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第九章胶体分散系课件

合集下载

第九章-胶体PPT课件

第九章-胶体PPT课件

每个粒子向上的扩散力:
F扩=-
RT dc cL dh
向下的下沉重力:
c 2h 2 dh
c 1h 1
F1=4 3πr3(ρ-ρ0)g
溶胶粒子高度分布
体系沉降扩散平衡时: 4 3πr3(ρ-ρ0)g=-R cL Td d h c
积分:
-Rd L T n c= 4 3π r3(ρ -ρ 0 )g L d h R L n c T c 1 2 =4 3 π . r3 ( ρ -ρ 0 ) g L ( h 2 - h 1 ) 11
.
7
2 扩散与渗透现象
(1) 扩散:溶胶粒子在介质中因热运动由高浓度区自发地向 低浓度区迁移的现象称为扩散。
扩散遵从费克扩散第一定律: ddnt =-DAddcx
dn—扩散量; A —扩散面积; dc/dx —浓度梯度; dt —扩散时间
D —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可用下式表示:
x2= 2Dt D=RLT6π1ηr
高度分布公式为:
c 2 = c 1 e x pR L.4 T 3 π r3 (ρ -ρ 0 )g (h 2 -h 1 )
4 超离心力场下的沉降(阅读)
四 溶胶的光学性质
1 丁达尔现象:在暗室内用一束光线照射溶胶时,在侧 面可以看到一个发亮的光柱,此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
丁达尔效应的实质是溶胶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散射 是指除入射光方向外,四面八方都能看到发光的现象), 它是溶胶的重要性质之一。
F1=4 3πr3(ρ-ρ0)g 阻滞力F2: F2= 6πηrv
g:重力加速度
η:介质粘度 v:粒子运动速度
F1=F2时,粒子均匀下降:
重力沉降速度公式: v = 2r2(ρ-ρ0)g (r < 10-4m) 9η

《胶体、分散系》PPT 人教课标版PPT共66页

《胶体、分散系》PPT 人教课标版PPT共66页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化学课件《分散系与胶体》优秀ppt 人教课标版

化学课件《分散系与胶体》优秀ppt 人教课标版
91.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兰斯顿·休斯] 92.生活的艺术较像角力的艺术,而做准备。――[玛科斯·奥雷利阿斯] 93.在安详静谧的大自然里,确实还有些使人烦恼.怀疑.感到压迫的事。请你看看蔚蓝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星吧!你的心将会平静下来。[约翰·纳森·爱德瓦兹]
③胶体聚 沉的方法
加少量电解质溶液 加带有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明矾净水) 加热或搅拌
④凝胶: 指胶粒与分散剂一起凝聚形成的不流动 的冻状物。如:果冻、凉粉、豆腐等。
6.胶体的应用
1、材料研究上:改进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 如有色玻璃
2、医学上: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如血液透析治疗 尿毒症,用血清纸上电泳诊断疾病
97.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对我冷漠的人。 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98.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英国哲学家培根] 99.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马塞尔·普劳斯特] 100.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美好的事物,然而能看到这些美好事物的人,事实上是少之又少。――[罗丹] 101.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托尔斯泰]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我们往往只憧憬地平线那端的神奇【违禁词,被屏蔽】,而忘了去欣赏今天窗外正在盛开的玫瑰花。――[戴尔·卡内基] 106.休息并非无所事事,夏日炎炎时躺在树底下的草地,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飘过的白云,亦非浪费时间。――[约翰·罗伯克] 107.没有人会只因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年龄会使皮肤老化,而放弃热情却会使灵魂老化。――[撒母耳·厄尔曼] 108.快乐和智能的区别在于:自认最快乐的人实际上就是最快乐的,但自认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却是最愚蠢的。――[卡雷贝·C·科尔顿]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无论是谁,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轻易解决从前认为极不可能解决的事。――[戴尔·卡内基] 110.每天安静地坐十五分钟·倾听你的气息,感觉它,感觉你自己,并且试着什么都不想。――[艾瑞克·佛洛姆] 111.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辈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领域里往上攀爬,却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爬错了墙头。--[坎伯] 112.「伟大」这个名词未必非出现在规模很大的事情不可;生活中微小之处,照样可以伟大。――[布鲁克斯] 113.人生的目的有二:先是获得你想要的;然后是享受你所获得的。只有最明智的人类做到第二点。――[罗根·皮沙尔·史密斯] 114.要经常听.时常想.时时学习,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事既不抱希望,也不肯学习的人,没有生存的资格。

胶体 物质的分散系(课件优选)

胶体 物质的分散系(课件优选)

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沐风书苑
24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
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其离子无 分子化倾向)。包括大多数盐类、强 酸、强碱。 NaCl=Na++Cl-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
子的电解质(其离子有分子化倾向)包
括弱酸(如HAc、H2S)、弱碱(如
NH3·H2O)、水。
HAc H++Ac-
沐风书苑
沐风书苑
1
复习回顾:
请同学们分别列举一种溶液、悬浊液、 乳浊液。比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1、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 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
成的混合物
3、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
混合物
沐风书苑
2
一、分散系
1.定义: 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 分散到另
18
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沐风书苑
19
练习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A:NaCl溶液导电,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
B:固体NaCl不导电,但NaCl是电解质;√
× C :Cu能导电,所以Cu是电解质; × D :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A关.闭溶,液航B班.停飞悬,浊雾液属C于.下乳列浊分液散系D中.的胶(D体)
4.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B )
A. 观察外观 B. 丁达尔效应 C. 加热
5.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C )
A. 丁达尔效应 B. 可以通过滤纸 C.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化学《分散系及胶体》ppt

化学《分散系及胶体》ppt

分散系的应用
总结词
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
详细描述
分散系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在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分散 系常用于制备涂料、颜料、催化剂等;在生物学和医学中,分散系常用于药物输送、基因治疗等;在环境科学 中,分散系常用于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
分散系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
分散系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于检测污染物和有害物质,评估环境污染程度。
污染治理
分散系也可以用于环境治理,如利用胶体吸附和沉降等方法处理污水和废气等。
07
结论与展望
分散系和胶体的研究结论
1
分散系和胶体在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 应用价值。
2
分散系和胶体具有多种特性和应用,如溶液、 乳浊液、溶胶等。
稳定性与聚沉
胶体粒子的电荷可以使其相互排斥,保持分散状 态不聚集成大颗粒,这种现象称为稳定性。
胶体的动力学性质
布朗运动
由于胶体粒子不断进行无规则运动,使其受到的来自各个方 向的撞击不均匀,从而产生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由于胶体粒子具有布朗运动,因此它们会从高浓度区域向低 浓度区域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扩散现象。
05
胶体的制备和纯化
胶体的制备
制备方法
包括凝聚法、分散法、包覆法等,凝聚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将离子 或分子混合在一起,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剂,形成胶体粒子。
影响因素
制备过程中的温度、浓度、搅拌速度、添加剂等都会影响胶体的粒径和稳定 性。
胶体的纯化
纯化目的
去除杂质和未反应的原料,使胶体粒子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改进产品性能
通过分散系对物质的改性,可以改善化学工业产品的性能, 如表面活性剂、涂料等。

基础化学教学课件:4.6.1 胶体与分散系

基础化学教学课件:4.6.1 胶体与分散系

分类
分散介质
液 固 气
分散相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液 固
根据聚集状态分类
名称
液溶胶 固溶胶 气溶胶
实例
肥皂泡沫 含水原油,牛奶 金溶胶、泥浆、油墨
浮石,泡沫玻离 珍珠
某些合金,染色的塑料
雾,油烟 粉尘,烟
胶体的应用实例
胶体的具体应用 在人体中,生命基础物质蛋白质、核酸等构成的溶液都具有胶体的性质; 哺乳动物的乳汁是油脂和酪蛋白等物质分散在水中所成的乳状液; 药物制成乳状液,具有易吸收、疗效好的优点; 金溶胶分离免疫球蛋白。
酒精、盐水
不见
粗分散
>10-7m
胶体分散 10-9~10-7m
牛奶、豆浆 悬浮液和粉尘
AgI或Al(OH)3 有色玻璃、雾
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无扩散能力;显微镜可见 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超显微镜可看到
胶体系统可以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聚集 状态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以分散介质的相态命名。
根据聚集状态分类
溶胶和其他分散系统的差异
粒子大小不同; 溶胶中离子构造的复杂性。
注意
胶粒的构造 溶胶中胶团的结构较复杂 胶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化学
谢谢
胶体化学领域的实践活动
引言
陶器的烧制工艺用到了凝胶形成和晶粒生长。
蔡伦造纸工艺
豆腐制作工艺
引言
陶器的烧制工艺用到了凝胶形成和晶粒生长。
• 机械分散法制备大 豆蛋白溶胶、电解 质对胶体的聚沉形 成凝胶。
磨浆
点浆
分散系统: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 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基本概念
分散系统: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 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分散体系与胶体性质ppt课件

分散体系与胶体性质ppt课件

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
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 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
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 多Ag+而带正电。
27
ppt课件.
4、电渗
液体渗透过了胶体微粒间的孔隙而 移向相反的电极,这种液体在电场 中透过多孔性固体的现象称为电渗。
11
ppt课件.
胶体分散体系的分类方法:
•液溶胶
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固溶胶
•气溶胶
12
ppt课件.
液溶胶
13
ppt课件.
固溶胶
烟 水 晶
有 色 玻 璃
14
ppt课件.
气溶胶
晨雾

白云
15
ppt课件.
补充
16
ppt课件.
二、胶体的基本性质
1、丁达尔现象 2、布朗运动 3、电泳 4、电渗
19
ppt课件.
2、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分散剂分子以不同大小和不 同方向的力对胶体离子不断撞击而产生, 受到的力不平衡,所以连续以不同方向、 不同速度做不规则运动。
注意: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布朗运动并不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20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ppt课件.
布朗运动特点
电泳。
NaCl 溶液
Fe(OH)3 溶胶
25
ppt课件.
➢胶粒带电的原因: 胶粒表面对溶液中离子的吸附; 胶粒表面的溶解; 胶粒表面分子的电离
【注】胶粒所带电荷可根据电泳实验来证明胶 粒带有电荷,但胶体本常见的胶体的带电情况:

胶体、分散系 PPT 人教课标版

胶体、分散系 PPT 人教课标版

4. 介 稳 性 : 胶 体 的 稳 定 性 介 于 溶 液 和 浊 液 之 间 , 在 一 定 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误区警示 在 回 答 问 题 时 ,有 的 同 学 经 常 写 成 “ 胶 体 带 电 ” ,这 是 错 误 的 ,因 为 任 何 胶 体 本 身 都 是 电 中 性 的 ,只 能 说 “ 胶 体粒子带电”。千万不要错噢!
要点精讲
要点一 对胶体性质理解的几个要点 1. 胶 体 稳 定 的 原 因
(1)主 要 原 因 是 同 种 胶 体 粒 子 带 同 种 电 荷 , 胶 粒 相 互 排 斥,胶粒间无法聚集成大颗粒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 (2)次 要 原 因 是 胶 粒 小 , 质 量 轻 , 布 朗 运 动 剧 烈 , 能 克 服 重力引起的沉降作用。 2. 胶 体 粒 子 的 带 电 特 点 和 规 律 (1)特 点 :胶 体 粒 子 吸 附 分 散 系 中 的 阳 离 子 带 正 电 荷 ,吸 附 阴 离 子 带 负 电 荷 ;同 种 胶 体 粒 子 吸 附 同 种 阳 离 子 或 阴 离子带同种电荷。
自我诊断
2. 某 种 胶 体 在 电 泳 时 , 它 的 粒 子 向 阴 极 移 动 。 在 这 种 胶 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 ②硫酸镁溶液
③硅酸胶体 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凝聚的是
( B)
A. ① ③
B. ①④ C. ② ③
D. ③ ④
解析 粒子向阴极移动,说明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该
(6) 除 去 蛋
_
(6 )除 _____
去 __
蛋 __
。白

白 胶
质胶 体中混
体 有
中混 的 (N H
有 4)2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盐析作用可分离天 然蛋白质
• 常用电解质为:(NH4)2SO4,其优点是: • (1)溶解度大
• (2)温和的试剂
• 除电解质外,象丙酮、乙醇等和水有强 烈作用的有机溶剂也可使蛋白质沉淀。
二、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在溶胶中加入少量的可溶性高分子,可导致 溶胶迅速生成棉絮状沉淀,这种现象称为高分子 对溶胶的絮凝作用。
非均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分散相 粒子扩散慢,能透过滤纸,不 能透过半透膜
氢氧化铁、硫化砷、碘 化银及金、银、 硫等单质溶胶

体 分
高分子溶液


缔合胶体
高分子
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分散相粒子 扩散慢,能透过滤纸,不能透 过半透膜,形成溶液
蛋白质、核酸等水溶液, 橡胶的苯溶液
胶束
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分散相粒子 扩散慢,能透过滤纸,不能透 过半透膜,形成胶囊溶液
胶束 缔合胶体
临界胶束浓度(CMC) 增溶
三、乳化作用 乳状液 类型: 水包油 油包水 O/W W/O
第三节 溶 胶
一、溶胶的基本性质 二、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一、 溶胶的性质
(一)溶胶的光学性质
1.Tyndall 现象
1869 年,英国物理学家 Tyndall发现: 在暗室中让一束会聚的光通过溶胶,在与光束 垂直的方向上可以看到一个圆锥形光柱,这种 现象就称为 Tyndall 现象。溶胶的分散相粒子 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略小于可见光的波长 (400~760 nm),因此当光通过溶胶时发生明显 的散射作用,产生 Tyndall 现象。
• 若分散相为柔韧性的物质,在粉碎前应进 行硬化处理,如用液态空气浸泡,硬化之 后再粉碎。
溶胶的制备--凝聚法
1. 化学凝聚法
通过各种化学反应使生成物呈过饱和状态,使初生 成的难溶物微粒结合成胶粒,在少量稳定剂存在下形 成溶胶,这种稳定剂一般是某一过量的反应物。 例如: A. 复分解反应制硫化砷溶胶
2H3AsO3(稀)+ 3H2S →As2S3(溶胶)+6H2O
B. 水解反应制氢氧化铁溶胶 FeCl3 (稀)+3H2O (热)→ Fe(OH)3 (溶胶)+3HCl
2. 物理凝聚法
• 利用适当的物理过程,使待分散的物质 凝聚成胶体粒子大小的颗粒。
• 常采用的物理方法有:蒸气骤冷、更换 溶剂等方法。
(三)溶胶的电学性质
1.电泳和电渗 在电场作用下,胶粒
质点在分散介质中的定向 移动称为电泳 。
2.溶胶的双电层结构
(1)胶核的选择吸附:胶核的比表面很大, 很容易吸附溶液中的离子。实验表明,与胶粒 具有相同组成的离子优先被吸附。
(2)胶粒表面分子的解离:胶粒与溶液中 的分散介质接触时,表面分子发生解离,有一 种离子进入溶液,而使胶粒带电。例如,硅酸
溶胶的胶粒是由很多 x SiO2·y H2O 分子组成,
的表面上的 H2SiO3 分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 解离:
H 2SiO 3
SiO
2_ 3
+2H
+
胶团的结构
AgI 溶胶的胶团结构示意图:1.KI过量 2.AgNO3过量
溶胶的胶团结构也常用结构简式表示,如 AgI 负 溶胶的结构简式表示为:
[(AgI)m.nI-.(n-x)K+]x-.xK+
通常用聚沉值来比较各种电解质对 某一溶胶的聚沉能力。聚沉值是使一定 量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所需电解 质溶液的最低浓度。
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规律为:
(1)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主要 是由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反离子) 引起的。反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其聚沉能 力越大,聚沉值就越小。例:聚沉负溶胶 时,下列电解质的聚沉能力次序为:
溶胶在放置过程中,密度大于分散介质的 胶粒,在重力作用下要沉降下来;
另一方面由于胶粒的 Brown 运动引起的 扩散作用又力图促使浓度均一。
当上述两种方向相反的作用达到平衡时, 越靠近容器的底部,单位体积溶液中的胶粒的 数目越多;越靠近容器的上方,单位体积溶胶 中的胶粒的数目越少,形成了一定的浓度梯度, 这种现象称为沉降平衡。
其中Pz-称为聚离子,不能通过半透膜。 而Na+ 则可以通过半透膜。
当达到渗透平衡时: V内= V外
ceq(Na+)内·ceq(Cl-)内=ceq(Na+)外·ceq(Cl-)

即 (zc1+c3 )c3=(c2-c3 )2
c
2 2
c3=c 22 z c 1 2 c 2
(1)若c2<< zc1, c3= z c1 2 c 2 ≈0
[(AgI)m · nI- ·(n-x)K+]x- ·xK+
胶核 吸附离子 反离子 反离子
吸附层
胶粒
扩散层
胶团
3. 电动电势(ξ电势) ξ电势是滑动面与均匀液相之间的电势差 。
二、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一)溶胶的稳定性
溶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原因如下: (1)Brown 运动:溶胶的胶粒的直径很小, Brown 运动剧烈,能克服重力引起的沉降作用。 (2)胶粒带电:同一种溶胶的胶粒带有相 同电荷,当彼此接近时,由于静电作用相互排 斥而分开。胶粒荷电量越多,胶粒之间静电斥 力就越大,溶胶就越稳定。胶粒带电是大多数 溶胶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分散相 粒子大小
<1 nm (10-9m)
分散系统类型
分散相粒 子的组成
分子分散系(真溶液) 小分子或离子
一般性质
实例
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分散相粒子 扩散快,能透过滤纸和某些半 透膜,形成真溶液
NaCl、NaOH C6H12O6 等水溶液
1~100 nm (10-9~ 10-7m)
溶胶
胶粒(分子、离 子、原子的 聚集体)
第九章 胶体分散系
第一节 分散系概述 一、分散系的分类
相和界面 相:体系中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 部分称为相。 • 比如:水,水蒸汽,冰各为一相。 • 界面:两相接触时的分界面称为界面。 • 比如:气-液、气-固、液-固界面。另外 还有液-液、固-固界面。
一、基本概念
分散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 系统称为分散系统,简称分散系。 分散相 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 分散介质 分散系中容纳分散相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按分散相粒子的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粗 分散系、胶体分散系和分子分散系。
(3)溶剂化作用:溶胶的吸附层和扩散层 的离子都是水化的(如为非水溶剂,则是溶 剂化的),在水化膜保护下,胶粒较难因碰 撞聚集变大而聚沉。水化膜越厚,胶粒就越 稳定。
(二)溶胶的聚沉
• 1.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 在溶胶中加入易溶强电解质,将使
更多的反离子进入吸附层,减少了胶粒 所带电荷,使水化膜变薄,使胶粒的 Brown 运动足以克服胶粒之间的静电斥 力,导致胶粒在相互碰撞时可能聚集合 并变大,最终从溶胶中聚沉下来。
Cs+>Rb+>K+>Na+>Li+ 对正溶胶来说,其聚沉能力的相对大小 为:
Cl->Br->NO3->I-
• 2.溶胶的相互聚沉作用
• 将胶粒带相反电荷的两种溶胶混合, 也会产生聚沉现象。与电解质的聚沉作 用不同的是,只有当两种溶胶的胶粒所 带电荷完全中和时,才会完全聚沉;否 则,可能聚沉不完全,甚至不聚沉。
超过一定浓度的十二烷 基硫酸钠溶液
>100 nm (10-7m)
粗分散系(乳状液、悬 浮液)
粗粒子
非均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分散相 粒子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
乳汁、泥浆等
小分子分散系
真溶液
<1nm 根
离子分散系

溶胶

散 相
胶体分散系
高分子溶液
粒 1~100nm 子
缔合胶体
直 径
悬浊液
粗分散系
>100nm
• 如:将汞蒸气通入冷水中得到颗粒极小 的汞的水溶胶,将松香的酒精溶液滴入 水中形成松香的水溶胶。
溶胶的净化
在制备溶胶的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多余的电解质, 如制备 Fe(OH)3溶胶时生成的HCl。
少量电解质可以作为溶胶的稳定剂,但是过多的电 解质存在会使溶胶不稳定,容易聚沉,所以必须除去。
净化的方法主要有渗析法和超过滤法。
胶的保护作用。
产生保护作用的原因是高分子吸附在胶粒 的表面上,包围住胶粒,形成了一层高分子保 护膜,阻止了胶粒之间及胶粒与电解质离子之 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增加了溶胶的稳定性。
三、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和膜平衡
聚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以离 子形式存在的高分子化合物.
聚电解质 NazP 按下式解离:
NazP = zNa+ + Pz-
一、高分子溶液的盐析
加入少量电解质就可以使溶胶产生聚 沉,但要使高分子化合物从溶液中沉淀析 出必须加入大量的电解质。
通常把高分子在电解质作用下从溶液中 沉淀析出称为高分子的盐析。
盐析的主要原因是去溶剂化作用。
高分子的稳定性主要来自高度的水化作 用,当加入大量电解质时,除中和高分子 所带电荷外,更重要的是电解质离子发生 强烈地水化作用,使原来高度水化的高分 子去水化,使其失去稳定性而沉淀析出。
高分子的絮凝作用与电解质的聚沉作用不同, 电解质的聚沉作用是由于反离子挤入吸附层,减 少或中和了胶粒所带的电荷所引起的;而高分子 的絮凝作用是由于高分子溶液浓度较低时,一个 高分子长链可同时吸附两个或更多个胶粒,把胶 粒聚集在一起而产生沉淀。
在溶胶中加入一定量的高分子,能显著地
提高溶胶的稳定性,这种现象称为高分子对溶
c
2 2
(2)若c2>> zc1, c3= z c1 2 c 2 ≈c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