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部护理严重性及注意事项
如何正确处理新生儿的脐带

如何正确处理新生儿的脐带新生儿的脐带在出生后需要得到妥善的处理和照顾,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正确处理新生儿的脐带包括对于脐带的清洁、保持干燥和观察是否有任何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处理新生儿的脐带,以及一些额外的注意事项。
一、清洁脐带:清洁新生儿的脐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预防感染。
以下是正确清洁脐带的步骤:1. 准备清洁用品:您需要准备一些温水、肥皂和干净的棉球。
2. 洗手:在处理新生儿的脐带之前,请务必彻底洗手,以避免任何细菌感染。
3. 温水清洁:把温水放在一个浅容器中,然后用棉球沾湿温水。
轻轻擦拭脐带和周围的区域,确保它们干净。
4. 避免肥皂接触:避免使用肥皂清洁新生儿的脐带,因为肥皂可能引起刺激和干燥。
只需用温水清洁即可。
5. 用干净的棉球轻轻拍干脐带和周围的区域,确保它们保持干燥。
湿润的环境有可能滋生细菌。
二、保持干燥:保持新生儿的脐带干燥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保持脐带干燥的建议:1. 衣物选择: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给宝宝穿着太紧或厚重的衣物,以便让空气流通,并帮助脐带干燥。
2. 避免包扎:脐带没有必要进行包扎,这只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相反,让脐带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促进其干燥。
3. 避免浸泡:在给新生儿洗澡或护理时,避免让脐带浸泡在水中。
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脐带周围的区域,以保持其干燥。
三、观察和处理异常情况:在处理新生儿的脐带时,需要定期观察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异常情况和处理方法:1. 异味:如果脐带周围有异味,可能是感染的迹象。
如果您发现这种情况,请立即咨询医生,以便及时治疗。
2. 出血:脐带会在几天内逐渐脱落,可能会伴有少量血迹。
这是正常的。
但如果出血持续增加或持续出血,请立即向医生报告。
3. 红肿或渗出物:如果脐带周围出现红肿、渗出物或渗液增多,请咨询医生。
这可能是感染的迹象。
4. 脐带未脱落:正常情况下,脐带会在出生后的一周至两周内脱落,但有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日龄。
2.观察脐部有无红肿、渗血、渗液及异常气味。
【护理措施】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每日脐部用碘伏消毒2~4次。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2.每次消毒要彻底,并提起脐根部,擦净脐带残端及脐轮。
3.局部有脓性分泌物者,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后再用碘伏涂擦,必要时送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4.观察全身症状,有无发热、拒乳、反应低下等败血症的发生。
5.严重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6.勤换尿布避免尿液污染脐部,注意沐浴后的脐部护理。
【健康指导】
1.指导家长要保持脐部敷料干燥,如有潮湿应及时更换。
2.脐带应让其自行脱落,不可用其他方式强行脱落。
完美宝妈必备知识新生儿脐部护理

●综述与科普●健康女性2021年第2期·106· 完美宝妈必备知识:新生儿脐部护理毛晓琴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凉山 6150001.关于新生儿脐部护理,我们需要知道这些!新生儿刚刚诞生到这个世界,很容易受到病菌和细菌的感染,脐部就是细菌入侵的主要门户!因此,新生儿的脐部护理非常的重要,各位家长一定要提起重视。
新生儿刚出生时脐部是需要消毒的,用来保持脐部的干净卫生,若是没能及时的消毒,很有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成长,导致新生儿脐部炎症,脐部炎症也分轻重缓急,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引发败血症!因此,新生儿是脆弱的,初期成长的时候需要借由家长的细心照料。
新生儿在刚刚诞生的时候脐带还没有脱落,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宝宝的脐带会自然的脱落,在脐部脱落之前和脱落之后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对宝宝脐部进行清洁工作,脐部脱落之前的日常的清洁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持宝宝脐部的干净清洁,防治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入侵。
新手妈妈们在对宝宝进行脐部清洁工作时,尽量是选择水平的沙发或者是床的位置,将婴儿平稳的放置上去,这样方面后续的操作。
宝宝的脐部暴露在外面,家长们可以在宝宝的脐部位置系一根线,用线将宝宝的脐部提起来暴露在外,更方便清洁。
使用医用棉签蘸取75%的酒精,顺时针在宝宝的脐部周围画圈,细致的将宝宝的脐部和脐轮以及根部的位置都清理到位,最好是清理两遍,第二遍同样使用干净清爽的棉签蘸取75%的酒精顺时针的进行清洁。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可以放心大胆的对宝宝的脐部进行清洁,因为婴儿的脐部位置其实是没有多少神经分布的,因此在进行清洁时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家长可以不用担心怕孩子因为疼痛而不配合,很多的家长在宝宝刚出生时就过度的“溺爱”,这样的行为显然是错误的,适当的清洁工作必须要做到位,这才是为宝宝的健康成长负责任。
另外还有一点日常生活中的误区,很多家长在给宝宝贴尿片的时候都会正着贴,但是对于脐部结扎还没有脱落的宝宝来说,尿片最好是反过来贴,大小便时候就不会感染到脐部,确保了脐部的安全。
新生儿臀部护理及脐部护理PPT课件

湿度调节
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 之间,以防止新生儿呼吸 道干燥。
清洁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 清洁和消毒婴儿床、衣物、 玩具等物品。
合理喂养
母乳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 和免疫物质,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免疫 力。
人工喂养
喂养量
根据新生儿体重、出生天数等因素合 理安排喂养量,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脐部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
保持脐带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及时消毒处理,避免触碰和拉扯脐带,以防 感染。
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新生儿脐部出现红肿、渗血、渗液、异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 误治疗。
03
新生儿日常护理建议
保持舒适的环境
温度控制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摄 氏度之间,避免过冷或过 热对新生儿造成不适。
脐带脱落后的护理
01
02
03
继续保持清洁干燥
在脐带脱落后,继续保持 脐带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 干燥,及时更换尿布,避 免尿液和粪便污染。
观察脐带创面
在脐带脱落后,观察脐带 创面是否愈合良好,有无 红肿、渗血、渗液等现象。
避免摩擦和碰撞
在脐带脱落后,避免尿布、 衣物等摩擦和碰撞脐带创 面,以免引起疼痛和出血。
选择合适的尿布
每天清洁脐带周围皮肤,保持干燥,避免使 用化学清洁剂或碘酒擦拭。
注意脐带护理
选用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尿布,避免使用 塑料或橡皮材质的尿布。
避免过度擦拭
轻轻擦拭宝宝臀部和会阴部,避免过度擦拭 导致皮肤破损。
护理不当可能带来的后果
尿布疹加重
尿布疹可能因护理不当而加重, 甚至引发感染。
皮肤破损和疼痛
新生儿臀部护理及脐部护 理ppt课件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是所有家长们需要讲究的,因为新生儿脐带部位,如果不注意正确护理受到感染的话,对他们来说会造成很多影响,尤其是在期待没脱落之前或者刚脱落之后尽量不要沾水。
1.在剪断脐带时,一般护士会用一个塑料夹子夹住脐带,这个塑料架子需要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才能摘掉。
2.宝宝的脐带在头几天可能出现肿胀情况,像果冻一样,几天后就会变干、萎缩,通常在2-3周内会彻底脱落。
在分娩住院的这几天里,护士会每天检查宝宝脐带的状况。
3.为了不刺激脐带,给宝宝穿尿布或纸尿裤的时候,一般都穿在脐带下面,尿布或纸尿裤不能盖住脐带位置,否则空气不流通,容易引发感染。
4.在脐带脱落前最好不要让肚脐浸到水里。
关于洗澡的时候,宝宝肚脐浸到水好不好现在仍有争议,有的医生认为脐带弄湿了会增加感染的几率,有的医生则不认同。
不过不管行不行,保险起见,给宝宝洗澡的时候最好不要弄湿脐带部位。
5.如果宝宝脐带有脓液,最好不要碰到水,否则很容易感染。
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海绵给宝宝擦洗洗澡,直到脐带脱落,脐带根部也已经痊愈了。
6.每天洗浴后都要用75%酒精给宝宝脐带消毒,从脐根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不可以来回乱擦,以免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根部。
7.部分新生儿宝宝由于脐带结扎的带子变松,会有少量的渗
液或者渗血。
如果发现盖在脐带上的纱布被血污染或者湿透的时候,应该立即请医生重新消毒结扎。
新生儿脐部护理精品课件.ppt

知道了步骤,还得注意几点问题:
.肚脐每天消毒1-2次,用医院提供的棉签碘伏(或者75%的消毒酒精)轻轻涂抹消毒;
01 03 05
.涂抹消毒的时候,用手把脐带扶好了,轻轻 擦拭脐带根部,注意不要太用力,更不能把 脐带拽下来;
新生儿脐部护理精品课 件
演讲人
新生儿的脐带护理,说起来挺简单,每天消毒防止进水,不要拉扯下来就行了,具体怎 么做呢? 给脐带消毒的时候,按照步骤来。
.双手洗干净,棉签沾上碘伏,然后把脐带掀起来,用棉签清洁脐带根部,将棉签跟脐 带呈45度左右,这个角度比较容易涂抹消毒,顺着同一个方向围绕肚脐涂抹一圈碘伏;
最后,每天涂抹消毒的时候,还得仔细观察 脐带恢复情况,因为脐带可能出现异常情况, 比如脐带化脓出血恶臭等等。
.如果脐带脱落以后出现化脓,可以用棉签沾碘伏,然后轻轻擦拭肚 脐处,把脓状物擦拭干净,再继续消毒,每天坚持,很快就会痊愈;
.如果脐带脱落前出现化脓、出血、恶臭,肚脐周围红肿,宝宝发烧 不舒服等等,一定要就医检查。
时候,必 须使用护脐贴贴好了,不要进水;
04
.脐带处除了碘伏和75%的消毒酒精外,不要 擦拭别的东西,比如宝宝霜,痱子粉等等;
06
.平时不要总包着肚脐处,可以稍微打开晾一 晾,让它保持干燥一些,有利于尽快脱落;
.使用尿不湿的时候,松紧处要在肚脐下,千 万不要把肚脐捂在尿不湿里,不仅容易漏尿 沾湿,还会摩擦到脐带,不利于恢复;
新生儿脐炎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脐炎的护理措施1. 引言新生儿脐炎是指新生儿脐带残留部分的感染和炎症反应,通常在出生后的几周内发生。
脐炎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甚至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因此,正确的脐炎护理措施对于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脐炎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新生儿脐带区域的干净和健康。
2. 脐炎的定义和症状新生儿脐炎是由于脐部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脐炎的症状包括:•脐部周围发红和肿胀;•脐部渗出脓液或血液;•异味存在,脐部有恶臭;•新生儿出现发热、食欲不佳和疲倦等症状。
3. 脐炎的护理措施以下是一些通用的新生儿脐炎护理措施:3.1 保持清洁•每天用清水和无刺激的肥皂或洗涤剂清洁新生儿脐带区域。
•使用棉签蘸取温水擦拭脐带区域,确保彻底清洁。
3.2 注意干燥•每次清洁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干脐带区域。
•可以使用医生推荐的防菌药膏或粉末,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3.3 保持通风•确保宝宝的尿布部位保持干燥和通风。
•尽量避免使用封闭性的尿布,可以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尿布。
3.4 避免刺激•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皮肤护理产品,如香皂、香精、酒精等。
•避免新生儿脐带区域与粪便、尿液直接接触,及时更换尿布并保持清洁。
3.5 观察和检测•每天观察脐炎的症状和变化,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请及时就医并咨询医生意见。
•定期复诊,让医生检查和评估脐炎的病情发展。
3.6 喂养和维持良好的免疫系统•母乳喂养可提供抗体和免疫物质,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疫苗接种以增强宝宝的免疫系统。
4. 预防新生儿脐炎以下是一些预防新生儿脐炎的措施:•产后,正确处理和清洁宝宝的脐带区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保持宝宝的脐带干燥和清洁,避免与污染物接触。
•定期给宝宝更换干净的尿布,保持尿布部位的清洁和通风。
•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
5. 结论正确的脐炎护理措施对于预防和治疗新生儿脐炎至关重要。
保持脐带区域的清洁和干燥,定期观察和检测症状,加强宝宝的免疫力,都有助于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和发展。
脐部护理技术规范

谢 谢!
脐部护理技术规范
操作步骤: 1.操作人员洗手或手消毒,松解包被。 2.暴露脐部,扒开脐窝,持75%酒精棉签由内向外环形消毒脐 窝及脐周。 3.若出现红肿、少许渗出液或脓性分泌物,处理如下: (1)用左手拇指及食指撑开脐窝,右手用0.9%生理盐水棉签 由脐窝由内向外清洗到脐周,呈螺旋清洗,直径约3cm,同时 注意脐轮下凹陷部分的清洗。 (2)用干棉签擦干。 (3)用75%酒精棉签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擦洗,直至分泌物消 失。
脐部护理技术规范
相关知识: 1.新生儿出生后要密切观察脐部,如结扎线松动或脱落造成 脐部出血,立即重新结扎止血。如脐带过短结扎有困难,可 用肠线“8”字缝合法止血。 2.脐带干燥脱落时出血,局部敷酒精纱布即可。 3.脐带脱落处有红色肉芽组织增生,可用2%-5%硝酸银溶液 烧灼,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洗局部。注意0.5%碘伏棉签消毒脐窝及脐周。 (5)创面宽儿而新或渗血时用无菌敷料遮盖,包扎。出血多 者可用明胶海绵止血,并报告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4.将患儿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5.规范洗手,整理用物。 6.记录脐部情况及分泌物的颜色、量及出血情况。
脐部护理技术规范
注意事项: 1.保持脐带干燥,不要用纱布包扎脐带。 2.每日沐浴后,用消毒干棉签蘸干脐窝内的水及分泌物,再 以75%酒精棉签消毒脐带残端、脐轮和脐窝。 3.尿布的上端勿遮挡脐部,避免尿粪污染脐部。 4.脐带有红肿、脓性分泌物时,用75%酒精棉签消毒并清理脐 带残端、脐轮和脐窝的分泌物,用0.5%碘伏棉签消毒脐带残 端、脐轮和脐窝。 5.严密观察脐部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6.操作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暖。
NICU脐部护理技术规范
脐部护理技术规范
目的: 保持脐部清洁,防止脐部感染。 适应症: 所有脐带未脱落的新生儿;脐部有红肿、渗血、渗液、 异常气味的新生儿。 准备: 1.人员准备:操作人员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 2.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关闭门窗,调节室温至26-28℃。 3.物品准备:0.5%碘伏、75%酒精、0.9%生理盐水、棉签、 无菌纱布、胶布、弯盘、速干手消毒液、记录单、笔; 必要时备明胶海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脐部护理
新生儿脐部护理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重要性
肚脐,中医学称之为“神阙(shén quē)”。当胎儿还在妈妈肚子里时,由脐带吸取母亲
身上的氧气和含有养分的血液。当新生儿呱呱荣誉称号地时,医生会剪开连着母亲和胎儿的
脐带,待脐带伤口所结的痂掉了,就会留下痕迹,这痕迹就是肚脐了。
正常的肚脐含有二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胚胎期和脐肾动静脉、脐门静脉 、脐膀胱
动静脉等形成脐肠管丛,作为母体胎儿间的联络网。当胎儿出生之后,这些动静脉即渐行退
化萎缩成细小韧带,一般在出生二十天以后,脐带不再和体内各器官相通。
(来源:39育儿频道)
新生儿时期,脐带残端一般在小儿出生的3-7天之间脱落。脐部是细菌侵入的主要门户,
如护理不当,细菌繁殖会造成脐部化脓,甚至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在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
之前,注意不要沾湿和污染。
(来源:亲贝网)
第一阶段:脐带未脱落之前
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
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在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
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要经常检查包扎的
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75%的
酒精棉签或碘伏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
注意事项
:不要长时间用75%的酒精消毒,因为同种消毒液长时间的运用可能会造成
菌体对此的耐抗性,因而减低甚至失去灭菌的效果导致不必要的错误;同时,酒精有较强的
刺激性;因此建议新生儿脐部护理使用碘伏处理。推荐产品:安蒂-—次性使用载液擦拭器。
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
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碘伏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
布。以前曾经有人主张局部涂1%的甲紫(紫药水),因甲紫有杀菌、收敛作用,但由于甲
紫的穿透力弱,有时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却窝芷着脓肿,故现在多数主张采用蘸了碘伏
的棉签消毒。
但切忌往脐部撒“消炎药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
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摄氏度),提示有脐
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经过医生的检查,健康状况良好的宝贝就可以很快的送到妈妈的身边了。在正常情况下,
脐带在出生后3~7天脱落。但在脐带脱落前,脐部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脐带结扎后留
有脐血管断口,如果脐部感染,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脐血管的断口处并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
理入血循环,就会引起菌血症。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菌血症会很快发展为败血症甚至脓毒
血症。因此,脐带断端的护理是很重要的。医护人员会很细心的进行消毒等措施,并且会细
致的教会宝宝的家人如何护理好脐带。当回家了以后,父母就可以正确的护理照顾,直至脐
带干燥脱落为止。
(1)每天清洁小肚脐
刚出生的小宝宝,脐窝里经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会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
连,不容易清洁,脐窝里可能会出现脓液。所以,要彻底清洁小脐窝。方法是:每天用棉签
蘸上碘伏,一只手轻轻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碘伏棉签仔细在脐窝和脐带根部细细
擦拭,使脐带不再与脐窝粘连。随后,再用新的碘伏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清洁后
别忘记把提过的结扎线也用碘伏消消毒。
(2)保持肚脐干爽
宝宝的脐带脱落前或刚脱落脐窝还没干燥时,一定要保证脐带和脐窝的干燥,因为即将
脱落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很容易感染上细菌。所以,脐带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
上应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脐带脱落之前,不能让宝宝泡
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
(3)不要让纸尿裤或衣服摩擦脐带残端
脐带未脱或刚脱落时,要避免衣服和纸尿裤对宝宝脐部的刺激。可以将尿布前面的上端
往下翻一些,以减少纸尿裤对脐带残端的摩擦。
(4)如果脐带不脱落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1~2周脱落。如果宝宝的脐带2周后仍
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感染迹象,如没有红肿或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
脐窝中渗出,就不用担心。另外,可以用碘伏给宝宝擦拭脐窝,使脐带残端保持干燥,加速
脐带残端脱落和肚脐愈合。
(5)如果脐带有分泌物
愈合中的脐带残端经常会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这是愈合中的脐带残端渗出
的液体,属于正常现象。脐带自然脱落后,脐窝会有些潮湿,并有少许米汤样液体渗出,这
是由于脐带脱落的表面还没有完全长好,肉芽组织里的液体渗出所致,用碘伏轻轻擦干净即
可。一般一天1~2次即可,2~3天后脐窝就会干燥。用干纱布轻轻擦拭脐带残端,也能加
速肚脐的愈合。如果肚脐的渗出液像脓液或有恶臭味,说明脐部可能出现了感染,要带宝宝
去医院。
(6)如果脐带发红
脐带残端一经脱落,肚脐就形成了。在脐带残端脱落的过程中,肚脐周围常常会出现轻
微的发红,这是脐带残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但是,
如果肚脐和周围皮肤变得很红,而且用手摸起来感觉皮肤发热,那很可能是肚脐出现了感染,
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父母在护理新生儿脐部时需要特别注意脐疝,它是儿童常见病。
有些小宝宝,尤其是未足月的早产儿,脐带脱落后在肚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园形肿
块,这就是“脐疝”。它小如黄豆大小,大的可像核桃,当小儿平卧,安静时,肿块消失,而
在直立,哭闹、咳嗽、排便时肿块又突出。用手指压迫突出部,肿块很容易回复到腹腔内,
有时还可以听到“咕噜噜”的声音,如果把手指伸入脐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脐疝的边缘。
1、发生脐疝的原因:
婴儿脐带脱落后,脐孔两边的腹直肌尚未合拢,一旦腹腔内压力增高,腹膜便向外突出
而造成疝。脐疝的内容物是肠管的一部分。
2、帮助脐疝自然愈合的措施:
随着年龄的增长,疝环口也会逐渐缩小,一般在2岁以内部可自然闭合,因此只要没
有腹痛,呕吐(肠子被环口夹住)或局部感染,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如果脐疝较大,为了加快其愈合,可取一条宽约4~5厘米的松紧带,在其中心处用布
固定半只乒乓球,球的凸面对准脐孔,使肠子不再突出,松紧带两头用可调节长短的扣子固
定,压力应保持在既能保证肠子不再突出,而又不影响呼吸和吃奶为准,使用后每2~3小
时检查一次,以防止皮肤擦伤。
值得注意的是,曾有人主张用钱币压迫或绷带扎紧,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婴儿的
腹部呈圆形,绷带过紧会造成局部皮肤坏死,所以还是应该用乒乓球压迫,这样既安全效果
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