碘酊进行护理。
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2.5±0.5)d,低于对照组的(5.4±0.8)d;脐部出血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脐炎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8.75%。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常规脐部护理的基础上,对新生儿实施断脐护理,可有效促进脐带脱落,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脐部护理;新生儿脐炎;护理效果
在儿科临床疾病中,新生儿脐炎属于多发性常见疾病,一般是由于临床护理不当所致[1]。
新生儿脐带剪断后会留下创伤,由于新生儿抵抗力不强,外界病原菌极容易通过创伤处进入新生儿体内,引发脐部感染,若处理不当则易引起败血病,甚至导致患儿死亡。
因此,必须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工作,才可最大限度预防新生儿脐炎,更好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本文主要针对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效果进行分析,选取1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现将主要研究内容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共160例,按照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将新生儿分为两组。
观察组80例,男38例,女42例;体重3585-3852g,平均(3658.5±32.3)g;胎龄37-42周,平均(39.2±1.5)周;Apgar评分8-10分,平均(9.3±0.8)分。
对照组80例,男43例,女37例;体重3524-3860g,平均(3697.6±28.5)g;胎龄37-42周,平均(38.9±2.3)周;Apgar评分8-10分,平均(9.5±0.7)分。
两组新生儿在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出生时均经过Apgar评分,且大于7分;②均为足月出生;③住院时间3-5d;④均获得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均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护理方法
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均对脐部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然后利用脐圈结扎脐带,在距离结扎1cm处将脐带剪断,并将残留血液排除干净;对脐带断面进行消毒处理后使用无菌纱布将残端覆盖。
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脐部护理,每次沐浴结束后,给予75%的酒精消毒脐部皮肤,主要消毒脐根部、脐轮周围以及脐带残端,并在24h后将脐部皮肤完全暴露,之后继续使用75%的酒精对脐部进行护理,2次/d。
观察组新生儿每次沐浴结束后,仔细检查脐部状况,采用10%的碘酊消毒脐部皮肤,消毒部位及其他操作同对照组,再利用75%酒精对脐带与脐轮进行消毒处理。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部出血情况、脐带脱落时间以及脐炎发生率。
脐炎诊断标准:脐孔及其周围皮肤红肿,并伴有脓性分泌物,严重者脐孔伴有刺激性气味甚至伴有全身症状。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
观察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2.5±0.5)d,对照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5.4±0.8)d。
组间比较差异明显(t=27.495,
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出血率及脐炎发生率
如表1所示,观察组新生儿脐部出血率为0,脐炎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和8.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新生儿断脐后,无可避免会留下切口,且由于血运供应的停止,脐带逐渐干枯并脱落。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脐带于1周后自然脱落,但切口需11-15天方能愈合,愈合过程中常伴有分泌物,极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衍,最终导致新生儿脐部出现感染[2]。
因此,针对新生儿断脐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新生儿脐部情况,确保新生儿脐部处于干燥状态,若出现分泌物,应及时清除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脐部感染。
在传统的脐部护理工作中一般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虽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脐部病菌的产生与繁殖,但不利于创面恢复,出现脐部感染的风险较高。
碘酊是由碘及碘化钾溶液同时溶解于酒精中制成的,具有良好的消毒杀菌效果,且碘酊也具有一定的灼烧作用,使病原体蛋白质出现变性,减少创面渗出液量。
同时,应用碘酊对新生儿脐部进行消毒,也将有利于创面愈合与肉芽组织的生长,最大限度
地降低病原菌在脐部断面的生长繁殖,降低感染率;也有利于脐带断面结痂与脱落。
通常情况而言,出生后1周,新生儿的脐带便可自行脱落良好。
若由于个体差异或者脐带残端留存过长,导致新生儿在出院时脐带脱落不完全者,则应进一步加强出院指导,告知产妇如何使用碘酊与消毒棉签,以便对新生儿脐部继续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若发现新生儿脐部出现脓性分泌物则应及时就医,避免出现脐部溃烂等不良结局。
本次研究选取1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分别利用75%酒精和10%碘酊进行消毒与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发现,给予常规性护理联合二次断脐护理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2.5±0.5)d比仅给予常规护理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5.4±0.8)d短;前者脐部出血率(0)明显低于后者(10.0%);前者脐炎发生率(1.25%)远低于后者(8.75%)。
提示应用10%碘酊对新生儿进行合理的脐部护理有利于降低脐部断面感染率,促进脐带脱落,避免脐炎等不良结局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常规脐部护理基础上,对新生儿实施二次断脐护理,可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降低新生儿的脐炎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小花,朱亚萍,朱为.不同脐部护理在新生儿脐炎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2(9):26-29.
[2]郭淑慧.对比分析不同的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03(12):123-124.
[3]周树勤,徐小英.观察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4,19(7):36-79.
[4]王芝兰.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5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